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测量的课件15篇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测量纸带不仅能够测量直线物体的长度,也可以测量柱形物体的周长。2.测量纸带可代替小立方体测量,并且更加方便。科学探究:1.通过自制纸带的过程,了解制作测量纸带的一般方法。2.利用自制的测量纸带,测量一些柱形物体的周长。科学态度:在教师的.指导下,能针对制作和测量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体会工具的改进给人们测量带来的便利。二、教学重难点:能用合理的方法,制作出一个较为准确的测量纸带。三、教学准备:教师:小立方体10块、空白及制作完成的测量纸带各1条、柱形桶一只、剪刀、课件PPT;学生(每两生准备):小立方体1块、纸带一条、铅笔、柱形桶一只。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回顾旧知设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会了用小方块来测量长度,谁来说一说测的时候怎样做才能测的准确?”(第一个小方块和起点位置对齐;每个小方块之间要紧紧相连;能准确数出小方块的个数……)(二)初次测量,发现问题。1、教师出示柱形桶,谈话:“老师最近也用小方块测量物体的长度,遇到了一个问题:我想测量这只桶的一圈有多少个小方块的长度,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2、学生回答。3、两位学生演示,其他同学观察他们是怎样测量的。4、设问:“用小方块测量桶一圈的长度容易吗?他们遇到了哪些问题?(桶是圆的,小方块很难放在桶上;小方块是直的,没办法弯曲;小方块之间接不紧密……)(三)讨论方法,尝试制作1、谈话:“看来要直接用小方块来测量比较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老师还带来一个工具。(出示一条纸带)”设问:“这条纸带能不能帮助我们进行测量,你有什么方法?”(学生说明方法的同时,教师演示学生的方法。提醒绕一圈后起点和终点碰牢了,此时要在终点位置处做记号以记录一圈的纸带长度。)2、展示长度,设问:“桶的一圈有多少个小方块长?”(学生回答并说明方法)3、设问:“如果只用一个小方块,怎么来测量它的长度?”(用逐格移动方块做标记的方法来进行记录)4、谈话:“画好标记后,为了能直接读数,我们可以在标记上写上数字。这样的纸带可以叫做测量纸带。”5、出示课题——做一个测量纸带。(板书)6、观看视频,学习制作测量纸带的方法。交流:这种方法你学会了吗?在制作过程中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7、PPT展示几种纸带上标注数字的方法,学生交流对错并说明原因。8、学生活动,制作纸带:每两人一组,利用一个小方块、一个纸带及笔,相互配合完成一个测量纸带的制作,并在做好的纸带背后写上制作者的名字。(四)展示纸带,比较差异1、制作完成后,将部分小组的测量纸带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观察。2、设问:“老师把其中几个小组制作的测量纸带贴上了,他们做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3、讨论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五)再次测量,感受便利1、用做好的纸带来测量塑料桶一圈的长度,并把测量结果记录到记录单上。2、交流小组的测量结果,讨论结果的差异性。(通过交流让孩子意识到测量时围绕的位置、拉纸带的松紧程度等因素会导致结果不一致。)(六)课堂小结,布置活动1、设问:“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制作了一个测量纸带,并用纸带测量了塑料桶一圈的长度。别的物体也可以用测量纸带测吗?小方块和测量纸带相比,你会选择哪种?说一说理由。”2、课外任务布置:用测量纸带进行更多物体的测量。谈话:“想不想把测量纸带带回去?你打算去测量哪些物体?如果纸带不够长,可以把活动手册最后一页剪下来,做一条新的测量纸带。”测量的课件【篇13】教学目的1、学习自然测量长度的方法,尝试测量周围的物品并表达测量结果。2、了解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3、初步懂得根据测量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活动准备测量工具(铅笔、长条积木、吸管、纸条等)、笔、记录表、黑板、粉笔、抹布等。教学过程一、引题:小猫想请小朋友帮个忙,它想去吃鱼,这有两条路可走请小朋友为它找一条更近的路。(小朋友用目测的方法回答了问题)下面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方法来检验你们用目测法判断的是否正确那就是自然测量。二、量一量1、教师用纸棒(测量工具)示范量一下。师:刚才小老师是怎样测量的谁会说说。生:用一个小纸棒师:你说了老师想说的了,这个叫测量工具。师:还有谁看仔细了,请他来说说生:对着那条路量的生:有做记号的.师:你们都说得更好了,观察得更认真了,都看到我有做记号了,还有要补充的吗?还有一个小朋友没有发现。师:那老师来告诉你2、师再演示,一边讲解一边操作(强调注意测量时应注意的事项。测量时工具要和被量的物体一边要对齐,每次测量都应做记号,测量中不能留有间隙,也不能重复测量)。这就要自然测量。3、出示记录表,讲解如何使用并记录次数。4、幼儿用同种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和宽。师:请小朋友用纸棒这个测量工具量一个桌子的长和宽,并在记录表上记录。(1)幼儿尝试用铅笔测量并在表(一)做记录。(2)请全班幼儿展示记录表,集体验证测量结果。师:请小朋友来说说长量了几次?宽量了几次?为什么?生:因为他们桌子长所以量的就长,宽更短就量得少师小结:刚才这个小朋友说得很好,动脑筋了,当我们用同种测量工具测量不同物体,次数多的较长,次数少的较短。5、幼儿用不同的工具测量黑板的长度。师:老师这还有许多的不同的测量工具,请小朋友量一量并做好记录。(1)幼儿尝试选择三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在表(二)做记录。师:小朋友都量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咦,大家的结果都一样吗?为什么师:对,结果不一样,因为你们用了不同的测量工具(2)请幼儿说说自己用了什么工具,各测量了几次生:我用了毛线来量,量了4次生:我用笔来量,量了6次师:我们来比一比这两个工具,你发现了什么?生:毛线长,笔更短小结:原来工具长,次数少,工具短,次数多。6、幼儿说说: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当测量工具?三、结束活动请小朋友回家的时候用自然测量的办法量量家里家具电器等。测量的课件【篇14】一、说教材:《学习自然测量》是学前班的一节测量活动课,目的是让幼儿学习自然测量,懂得运用测量的方法比较出物体的长短、高矮、粗细、多少等,从而激发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做事认真耐心细心的良好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半幼儿对数的概念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长短、高矮、粗细、多少等还很模糊,如小朋友站在一起有的高、有的矮,小朋友只是有个直观印象,但到底高多少、矮多少还很陌生,绳子有的长、有的短,但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小朋友也不知道,因此小朋友学习自然测量很有必要。活动的重点:让幼儿学习各种测量方法。活动的难点:让幼儿测量时要一下接一下,头尾相接地测量。活动前做好以下准备:尺子、纸条、铅笔、线绳、小棍等。二、说教法:为实现拟定的上述教学目标,我准备采用四种教学法:比较感知法、问题联想法、尝试发现法、操作实践法,通过比较感知让幼儿直观地分清长的、短的、高的、矮的等;通过问题联想来拓宽幼儿的创新思维意识,从而让幼儿知道通过测量就可以来比较不同物体的长短、宽窄、高矮等,以致萌发幼儿创造各种测量工具的设想;通过尝试让幼儿发现要想测量准确,必须有一个标准的测量工具,那就是尺子,从而让幼儿认识各种尺子;通过操作,可以让幼儿学会怎样测量才准确,强调难点:幼儿测量时,要一下接一下,头尾相接地测量。在活动的组织上,我灵活地采用集体教学与分组及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集体教学便于幼儿根据老师提供的讲述要求,构思表达个人见解;而分组活动,可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可以使每个幼儿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个别指导,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因人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三、说学法:教与学是一个统一与和谐的过程,要使教学活动获得成功,必须考虑幼儿的学法。开展自然测量这样的教学活动,整节课主要以幼儿动手操作为主,并不是老师教一不,幼儿学一不,而是让幼儿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尝试发现,从而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趣味性和探究性,本节课老师只是用提问、启发的方法,让幼儿一环扣一环地从比较到发现到学会测量。整节下来幼儿的积极性一致很高。四、说教学程序:学习自然测量是一个幼儿动手操作的活动,其基本目的就是激发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做事认真耐心细心的良好习惯。(“文章.出zidao.考.吧幼.师网.")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活动开始时用直观地实物进行长短对比,给幼儿一清晰的印象,从而让幼儿产生疑问,怎样来比较长短呢?用什麽来量一量呢?让幼儿带着悬念一步一步地往下深入,然后通过幼儿亲自操作实践,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设计出符合幼儿思维顺序,便于激发旧知,学习和巩固新知的教学程序,具体有以下四个环节:1、比较感知:出示不同长短的铅笔比长短,再拿出一支更长或更短的铅笔进行比较,找出最长和最短的,让幼儿进一步理解相对性。这一环节大约3分钟。2、问题联想法:提出问题如果两个物体不能放在一起比较,如窗子和门的宽窄,怎麽办?启发幼儿想出多种办法,引导幼儿说出要“量一量”才知道。“那用什麽东西来量呢?”启发幼儿想出多种测量工具,如:用尺子、棍、纸条、线绳、铅笔、小棒等来测量。这一环节大约7分钟。3、尝试发现法:指导幼儿用多种工具测量桌子、教室、黑板、椅子的宽度、长度及幼儿的高矮等,让幼儿报告测量结果,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测量结果为什麽不一样?怎样才能量出一样的结果?引起幼儿做尺子的愿望。这一环节大约8分钟。4、操作实践法:分组活动,两组幼儿分别剪出一条同样长度的线绳或折一段同样长度的小棍做尺子,大家比一比,是否一样长,然后,再次测量桌面的长宽、椅子的高矮。注意提醒幼儿测量时,要一下接一下,头尾相接地测量,报告测量结果,发现测量结果相同。如结果不同,应让幼儿再次测量,并纠正其测量方法的错误。这一环节大约12分钟。五、活动延伸:在基本实现了本次活动目标的基础上,为了让幼儿更进一步地掌握测量方法,可以把活动作进一步的延伸:活动结束后,让幼儿自由选择测量工具,到室外测量各种物体,如树的粗细、玩具的高矮、距离的远近等。在发展性原则的指导下,活动的设计中,无论是教材的.选取、组织,目标的制定,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都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水平。尤其是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为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幼儿看、想、说、做,这就充分发挥了幼儿各种感官的作用,提高了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六、活动反思:一、设计意图本次活动最突出的特点是综合利用和发挥幼儿园现有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及其潜在的教育功能,引导幼儿用不同工具测量树干、树枝等,激发幼儿展开探索活动,突破了以往同类教学重认知结果轻认知过程的划一模式,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既获取知识又得到潜移默化的环境情感熏陶。因此,在确定本次活动目标时,以学习用测量的方法了解幼儿园里的树、萌发对树木的关爱为重点。活动以让孩子们亲亲小树开始,充分调动幼儿的环境情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三次活动尝试和活动小结引导幼儿逐步掌握自然测量的正确方法以及测量中简单的数关系。第一次尝试活动,提供给幼儿一种测量工具,让幼儿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第二次尝试活动,提供给幼儿类似但长度不一的测量工具,让幼儿探索量具长短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三次尝试提供给幼儿较为复杂的多种测量工具,让幼儿自主地去深入测量。二、效果分析本次活动结合尝试教育,渗透环境教育,较好地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在环境中的教育”。材料的提供层次感较强,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幼儿在自主活动中获得知识经验,孩子们为自己在每一次尝试中有所发现而欢欣鼓舞,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让幼儿对园内的小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孩子们在活动中是那么的专注,测量中小心翼翼,生怕伤到小树,不难看出孩子们对树木的关爱,也勾画出了一幅人与植物亲密无间的画面。测量的课件【篇15】时间的概念及应用在日常生活和自然科学的教学内容中都有涉及,在小学教学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本节内容要求学生还要进一步建立正确的时间观,明确事件发展的快慢程度及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学会动手操作使用钟表、秒表及正确的读数。⒈通过全班同学共同动手测量背一首诗歌、听一段音乐,测量一本书的长度、用天平测量铁块的质量所用的时间,练习使用钟表、秒表。用实验数据和具体事例来分析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具体含义,并及时适时地复习长度的测量、质量的测量的有关知识。⒉可采用学生实验及具体事例的分析、归纳、总结的启发式教学。⒈了解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含义。⒉了解时间的单位及换算。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态度。通过介绍“我国的测时和报时在世界上已居领先地位”等实例介绍,培养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及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录音机、天平、铁块、作息时间表、钟、表、自制时钟示教板,学生每桌准备:刻度尺、钟表、秒表。⒈学生实验:让四位学生先后背同一首诗歌,进行竞赛,全班同学用钟表测量背一首诗歌所用的时间,比较哪个学生背得最快?并记录最快同学所用的时间及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⒉教师用录音机放一段音乐,全班同学用钟表测量所用的时间、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⒊每组学生合作用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宽度,并记录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及测量所用的时间。⒋复习使用天平称量铁块,每组学生练习一次,并记录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及测量所用的时间,将结果填在表内:作时间指的都是时间,但它们所表述的'含义不一样。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指的都是某一时刻,而操作时间是指某一时间间隔。时刻与时间间隔,是我们生活中所常常碰到的。让学生继续指出表中数据哪些属于时刻?哪些属于时间间隔?出示学校作息时间表,分析本节课是8∶25分―9∶10分,其中8∶25、9∶10(出示时钟示教板,边讲边拨好时钟指针)分别表示上课时间、下课时间,指的都是时刻,而8∶25―9∶10相差45分钟,即为时间间隔。小结:时刻和时间间隔统称为时间,故我们平时所说的时间有的是指时刻,有的是指时间间隔,要学会分辨。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哪些是时刻,哪些是时间间隔。讨论:根据表中测量书的宽度的数据,投影学生记录表,问哪组实验开始比较早?为什么?哪组实验结束比较迟?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有了时刻概念,可对(同一时区)事件发生的前后有了一个共同的比较标准,可以协调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交通等。例:一开往杭州的汽车从8∶00出发,开往上海的汽车从8∶40出发,可得出开往杭州的汽车比开往上海的汽车出发要早。讨论:根据表中测量铁块质量的数据,投影学生记录表,问哪组完成得快?能否将这些组操作快慢的先后次序排出?。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有了时间间隔这个概念,可比较事物变化发展的快慢程度。例:从百米赛跑,甲用13.6秒,乙用13.1秒,丙用12.8秒,我们可以知道哪个同学跑得最快。任何具有周期性的运动都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举例: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就是以自己的脉搏跳动作为测时的标准。⑵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现日影的变化具有周期性,就利用日影制定了测量时刻的仪器
日晷仪来作为测量标准。很久以前人类就以地球对太阳自转一周的平均时间作为时间单位,称一天(日),再把天分为小时(简称时、分、秒)。小结:时间的单位:天、小时、分、秒。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秒。1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⑶练习单位换算:要知道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具体数据,需用工具进行测量。⑴精确测量时刻的方法
天文的方法。介绍我们平时在广播、电视中收到的准确的报时,就是我国西安、上海天文台用天文方法精确测定时刻后报出的,我国的测时和报时在世界上已居领先地位。⑵日常生活中测定时间的工具有钟、表、秒表等。回忆表中数据的测定的过程,钟、表测定实验开始的时刻及结束的时刻,故钟、表、指针或读数显示的是时刻,它的准确值达到秒,并由先后的两次时刻差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板块构造学说
- 患者就诊排队管理制度
- 算法设计与分析 课件 3.4-递归 - 典型应用 - 整数划分
- 2024年山南道路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
- 2024年商洛客运从业资格证到期换证考试
- 2024年吉林客运模拟考试
- 2024年长沙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考什么
- 2024年拉萨客运驾驶员试题答案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精美课件
- 吉首大学《风景园林花卉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食源性疾病监测报表
- 土木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PPT)
- 组织级项目管理成熟度(OPM3)
- (完整PPT)干眼的诊治课件
- 一对一谈心谈话记录3篇精选
- 抽水蓄能机组抽水工况的启动(1)SFC 83
- DB11_T1883-2021 非透光幕墙保温工程技术规程(高清最新版)
- 机读答题卡模板 英语
- 工程项目专项监督检查表
- 特种设备目录(国质检锅[2004]31号)
- 品质管控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