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第二版)课件第4章 局域网原理_第1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第二版)课件第4章 局域网原理_第2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第二版)课件第4章 局域网原理_第3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第二版)课件第4章 局域网原理_第4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第二版)课件第4章 局域网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

局域网原理

4.1局域网的分类与结构

4.1.1局域网的特点与分类

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简称LAN)指覆盖局部区域(一般为几十米到方圆几公里范围,如一栋楼、校园内)的计算机网络。

1.局域网的特点

(1)传输速率一般为1Mb/s~20Mb/s,光纤高速网可达100Mb/s~10000Mb/s。(2)支持多种传输介质,通常为一个单位所拥有。(3)一般是广播式通信,通信处理由网卡完成。(4)误码率低(<10-6)。

(5)结构、配置简单,维护、扩充方便。如:以太网。

例如:以太网(Ethernet)就是一种遵循IEEE802.3协议标准的局域网。普遍的以太网数据传输速率为10Mb/s,更新升级的以太网则支持100Mb/s和1000Mb/s的速率。另外,还有令牌环(遵循IEEE802.5标准)和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遵循IEEE802.8标准)。其中,FDDI采用光纤传输,网络带宽大,适用于连接多个局域网的大型骨干网中。

2.局域网的分类(1)按拓扑结构分类,可分为:总线型局域网、星型局域网和环型局域网。(2)按信号形式分类,可分为:基带局域网和宽带局域网。基带局域网指用基带信号传输数据的局域网。(3)按所使用的传输介质分类,可分为:UTP局域网、同轴电缆局域网、光纤局域网和无线局域网。(4)按介质访问控制技术分类,可分为:Ethernet、令牌总线网和令牌环网,其中Ethernet采用CSMA/CD访问控制技术,令牌总线网和令牌环网采用令牌(Token)访问控制技术。(5)按通信方式分类,可分为:共享式(Share)局域网和交换式(Switch)局域网。

4.1.2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1.局域网参考模型在局域网的参考模型中不需要设置网络层,只需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两层。局域网的介质接入控制方法各不相同,不像广域网那么简单。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划分为两个子层,即介质接入控制或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和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

(1)物理层分为:物理信号(PS)子层和物理介质访问(PAS)子层。(2)数据链路层须有介质访问控制功能,分为以下两层:

1)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集中了与介质无关的部分,具有顺控、流控等功能。

2)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集中了与接入介质有关的部分,为LLC子层提供服务,支持CSMA/CD等多种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2.局域网的协议1980年,IEEE(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成立了专门负责制定局域网络标准的IEEE802委员会,开始研究和制定一系列的局域网(LAN)标准,这些标准统称为IEEE802标准。

IEEE802系列标准:(1)802.1接口标准、寻址、网际互连和网间管理。(2)802.2逻辑链路控制(LLC)。(3)802.3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和物理层技术规范(CSMA/CD)。(4)802.4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TokenBus)。(5)802.5令牌环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TokenRing)。(6)802.6城域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7)802.7宽带技术参考标准。

(8)802.8光纤技术参考标准。

(9)802.9集成语音数据网络规范;

(10)802.10网络安全规范;(11)802.11无线网络(WirelessNetwork)标准;(12)802.12优先级请求访问局域网规范。IEEE802标准使得在组建局域网时,选用不同厂家的设备而能保证其兼容性。局域网的标准还不止这些,如:在原IEEE802.3基础上又扩充了IEEE802.3u、802.3ab、802.3ac、802.3z、802.3ae等标准,这些标准分别对应100Mb/s以上的高速局域网。再如:在原IEEE802.11基础上又扩充了IEEE802.11a、802.11g、802.11n、802.11ac等无线局域网标准。

图4-1IEEE802系列标准与OSI之间的对应关系

IEEE802局域网体系结构主要实现OSI参考模型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基本通信功能,如:信号的编码、译码、前导码的生成和清除以及比特流的发送和接收等。

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相对简单些。它只负责将数据从一个节点可靠传输到相邻节点。但在局域网中,多个节点共享传输介质,必须要决定下一个时刻哪个设备占用传输介质并传送数据。因此,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要有介质访问控制功能。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由LLC子层和部分的MAC子层来执行,其中,LLC子层负责向其上层提供服务;MAC子层的主要功能则包括:数据帧的封装/卸装,帧的寻址和帧的接收与发送,链路的管理和差错控制等。MAC子层屏蔽了不同物理链路的差异性。4.1.3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局域网因其自身特点和其范围的局限性,其网络拓扑结构只有星型、总线型和环型三种。局域网拓扑结构、所用传输介质和介质访问控制技术,是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三要素。

1.总线型采用“广播式”通信方式,所有节点均通过总线发送或接收数据,属共享介质的LAN拓扑,

2.环型是一种所有的节点通过环路接口,分别连接到它相邻的两个节点上,从而形成的一种首尾相接的闭环通信网络.图4-3环型网络拓扑结构3.星型星型拓扑是网络上所有节点都和中心节点进行点对点的连接,中心节点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是集线器等设备。图4-4星型网络拓扑结构

在星型结构中,要注意:

区别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物理结构是指网络连接的物理(外观)构型,而逻辑结构是指网络内部信号的通路构型。交换机和双绞线在局域网中的广泛应用,使星型结构变得常见。4.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以实现对局域网内各节点使用共享介质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控制。主要有三种: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方法、令牌总线TokenBus方法和令牌环TokenRing方法。4.2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4.2.1共享式LAN原理“共享”是指这种网中各节点共用一个物理信道,一个节点发送信息,其他所有节点都可以收到,也称为“广播式”网络,共享LAN采用的是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CarrierSenseMultipleAccesswithCollisionDetection)即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技术(载波监听多路访问/碰撞检测)。在共享LAN中,所有的节点共享传输介质。如何保证传输介质有序、高效地为多节点提供传输服务,是介质访问控制协议要解决的问题。

CSMA/CD应用在OSI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它采用IEEE802.3标准。CSMA/CD的主要目的:提供寻址和媒体存取的控制方式,使得不同设备或网络上的节点可以在多点的网络上通信而不相互冲突。

CSMA/CD工作原理:发送数据前先侦听信道是否空闲,若空闲,则发送数据。若信道忙,则等待一段时间至信道中的信息传输结束后再发送数据;若在上一段信息发送结束后,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点都发送数据,则判定为冲突(Collision)。若侦听到冲突,则停止发送数据,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再重新尝试。

总结:先听后发,边发边听,冲突停发,随机延迟后重发。CSMA/CD控制方式的优点:原理较简单,技术易实现,网络中各站点处于平等地位,不需集中控制,也不提供优先级控制。但在网络负载增大时,发送时间增长,发送效率急剧下降。CSMA/CD应用在OSI的第二层数据帧在信道上以广播方式传输,所有连接在信道上的设备都能检测到该帧。由于CSMA/CD站点首先要对媒体上有无载波进行监听,以确定是否有别的站点在传输数据。如有,该站点将避让一段时间后再做尝试。因此,需采用退避算法来决定避让时间。

4.2.2以太网

以太网(Ethernet)是指1975年由美国施乐(Xerox)公司开发的,采用了IEEE802标准和总线竞争式介质访问方法(CSMA/CD)的,并以介质Ether命名的一种计算机网络。以太网实际上已成为计算机局域网的一个工业标准。

1.标准以太网

标准以太网是指传输速率10Mb/s的以太网,主要采用双绞线和同轴电缆两种传输介质,遵循IEEE802.3标准。IEEE802.3标准以太网如下:

10Base5---使用粗同轴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500m,基带传输方法。10Base2---使用细同轴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185m,基带传输方法;10Base-T---使用双绞线电缆,其中的T表示双绞线。最大网段长度为100m;10Base-F---使用光纤传输介质,最大网段长度为2km到3.5km,传输速率为10Mb/s。

2.快速以太网

指传输速率为100Mb/s的以太网,适用于快速以太网的标准是IEEE802.3u。快速以太网支持3、4、5类双绞线以及光纤的连接,根据所用传输介质不同,IEEE802工作组定义了三种快速以太网:

(1)100Base-TX

使用2对UTP5类线或STP,其中一对用于发送,另一对用于接收。

10BASE-5以太网:

10BASE-T以太网:信号频率为125MHz,使用同10BASE-T相同的RJ-45连接器,最大网段长度为100m,并支持全双工数据传输。

(2)100Base-FX使用2对光纤,其中一对用于发送,另一对用于接收。可使用单模和多模光纤(62.5和125m),使用ST、FC连接器或SC连接器,支持全双工的数据传输。

(3)100Base-T4

使用4对UTP3类线或5类线,它使用3对线同时传送数据,用1对线用作冲突检测的接收信道。信号频率为25MHz,符合EIA586结构化布线标准,使用与10BASE-T相同的RJ-45连接器,最大网段长度为100m。4.以太网的帧格式

Novell公司最早发布Novell专用的以太网帧格式,称为802.3原始帧格式(802.3raw)。(1)IEEE802.3帧格式

以太网标准帧格式EthernetII:位置字段字段长度(字节)用途帧头前导码(preamble)7同步帧开始符(SFD)1标明下一个字节为目的MAC字段目的MAC地址2—6指明帧的接受者源MAC地址2—6指明帧的发送者长度(length)2帧的数据字段的长度(长度或类型)类型(type)2帧中数据的协议类型(长度或类型)数据数据和填充(dataandpad)46~1500高层的数据,通常为3层协议数据单元。对于TCP/IP是IP数据包帧未帧校验序列(FCS)4对接收网卡提供判断是否传输错误的信息:如果发现错误,丢弃此帧

2.无效的帧

IEEE802.3标准规定,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帧,都属于无效的帧,并将其丢弃。

1)帧的长度与长度字节给出的值不一致;

2)帧的长度小于规定的最短长度;

3)帧的长度不是整数字节;

4)接收到的帧的校验和出错。

传统局域网中,所有节点共享一条公共传输介质,不可避免会发生冲突。尤其是随着局域网规模的扩大,网中节点数不断增加,每个节点平均分配到的宽带减少,当网络通信负荷加重时,冲突与重发现象将大量产生,网络性能将会急剧下降。同时,在共享局域网中,当连在集线器(Hub)上的一个节点发送数据时,它将用广播方式将数据传送到集线器的每个端口。即在共享Ethernet的每个时间片内,只允许有一个节点占用公用信道。为解决这个矛盾,人们提出了交换式局域网。4.2.3交换式LAN原理交换式局域网是指采用了交换机的局域网。通过交换机,支持交换机端口至结点之间的多个并发连接,实现多结点之间数据的并发传输,加快数据的传输速度,降低传统以太网由于采用CSMA/CD协议而产生冲突的可能性,相当于增加了网络宽带,改善了LAN的性能。为保护用户已有的投资,LAN交换机一般针对某类局域网(如802.3标准的Ethernet或802.5标准的TokenRing)设计。典型的交换式LAN是交换式以太网,它的核心就是以太网交换机。图4-6交换式LAN

集线器连接采用半双工,形成共享介质并共享带宽模式。交换机连接采用全双工,形成交换和独占带宽模式。连接设备连接设备的工作层次拓扑结构通信方式结点的带宽使用方式共享以太网集线器物理层逻辑总线结构广播共享交换以太网交换机数据链路层逻辑星型结构可以点对点分配共享式以太网与交换式以太网的不同:基于交换的园区网三层架构:4.3高速局域网

传统局域网建立在共享介质的基础上,但当局域网的规模扩大、节点数不断增加时,信道上的数据传输量加大,导致冲突概率的增加,传输速率变慢,带宽变窄,网络性能降低。因此,高速局域网技术应运而生。

4.3.1提高局域网速率的方法

1.子网划分

把一个局域网划分成几个子网(也称为网段),由于子网内部用户数量较少,每个用户的平均带宽就会有所增加。

不同的子网(网段)之间用网桥来连接。当网桥收到一份报文以后,网桥就分析报文的目的地址,如报文的目的地址就在报文所发送的子网之内,网桥不动作。而当发现报文的目的地址是另外一个网段时,就把信息传过去。若不允许传送,就发出冲突信号使发送端停止发送。图4-7

网段的划分2.提高硬件性能主要是指使用能够提供更大带宽(更大的数据传输率)的共享介质和网络互联设备。如:早期使用的双绞线只能提供10Mbps的带宽,以后使用能应用于高速局域网的100Mbps双绞线,到现在应用于1000Mbps(1Gbps)的千兆以太网和10000Mbps(10Gbps)的万兆以太网的光纤,试图提高硬件性能(介质、高速网络互联设备)来提高局域网速率。3.采用交换式LAN采用局域网交换机构成交换局域网,无论在思路上、在技术上还是在投资的经济性上都是相当好的方案。为提高局域网的性能,考虑更换成交换式局域网。在使用交换式局域网时,原有的总线型局域网并非完全抛弃而是综合利用,这可保护原有投资,维持原有工作模式。

4.3.2高速以太网

1.千兆位以太网

1998年制定了千兆位以太网(1Gbps以太网,也称吉比特以太网)两个标准:

1)IEEE802.3z--制定了光纤和短程铜缆连接的标准。

2)IEEE802.3ab--制定了五类双绞线较长距离连接的标准。

千兆以太网的四种类型:(1)1000Base-SX:使用芯径为50μm或62.5μm,工作波长为850nm或1300nm的多模光纤,采用8B/10B编码方式,传输距离分别为260m和525m,适用于同一建筑物中同一层的短距离主干网。

(2)1000Base-LX:使用芯径为9μm、50μm或62.5μm,工作波长为1300nm的多模、单模光纤,采用8B/10B编码方式,传输距离分别为550m和3km~10km,主要用于校园主干网。(3)1000Base-CX:使用150欧姆屏蔽双绞线(STP),采用8B/10B编码方式,传输速率为1.25Gbps,传输距离为25m,主要用于集群设备的连接,如:交换机房内的设备互连。(4)1000Base-T:使用4对5类非屏蔽双绞线(UTP),传输距离为100m,主要用于结构化布线中同一层建筑中的通信,可利用原有以太网或快速以太网铺设的UTP电缆。1Gbps以太网技术仍然是以太网技术,它采用了与10Mbps以太网相同的帧格式、帧结构、网络协议、流控模式以及布线系统,允许全/半双工传输方式,在半双工传输方式时,使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在全双工方式时,不使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式。以太网相同的帧格式:

2.万兆位以太网

万兆位以太网(10Gbps,也称10吉比特以太网)。其标准由IEEE制定,并于2002年6月完成,称为IEEE802.3ae标准。需注意,万兆位以太网并不是简单地将速率提高,需解决以下技术问题:(1)新物理层标准的开发新开发了物理层标准,一个LAN版的,一个是WAN版的。一台万兆位以太网交换机可支持10个千兆位以太网端口。(2)传输介质的选择万兆位以太网只使用光纤传输介质,并且使用长距离的光收发器与单模光纤接口,距离可超40Km。(3)全双工方式万兆位以太网只工作在全双工方式,不存在争用介质问题,也不使用CSMA/CD协议。但万兆位以太网使用与10Mbps、100Mbps和1000Mbps一样的帧格式,这样便于较低速率的以太网的平滑升级,也便于万兆位以太网与较低速率的以太网的通信。万兆位以太网仍然是以太网,但速度更快,支持宽带业务、网络灵活。4.3.3其他类型高速局域网1.FDDI网FDDI(FibreDistributingDataInterface,又称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是一种利用光纤构成的双环型网络,有较高的容错能力。

因光波的频率高,在FDDI网中传播的光信号采用ASK调制方式,能获得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100Mb/s)。FDDI网络采用双环结构,一个环按顺时针方向传输数据,另一个环按逆时针方向传输数据,一个环作为主环,另一个环作为备用的环,当主环出故障时,可立即使用备用环,如果两个环都出故障,可将两个环连接成一个环使用。图4-8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FDDI网络可分为FDDI-Ⅰ和FDDI-Ⅱ两种。其中FDDI-Ⅱ同时支持分组交换和线路交换,因此,它支持对音频和视频信息的传输。因光波不受其他电磁信号的干扰,数据传输的质量较高(即误码率低)。故FDDI经常用在连接大型计算机与高速设备以及对可靠性、传输速度和传输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如:作为校园网的主干网或企业网的主干网。2.ATM网随着人们对带宽的需求越来越高,ITU于1986年研究开发出一种可统一处理声音、数据和各种服务的高速综合网络B-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ATM是支持B-ISDN服务的一种局域网,它采用固定长度(53Byte)的信元为数据包,通过建立虚电路来进行数据传输。ATM较小的信元长度降低了交换节点内部缓存的容量。

ATM采用面向连接的传输方式,将数据分割成固定长度的信元,通过虚连接进行交换。一个ATM的传输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终止。

ATM网有155Mb/s的带宽,适合于多媒体传输、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多种应用。4.4虚拟局域网

4.4.1VLAN简介

VLAN(VirtualLAN)全称虚拟局域网,它是建立在交换技术基础上的一种局域网。它将网络上的节点按工作性质与需要,划分成若干个“逻辑工作组”,每个逻辑工作组就是一个虚拟网络(子网)。在传统的局域网中,一个工作组通常是在同一个网段上,多个逻辑工作组之间通过互联的网桥或路由器来交换数据。如果一个逻辑工作组的节点要转移到另一个逻辑工作组时,需要将节点计算机从该网段撤出,连接到另一个网段上,甚至需要重新布线,不方便。

虚拟网络建立在交换机基础之上,以软件方式来实现逻辑工作组的划分与管理。逻辑工作组的节点组成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同一个逻辑工作组的成员不一定是同一个物理网段上的。它们可以连接在同一个局域网交换机上,也可以连接在不同的局域网交换机上,只要这些交换机是互联的就行。当一个结点从一个逻辑工作组转移到另一个逻辑工作组时,只需通过软件设定,而不需要改变它在网络中的物理位置。

4.4.2VLAN的实现

虽然VLAN的一组节点在不同的物理网段上,但相互之间的通信就好像在同一个局域网中一样。VLAN的组网方法灵活,可在网络的不同层次上实现。根据VLAN成员定义方法的不同,VLAN的实现有以下四种方式:

(1)基于交换机端口的定义(划分)即从逻辑上把LAN交换机的端口划分为不同的虚拟子网,各虚拟子网相对独立,此方法最通用。但注意,用端口定义VLAN时,不允许不同的VLAN包含相同的交换端口。如:交换机1的1端口属于VLAN1后,就不能再属于VLAN2。缺点:当用户从一个端口移动到另一个端口时,网络管理员必须对VLAN成员进行重新划分。端口12345678局域网交换机(a)端口12345678端口12345678(b)局域网交换机1局域网交换机2VLAN1VLAN2VLAN1VLAN2图4-10基于端口的VLAN(2)基于MAC地址的定义(划分)即用节点的MAC地址来定义虚拟局域网。优点:由于MAC地址是与硬件相关的地址,所以用的MAC地址定义的虚拟局域网,允许节点移动到其他物理网段,而不需要重新定义(因为节点的MAC地址没变)。缺点是:要求所有用户在初始阶段,必须配置到至少一个虚拟局域网中,初始配置需通过人工完成。(3)基于IP地址的定义(划分)即使用节点的网络层IP地址来定义。优点:

1)可按照协议类型来组成虚拟局域网,有利于组成基于服务或应用的虚拟局域网。

2)用户可随意移动工作站,而无须重新配置网络地址。MAC地址的定义:

MAC(MediaAccessControl)地址,称为介质访问控制地址或称为物理地址,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是表示互联网上每一个站点的标识符。在OSI模型中,数据链路层负责MAC地址,每台主机都有一个MAC地址。MAC地址一般用十六进制数表示,共6个字节(48位),MAC地址是固定的,由网卡决定。其中前面高24位是IEEE分配给不同厂家的代码,以区分不同的厂家。而后面低24位则由厂家自己分配,称为扩展标识符。但同一个厂家生产的网卡中,其MAC地址的后24位是不同的(即具有唯一性)。如:某网卡的MAC地址是:F4:E3:FB:6C:35:3D。

与前面两种方法相比,缺点:检查IP地址比检查MAC地址花费时间更多,因此,用IP地址定义VLAN的速度较慢。(4)基于IP广播组的定义(划分)这种虚拟局域网的建立是动态的,它代表了一组IP地址。当IP广播包要送达多个目的节点时,就动态建立虚拟局域网代理,这个代理和多个IP节点组成IP广播组虚拟局域网。IP广播组中的所有节点属于同一个虚拟局域网,但它们只是特定时间段内是IP广播组的成员。前三种VLAN的划分应用较多,其中最为常用的是基于交换机端口的划分。4.5无线局域网WLAN

4.5.lWLAN简介

无线局域网(WirelessLAN,简称WLAN),近几年来,随着802.11系列新标准的不断制定,WLAN技术飞速发展。

1.WLAN的概念

WLAN是指以无线信道作传输媒介的计算机局域网络。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以无线多址信道作为传输媒介,提供有线局域网的功能,使用户实现随时、随地的宽带网络接入。利用射频(RadioFrequency,RF)电磁波技术,在空中进行通信连接。

计算机通过数个基站(通常称为热点或AP)达到无线互连,构成一个无线局域网,无需线缆介质,采用2GHz∽5GHz射频段电磁波,传输速率为覆盖范围达10m∽200m。WLAN技术使网中计算机具有移动性,实现移动网络。WLAN的主要特点:(1)安装便捷、易于扩展。(2)WLAN稳定的覆盖范围在20m∽50m之间。

(3)传输速率一般是11Mbps∽54Mbps,最高1Gbps。(4)配置和维护方便在不适合网络布线的场合,可广泛应用。2.WLAN的结构

无线局域网由无线网卡、无线接入点(AP)、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组成。它既可与有线网络互连使用,也可以自己单独组网,组成“自组WLAN”(也称Ad-hocNetwork)。另外,还可组建“多区结构WLAN”。

1)自组织网络(Ad-Hoc网络)

也称对等网络,由一组有无线接口卡的无线终端,特别是移动计算机组成。这些无线终端以相同的工作组名、扩展服务集标识ID号(ESSID)和密码,以对等的方式相互直连,在WLAN的覆盖范围之内,进行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通信。

图4-11自组织网络结构

在这种拓扑结构中,不需要中央控制器。因此,自组织网络使用非集中式的MAC协议,如:CSMA/CA(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碰撞避免)。自组织网络是一种满足暂时需求服务的网络。图4-12基础结构网络2)基础结构型WLAN

利用高速的有线或无线骨干传输网络实现互联。在这种网络中,移动节点在基站(BS)的协调下接入到无线信道,这时无线通信是作为有线网的一种补充和扩展,故也称为非独立的WLAN。

基站的另一个作用是将移动节点与现有的有线网络连接起来,故基站又称为接入点(AP)或热点。在基础结构网络中,存在许多基站及被基站覆盖的由各移动节点形成的蜂窝小区,基站在小区内实现全网覆盖。在实际应用中,大部分无线WLAN都是基于基础结构网的WLAN。把移动电话的服务区分为一个个正六边形的小子区(蜂窝小区),每个小区设一个基站,形成了形状酷似“蜂窝”的结构,称为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局域蜂窝网采用基于802.11b/g标准,主要由移动终端(手机等),无线基站以及移动交换中心组成。每个小区基站均与移动交换中心连接,形成一个蜂窝移动网。

3.WLAN的传输技术无线局域网采用的传输介质主要有:微波、红外线和射频电磁波。采用微波做为传输介质的WIAN大都采用扩频技术。用扩频技术,能使数据在无线传输中保持完整可靠,并且在不同频段传输的数据互相不干扰。家电遥控器大都采用红外线传输技术。作为无线局域网的传输方式,它不受无线电干扰,且红外线的使用不受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限制。但红外线对非透明物体的透过性极差,对无线局域网传输距离有限制。4.WLAN的互连在实际组网中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与使用需求,WLAN可采取不同的网络结构实现互连。(1)网桥连接型无线网桥提供物理与数据链路层的连接,还为两网的用户提供较高层的路由与协议转换。(2)基站接入型采用蜂窝通信网接入方式组建无线局域网,各站点之间通信通过基站接入方式实现互连。(3)Hub接入型利用无线Hub组建星型结构的无线局域网,具有与有线Hub组网方式相类似的特点。4.5.2IEEE802.11标准

IEEE802.11是无线局域网(WLAN)的标准,包括IEEE802.11a、802.11b、802.11g、802.11n和802.11ac,工作在2.4G~2.4835GHz开放频段。IEEE802.11标准定义了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层的规范。物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