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课件制作人:王依1请欣赏目录1杜甫的生平简介2杜甫的诗歌成就3杜甫的诗歌的思想核心45杜甫的死因之谜及其猜测杜甫的创作经历及作品6杜甫意外走红网络〔外一篇〕.一.杜甫生平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被保存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后世诗人有“最尚杜工部之系心国民〞之语〔?载敬堂集?〕。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乱、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方“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二.杜甫的诗歌成就.三.杜甫的创作经历及作品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一生不得志,只做过一些左拾遗等小官,虽然被后世称为“诗圣〞,诗歌被称为“诗史〞,可在唐朝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有一首?戏为六绝句〔其二〕?就是写“初唐四杰〞的:“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其中不乏也有诗人的自比,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时期:见下继续读书和漫游时期
〔三十岁以前〕所谓“放纵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开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齐赵。之后在洛阳遇李白,两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这便是“诗仙〞与“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此期间的代表作有?望岳?、?房兵曹胡马诗?、?赠李白?等。二圣右为李白6.岱宗夫如何望岳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7.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8.困居长安时期
〔三十至四十四岁〕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当朝宰相李林甫为了到达权倾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说无人中举。后来杜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的职位。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挖苦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到达了新的高度。玄宗在751年正月8到10日接连举行了三个盛典。9.为官时期
〔四十四至四十八岁〕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fu)州,单独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书为宰相房琯〔[fángguǎn]〕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书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10.11.哀江头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12.此诗前半首回忆唐玄宗与杨贵妃游幸曲江的盛事,后半首感伤贵妃之死和玄宗出逃,哀叹曲江的昔盛今衰,描绘了长安在遭到安史叛军洗劫后的萧条冷落景象,表达了诗人真诚的爱国情怀,及对国破家亡的深哀巨恸之情。13.全诗分为三局部。前四句是第一局部,写长安沦陷后的曲江景象。“忆昔霓旌下南苑〞至“一笑正坠双飞翼〞是第二局部,回忆安史之乱以前春到曲江的繁华景象。这里用“忆昔〞二字一转,引出了一节极繁华热闹的文字。“明眸皓齿今何在〞以下八句是第三局部,写诗人在曲江头产生的感慨。分为两层。第一层〔“明眸皓齿今何在〞至“去住彼此无消息〞〕直承第二局部,感慨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悲剧。第二层〔“人生有情泪沾臆〞至“欲往城南望城北〞〕总括全篇,写诗人对世事沧桑变化的感慨。前两句是说,人是有感情的,触景伤怀,泪洒胸襟;大自然是无情的,它不随人世的变化而变化,花自开谢水自流,永无尽期。14.西南漂泊时期
〔四十八至五十八岁〕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人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严武处,严武死,他再度飘泊。继又漂泊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衡州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15.登高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16.四.杜甫的死因之谜多少年来,杜甫给后人留下的最大疑惑是他的死因。文学、史学界针对杜甫的死因提出了五种死因,而且各执一词,发人深思。我到底怎么死的呢?17.死亡之谜大猜测一、病死说翻阅莫砺锋、童强著?杜甫传?,关于杜甫的死,书中是这样写的:“冬天到了,诗人病倒了。病倒在行往衡阳的舟中。……一颗巨星就在这无限的孤独、寂寞中陨落了。〞二、赐死此说最早出自于假冒唐朝李观的名义写的?杜拾遗补遗?。这种说法自提出后,后来历朝历代的学者对此说进行批驳,并明确指出此段文字中的“硬伤〞,唐玄宗死于宝应元年,也就是公元762年,怎么能又在770年赐死子美杜甫呢?三、自沉于水而死原因:此说源于伪托唐朝韩愈名义撰的?题杜子美坟?提出“三贤〔指屈原、李白、杜甫〕同归一水〞的说法。三人怀沙自沉,这显然是一种没有丝毫根据的想象。四、食物中毒而死提出此说的是现代著名学者郭沫假设,郭沫假设的这种说法同样具有猜测性,几乎没有文献作为依据纯属于个人的文学创作。五、消化不良而死此说较为可信。杜甫的死和饥饿有着斩不断的联系,离开四川后的杜甫客居湖南,由于被突然的洪水所围困,连续饿了9天(一说是连续饿了5天)。当地县令用小船把杜甫救了回来,以牛炙〔炙:烤肉〕白酒招待他,难得饕餮一回的杜甫因许久未进食,肠胃难以承受,最终因消化不良而死。18.五.杜甫的诗歌的思想核心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评。他同情人民,甚至情愿为解救人民的苦难做出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根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那么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19.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⑵。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⑶。访旧半为鬼⑷,惊呼热中肠⑸。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⑹。怡然敬父执⑺,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⑼。夜雨剪春韭⑽,新炊间黄粱⑾。主称会面难⑿,一举累十觞⒀。十觞亦不醉,感子成心长⒁。明日隔山岳⒂,世事两茫茫⒃。20.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华州司功参军之后。诗写偶遇少年知交的情景,抒写了人生聚散不定,故友相见格外亲。然而暂聚忽别,却又觉得世事渺茫,无限感慨。开头四句,写久别重逢,从离别说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第五至八句,从生离说到死别,透露了干戈乱离、人命危浅的现实;从“焉知〞到“意长〞十四句,写与卫八处士的重逢聚首以及主人及其家人的热情款待,表达诗人对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视;最后两句写重会又别之伤悲,低徊婉转,耐人寻味.21.蜀相(咏史怀古诗)丞相祠堂何处寻⑵?锦官城外柏森森⑶。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⑷。三顾频烦天下计⑸,两朝开济老臣心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⑺。22.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概、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在艺术表现上,设问自答,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人称杜诗“沉郁顿挫〞,?蜀相?就是典型代表。23.六.杜甫很忙2021年3月,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在这些对语文课本图片的“再创作〞里,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话不多说,上图点击继续24.最近,诗圣杜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畜牧业生产与疫情防控责任合同
- 固定支架租赁合同
- 石油化工行业生产安全规范指南
- 药物治疗基础复习测试卷含答案
- 新能源汽车租凭合同协议书
- 3 《自己之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3
- 上海店铺合租合同范本
- 办公集装购买合同范本
- 房车大白转让合同范本
- 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和体积课件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1
- 跨学科实践“桥梁调查与模型制作”(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项目化课程案例
- 2025年大脑神经期末试题及答案
- 屋顶光伏的钢结构施工方案
- 应急物资储备检查改进应急预案
- 第15课《青春之光》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5年河南轻工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课内古诗比较阅读)(截至2024)
- 社保工伤申请流程
- 云梯车作业交底
- 《孙权劝学》历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40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