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东台市第二教育联盟物理八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江苏省东台市第二教育联盟物理八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江苏省东台市第二教育联盟物理八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江苏省东台市第二教育联盟物理八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江苏省东台市第二教育联盟物理八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江苏省东台市第二教育联盟物理八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运动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后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则它在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A.4.2米/秒 B.4米/秒 C.5米/秒 D.3米/秒2.小明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稍微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果不移动光屏,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也能变清晰,则该眼镜片是()A.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D.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3.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A.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 B.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C.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 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4.下述事例中,利用了红外线的是A.验钞机验别钞票 B.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面车辆C.光缆传递信息 D.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5.冰遇火会熔化。但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却能“削冰取火”。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万毕术》中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古人将冰磨成一种冰透镜,让太阳光射过去并会聚起来点燃艾草取火。以下关于冰透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冰透镜取火时利用了光的折射B.制作冰透镜时,要把冰磨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形状C.冰是晶体,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需要吸热D.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大6.如图所示,用铝壶在天然气灶上烧水的过程中()A.水的温度升高,水的内能一定增大B.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C.铝的比热容比水小,铝的吸热能力比水强D.天然气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7.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 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们利用超声波能够测出海底的深度B.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C.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D.“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湖面上映出白云的“倒影”B.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C.看到游泳池中水的深度比实际浅D.教室里的同学能看到黑板上的字10.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自己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东西,防止被别人盗领走,这里的“声纹”主要记录的是人说话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三者都有11.一次需要量出100g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最合适的量筒是()A.量程100ml,分度值2ml B.量程500ml,分度值50mlC.量程250ml,分度值2ml D.量程400ml,分度值10ml12.如图所示,在下面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茶杯在镜中的“倒影”B.屏幕上的“手影”C.水中筷子“变弯”D.街头路口的“凸面镜”13.如图所示为一个静止在指尖上的玩具“平衡鸟”。如图所示是对这个“平衡鸟”受到的重力(G)和指尖对它的作用力(F)进行受力分析,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14.小红同学周末向爷爷奶奶问好时,经常利用微信进行视频聊天,在这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红能分辨出爷爷和奶奶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响度B.调节手机的音量按键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C.手机屏幕的画面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D.小红从手机中听到的声音不是物体振动产生的15.计算电流通过电风扇产生的热量,下面公式选用正确的是()A.UIt B. C.I2Rt D.前面三个都可以16.“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重要方法。下列估测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70℃ B.我们所用的物理课本约为25g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D.小华的100m短跑成绩约为6s17.如图所示,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表示用于防止噪声,保护环境的是:()A. B.C. D.18.测量是把待测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这一科学原理的是()A.用天平测出橡皮的质量 B.用显微镜观察树叶的细胞C.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高低 D.用刻度尺测量课本的长度19.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初二女生跑800m正常需要30minB.人步行的速度的为1.4m/minC.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CD.初中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20.下列直线运动图象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21.下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手影B.水中桥的倒影C.用放大镜看字D.树林中的光束22.图中有关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冰是水凝固形成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B.乙图中,雾是液化形成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C.丙图中,霜是凝华形成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D.丁图中,雪是升华形成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23.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出现“水雾”,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与“水雾”的形成相同的是()A.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B.北方冬天植物上的雾淞C.蒸锅上方生成的“白气”D.寒冬,室外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24.如图是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图中的(在标准大气压下)()A. B. C. D.25.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26.噪声既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又严重污染环境,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汽车在市区行驶禁止鸣笛 B.卫生清整,保持环境整洁C.将跳广场舞的高音喇叭换成小音箱 D.在市区街道两旁种草植树2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伏,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上作。现有如下两种操作:①将开关S断开;②将电源电压替换为4伏。其中可以使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变小的操作有()A.只有①可行 B.只有②可行C.①②都可行 D.①②都不行28.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为针状,有助于减少水分的()A.蒸发 B.升华 C.液化 D.沸腾29.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比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分析不正确的是()A.从第1分钟到第7分钟,都是这种物质的熔化过程B.该物质的熔点为48℃C.该曲线一定是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30.小京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水平高度,如图所示,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B.若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缩小的像C.若蜡烛放置在45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实像D.若要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可以把蜡烛放置在15cm刻度线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入射光线是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折射角等于________,界面的_______(选填“上”、“下”或“左”、“右”)方是玻璃.32.声音的三个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音色。超声波的___________超过了人类听觉的上限。33.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4=∠5),其中_________是反射光线,折射角是_________,空气在_________(选填“AE的上方”、“AE的下方”、“CG的左方”或“CG的右方”).34.某物质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第7min时处于___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该物质的沸点是___________。35.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照进黑暗的房间,在线和线之间会出现不同颜色的光,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______线外侧(选填“”或“”),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比较明显,因为______具有热效应,将绿色的布蒙在光屏前,会看到______。36.12mm=______m,75s=______min。37.暑期到了,小红和小明乘坐高铁出游。一列列车从小明眼前驶过,小明感到自已在向后退,小红看到旁边的站台没有动。这说明:相对于站台,小明是_____的;相对于另一列驶过的列车,小明是_____的。(以上两空均填“运动”或“静止”)38.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发声是因为琴弦在_____,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39.如图所示,大威拿出手机对着关闭的屏幕,看到了自己的______(填“虚”或“实”)像。保持手机到眼睛的距离不变,开启屏幕打开手机前置摄像头,大威通过摄像头成的像与屏幕关闭时成的像相比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0.一辆小轿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26.7km规模全国第六、全省第一的跨海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泉州湾跨海大桥,小轿车过桥的时间约需_____min(结果保留整数);小轿车上乘客看见桥中的路灯在往后退,是以_____为参照物.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1)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2)若固定透镜位置不变,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_____承接到像(填“能”或“不能”)(3)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若将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_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4)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若要重新成像在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移(填“上”或“下”).42.关于“探究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1)首先要利用平行光和刻度尺测出凸透镜的__________,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这个实验时,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先调节好蜡烛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凸透镜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如图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调整;(2)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处,如下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①把烛焰放在__________点,成的像最小;②把烛焰放在__________点,光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③把蜡烛放在b点时,光屏上会出现一个倒立的、__________的实像;__________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④如果把烛焰从a点移到c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变远,像的大小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某工厂有一种金属原料是颗粒状的,为了知道这种金属的密度,技术员找了一个质量是0.1kg的空瓶,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是0.4kg,用此瓶装金属粒若干,瓶和金属粒的总质量是0.8kg,若在装金属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总质量为0.9kg,求:(1)金属粒的质量是多少?(2)瓶的容积是多少?(3)这种金属的密度是多少?44.小陆驾驶货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货车的质量为1.6t,货车和货物的总重为3×104N。行驶途中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问:(1)货物的质量为多少kg?(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货车从此标志牌所处位置到火车站至少需要多少min?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A【详解】前2s内的路程s1=v1t1=3m/s×2s=6m,后3s内的路程s2=v2t2=5m/s×3s=15m,总路程s=s1+s2=6m+15m=21m,物体的平均速度v==4.2m/s,故选A。2、C【详解】由题知,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说明像距不合适,由稍微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知原来的像距偏大;若不移动光屏,当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说明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是近视眼镜片(凹透镜)。故选C。3、B【解析】A.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即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凝固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符合题意;C.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雪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是水凝固而变成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物质通常存在三种状态,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总共有六种变化过程,像这类的题目,只要记清楚物态变化过程即可正确解题.4、D【详解】A、验钞机验别钞票,这是利用紫外线,故A错误.B、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面车辆,这是利用可见光的反射工作的,故B错误.C、光缆传递信息,它是利用光在光缆中传播(反复反射)来工作的,故C错误.D、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就是运用红外线工作的,故D正确.故选D.5、B【详解】A.冰透镜取火,利用凸透镜会聚光线的特点,属于光的折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冰透镜取火,利用凸透镜会聚光线的特点,所以要把冰磨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形状,故B错误,符合题意;C.冰熔化时温度一直保持不变,说明冰是晶体,而且需要吸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增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6、A【详解】A.在烧水的过程中,水的质量不变、状态不变,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A正确;B.烧水的过程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故B错误;C.铝的比热容比水小,则铝的吸热能力比水弱,故C错误;D.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性质,热值由燃料本身决定,与燃料是否充分燃烧无关,故D错误。故选A。7、A【详解】A.一个音叉被敲击发声时,一个没有被敲击的音叉也会跟着振动发声,这类现象称为共振,振动属于传递能量;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因此传播需要时间;D.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8、C【详解】A.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人们利用超声波能够测出海底的深度.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距离声源一定时,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在振幅一定时,距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故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噪声的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9、C【详解】A.湖面上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C.池底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故C符合题意;D.教室里的同学之所以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线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10、C【详解】因为每个人发声的特点都不同,即音色不同,这样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进行辨别不同人的说话,所以“声纹”记录的是主人的音色,故选C。11、C【详解】100g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体积为用量筒量取125cm3酒精的质量就是100g,因为要一次量取酒精,因此答案A不符合要求;要尽可能精确的量取,量筒的分度值越小越精确,因此要选用量程为250ml,分度值为2ml的量筒较合适。故选C。12、B【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则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则发生折射现象。【详解】A.“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屏幕上的“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水中筷子“变弯”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街头路口的“凸面镜”的应用属于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当中的应用以及生活当中出现的现象。13、A【详解】静止在指尖上的玩具“平衡鸟”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G)和指尖对它的作用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只有A图符合要求。故选A。14、C【解析】A.音色是发声体所特有的声音特色,不同的人音色不同,小红能分辨出爷爷和奶奶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故A错误;B.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调节手机的音量按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C.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手机屏幕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C正确;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小红从手机中听到的声音也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错误。故答案为C。15、C【详解】电功的计算公式:W=UIt是用来计算用电器消耗电能的;焦耳定律公式:Q=I2Rt是用来计算电流产生热量的;电动机是非纯电阻电路,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计算产生热量只能用Q=I2Rt来计算.用电器如果将电能只转化为内能,则Q=W=UIt=I2Rt=是通用的.故选C.16、C【详解】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的质量在250g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温度变化,传播速度变化不大,故C符合实际;D.普通人的100m短跑成绩约为14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17、C【详解】A.选项中的标志牌表示禁止自行车通行;故A不符合题意;B.选项中的标志牌是禁止20t以上的车辆通过;故B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的标志牌是禁止鸣笛,可以有效防止噪声;故C符合题意;D.选项中标志牌表示从该标志牌到江宁距离为20km;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18、B【详解】A.用天平测出橡皮的质量,通过橡皮的质量与砝码的比较得出测量值,故A不符合题意;B.用显微镜观察观察树叶的细胞时,通过显微镜将树叶细胞放大,没有与标准量作比较,故B符合题意;C.用温度计测出液体的温度,通过对比得出测量值,故C不符合题意;D.用刻度尺测量课本的长度,通过课本长与刻度尺的比较得出测量值,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9、D【详解】A.初二女生跑800m的时间在4min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4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人体正常体温在37°C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C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D符合实际。故选D。20、A【详解】A.由图可知,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其斜率表示速度,斜率不变,说明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s—t图象不是直线,斜率不断变化,说明物体的速度在变化,做变速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s—t图象表示路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静止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s—t图象不是直线,斜率不断变化,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速度越来越大,物体做加速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1、B【详解】A.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水中桥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用放大镜看字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树林中的光束是光的直线传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2、B【详解】A.冰是水凝固形成的,形成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故A错误;B.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故B正确;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形成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故C错误;D.雪是水蒸气的凝华形成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故D错误。故选B。23、C【详解】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出现“水雾”,这是眼镜温度较低,而室内水蒸气温度较高,水蒸气接触到眼镜时,会放出热量降温,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眼镜上。A.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这是冰块吸热熔化成水,A项不合题意;B.雾淞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B项不合题意;C.蒸锅上方生成的“白气”,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选项C符合题意;D.寒冬,室外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这是衣服上的固态冰升华成水蒸气,D项不合题意。故选C。24、D【详解】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棍温度低于0℃,舌头贴住冰棍,舌头上的水分遇冷凝固成了小冰晶,所以舌头“冻”在冰棍上。AB.晶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到达熔点,从固态转化为液态。熔化过程持续吸热,温度不变。AB选项显示为晶体物质的熔化图像,且B选项显示该晶体物质的熔点为0℃,是冰的熔化过程,AB选项不符合题意。C.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选项中图像符合非晶体物质凝固过程,没有固定的凝固点,C选项不符合题意。D.液体不断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到某温度即凝固点时,继续放热,温度不变。选项中图像符合晶体物体凝固过程,且凝固点为0℃,是水的凝固过程,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25、D【详解】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也施加力的作用,选项A说法错误;B.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选项B说法错误;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选项C说法错误;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速度大小发生了改变,故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选项D说法正确。故选D。26、B【详解】A.汽车在市区行驶禁止鸣笛,可以在噪声的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卫生清整,保持环境整洁,是环保的做法,不能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C.将跳广场舞的高音喇叭换成小音箱,可以在噪声的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可以在噪声的传播途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7、A【详解】开关S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A1测R1电流,由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可知此时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大于1。将开关S断开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两电流表示数相等,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等于1,故将开关S断开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变小。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为即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与电源电压无关,将电源电压更换为4V,这一比值不变。综上所述,故A项符合题意,BC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8、A【详解】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针状的叶子是通过减小液体的表面积来减缓水分的蒸发,故A正确;故应选A.29、A【详解】BC.由图像可知,固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在48℃不变,则该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48℃,故该图像为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故BC正确,BC不符合题意;AD.晶体在第3min开始熔化,到第6min结束,即3-6min处于熔化过程,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故A错误,D正确,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故选A。30、D【详解】A.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40cm2f=210cm即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若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U=50cm35cm=15cmf15cm2f即物体在凸透镜一二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C.若蜡烛放置在45cm刻度线处,此时物U=50cm45cm=5cm5cmf=10cm即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此时成正立放大虚像,因此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无法呈接到像,故C错误;D.把蜡烛放置在15cm刻度线处,此时U=50cm15cm=35cm35cm2f=210cm即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移动光屏,和照相机的成像特点是一致的,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EO45°左【解析】由图可知,∠BOE=60°,所以∠COE=90°−60°=30°,而∠COF=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都等于30°,可知CD为法线,AB为界面,而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OG一定为折射光线,EO为入射光线,OF为反射光线;折射角为∠GOD=45°,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知界面AB的右边是空气,左方是玻璃.点睛:首先根据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找出法线,从而确定界面,然后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折射角的度数.32、音调响度频率【详解】[1][2]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3]物理学中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因为它超过了人类听觉的上限。33、HD∠1AE的下方【详解】①仔细分析题图,先分析哪是界面,AE和CG有可能是界面.根据∠4和∠5可确定CG是法线,AE是界面.②由∠1<∠5,可知,∠1是折射角,∠5是入射角,则BH为入射光线,∠4为反射角,HD为反射光线;③因为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AE的下方是空气,上方是某种透明介质.34、晶体固液共存100℃【详解】[1]由图像知,该物质在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0℃),故该物质是晶体。[2]由图像知,该物质在第5min时,开始熔化,第10min时熔化结束,故该物质在第7min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3]由图像知,该物质的沸点为100℃。35、B红外线布上有绿色和黑色【详解】[1]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色散,图中位置从到依次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2]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红外线能使温度计示数升高很快,因此应将温度计放在点外侧。[3]绿布只能反射绿光,而吸收其他颜色的光,所以会看到布上有绿色和黑色。【点评】熟记光的色散实验中,阳光被分成的七种色光,红光外侧看不到的光叫红外线;紫光外侧看不到的光线叫紫外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6、0.0121.25【详解】[1]因为所以[2]因为所以37、静止运动【详解】[1]小明乘坐的列车相对于站台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相对于站台,小明是静止的。[2]相对于另一列驶过的列车,小明与列车之间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故相对于另一列驶过的列车,小明是运动的。38、振动音调【详解】[1][2]声音的产生是因为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改变琴弦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