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赤壁赋》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赤壁赋》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赤壁赋》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赤壁赋》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刺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余秋雨《苏东坡突围》赤壁赋苏轼“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林语堂《苏东坡传·序》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代表。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作者简介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三人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他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两人并称“苏辛”。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写景与抒情、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2、体会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3、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情怀。散文方面,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诗歌方面,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书画方面,苏轼擅长行书、楷书,善画枯木怪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主要作品有《东坡乐府》《东坡易传》《东坡七集》等。赋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有时虚设主客,通过“抑客伸主”的方式阐述观点。它主要有三个特点: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排偶和藻饰是赋的一大特征。赋

赋是一种文体。赋在汉代主要以铺张渲染为能事,排列许多怪异生辟的词汇,鸿篇巨制,繁缛富丽,叫大赋。后来出现一些抒情咏物的小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了大赋的排比句法,接受了骈文的影响,讲究对仗工稳、字句整饬,叫骈赋。从唐代开始,科举考试中写赋,按照诗歌声律,不但严格要求对偶句式,而且限制用韵,规定平仄要配合、音调要谐和,叫律赋。宋代的散文大家欧阳修、苏轼等人写赋,有意打破这种声律字句的限制,使之如散文那样富于伸缩性,能够自由挥写,叫文赋。《赤壁赋》就是宋代文赋的一篇优秀代表作品。它是由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的带有韵脚的散文,却又饱含着浓浓的诗意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竹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写作背景

1、壬戌()10、酾酒()

2、桂棹()11、横槊()

3、余音袅袅()12、渔樵()

4、幽壑()13、扁舟()

5、嫠妇()14、匏樽()

6、愀然()15、蜉蝣()

7、山川相缪()16、无尽藏()

8、舳舻千里()17、狼籍()

9、旌旗()18、枕藉()rénxūzhàoniǎohèlíqiǎoliáozhúlújīngshīshuòqiáopiānpáofúyóuzàngjíjiè正字音

文言文朗读停顿技巧

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且/欲于常马等/不可得。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一般而言有下面几个方面的要求:(1)句首独立性质的语词要停顿。如,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然则/何时/而乐耶?(2)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如:可/以一战。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今齐地/方千里。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吾从/而师之。(3)按句中标志词“也”“乎”“之”等语气助词后停顿。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余闻之也/久矣。洋洋乎/与颢气俱。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但下句请注意,颓然/乎其间者。(此处“乎”作“于”用,故不能在“乎”后断。)(4)表示目的的关联词前一般要停顿。如: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5)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如: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亭者谁,庐陵/欧阳修也。(6)主语、谓语、宾语、状语间要停顿。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予将告/于莅事者。(7)偏正短语、介宾短语、音节助词“之”,否定词与其中心语之间不能停。如:而/乡邻之生/日蹙。不足/为外人道也。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城/非不高也。一(1)月下泛舟乐二(2--3)吊古伤今悲三(4--5)阐述哲理乐全文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整体感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第一段既望:过了农历十六日泛:飘浮兴:起于赤壁之下游:

(状语后置)属:通“嘱”,劝酒少焉:不一会儿月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状语后置)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古代纪年的方法1.干支纪年。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配合,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2.年号纪年。如贞观二年。文中“乾隆三十九年”即为此种纪年方法。3.帝王纪年。汉武帝以前是没有年号的。只能用干支纪年或者说帝王纪年。如秦始皇八年,汉高祖三年,周武王十二年等。4.黄帝纪年。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传说中的纪年。如黄帝二十七年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古代纪月方法1.序数纪月法。“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作为岁首的月份称正(zhēng,一年的开始)月。2.月建法。“建”,指“斗建”,古时以北斗星的运转计算为月令,斗柄指向“子”,这个月就叫“建子之月”,其余“建丑之月”“建寅之月”类推。3.干支纪月法。如文中“是月丁未”。4.时节纪月法。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春秋二时,后来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古称“四时”,每季三个月,常用孟、仲、季来称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古代计时方法【鼓】古时常夜间击鼓报更,所以古人常以鼓代更。【漏】古时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时】时是时辰,介绍见前古代纪时法。【点】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为五点。每点约等于现代的24分钟。【刻】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00刻,实算96刻,每刻15分钟。漏刻指很短的时间。天色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时间23-11-33-55-77-99-1111-1313-1515-1717-1919-2121-23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是中国本土天文学创作,由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各七宿组成。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dī)、房、心、尾、箕(jī)北方玄武七宿:斗(dǒu)、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lóu)、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白露:指白茫茫的水汽纵:任凭一苇:一片苇叶,指小舟所:……的地方御:驾凌:越过万顷:指广阔无边的江面茫然:形容江面旷远迷茫凭虚:凌空止:栖息、居住遗世:离开人世羽化:传说成仙的人能飞升,像长了翅膀一样。如:往,到……的地方乐在何处一、良辰:七月既望二、美景: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三、豪情: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本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境界?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本段展示了一个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在黄州苏轼过的实际上是一种囚犯生活,处境相当困难。居然有如此雅兴,夜游赤壁。表现了他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反映了他超然物外、洒脱不羁的道家思想。

第二段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扣舷:敲着船边,指打着节拍空明:月光下江水明澈溯(sù):逆流而上渺渺:悠远的样子美人:比喻自己所思慕的人。常指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倚:循、依袅袅:指洞箫声婉转悠扬和:伴奏幽壑(hè):深谷,这里指深渊嫠(lí)妇:寡妇潜蛟:潜伏的蛟龙舞:使…起舞泣:使…哭泣(1)词中的"美人"指什么?歌词表达主人怎样的情怀?

“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2)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

(1)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触景生情,见茫茫月色江水,产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叹,在歌词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2)来自客人幽怨悲凉催人泪下的洞箫声。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第三段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正:形用动,使…整理危:形用动,使…端正何为:“为何”(宾语前置)缪:通“缭”,环绕,盘绕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曹孟德之于周郎困(被动句)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方:当破:占领下:攻下舳舻: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酾酒:斟酒槊:像长矛的兵器固:本安在:“在安”(宾语前置)渔樵:打鱼砍柴,(名作动)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匏,葫芦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蜉蝣:昆虫名,夏秋之交生在水边,朝生暮死。比喻人生短暂。须臾:片刻挟:偕同,带乎:用在句中表停顿骤得:迅速实现遗响:余音,指箫声1.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什么?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为何而哀?1、英雄安在之悲2、个体渺小之悲3、人生短暂之悲4、壮志难酬之悲英雄业绩,今安在?天地阔远,而自身渺小长江无穷,而人身短暂欲求仙不得,托遗响于悲风情怀阐发对比:古今人物——曹操,吾与子赤壁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比喻:人生短暂,感触生悲蜉蝣(天地)粟(沧海)哀(吾生)羡(长江)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现实:不可乎骤得主问客答古人事迹现实人生孟德遗诗孟德遗迹渔樵江渚蜉蝣天地安在哉平凡渺小人生苦短哀之缘由写景议论抒情2.第三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第三段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操、周瑜,更加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第四段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逝者:逝,往。流去的水斯:

这,指水盈虚:盈,指月圆;虚,指月缺卒:最终,到底消长:消减和增长盖:句首副词;将:表示假设曾:简直,竟然,连……都一瞬:一眨眼何羡:“羡何”,(宾语前置)则:那么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造物者:大自然藏:无尽藏海”(像海一样包罗万物)适:引申为享用。且夫:发语词,表示另起一个话头苟:假如虽:即使1.本段感情色彩如何?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

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本段的感情变为喜悦。

水月人变不变逝者如斯盈虚如彼生老病死未尝往也卒莫消长代代相承2.作者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1)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借水的流逝,月的盈虚,来说明人个体生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