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北京七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北京七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北京七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北京七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北京七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北京七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1.以下对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把一只耳朵紧贴在桌面上仍然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B.民乐团合奏时人们能区分出不同的乐器,是因为这些乐器演奏时的响度不同C.录课教室通常用泡沫材料将墙壁包装起来,是为在了声源处减弱噪声D.击鼓时放在鼓面上的碎纸屑跳起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棒冒“白气”是汽化现象B.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C.干冰作为人工降雨的冷却剂,是利用它升华吸热的特点D.人们吹电风扇感到凉爽,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气温3.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A.沥青 B.石蜡 C.玻璃 D.冰4.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盛夏,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滴C.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樟脑丸放在衣柜里,过一段时间会变小5.如图所示是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 B.乙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甲物质大C.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D.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6.如图所示,a、b、c是从空气射向水中的三条光线,OA是折射光线,则OA的入射光线是A.aB.bC.cD.无法判断7.下列图中描述的物态变化需要放热的是(

)A.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 B.仲夏,在景区草坪上喷雾降温C.厨房蒸笼旁的“白汽”消失 D.隆冬,泼向空中的热水瞬间成冰8.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数据中估测最合理的是()A.一般教室的高度约为6m B.成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10m/s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6kg D.演奏完整的中国国歌的时间约为46s二、多选题9.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C.沸腾时,烧杯中的水可能会比100℃还高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1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ρ甲<ρ乙B.ρ甲=0.5×103kg/m3C.若m甲=m乙,则V甲<V乙D.若V甲=V乙,则m甲<m乙三、填空题11.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5_____。一支铅笔的长度约是1.5_____。(均填合适的单位)12.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像是________像(填“虚”,或“实”)要想使看到裂纹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_______选填(“远”、“近”)一些。13.白天,门窗紧闭的车里也是明亮的,因为太阳光照射到汽车玻璃后,有一部分太阳光可以穿过汽车玻璃照亮车内。(1)图所示是一块车窗玻璃的截面图,请画出太阳光穿过玻璃进入车内大致的光路图;(____)(2)很多人会选择为自己汽车的车窗贴上太阳膜(即是在汽车玻璃内表面粘贴上一层专用的透明膜),达到阻挡紫外线、阻隔部分热量、降低车内温度、防眩光等作用,下表是某个牌子太阳膜的两种不同型号,根据表格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型号名称使用位置可见光穿透率(%)红外线穿透率(%)总太阳能阻隔率(%)紫外线阻隔率(%)A车身16.72964.499B车身24.643.152.699①太阳光中的红外线是造成车内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上表中型号______的太阳膜有更好的隔热效果;②两种型号对比,汽车贴上型号______的太阳膜,车内相对明亮些。14.(1)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cm;(2)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15.如图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可听到钢尺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成“响度”)变大;若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__(选填“高”或“低”)。16.在水池底的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水池外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图中没有画出);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水池外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P点在S点的______,Q点在S点的______。(两空均选填“上方”、“下方”或“原处”)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如图所示,家用小桥车的前挡风玻璃都是斜的,这样可以保证夜间行车时,车内景物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成在司机前面斜上方,避免干扰司机视线,保证驾驶安全,请你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面出车内饰物AB的像。18.已知S′是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点光源S发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后被反射,反射光线ab经过一凹透镜,如图所示,试确定点光源S的位置并画出入射光线和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______)19.(10分)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cm;(2)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如果你是他的合作者,请你帮他指出该装置中的两处错误:①_____;②_____;(3)错误改正后,小明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10cm处,移动光屏后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_____的实像;(4)小明继续将点燃的蜡烛靠近凸透镜,当烛焰移至35cm处,移动光屏后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_____的实像,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5)小明在实验中发现:当物距在不断减小的过程中,成像性质发生改变的两个转折点是_____cm和_____cm处。五、计算题20.(6分)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g/cm3。小方利用一个质量为300g的玻璃瓶,设计可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其步骤如下:①将玻璃瓶装满水,称得总质量为900g;②倒掉瓶中的水,待玻璃瓶干后,改装满某液体,称得总质量为1800g。求:(1)玻璃瓶的容积是多少?(2)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3)如果该液体与水能任意比例混合且体积不减小,则将100g的水和500g的该液体混合后,混合液体的密度是多少?21.(6分)某空烧杯的质量为100g,在烧杯内装满水,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600g,将质量为400g的金属块浸没在烧杯内水中,等停止溢水后再次测得烧杯、金属块和剩余水的总质量为950g。(ρ水=1.0×103kg/m3)求:(1)烧杯的容积V容;(2)溢出水的质量m溢;(3)金属块的密度ρ金。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A.把一只耳朵紧贴在桌面上,用手塞住另一只耳朵,仍然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声音通过空气、桌子传入耳朵的,说明声音可以通过气体、固体传播,故A错误;B.民乐团合奏时人们能区分出不同的乐器,是因为这些乐器演奏时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C.录课教室通常用泡沫材料将墙壁包装起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D.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该实验利用小纸屑的上下跳动来表现鼓面的振动,故D正确。故选D。2、C【详解】A.“白气”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液滴,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冰棍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也吸热,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它升华吸热的性质,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液化形成雨滴;D.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加快了身体上汗液的蒸发,蒸发要吸热,从而使人体温度降低,感到凉爽,室温不会降低.3、D【详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常见的晶体有各种金属,海波,冰;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玻璃、沥青、松香,故选D。4、D【详解】A.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雾散去属于汽化过程,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樟脑丸放在衣柜里,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是由于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缘故,是升华,故D符合题意。5、A【详解】AB.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物质的密度,由图可知,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乙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所以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故A正确,B错误;CD.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物质的密度,密度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所以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故C错误,D错误。故选A。6、C【解析】由图可知a、b、c是从空气射向水中的三条光线,OA是其中一条的折射光线,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得,若a是OA的入射光线,那么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a不是。若b是OA的入射光线,那么折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b不是;若c是OA的入射光线,那么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c是。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属于识图题,题目已告诉界面、法线,而且知道a、b、c是从空气射向水中的三条光线,OA是其中一条的折射光线,再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可解答此题.7、D【解析】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错误.仲夏,在景区草坪上喷雾降温,是利用水蒸发吸热来达到目的的,故B错误.白气是小水滴,小水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即厨房蒸笼旁的“白汽”消失要吸热,故C错误.隆冬,泼向空中的热水瞬间成冰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D符合题意为答案.8、D【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详解】A.普通教室的高度与一层楼高接近,约3m,则A不符合实际;B.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2m/s,则B不符合实际;C.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即0.05kg,则C不符合实际;D.演奏完整的中国国歌的时间不到50s,则D符合实际。故选D。二、多选题9、BC【详解】A.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高于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会损坏温度计。故A错误;B.水沸腾前产生的气泡上升过程中越来越小,沸腾时的气泡上升过程中越来越大。所以甲图是水沸腾前的现象。故B正确;C.由图可知,烧杯上加了盖子,水沸腾时烧杯中的气压可能大于1标准大气压,所以烧杯中的水可能会比100℃还高。故C正确;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水还能继续沸腾一段时间,是因为石棉网的温度还高于水的沸点,水还可以从石棉网吸热而沸腾。故D错误。故选BC。10、ABD【详解】A、由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可知,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乙的质量大,密度大,故A正确;B、当甲的体积为4cm3时,质量为2g,则密度为ρ甲===0.5g/cm3=0.5×103kg/m3,故B正确;C、由可得V=,且ρ甲<ρ乙可知,若m甲=m乙,则V甲>V乙,故C错误;D、由m=ρV且ρ甲<ρ乙可知,若V甲=V乙,则m甲<m乙,故D正确.故选ABD.三、填空题11、kgdm【详解】[1]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45kg左右。[2]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新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cm,在15cm=1.5dm左右。12、虚远【详解】[1]因放大镜成像时物距小于焦距,所以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2]放大镜成虚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要想使像变大,就要增大物距,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远些。13、AB【详解】(1)[1]太阳光进入车内,会发生光的折射,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太阳光穿过玻璃进入车内大致的光路图如下图所示:(2)①[2]太阳光中的红外线是造成车内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分析表中数据可知,A型号的红外线穿透率低,所以有更好的隔热效果。②[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B型号的太阳膜可见光穿透率更高,所以汽车贴上B型号的太阳膜,车内会更加的明亮。14、3.55±0.0136.5【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长度的测量和温度的测量。【详解】(1)[1]由图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物体A的长度从3.00cm开始到6.55cm结束,总共3大格,5.5小格,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3.55cm。(2)[2]由图可知,该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图中液柱过了36℃又5小格,所以示数为36.5℃。15、响度低【详解】[1]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幅度变大,则听到的响度变大;[2]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在相同力量拨动下,钢尺振动频率变慢,则音调逐渐变低。16、下方上方【详解】[1][2]水面升至a位置时,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水池外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图所示:即P点在S点的下方;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光线先在水池侧壁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再从水中斜射入空气里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Q点如图所示:即Q点在S点的上方。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详解】首先作出A、B两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和,平面镜成的是虚像,用虚线连接和,如下图所示:

18、【详解】(1)画出像S′关于镜面的对称点S,即为光源S的位置;(2)连接Sa,可得ab的入射光线;(3)ab的延长线过凹透镜的焦点,则折射光线平行于凹透镜的主光轴射出,如图所示:19、10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凸透镜没有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缩小放大投影仪2010【分析】(1)根据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的定义进行判断;(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3)求出物距,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4)求出物距,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和应用;(5)凸透镜成像时,一倍焦距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放大和缩小像的分界点。【详解】(1)[1]根据焦点和焦距的定义,当拿着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另一侧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