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1页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2页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3页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4页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必修)一、单选题1.徐扬杰先生认为:“殷周王室、各诸侯国和各卿大夫邑,既是国家的一级行政机构,又是大大小小的家族:殷王、周王、诸侯、卿大夫和各级贵族,既是各级政权的首领,又是各个家族的族长。”其意在说明中国商周时期政治制度A.实现了国家权力的合理分配B.体现了极其森严的社会等级C.具有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D.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2.“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材料主要表明秦朝A.等级制度日趋固化 B.监察体制正式形成C.创立官僚政治体制 D.郡国并行体制终结3.“汉初以丞相总天下事,尚书不过少府属官,治文书而己。武帝时权稍重,臣下奏尚书,尚书进于天子,乃下丞相。”材料说明A.宰相制度日益瓦解 B.皇帝开始重用文臣一C.统治阶级基础扩大 D.皇权统治逐渐加强4.魏晋南北朝时,一些佛寺“侵夺细民,广占田宅”,招揽农民,建立起规模很大的庄园,产品主要供内部享用,政府按惯例对其免征徭役、兵役和赋税。这些庄园内的农民被称为“佛图户”。后来,北周武帝开展了大规模的灭佛禁佛运动,北周实力大大增强。这说明A.佛教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佛教庄园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佛寺庄园的存在影响国家财政收入D.佛教势力的膨胀威胁到中央集权5.魏晋时期,老庄思想盛行,贵族士流竞习老庄。晋殷仲堪说“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这话在当时是有代表性的。由此推断出A.“三教合归儒”现象出现 B.儒家思想遭到冲击C.信仰多元化倾向严重 D.道家思想成为正统6.《辞海》称:“唐以后特派负责某种政务者称使,如节度使、转运使等。”唐朝,中央由工部下的屯田郎中和司农寺主管屯田、营田,而州郡却无相应的主管机构或官员;中央由工部、少府监和将作监主管手工业生产,州郡亦无相应的主管机构或官员。于是才有营田使、盐铁使、群牧使等使职的设置。材料反映唐朝使职大量出现的具体原因是A.唐朝现行官制的弊端B.职官制度运行的惯性C.唐朝行政制度的僵化D.唐朝政治形势的剧变7.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人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A.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B.完成了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过渡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8.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9.“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对此理解最为准确完整的是()A.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出现积贫局面B.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形成冗官局面C.北宋分散削弱相权,产生严重弊端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10.元朝政府颁行的行政文书《通制条格》记载:学秀才的,经学、词赋是两等经学的是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勾当,词赋的是吟诗、课赋、作文字的勾当。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俺如今……专立德行明经科。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这般取人呵,国家后头得人才去也!以下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元朝政府继续推行科举制B.元朝政府轻视经学和词赋C.程朱理学对元朝影响明显D.元朝文书表达颇似元曲风格11.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自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李贽也主张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并强调人的正当私欲。这说明他们A.没有辩证看待孔子的历史作用 B.否定传统权威,倡导个性自由C.反对盲信孔子,主张顺时而变 D.批判了儒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12.有学者认为,明清山西商人利润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捐输助饷;购置土地;转化为高利贷资本;窖藏;作为宗族活动和封建慈善事业开支;奢侈消费。这导致A.商业资本大量转化为产业资本 B.晋商成为当时实力最雄厚商帮C.近代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列强 D.新型生产关系发展缓慢而滞后13.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2019年)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甲午战争以后①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②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③中华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④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4.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是因为此“药方”A.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C.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D.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认识15.学者陈旭麓指出:“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以下各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A.晚清政府拒绝通过改革挽救其统治 B.维新运动宣传新思想促进国人觉醒C.百日维新首次实践了君主立宪制度 D.戊戌政变导致变法措施完全被废除16.下表摘自《东北亚政治格局与晚清外交政策演变》19世纪70年代“联日”“以东制西”签订《中日修好条规》和《中日通商章程》19世纪80年代“联俄制日”政策义和团运动后俄国出兵中国东北1899年以后“联美英制俄日”,美国在华势力扩张据此可知,晚清外交政策A.试图重塑天朝上国地位 B.受国际影响缺乏连续性C灵活多变并且成果丰硕 D.渐趋成熟步入近代外交17.1912年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名义上是一个全国性的中央政府,但其无法控制被立宪派和旧官僚控制的地区。即使在革命派掌权的地方,也往往各自为政,不完全服从中央的号令。这种情况表明A.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各自为政B.三民主义在理论上存在重大缺陷C.同盟会尚不能起到领导核心的作用D.列强支持地方军阀形成割据局面1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据此可知,《宪法大纲》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C.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 D.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19.1921年中共的诞生证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在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历程中,党逐步走向成熟。中共历史上的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都A.及时作出了挽救党和革命的决定B.为长征的胜利创造了条件C.推动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D.促成了团结抗日局面的实现20.有人说,“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中国并非黑暗一片,中国社会还在进步。”下列不能证实这一观点的是:A.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B.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C.中国社会稳定,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种因素不断成长21.1927年3月,毛泽东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指出富农的态度是消极的,中农的态度是“游移”的,贫农是农民协会的“中坚”,是打倒封建势力的“先锋”,“乡村中一向苦战奋斗的主要力量是贫农”,断言“农民成就了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事业,农民做了国民革命的重要工作”。这一报告A.奠定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B.分析了社会各阶级的政治态度C.为选择新的革命道路提供了支撑 D.明确了农民是革命的领导力量2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的结果,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它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①指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②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③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④指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23.1948年8月19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如果当年金圆券的购买力以1计算12月跌至0.0603,1949年2月跌至0.0000002,相当于金圆券发行时的500万分之一。上述现象A.说明国人的消费能力增强B.是政府刺激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举C.反映了国民政府面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D.与《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有直接关系24.下列发生于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军事行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②淮海战役③辽沈战役④渡江战役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25.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26.苏格拉底说:“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由此可知,苏格拉底认为A.素养低的人不应享有民主权利B.抽签选举有其自身的局限性C.雅典的民主实质是奴隶主专政D.知识是美德存在的重要条件27.历史学家钱乘旦先生指出:国王想收拾贵族,扩大权力,作真正的一国之君;城市愿意得到国王的保护,因为至少从理论上说,国王是一国之内最高的领主,所有的土地分封都是从他开始的。该材料主要表明()A.统一是大势所趋 B.贵族和国王之间矛盾尖锐C.城市和王权的结盟是利益的结盟 D.城市具有深谋远虑28.有史家指出:德川幕府采取锁国政策,使得日本没有成为近代扩张主义的民族国家;相反,德川幕府锁国政策的“围墙”,挡住了外界的影响,保护了日本的封建制度。据此推断该史家A.批评日本的锁国政策 B.赞许日本的锁国政策C.客观分析日本锁国政策 D.为日本的锁国政策感到惋惜29.1995年,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举办的关于非洲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研讨会上,学者们认为非洲“吃饭靠大树”“财富看实物”“部族利益高于一切”的部族主义观念封闭的农业文化性质等生产和消费文化与现代化精神背道而驰。2001年,张宏明指出“必须重建非洲文化才能使非洲摆脱边缘化的厄运”。这些观点反映了A.学者们对非洲史的研究观念相对滞后 B.非洲传统文化不利于现代化的发展C.对非洲文化的研究有待继续深化 D.学者们探讨非洲史的观念和途径比较清晰30.意大利航海家卡伯特父子、法国的航海家博迪埃等人的航行“对于大革命以前法国一般的学术发展有很大贡献。有些对法国王朝统治下的社会感到不满而想加以批评的人,写了不少书籍,来歌颂远方荒马上的乌托邦”。据此可知A.乌托邦成为当时法国社会的理想B.浪漫主义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C.新航路开辟是法国大革命的诱因D.地理大发现拓展了启蒙学者的视野31.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下表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年份(年)168416891701售价(荷盾)807.752.32A.中国自然经济解体B.价格革命来势汹汹C.世界市场基本形成D.商业革命不断发展32.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在吸收古希腊民主政治、古罗马共和体制和英国近代代议制基础上,结合美国国情创新而形成。其在吸收古希腊罗马体制和英国近代化议制方面的具体表现不包括:A.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联邦制B.国会成为间接民主的代议制体制C.赋予总统独立行使行政权D.构建了分权与制衡的政治体制33.关于三次科技革命,有学者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科技革命的特征:第一次科技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科技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下面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特征的阐述正确的是A.三次科技革命都依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B.“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C.“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D.“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34.凯恩斯在评价“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时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凶暴的行为之一。”下列有关这个“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体系B.彻底根除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C.建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稳定新秩序D.维护了中国等弱小战胜国的利益35.从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经过了8个月时间。在此期间,苏维埃几经变动最终成为新型的国家政权机关,完成这一转变的决定因素是A.布尔什维克党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B.工人武装控制了全国各大中心城市C.广大农民迫切希望重新分配土地D.前线士兵支持退出帝国主义大战36.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后,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控制货币、削减公共开支等措施进行经济改革,从1983年起英国经济情况好转,到1988年达到正常水平。对以上改革措施解释全面准确的是A.减少国家干预以摆脱经济发展中困境局面B.奉行凯恩斯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C.缩小“福利国家”规模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D.通过私有化政策剌激资本家进行大规模投资37.戈尔巴乔夫是苏联解体的关键人物,但1990年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由俄罗斯教育部审查认定、国家历史学会编写的新版历史教科书对此评述为:“苏联民众对此的反映却是敌对的、冷淡的。与此同时,西方社会却在庆祝戈尔巴乔夫对‘冷战’和平演变的巨大贡献。”对此评述理解正确的是A.苏联解体主要由于西方和平演变B.苏联改革没有解决好民生问题C.俄罗斯重视国家的意识形态导向D.历史教科书具有社会教育功能38.有人说:“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在两极格局瓦解后,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有()①美国地位相对削弱②欧盟一体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③日本从经济大国试图向政治和军事大国迈进④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成就显著⑤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⑥俄罗斯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⑥二、材料解析题39.一个民族或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对于相应的地域或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活动有深刻的影响。“祖宗之法”是中国传统儒家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西方的“政怡文化”则呈现不同的特点材料一宋太宗在即位诏书中说:“先立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之为创,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宋代士大夫们在谈及国家的政治取向、创度原则时,经常与“祖宗之法”联系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宗之法”就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两宋对于“祖宗之法”的强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宋代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权力机构的分立与集中,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乃至赵宋王朝的兴与衰,处处都会遇到所谓“祖宗之法”的问题。——摘编自陈苏镇主编《中国古代政泊文化研究》材料二英国政治变革大事记年代事件1688年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专制王权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限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确立君主立宪制度18世纪初期通过《王位继承法》、《三年法案》进一步约束王权18世纪中期逐步形成责任内阁制和两党制,英国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发展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1867年英国议会改革,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1884年英国议会改革,农村工人和矿工获得选举权——根据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整理材料三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宣称:孔子以前的历史,是孔子为了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而按照自己的理想假托先王的言行写出来的宣传作品,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改革。康有为以此证明孔子也是一位维新派,并打着孔子托古改制的旗号要求进行社会改革。康有为认为,事情是向前发展的,远的、旧的必将败亡,近的、新的终将兴起,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