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系编码》编制说明_第1页
《农村水系编码》编制说明_第2页
《农村水系编码》编制说明_第3页
《农村水系编码》编制说明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安徽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标准名称农村水系编码规则任务来源《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2年第三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皖市监函〔2022〕628号),项目计划号2022-3-139负责起草单位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单位地址合肥市蜀山区红枫路55号参加起草单位中水三立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农业大学标准起草人序号姓名单位职务职称电话1曹秀清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农水所所长正高级工程师0551-653278492乔栋梁安徽省水利厅副处长0551-621284193沈瑞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工程师0551-657711504高振陆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工程师0551-653186605蒋尚明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农水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0551-657767076张晗辉中水三立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0551-652333487周婷安徽农业大学副教授0551-657863338杨晓慧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工程师0551-657767079汤璇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工程师0551-6531866010王矿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高级工程师0551-6531866011徐佳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高级工程师0551-6577115012于凤存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高级工程师0551-6577115013张虎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高级工程师0551-6577115014袁宏伟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高级工程师0552-661004115沈涛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高级工程师0552-661004116刘佳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工程师0551-6577115017姚礼帮中水三立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0551-6523339018魏民中水三立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0551-6523339019王有红中水三立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制情况1、编制过程简介2022年11月,收到《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2年第三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皖市监函〔2022〕628号)文件后,立即成立标准编制小组,成员有曹秀清、乔栋梁、沈瑞、高振陆等人。标准起草过程:标准编制小组先进行了相关资料的广泛收集,对安徽部分农村地区水系进行了实地调研,起草了标准草稿。2023年6月形成初稿,开展本单位内部审查及讨论工作,经修改形成咨询稿。11月召开咨询会,征求专家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农村水系编码规则(征求意见稿)》。2、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必要性:我国历来重视农村水安全问题,当前我国农村水系散乱、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同时还缺乏统一管理的体制机制、缺少有效的管理经验。农村水系编码可以帮助对农村水系进行有效管理和规划,通过合理的农村水系编码规则可以帮助管理者有效地了解和管理农村水系,同时,可以建立一套清晰的水系管理体系,包括河流、湖泊、塘坝、渠道、灌溉设施等,提高农村水资源的管理效率。农村水系编码可以提供统一的标准,使得不同地区、不同管理单位对于水系编码方式一致,可以避免由于不同命名和编码方式带来的混乱和冲突,促进信息共享和互通,同时,可为农村水系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基础支持,方便将水系信息纳入信息系统中,实现对农村水系的动态管理、监测和分。意义: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治水重要论述,促进农村绿色发展,进一步支撑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作,针对位于农村水系对象,制定涵盖政区、附属关系等要素属性的编码规则。通过该编码规则的实施,加强农村水系标识的基础工作,建立农村水系代码表和属性表,通过应用服务接口为农村水系连通、水系综合整治、水环境治理等相关工作提供技术服务。3、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一)制定原则遵循规范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充分考虑我省农村水系编码现状,严格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1.1-2020)要求进行编写。本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没有冲突。(二)制定依据皖市监函〔2022〕628号文件,计划号2022-3-139。(三)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对水利对象分类与编码总则(SL/T213-2020)进行补充,同时给出编码转换规则。4、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详细说明)主要条款的说明:本文件的章节由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编码原则、编码的结构和表示形式、附录组成。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本标准主要是对农村水系编码的编码组成、编码规则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1、范围本标准起草过程中,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多次组织专题会议,根据现有规范中的相关定义,结合农村地区特点和安徽省实际情况,将农村水系范围定义为河流、湖泊、湿地、塘坝、取水井、渡槽、倒虹吸、水电站、渠(沟)道及其配套工程桥、涵洞、水闸、泵站等。2、编制原则①科学性:农村水系编码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准确的数据。编码过程应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确保编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可以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等工具来获取和分析水系的空间和属性信息②唯一性:每个农村水系应具有唯一的编码。编码的设计应考虑水系的特征和位置等因素,以确保每个水系都能够被准确标识和识别。唯一的编码可以避免混淆和歧义,方便管理和查询水系信息。③关连性:编码过程中代码之间能够反映农村水系对象空间属性的关连。④可扩展性:农村水系编码应具有可扩展性,即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和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农村发展的变化,新的水系可能会出现,旧的水系可能会消失或发生变化。因此,编码系统应具备可随时扩展和更新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水系情况。3、编码的结构和表示形式本标准中农村水系代码由21位代码字符组成,包含分类代码(2位)、政区代码(9位)、关联代码(5位)、顺序码(4位)、校验码(1位),不同代码段有具体的编码规则,具体如下:①分类代码,对位于农村地区的河流、湖泊、湿地、小型水库、塘坝、取水井、渠(沟)道及其配套工程(桥、涵、闸、泵站、渡槽、倒虹吸、水电站、橡胶坝、拦河堰)等进行分类标识的代码段,分别表征其中的点状、线状和面状对象。本文件中部分对象分类代码与《水利对象分类与编码总则》中部分水利对象完整分类代码可进行转换。②政区代码,农村水系对象所在行政区的代码段,分别表征省、市、县、乡(镇、街道)。对空间位置跨行政区划的线状、面状对象的政区代码用上一级行政区划编码,如对象跨乡镇,该对象由县级统一编码,政区代码后3位乡镇区划代码为“000”;当对象跨县,该对象由市级统一编码,政区代码后5位县、乡区划代码为“00000”;当对象跨市,该对象由省级统一编码,政区代码后7位市、县、乡区划代码为“0000000”。。③关连代码,农村水系对象除取水井以外的点状、线状、面状对象之间的空间连接关系,第1位为空间属性特征代码,如不存在上一级对象,此代码为“0”;当上一级对象空间位置在乡镇范围内,此代码为“1”;当上一级对象空间位置跨乡镇,此代码为“2”;当上一级对象空间位置跨县,此代码为“3”;当上一级对象空间位置跨市,此代码为“4”。第2位为上一级线状、面状对象的分类代码,河流为“1”,湖泊为“2”,湿地为“3”,小型水库为“4”,塘坝为“5”。第3~5位为该编码对象所在上一级线状、面状对象的顺序码,若空间属性特征代码为“0”时,此段代码为“000”。④顺序码,表示在同一政区代码标识的区域范围内,编定的农村水系对象顺序号。线状、面状对象第1位为“0”,2~4位为顺序编号,点状对象1~4位为顺序编号。4、附录①附录A,本标准分类代码与《水利对象分类与编码总则》(SL/T213)中水利对象完整分类代码的转换关系表。②附录B,采用ISO7064:1983,MOD11-2校验码系统,并详细说明了校验码计算方法。③附录C,编码实例。5、标准中如果涉及专利,应有明确的知识产权说明无6、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无7、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8、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