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导学案(无答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
板块1:名著档案——精要归纳名著基本文常、评价定位,便于识记。
【名著档案】
书名:《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体裁:回忆性散文集
作者:鲁迅
人物:阿长衍太太藤野先生范爱农等
成书时间:作于1926年2月至11月,1927年5月成集。
关键词:回忆性怀念师友批判封建“正人君子"
板块2:作者简介和背景介绍——了解作者生平,简介写作背景,便于揭示作品主题,助读经典。
【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写作背景:1925年,鲁迅在北京担任大学讲师期间,因支持学生运动而受到当时所谓“正人君子”的流言攻击和排挤。1926年,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三·一八"惨案。作者鲁迅写下《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热情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结果遭到当局的通缉而不得不远走厦门避难。《朝花夕拾》中的作品虽然都是在追忆往事,但也是“借题发挥”,影射、讥讽当时的社会现实。
板块3:阅读建议——根据具体内容,分解规划阅读进度,关注经典篇章,设定整本阅读目标,进行阅读方法指导。
【阅读建议】
时间阅读安排阅读方法
整本阅读(自主安排)第1周第1篇《狗·猫·鼠》第2篇《阿长与〈山海经〉》第3篇《二十四孝图》第4篇《五猖会》第5篇《无常》略读法就是用尽快的速度,抓住几个要点把书读一遍,对全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他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阅读方法。本书整本阅读以泛读为主,每周阅读五篇内容。初步了解阅读内容,对文章大意有较为深刻的印象。
第2周第6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7篇《父亲的病》第8篇《琐记》第9篇《藤野先生》第10篇《范爱农》
精彩阅读第1周《阿长与〈山海经〉》批注式阅读是指我们在自主阅读时,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对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情感、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进行标注。
第2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专题探究第3周专题——走近鲁迅身边的人物要求结合原著,了解人物的主要经历、主要性格或品质,并说清楚这个人物带给你的启示、感受,用理性的方式分析对他们对鲁迅产生的影响以及鲁迅对他们的不同情感。
板块3:内容梗概与导读任务设计——浓缩作品内容,速读名著,对章节内容作总体了解。设计导读任务,促动学生阅读原文,思考问题,便于教师监测学生阅读状况。
【内容梗概与导读设计】
内容梗概
1.《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噑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2.《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本文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3.《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等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的可怜。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4.《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本文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5.《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这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7.《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8.《琐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9.《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10.《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最后溺死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导读设计
《小引》
1.鲁迅这些文章在刊物上随续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到编成集子的时候改称《朝花夕拾》,哪个题目好?请你说说文题“朝花夕拾”的含义是什么。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前天,已将《野草》编订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葬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它改了一个名称:_________________。常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
(1)上面这段文字画线处应该填上的作品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2)这部作品为什么多以第一人称角度展开叙写?
《狗·猫·鼠》
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中穿插的与猫有关的两个故事。
2.梳理清楚作者仇猫的原因有哪些?
3.圈出文中反复提到“正人君子"的语句并思考作者对他们的态度。
4.简要概括狗与猫成为仇家的原因。
《阿长与〈山海经〉》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记叙了关于阿长的哪几件事?
2.在书中批注长妈妈有哪些性格特点?
3.“我”对阿长的心理情感是发展变化的,试圈出其变化轨迹。
4.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①“我”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事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
②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③“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神力”指什么从阿长给“我"买《山海经》这件事上,你看出了她什么性格特征
《二十四孝图》
1.作者重点记录了《二十四孝图》中的哪几个故事?为什么要重点记录这几个故事?
2.圈划出作者对于《二十四孝图》的态度的语句,并概括作者对古时的所谓“孝”持有怎样的态度?
3.“我"得到《二十四孝图》为什么既高兴又扫兴?
《五猖会》
1.圈画出表现我心理变化的词句,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2.概括《五猖会》的主要事件。
3.《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_____________,让我感到痛苦。从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概括《五猖会》的主题。
5.阅读《五猖会》片段,回答问题。
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赛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①选文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场景和结尾部分“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②文中画线句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无常》
1.圈画出文章中描写无常的语句。
2.概括表现无常身上具有“人性”的故事。
3.“无常"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什么?
4.《无常》中写无常的用意是什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阅读文章,用批注法,体会百草园的自由快乐,概括“乐”在何处?
2.作者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作者从哪些方面批评了三味书屋的教育?
3.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片段,完成题目。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①根据选段内容给文段加一个小标题:
②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来对百草园进行描写?请结合文句列举两个句子进行分析。
③描写泥墙根一带的趣味叙述了四件事,请概括这四件事,(每件事不超过6个字)
____________
4.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片段,完成题目。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的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只短棒()起一大片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的()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①这段文字的最大特点就是用词准确精练,请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动词,并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本段的中心是冬天雪后捕鸟的乐趣,却写了百草园的无味,这是什么写法,有何作用?
《父亲的病》
1.本文中,列举了庸医害人的种种荒诞行为,请从文中圈划并作批注。
2.《父亲的病》中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怎样的实质?
3.文中所写的治病过程对鲁迅后来的成长有着怎样的影响?
4.《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叙述了父亲临终时“我”在衍太太的催促下不断大声呼叫父亲的一幕,结尾处作者为什么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琐记》
1.圈画出鲁迅成年后上学时的学堂名称、学习科目、所读之书的句子。
2.批注、勾画出鲁迅辗转几个学堂的原因的句子。
3.批注描写衍太太的语句,概括有关她的的几件事及其人物形象特点?
4.“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鲁迅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_____________,用了“”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作者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_________________。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竞天择”等思想是在___(学校)。
《藤野先生》
1.鲁迅是在怎样的背景之下认识藤野先生的?
2.圈划描写藤野先生的语句并批注,体会藤野先生的形象特征。
3.鲁迅对藤野先生的前后认识分别是什么?
4.藤野先生的哪些行为对鲁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作出一生中重要的转变——“",他作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是事件和事件。
《范爱农》
1.文中写了鲁迅的两次摇头,分别是因为什么?起初鲁迅认为范爱农是怎样一个人?
2.作者在东京与范爱农发生的最大冲突是什么?
3.在你眼中,范爱农是怎样一个人,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4.范爱农的悲剧命运根源是什么,请结合背景说说你的理解。
板块4:经典精读——精选经典片段和高频考查的情节,配以精要赏析和相关阅读题目。
经典片段一_________《五猖会》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者,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有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赏析:
文章对自己从“笑着跳着"的兴奋激动,到背书过程中渴盼前往看戏的急切和被父亲逼迫背诵《鉴略》的痛苦无奈交织,再到感觉一切“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的心情变化写的很细致,蕴含着对封建教育压制、摧残儿童天性不动声色的批判。我们也从文中看到,作者对其父亲没有一句谴责之词,只是流露出对长辈不能理解一位儿童真实心情的伤感与困惑。
经典片段一___《范爱农》
到初冬,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讲笑话。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
我们便到街上去走了一通,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什么铁路股东是行政司长……。这军政府也到底不长久,几个少年一嚷,王金发带兵从杭州进来了,但即使不嚷或者也会来。他进来以后,也就被许多闲汉和新进的革命党所包围,大做王都督。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
我被摆在师范学校校长的饭碗旁边,王都督给了我校款200元。爱农做监学,还是那件布袍子,但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工夫谈闲天。他办事,兼教学,实在勤快得可以。
赏析:
文中有一个重要的细节,即对光复后的绍兴换汤不换药的描述。这其实已埋下了范爱农悲剧的伏笔。鲁迅对范爱农没有一句正面的赞扬,只是从他的神情“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从他的行动“实在勤快得可以"表现了革命后的范爱农心情愉快的一面。但范爱农心里产生的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鲁迅其后又用了很多笔墨写光复后绍兴的现实,其实就是在探讨造成他的朋友悲剧命运的原因。
经典片段三___《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赏析:
作者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样一组词语,引出13种景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泥墙根、油蛉、蜈蚣、何首乌藤、木莲藤、覆盆子)、4件趣事(找蜈蚣、按斑蟊、拔何首乌根、摘覆盆子),前两个“不必说"略写百草园概貌,“单是……就有……”则比较详细地写百草园一角“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先用两个“不必说”宕开一笔,突出“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已趣味无穷,可见园子里佳趣俯拾皆是,渲染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感彩。写景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前一个“不必说”写静物由低到高,后一个写动物由高到低。整体部分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部分则由动物写到植物。
经典片段四___《阿长与〈山海经〉》
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赏析:长妈妈对“哥儿”的真情关爱在购买《山海经》这一情节中猛然表露了出来,使作者大受感动,“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以至于对过往所有的抱怨,“从此完全消灭了”,并且对长妈妈“发生新的敬意了",因为“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正是在这种转变中,长妈妈的形象丰满了起来,作者对长妈妈的深深怀念之悄也得到了彰显。处处流露着人间真情,在丝毫不带造作的叙述中,让读者进入到了儿时作者的世界中,读来令人觉得特别可亲。
板块5: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结合相关事件分析性格特征),全面立体地呈现人物。包含两个层次:结合具体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精准概括性格特点。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父亲。
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长妈妈人物简介阿长,鲁迅的保姆。她的真实名字并无可考,因为在她之前的女工叫“阿长",所以大家仍叫她阿长。她生得“黄胖而矮”,夏天的睡相很差,还总喜欢“切切察察"。
相关情节(1)教给鲁迅传统的道理和规矩。比如正月初一早上第一句话只能说“阿妈,恭喜恭喜”,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人死了,不能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2)给鲁迅讲“长毛"的故事。(3)主动为鲁迅买来了他心心念念的《山海经》。(4)踩死鲁迅养的隐鼠并嫁祸给猫。
性格特征粗俗守旧、愚味迷信但又朴实善良、勤劳忠厚、热心真诚。
精要分析虽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但她善良、朴实,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藤野先生人物简介全名藤野严九郎,仙台医专教授解剖学的教授。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他治学严谨、对工作认真负责;有正义感,没有民族偏见,平等对待学生。
相关情节(1)对来自中国的鲁迅非常关心,主动帮其订正讲义,直到教完他所担任的全部课程,这让鲁迅心生感激。(2)指导鲁迅准确地画血管图,关心鲁迅的解剖实习。(3)对中国女人裹脚后足骨的畸形很感兴趣,想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最终没有得到答案,他很是遗憾。(4)鲁迅离开仙台,他非常悲哀,特意送给鲁迅一张自己的照片以做纪念,并叮鲁迅照了照片寄给他,时时通信告知此后的状况。
性格特征治学严谨、正直善良、热情诚恳、有求实精神、没有民族偏见。
精要分析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范爱农人物简介鲁迅的同乡,与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相识。最初与鲁迅有过嫌隙,后与鲁迅冰释前嫌。回国后受到排挤,十分潦倒。他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无法在黑暗的社会立足,穷困潦倒、痛苦失意,最终死(鲁迅疑心是自杀)。
相关情节(1)留学时期,在同乡会上和鲁迅发生争执。(2)他因没有学费而无法继续留学。回国后在故乡受到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只好在乡下教书。与鲁迅在故乡的酒楼重逢,两人叙谈各自经历。(3)辛亥革命后,他热情高涨,身兼数职,做了很多事,却卷入报馆案风波。(4)鲁迅离开绍兴后不久,他便失业,陷入穷困潦倒的境地,终日借酒浇愁,最终溺死。
性格特征孤傲耿直、正直倔强、疾恶如仇,内心痛苦
精要分析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范爱农有着倔强耿介的性格,他愤世嫉俗,比如,得知恩师徐锡麟被杀后,违逆众人意见,反对发抗议电报到北京的细节,表现了他极度愤慨的心情;范爱农也是一个负责任的人,“爱农做监学,他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功夫谈闲天。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可惜环境对他不利,辛亥革命后备受打击迫害,不为社会所容,社会环境逼得他走投无路。
衍太太人物简介鲁迅儿时的邻居,庸俗粗鄙、爱搬弄是非的市井妇人。儿时的鲁迅认为她是一个和蔼的人,长大后逐渐发现她的虚伪自私。她喜欢孩子,也很受孩子们的信任,但她常常背后怂恿孩子们干不好的事,出事后又充当老好人。
相关情节(1)鲁迅父亲弥留之际,她让鲁迅在一旁大声叫喊父亲,増加了病人临终的痛苦。(2)怂恿孩子冬天吃冰;怂恿孩子们打旋子,孩子摔倒了又推卸责任。(3)给年幼的鲁迅看成人图画。(4)教唆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并散布谣言,迫使鲁迅离开故乡,去异地求学。
性格特征自私自利、心术不正、庸俗虚伪、爱搬弄是非。
精要分析衍太太是一个灵魂自私、奸猾的人,父亲临终前需要平静,而精通礼节的衍太太却要叫“我”大声唤叫父亲,弄得父亲“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些苦痛"。她怂恿别人家的孩子在冬天比赛吃冰,或者比赛打旋,而且教唆“我”去偷母亲的首饰变卖,“我"没有偷,她却放出流言来了。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在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
寿镜吾人物简介书塾的先生,名寿怀鉴,字镜吾。对学生要求严格、思想却也开明,对爱玩的学生并不严加斥责。
相关情节(1)鲁迅向他询问“怪哉”的事情,他脸上有些怒色。(2)循序渐进教鲁迅读书。(3)学生们跑到书屋后面的园里玩要,误了上课的时间,他并没有严厉呵斥。
性格特征方正、质朴、博学,对学生要求严格。
精要分析寿镜吾先生是鲁迅的私塾老师,有古代知识分子的质朴,正直,博学,又有点迂腐,对学生要求严格认真负责,而与其他的私塾老师相比又比较开明。鲁迅先生对寿镜吾先生在字里行间还是流露出尊敬的心情。
父亲人物简介ー个专制且严厉的封建家长,童年时期的鲁迅受到他的严格管教。后来得了病,在庸医的治疗下病情加重,最终去世。
相关情节(1)在鲁迅准备去看五猖会时,强迫鲁迅背通(鉴略)。(2)生病后,在两个庸医的治疗下病情加重,最终在鲁迅的大声叫中痛苦地离世。
性格特征严厉、专制,不理解儿童的心理。
精要分析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
板块6:主题概括与艺术特色——概括本书的主要事件和主题思想(情感、哲理、启示等),提炼全书的主要艺术成就(手法分析、语言特色、作品意义等)
主题概括
《朝花夕拾》的原名叫作《旧事重提》,写了作者年少时代到青年时期到日本学习生活前后的若干生活片段,是作者对逝去岁月的回忆,有真挚的情怀,有无奈的感伤,展现了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出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具有对封建教育、封建道德、封建顽固派的批判意识。
艺术特色
⑴在对往事深情的回忆时,作者无法忘却现实,常插入一些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作者鲁迅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如《狗·猫·鼠》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
⑵常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如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昧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⑶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如在《父亲的病》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
⑷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如《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感和批判;《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狗·猫·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⑸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蕴涵丰厚。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声绘色,令人神往。
⑹注意人物的刻画和描写,运用白描的手法,传神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采用了人物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创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旧学老先生寿镜吾;《阿长与〈山海经〉》中农村朴素妇女阿长;《藤野先生》中教学严谨的藤野。
⑺文集中始终贯穿着一个人物形象“我”——作者自己。《狗·猫·鼠》中有一个神往于“老鼠成亲"的充满童趣的“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捉蟋蟀、捕鸟的顽皮好动的“我",敢于提出“怪哉”为何物的充满好奇的“我";《五猖会》中有对“背不出,不准去看会”的封建家长制和封建教育不满和反抗的“我";而在《藤野先生》、《范爱农》、《琐记》中,则有苦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爱国青年的“我”。文集虽然记叙了作者若干生活片断,但各篇联系起来看,“我"从充满童心的孩提时代,到身受封建教育对心灵的损害而萌发叛逆思想,离家去异地走异路,成为青年爱国和革命民主主义者,其间的思想变迁、生活道路、性格兴趣,历历可见。
板块7: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在完成整本书阅读的基础上,形成关于本书的知识体系,便于更深入地理解主旨、分析人物及关系。
思维导图一:
第一类《狗·猫·鼠》
《二十四孝图》
第二类《阿长与〈山海经〉》
《藤野先生》《范爱农》
《五猖会》《无常》
第三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琐记》
人物关系思维导图:
板块8:备考演练——1.根据阅读计划,针对每一周的阅读内容,选择典型练习。强化记忆和训练。2.呈现中考考查的形式,汇编各省市中考典型试题,或精心锤炼,原创模拟试题。
阅读训练(第1周)
1.《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上发表时,原题为_____________,意为:___,即“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它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___(体裁)。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无常》一一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喜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___"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___”。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嘲讽。
4.《二十四孝图》一文中“我”得到《二十四孝图》为什么既高兴又扫兴?
5.《五猖会》中写道:“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
6.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①___,②___,③___。
7.一位同学提供了A、B两段文字,设计了两个问题,请你回答。
A.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
——《阿长与》
B.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
——《五猖会》
(1)A、B两段文字分别是哪两件事产生的影响?请简要概括。
(2)分别说说这两件事对作者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
8.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从本周所读的几篇文章中,找出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温馨的回忆:
理性的批判:
阅读训练(第2周)
1.“好。那么,走罢……寻別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一文。在文中作者提到他离开故乡后起初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_____________,因为感到“不合适"和“”,他随后又考人了矿路学堂。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_____________,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2.《藤野先生》一文记录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的经过。文章突出地表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
等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情怀念。
3.《父亲的病》一文重点回忆了作者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等“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
的实质。
4.因为阻止我们吃冰致使我们大半天玩不成,()被我们起了个“肚子疼”的绰号
A.衍太太B.我母亲C.阿长D.沈四太太
5.根据以下提示写出相应人物的名称。
(1)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2)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3)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別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
(4)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5)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6.《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作者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7.走入《朝花夕拾》,我们可以追寻鲁迅先生思想变化的轨迹。请你概括鲁迅先生在南京的矿路学堂毕业后和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分别做出了怎样的人生选择,并简述其原因。
8.根据下面文段内容,回答问题。
照例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1)文段选自《》(书名),作者是___。(2分)
(2)文中的“他"指的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中考试题集锦
1.【2018四川乐山】①鲁迅先生在《__________》一文中,以饱含深情的笔触,书写了对一位潦倒的同乡旧友的真切同情与怀念。该文收录到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
2.【2018天津】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文段的空缺处填写相应的人物。
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
3.【2018浙江杭州】名著阅读。
《》,记叙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4.【2018江苏连云港】阿长和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两个很典型的妇女形象,分别写出她们与“我”相关联的一件事情以及“我"对她们的态度。
5.【2017张家界】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说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件。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
上面选段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文中的“她”是指_________________。
因___一事,她被儿时的鲁迅称赞“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甚至“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6.【改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范爱农》一文中的范爱农和鲁迅是同乡,都在日本留过学,但他们在对徐锡麟等人被杀要不要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时持不同意见。
B.《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都选自于这本散文集。
C.《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是我们家保姆,她又高又瘦,她迷信唠叨,令人厌烦,但她为我买来了《山海经》,让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
D.《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
7.【2016福建福州】班级开展《朝花夕拾》阅读交流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阅读心得。小明抢先说:“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真切地感受到小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请你从《朝花夕拾》其余篇目中选择你熟悉的一篇,简述你的阅读心得。
8.【2017浙江省衢州】从《朝花夕拾》的阅读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童年鲁迅?结合内容简要作答。
9.【2017北京】名人故居是北京的历史文化名片。参观这些故居,是了解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题。
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
C.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这样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
D.《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10.【2017江苏扬州】读名作选段,填空。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以上情节出自《朝花夕拾》中的《》.“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是因为____________。
11.【2017浙江杭州】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文,饱含着鲁迅对一位潦倒的同乡旧友的思念与同情:《二十四孝图》一文,表明了鲁迅对封建孝道持的态度。
12.【2017浙江绍兴】选出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一项()
A.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C.写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13.【2016北京】《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有些作品记录了他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在这些作品中,鲁迅描写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如《阿长与》中的阿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①又如《②》中的③_________________。
14.【2016广西桂林】课外阅读积累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计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以上文字出自鲁迅散文集《》,文段中的“她"是___(人物)。
15.【2016浙江湖州】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从下列两部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具
内容简要评析书名的特点。
《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6.【2016广东】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题。
这是一个高大身村,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受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
“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啰一一”他说。
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
……
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受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
“哦哦,你是范爱农!"
“哦哦,你是鲁迅!”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晴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掛,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1)阅读原著,概括鲁迅与范爱农交往的三件事。(3分)
(2)作者开篇从和范爱农的矛盾冲突写起,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3分)
(3)选文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突出范爱农的性格?请举一例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导读设计
《小引》
1.《朝花夕拾》。“朝花夕拾"这个题目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旧事比作以前的花,而现在再捡起叙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书的内容是旧事,题目充满诗情画意,更能吸引读者兴趣。含义:鲁迅在晚年时回忆自己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和心路历程。
2.(1)《朝花夕拾》(2)因为《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回忆自己往事的文章,自然多会采用第一人称来写。此外,用第一人称还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有同作者促膝长谈的感觉,更显亲切。
《狗·猫·鼠》
1.故事1:狗和猫成为仇家的故事故事2:虎向猫学艺后想杀掉猫却不能的故事。
2.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3.因为这些大角色是“不好惹"的。怎地“不好惹”呢?就是怕要浑身发热之后,做一封信登在报纸上,广告道:“看哪!狗不是仇猫的么?鲁迅先生却自己承认是仇猫的,而他还说要打“落水狗"!”这“逻辑"的奥义,即在用我的话,来证明我倒是狗,于是而凡有言说,全都根本推翻,即使我说二二得四,三三见九,也没有一字不错。这些既然都错,则绅士ロ头的二二得七,三三见千等等,自然就不错了。态度:针对“正人君子”对自己的攻击进行反驳,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
4.据说是这么一回事:动物们因为商议要事,开了一个会议,鸟、鱼、兽都齐集了,单是缺了象。大家议定,派伙计去迎接它,拈到了当这差使的阄的就是狗。“我怎么找到那象
呢?我没有见过它,也和它不认识。”它问。“那容易,"大众说,“它是驼背的。”狗去了,遇见一只猫,那猫立刻弓起脊梁来。它便招待同行,将猫介绍给大家道:“象在这里!"但是大家都嗤笑它了。从此以后,狗和猫便成了仇家。
《阿长与〈山海经〉》
1.①喜欢切切察察②睡觉时摆成“大”字。③讲长毛的故事。④讲除夕和日常生活中的规矩。⑤给“我"买《山海经》。
2.粗俗守旧、愚味迷信但又朴实善良、勤劳忠厚、热心真诚。
3.实在不大佩服她——“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又不许“我"走动,并动辄以告状相威协;睡觉的姿态不好,占了过多的地方;满肚子麻烦的礼节,等等。
空前的敬意——对“我”讲“长毛"的故事,某些情况表明她似乎有“伟大的神力”,于是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
新的敬意——她给“我”弄到了绘图的《山海经》,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4.①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说明“我”没有把买书的希望寄托在阿长的身上,只是随便说说而已。表现“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②表现了“我”当时接到书时的震惊和感激之情。
③神力: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性格特征:对“我"极其疼爱,表明她善良朴实。
《二十四孝图》
1.子路负米、黄香扇枕(可以勉力仿效的)、陆绩怀橘(也并不难)、哭竹生笋(就可疑)、卧冰求鲤(有性命之虞)、老莱娱亲、郭巨埋儿(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七篇。(《后记》中还包括李娥投炉、曹娥投江觅父尸、尝粪心忧)
2.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揭示其虚伪和残酷。
3.高兴的是:鬼少人多②归我一人独有③那里面的故事似乎准确无误④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的讲出一段的事迹;
扫兴的是: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五猖会》
1.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2.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_
3.《鉴略》父亲是一个严厉专制、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封建家长。
4.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5.①“忙乱”看出家人们的兴奋、高兴,“静肃"看出家人为“我”能否背诵《鉴略》而紧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家中人对父亲的尊敬之情,表达父亲让我背书给我带来的痛苦感受,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
②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无常》
1.他不但活泼而诙谐,单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概。只要望见一顶白纸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了。身上穿的是斩衰凶服,腰间束的是草绳,脚穿草鞋,项挂纸锭;手上是破芭蕉扇、铁索、算盘;肩膀是耸起的,头发却披下来;眉眼的外梢都向下,象一个“八”字。头上一顶长方帽,下大顶小,按比例一算,该有二尺来高罢;在正面,就是遗老遗少们所戴瓜皮小帽的缀一粒珠子或一块宝石的地方,直写着四个字道:“一见有喜"。有一种本子上,却写的是“你也来了”。这四个字,是有时也见于包公殿的扁额上的,至于他的帽上是何人所写,他自己还是阎罗王,我可没有研究出。“黑脸、黑衣,谁也不爱看。"在“阴死间”里也有的,胸口靠着墙壁,阴森森地站着;那才真真是“碰壁"。凡有进去烧香的人们,必须摩一摩他的脊梁。“
2.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3.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4.是说明人间没有公证,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表达了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打着“公平”“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之流辛辣的嘲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乐景: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景色。
乐事:冬天捕鸟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听美女蛇的传说
乐情:自由自在没有压力有人相伴
2.环境呆板生活枯燥内容晦涩难懂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3.①五彩缤纷的“乐园”
②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从视觉上写;
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
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
③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4.①“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九个动词,这些词语的运用,准确、生动、传神地刻画了捕鸟的整个过程。
②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以百草园冬天的无味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
《父亲的病》
1.略陈莲河用药中要求“蟋蟀一对”,且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等
2.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3.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等,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从而使鲁迅鄙视视中医,崇尚西医,毅然到陌生的他乡求学,以实现学医救国之梦。在日本留学时为了救国图存,他又谢绝了藤野先生的极力挽留,并放弃自己的专业,孤独地投入到艰难的文艺运动中。
4.懊悔并自责于没有让父亲安静地离去。作者每念及此的不安、痛苦,以及对父亲的爱和痛惜。
《琐记》
1.雷电学堂:英文、汉文《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论》《颍考叔论》等
矿路学堂:德文、汉文、地学、金石学《小学集注》《天演论》《时务报》《译学汇编》
2.11--16段,原因:乌烟瘴气,教学内容安排极不合理,学生有等级之分,学习内容脱离生活实际,迷信。
17--24段,原因:内容无趣,教师懈怠迂腐,学无所获。
3.(1)怂恿孩子冬天吃冰
(2)怂思孩子们打旋子,孩子摔倒了又推卸责任。
(3)给年幼的鲁迅看成人图画。
(4)教唆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并散布谣言,迫使鲁迅离开故乡,去异地求学。
自私自利、心术不正、庸俗虚伪、爱搬弄是非。
4.江南水师学堂乌烟瘴气《天演论》矿路学堂
《藤野先生》
1.日本当时已经很受西洋风影响,人们会跳一些外国舞蹈,清朝的留学生留着辫子、穿着长袍,也跟着一起学。留学生们要学西洋,可是又不知道到底该学什么,于是就以一个很怪异的方式组合起来,认为这就是洋化了。这种只学得了表面皮毛的洋化,本质上是极其腐朽的传统的另一种反映。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于是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2.不拘小节治学严谨、正直善良、热情诚恳、有求实精神、没有民族偏见。
3.在见藤野先生之前,听留级学生议论,认为藤野先生是一位邋遢、不注重形象、不受学生喜欢的老师;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因与藤野先生有过几次交流,认识到藤野先生是一位正直热忱、循循善诱、尊重科学且有着认真求实精神和严谨治学态度的好老师。
4.①添改讲义(正直热忱、一丝不苟);②纠正解剖图(循循善诱、尊重科学);③关心解剖实习(真诚关怀、热情正直);④了解裹脚(认真求实的精神、严谨治学的态度)。
5.弃医从文匿名信看电影
《范爱农》
1.第一次是因为关吏从范爱农一行人等的行李中翻出绣花弓鞋,有损国体。第二次是因为让座“雍容揖让"“分出尊卑”,显得封建。起初鲁迅认为他非常冷漠,十分胆小,对师长无情,与人背道而驰。
2.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因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被杀后,范爱农因为对鲁迅有偏见,故意反对鲁迅提议的“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在众人的压力下屈服后,又故意针对鲁迅要求主张发电的人拟电稿。鲁迅主张“这一篇悲壮的文章必须深知烈士生平的人来作”,要求范爱农写,两人因此而发生冲突。
3.爱憎分明,为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奶茶产品市场规模分析及投资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大口徑HDPE水管项目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商品防伪标签市场竞争状况及投资趋势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印刷滚筒抹布资金申请报告
- 2024年水利水电施工环保责任承诺书3篇
- 2024年度图书印刷与网络销售渠道合作合同2篇
- 2024年版车位独家销售代理协议版B版
- 眉山药科职业学院《生物化学(B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生物科技研究与发展合同
- 专业知识 电视新闻采访与编辑中同期声的技巧
- 气相色谱检测器FID-培训讲解课件
- 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教学课件
- 《HSK标准教程1》-HSK1-L8课件
- 幼儿园小班绘本:《藏在哪里了》 课件
- 上册外研社六年级英语复习教案
- 替班换班登记表
- 社会保险法 课件
- 阿利的红斗篷 完整版课件PPT
- 桥梁工程挡土墙施工
- 供应商质量问题处理流程范文
-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完整版)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