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秘笈一题型突破类别三新题型题型突破课件_第1页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秘笈一题型突破类别三新题型题型突破课件_第2页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秘笈一题型突破类别三新题型题型突破课件_第3页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秘笈一题型突破类别三新题型题型突破课件_第4页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秘笈一题型突破类别三新题型题型突破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类别三新题型题型突破题型1提取观点论证类题型分析该题型要求学生“解释他人对史实的解释”,即阐释论证题目材料中呈现或蕴含的观点,而不要求学生自行建构新的观点。这类题目材料的设问总是呈现固定的“观点”,首先需要学生作出判断,然后进行阐释、评述、论证基本分类(1)直接提供观点,要求运用史实对这一观点进行探讨论证;(2)对材料中提供的观点,是赞同还是反对或另有观点,做出判断并加以论证;(3)对材料中的观点,选择认同的一种或两种,并简要说明理由;(4)围绕主题提炼观点并进行论述题型1提取观点论证类答此类题目时,注意要论点明确,切忌模糊;表述成文时,要紧紧抓住以下五要素:(1)提取观点。主要是弄清几个问题:评论的客观对象是什么?评论者的主观认识是什么?有几种观点?各观点之间是什么关系?(2)判断表明观点。一般分五种情况:正确的,错误的,对中有错的,错中有对的,正误两方面均有合理成分的。(3)揭示真相。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的真相是什么?用事实说话,最有说服力。(4)精选史实。因为这是“评论”,不是叙述,所以论证不一定要全面,但语言一定要精练。(5)认识升华。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主观认识,上升到理论层次。题型1提取观点论证类(2023·湖南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公元前3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埃及。公元前2000年前后,萄萄酒先后传入希腊、意大利半岛。公元前1000年前后,葡萄酒逐步传播到地中海西岸。公元前2世纪,葡萄酒传入中国。中世纪的欧洲,葡萄酒的主要消费者是高级教士、贵族及城市富裕阶层。近代以后,消费群体逐步扩大到社会各阶层。15—16世纪,西班牙人将葡萄酒带到拉丁美洲。18—19世纪,英国人将葡萄酒带入澳大利亚、新西兰。19世纪中期,美国葡葡种植业和酿造业快速发展。题型1提取观点论证类20世纪90年代,由法国制定的原产地命名葡萄酒法规在欧盟广泛推行。21世纪以来,中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成为世界上生产和消费葡萄酒的主要国家。——改编自[法]迪迪埃·努里松《杯酒人生:葡萄酒的历史》等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葡萄酒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解析:从葡萄酒的推广与世界历史发展关系的角度分析说明,如葡萄酒的推广普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题型1提取观点论证类答案:论题:葡萄酒的推广普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葡萄酒具有悠久的历史。上古时代,葡萄酒在四大文明古国和古希腊罗马都有生产;中世纪到近代,葡萄酒逐步由高档消费品转为日用品,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青睐,反映了社会的进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酒传到美洲、澳洲等地,传遍全世界;工业革命以来,葡萄酒更加普及,法律法规更加完善;现代社会,葡萄酒的生产和消费地更为集中,如中国、法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反映了现代世界经济的基本格局。总之,葡萄酒的历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世界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葡萄酒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与人民的生活愈加密切。题型1提取观点论证类1.(2023·广东六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柳宗元《封建论》)“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顾炎武《郡县论》)“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以“郡县制”为主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题型1提取观点论证类解析:据材料“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可知柳宗元认为国家实行郡县制,设置郡县长官是必须坚持而不能更改的国策,因为郡县制下各级郡县长官均由中央任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既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变法的产物,也是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提高国家地方治理效能的必然选择;据材料“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可知顾炎武从对比的角度分析了分封制相比郡县制的优越性,认定郡县制是国家治理得必然选择,因为郡县制相比分封制,实行直接垂直管理,有利于确保政令的畅通,强化中央集权,更重要的是各级长官均由中央任免,大大降低了地方割据的可能性,有利于树立中央的统治权威;据材料“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可知王夫之认为郡县制奠定了中国题型1提取观点论证类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基本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是维护中央与地方安定的基石。总之,三者分别从背景、特点、影响的角度认定郡县制的推行是古代地方制度发展的必然选择。答案:观点示例:郡县制的形成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郡县制背景相关:郡县制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先进制度,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图强的产物,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发展的产物,是大一统国家基本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和分封制比较优势:①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严格服从中央,以郡统县的二级管理体制效率极高,从中央到地方政令畅通,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直接便捷,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②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郡县长官由朝廷任免,不能世袭,不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而危及中央,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题型1提取观点论证类和郡县制的作用、影响相关:①标志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基本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②改变分封制造成的分权体制,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与发展。④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题型1提取观点论证类2.(2023·广东汕头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梁启超全集》1~17卷目第一卷变法通议(1892—1898)第二卷瓜分危言(1899—1901)第三卷新民说(1902)第四卷新大陆游记(1902—1903)第五卷开明专制论(1904—1905)第六卷王荆公(1905—1910)第七卷中国国会制度私议(1910—1911)第八卷新中国建设问题(1910—1912)题型1提取观点论证类第九卷伤心之言(1912—1915)第十卷欧游心影录(1916—1920)第十一卷墨子学案(1920—1921)第十二卷先秦政治思想史(1906—1922)第十三卷翻译文学与佛典(1920—1924)第十四卷中国历史研究法(1922—1925)第十五卷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924)第十六卷要籍解题及其读法(1923—1927)第十七卷古书真伪及其年代(1926—1928)——据《梁启超全集》(注:“王荆公”即王安石。)题型1提取观点论证类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自选一个角度,并拟定一个论题,撰写一篇关于梁启超思想述评的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解析:从表格内容看,根据表格“《梁启超全集》”“第一卷……1892”“第十七卷……1928”三条信息可知,材料提供的是1892年—1928年期间梁启超所著的文章,蕴含这一时期梁启超的思想观念;材料中第一卷到第七卷,“变法”“新民”“开明专制”“国会制度”等词都可以明显地看出此时的梁启超主张变法图存、行立宪政体,结合所学,这一时期的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主张在中国兴民权、设议院、行君主立宪,1898年梁启超和康有为等人一起推动戊戌变法,希望通过走资本主义立宪制来挽救民族危亡;“第九卷伤心之言(1912—1915)”,结合所学,这一时期中华民国初建,袁题型1提取观点论证类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袁世凯解散国民党和议会,修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炮制帝制,还掀起一股尊孔复古逆流,社会上民众思想尚未开化,民主政治名存实亡;“第十卷欧洲心影录(1916—1920)”反映的是梁启超在欧洲的见闻;“第十一卷”至“第十七卷”中“墨子”“先秦政治思想史”“佛典”“中国历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要籍”“古书”等词都明显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说明1920年以后,或者说一战以后,梁启超所著文章重点放在中国(东方),力求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出救国的路径;结合以上的分条解读,我们不难发现,梁启超的思想变迁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同时梁启超的思想始终围绕救亡图存所展开;梁启超的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梁启超的思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题型1提取观点论证类答案:示例一。论题:梁启超的思想带有明显的时代气息。述评: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资产阶级维新派通过维新变法开展救亡图存运动。梁启超作为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撰写了《变法通议》《瓜分危言》《新民说》等作品,宣传维新思想和民权学说,反映了当时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思想潮流。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实行专制统治,封建残余思想根深蒂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西方资本主义造成巨大冲击,梁启超撰写《伤心之言》《欧游心影录》,对中国社会现状和西方制度进行批判反思。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内忧外患、新旧交替的转型时期。此时,梁启超思想的变化是社会变革的反映。题型1提取观点论证类示例二。论题:变法是梁启超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述评: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试图挽救民族危亡。维新变法运动的核心是进行制度变革,建立君主立宪制。梁启超在这一时期撰写了《变法通议》《开明专制论》等,主张变法,实行开明君主制;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时期的重要改革,梁启超撰写《王荆公》,其主要意图也是鼓吹变法。梁启超全集中涉及政治的著作大多以变法为核心,体现了向西方学习、进行政治制度变革的特点。题型1提取观点论证类3.(2023·东北三省四市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美国学者斯塔夫利阿诺斯编写的《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纵观了西方宗主国中心与非西方依附性外缘的相互联系的演变,同时又探索了彼时西方人极不关注的第三世界革命运动的整体发展趋势。此书将近500年的历史进程分为4个阶段:阶段中心地区的经济特征外缘地区的依附关系第三世界的演变1400—1770商业资本主义垄断性的殖民主义第三世界出现(主要在美洲)1770—1870工业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的殖民主义第三世界向亚非拉地区扩大(反西方的早期动乱)题型1提取观点论证类——摘编自[美]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选择一个解读材料的角度并提出你的观点,结合具体史实进一步阐释。(要求:角度明确,观点清晰,史论结合。)1870—1914垄断资本主义先发制人的殖民帝国主义第三世界全球体系形成1914—至今防卫性垄断资本主义新殖民主义(让与政治独立来换取经济上的依附和剥削)非殖民化和第三世界的独立(第一次全球革命高潮、第二次全球革命高潮)续上表题型1提取观点论证类解析:据材料“商业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可以选择角度资本主义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至18世纪70年代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和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的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都受到了科技发展的推动,可以得出观点:科技进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阐释过程中,主要结合三个不同时期科技进步如何推动了不同时期经济特征出现进行阐释。如15世纪至18世纪70年代的商业资本主义,主要受到了造船和航海技术进步的推动,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受到了机器发明和使用推动了工业发展有关,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的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主要受到了内燃机等技术进步推动垄断组织产生有关。也可从第三世界的形成进程角度得出观点。题型1提取观点论证类答案:示例一。角度:资本主义的发展。观点:科技进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论证: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为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有利条件,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加强,世界贸易发展,荷兰凭借雄厚的商业资本成为海上马车夫;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应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促进生产力的提高,生产方式的机械化,工业资本主义在这一时期发展迅速;电力和内燃机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垄断组织的出现,大企业时代到来,适应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要求;20世纪中期以来的科技的新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为标志,资本主义国家凭借技术优势进一步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带动了自身的发展。题型1提取观点论证类示例二。角度:第三世界的形成进程。观点:第三世界的形成是资本主义扩张的结果。论证: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需求从根本上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殖民者的残酷统治和传染病造成美洲原住民的大量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欧洲人迅速在美洲建立了殖民统治。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提高,要求获得原料和市场,英国对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逐渐加深,欧洲殖民者逐渐放弃黑奴贸易,转而全面入侵非洲,古老的亚洲和非洲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要求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绝大多数地区已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题型1提取观点论证类沦为殖民地,独立的拉丁美洲实际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少数资本主义国家控制和奴役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题型2提取信息说明类题型分析图文材料蕴含着信息和观点,但是命题者并未明确给出信息和观点,需要学生自己阅读材料并提炼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或观点,进而根据提炼的信息、观点、历史现象或对历史现象的看法、认识、启示等,进行分析、阐述、说明、论证等基本分类(1)“提炼信息说明类”:要求学生从所给材料中提取一个或者两个信息予以说明;(2)“提炼信息观点论述型”:要求学生从所给图文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予以论述;(3)“自拟主题论证型”:“论题”的提炼和拟定,都需要学生对信息进行深刻的解读、联想,进而形成自己的历史感悟,要求自我构建;(4)“提炼历史现象或对历史现象的看法、认识、启示等评价(阐释)说明型”: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历史现象或对从中获取的启示、看法予以分析、评价、阐释、说明、论证题型2提取信息说明类1.总体步骤:解题步骤可以概括为两个“W”。第一个“W——what”,提炼信息是什么(观点)。观点不是显现的,需要自己结合试题的文字、图片、表格等隐含的信息,提炼出一个明确的观点即可,不必贪多求全。第二个“W——why”,说明为什么(论证)。围绕所提取的信息,说明和解释你所提炼的观点,要求论据准确,史论结合,至少选用两个史实。要注意多层次、多角度分析。2.分类思路:一般分为历史阐释题和历史探究题两大类。(1)历史阐释题。常见的行为动词为“说明”(证明)、“阐述”(阐明并论述),此类试题的答题步骤一般为两步:①材料观点“是什么”;②论证“为什么”。(2)历史探究题。常见的行为动词为“评”“评述”“评论”“评析”(评价并论述)、“探讨”或“探究”(探索研讨),此类试题的答题步骤一般为三步:①材料观点“是什么”;②我的观点“怎么样”;③论证“为什么”。题型2提取信息说明类(2023·华南师大附中5月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民日报》(People′sDaily)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作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作为展现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舞台,《人民日报》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报道中国正在发生的变革。下面是1949年—2021年《人民日报》部分元旦头版头条文章。见下表:1949年至2021年《人民日报》部分元旦头版文章目录年份文章1949年毛泽东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1950年社论《完成胜利,巩固胜利》1953年社论《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题型2提取信息说明类续上表1954年社论《一起为了实现国家的总路线》1956年社论《为全面的提早完成和超额完成五年计划而奋斗》1961年社论《团结一致,依靠群众,争取世界和平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1967年社论《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1978年社论《光明的中国》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和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1981年社论《在安定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国民经济调整的巨大任务》1986年万里发表《总结经验坚持改革》题型2提取信息说明类——党史党建研究阅读材料,从《人民日报》元旦头条文章中任选两篇,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清晰,史论结合。)1998年元旦致辞《在十五大精神指引下胜利前进》2001年江泽民致辞《共同创造美好的新世纪》2004年胡锦涛发表新年致辞《创造世界和平繁荣的美好明天》2021年发表《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21年新年贺词》续上表题型2提取信息说明类解析:首先,由材料“1949年至2021年人民日报部分元旦头版文章目录”中可选择1950年社论《完成胜利,巩固胜利》、1954年《一起为了实现国家的总路线》,结合所学拟出论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权的巩固与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平解放西藏、“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的完成、“一五”计划的历史意义等方面分析说明。1949年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但国民党政府在大陆仍有残余势力导致部分地区尚未解放,且留下了财政经济崩溃、物价上涨失控、投机活动猖獗的现状。面对这样的情况,《人民日报》社论发表《完成胜利,巩固胜利》的文章,追歼国民党残敌,稳定国内局势,和平解放西藏,经济上没收官僚资本,实题型2提取信息说明类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了物价。在国家政权稳定后,又展开了新中国的建设,1953年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展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良好成效,顺利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提前完成“一五”计划。最后,总结升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权巩固和经济建设稳步推进,且取得显著成果,为接下来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经济基础。答案:示例:选择文章:1950年社论《完成胜利,巩固胜利》、1954年《一起为了实现国家的总路线》论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权的巩固与建设取得显著成果。题型2提取信息说明类1949年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但国民党政府在大陆仍有残余势力导致部分地区尚未解放,且留下了财政经济崩溃、物价上涨失控、投机活动猖獗的现状。面对这样的情况,《人民日报》社论发表《完成胜利,巩固胜利》的文章,追歼国民党残敌,稳定国内局势,和平解放西藏,经济上没收官僚资本,实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了物价。在国家政权稳定后,又展开了新中国的建设,1953年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展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良好成效,顺利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提前完成“一五”计划。由此可见,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权巩固和经济建设稳步推进,且取得显著成果,为接下来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经济基础。题型2提取信息说明类1.(2023·广东湛江一模)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天下观”是古代中国人对世界秩序的看法。在中国历代刻印的“华夷图”“广舆图”中“都把周边国家的位置标得模糊不清,中国的区域画得颇大,而汪洋大海却绘得很小”,认为中原地区的文化优越于四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是天下之文化或文明的中心,并形成了一种“华尊夷卑”的观念。鸦片战争后,传统的“天下观”受到了挑战,从“天下”逐渐走向“世界”,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告别了自我封闭而成了世界思想文化的一部分。——摘编自郑大华《从“天下”走向“世界”——近代中国人世界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题型2提取信息说明类解析:首先需要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拟定论题,如据材料“鸦片战争后,传统的‘天下观’受到了挑战,从‘天下’逐渐走向‘世界’”,并结合所学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相关知识可以拟定论题:近代中国对西方和世界认知的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然后根据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近代中国对西方的认知是在西方的武力入侵下迫不得已做出的自保之举;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的先进的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19世纪60年代以来,面对内忧外患,洋务派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传统“天下观”初步瓦解,新的世界观开始形成;甲午战争后,中国向日本学习,政治近代化开启,传统“天下观”彻底解体;随着十月革命的爆发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题型2提取信息说明类传播,先进国人开始理性看待西方世界,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中国人的世界意识发生革命性变化。最后进行总结,得出结论,近代中国认识西方和世界的过程,是中国挽救颓势、徐图自强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抵抗外侮、重塑民族自尊的进程。答案:论题:近代中国对西方和世界认知的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阐述:近代中国对西方的认知是在西方的武力入侵下迫不得已做出的自保之举;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的先进的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19世纪60年代以来,面对内忧外患,洋务派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传统“天下观”初步瓦解,新的世界观开始形成;甲午战争后,中国向日本学习,政治近代化开启,传统“天下观”彻底解体;题型2提取信息说明类随着十月革命的爆发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先进国人开始理性看待西方世界,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中国人的世界意识发生革命性变化。总之,近代中国认识西方和世界的过程,是中国挽救颓势、徐图自强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抵抗外侮、重塑民族自尊的进程。题型2提取信息说明类2.(2023·广东梅州一模)历史事件(现象)发生的时间无论长短,主观意图无论是有意无意,都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表中10个重大历史事件(现象)及其发生的时间,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0个重大历史事件1.公元前2950年—公元前30年,埃及法老统治长达2920年。2.公元前7世纪—1568年,中国长城的建造长达2000余年。3.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罗马帝国存在的时间为503年。4.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海71天。5.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4年3个月零15天。6.1922—1991年,苏联存在的时间为69年零2天。题型2提取信息说明类——摘编自黄牧航《“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学反思》《历史教学》2022年第5期解读表中任二项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物),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相互关联,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续上表7.1929年,纽约股市崩盘6天。8.1945年,记者拍摄到美军攻占硫磺岛后升旗的一瞬间,用时1/400秒。9.1963年,马丁·路德·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用时16分零1秒。10.2001年,“9·11”恐怖袭击,持续1小时42分5秒。题型2提取信息说明类解析:本题极具开放性,题目要求任选表格中二项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物),自拟论题;本题突破口是找时间相接或时间交叉的两条信息,找准两条信息之间的联系。比如,表格中第1个埃及(前2950年—前30年)和第3个罗马(前27年—476年),两条信息在时间上有相接关系,找出两者联系,结合所学可知,罗马在不断扩张中,将古老的埃及纳入到自己的统治范围内,论证时可以就这一方面的原因、过程、影响进行论证;再比如,第5个一战(1914—1918年)和第6条苏联存在时间(1922—1991年),两条信息在时间上也有相接关系,找出两者联系,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苏俄又进一步发展成苏联,论证时也可以从背景、过程等因素加以论证;再比如,第2条中国长城建造长达2000余年(前7世纪—1568年)和第4条哥伦布首次航海(1492年),两条信息在时间上有交叉关系,找出两者联系,结合所学题型2提取信息说明类可知,新航路开辟给中国带来财富,为中国修建长城提供了物质支撑,但是另一方面,新航路开辟又给中国带来海疆危机,面对边疆危机,明朝统治者偏重陆疆而非海疆,没能阻止西方国家来自海上的侵略;其他任意两条信息均可以从时间相接、时间交叉任意一条线索上寻找联系,拟出论题,进行论证。答案:示例一。论题:新航路开辟给明朝的双重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后,中国的茶叶、瓷器大量输往欧洲,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大幅度提高粮食总产量,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中国人口的增加。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统一征收银两,致使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所有这些导致明朝有人力和财力修筑长题型2提取信息说明类城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略。但北方长城的修筑并不能阻止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从海上的侵略,如葡萄牙占据澳门、荷兰占据台湾,严重损害了国家主权。总之,新航路开辟给明朝带来的影响是双重的,长城不能抵御来自海上的殖民侵略。示例二。论题: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没有带来真正的和平。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开启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存与竞争的时代。二战后建立的以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为核心的国际秩序以及美苏冷战,对战后的和平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维护作用。尽管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都通过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缓解社会矛盾,但都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导致各种类型的社会运动此起彼伏。如著名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综合以上,20世纪的两场世界大战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题型2提取信息说明类示例三。论题:世界市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哥伦布发现美洲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标志性成果,欧洲各国由此开始殖民扩张,历经两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世界贸易也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经济大危机从美国纽约股市崩溃到席卷全球,说明世界市场已经形成一个紧密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期间各国实行货币贬值,进行汇率战、贸易战,激化了国际、国内矛盾,是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战后西方国家吸取教训,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一步规范和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新航路开辟和经济大危机都是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的重要因素,世界市场的形成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题型2提取信息说明类3.(2023·广东重点中学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北美洲与欧洲的联系(部分)15世纪末1492年哥伦布首航美洲1494年葡萄牙与西班牙订立瓜分世界的《托尔德西拉斯条约》16世纪1519—1522年麦哲伦率西班牙船队环球航行16世纪中期法国、西班牙、英国加紧了对北美的探险和征服;烟草从美洲进入西班牙;1566年,首批耶稣会传教士进入佛罗里达题型2提取信息说明类续上表17世纪1619年荷兰商人将首批黑人卖给弗吉尼亚居民;弗吉尼亚开始设置议会1630—1641年英国清教徒移民大迁徙,马萨诸塞殖民地不断扩展,马萨诸塞编成《自由权法典》1650—1667年英荷签约划定新尼德兰和新英格兰的边界后,两次英荷战争的结果是英国将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1673年英国议会通过《殖民地关税法》;纽约与波士顿建立正规邮路题型2提取信息说明类——据[美]麦克尼尔《世界简史》等整理上表罗列了近代北美与欧洲联系的多件大事,请选择其中任意两件或两件以上大事,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世界史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18世纪1754年华盛顿率弗吉尼亚民兵与法军对峙;法国与印第安人之战爆发1765—1766年英国通过《印花税法》在北美引起抗议和抵制风潮;各地建立“自由之子”抵制印花税;纽约与费城开辟马车客运线路1776年北美学者潘恩撰写《常识》,揭露和批判了英国的黑暗与压迫本质,鼓励北美开展争取独立的斗争续上表题型2提取信息说明类解析:据设问“请选择其中任意两件或两件以上大事”可知,需选择两件及以上事件,根据其内在联系,拟定论题,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如选择事件“1492年,哥伦布首航美洲”和“1494年,葡萄牙与西班牙订立瓜分世界的《托尔德西拉斯条约》”则可将论题确定为“新航路的开辟催生了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如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首航美洲后,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欧列强“发现”了可以进行更多殖民掠夺的“新大陆”,由此,拉开了欧洲向美洲殖民扩张的序幕。答案:示例。大事:哥伦布首航美洲;葡萄牙与西班牙订立瓜分世界的《托尔德西拉斯条约》。论题:新航路的开辟催生了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题型2提取信息说明类论证: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首航美洲后,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欧列强“发现”了可以进行更多殖民掠夺的“新大陆”,由此,拉开了欧洲向美洲殖民扩张的序幕。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纷纷参与对美洲的殖民劫掠。西班牙在美洲占据的殖民地最多——除巴西以外的整个中、南美洲,荷兰、英国、法国和葡萄牙在美洲占领的殖民地相对较少。为缓解葡萄牙与西班牙在世界多地发生的争夺战,1494年葡萄牙与西班牙订立了瓜分世界的《托尔德西拉斯条约》。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一方面中断了美洲等地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破坏了原来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另一方面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1.史料价值类题型分析史料价值,又称史料的学术价值,即历史材料对于历史研究的价值。该题型一般以材料形式出现,给出很多文物或者史书文献,据此判断当时历史发生了什么,历史是否真实。该题型难度相对较大,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基本分类(1)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的史料价值;(2)如何认识×××史料的价值;(3)论证历史事实,说明理由;(4)进一步论证史实,还可以收集哪些史料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1.明确史料的时空。句式表达:×××史料反映×××时期或年代。2.进行史料分类。(1)按形态分:①文献史料;②实物史料;③口述史料。(2)按学术价值分:①第一手史料(亲历);②第二手史料(非亲历)。句式表达:×××史料选自××,属于×××类型史料。3.史料研究内容。句式表达:史料反映×××,可用于研究×××。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4.史料地位。句式表达:具有一定或很高的史料价值;具有较高的史学地位;可信度高或低;高度反映历史事实或更接近历史事实;对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补充。5.两则史料的相互关系。(1)史学研究方法:“二重证据法”。(2)句式表达:综上所述,史料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反映×××情况,有利于×××。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2020·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苏寺村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山区村落。以下内容节选自该村原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81年12月12日1天召开两委扩大会议会议开始由祁凤元汇报了县委召开农业责任制代表会议和真理问题补课会的精神。赵桂枝传达了公社党委当前工作安排……82年3月23日1天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讨论记录:……(4)当前几项工作时间如何安排?……2.抓致富:两委队长如何本人富,在(再)代(带)那(哪)一户的规划搞出来。3.责任制与端正党风……83年3月3日1天召开两委扩大会议……会议首先由公社武书记讲关于“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文明礼貌月”活动的意见和公社安排。大队如何制定措施。致富户和文明户怎么确定和召开座谈会。84年4月12日半天召开两委扩大会议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会议由老冯同志传达了“乡党委、乡政府就建村(村民委员会)实施方案”……讨论记录:(1)建村领导小组怎么成立?组长:张明德;副组长:冯青山;成员:姜合、崔玉海、张玉林。——摘自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有哪些史料价值。解析:考生在作答时,首先要提取并整理笔记中的有效信息,再根据材料中的时间、空间信息,将问题定位在特定的历史时空坐标上;然后在此基础上,了解工作笔记当中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的相互关系,依据正确的历史观和认知方法,对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等进行梳理并进行客观叙述;最后结合所学史学方法的知识对材料的史料价值进行针对性说明。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答案:角度信息提取史料价值材料来源材料选自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村党支部书记是农村基层干部,作为改革的亲历者,其工作笔记是研究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一手史料材料内容农业责任制、抓致富、先富带后富、评选致富户等,反映了农村改革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脱贫致富、重视经济发展的情况可用于研究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笔记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情况。苏寺村的社会变迁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缩影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续上表材料内容公社、大队、乡党委、乡政府、建村等,反映了撤社建乡、村民自治的情况可用于研究20世纪80年代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工作笔记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情况。苏寺村的社会变迁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缩影真理问题补课、端正党风、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评选文明户等,反映了农村改革中加强党的领导、解放思想、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可用于研究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中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1.(2023·广东清远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清光绪年间编《池州府序》称:“城依山据水,众货毕集。惟近日洋货充斥,土产日绌……考光绪乙未洋货进口册、值银一万七千一百余万(内含杂货、棉货、洋药、线毛、钢铁),而中国出口仅有丝三千余万(机器缫丝居三分之一)、茶二千余万。则中国向有十余千万之物产皆废弃而仰给于人矣(如洋油盛,则豆、菜油等日少;洋布盛,则土布日绌,可惧)。故论者谓:非仿造洋人器物、挽回利权,则吾中华将无以为国。”清光绪年间编《上海乡土志》写道:“(上海)雄峙一方,为东南大埠”,但是“自通商以来,外洋船舶出入自如,门户洞开,毫无险要可守,故上海一隅,几为万国公共之地”。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清宣统年间编《黑龙江乡土志》写道:“地球有五洲,我在亚细亚洲之东”“黑龙江为廿二省之一,在大清国东北境”“黄帝为黄色人远祖,满蒙汉皆黄色人,自黄帝建都涿鹿,北逐荤粥,黄人渐殖民于黑龙江”。民国初年出版的《江阴县续志》《江都县续志》和《宝山县续志》等都详细记载了1910年南京举办南洋劝业会时各地参展的物品及获奖情况。民初《建德县志》记载“此次国体政体同时变更,实开四千年未有之创局,一切兴废自应随之改革”。因此,该志增加了选举、教育等门类。——据陈蕴茜、曲兵《论清末民初士绅与江浙地方志的变化》乡土史志承载着时代记忆。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近代中国历史变迁有哪些史料价值。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解析:在作答“史料价值类”题目时,首先我们要从整体上对其史料价值做一个概括,即材料来源于清末民初各地的地方志,这些地方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状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然后要对材料中的史料价值逐一分析,据材料“考光绪乙未洋货进口册……(如洋油盛,则豆、菜油等日少;洋布盛,则土布日绌,可惧)”可知这一时期,外贸出现较大逆差,洋货充斥的记载,可用于研究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和经济半殖民地化的特征;据材料“故论者谓:非仿造洋人器物、挽回利权,则吾中华将无以为国”可知国人主张发展经济,挽回利权,可用来研究实业救国思潮;据材料“自通商以来,外洋船舶出入自如,门户洞开,毫无险要可守,故上海一隅,几为万国公共之地”可知外国船舶随意出入上海的记载,是近代国门洞开、主权丧失的反映;据材料“清宣统年间编《黑龙江乡土志》写道: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地球有五洲,我在亚细亚洲之东’‘黑龙江为廿二省之一,在大清国东北境’‘黄帝为黄色人远祖,满蒙汉皆黄色人,自黄帝建都涿鹿,北逐荤粥,黄人渐殖民于黑龙江’”可知对国家、所属省份、种族的描述以及对主权丧失的忧虑,可用于研究近代国人主权意识、国家和民族意识的增强;据材料“详细记载了1910年南京举办南洋劝业会时各地参展的物品及获奖情况”可知南京劝业会的记载,可用于研究民国初年民族经济的发展情况;据材料“民初《建德县志》记载‘此次国体政体同时变更,实开四千年未有之创局,一切兴废自应随之改革’。因此,该志增加了选举、教育等门类”可知国体政体变更,增加选举、教育等门类,可用于研究资产阶级政治变革的社会影响。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答案:材料来源于清末民初各地的地方志,这些地方志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状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这一时期,外贸出现较大逆差,洋货充斥的记载,可用于研究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和经济半殖民地化的特征;国人主张发展经济,挽回利权,可用来研究实业救国思潮;外国船舶随意出入上海的记载,是近代国门洞开、主权丧失的反映;对国家、所属省份、种族的描述以及对主权丧失的忧虑,可用于研究近代国人主权意识、国家和民族意识的增强;南京劝业会的记载,可用于研究民国初年民族经济的发展情况(或国人振兴实业,发展民族经济的奋斗历程);国体政体变更,增加选举、教育等门类,可用于研究资产阶级政治变革的社会影响。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2.(2023·福建厦门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876年冬至1878年,郭嵩焘奉命出使英国并担任驻英公使。以下内容节选自他在伦敦的日记:光绪二年十二月初八日晚所过灯烛辉煌,光明如昼,近伦敦处尤盛……街市灯如明星万点,车马滔滔,七成烟雾。阂闲之盛,宫室之美,殆无复加矣。光绪三年二月初一日凡设电报数百千座,每座一人,垂髫女子至八百余人。电报各异式,而总分三等。一设二十六字母,用指按之,以桌垫长短成文,而视其断续成句,此新式也……光绪三年二月三十日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赴下议院听会议事件……议员阿定敦、阿葛尔得与兵部尚书哈尔谛辩论……诘政府因循坐视,不能出一计,定一谋,其言颇强坐以无能。光绪三年九月廿四日托稷臣九格林壳罗斯书馆购觅罗阿得、弗来明金根两种《电学》、拍尔塞《藏学》(即矿藏学)……——摘编自郭嵩焘《使西纪程》提取材料中相关历史信息,说明该信息对研究19世纪晚期英国社会状况有怎样的史料价值。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解析:本题是史料价值类主观题,有固定的模式,需要从史料来源和史料内容两个角度进行作答。从史料来源来看,该材料出自郭嵩焘日记,由于郭嵩焘是驻英公使,是英国社会状况的亲历者,故其日记是研究英国社会状况的第一手史料。从史料内容来看,先提取材料信息,然后表述该信息反映了何种现象,最后该现象可用于研究何种问题。如材料“街市灯如明星万点,车马滔滔”“电报数百千座”反映了伦敦经济繁荣和基础设施近代化水平较高,可用于研究19世纪晚期英国的工业化、科技、生活水平。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答案:示例一。信息:街市灯如明星万点、车马滔滔、电报数百千座。史料价值:这反映了伦敦经济繁荣和基础设施近代化水平较高,可用于研究19世纪晚期英国的工业化、科技、生活水平;郭嵩焘作为驻英公使,是英国社会状况的亲历者,其日记是研究19世纪晚期英国社会经济和工业革命成果的第一手史料。示例二。信息:赴下议院听会议事件,议员阿定敦、阿葛尔得与兵部尚书哈尔谛辩论,诘政府因循坐视。史料价值:这反映了英国代议制运行的情况,可用于研究19世纪晚期英国议会制度、内阁制度;郭嵩焘作为驻英公使,是英国民主政治的见证者,其日记是研究19世纪晚期英国政治状况的第一手史料。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2.解释阐释类题型分析解释阐释类题目通过文字、图片、表格等形式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理性分析就是应用史实进行论证,客观评判就是在史料论证基础上分析其影响、意义或作用。在高考历史新题型中合理解释是一种命题方式基本分类(1)根据材料,谈谈你对……的理解(2)根据材料,谈谈你对……的认识(3)对……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首先,结合时代背景进行论述。如果材料中有“人物认识”,那就要概括人物观点,并阐述其观点。概括观点就是抓主干,阐述观点要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其次,进行史料论证。史料论证要注意从举措和影响(评价、作用、意义)进行阐述,注意使用历史性的专业术语,进行客观、深入的评价。具体可以按照是什么(内容、特点)+为什么+影响或怎么做(怎么做一般较少,多考影响)的模式来进行作答。以上内容缺一不可,必须写全。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2021·山东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小英雄”材料如图为清末儿童读物《启蒙画报》创刊号(1902年6月23日)刊发的《小英雄歌》。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附录:《小英雄歌》(节选)小英雄,慧且聪,风姿豪迈天骨冲。英雄本原有二事,为子当孝臣当忠。读书须知辨邪正,圣经贤传相辉映。……小英雄,雄且英,家之麟凤国之桢。小英雄,休云小,少不好学行将耄。古人因文能见道,今人开智宜阅报。……提取材料信息,对画报塑造的“小英雄”形象加以阐释。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材料要求考生对画报提取信息,然后进行阐释,故考生的答案应包括三部分:提取信息、阐述背景、阐述影响。首先提取信息,根据材料时间“1902年6月23日”并结合所学,可判断出此时《辛丑条约》已经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深,在这种背景下提取材料图片中的有效信息,如墙上挂着火枪,象征着保家卫国;地球仪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体现了开眼看世界;结合材料“清末儿童读物《启蒙画报》”可知“小英雄”代表的是中国新的青年一代,他们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独立,踌躇满志、意气飞扬,时刻准备建功立业。其次阐述背景,根据材料“1902年”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辛丑条约》已经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根据材料“清末儿童读物《启蒙画报》”可知中国此种画报的出现,明显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最后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逐步发展等角度作答即可。最后阐述影响,考生结合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和画报中的内容,不难总结出影响,即“小英雄”形象体现了近代中国国人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答案:阐释:形象:画报中墙上挂着火枪,象征着保家卫国;桌上放着地球仪,体现了开眼看世界;中间站着一个“小英雄”,体现了他踌躇满志、意气飞扬,时刻准备建功立业。背景:20世纪初,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逐步发展;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影响:“小英雄”形象体现了近代中国国人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1.(2023·广东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辛亥革命的失败,“民主政治未能成功,名为共和国,实际上仍由军阀掌握政权,这种半独立的封建国家,执政的军阀每每与国际帝国主义互相勾结”,是“中国内忧外患的源泉,也是人民深受痛苦的源泉”。“主张联省自治”,其实是“提倡武人割据”;“希望军阀出来废督裁兵,岂不是与虎谋皮”。“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前锋队,为无产阶级奋斗,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党”。“中国现有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是真的民主派。”邀请国民党等革命民主派及革命的社会主义各团体开一个联席会议,“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向封建式的军阀继续战争,因为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这种联合战争,是解放我们中国人受列强和军阀两重压迫的战争,是中国目前必要的不可避免的战争”。——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1922年6月15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1922年《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并得出具体结论。(要求:结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解析:据材料“名为共和国,实际上仍由军阀掌握政权”,可知作者认为辛亥革命后虽然建立了共和政体,但是国家权力实际上落入了北洋军阀手中,军阀混战导致社会动荡不安;据材料“这种半独立的封建国家,执政的军阀每每与国际帝国主义互相勾结”,可知作者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通过积极扶持各地军阀成为列强在华的代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理人,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相互交织;据材料“‘主张联省自治’,其实是‘提倡武人割据’”“希望军阀出来废督裁兵,岂不是与虎谋皮”,可知作者认为“联省自治”“废都裁兵”等主张都不符合中国实际,只会加剧军阀割据;据材料“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向封建式的军阀继续战争”,可知作者希望国民党、共产党等诸多革命力量组建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继续坚持反封建斗争;据材料“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前锋队”“只有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是真的民主派”,可知作者高度肯定共产党和国民党的革命性和进步性,为后来中共二大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指明了方向,也为接下来的国共合作奠定了基础。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答案:解读:20世纪20年代初,列强进一步加紧对华侵略步伐。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的决议,使中国重新成为多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控制的半殖民地,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军阀混战造成了中国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新见解;在总结辛亥革命以来的经验教训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状况和社会性质,指出中华民国仍由代表帝国主义利益的北洋军阀掌握政权,中国仍旧是“半独立的封建国家”。他们还批驳了其他各种政治派系为解决时局提出的不合理的政治主张,指出其空想性,并且也认识到了中国受到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列强的双重压迫,提出联合民主的国民党以便发动对国内外敌人的战争,推动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蓬勃发展。这为1922年7月中共“二大”的召开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指明了方向。结论:《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是中共中央对中国革命形势的科学认识和对革命路径的有益探索,对全面认识和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具有重要价值。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2.(2023·山东泰安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8世纪,俄罗斯的国力空前壮大,它以丰富的自然资源、总面积1700多万平方千米的辽阔国土雄踞欧亚大陆。沙皇俄国虽善于开疆拓土,却不擅长在西方扩张其文化影响力,西方仍对俄罗斯保持着强烈的文化优越感,他们讥讽俄罗斯“有着北极熊式的憨厚和野蛮”,即使满怀善意,也可能会让人窒息在它的“熊抱”中。拿破仑战争之后,俄国一度成为神圣同盟的领袖、欧洲的主宰,但在19世纪欧洲政治舞台上,俄罗斯的形象却并不被西方看好。——摘编自许华《西方语境中的俄罗斯形象之困》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材料二一战期间,英法反对俄国单独与德国停战、和谈。它们主导的巴黎和会不仅把苏俄排除在外,而且成为策划反苏的大本营。英法积极地对苏俄实行武装干涉,但以失败告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美本来是盟国,由于十月革命,美国对苏俄态度急剧恶化,双方走向敌对。美国国务卿兰辛说:归根到底,布尔什维主义对于美国安全的威胁比德国更大,因为它既否定民族性又否定财产权,并以革命威胁美国。——摘编自李兴《论十月革命与世界体系问题》材料三在20世纪30年代,社会主义不再被看作空想家的美梦,而被认为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著名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从苏联回国后发表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法国《时报》写道:“共产主义正在用极快的速度完成改造事业……布尔什维克在和我们的比赛中成为胜利者。”——摘编自孙力周《苏联曾是经济萧条中的大赢家》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19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西方的俄罗斯印象”的理解。解析:第一小问印象,据材料一“在19世纪欧洲政治舞台上,俄罗斯的形象却并不被西方看好”可知,19世纪西方并不看好俄罗斯;据材料二“巴黎和会成为策划反苏的大本营……对苏俄实行武装干涉……美国对苏俄态度急剧恶化,双方走向敌对”可知,20世纪初主要西方国家对苏俄持敌对态度;据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社会主义不再被看作空想家的美梦,而被认为是发展中的事业”可知,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被认为是发展中的事业,得到西方的认可;综上,19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西方的俄罗斯印象”经历了不看好—敌视—承认的演变历程。第二小问理解,即结合所学分析不同时期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印象不同的原因。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答案:示例。印象:西方对俄罗斯的印象经历了不看好—敌视—承认的演变历程。理解:19世纪不看好俄国,是因为沙俄农奴制改革后,封建残余较为浓厚,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沙俄致力于对外领土扩张,与列强争夺欧洲霸权,封建性和保守性强。十月革命后敌视苏俄,是因为英法美不满俄国与德国单独讲和,退出战争;俄国十月革命后,成为社会主义国家;西方列强害怕无产阶级革命波及本国、威胁本国统治。20世纪30年代承认苏联的成就,是因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暴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突出;苏联迅速成为工业国;苏联社会稳定且经济快速发展。综上所述,西方对俄罗斯形象塑造的不同是历史时代的反映;与西方社会变迁紧密相关;体现了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立足于西方的国家利益和发展需求;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并不都是理性的和客观的。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3.(2023·山东潍坊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张华牺牲引发的大讨论1982年7月,在西安康复路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厕所里,69岁的掏粪老汉魏志德在掏粪时被粪池散发出的沼气熏倒,跌入粪池。路过的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医学系的学员张华奋不顾身积极进行营救。但因为沼气浓度过大,营救过程中张华和魏志德一同跌入粪池,魏志德窒息死亡,张华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24岁。张华牺牲后,教育部等部门发出向张华同志学习的通知,中央军委授予张华“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一个大学生冒死救老农值得吗?张华的牺牲同时也在全国引发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大讨论。对此,全国各大报刊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了报道和评论。——据李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作为历史的观察者,对张华牺牲引发的大讨论进行阐释。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82年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1978年底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据材料“教育部等部门发出……,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继续大力弘扬奉献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据材料“在全国引发……大讨论”可知改革开放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张华牺牲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人生价值的深度思考,进一步推动思想解放;据材料“全国各大报刊……报道和评论”可知这次大讨论势必会使人们对于人生价值的衡量更加深刻,会帮助青年人树立更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奉献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崇高理想。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答案:示例。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国家对张华的高度评价反映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弘扬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障;张华牺牲引发的全国大讨论反映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们对实现个人价值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推动了思想解放。这场大讨论有助于青年一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给青年人指明了积极的人生道路。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3.时间尺度类题型分析时间尺度是指研究者在观察、分析研究历史对象时采用的时间度量工具或方法。此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并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以及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这两种学科素养基本分类(1)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的依据。(2)以图示中的时间尺度为基点,指出……(3)选择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进行评述/说明你的理解。时间尺度一般以表格、时间轴、曲线图、文字的形式来考查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此类题对把握时空观念的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结合材料进行宏观把握,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比如题目问的是给×××进行阶段划分,则首先要看×××的发展历程,其发生转折的时间点就是切入点,其次调动所学知识并组织语言进行表述。具体步骤:首先,把握趋势,划分阶段。趋势即事物发展的动向,在数字表格或曲线类题型中常见的趋势是增加、减少、徘徊、迅速增长、急剧下降、缓慢增长等。其次,根据历史背景提取重大事件。最后,根据重大事件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对于现代世界的时间起点、阶段划分、标志事件及其意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认识。因此,不同学者基于自身认识制作的时间标尺不尽相同。现代(世界)的时间标尺:1000年——据[美]大卫·克里斯蒂安《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请任选一个角度对大卫·克里斯蒂安绘制的现代世界时间标尺予以评述。(说明:可以任选一个角度解释、论证、批判、修改或提出新见解;考生也可以重新绘制自己的现代世界时间标尺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析:首先,需要仔细阅读图中的时间标尺,准确理解图中的时间标尺对现代世界的时间起点、阶段划分、标志事件的界定。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从现代世界的时间起点、阶段划分、标志事件及其意义等角度对其进行解释或者批判、修改等均可,需要提出自己的观点。例如,从其意义或者说视角看,上述时间标尺具有全球视野;从其阶段划分角度看,上述时间标尺将中国宋朝作为现代世界的开端并不准确;从其标志性事件看,上述时间标尺忽视了新中国成立及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等。最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提出的观点进行阐释和评析,需要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分析自己提出的观点是正确的,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即可,注意史实要具体,最后要扣题。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答案:示例一:上述时间标尺具有全球视野。作者将人类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他既看到了中国宋代出现了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出现、城镇化进程加快的现代化因素,也看到了蒙古帝国在促进中西方沟通所发挥的作用。作者将亚洲、欧洲、美洲等都纳入现代世界范畴,肯定了全世界各地区历史对人类发展的贡献。示例二:上述时间标尺将中国宋朝作为现代世界的开端并不准确。中国宋朝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繁荣、城镇化进程加快,文化上世俗化进程加快,但小农经济仍占主体地位,政治制度和主体意识形态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依然处于传统农耕文明时期。宋代的繁荣并未开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兴起,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因此将新航路开辟作为现代世界的开端较为准确。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示例三:上述时间标尺忽视了新中国成立及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作者并没有真正超越西方中心思想,将关注点仍然聚焦于西方世界。实际上,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民族赢得了真正独立,深刻改变了世界格局。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综合国力迅速增强,逐渐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中国的改革开放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现代世界发展史上应具有重要意义。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1.(2023·辽宁沈阳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体育口号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对体育寄于祈望一种心声和呼唤。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口号的演变。——摘编自高玖灵《新中国体育口号的演变与思考》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两个以上的口号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解析:首先,根据材料不同时期的口号和对应的年代并结合所学背景知识,选取两个以上的口号拟定一个论题;其次,结合不同时期的史实进行论述;最后,总结升华,呼应论题。答案:示例:体育口号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育口号是时代的产物,映衬出历史发展的过程。建国初期的50年代,为了更好的进行工业化建设和抗美援朝保卫祖国,我国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体育口号;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60年代,中国经历了中苏交恶、“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为鼓舞全国人民度过难关,我国喊出“革命加拼命,人生能有几回搏”体育口号;70年代,中苏关系的持续恶化,中国需要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同时受到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国际地位提升,中美关系正常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提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体育口号,帮助中国打开外交新局面;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所以经过数年困难的80年代,全国人民身心疲惫,渴望团结起来,发展经济,发展中国。于是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体育口号;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中国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中国希望与世界接轨,提出“足球要从娃娃抓起”,拉开中国竞技体育职业序幕;2000年后,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国家之间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经济经过数年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想向世界展现一个全新的中国,于是喊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体育口号;2010年后,为了响应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在社会中自发的喊出“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体育口号,引领国民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综上所述,各个时代不同的体育口号的演变,受到国情和国际局势的影响,折射着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2.(2023·广东河源调研)沙逊集团与列强殖民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本书作者查阅了沙逊洋行档案,参阅了罗思所著《沙逊王朝》等国外著作,是对沙逊集团历史的调查研究专著。1832年,沙逊家族迁往印度孟买定居,后加入英国籍,并在英属孟买设立沙逊洋行。1834年,英国政府正式废止了东印度公司的垄断特权,英国对华贸易快速增长。鸦片战争后,沙逊洋行在上海设立分行。沙逊集团1872年创办新沙逊洋行,其发展概况共分四个阶段:1872—1880年,特点是重点以英国为后盾,以孟买为据点向远东发展,主要业务是从英属印度输出鸦片(当时最大的鸦片贩子)、棉纺织品和棉纱等。1880—1920年,重点除扩展亚洲地区原有业务外,在孟买开展了工业投资,在上海借助英国在租界的特权进行房地产投资和抵押贷款业务。1920年以后,在上海大力发展房地产并广泛投资于题型3创新型开放设问类工业、金融,成为上海首富;1935年中国出现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