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3 鉴赏小说的情节-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一本通(新高考专用)(含解析)_第1页
考点33 鉴赏小说的情节-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一本通(新高考专用)(含解析)_第2页
考点33 鉴赏小说的情节-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一本通(新高考专用)(含解析)_第3页
考点33 鉴赏小说的情节-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一本通(新高考专用)(含解析)_第4页
考点33 鉴赏小说的情节-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一本通(新高考专用)(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33鉴赏小说的情节-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一本通(新高考专用)(含解析)

考点33鉴赏小说的情节

情节是小说的框架和脉络,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赏析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小说的起点。命题者在命制小说阅读题时,一般以情节为出发点,从整体上设置理解小说内容的试题。因此,厘清行文脉络,把握人物的生活、命运轨迹,整体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进而赏析小说的情节艺术,是解答小说情节题的关键。常考题型有:情节概括类、情节手法类、情节作用类。

情节概括设问1.请梳理本文的脉络(情节)。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3.请概括小说中×××的变化历程。

审题1.题干中有“情节"“脉络”“历程"等字样。2.题干中有“概括”“梳理"等字样。

模式1.时间顺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空间顺序:一个场面就是一个情节,场面变化,情节就变化3.文章线索:事物线、情感线、对比线等。

情节手法设问1.×××部分在人称运用上有什么特点?有何效果?2.本文在叙述手法上有何特色?请赏析。3.本文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4.本文在构思上别具特色,请赏析。

审题题干中有“线索”“叙述"“情节展开”“构思"“布局”等字样。

模式1.明确指出使用了哪种手法。2.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种手法是如何运用的。3.指出使用这种手法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情节作用设问1.文中的×××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2.某段写的××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3.小说情节安排很有特色,请结合相关情节作简要分析。

审题1.题干中有××情节(情景、段、开头、结尾等)字样。2.题干中有“作用"“意义”“效果"等字样。

模式×××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结尾题型设问1.小说为什么要以……结尾?(结尾这样安排有何作用?)谈谈你的看法。2.探究结尾的意蕴(特点和艺术效果)。3.×××情节中,作者使用了“欧·亨利笔法”,试作简要分析。

审题1.审清是单一问还是综合问。单一问:只问结尾段的含意,或对表现人物或情节的作用。综合问:笼统地问结尾在文中的作用。2.审清题型。有分析题,如设问方式③;有探究题,如设问方式①②。

模式情节作用+结构作用+表现人物作用1.点明情节特点,如戛然而止,出人意料却合乎情理,补充情节等。2.点明结构作用,如呼应上文,结构完整。3.点明人物作用,如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明。4.点明主旨、情感作用,如深化主旨,加深情感。个别还能引起读者深思,令人感到回味悠长等。

考点1梳理小说情节

【考点精讲】

一、必备知识

1.传统小说模式(线性结构模式)

通常以时空为本位,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情节。一般有以下三种方式:

(1)单线结构:基本模式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完整模式前面还会有序幕,后面还会有尾声。目前高考选文多为这样的结构模式。

(2)双线结构:由两条线索组成,或一明一暗,或一主一次。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叫明线。小说明线所叙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叫暗线。暗线能够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斗争的焦点,使故事情节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的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

(3)蒙太奇式结构:或叫“镜头组合式",运用电影蒙太奇组接法,把几个有内在联系的镜头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有机完整的结构。几个镜头的衔接,能造成一种意境,表达出一种思想和愿望。这种形式富有立体感,同时可以省去冗长的交代和过渡。

(4)摇摆式: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的情节发展轨迹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不会很顺利地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而往往会在发展或高潮处横生枝节,使情节发生波折,经历一定的波折后,再回到正轨。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2.外国小说模式

外国小说在结构上赋予了更多的变化,主要有以下三种常见的结构模式:

(1)“延迟"式结构: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读者的心理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

(2)突转式结构:俗称“欧·亨利式”笔法。在结尾处情节突然向相反方向转变,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人意料,但由于前面的情节早已埋下伏笔,照应前面的情节,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3)意识流式结构:它打破了时间的维度,让人物的意识在超时间的空间里任意往来。

二、题型考查

1.结构连贯法: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按小说的叙述顺序、情节发展中“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脉络梳理。

2.场面连贯法:小说中的场面是人物活动的重要场所,有些小说中一个场面就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仇人→看管草料场→山神庙复仇。

3.线索连贯法:线索是串联小说人物、事件的人、事、物、感情、时间或地点等。勾画关联线索的语句,抓住线索,就可以围绕线索概括出情节发展各个阶段的内容。如《项链》的情节构成: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识项链。

4.细节连贯法:围绕人物活动,深入阅读文本内容,抓住对情节推进或人物活动、心理具有表现力的细节,勾画关键词句进行提炼、概括。

【技法点拨】

[即时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苏]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

彼得洛芙娜搬来一个月后,波塔波夫老人就去世了。这座房子里就剩下彼得洛芙娜和她的女儿瓦丽娅。

这座只有三个房间的小屋坐落在山上,小屋后面是一座凋零的花园。

离婚后的彼得洛芙娜离开莫斯科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习惯这座空旷的小城。可是回莫斯科已经不可能了。她在这座小城的军医院找了事做,受伤的心也就暂时安定下来了。

渐渐地,她有点喜欢上这座小城了,喜欢上了这小城冬日里洁白、温柔的雪。她渐渐习惯了小屋里摆放着的那架走了调的钢琴,习惯了挂在墙上的那些业已发黄的照片。

她知道老人有一个儿子,如今正在黑海舰队上服役。桌上有一张他的照片。有时,她会拿起他的照片,端详一番,她总是隐约觉得似乎见过他,可是,是在哪里呢?是什么时候的事呢?

水兵那双安详的眼睛仿佛在问:“喂,怎么样?难道您真的想不起来,我们是在哪里相会的吗?”

冬天到来之后,陆续有写给波塔波夫老头的信寄来。彼得洛芙娜把这些信都叠放在书桌上。有一天夜里,她醒了过来。窗外的白雪发出昏暗的光亮。她点燃桌上的蜡烛,小心地抽出一封信,拆开了信封,环顾了片刻,便读了起来。

“亲爱的老爷子,"她念道,“我从战场上下来已经在医院里躺了一个月了。伤不是很重。总的来说,伤快要养好啦。”

“爸爸,我常常想起你,"她接着念下去,“我也常常想起我们家这座小屋,但这些离我似乎都非常遥远。我只要一闭上眼睛,立刻就会看到:我好像正在推开小门,走进花园。这是在冬天,白雪皑皑,可是通向那座旧亭子的小径被清扫得干干净净,钢琴当然已经修好啦,你把那些螺旋状的蜡烛插在了烛台上。钢琴上摆着的还是那些曲谱:《黑桃皇后》序曲和抒情曲《为了遥远的祖国的海岸……》。门上的铃还响吗?我走的时候还是没来得及把这修好。我难道还能再见到这一切吗?我明白,我在保卫的不仅是整个国家,也在保卫这个国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包括我们家的花园小屋。”

“我出院后,会有一个很短的时间回家探亲。我还不能确定。不过最好别等。"

她思忖,或许就在这两天内,这个陌生人就会从前线回来。

一大早,彼得洛芙娜就吩咐瓦丽娅拿起木铲去清理通向山坡上那座亭子的小径。这座亭子已经非常破旧了。彼得洛芙娜修理好了门铃,她按了按门铃,门铃响了起来,声音很大。她显得格外精神,面色绯红,说话嗓门特别大。她从城里请来了一位老技师,他修好了钢琴,说这的确是一架好钢琴。

老技师走了之后,彼得洛芙娜小心翼翼地从抽屉翻找出一包粗粗的螺旋状蜡烛。她把蜡烛插到了钢琴架上的烛台上。晚上,她点燃蜡烛,坐到钢琴前,顿时,整个房子都充满了音乐声。

还在火车上,波塔波夫中尉就算好了,留给他待在父亲那儿的时间不超过一昼夜。火车是下午到达小城的。就在车站,中尉从认识的站长那儿了解到,父亲已经在一个月前去世了,如今在这座屋里住着的是一个带着女儿从莫斯科来的陌生的女歌唱家。站长建议中尉就别回家去了。

中尉沉默了一会,说了声“谢谢”,便走了出去。站长看着他的背影,摇了摇头。

穿过小城,一片暮霭中,波塔波夫终于走到了房子跟前。小心翼翼地打开小门,可是小门还是咯吱地响了一声。花园仿佛抖动了一下。树枝上有雪花簌簌飘落,沙沙作响。他环视四周。雪地里,一条已打扫干净的小径通向旧亭子,他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亭子里,把手放在年代已久的栏杆上。远方,森林的尽头,天空雾蒙蒙一片,呈现出粉红色的霞光,大概是月亮在云层后面慢慢升起的缘故。

“怎么会是这样?"波塔波夫一脸茫然,轻声地自言自语道。

不知是谁小心翼翼地拍了拍波塔波夫的肩膀。他回过头去。在他身后站着一位年轻的女人。“进屋吧,别在这站着。”女人轻轻说。波塔波夫一言不发。女人拽着他的袖口,沿着打扫干净的小径走向小木屋。快到台阶的时候,波塔波夫停了下来,感到喉咙里一阵痉挛,几乎喘不上气来。女人还是那样轻柔地说道:“没关系。请您别拘束。很快就会过去的。"

他进了屋子。整个晚上波塔波夫都无法消除一种奇怪的幻觉,仿佛他处在一种飘然的、影影绰绰的,但却十分真实可靠的梦境中。钢琴、蜡烛……屋子里的一切都如他当初想看见的一样。

彼得洛芙娜坐到钢琴前,小心翼翼地弹奏了几曲,转过身,对波塔波夫说:“我觉得我好像在哪儿见过您。”

“也许吧,"波塔波夫答道,“不过,想不起来啦。”

几天之后,彼得洛芙娜收到了波塔波夫写来的信。

“我当然记得我们是在哪里相逢的,"波塔波夫写道,“可是我不想在家里对您说。您还记得1927年在利瓦季亚吗?在一条小道上,我只看了您一眼,您的倩影就永远刻在了我脑海里。当我看着您的背影远逝,我就知道,您是会让我的一生发生改变的人。可我当时不知为什么就是没有追上去。在这条小道上,我只看了您一眼,就永远失去了您。不过,生活看来对我还是很宽厚的,让我又遇上了您。如果能有一个美满的结局,如果您需要我的生命,那它当然是属于您的。”

彼得洛芙娜放下手中的信,两眼朦胧地望着窗外那白雪皑皑的花园,(第四次出现“白雪")低声说道:“天呐,我从来没有去过利瓦季亚!从来没有!可是,现在这还有什么意义吗?该不该让他知道这一点呢?或者干脆欺骗一下我自己吧!”

她捂住自己的双眼,笑了起来。

1943年(有删改)

1.(梳理情节)简要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

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①序幕(第①②段):介绍房主波塔波夫老人的去世以及小屋的情况。②开端(第③—⑥段):介绍彼得洛芙娜的生活情况,她看到水兵的照片,感觉非常熟悉。③发展(第⑦—段):描写彼得洛芙娜与房主的儿子波塔波夫中尉见面之前和见面时发生的故事。④高潮(第—段):波塔波夫中尉离开后写信表达对彼得洛芙娜的爱意。⑤结局(第—段):彼得洛芙娜面对波塔波夫中尉的表白,十分愉快。

考点2分析情节作用

【考点精讲】

题干中往往有“情节"“情景”“段"“开头”“结尾"等标明位置的名词和“作用”“意义"“效果”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一、小说开头的作用

1.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制造悬念,引人注意(吸引读者兴趣)。

2.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

3.写景法: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奠定情感基调。

二、小说结尾的作用

1.出人意料的结局

好处:①从情节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铺垫)或者标题相照应,使人觉得在情理之中。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更好地深化主题。②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③令人感动,更有震撼力。

3.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

小说更含蓄蕴藉,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三、开头与结尾的关系

有首尾(前后)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四、情节的曲折起伏

全文一波三折,作用是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技法点拨】

情节作用的答题思路

[即时训练]

阅读小说《雪》(原文见考点1[即时训练])

2.分析开头的作用(原创题)小说第①②段在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①结构上,引出下文,为后文写“男女主人公相识、相恋”的情节做铺垫。②内容上,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波塔波夫老人的花园、小屋;介绍主要人物——彼得洛芙娜(一个带着女儿寄居在别人家中的女人),为其他人物的出场张本。

3.分析中间情节的作用(原创题)小说中的第⑧⑨⑩段的书信内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①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关于波塔波夫老人有个在黑海舰队上服役的儿子的情节,引出下文彼得洛芙娜按波塔波夫中尉的期待整理房屋、波塔波夫中尉回家探亲的情节。②内容上,丰富了文章内容,间接刻画了波塔波夫中尉的形象。第⑧⑨⑩段通过书信内容介绍了波塔波夫中尉在战场受伤、思念小屋、保家卫国、将回乡探亲等情况,文章不再单方面地介绍彼得洛芙娜,使内容更加丰富;书信的内容间接刻画了波塔波夫中尉的形象,这是女主人公了解男主人公的必经之途。

4.分析结尾的作用(原创题)小说中的结局(第段)有什么表达效果?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①从表达技巧上看,第段是对女主人公读完信后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了其激动、愉快的心情。由这三段可推测出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也有爱慕之心,他们的爱情会有美好的结局,这给故事带来了亮色,使故事充满了喜剧性的色彩。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上看,喜剧性的结尾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女主人公是如何答复男主人公的?他们的感情是如何进展的?一个个问题,引发读者的联想。同时,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统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③从主题上看,第段给整篇小说带来了温暖、明亮的色调,寓示着战争过后,人们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爱情得以修复,美好的家园开始重建,美好的生活即将重启。

考点3分析小说线索

【考点精讲】

【技法点拨】

[即时训练]

阅读《雪》(原文见考点1[即时训练])

5.分析线索及其作用(原创题)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有怎样的作用?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1)小说的线索是“彼得洛芙娜"。(2)作用:①情节上,“彼得洛芙娜”作为线索人物,贯穿小说的始终,使小说的笔墨更集中,结构更清晰。②人物形象上,“彼得洛芙娜"作为线索人物,小说通过她的视角侧面描写了波塔波夫中尉这一人物形象,并在二人的交往过程中塑造了两个人物的形象。③主题上,“彼得洛芙娜”这一线索人物表现了“战争过后,美好的家园开始重建,美好的生活即将重启"的主题。

考点4分析情节手法

手法内涵及作用

悬念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理”,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通俗地说,它是指在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悬念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抑扬指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伏笔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做的提示或暗示。伏笔用得好,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

照应即对前文内容或伏笔的呼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对比指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衬托指描绘某一人(事物)来表现另一人(事物)的艺术手法,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衬托可以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反复反复,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有意让句子、词语或事物重复出现的一种手法。小说中运用反复,是为了突出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强调感情。其作用需要根据反复的内容具体分析,或突出强调人物形象,或突出某种氛围,或突出某种情感

铺垫也称铺叙衬垫,即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事物或环境以做衬垫。运用铺垫手法可以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

突转在小说结尾部分,作者常常采用突转的方法形成情节的某种“巧合",某种意料之外的反转,或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这种突转常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线索小说的线索就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也是全文结构的脉络(因为近几年考查频繁,后面重点突破)

虚构“虚构"就是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根据行文的需要,凭借自己的联想、想象合理地虚构出一些故事、情节或有关细节,从而有效地表情达意或凸显主旨。虚构的材料也可以表达作者对生活真切的感受。虚构可以有更为广阔的视角,可以弥补生活经验的不足,可以增强情感体验的典型性

【技法点拨】

[即时训练]

阅读《雪》(原文见考点1[即时训练])

6.作者用了哪些手法使小说结构紧凑?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①情节前后照应。小说开头以悬念的方式提到女主人公觉得和对方似曾相识,结尾进行呼应。②利用书信来加快小说的叙述节奏。通过书信,将男女主人公的心灵迅速拉近。③利用景物进行前后勾连。雪、钢琴、蜡烛等景物反复出现并前后勾连、照应。④场景相对集中。通过压缩空间的方式,将场景集中到波塔波夫老人的花园、小屋。

7.(分析情节叙述手法)试分析小说在叙述上的特征。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①叙述时用第三人称。直称“彼得洛芙娜”“波塔波夫老人"“瓦丽娅”“波塔波夫中尉"等,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人物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②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自然展开,叙述有层次,节奏感强。③写信、对话时,采用第一人称。如“爸爸,我常常想起你”“我觉得我好像在哪儿见过您",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④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的交替使用,使小说的叙事角度灵活多样,也使叙述的对象更加生动立体。

卷别题干设问命题特点

2022·新高考Ⅰ卷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1)命题角度一般分为两种类型。①隐性考查:题干要求概括心理情绪、情感态度变化。②显性考查:题干直接明确要求概括情节或梳理情节、脉络。(2)题干中往往有“梳理”“分析"“概括”等字样。题目中指明分析“心理变化过程",或梳理概括“情节”“脉络"等。(3)该题型近两年高考考查频率较高,命题都是隐性考查心理情绪、情感态度变化。

2022·全国乙卷这封信情真意切,“恍恍惚惚”的情感状态更是一再呈现。请分析这种恍惚感的由来。

2021·全国乙卷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2018·全国卷Ⅲ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2013·重庆卷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

2011·安徽卷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隐性考查:概括心理情绪、情感态度变化

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马兰花李德霞

①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②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③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④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⑤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⑥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⑦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⑧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

⑨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日子水一样流淌。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说是要犒劳你的。”

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

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信里都说了些啥?"

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

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信中写道:“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了。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这笔钱。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元,多出来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心意吧。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儿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

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

(有删改)

1.把握小说情节

(1)(改编,3分)下列对这篇小说情节与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院的事,还鼓动她到医院向麻婶女儿要钱,为下文丈夫“要钱”和麻婶女儿“还钱"的情节作铺垫。

B.小说以麻婶女儿来信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一情节不仅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颇具艺术匠心。

C.小说通过马兰花丈夫因六百块钱的事“将车开得飞快”“踢翻菜篓子"“把屋门摔得山响”等细节描写来组织情节,表现了马兰花丈夫重利轻义的性格特点。

D.小说围绕马兰花一家在要钱问题上的矛盾展开,在“要"与“不要”的冲突中塑造人物性格,表达了作者对人与人之间互信互助关系的呼唤。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小说的情节和思想内容。A项是对小说开头部分情节的概括。对应原文第四段,选项中三孬鼓动马兰花“向麻婶女儿要钱"的情节概括不准确。原文“说说去”是“提醒"而不是直接“要”。B项是对小说结尾的理解和分析。小说前面多处描写马兰花丈夫因“六百块钱"与马兰花产生矛盾争执,但后来丈夫的态度突变,制造了悬念;而“麻婶女儿来信”解开悬念,呼应前文。麻婶女儿还钱的行为与马兰花丈夫之前的猜忌、不安形成对比,表现丈夫重利轻义的性格特点。C项是对情节与人物关系的分析。丈夫在要钱问题上与马兰花多次发生冲突,每次冲突中的表现都使得他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活。D项是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小说的情节主要围绕“要钱"“还钱”展开。第四至十九段讲“要钱"引起的矛盾,马兰花的善良和丈夫在生活的重压下对钱财十分看重的形象在这一过程中展现。第二十至二十八段讲“还钱”之后矛盾的化解,表现出麻婶和她女儿的诚信、善良、热心,也传达出作者对这种互信互助的人际关系的赞美和呼唤。故答案为A项。

2.概括主要情节

(2)(新编,6分)在“要不要钱"的问题上,马兰花与丈夫发生了几次冲突?请用简洁的语句加以概括。

答案:在“要不要钱”的问题上,马兰花与丈夫发生了三次冲突:第一次是因为马兰花在医院没有跟麻婶女儿提麻婶曾经跟自己借过钱的事,丈夫与她发生了冲突;(2分)第二次是听到麻婶去世、麻婶女儿带着麻婶骨灰回了上海的消息后,丈夫认为钱肯定没指望了,与马兰花发生了冲突;(2分)第三次是丈夫对麻婶欠钱没还的事耿耿于怀,在一次吃饭时,又提及此事,马兰花很不满意,与丈夫起了冲突。(2分)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并概括小说的情节。题干共两问,第一问要求回答冲突的次数,第二问要求对每次冲突加以概括。答题时,首先要找到原文对应的语段,然后根据原文内容概括情节。概括时要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一次冲突对应原文第八至十二段,是从医院出来后的路上,丈夫主张及时要钱,而马兰花则觉得在医院提及此事“不是时候",二人争吵,发生冲突。第二次冲突对应原文第十三至十六段,丈夫听到麻婶去世、麻婶女儿带着麻婶骨灰回了上海的消息后,到菜市场与她吵了起来。第三次冲突对应原文第十七至十九段,是在家里的饭桌上,丈夫又提及麻婶的钱没还的事,二人发生了冲突。

3.分析情节线索

(3)(经典题,6分)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线索:小说的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借款、还款的过程。(2分)

好处:设置麻婶母女借款、还款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可展现她们母女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深化了小说主题。(2分)明暗线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2分)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线索是小说情节发展的脉络。小说明暗线安排的好处或作用的分析,一般从情节的安排和主题的挖掘这两个角度切入。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关系到两个家庭,首先应该看到马兰花一家因为借款的事冲突不断,这是明线。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借钱人家庭的情况,麻婶借钱后生病、住院、死亡,其女回来陪护、葬母、回沪、还款,母女二人的诚实守信都是通过作者有意安排的暗线来表现的。明暗两条线交叉进行,使两个家庭的故事密切相连,从而达到了刻画人物性格和深化小说主旨的作用。

4.分析情节作用

(4)(6分)马兰花在医院里为什么不肯对麻婶的女儿提麻婶借钱的事?请简要概括,并分析作者这样写的作用。

答案:原因:马兰花觉得麻婶的病会好的,这个时候提借钱的事不合适,而且麻婶也不是会赖账的人。(2分)

作用:马兰花在医院不提麻婶借钱的事这一情节,是后文马兰花与丈夫产生矛盾的开端,也是情节发展的基础,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2分)同时,这一情节是马兰花体谅麻婶和麻婶女儿的表现,表现了马兰花的善良,使小说对人性的善良和诚信的肯定这一主旨从这里开始逐渐显现。(2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小说的情节及其作用。第一问要求分析情节发生的原因,是对情节的概括。解答时,首先要找到原文对应的内容。原文第八段马兰花的丈夫直接问马兰花不提借钱的事的原因,而马兰花回答丈夫问题时的三个反问就是本题的答案。第二问是对情节作用的考查,要结合情节的具体内容多角度分析。因此,解答第一问是完成第二问的基础。结合第一问的答案,从内容上看,马兰花体谅麻婶和她女儿的心情,希望并且相信麻婶的病会好,可以看出马兰花的善良,而马兰花表现出的善良和对人的信任也是小说的主旨所在。从结构上看,结合下文的情节,丈夫因此与马兰花发生冲突,这是全文矛盾的开端,这一情节的设置,对后文情节的发展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5)(经典题,8分)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但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答案:分析:①第一次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强忍泪水的背后,是受到丈夫指责后的委屈与隐忍。(2分)②第二次是“眼里含着泪",含着泪水的背后,是对丈夫不明人情事理、斤斤计较的气愤与不满。(2分)③最后一次是“满眼的泪水”,满眼泪水的背后,是对麻婶去世的惋惜,对麻婶女儿知恩图报的感激,以及对丈夫终于不再唠叨埋怨的释然。(2分)

效果:三次流泪细节的描写,层层递进,暗示情节发展,丰富了马兰花的人物形象,突出了小说“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主题。(2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本题共两问,第一问考查对小说情节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要求结合小说内容分析马兰花每一次流泪的细节和心情。马兰花流泪的情节反复出现三次,但每次的意义不同。第一次流泪在原文第十六段,“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联系当时的情境,那是受到了丈夫的非议和指责,她内心充满了委屈,但又不能发作,只得隐忍。第二次流泪在原文第十八段,“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联系上文可知,她是生丈夫的气,因为丈夫眼里只有钱,把钱看得很重,这让她气愤和不满。第三次流泪在原文最后一段,“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这次流泪是因为在麻婶女儿还钱后,丈夫情绪好了。要多角度理解马兰花的心理:既有对麻婶去世的惋惜,也有对麻婶女儿还钱行为的感激,还有因丈夫不再计较的释然。第二问要求分析这样写的效果,是对情节作用的考查,除了从多个角度分析情节的作用外,还要注意三个情节之间的关系。从结构上看,三次流泪原因不同,但都是小说矛盾冲突发展的表现,三次流泪层层递进,推动情节的发展。从内容上看,流泪是情感的流露,是人物性格和思想的表现。三次流泪,将马兰花的善良、与丈夫之间的分歧、内心的纠结展现得淋漓尽致,使马兰花的形象更加丰满、生动、真实。同时,三次流泪贯穿马兰花与丈夫之间矛盾冲突产生和化解的过程,也层层揭示出小说对人们善良和诚信的赞美。

情节的鉴赏和探究

分析情节作用

(一)掌握必备知识

明确小说各种情节的作用

1.开头的类型及作用

2.中间情节的作用

3.结尾的类型及作用

类型作用

出人意料的结尾①结构安排上,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表现手法上,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尾①主题上,能更好地深化主题。②表现人物性格上,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③此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尾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喜剧性的结局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上看,喜剧性的结局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统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戛然而止的结尾留下空白,给读者留有无穷回味的余地。

(二)规范答题步骤

1.思考角度

小说情节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内容上为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服务,交代或突出环境,给读者以某种感受;二是结构上呼应标题、设置悬念、照应文段、埋下伏笔,为后面情节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等。

因此,解答情节作用类题目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

内容方面

对环境的作用交代/突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

对人物的作用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或精神,刻画人物……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等。

对主题的作用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

对读者感受的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结构方面照应前文;承上启下;线索,贯穿全文;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面情节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情节曲折生动等。(关键术语:照应、悬念、伏笔、铺垫)

2.答题步骤

情节作用题答题两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确定位置。找出相关情节在小说中的位置,根据所处位置,思考该情节的作用。

第二步:确定角度,找出对应。解答“情节作用"题需要从上面所讲的内容方面(环境、人物、主题、读者)和结构方面思考,从文中找出对应内容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古渡头叶紫

①太阳渐渐地隐没到树林中去了,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辉,映到茫无际涯的淡绿的湖上,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微风波动着皱纹似的浪头,轻轻地吻着沙岸。

②破烂不堪的老渡船,横在枯杨的下面。渡夫戴着一顶尖头的斗笠,弯着腰,在那里洗刷一叶断片的船篷。

③我轻轻地踏到他的船上,他抬起头来,带血色的昏花的眼睛,望着我大声说道:“过湖吗,小伙子?”

④“唔,"我放下包袱,“是的。”

⑤“那么,要等到明天啰。"他又弯腰做事去了。

⑥“为什么呢?”我茫然地,“我多给你些钱不能吗?"

⑦“钱?你有多少钱呢?”他的声音来得更加响亮了,教训似的。他重新站起来,抛掉破篷子,把斗笠脱在手中,立时现出了白雪般的头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

⑧我不由得暗自吃了一惊。

⑨他从舱里拿出一根烟管,饱饱地吸足了一口,接着说:“看你的样子也不是一个老出门的。哪里来的呀?”

“从军队里回来。"

“军队里?……”他又停了一停,“是当兵的吧,为什么又跑开来呢?"

“我是请长假的。我妈病了。”

“唔!……"

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他把烟管在船头上磕了两磕,接着又燃第二口。

夜色苍茫地侵袭着我们的周围,浪头荡出了微微的合拍的呼啸。我的心里偷偷地发急,不知道这老头子到底要玩什么花头。于是,我说:

“既然不开船,老人家,就让我回到岸上去找店家吧!”

“店家,"老头子用鼻子哼着,“年轻人到底不知事。回到岸上去还不同过湖一样的危险吗?到连头镇去还要退回七里路。唉!年轻人……就在我这船中过一宵吧。”

他擦着一根火柴把我引到船艘后头,给了我一个两尺多宽的地方。好在天气和暖,还不至于十分受冻。

当他再擦火柴吸上了第三口烟的时候,他的声音已经和缓多了。我躺着,一面细细地听着孤雁唳过寂静的长空,一面又留心他和我谈的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人的秘诀。

“……就算你有钱吧,小伙子,你也不应当说出来的。这湖上有多少歹人啊!……我欢喜你这样的孝顺孩子。是的,你的妈妈一定比我还欢喜你,要是在病中看见你这样远跑回去。只是,我呢?……我,我有一个桂儿。你知道吗?我的桂儿,他比你大得多呀!你怕不认识他吧?外乡人……那个时候,我们爷儿俩同驾着这条船。我给他收了个媳妇……"

“他们呢?”

“他们?那一年,北佬来,你知道了吗?北佬打了败仗,从我们这里过,我的桂儿给北佬兵拉着,要他做伕子。桂儿,他不肯,脸上一拳!我,我不肯,脸上一拳!……小伙子,你做过这些个丧天良的事情吗?……

“小伙子!你看,我等了一年,我又等了两年,三年……我的儿媳妇改嫁给卖肉的朱胡子了,我的孙子长大了。可是,我看不见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他们不肯给我……他们说:‘等你有了钱,我们一定将孙子给你送回来。’可是,小伙子,我得有钱呀!

“结冰,落雪,我得过湖;刮风,落雨,我得过湖……

“年成荒,捐重,湖里的匪多,过湖的人少,但是,我得找钱……

“小伙子,你是有爹妈的人,你将来也得做爹妈的。我欢喜你,要是你真的有孝心,你是有好处的,像我,我一定得死在这湖中。我没有钱,我寻不到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不认识我,没有人替我做坟,没有人给我烧纸钱……我说,我没有丧过天良,可是天老爷他不向我睁开眼睛……"

他逐渐地说得悲哀起来。终于哭了,不住地把船篷弄得呱啦呱啦地响;他的脚在船舱边下力地蹬着。可是,我寻不出来一句能够劝慰他的话,心头像给什么东西塞得紧紧的。

外面风浪渐渐地大了起来,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也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可是,第二天,又是一般的微风,细雨。太阳还没有出来,他就把我叫起了。他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一点异样的表情来,好像昨夜间的事情,全都忘记了。

我目不转睛地瞧着他。

“有什么好瞧呢?小伙子!过了湖,你还要赶你的路程呀!”

离开渡口,因为是走顺风,他就搭上橹,扯起破碎风篷来。他独自坐在船艘上,毫无表情地捋着雪白的胡子,任情地高声朗唱着:

我住在这古渡前头六十年。

我不管地,也不管天,

我凭良心吃饭,我靠气力赚钱!

有钱的人我不爱,无钱的人我不怜!

……

(有删改)

5.鉴赏情节手法

(1)(新编,5分)下列对作品有关情节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作品叙述了“我"寻渡船、住渡船、乘渡船过程中的见闻和感受,反映了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开头一、二段的描写,突出了“幽静”的环境特点,营造了苍凉寂寥的气氛,为渡夫出场作铺垫,暗示了普通百姓的苦难生活。

C.渡夫没有让“我"回到岸上去,而是让“我”在他船里过一宵。这一情节的设置,是为了突出“我"的年轻无知和渡夫的善良。

D.“我”和渡夫睡前交谈这一情节,作者用插叙的方式讲述了渡夫儿子——桂儿被北佬抓做伕子的事情,表明渡夫对军人的憎恶态度。

E.前半部分渡夫说“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而后半部分渡夫却说“我得找钱”,作者运用前后呼应的情节手法,来表现渡夫前后矛盾的复杂心理。

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小说的情节。A项是对小说全文情节内容要点的概括。全文情节概括要按照线索分析事件,概括出事件的要点。本文的线索是寻船、住船、乘船,在这个过程中表现了渡夫的苦难人生和旷达胸怀。分析正确。B项是对情节与人物、环境、主旨关系的分析。选项中“突出了‘幽静’的环境特点"不准确,应该是“突出了‘凌乱、破烂’的环境特点”。C项是对某一情节作用的分析。“突出‘我’的年轻无知"分析错误。渡夫收留“我”是因为被“我"的孝心打动,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孩子。此处属于过度解读。D项是对插叙的分析。选项中“对军人的憎恶态度”欠妥。E项是对情节手法的鉴赏。“前后矛盾的复杂心理"有误,应该是“善良、倔强,与悲惨命运抗争的坚强性格”。前后呼应是小说中常用的情节手法,往往是前后同写一件事物,构成呼应关系,刻画人物,深化主题。

(2)(经典题,6分)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多用对话形式,让渡夫自述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④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行文构思的妙处。解答本题应综合全文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文章主要以“我"为叙述视角,以“钱”为话题引入,用简短的对话等形式叙述了一个凄惨的故事,真实可信,引人入胜,集中叙事,且使文章充满诗意美。

(3)(新编,5分)作品是用第几人称叙述故事的?这种叙述方法有什么效果?

答案:本文是用第一人称叙述的。(1分)效果:①使故事真实可信,情节的叙述杂而不乱,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②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第一人称能自由地表达出作者对渡夫等普通百姓人生遭遇的深切同情。③给人以真实生动之感,说服力强,引发读者思考。(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的叙述角度。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叙述自己一段平凡而特殊的人生经历。“我"不是主人公,却是重要人物,是渡夫人生经历的间接见证者,是那个时代社会现实的见证者。回答此题,要从使情节杂而不乱、拉近了读者的距离、抒发情感、增强真实性等角度来回答。

(4)(新编,6分)作者在叙述“我”渡湖的过程中,借渡夫之口诉说他的儿子被抓走、儿媳改嫁的情节,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方式?有何作用?

答案:采用了插叙的方式。作用:①使小说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使渡夫独自一人守船摆渡的故事更加合情合理。②照应前文渡夫凄苦的生活境况和辛苦的摆渡生活,为下文渡夫说要努力挣钱的情节作铺垫。③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真实,表明他有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包袱,是个苦难深重的人,但又不失人生的旷达。④拓宽了渡夫的人生经历,使小说的内容更加丰富;表现了渡夫的苦难生活,使主题更加沉重和深刻。(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的叙述方式。题目考查了插叙的叙述方式,需要分析鉴赏插叙对情节的作用,可从多个角度分析作答。从情节结构本身分析,插叙的内容可使情节完整,结构严密,如“儿子被抓走、儿媳改嫁"的情节,就表明渡夫独自守船、孤独生活的合理性。从前后照应的角度分析,插叙的内容一般会照应前文,为后文作铺垫,小说开头描写渡夫贫穷凄苦的生活状态,插叙部分的内容就是他这种生活的根源,照应了前文;插叙中有儿媳改嫁、带走孙子,以及等他有了钱才把孙子送回来的表述,为后文渡夫努力挣钱的言行作铺垫。从对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分析,某一故事情节,可以增加形象特征的多元性,使人物形象更立体,更丰满、真实。从小说的前半部分可以看出渡夫勤劳善良的形象特点,而插叙部分让读者看到他勤劳善良背后的苦难,让这种勤劳善良更具质感,更有立体效果。同时,插叙部分还让读者看到他对待苦难的旷达态度,人物形象一下子丰满起来了。从对内容和主题的作用角度分析,插叙能够丰富内容,深化主题。小说插叙部分补充了渡夫人生经历中苦难最深的一面,丰富了小说内容,有力地批判了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从而深化了主题。

6.探究情节意蕴

(5)(经典题,8分)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①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2分)②情感表现上,以渡夫的无表情代替哭泣,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2分)③人物形象上,既表现渡夫的洒脱豪放,也反衬出他的现实痛苦之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2分)④思想内容上,从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2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及其艺术效果。小说的结尾宁静且富有诗意,分析艺术效果要考虑在结构安排、刻画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方面的作用。作者以渡夫的任情高歌结尾,与前文渡夫悲哀地痛哭形成对比,在结构上,就有一种突转的戏剧性效果;在人物刻画上,就使得小说人物——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充分体现了他洒脱的一面;在主题上,通过对比表达了渡夫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7.探究情节发展方向

(6)(新编,6分)渡夫被北佬抓走的儿子还能回来吗?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一)渡夫的儿子会回来。理由:①渡夫的儿子之所以被抓走,是因为北佬打了败仗,部队需要人,所以等战争结束后,就会放回渡夫的儿子。(2分)②小说中并没有说渡夫的儿子战死或病死,所以他有回来的可能性。(2分)③渡夫的儿子有年迈的父亲、妻子和未成年的儿子为牵挂,因此他会抓住一切机会回来。(2分)

(示例二)渡夫的儿子不会回来。理由:①小说中写北佬抓走渡夫的儿子时,态度十分粗暴,这说明北佬军纪十分严酷,不近人情,因此不会放渡夫的儿子回家。(2分)②渡夫说自己已经等了儿子很多年,而儿子一直没有音讯,他的儿子很有可能已经死在战场上了。(2分)③当时是战乱年代,到处战火纷飞,即便渡夫的儿子逃出北佬军队,也可能在返乡途中遭遇不测,所以渡夫的儿子回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2分)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小说情节发展的方向。设题灵活,答案开放。答“会回来”或“不会回来"均可,须言之成理。分析理由时,要结合小说已有的内容,并联系小说的背景合理想象。认为渡夫的儿子会回来,可从以下角度分析:从小说的情节来看,北佬抓走渡夫的儿子是因为打了败仗,需要人来扩充军队,所以战争结束后,他们没有理由不让渡夫的儿子回去;况且小说中只是说渡夫的儿子被抓走,没有提及他的生死,渡夫的儿子有活着的可能,就有回来的可能;从人情方面来看,家中有父亲、妻子、孩子,这些人都是他的至亲,是他的牵挂,所以他应该会想方设法地回来。认为渡夫的儿子不会回来,可从以下角度分析:从小说的情节来看,北佬不顾渡夫和他儿子的反抗强硬地抓走了渡夫的儿子,对于反抗者,北佬就用拳头来制服,这一情节暗示了北佬的残忍,因此渡夫的儿子进了这样的军队,回来的可能性会很小;而且,渡夫跟“我”说他已经等了儿子很多年了,儿子却没有回来,这一情节暗示了渡夫的儿子最终不会回来;从社会背景来看,当时是战乱年代,渡夫的儿子即便不死于战争,也有可能死于饥饿或疾病,因此渡夫的儿子活着的可能性很小,回来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难度考点——交织穿插,体味效果,精析叙事特征

小说作为叙事性文学,十分讲究如何讲述故事,叙事的切入角度、视角变化、方式、技巧以及节奏等腾挪跌宕之处甚多,小说的叙事特征,即小说叙述故事、展开情节的艺术特点,主要是指能使小说情节叙述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而运用的各种艺术手法技巧等,具体包含情节叙述手法和情节结构手法。前者是指作者叙述故事的技巧,包括叙述方式、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叙事节奏等方面;后者是指作者在安排故事情节的过程中运用线索串联、悬念设置、伏笔照应等技巧。

卷别题干表述设问角度命题特点

2021·新高考Ⅰ卷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情节叙述手法(1)从新高考命题来看,多是单一考查某种情节叙述手法,体现了高考命题的细致化趋势。如反复、叙述角度,综合考查情节手法的命题较少。(2)高考命题越来越突出对文本的鉴赏评价。

2020·全国卷Ⅰ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情节结构手法

2020·浙江卷作者用了哪些手法使小说结构紧凑?综合考查叙述手法

2019·浙江卷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综合考查叙述手法

2018·全国卷Ⅰ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情节叙述手法

2017·全国卷Ⅰ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情节结构手法

情节叙述手法

1.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

类别内涵及作用

第一人称(有限视角)第一人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第二人称拉近了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情感交流。

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第三人称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的约束,相对自由。它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读者;还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

2.叙述顺序

类别内涵及作用

顺叙内涵:按照时间(空间)的先后顺序来写。

作用: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倒叙内涵:不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

作用: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内涵: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另外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叙述完插入的事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插叙内容不影响主要事件的表达。

作用: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谨,内容更充实。

补叙内涵:也叫追叙,在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做一些补充的交代,补充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使事件的整个过程更加清晰完整。

作用:对上文的内容做补充交代,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平叙内涵: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常称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因此又叫作分叙。

作用:条理清楚,便于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3.叙述方式

(1)对话。多用对话形式,以人物之间的对话(需具体阐释)自述他的经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现人物的内心等(具体作用结合文本),这样写能够使叙述的情节更加集中。

(2)回忆、叙述与写景相结合。如《古渡头》一文,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

(3)现实与回忆交织。现实与回忆交织,把……真实的感受与……回忆巧妙融合,巧妙推进故事……情节,有利于展现人物……心理,突出人物……形象。将时间跨度大、内容复杂的故事情节进行了艺术化处理,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性和可读性。现实与回忆互相映照,使小说情节更具张力,使主题表达更加厚重而深刻。

(4)时空集中。故事发生在……这一地点,……(概括具体事件),这样安排可以使文章情节更加紧凑。

4.叙述腔调

叙述腔调,是指叙述人流露出的情感态度、年龄、性别、身份等个性特征。如鲁迅的冷峻、巴金的激情等。叙述腔调包括“讲述"与“显示”。叙述者的叙述中有叙述者的情感、判断的称为“讲述",传统小说惯用“讲述”,如《林黛玉进贾府》《装在套子里的人》;客观展现画面和场景,而是非曲直交由读者判断的叙述称为“显示",现代主义小说注重客观“显示”,如《桥边的老人》。小说在叙述中往往是“叙述"和“显示”交叉使用。

5.叙述节奏

叙述节奏有加速和减速之分。加速一般用于次要情节,一笔带过。加速是“张",是跳跃,是略写,多用叙述手法,读者一般快速阅读,粗略品味。减速一般用于关键情节、精彩之处。减速是“弛”,是慢行,是工笔般细致的描绘,多用描写手法,读者要用慢速阅读,细细品味。小说的阅读魅力就体现在加速与减速交织中,一张一弛,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叙述与描写是控制小说速度的法宝。

(2019·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呼兰河传(节选)

萧红

邻居家磨房里边住着冯歪嘴子。

那磨房的窗子临着我家的后园。我家的后园四周的墙根上,都种着倭瓜、西葫芦或是黄瓜等类会爬蔓子的植物;倭瓜爬上墙头了,在墙头上开起花来了,有的竟越过了高墙爬到街上去,向着大街开了一朵火黄的黄花。

因此那磨房的窗子上,也就爬满了那顶会爬蔓子的黄瓜了。黄瓜的小细蔓,细得像银丝似的,太阳一来了的时候,那小细蔓闪眼湛亮,那蔓梢干净得好像用黄蜡抽成的丝子,一棵黄瓜秧上伸出来无数的这样的丝子。丝蔓的尖顶每棵都是掉转头来向回卷曲着,好像是说它们虽然勇敢,大树,野草,墙头,窗棂,到处的乱爬,但到底它们也怀着恐惧的心理。

太阳一出来了,那些在夜里冷清清的丝蔓,一变而为温暖了。于是它们向前发展的速率更快了,好像眼看着那丝蔓就长了,就向前跑去了。因为种在磨房窗根下的黄瓜秧,一天爬上了窗台,两天爬上了窗棂,等到第三天就在窗棂上开花了。

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顶去了。

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

从此那磨房里边的磨倌就见不着天日了。磨房就有一张窗子,而今被黄瓜掩遮得风雨不透。从此那磨房里黑沉沉的,园里,园外,分成两个世界了。冯歪嘴子就被分到花园以外去了。

但是从外边看起来,那窗子实在好看,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满窗是黄瓜了。

还有一棵倭瓜秧,也顺着磨房的窗子爬到房顶去了,就在房檐上结了一个大倭瓜。那倭瓜不像是从秧子上长出来的,好像是由人搬着坐在那屋瓦上晒太阳似的。实在好看。

夏天,我在后园玩的时候,冯歪嘴子就喊我,他向我要黄瓜。

我就摘了黄瓜,从窗子递进去。那窗子被黄瓜秧封闭得严密得很,冯歪嘴子用手扒开那满窗的叶子,从一条小缝中伸出手来把黄瓜拿进去。

有时候,他停止了打他的梆子。他问我,黄瓜长了多大了?西红柿红了没有?他与这后园只隔了一张窗子,就像关着多远似的。

祖父在园子里的时候,他和祖父谈话。他说拉着磨的小驴,驴蹄子坏了,一走一瘸。祖父说请个兽医给它看看。冯歪嘴子说,看过了,也不见好。祖父问那驴吃的什么药?冯歪嘴子说是吃的黄瓜子拌高粱醋。

冯歪嘴子在窗里,祖父在窗外,祖父看不见冯歪嘴子,冯歪嘴子看不见祖父。

有的时候,祖父走远了,回屋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磨房的墙根下边坐着玩,我听到了冯歪嘴子还说:

“老太爷今年没下乡去看看哪!"

有的时候,我听了这话,我故意的不出声,听听他往下还说什么。

有的时候,我心里觉得可笑,忍也不能忍住,我就跳了起来了,用手敲打着窗子,笑得我把窗上挂着的黄瓜都敲打掉了。而后我一溜烟地跑进屋去,把这情形告诉了祖父。祖父也一样和我似的,笑得不能停了,眼睛笑出眼泪来。但是总是说,不要笑啦,不要笑啦,看他听见。有的时候祖父竟把后门关起来再笑。祖父怕冯歪嘴子听见了不好意思。

秋天,大榆树的叶子黄了,墙头上的狗尾草干倒了,园里一天一天地荒凉起来了。

这时候冯歪嘴子的窗子也露出来了。因为那些纠缠缠的黄瓜秧也都蔫败了,舍弃了窗棂而脱落下来了。

于是站在后园里就可看到冯歪嘴子,扒着窗子就可以看到在拉磨的小驴。那小驴竖着耳朵,戴着眼罩。走了三五步就响一次鼻子,每一抬脚那只后腿就有点瘸,每一停下来,小驴就用三条腿站着。

冯歪嘴子说小驴的一条腿坏了。

这窗子上的黄瓜秧一干掉了,磨房里的冯歪嘴子就天天可以看到的。

冯歪嘴子喝酒了,冯歪嘴子睡觉了,冯歪嘴子打梆子了,冯歪嘴子拉胡琴了,冯歪嘴子唱唱本了,冯歪嘴子摇风车了。只要一扒着那窗台,就什么都可以看见的。

一到了秋天,新鲜粘米一下来的时候,冯歪嘴子就三天一拉磨,两天一拉粘糕。黄米粘糕,撒上大云豆。一层黄,一层红,黄的金黄,红的通红。三个铜板一条,两个铜板一片的用刀切着卖。愿意加红糖的有红糖,愿意加白糖的有白糖。加了糖不另要钱。

冯歪嘴子推着单轮车在街上一走,小孩子们就在后边跟了一大帮,有的花钱买,有的围着看。

祖父最喜欢吃这粘糕,母亲也喜欢,而我更喜欢。母亲有时让老厨子去买,有的时候让我去买。

不过买了来是有数的,一人只能吃手掌那么大的一片,不准多吃,吃多了怕不能消化。

祖父一边吃着,一边说够了够了,意思是怕我多吃。母亲吃完了也说够了,意思是怕我还要买。其实我真的觉得不够,觉得再吃两块也还不多呢!不过经别人这样一说,我也就没有什么办法了,也就不好意思喊着再去买,但是实在话是没有吃够的。

当我在大门外玩的时候,推着单轮车的冯歪嘴子总是在那块粘糕上切下一片来送给我吃,于是我就接受了。

当我在院子里玩的时候,冯歪嘴子一喊着“粘糕”“粘糕"地从大墙外经过,我就爬上墙头去了。

因为西南角上的那段土墙,因为年久了出了一个豁,我就扒着那墙豁往外看着。果然冯歪嘴子推着粘糕的单轮车由远而近了。来到我的旁边,就问着:

“要吃一片吗?”

而我也不说吃,也不说不吃。但我也不从墙头上下来,还是若无其事地呆在那里。

冯歪嘴子把车子一停,于是切好一片粘糕送上来了。

(选自《呼兰河传》第七章,有删改)

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6分)

教考融通小说叙述特征的分析,在教材相关小说的学习中,我们都有所涉及。如鲁迅小说《祝福》的叙述腔调(风格)冷峻简洁,善用白描的手法,把悲剧生生呈现在读者面前,没有感情,也没有温度。读者常常会感觉鲁迅不是一个有感情的人。鲁迅为了叙述的需要,灵活地将叙述视角进行了转变,进而使得小说的悲剧色彩更加浓厚。在回忆祥林嫂的生平之前之后,运用的是第一人称的限制性视角叙述;在回忆祥林嫂的生平时,运用的仍然是限制性视角,是从“鲁镇人"视角出发,祥林嫂在鲁镇的活动可以直接叙述,但是祥林嫂离开鲁镇的活动就必须由卫婆子来转述,因此,这段转述,就变成了卫婆子的叙述视角,成为第三人称叙述。在叙述顺序的安排上,作者采用了倒叙手法,更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和曲折性。从情节结构手法上,《祝福》采用嵌套式(故事里套故事)的结构方式。

解题思路:题干明确指出要求分析“叙述上的特征”,属于综合分析题型,从人称、视角、叙述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叙述语言等角度来思考。从人称角度看,本文用了第一人称“我",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情感,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从视角角度看,“我”是一个孩子,从孩子这样一个视角看世界,会更具童趣、童真;从叙述顺序看,本文属于顺叙,按时间顺序行文,脉络分明,自然舒缓。需要注意的是,描写也是一种记叙性的陈述,本文中细腻生动的场景细节描写,如“我们"一家吃粘糕的细节,也是本文叙述上的一个亮点。结合前面两步的分析,每个角度为一个要点,分条整理组织答案。答案要点表述用语要准确,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效果要充分到位。

参考答案:①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自然、亲切。②通过孩子的视角,呈现天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③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叙述散文化,节奏舒缓。④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细腻、生动、传神。

赏析情节叙述手法题“3步骤”

答题总公式:叙述特点=准确判断叙述技巧+具体分析叙事效果

第一步:准确判断

根据题干可以明确是单一型考查还是综合型考查,单一型考查已给出明确的考查角度,或叙述人称、或叙述视角、或叙述顺序、或叙述方式等,只要分析艺术效果即可。综合型考查需要借助整体阅读和知识储备,多角度思考。

第二步:具体分析

一是结合文本对叙述特点(或手法)的内容具体分析,二是明确这种特点(或手法)的具体效果。分析具体效果时,既要结合具体叙述特点(或手法)的自身效果,也要结合文本具体内容。

第三步:分条列,规范答

组织答案时,要将每个角度的作用单列一条,这样答案要点更明晰。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糖醋张

唐波清

“糖醋张",是个挺有名气的厨子,也是个挺有名气的铺子。

张爱国的爹病死得早,娘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他长大。张爱国打小就讨厌读书,翻开课本头皮就发麻,逃学便成了他的家常便饭,娘也拿他没辙。

娘有一手好厨艺,糖醋排骨糖醋鱼,糖醋豆腐糖醋薯,糖醋茄子糖醋梨,那可是十里八乡第一厨。

娘的心里打着盘算,老话说得好,饿不死的厨子,冻不死的铁匠,咱就将这门手艺传给儿子吧,也算是替他寻了一条谋生的路。说来也巧,张爱国读书没兴趣,学厨子可是上心得很。他做起糖醋菜来,一点就通,一学就会。

张爱国听说城里开餐馆赚大钱,他便一头闯进了县城,开张了一家叫“糖醋张”的小铺子。张爱国自豪地说,这个“糖醋张"的招牌,还是咱宴请了几位文化人琢磨出来的呢。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个“糖醋张”的小餐馆,虽然铺面的位置有些偏,可架不住张爱国的手艺精湛,味道堪称一绝,一传十,十传百,门庭若市,生意兴隆。慢慢地,食客们便四处传播张爱国的神奇传说,那就是什么客人吃什么菜,他只要看一眼就知晓,客人定个价位就行,无需自己点菜,他保准伺候得客人一百个满意。就因为这个神奇的传说,小县城里的人们,从此便忘却了张爱国的名字,只记得他就叫“糖醋张"。

新来的张副县长就是不信“糖醋张”的神奇传说。张副县长下了班,挤进了“糖醋张"铺子,他点了个高档价位,好奇地坐等上菜。几分钟的工夫,主菜就上了桌,糖醋茄子糖醋梨,还配了几碟爽口的小吃。张副县长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糖醋茄子,外脆里嫩,酸酸甜甜,味蕾全开;张副县长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糖醋梨子,酒香扑鼻,沁人心脾,胃口大开。

张副县长乐呵呵地走了。店里的伙计好奇地问“糖醋张”,你咋就知道他爱吃啥呢?

你没看出他是个当官的人?当官的平时大肉大鱼吃腻了,他们就好这口“素"的。“糖醋张”有板有眼地说。

一帮在机关上班的年轻人就是不信“糖醋张"的神奇传说。下了班,男男女女挤进“糖醋张”铺子,几个男的坐一桌,几个女的坐一桌,两桌都点了个中档价位,好奇地坐等上菜。几分钟的工夫,主菜就上了桌,男的那桌是糖醋排骨和糖醋茄子,女的那桌是糖醋鱼和糖醋梨,还分别配了几碟爽口的小吃。只见几个小伙子尝了一口糖醋排骨,红亮油润,肥而不腻,爽口开胃;只见几个小姑娘尝了一口糖醋鱼,香酥酸甜,落口逍遥,回味无穷。

这帮年轻人乐呵呵地走了。店里的伙计好奇地问“糖醋张",你咋就知道他们爱吃啥呢?

你没看出他们是上班族吗?他们平时的伙食时好时差,咱就要“荤素搭配”,男的一般爱吃油腻的,咱就端上糖醋排骨,女的一般爱吃细腻的,咱就端上糖醋鱼;俗话说“茄补阳,梨滋阴",糖醋茄子自然就上给男的那桌,糖醋梨自然就上给女的那桌。“糖醋张”有板有眼地说。

一群在城里打工的泥瓦匠就是不信“糖醋张"的神奇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