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814社会学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合集_第1页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814社会学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合集_第2页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814社会学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合集_第3页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814社会学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合集_第4页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814社会学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合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部分南京林业大学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2006年南京林业大学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2004年南京林业大学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2003年南京林业大学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第二部分兄弟院校考研真题及详解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852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852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北京科技大学852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2013年北京科技大学852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2013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201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23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201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23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23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2013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23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第一部分南京林业大学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2006年南京林业大学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科目名称:社会学原理1.简述社会的基本特征。(10分)2.简述文化的规范功能及规范形式。(10分)3.简述西方社会学传统中的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传统。(10分)4.试述E.埃里克森提出的社会化八阶段理论。(20分)5.试述社会角色失调的常见表现。(20分)6.试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分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对策。(25分)7.试用社会变迁理论解释我国离婚率增高的原因。(25分)8.结合科学发展观论述社会现代化是社会结构体系协调发展的过程。(30分)2004年南京林业大学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科目名称:社会学原理一、简述社会文化中的主文化和亚文化。(20分)二、简述考察社会的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20分)三、简述社会化的必要条件。(20分)四、什么是伯吉斯的城市区位的“同心圈”理论。(15分)五、试述认定社会问题的标准。(20分)六、为什么说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25分)七、试论社会现代化是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30分)2003年南京林业大学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科目名称:社会学原理1.简述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的基本含义。(10分)2.试述芝家哥学派的研究重点和研究特色。(10分)3.分析环境和社会变迁的关系。(25分)4.简述城市社区的特征。(10分)5.试述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5分)6.为什么说社会失范是社会转型中的一个突出的社会化问题。(20分)7.试述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的差异。(20分)8.论述生态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30分)第二部分兄弟院校考研真题及详解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852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编号:852试题名称:社会学理论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6小题共30分)1.文化2.社会互动3.社会群体4.社会组织5.虚拟社区6.社会现代化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请简述社会化的主要类型。2.谈谈社会角色失调的一般状况。3.请简述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特征。4.请简述齐美尔(西美尔)关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基本观点。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西方社会学理论至今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请举出每个阶段的一位主要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2.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延迟退休的看法。

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852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编号:852试题名称:社会学理论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6小题共30分)1.文化答:文化是指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成果。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社会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按照一定的文化逻辑来进行的。文化的主要特征包括:超生理性、超个人性、象征性、全括性、整体性、传递性与变迁性。2.社会互动答:社会互动,又称社会交往活动或社会交互作用,是指社会主体之间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发生的、以信息传播为基础而形成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和相互了解,从而在经济、政治、文化及心理等方面产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社会行动过程。社会互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①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主体(包括个体与群体)之间;②社会主体之间发生以信息交流为基础的相互依赖性关系和行为是社会互动的前提条件;③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借助媒介进行;④社会互动与特定的社会情境密切相关,并形成特定的互动模式;⑤社会互动不仅会影响互动关系,而且会对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结构产生影响。3.社会群体答:社会群体,又称社会团体,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的存在,不仅个人自己能够意识到,而且也被群体以外的人们所意识到。即群体成员有共同的认同及某种团结一致的感觉,对群体中每个人的行为都有相同而确定的目标和期望。广义上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其主要特征包括:①有明确的成员关系;②有持续的相互交往;③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④有一定的分工协作;⑤有一致行动的能力。4.社会组织答:社会组织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会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狭义上的社会组织,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一般由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5.虚拟社区

答:虚拟社区,是指由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所形成的具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它是与传统的实在社区相对而言的。它也具有实在社区的要素,比如有一定的活动区域;有一定数量固定的人群,人与人之间有着频繁的互动。虚拟社区存在于与日常经验的物理空间不同的电子网络空间,社区的居民为网民,他们在一定的网络空间内围绕共同的需要和兴趣进行交流和活动,并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和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6.社会现代化答:社会现代化是指一种特殊的社会变迁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这是现代化变迁过程和非现代化变迁过程的本质区别。其要点包括:①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②社会现代化绝非“西方化”或“欧洲化”;③社会现代化是对历史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④社会现代化是社会结构体系协调发展的过程。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请简述社会化的主要类型。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的基本类型有五种:(1)初始社会化。初始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它主要发生在儿

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2)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是这样一种社会化形式: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比如,学生在大学里进行的大量学习都是为将来在工作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做准备,这种学习过程就是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3)发展社会化,又称继续社会化。发展社会化是相对初始社会化而言的,并且是在初始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对于角色新的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比如,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官员都要重新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这就是发展社会化。(4)逆向社会化。逆向社会化是指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在传统社会中,逆向社会化很少见。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变迁速度快,知识更新速度也快,一些成年人往往跟不上形势,他们要想不落伍,就必须接受逆向社会化。(5)再社会化。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虽然着眼于人的改造,但它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和强制性的。改造罪犯,让罪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是再社会化,是负面的、强制性的。而其它某些形式的再社会化,比如,新兵入伍后要全盘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这虽然是强制性的,但却不是负面的;一个移民到了新的国家和文化环境以后,可能也要全盘放弃原来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这种再社会化既不是强制性的,也不是负面的,反而可能是主动的、正面的。2.谈谈社会角色失调的一般状况。答:角色失调,是指人们对社会角色的扮演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

的,正像社会的运行常会产生不协调因素一样,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也常会产生矛盾,遇到障碍,甚至遭到失败。角色扮演过程中的失调现象主要有角色距离、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和角色失败五种情况:(1)角色距离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赋予某种角色的规范与角色扮演者的实际表现常常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角色期待与角色表现之间不相匹配的情况为角色距离。(2)角色冲突①一个人承担的多种角色之间的矛盾一般称之为角色冲突。如一位妇女作为经理可能忙于事业,但作为妻子和母亲的社会角色期望她在家庭生活上应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②不同的人所扮演的相对角色之间的矛盾称为角色冲突,如丈夫与妻子、父母与子女、邻居之间、顾客与服务员、领导与群众之间的冲突等。③一个人承担同一角色时存在的矛盾,一般称之为角色紧张。如一名学生,按照角色要求应该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回答问题,但可能又因为不想让别的同学感觉难堪而不积极表现,这时他(她)就会经历角色紧张。角色紧张往往与角色规范或价值观密切相关。(3)角色不清,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在社会变迁中,当一种新角色初次来到社会上时,社会还没有来得及对它的权利义务做出明确规定,角色承担者本人不清楚,其他人的看法也有分歧,角色不清便由此产生。只有通过长期互动,当社会为它规

定了明确的规范后,这种角色不清才能清除。例如,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中国青年、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发生很大变化。在传统上,一个优秀的青年、大学生应该是艰苦朴素、不重衣着打扮、听老师和领导的话、循规蹈矩等等。然而,现在的很多青年注重衣着、仪表、穿牛仔裤、跳“迪斯科”、交际广、不那么温顺等等。这样,对于什么是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应有的形象的讨论便兴起了。这种讨论无疑会有助于逐步澄清上述社会角色。(4)角色中断角色中断,是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人们在一生中随着年龄和多方面条件的变化,总会依次承担多种角色。角色中断的发生是由于人们在承担前一种角色时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或前一种角色所具有的一套行为规范与后来的新角色所要求的行为直接冲突。例如,一位一心渴望能上大学的青年学生,因高考分数不够,突然成为待业青年,这是他过去万万没有料到的。一方面,他没有做任何准备,不知道一个待业青年还可以做哪些积极的、有意义的事情;另一方面,待业青年的角色与他原来的“高中学生”的角色在社会声望、行为规范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有些甚至是冲突的,这些都在这位青年的心理上造成压力。这便是角色中断。(5)角色失败角色失败,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最后,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的矛盾。按照角色失败的结果,通常可将角色失败分为两种情况:

①角色的承担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例如,夫妻双方的矛盾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双方无法共同生活,最后以离婚告终,离婚后,双方的夫妻角色便停止了。②虽然还处在某种角色的位置上,但其表现已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如父母的角色是负有教育子女的义务的,当某一对父母的子女不但没有好学上进,反而堕落为犯罪分子时,这对父母虽然仍处在父母的角色上,但他们的表演已被证明是不成功的。3.请简述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特征。答: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特征包括:(1)在研究层次上,结构功能主义通过强调“系统”范畴而将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把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上。这一特征使它同符号互动理论和交换理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2)在研究方向上,结构功能主义代表着一种与历史进化论和传统因果论不同的研究取向。在解释社会现象时,结构功能主义强调和侧重的是社会系统的现存结构(而不是其产生的历史过程)及其在维持系统生存中所发挥的社会效果(而不是决定论意义上的原因)。(3)在研究主题上,结构功能主义致力于回答的最基本问题就是:一个社会系统为了维持其存在,有哪些基本条件必须得到满足以及这些条件是如何得到满足的?结构功能主义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正如这一学派的名称所提示的:任何现存社会都具有一些基本的制度模式(结构),而这些制度模式之间发生着相互支持的关系(功能),从而保证了社会系统的生存。这意味着,在结构功能主义立场上,社会系统的存在具有首要意义。

(4)统一结构功能主义流派的基本特征与其说是一些共有的概念范畴和理论模式,不如说是一种共有的功能分析方法。这一流派对当代社会学发展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它提供了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范畴和宏观的理论框架,而且,更重要的还体现在它为考察社会现象提供了新颖的观察角度,发展了一种全新的系统分析方法。功能分析方法对现代系统论的形成作出了贡献。4.请简述齐美尔(西美尔)关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基本观点。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帝国主义时期,文化层次上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主要包括客观性与个性的矛盾以及社会与个人的矛盾。(1)客观性与个性的矛盾齐美尔认为,资本主义文化的根本矛盾,是文化的客观性与人的个性自由发展之间的矛盾。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实现人类的目的,创造了物质产品、政治和经济制度、各种意识形态及包括科学、艺术和宗教等的文化形态。但文化一经被人们创造出来,就获得一种客观性的特征,即它摒弃一切主观性和个体感受性,代之以纯粹的逻辑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自由要求相对立。(2)社会与个人的矛盾由货币集中体现的现代文化矛盾的影响下,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业表现为一种双重关系。个人必须在社会中生活而不能与它脱离,但同时又与社会相对立。个人在社会中生活,必然要处于社会关系的网络之中,结成一定的群体,直至组成国家。现代组织和社会需要的是协调一致的目的和行动,但是这种集中和专门化是以牺牲个人的丰富性为代价的。个人只有在社会联系之外,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而这又是不可能的。

因此,个人在现代资本主义文化体系中地位的特征是对社会的疏远和异化。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西方社会学理论至今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请举出每个阶段的一位主要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答:(1)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阶段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历史,从奥古斯特·孔德提出社会学到20世纪70年代末,在约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①第一阶段:从l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是社会学的奠基时期,以提倡实证主义,主张“普遍的和谐”,试图建立资产阶级人道教的法国学者孔德和信奉进化论、有机论思想的英国思想家赫伯特·斯宾塞为代表。②第二阶段:从l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是社会学的形成时期,以主张社会唯实论和集体主义论的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杜尔克姆和主张社会唯名论、提倡建立“理解社会学”的德国理论家马克斯·韦伯为代表。③第三阶段:以l937年《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的出版为始点直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这是社会学理论史上著名的“帕森斯王朝”试图综合杜尔克姆、韦伯、马克思、弗洛伊德等人在内的多家理论于一体、强调均衡与稳定的结构功能主义独霸天下的时期。至此阶段,社会学理论的中心已从欧洲转移到美国。④第四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直至70年代末,是社会学理论发

展史上的“群雄割据”时代。在此阶段中,西方社会,特别是美国社会发生的急剧变动(如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反越战浪潮、校园骚乱等),使帕森斯理论固有的不足更加暴露,于是符号互动论、交换论、常人方法学、戏剧论、冲突论、文化社会学等纷纷向帕森斯理论发起挑战,使帕氏王朝失去了昔日的辉煌。⑤第五阶段:进入20世纪80年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又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社会学理论新的综合尝试。越来越多的理论家,特别是年轻一代理论家,开始意识到理论分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帕森斯之后的任何理论都无法单独解释日益复杂的社会现象,因为每种理论既有其所长也有其局限性。因此,他们试图将各种理论中的优点结合起来,对社会现象采取一种多维的思考,那些被划归某一阵营的理论家,也纷纷尝试着对自己的传统进行重新解释、修正,甚至重构,吸收其他理论传统中的合理成分,构造一种综合的、多维的理论。这种新的理论综合,不同于帕森斯的第一次综合,它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和形成一种完整的综合理论,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学理论发展的这种综合趋势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来。(2)西方社会学理论各发展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①第一阶段:以斯宾塞为例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是西方社会学史上著名的早期社会学家、实证主义者、英国社会学的奠基人。他以社会有机体学说而著称,所以,人们通常把他的社会学理论称为社会有机论。其主要观点有:a.斯宾塞把物质进化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无机体进化、有机体进化和超有机体(或称后有机体)进化。物质发展的每个水平(或秩序)都是平稳的、渐进的,由它的先前阶段发展而来的,阶段与阶段之

间没有清晰的界限,特别是超有机体,是从有机体的形式,经过了若干无感知(情感)阶段的过渡。斯宾塞这里所说的超有机体(后有机体),即社会机体,是指社会现象。而社会现象是以许许多多相互配合的个体的活动为前提的,或者说,社会现象是无数个体相互协调和作用的结果。b.人类社会通过其生长、结构、功能和结果表现出超有机体发展的专门形式,一方面它是物质进化的最高级和最复杂的阶段,另一方面又通过因果链条同低级阶段的现象联系起来。c.社会现象也是自然因果关系链条中的一环,由此,社会学也是自然科学。d.人们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构成了社会学的对象领域。每一个属于这一对象领域和进入研究视野的具体现象,都置于因果联系之中,其现状和过去的每一个时段状态,都是由其先前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决定和相互作用的结果。②第二阶段:以马克思·韦伯为例马克斯·韦伯(1864~1920)是杰出的德国社会学家,被公认为西方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由于他将社会学建立在对社会行动作“解释性的理解和因果性的说明”之上,因而人们称他的社会学为“理解社会学”。其主要观点有:a.社会生活领域的独特性就在于,人的行动由行动者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这些意义由于行动者不断的行动而构成了一个联系的系列。“理解”行动者行动的意义便是社会学的任务。要使科学成为科学,就必须放弃那种只研究主体的内心体验和感受的方法,找出外在表现出来的、可以客观地加以说明的主观意义之间的逻辑。因为只有这种以概念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东西才具有普遍意义。

b.严格区分科学研究的价值相关性与价值中立性两方面的区别,是韦伯社会学方法论的又一重要特点。价值相关性,是指在研究工作开始之前,研究者在选题和收集材料上所表现的主观兴趣,同时,又指在研究工作得出结论之后,研究者在实际应用结论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目的性。价值中立性,是指研究者在选定了研究对象之后,必须放弃任何主观的价值观念,严格以客观的、中立的态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此外,价值中立性还包括另一层含义,即事实领域与价值领域、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严格区分。③第三阶段:以帕森斯为例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塔尔科特·帕森斯于1945年首先提出来的。在他的倡导下,结构功能主义在美国得到广泛的传播,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其主要观点有:a.帕森斯把对社会行动的研究作为全部理论研究的出发点。行动的最基本特征具有意志性和目标导向,行动是主体朝向目标的动作。由于帕森斯强调行动的目的性、意志性和主体性,他的行动理论又被称为“自觉行动理论”。b.帕森斯深入考察了构成行动的各个要素。任何行动单元都可以分解为以下要素:第一个要素是行动的目标,即行动者希望达到的预期状态。第二个要素称之为状态,即行动者置身其中、影响其实现目标的那些环境因素,状态要素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手段,指环境状态中行动者可以控制和利用的那些促成其实现目标的工具性要素;条件,指状态中行动者无法控制和改变的那些阻碍其实现目标的客观要素。条件不仅

仅指自然物质条件,同时也包括社会条件。第三个要素是规范取向,规范是指行动者在确立目标、选择手段、克服障碍时所遵循的社会标准,合乎规范的范围就叫做规范取向。c.行动的最终目标来源于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念体系。价值观念是一群人共享的信仰,它构成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一种非理性因素,不仅不能用理性对之作出判断,而且它本身还构成一切理性判断的基础和背景。在行动理论中引进了价值观念,就能圆满地解释最终行动目标的一致或差异。④第四阶段:以库利的“镜中我”为例查尔斯·霍顿·库利是美国早期具有社会心理学倾向的社会学家。其主要观点有:a.提出了“镜中我”概念。他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在想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这样,每个人都是对方的一面镜子,反映出对方的情况。b.“镜中我”概念是由三重含义或三个阶段构成的:第一,我们所想象的我们在别人面前的形象,就是感觉阶段,是我们设想的他人的感觉;第二,我们所想象的别人对我们这种形象的评价,这是解释或定义的阶段,即我们想象的他人的判断;第三,由上述想象中产生的某种自我感觉,如自豪、屈辱等,这是自我反应的阶段。

2.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延迟退休的看法。答:延迟退休,又称延迟退休年龄,简称延退,是指国家结合国外有些国家在讨论或者已经决定要提高退休的年龄来综合考虑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就业的情况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龄或延迟退休的制度。个人对延迟退休的看法如下:(1)可以考虑延迟退休年龄的做法,但是反对一刀切,在操作的最初三到五年,采取按照原来的退休制度规定的50、55、60这几档不同人群、不同性别的年龄段的基础上,后延半年到一年再正式办理退休,这样即将退休的人员可能会比较平稳地接受,问题的关键是虽然仅后延半年或一年时间退休,却会使社会养老金缺口问题得到缓解,半年或一年所缴纳的养老保险金数目是非常可观的。(2)提高单位部分养老保险金提取比例,适当调整分配比率,个人的提取比率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或适当提高,这样,当退休后领取养老金个人部分不会出现大的波动,而社会养老金总额却在增大,这个数目也是比较可观的。如果提取比率的提高涉及到国家财政政策、财政法规、财政制度等,可以从政策制度方面着手研究是否可操作。(3)国家公务员应当纳入养老保险金范畴,尽管政府部门是国家政权机构,是国家预算单位,但是如果纳入养老保险金范围,预算资金通过这个渠道可以部分转变为国家的养老保险金。(4)对于国家控股的国有股份制企业、能源行业及高利润行业等,国家可以考虑采取强制性措施提高单位那部分养老金的提取比率,因为员工在法定的工作年龄段内,是在单位领取劳动报酬,但是,当这些企业的员工退休后的退休养老金是要从社会养老金中支付,所以这些带有国有性质的行业应该责无旁贷,保证养老金这个蓄水池源远流长。

2013年北京科技大学852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北京科技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编号:852试题名称:社会学理论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6小题共30分)1.文化模式2.社会化3.角色距离4.社会事实5.科层制6.社会性别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5小题共60分)1.简述迪尔凯姆关于社会团结的观点。2.简述马克斯·韦伯关于合法统治类型的观点。3.简述帕森斯的AGIL功能分析模型。4.简述科塞“冲突功能论”的基本观点。5.简述戈夫曼“印象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两小题共60分)1.试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主要特点。2.请从社会学的视角谈谈你对当前我国社会阶层分化的认识。

2013年北京科技大学852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北京科技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编号:852试题名称:社会学理论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6小题共30分)1.文化模式答:文化模式是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包括文化特质与文化丛)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这种形式往往表现了一种社会文化的特殊性。文化模式分为特殊的文化模式与普遍的文化模式。文化模式研究是将各个层次上的文化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只有研究文化模式,才能认识到一个社会或民族文化的优点与缺点,才能进行文化比较。2.社会化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3.角色距离答:“角色距离”概念是符号互动论者、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最早提出的。角色距离是指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一个人扮演社会角色,既然角色不完全就是他本人,一个人的水平、素质、品格和能力与所要扮演的角色的要求之间总会有差异,所以角色距离是普遍存在的。4.社会事实答:社会事实是指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的一个概念。涂尔干的这一界定包含了社会事实区别于个体(或心理)现象的三个突出特征:社会事实对于个人来说是外在的,即它具有客观性;社会事实对个人具有约束力;社会事实具有普遍性。5.科层制答:科层制又称理性官僚制或官僚制,由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它是指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组织具有细密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科层制特征包括:①内部分工明确,且每一成员的工作内容、权力及责任都有明确规定;②分科设层、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③量才录用,组织成员都具备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④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管理权与所有权分开;⑤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范体系,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⑥组织内部排除

私人感情,成员关系只是工作关系,公私分明。6.社会性别答:社会针对具有不同生物性别的人所制定的、足以确定其身份与地位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表现的模式。其含义包括:社会性别不是从染色体性别开始,依次决定后面的各个层次;各个层次之间并不必然应该统一;社会性别不是一个固定的范畴,而是容易变化的,尤其是可以通过互动和冲突而变化。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5小题共60分)1.简述迪尔凯姆关于社会团结的观点。答:(1)迪尔凯姆认为,要想彻底说明人类社会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好地理解社会团结的本质和特征,必须进行社会类型划分。他反对把不同社会排列在一个简单的进化直线上,主张根据社会各部分之间的结合方式和紧密程度来划分社会类型,并依此标准建立了机械团结的社会和有机团结的社会这种两分法,并把这两种社会视为统一的进化链条上的两个环节。(2)迪尔凯姆划分了两种社会团结类型,即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迪尔凯姆将出现在不发达和古代社会中的那种团结称为机械团结。认为这种团结是建立在个人相似性和社会同质性基础上,当这种团结主宰社会时,个人之间还没有分化,他们具有同样的生活方式、心理情感、道德准则和宗教信仰,人与人之间彼此相近或相似。社会像一个具有各种器官的有机体一样,其中每个人都按照社会分工执行着某种专门的职能,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

种社会联系方式,迪尔凯姆将这种方式称为有机团结。这种分工方式导致了职业的专门化,每个人都因职业的不同而发挥着不同于他人的独特能力,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必须依赖他人。这就造成人们彼此的相互依赖感、团结感和自己与社会的联系感。(3)涂尔干认为法律是社会团结的“表征”,社会团结的转变反映在法律中的主要变化。①机械团结社会的法律特征是压制性制裁。这种法律(如刑法)表现了集体意识的力量,其任务是严惩那些破坏了风俗习惯和法律的个人。它把任何威胁或违反集体意识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实施惩罚仅仅是为了表达社会成员对集体的激情,对违反集体意识行为的义愤,从而强化人们的集体归属感,巩固社会秩序的基础。②有机团结社会的法律是恢复性的。这种法律(如民商法)的目的不是惩罚,也不是集体共同情感的表示,其功能是把分化的个人组织起来,使之有序地相处,维护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把已经变得混乱不堪的关系重新恢复到正常状态。2.简述马克斯·韦伯关于合法统治类型的观点。答:在韦伯看来,统治指的是在一个特定人群中,某些具体的命令(或者说所有的命令)被遵从的机会。这样一种机会的出现往往与特定的利益关系联系在一起,而且要借助于一定的权力与影响。但从根本上讲,还要解决一个统治的“合法性”问题。韦伯将实际存在的具有合法性的统治形式划分为三种类型,即传统型统治、魅力型统治和法理型统治。(1)传统型统治

传统型统治建立在人们对传统的神圣性信奉的基础之上,这种统治类型主要存在于前现代社会。在传统型统治中,统治者是依照传统遗传下来的规则确定的,统治者具有终身的权力,而且可以将这种权力不断传给自己的后裔。人们对统治者的服从是由于传统赋予他们的固有尊严。统治者与其他成员的关系不是事务上的职务职责,而是奴仆的个人忠诚。人们所服从的不是章程,而是由传统决定的统治者所任命的个人。①从传统型统治的组织情况来看,它主要具有以下特征:a.缺乏按照事务规则确立的、固定的“权限”。在传统型统治下,权限的最初来源主要是由统治者任意专断下达的任务。在一些事务性的管理中,则是通过统治者对受委托者(最初往往都是统治者的家臣)全权委托来确立的;b.缺乏固定的、合理的等级制度。在传统型统治下,对问题的决定权在于统治者本人。或者主要根据传统进行安排,或者完全由统治者本人随意决定;c.没有自由的契约和相应的规定,用以确定官员的任免与晋升。家臣和宠信往往是按纯粹世袭的方式招募来的.官员的升迁只能依赖统治者的随意决定和恩惠;d.缺乏专业的业务培训;e.官员没有固定的薪金和用货币支付的薪金。②韦伯采用理想类型分析了历史上出现的四种传统型统治:a.老人政治由老年人来实施统治,其特征是统治者没有个人的行政管理班子,统治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员们的服从意愿。

b.世袭制在这种统治下,统治者拥有纯粹个人的行政管理班子和军队作为统治工具,这时统治权力成为统治者个人固有的权力,成员之间的关系也由“同志”变成了“臣仆”。c.封建制在这种统治下,统治者以采邑或俸禄来供养行政管理班子,并通过契约等形式来对相互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加以限定,这使得统治者的统治权力较世袭制更为稳固。d.原始家长制一般根据继承的规则确定某个人来实施统治,和老人政治一样统治者没有个人的行政管理班子,统治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员们的服从意愿。(2)魅力型统治魅力型统治是建立在对具有超凡品质和特殊魅力的领袖人物的崇拜和信赖的基础之上。从韦伯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魅力型统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领袖人物的魅力能否被认可取决于被统治者,而且这种认可要经受实际的考验;②领袖人物的魅力要经受持久的考验;③魅力型统治的统治团体是一种感情共同体;④魅力型统治是一种非经济性的典型政权;⑤在受传统束缚的时代,魅力是巨大的革命力量。

在韦伯看来,魅力型统治是一种严格地与个人,即与个人的魅力品质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统治形式,因而它所确立的社会关系也是短暂的,这一过程被称为“魅力的平凡化”。魅力平凡化的结果,是魅力型统治转向传统型统治和法理型统治,或者成为二者的混合形式。(3)法理型统治韦伯将建立在遵守正式制定的法律基础上的统治称为法理型统治。韦伯将法理型统治视为行政管理的现代形式。他分析了法理型统治类型所具有的一般特征:①在法理型统治下,行政事务的运作要持续地受到规则的约束;②在法理型统治下,行政事务的运作是在一定的权限内进行的,出现了“机构”这种按章办事的运作单位;③法理型统治具有固定的职务等级。任何机构都有固定的监督和监察制度,下级机构都有权向上级机构投诉或提出异议;④法理型统治有明确的议事规则,这些议事规则可能是技术性的规则,也可能是准则;⑤在法理型统治下,行政管理班子同行政管理资源和生产资源完全分开;⑥在理想的法理型统治下,不存在任职人员对职务的任何意义上的私人占有;⑦法理型统治拥有行政管理档案制度。3.简述帕森斯的AGIL功能分析模型。答:(1)AGIL框架是帕森斯社会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基本立足

点是:无论是整个社会行动系统,还是构成社会的小群体、家庭和比较复杂的社会组织,都具有一些最基本的共同的结构,这些结构在其运行中既要求着也发挥着某种特定的功能。把这些具有一般共性的功能要求和功能作用概括出来,就建立了一种关于一般系统的结构功能框架AGIL框架。然后这种框架可以用来研究各种社会系统、子系统或社会结构的功能。(2)A适应,即社会系统对环境的适应功能,包括对环境给系统的限制和压力的顺应,以及对环境的积极改造;G目标达到,即社会系统确立总目标的功能,社会系统确立了总目标,可以把社会成员的社会活动集中指向某种目的;I整合,即协调社会系统各组成部分,使它们达到某种程度的团结而开展有效的合作;L潜在的模式维持,即根据某些规范与原则,维持系统行动秩序与活动方式连续性的功能。(3)AGIL框架可预测社会系统运动及其功能发挥的阶段性。社会系统运动的动因在于内部的紧张,而内部紧张又与外部环境压力有关。因此,可以说社会系统运动是由内部和外部的矛盾关系造成的。社会系统一定处于特定的外部环境中,也一定存在某种内部结构关系,社会成员在受内外各种规定性限制的系统中,不仅有实然性的认知,而且有理想性的要求。理想要求同系统现存状态一定存在某种不一致,当社会成员根据理想要求采取社会行动时,社会系统就开始了运动,各种结构功能也就发挥了作用。4.简述科塞“冲突功能论”的基本观点。答:科塞的冲突论被认为是功能冲突论,其主要观点包括:(1)群体内冲突的功能科塞虽然强调社会冲突的正功能,但也没有忽视其反功能。从冲突

的性质来看,如果群体内冲突的双方不涉及群体基本的、核心的价值观念,那么冲突就会对社会结构发挥积极的功能;如果群体内冲突的双方涉及群体基本的、核心的价值观念,那么冲突就会造成社会结构的毁灭。从群体的内部结构来看,群体需要成员以全部人格投入,且压制冲突,那么爆发冲突使群体有解体的可能;如果群体只需要其成员部分人格的参与,且允许冲突的存在,那么爆发冲突能够消除成员对抗的紧张状态,从而对社会结构具有稳定和整合的功能。(2)外群体冲突的功能①外群体冲突对群体内部状态的影响。科塞认为外群体冲突有利于群体内部的整合。因为与其他群体的冲突能动员起群体成员的活力,进而增强群体团结。但是缺乏内部团结的群体面临外部冲突时,也可能会瓦解。所以经常与外部发生冲突的群体不容忍内部的冲突。②在那些结构松散和开放的群体中情形却极不相同。在松散结构和开放社会中,很少要求成员以整个人格参与,更能显示出结构的灵活性。在这样的群体中,由于允许对抗的要求直接和立刻的表达,群体能够通过消除不满的原因重新调整其成员的关系,使自身得以稳定。此外,冲突在这样的群体中经常发生还有助于现存的规范获得新生,或者推动新规范的产生,通过创新和改进规范保证自己在新的条件下继续生存。③外群体冲突对社会融合及扩展的影响。科塞指出,外群体冲突可以把“其他方面毫无联系或对立的个人或群体相互联系起来,并把他们带进一个公共的社会活动领域”。此外,这种结构助长了有各种不同目的的联合和联盟的相互交叉往来,因而阻止了同盟沿一条线分裂。(3)安全阀制度安全阀制度是一种社会安全机制,科塞发现敌对情绪和冲突是有区

别的,敌对情绪不等于冲突。如果敌对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就不会导致冲突,就像锅炉里过量蒸汽通过安全阀适时排除而不会导致爆炸一样,从而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维持。科塞主张社会应将这种机制制度化,并成为安全阀制度。准确地说,安全阀制度就是在不毁坏结构的前提下使敌对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科塞认为安全阀制度对于任何社会都是必要的,对于僵化的社会尤为必要。(4)社会冲突与社会变迁现实性冲突所造成的社会变迁对社会系统是有益的,因为它能使社会系统更加关注个人的需求,增加社会系统的团结,使社会系统更有效地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如果社会系统允许现实性的冲突,并很好地加以解决,就会促进社会系统的活力和生命力,防止群体蜕化为反对变迁或对成员的个人需要不闻不问的僵化系统。5.简述戈夫曼“印象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答:戈夫曼的拟剧互动理论实质是“印象管理”,即是如何在他人心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的过程。戈夫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的:(1)理想化表演理想化表演是指为掩饰那些与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与标准不一致的行动,而表现出与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与标准一致的行动。显示理想化的面孔,首先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掩饰。所有的社会事件与社会行动都有这种故意演戏,即显示理想化形象的成分。(2)神秘化表演①演员经常通过限制自己与观众之间的接触,而将其演出神秘化。

②借助自己与观众之间制造“社会距离”,演员可以在观众中造成一个令人敬畏的印象,还可以避免观众对演出提出质疑。③戈夫曼再次指出,观众也卷入到这一过程中,他们自己也经常以尊敬的方式,对表演者这一行为进行配合。然而,这种神秘化是局限于高阶层和高地位者群体。(3)补救表演印象管理是用来应付一些未预期的意外行动的,如无意动作、不合时宜的闯入,失礼、当众吵闹等都会导致表演的不协调。戈夫曼对此提出了四种补救措施:①表演者使用的补救自己表演的预防性措施,它包括戏剧忠诚、剧组素养、戏剧规则;②观众或局外人用以帮助表演者补救其表演的保护性措施,其中最主要的保护措施是老练;③表演者还要采取一些措施,以使观众或局外人都能为了表演而使用那些保护性措施;④观众的有意忽视。观众为了配合表演的完成,对于表演者的失误会有意识地忽略。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两小题共60分)1.试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主要特点。答: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学理论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微观—宏观的整合。乔治·瑞泽尔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就开始寻求一种整合的社会学范式。这一范式旨在从主观形式和客观形式中

将微观层次与宏观层次相整合。(2)能动性—结构的整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社会学理论为这一整合所作的努力主要表现在四位学者的工作上。这四位学者是:安东尼·吉登斯、玛格丽特·阿切尔、皮埃尔·布尔迪厄、尤尔根·哈贝马斯。①英国的吉登斯提出的结构化理论,将能动性和结构看成是“二元性”,强调二者相互关联不能彼此分开。②玛格丽特·阿切尔则拒绝吉登斯的二元性主张,认为能动性和结构能够而且应该是分开的,为了区分这二者,我们要有能力去分析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③法国当今最著名的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在他的理论中以惯习和场域的关系来讨论关于能动性和结构的主题。惯习是一种内化的精神结构或认知结构;场域是各种客观位置中的一种关系网络,场域的结构限制着能动者。布尔迪厄主张的是方法论上的关系主义。④德国社会思想家尤尔根·哈贝马斯则是在“生活世界殖民化”的题目下讨论关于能动性和结构这一主题。生活世界是一个人们互动与交往的微观世界,系统植根于这一世界、来源于这一世界,但是系统最终却发展出自己的结构特征。(3)理论的综合理论综合所涉及的是将两种或更多的不同理论进行综合。当今这种理论综合的工作有个明显的特点:这种综合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相互承认和吸取对方的理论观点,而不是力图发展出大而全的社会学理论。如符号互动论开始重新认识米德和布鲁默的理论,并且从现象学社会学、女权理论、交换论中借取各种观念,“力图从其他理论方法的瓦片中来修

补一个新的理论”;交换论则从符号互动论和网络理论中吸取灵感;后马克思主义则力图将主流社会学家的思想整合到马克思的理论中。2.请从社会学的视角谈谈你对当前我国社会阶层分化的认识。答:(1)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包括两个重大的社会转变过程:①中国社会结构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变;②中国社会结构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同时并进,形成相互推动的趋势,是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2)现代化对我国当前社会阶层分化的影响:现代化这一历史进程,主要体现着技术和经济的合理化趋势,即基于精确计算的对经济效率的合理追求。①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劳动分工体系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推动着原有职业结构的不断改变。②新兴职业要求自获性成就,因而更加依赖于教育和训练。③职业结构的改变,有可能催生出一个庞大的中间阶层,促进社会稳定。④职业体系日趋开放,社会自由流动空间扩大,从而能够依照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3)经济体制转轨对我国分层结构的影响:①我国的经济转轨是由国家主导的、渐进的、和平的改良过程;②自上而下的市场化转轨意味着市场并不是由经济关系的发展而自

发形成的,而是在政治权力的干预下创造出来的;③“混合体制”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体制,原有的“再分配”体制中的主要成分如所有制形式、产权关系、户籍制等在很大程度上被保留下来,仍然是影响社会分层的制度性要素;④市场化导致“体制外”经济成分逐渐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扩展,出现了“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在社会分层化过程中产生着重要影响。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中央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社会学理论(614)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文化丛2、逆向社会化3、情感性互动4、参照群体5、社会性别6、社会运动7、《社会分工论》8、拟剧论(戈夫曼)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60分)1、简述角色失调的主要表现。2、简述社会网络的功能。3、简述推动制度变迁的主要因素。4、简述社会流动的类型。5、简述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区别。6、简述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主要观点。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结合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历程谈谈你对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看法。2、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分析网络互动的特点及其影响。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央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社会学理论(614)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文化丛答:文化丛,又称文化特质丛,是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成的一组文化特质。它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特定活动有关,而且往往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结合。例如,迎宾活动可以看成是一个文化丛,这个文化丛包含着许多文化特质,诸如检阅仪仗队、奏国歌、鸣放礼炮等。文化丛是相关文化元素按照内在的功能逻辑进行整合的产物,相关的文化元素之间的联系是有一定逻辑的,不符合逻辑的文化元素的堆放并不能形成文化丛,也不能发挥作用。2、逆向社会化答:逆向社会化,又称反向社会化,是指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的现象。社会化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单向过程,即长辈将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现在,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3、情感性互动答:根据互动中的人际关系及其性质,可将社会互动分为情感性互动、工具性互动和混合性互动。情感性互动,是指家庭、亲密朋友等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互动过程,是人类社会互动中最常见、与人的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互动过程。4、参照群体答:参照群体,是指作为参照对象的群体。参照群体并非某一(些)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但它却被某一(些)成员用做其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参照群体一般是与所属群体同类的群体,但是,有时候参照群体并非与所属群体同类。根据成员的不同参照需要,会形成不同的参照群体。同一参照群体的意义在不同时期有可能发生变化。参照群体通常对其成员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产生重大影响,并因此而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5、社会性别答:社会性别,指作为社会与文化的构成,通过社会化而学习到的、与两种生物性别相关的、对于一整套规范的期望,以及落实了的行为。它是对以往社会学界所认为的性别角色是一种“先赋角色”、一种先天的、生物的、第一性的角色规范的重构,这种重构强调:“性别”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而且是社会所造成的,是多元的、可变的。6、社会运动答:社会运动,是指一种以集体认同和团结为基础,以非制度性和超制度性手段为主要行动方式,而且组织性比较好、持续时间比较长

的、追求某种社会变革的集体努力。社会运动发展的趋势是组织化和一体化,不同于以往的隔离与零散状态,组织化的和一体化的社会运动更具有社会影响力,它超出时空、阶级和意识形态的限制,使得社会运动吸引更多的力量参与,更能达到社会运动的初衷。7、《社会分工论》答:《社会分工论》是涂尔干的第一本重要的理论著作,其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为劳动分工正名,寻找引发社会失范状态的真正原因。在该书中,涂尔干详细地分析了劳动分工产生的原因和引发的社会后果,他认为劳动分工的发展或工业社会的出现,既不像是孔德所说的那样是人类知识进步的结果,也不是像经济学家们所说的那样是人们长期以来不断追求劳动生产率或增加物质幸福的结果,而主要是由于“社会容量”(即人口的数量及关系)和“社会密度”(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频率和强度)的增加所导致的人们之间生存竞争不断加剧的结果。8、拟剧论(戈夫曼)答:拟剧论,是指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是一个舞台,全体社会成员是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他们都在社会互动中“表演”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并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拟剧论的代表人物戈夫曼运用了“剧本”、“观众”、“表演者”、“角色”、“前台”、“后台”、“面具”、“道具”等戏剧用语说明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社会互动的过程。按照戈夫曼的观点,社会生活之所以井然有序,是因为存在着社会互动的规则。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60分)1、简述角色失调的主要表现。

答:角色失调,是指角色扮演中出现的社会角色内部或角色之间的矛盾、失调等现象。常见的角色失调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角色距离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赋予某种角色的规范与角色扮演者的实际表现常常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角色期待与角色表现之间不相匹配的情况为角色距离。(2)角色冲突角色冲突的发生分为三种情况:①一个人承担多种角色时,不同角色的期望之间发生矛盾、对立或抵触,如一位妇女作为经理可能忙于事业,但作为妻子和母亲的社会角色期望她在家庭生活上应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②不同的人所扮演的相对角色之间发生矛盾,如丈夫与妻子、父母与子女、邻居之间、顾客与服务员、领导与群众之间的冲突等。③一个人承担同一角色时存在的矛盾,一般称之为角色紧张,如一名学生,按照角色要求应该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回答问题,但可能又因为不想让别的同学感觉难堪而不积极表现,这时他(她)就会经历角色紧张。(3)角色不清角色不清,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在社会变迁中,当一种新角色初次来到社会上时,社会还没有来得及对它的权利义务做出明确规定,角色承担者本人不清楚,其他人对这一新角色的看法也有分歧,角色不清便由此产生。只有通过长期互动,

当社会为它规定了明确的规范后,这种角色不清才能清除。(4)角色中断角色中断,指在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人们在一生中随着年龄和多方面条件的变化,总会依次承担多种角色。角色中断的发生是由于人们在承担前一种角色时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或前一种角色所具有的一套行为规范与后来的新角色所要求的行为直接冲突。(5)角色失败角色失败,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最后,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的矛盾。按照角色失败的结果,通常可将角色失败分为两种情况:①角色的承担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例如,夫妻双方的矛盾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双方无法共同生活,最后以离婚告终,离婚后,双方的夫妻角色便停止了。②虽然还处在某种角色的位置上,但其表现已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如父母的角色是负有教育子女的义务的,当某一对父母的子女不但没有好学上进,反而堕落为犯罪分子时,这对父母虽然仍处在父母的角色上,但他们的角色扮演已被证明是不成功的。2、简述社会网络的功能。答:社会网络,是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其功能主要表现为正、负两个方面:

(1)社会网络的正功能①社会资源获取功能人们可以通过社会网络获取资源,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研究表明,网络关系在求职过程中相当重要,甚至有人说得到一份工作“关键不在于你知道多少,而是你认识哪位有权力的人士”。例如,中国的农民工在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过程中,往往通过其传统的亲缘和地缘社会网络获取信息与寻求帮助。②组织管理辅助功能根据社会网络的嵌入性观点,基于网络的社会关系在几个方面会影响经济交易,如影响对信息与机会的获得,减轻与交易或企业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等。③日常生活联系功能社会网络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社会支持功能,如亲友网、聊天网、社会支持网等方面的研究都证明了这方面的功能。各种网络能为其成员提供各种支持和保障,包括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情感和精神方面的。从这方面而言,社会网络本身就是目的,而不再是工具。④社会网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能够提供信息、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信任和化解风险等。一些较为宏观的研究,涉及经济、文化、政治与社会等多方面,例如,分析社会网络与民主、社会网络与经济增长、社会网络与技术、制度创新等,都表明了社会网络的重要作用。(2)社会网络的负功能①建立和维护社会网络是有代价的,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②社会网络有局限性,人们过分依赖社会网络的时候,网络反而限

制了人们获得信息的其它机会与渠道,因为社会网络会排斥圈外人。③从宏观层面看,由于社会网络嵌入于社会结构之中,各类社会组织通过社会关系网寻求社会资源,若干社会网络的强势关系还可能形成利益集团和联盟,导致对社会资源的垄断,从而扩大分裂,造成冲突,带来社会整合问题。3、简述推动制度变迁的主要因素。答:由于制度规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制度的影响也有一定的惯性,所以,制度规范系统形成之后,并不总是自动地发生变迁,而是需要动力来促进制度的变迁,推动或影响制度变迁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国家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制度规范的提供者;国家为各种社会经济组织提供了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制度基础;国家是意识形态创建的主体,意识形态虽不是具体的制度规则,但它是社会基本制度的构成基础。(2)集体行动集体行动,是指人们按照集体共同目标的要求而采取一致的行动,是集体成员为达到共同目标而选择合作性的行动。奥尔森认为,影响或阻碍集体行动的突出问题便是“搭便车”行为。“搭便车”行为,是指集体中的个人选择不合作的行为,但又获得了与其他成员相同的收益。就制度变迁而言,一个新的、高效率的制度框架,能否对一定社会群体发挥作用,关键在于群体成员是否可以在制度创新和选择上达成集体行动,即采取合作。集体行动的实现,既是制度变迁的动力,同时也

受制度安排的影响。(3)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是指在设计、制定、实施和维护制度过程中所需要支付的各种成本或费用。交易费用理论是从成本—收益分析的视角来考察制度变迁的。如果制定、实施和维持一项制度的成本降低,其净收益无形中得以提高,那么,社会对这种制度的需求也就自然增强,制度变迁的动力也就提高了。4、简述社会流动的类型。答: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广义的社会流动,是指个人社会地位结构的改变;狭义的社会流动,常常指人的职业地位的改变。社会流动按其本身的性质来说,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结构性流动,其二是非结构性流动。(1)结构性流动,是指经过社会革命或其它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发生的根本变化。在这种变动中,各个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发生实质性的变化。(2)非结构性流动,则是指在常规状态下社会分层结构所发生的变化。它是在一个社会的基本分层框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某些社会成员的阶级、阶层地位发生的变化。在这种流动中,一些人从较低的层次上升到较高的层次,另一些成员则由较高的层次下降到较低的层次。非结构性流动有以下三种类型:①垂直流动垂直流动可以分为两种,即上向流动和下向流动。影响向上流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a.工业化水平;b.教育的发展程度。在一个社会工业化的过程中,由于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一些笨重的、危险的体力劳动逐步由机器来承担,同时,又会创造出一些条件较好的职业,如看管机器、处理信息等,这就为向上流动创造了条件。②水平流动水平流动,是指从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横向流动。同一水平线,是指两种职业在收入、地位、名声等方面基本相同。③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代内流动,是指一个人一生中的流动。这种流动既可能是垂直流动,也可能是水平流动。代际流动,是指一个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的流动,即子女从父亲所在的阶层向别的阶层流动。5、简述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区别。答: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定义上看礼俗社会,又称作“共同体”,是指以农耕畜牧为业的传统社会;法理社会,又称作“社会”,是指现代工业化社会。(2)从规模上看礼俗社会规模小,而法理社会规模较大。(3)角色、分工与社会关系不同

礼俗社会分工与角色分化较少,家庭为社会核心单元,占统治地位的是个人的或具有感情色彩的初级关系;法理社会拥有复杂的分工与角色分化,经济的、政治的、职业的等社会组织取代了家庭的核心地位,非个人的、不具有感情色彩的初级关系居于统治地位。(4)社会控制手段不同礼俗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主要受到习俗、传统的制约,具有很强的同质性;法理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主要是受正式的规章制度、法律等约束,具有很强的异质性。6、简述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主要观点。答:乌尔里希·贝克指出,现代性已经发生断裂,20世纪后半叶之前的现代社会是古典工业社会(阶级社会),它已经被一种新的社会形式—风险社会所取代。与阶级社会不同,风险社会关注的是如何避免、减弱、改造或疏导在发达的现代性中系统地产生的风险和威胁。总体上而言,风险社会是指世界风险社会。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风险社会的理论要素贝克从八个方面阐述了风险社会的理论要素:①风险的定义关系。风险并不指被引发的危害,风险概念表述的是在安全与毁灭之间一个特定的中间阶段的特性。在这个阶段,对风险的感知决定了人的思想和行为。风险的感知和风险不是不同的东西,而是相同的东西。②风险概念扭转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作为对未来的威胁和

诊断,风险拥有并发展出一种与预防性行为的实践联系。风险意识的核心不在于现在,而在于未来。在风险社会中,过去失去了它决定现在的权力。它作为当下的体验和行为之原因的位置被将来所占据,即被那些并不存在的、被建构的和虚构的东西所占据。③风险陈述不仅仅是事实的陈述,也不仅仅是价值的陈述。相反,它们要么同时是两者,要么是居于两者之间的某事物,可以说是一种“数学化的道德”。作为一种数学计算的程序,风险直接或间接地与文化定义以及一种可接受的或不能接受的生活标准相关。④在现代性早期,风险和对风险的感知是现代性中占统治地位的“控制逻辑”的“无法预期的后果”。那些在现代性第一阶段中驾驭(社会)思想和(政治)行为的关于安全与控制的解释在全球风险社会中正在失去其真实性。在风险范畴的帮助下,试图对未来拓展得越多,它就越脱离我们的控制。在世界风险社会中不再可能使风险外化。风险社会的主要问题是:在人为的不确定的状况下如何做出决定。这种人为的不确定状况不只是知识基础不完全的结果,而是更多的知识往往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⑤与风险社会和人为的不确定性相联系的风险概念,是指一种独特的“知识和无知的合成”,它具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在经验知识基础上的风险评估(例如交通事故);另一层是在风险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决策或行动。在此意义上,人为的不确定性概念具有双重指涉。第一,更多和更完善的知识正在成为新风险的来源。第二,风险由无知(不知)所构成。在现代性的第一阶段,无知通常被理解为“尚未知道”的知识或“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的知识,即理解为潜在的知识。无知的问题从其对立面——知识(存在于生活世界的未被言说的确定性)中得到了理解。而在现代性的第二阶段,认识的无能

变得更重要了。而这种认识的无能不是选择的对错与否或瞬间的疏忽问题,而是不同的专家团体的主张相互冲突的问题,即是高度发达的专家理性的产物。在这种“不知”不断增长以及无知随着现代化知识接踵而来的背景下,“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决定”这一问题凸现出来。⑥新的风险类型同时是地区性的和全球性的,或“全球地区性的”。在风险社会的世界中,控制逻辑从内部崩溃了。风险社会是一个潜在的政治社会。风险社会理论并不是主张或鼓励在风险和人为的不确定时代里恢复控制的逻辑。⑦关注现实主义与建构主义的争论以及知识与影响之间的区分上。这种区分对于理解世界风险社会所面对的“不确定的全球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影响的含义并不必然地和起因的含义相联系。同时,危险的传递与运动经常是潜在的、内在的。这种社会无形性,意味着与其他的诸多政治问题不同。⑧世界风险社会的概念与一个自然与文化间明确差异的缺失的世界相关。贝克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超出二分框架思想的混合世界中。“混合”世界的概念对于理解新事物是必要的但非充分的。与其说“混合”是一个正概念,还不如说它是一个负概念。它以某种方式表达了它不是什么—不是自然,不是社会等,但是它确实没有表达它是什么。贝克建议克服支配我们思想的“不”、“超越”和“后”。(2)风险社会的治理机制在新的风险社会中,应该建立起双向沟通的“双向合作风险治理模式”,在政府、企业、社区、非赢利组织之间构筑起共同治理风险的网络联系和信任关系,建立起资源、信息交流与互补的民族内部平台,在各民族政府之间突破国界构筑起共同的治理风险的国际网络(如预警灾害通报)和国际间的信任关系。过去传统的、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风险

治理机制已不能适应“世界风险社会”对风险治理的要求,因为全球化在增大对国家提供的保障和管理风险方面需求的同时,也降低了国家有效地发挥这一作用的能力。与此同时,由于人类大量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力量得不到跨国性机制的有效约束,当出现了超越民族国家的地区性和全球性风险时,缺少有效的世界性的机构来弥补这个“权力真空”。因此,建立风险治理的国际合作机制是一个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结合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历程谈谈你对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看法。答:(1)建国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历程大体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①第一阶段(1949年~1957年)这一阶段正好处在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平稳,特别是在“一五”期间,随着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农村人口被大量地吸收进城市和工矿区,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到l957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达15.4%。②第二阶段(1958年~1965年)1958年开始实行“大跃进”,导致城市人口非正常地急剧上升,从1958年的1.0721亿人迅速上升到1960年的l.3073亿人,其间城市化水平亦从l6.3%猛升到19.8%。以后,我国被迫进行国民经济调整,压缩城市人口,动员进城的人口回乡参加农业生产。这样,到l965年,城市人口回落到1.017亿人,城市化水平下降到14%。这一阶段,城市人口大

起大落,起伏很大。③第三阶段(1966年~1978年)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城市化总体而言处于停滞不前状态。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遭到很大破坏。这12年间,城市非农业人口增长率仅相当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城市化水平由l966年的l3.4%下降到1978年的l2.5%。④第四阶段(1979年以后)中共中央召开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和搞活经济的政策,推动了生产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开始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2)对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看法①城市化道路的理论主张城市化道路,在中国有特定的含义,主要是指以什么类型城市为主实现城市化。我国官方对城市类型的划分是: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为大城市;20万~50万人口的城市为中等城市;20万人口以下的为小城市(镇)。在我国,关于城市化道路的理论主张有以下几种:a.小城镇重点论小城镇重点论认为,我国应当主要依托小城镇来实现城市化。我国不能照搬西方的城市化模式。在中国要将多数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依靠现有的城市根本不可能,新建城市也存在许多现实困难。因此,应通过发展面广、量大的小城镇来加速城市化的实现。b.中等城市重点论中等城市重点论主张选择以发展中等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道路。走

西方发展大城市的道路,客观条件不允许,也容易出现现代城市病;而在农村就地实现城市化,由于传统农业社会惰性力太强,阻力太大,同时自然条件也不允许。只有采取“中间突破、带动两头”的办法,即有计划地建设和发展中等城市,才能解决我国的城市化问题。c.大城市重点论根据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城市化的现阶段,必须选择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模式。在工业化初期,城市化具有突破人为控制的自然冲动,以人口向大城市的聚集为基本模式;而在工业化基本实现后,城市化则表现为集中度相对分散化。中国目前尚处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第一阶段,不具备分散发展小城镇的条件。d.并举论进入90年代以后,上述观点在继续交锋的同时,也出现了相互取长补短的趋势。“并举论”,即我国的城市化应当走大、中、小城市(镇)并举的道路的观点,便是在分析以上各种观点利弊基础上提出来的。以上观点各有道理,又都存在一定缺陷。比较而言,“并举论”似更具合理性,更符合城市化的国际惯例,但鉴于我国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与城乡分割政策,旧体制与政策的滞后效应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改革只能循序渐进,这就必然对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道路选择产生影响。②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总体上来说,我国城市化面临城市化水平不高、发展滞后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农民收入增长问题农民收入低的问题虽然是由许多复杂的因素造成的,如农产品的价

格偏低等,但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与耕地面积的比例关系以及在这样的人地比例下形成的规模过小的经营方式。作为这个问题的背景,除了现实中无法改变的人地矛盾之外,更重要的是,在经历了少说几十年、多达上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之后,大部分农业劳动力向城市中的工业转移的任务并没有实现,城市化的过程远远落后于工业化的过程,大量剩余农业劳动力仍然滞留在极为有限的耕地上。城市化的滞后已严重影响到了农民收入的增加。b.内需不足城市化滞后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大量农民被甩在工业化的过程之外。这是一种分裂的工业化。于是,当工业开始大规模生产耐用消费品的时候,突然发现没有能够消费这些产品的大量消费者。c.城市发展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大从50年代以来,政府通过户籍制度等政策控制了农村人口转入城市,这些政策明显地延滞了城市化进程。此间,60年代的疏散、下放城市人口,“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都对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有直接影响。d.城市化发展不平衡我国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化在不同地区表现出较大差异,东部及沿海地区的城市发展较快,城市化水平较高,内地则发展缓慢。另外,大城市、特大城市数量多,而中小城市发展缓慢,这使得在城镇人口中,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人口所占比例较高。③我国城市化发展契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会成为快速城市化的一个重要契机。目前,我国有许多行业的产值已经在世界上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这无疑是为我国提

供了一次加速国民经济结构调整,迅速实现工业化的机会。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会对我国加速实现城市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2、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分析网络互动的特点及其影响。答:(1)我国网络互动的社会实际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互动的重要媒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