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JF1701.4—20191测量用互感器型式评价大纲第4部分:电流互感器1范围本大纲适用于计量器具分类编码为15280500的测量用电流互感器的型式评价。本大纲适用于供电气测量使用、频率为50Hz、额定二次电流为5A或1A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2引用文件本大纲引用了下列文件:JJG313测量用电流互感器GB/T156标准电压GB/T311.1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GB/T2423.2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Q:密封GB/T3954电工圆铝杆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4756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5585.1电工用铜、铝及其合金母线第1部分:铜和铜合金母线GB/T5832.2气体分析微量水分的测定第1部分:露点法GB/T7354高电压试验技术局部放电测量GB/T7674额定电压72.5kV及以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B/T8905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GB/T11604高压电气设备无线电干扰测试方法GB/T16927.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GB/T16927.2高电压试验技术第2部分:测量系统GB/T20138电器设备外壳对外界机械碰撞的防护等级(IK代码)GB/T20840.1—2010互感器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B/T20840.2—2014互感器第2部分:电流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IEC60376电气设备用六氟化硫(SF6)技术等级规范DL/T506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绝缘气体湿度测量方法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大纲;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大纲。3术语本大纲引用文件中采用的术语及以下术语适用于本大纲。3.1例行试验routinetestJJF1701.4—20192为了反映制造上的缺陷,每台设备承受的试验。这些试验不损伤产品的特性和可靠性。4概述电磁式电流互感器(以下简称电流互感器)采用电磁感应原理,将大电流按比例要求转换成小电流,用于电流监测和电能计量。电流互感器主要由一次绕组、二次绕组、铁心和绝缘材料四部分组成。影响其计量性能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有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和铁心。关键零部件和材料至少包含以下内容,详见表1。表1关键零部件和材料表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主要性能指标备注一次绕组导线电阻率ρ20:Ω·mm2/m二次绕组导线电阻率ρ20:Ω·mm2/m铁心材料非晶合金磁感应强度:T坡膜合金磁感应强度:T硅钢片磁感应强度:T5法制管理要求5.1计量单位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计量单位为A(安),或者为kA(千安)。5.2外部结构对于影响电流互感器计量性能及绝缘性能的关键部位,应采用封闭式结构设计或者留有加盖封印的位置,对需要进行现场检测的电流互感器,应有方便现场检测的接口、接线端子等结构。5.3标志5.3.1一般要求应在电流互感器的铭牌或面板等明显部位标注计量法制标志和计量器具标识。这些标志和标识应清晰可辨、牢固可靠。5.3.2计量法制标志的内容—产品合格印证(可与电流互感器本体分开设置);—计量器具型式批准标志和编号(试验样机应预留出相应位置)。5.3.3计量器具标识的内容—电流互感器的生产厂名或商标;—电流互感器的名称、型号和规格;—一、二次绕组标识;—主要技术指标如额定频率、设备最高电压(Um)、额定绝缘水平、额定一次电流、额定二次电流、准确度级别、额定负荷、短时电流参数等;—根据需要还应标出:绝缘耐热等级(A级绝缘不必标出)、额定连续热电流3(如果不是额定一次电流时)、总质量(≥50kg时)、绝缘液体的类型、额定充气压力、最低工作压力等;—设备种类:户内或户外(标称电压Un≤0.66kV的电流互感器可不标出)、温度类别(非正常使用环境温度);—出厂编号和生产日期;—需要限制使用场合的特殊说明(海拔、污秽等级、使用环境条件等);—产品制造所依据的标准(可在产品包装或使用说明书中说明)。5.4提交的技术材料申请单位应向承担型式评价的技术机构提供型式评价所需要的技术资料一式两份,包括:—被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受理,并委托进行型式评价的《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申请书》;—产品技术条件;—总装图、电路图及主要零部件图,内部结构图以及关键零部件清单;—样机的照片组图(正视、侧视、铭牌及产品总装图);—使用说明书;—涵盖GB/T20840.2—2014中7.1.2规定的例行试验报告;—对于需在爆炸环境中进行试验的,应提供防爆合格证(如果适用)。6计量要求6.1准确度级别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级别应从以下序列中选取:0.1级、0.2S级、0.2级、0.5S级、0.5级、1.0级。主要参数为额定一次电流、额定二次电流、准确度级别、功率因数、额定负荷和下限负荷。额定一次电流标准值为:10A、12.5A、15A、20A、25A、30A、40A、50A、60A、75A及其十进制倍数或小数。6.2测量区间在额定功率因数、额定负荷、1/4额定负荷或规定下限负荷情况下,分别测量额定电流百分数下的误差。电流互感器误差测量区间按表2条件进行。表2电流互感器误差测量区间准确度级别额定电流百分数二次负荷伏安值功率因数0.1级;0.2级;0.5级;1.0级5%;20%;100%;120%额定值额定值下限值0.2S级、0.5S级1%;5%;20%;100%;120%额定值下限值注:对有特殊要求的电流互感器可增加测量点。JJF1701.4—201946.3绕组极性标有P1、S1和C1的所有端子在同一瞬间应具有同一极性。6.4误差限值测量用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级别是以该准确度级别在额定一次电流和额定负荷下所规定的最大允许比值差(ε)的百分数来标称的。对于0.1级、0.2级、0.5级和1.0级的电流互感器,在二次负荷为额定负荷的25%~100%之间任一值时,其额定频率下的比值差和相位差应不超过表3所列限值。对于0.2S级和0.5S级的电流互感器,在二次负荷为额定负荷的25%~100%之间任一值时,其额定频率下的比值差和相位差应不超过表4所列限值。对所有准确度级别的电流互感器,负荷的功率因数均应为0.8(滞后),当负荷小于5VA时,应采用功率因数为1.0,且最低值为1VA。对额定输出最大不超过15VA的测量级绕组,可以规定扩大负荷范围。当二次负荷范围扩大为1VA至100%额定输出时,比值差和相位差应不超过表3、表4所列相应准确度级别的限值。在整个负荷范围,功率因数应为1.0。具有扩大电流额定值的电流互感器,试验应以额定扩大一次电流值代替120%额定电流值进行。注:通常,当任何位置的外部导体与电流互感器的空气距离不小于Um所要求的空气绝缘间距时,规定的比值差和相位差限值皆有效。表3测量用电流互感器的误差限值(0.1级~1.0级)准确度级别额定电流百分数下的比值差/%额定电流百分数下的相位差/(')/crad5%20%100%120%5%20%100%120%5%20%100%120%0.1±0.4±0.2±0.1±0.1±15±8±5±5±0.45±0.24±0.15±0.150.2±0.75±0.35±0.2±0.2±30±15±10±10±0.9±0.45±0.3±0.30.5±1.5±0.75±0.5±0.5±90±45±30±30±2.7±1.35±0.9±0.91.0±3.0±1.5±1.0±1.0±180±90±60±60±5.4±2.7±1.8±1.8表4特殊用途的测量用电流互感器的误差限值(0.2S级和0.5S级)准确度级别额定电流百分数下的比值差/%额定电流百分数下的相位差/(')/crad1%5%20%100%120%1%5%20%100%120%1%5%20%100%120%0.2S±0.75±0.35±0.2±0.2±0.2±30±15±10±10±10±0.9±0.45±0.3±0.3±0.30.5S±1.5±0.75±0.5±0.5±0.5±90±45±30±30±30±2.7±1.35±0.9±0.9±0.97通用技术要求7.1使用环境条件7.1.1环境温度正常使用环境温度分为三类:-5℃/40℃、-25℃/40℃、-40℃/40℃;如电JJF1701.4—20195流互感器组装在其他设备中,应按有关设备的温度条件作规定。7.1.2海拔高度海拔高度分为:1000m及以下,1000m以上。7.1.3污秽等级污秽等级分为:Ⅰ(轻),Ⅱ(中),Ⅲ(重),Ⅳ(严重)。7.2外观及结构电流互感器外观应与使用状态相符且全部附件装配到位,铭牌标志齐全、接线端子及螺栓符合图纸要求,无明显机械损伤和无渗漏油(气)现象,油位指示或压力表指示正常值范围,防爆装置(如果有)完好。电流互感器端子标志应正确。大写字母P1、P2、C1、C2表示一次绕组端子,大写字母S1、S2、S3表示相应的二次绕组端子。端子标志应明确表示以下各项内容:a)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b)绕组段(如果有);c)绕组和绕组段的极性关系;d)中间抽头(如果有)。7.3技术要求7.3.1一次端额定绝缘水平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端额定绝缘水平应以表5所列的Um(或Un)为依据。对于无一次绕组和本身无一次绝缘且Un≤0.66kV的电流互感器,其一次绕组的额定绝缘水平以Un为依据。系统标称电压Un见GB/T156。对Um≥40.5kV,且采用电容性绝缘结构的电流互感器,其地屏(末屏)对地应能承受额定工频耐受电压5kV(方均根值)。表5一次端额定绝缘水平Um(方均根值)/kV额定工频耐受电压(方均根值)/kV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kV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峰值)/kV(Un≤0.66)33.618/25407.223/30601230/427517.540/551052450/6512540.580/95185/20072.51403251603506表5(续)Um(方均根值)/kV额定工频耐受电压(方均根值)/kV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kV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峰值)/kV126185/200450/48055025236085039595046010503634601050850510117595055063014251050680155011757401675130080088019501425975210015501100110024001800注1:对于暴露安装,推荐选择最高的绝缘水平。注2:对于斜线右侧的数值,额定工频耐受电压为设备外绝缘干状态下的耐受电压值,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为设备内绝缘的耐受电压值。7.3.2一次端局部放电要求局部放电要求适用于Um≥7.2kV的电流互感器。局部放电水平应不超过表6规定的限值。表6局部放电测量电压及允许水平系统接地方式局部放电测量电压(方均根值)/kV局部放电最大允许水平/pC绝缘类型液体浸渍固体中性点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因数≤1.4)Um10501.2Um/520中性点绝缘或非有效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因数>1.4)1.2Um10501.2Um/520注1:如果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未指明时,则按中性点绝缘或非有效接地系统考虑。注2:局部放电的最大允许水平也适用于非额定值的频率。JJF1701.4—201977.3.3二次端绝缘要求二次端绝缘的额定工频耐受电压应为3kV。7.3.4段间绝缘要求具有多个线段的电流互感器,其段间绝缘的额定工频耐受电压应为3kV。7.3.5匝间绝缘要求二次绕组匝间绝缘的额定耐受电压应为4.5kV(峰值)。7.3.6电容量和介质损耗因数本要求仅适用于Um≥40.5kV、液体浸渍一次绝缘或采用电容均压绝缘结构的其他绝缘的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介质损耗因数(tanδ)允许值见表7。表7电流互感器的介质损耗因数允许值绝缘结构Um/kV测量电压/kV介质损耗因数允许值电容型绝缘≥550Um/≤0.004≤363Um/≤0.005非电容型绝缘>40.510≤0.01540.510≤0.02对于Um≥252kV的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在0.5Um/、Um/的测量电压下,介质损耗因数测量值的增值不应大于0.001。对于正立式电容型绝缘结构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的地屏(末屏),在测量电压为3kV下的介质损耗因数允许值不应大于0.02。7.3.7设备所用液体的要求对于充油产品,新绝缘油质量标准见表8。表8新绝缘油质量标准Um/kV击穿电压不低于kV介质损耗因数(90℃)不大于%含水量不大于mg/L含氢量不大于μL/L含乙炔量不大于μL/L含总烃量不大于μL/L≤40.540172.5~126451201000.110252451151000.11036355110500.110550650.510500.110800~1100700.510500.1107.3.8设备所用气体的要求新SF6应符合IEC60376的要求,而使用过的SF6应符合GB/T8905的要求。对于额定充气密度达到要求的气体绝缘电流互感器,其内部最大允许含水量应对应JJF1701.4—20198于20℃测量的露点不高于-30℃,在其他温度测量应作适当校正。7.3.9对零件和部件的温升要求绕组温升受其本身绝缘或周围介质的最低绝缘等级限制。电流互感器各种零部件、材料和介质的温升限值见表9。表9各种零部件、材料和介质的温升限值电流互感器各部分温升限值/K油浸式电流互感器顶层油50顶层油(对于全密封结构)55绕组平均60绕组平均(对于全密封结构)65接触油的其他金属与绕组相同固体或气体绝缘电流互感器绕组平均(对于接触右列各等级绝缘材料)Y45A60E75B85F110H135接触上述各等级绝缘材料的其他金属件与绕组相同用螺栓或类似件紧固的连接接触处裸铜、裸铜合金或裸铝合金在空气中50在SF6中75在油中60被覆银或镍在空气中75在SF6中75在油中60被覆锡在空气中65在SF6中65在油中60如果电流互感器规定在海拔超出1000m处使用而试验处海拔低于1000m,则表9的温升限值ΔT应乘以海拔校正因数k0。海拔校正因数k0按照式(1)或式(2)计算:a)油浸式电流互感器:b)干式和气体绝缘电流互感=1-0.4%×N(1)k0=1-0.5%×N(2)9注:N为海拔超过1000m后的每100m的整数[例如:当干式电流互感器使用在2000m,而温升试验在海拔低于1000m进行,此时N=(2000m-1000m)/100m=10计算的k₀=1-0.5%×10=0.95]。海拔校正因数k₀也可参考图1进行查询。图1温升的海拔校正因数7.3.10一次端额定雷电冲击和截断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值一次端额定雷电冲击和截断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值见表10。表10一次端额定雷电冲击和截断雷电冲击耐受电压Um(方均根值)(峰值)/kV(峰值)/kVJJF1701.4—201910表10(续)Um(方均根值)/kV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kV截断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kV36310501175117513005501425155015501675167519258001950224521002415110024002760注:截断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值也可按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值的1.15倍选取。7.3.11户外型互感器的湿试验要求对于Um<300kV的电流互感器,试验应在淋雨条件下以工频电压进行,依据设备最高电压取表5的相应电压值,须作大气条件校正。对于Um≥300kV的电流互感器,试验应在淋雨条件下以正极性操作冲击电压进行,依据设备最高电压取表5的相应电压值,须作大气条件校正。7.3.12电磁兼容(EMC)-无线电干扰电压(RIV)要求无线电干扰电压试验仅适用于安装在空气绝缘变电站的Um≥126kV的电流互感器。在电压1.1Um/下的无线电干扰水平不超过2500μV。7.3.13外壳的防护等级7.3.13.1一般要求如果适用,对于电流互感器包含电源电路零件可从外部穿入的所有外壳,以及所属低电压控制和∕或辅助电路的所有外壳,应按照GB/T4208规定其防护等级。电流互感器的外壳还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规定了IP代码的电流互感器应按GB/T4208的要求进行试验。规定了IK代码的电流互感器应按GB/T20138的要求进行试验。7.3.13.2IP代码要求户内电流互感器:户内电流互感器的低电压控制和/或辅助电路外壳,其最低防护等级推荐为IP20。在有保证安全的控制手段时可不考虑该试验,但这些外部手段应在产品文件中说明。户外电流互感器:户外电流互感器的低电压控制和/或辅助电路外壳,其最低防护等级推荐为IP44。对户外装置的电流互感器提供防雨和其他气候条件的补充防护特性时,应规定用补充字母W加在第二个特征数字之后,或加在补充字母(如果有)之后。7.3.13.3机械冲击要求JJF1701.4—201911电流互感器的外壳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瓷绝缘子、浇注式环氧树脂外壳及伞裙、外壳上的接插件、显示器不考虑该试验。对于户内装置,抗机械冲击作用的防护水平推荐为IK7。对于户外装置,如无补充机械防护要求的,可规定更高的冲击水平。7.3.14环境温度下的密封性能7.3.14.1液体密封性能不允许液体泄漏。液体的任何泄漏表示绝缘有遭受污染的危险。使用充气或注油装置,通过单向阀对不带膨胀器的油浸式电流互感器注入一定压力的干燥空气(氮气)或油,施加压力和维持时间不应低于表11规定值。表11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密封性能试验要求Um(方均根值)/kV施加压力MPa维持压力时间h充气加压的最小剩余压力MPa说明≥40.50.0560.03不带膨胀器产品0.160.07带膨胀器产品不带膨胀器试验<40.50.0430.0257.3.14.2气体密封性能气体封闭压力系统的密封性能是以各气室的相对泄漏率Frel进行规定,相对年漏气率应不超过0.5%(适用于SF6和SF6混合气体)。7.3.15压力试验7.3.15.1铸铝和铝合金外壳试验压力=(3.5/0.7)×设计压力数值0.7是考虑了涵盖铸造可能存在的分散性,如果经过专门的材料试验证明,则试验压力=(3.5/0.7)×设计压力7.3.15.2焊接的铝外壳和焊接的钢外壳试验压力=(2.3/ν)×(σ1/σa试验压力=(2.3/ν)×(σ1/σa)×设计压力为0.75);σ1:试验温度时的允许设计应力;σa:设计温度时的允许设计应力。这些系数给予所用材料验证过的最低性能。7.3.15.3复合绝缘子复合绝缘子应能承受4.0倍最大设计压力,持续时间5min,无不可逆形变。7.3.15.4瓷绝缘子瓷绝缘子应能承受4.25倍设计压力,持续时间5min,不发生破坏。7.3.16短时电流额定值7.3.16.1额定短时热电流(Ith)对电流互感器应规定额定短时热电流(Ith),额定短时热电流的持续时间标准值为1s。JJF1701.4—2019127.3.16.2额定动稳定电流(Idyn)额定动稳定电流(Idyn)的标准值是额定短时热电流(Ith)的2.5倍。8型式评价项目一览表电流互感器的型式评价项目见表12。表12电流互感器型式评价项目一览表序号型式评价项目名称对应的要求条款号对应的方法条款号备注一、法制管理要求1计量单位审查5.1观察项目,通用2外部结构审查5.2观察项目,通用3标志审查5.3观察项目,通用二、计量要求4准确度级别6.1观察项目,通用5绕组极性6.310.2通用6准确度试验6.410.9通用三、通用技术要求7标志的检验7.210.2通用8一次端工频耐压试验7.3.110.3对于安装在GIS罐体中的线圈,可不考虑该试验9局部放电测量7.3.210.4仅适用于Um≥7.2kV电流互感器10二次端工频耐压试验7.3.310.5通用11段间工频耐压试验7.3.410.6仅适用于一次绕组具有多个线段即一次绕组有串并联结构的电流互感器12匝间过电压试验7.3.510.7通用13电容量和介质损耗因数测量7.3.610.8仅适用于Um≥40.5kV的油浸式电流互感器或采用电容均压绝缘结构的其他绝缘的电流互感器14绝缘油性能试验7.3.710.10仅适用于油浸式电流互感器15气体露点测量7.3.810.11仅适用于气体绝缘电流互感器16温升试验7.3.910.12通用17一次端冲击耐压试验7.3.1010.13仅适用于Um≥3.6kV的电流互感器,对于安装在GIS罐体中的线圈,可不考虑该试验13表12(续)序号型式评价项目名称对应的要求条款号对应的方法条款号备注18户外型互感器的湿试验7.3.1110.14仅适用于户外型电流互感器19电磁兼容(EMC)试验—无线电干扰电压(RIV)试验7.3.1210.15仅适用于Um≥126kV的电流互感器20外壳防护等级的检验IP代码的检验7.3.1310.16户内电流互感器有保证安全的控制手段可不考虑该试验,但这些外部手段应在产品文件中说明机械冲击试验7.3.1310.16瓷绝缘子、浇注式环氧树脂外壳及伞裙、外壳上的接插件、显示器、不考虑此试验。户内电流互感器有保证安全的控制手段可不考虑该试验,但这些外部手段应在产品文件中说明21环境温度下密封性能试验7.3.1410.17仅适用于油浸式、气体绝缘电流互感器22压力试验7.3.1510.18仅适用于气体绝缘产品,试验可在同型式的外壳上进行23短时电流试验7.3.1610.19通用9提供样机的数量及样机的使用方式9.1一般要求按单一产品和系列产品分别送样。电流互感器按相同型号、相同电压等级、相同绝缘结构、不同电流测量范围及不同的准确度级别为一个产品系列,样机数量和提供方式按系列产品申请。试验期间或试验中不得对样机进行调整。9.2提供样机的数量9.2.1单一产品提供样机1台。9.2.2系列产品应提供所申请系列所有规格产品的技术资料,由承担试验的技术机构根据申请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抽取该系列中有代表性的规格的样机进行试验。Um≤40.5kV的每个系列送样数量至少为3台,其中1台为测量范围的最小电流比,1台为测量范围的最大电流比,1台为中间某一电流比,准确度级别应包含申请的最高准确度级别。JJF1701.4—201914Um>40.5kV的每个系列送样数量为1台,准确度级别应包含申请的最高准确度级别。9.3样机的使用方式9.3.1单一产品1台样机进行表12型式评价项目一览表规定的全部评价项目。9.3.2系列产品Um≤40.5kV的系列产品,选取的最小电流比和最大电流比的电流互感器进行表12型式评价项目一览表中1~15项评价项目,中间电流比的电流互感器进行表12型式评价项目一览表规定的全部评价项目。最大电流比的电流互感器应增加温升试验。Um>40.5kV的系列产品,选取的1台应进行表12型式评价项目一览表规定的全部评价项目。10试验项目的试验方法和条件以及数据处理和合格判据10.1一般试验条件执行。10.1.1计量性能试验设备条件10.1.1.1标准器电流标准器应满足以下要求:—与被检电流互感器的额定电流比相同,准确度级别比被检电流互感器高两个级别,其实际误差不大于被检电流互感器误差限值的1/5;注:当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可选择比被检电流互感器高一个准确度级别的标准器,并按照JJG313进行修正。—升降变差不大于其误差限值的1/5;—在检定周期内,误差变化不大于其误差限值的1/3;—具有有效的检定证书或校准证书;—实际二次负荷应满足JJG313规定的负荷要求。10.1.1.2误差测量装置误差测量装置的比值差和相位差示值分辨力应不低于0.001%和0.01'。在试验环境条件下,误差测量装置引起的测量误差应不大于被检电流互感器最大允许误差的1/10,其中差值回路的二次负荷对标准器和被检电流互感器误差的影响均不大于它们最大允许误差的1/20。10.1.1.3监视用仪表监视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准确度级别应不低于1.5级。在同一量程的所有示值范围内,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抗应保持不变。10.1.1.4电流负荷箱电流负荷箱应满足以下要求:JJF1701.4—201915—电流负荷箱在额定频率为50Hz、额定电流的20%~120%、环境温度为20℃±5℃时,电流负荷(与规定的二次引线电阻一并计算)的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的误差不应超过±3%;—当cosφ=1时,残余无功分量不应超过额定负荷的±3%;—周围温度每变化10℃时,负荷的误差变化不应超过±2%;—电流负荷箱在电流百分数20%以下的附加误差限值:电流百分数每变化5%,误差增加1%。10.1.1.5电源及调节设备电源及调节设备应具有足够的容量及调节细度,试验使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0.5Hz,波形畸变系数不超过5%。10.1.2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满足以下要求:a)试验应在装配完整的试品上进行;b)试品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应无显著差异;c)除另有规定,试验时的环境温度为10℃~35℃,相对湿度不大于80%;d)试验场所不应有明显的外部电磁场影响;e)试验场地应具有单独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并设置保护栅栏;f)试品与接地体或邻近物体的距离,一般应大于试品高压部分与接地部分的最小空气距离的1.5倍。10.2标志的检验10.2.1试验目的检验电流互感器的标志在10.2.2下能否符合5.3、6.3、7.2的要求。10.2.2试验条件试验条件见10.1.2的规定。10.2.3试验设备a)直流检验法用到的试验设备包括:直流电源、直流电压(流)表或类似试验设备。b)误差校验仪检验法用到的试验设备包括:误差校验仪或类似试验设备。10.2.4试验方法10.2.4.1直流检验法电流互感器的绕组极性检验用直流检验法(见图2)。图2绕组极性检验(直流检验法)直流电源的正极接在一次绕组P1端,负极接在一次绕组的P2端;直流电压(流)表的正极接在二次绕组的S1端,负极接在二次绕组的S2端。接通开关瞬间,电压(流)表向顺时针方向摆动则电流互感器为极性正确。根据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标志,按比较法线路完成测量接线后,电流升至额定值的5%以下测试,用校验仪的极性指示功能或误差测量功能检验绕组的极性是否正确。电流互感器的标志的检验符合5.3、6.3、7.2的要求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10.3.1试验目的检验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端工频耐压在10.3.2下能否符合7.3.1的要求。试验条件见10.1.2的规定。试验设备包括:试验变压器及其电压测量系统(或串联谐振试验装置及其测量系统)或类似试验设备。试验电源装置应满足GB/T16927.1相关规定,测量系统应满足GB/T16927.2相试验电压应依据设备最高电压取表5的相应值,持续时间60s。Um=1100kV的电流互感器,试验时间为5min。试验电压应施加在短路的一次绕组与地之间。短路的二次绕组、座架、箱壳(如果有)和铁心(如果要求接地)均应接地。对Um≥40.5kV,且采用电容型绝缘结构的电流互感器,其地屏(末屏)对地应能耐受额定工频耐受电压5kV(方均根值),持续时间为60s。试验线路见图3。在确定设备线路及电源波形无误后,对试品施加电压。加压时,应由零位开始缓慢升高电压,观测仪表升压数值。在升至试验电压的75%时,以每秒试验电压的2%的速率升压至短时工频耐压的试验值,维持60s或规定的时间,然后降到规定试验电压的30%以下后再切断电源。10.3.5数据处理记录试验电压、试验时间及试验现象。10.3.6合格判据在耐受规定的试验电压及试验时间内,未发生闪络或击穿现象为合格,否则为不10.4局部放电测量10.4.1试验目的检验电流互感器的局部放电水平在10.4.2下能否符合7.3.2的要求。10.4.2试验条件除10.1.2的规定外增加以下条件:——噪声应远低于灵敏度,已知的外部干扰脉冲可以忽略;——为了抑制外部噪声,适宜采用平衡试验线路[见图4中c]]。 当采用电子信号处理和复原技术降低背景噪声时,应以改变其参数来达到它能检测重复出现的脉冲。10.4.3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包括:局部放电测量系统、试验变压器及其电压测量系统(或串联谐振试验装置及其测量系统)或类似试验设备。试验电源装置应满足GB/T16927.1相关规定,测量系统应满足GB/T16927.2相局部放电测量系统应符合GB/T7354的要求。所用仪器设备应以皮库(pC)表示的视在电荷量q进行测量,其校准应在试验线路上进行,如图5。宽频带仪器的带宽应至少为100kHz,其上限截止频率不超过1.2MHz。窄频带仪器的谐振频率应在0.15MHz~2MHz范围内。优先值应在0.5MHz~在按照程序A或程序B施加预加电压之后,将电压降到表6规定的局部放电测量程序B:局部放电试验在工频耐压试验结束之后进行。施加电压上升至额定工频耐受电压的80%,至少保持60s,然后不间断地降低到规定的局部放电测量电压。程序的选择由型式评价技术机构自行选定。a)局部放电测量(串联法)b)局部放电测量(并联法)c)局部放电测量(平衡法)图4局部放电测量的试验线路示例10.4.5数据处理记录试验电压、局部放电水平和系统背景噪声。10.4.6合格判据测得的局部放电水平符合7.3.2的要求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10.5二次端工频耐压试验10.5.1试验目的检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端绝缘在10.5.2下能否符合7.3.3的要求。10.5.2试验条件试验条件见10.1.2的规定。10.5.3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包括:二次耐压仪或类似试验设备。试验电源装置应满足GB/T16927.1相关规定,测量系统应满足GB/T16927.2相关要求。10.5.4试验方法试验电压应施加在各短接的二次绕组与地之间,试验电压3kV,持续时间60s。座架、箱壳(如果有)和铁心(如果要求接地)及所有其他绕组均应连在一起接地。试验线路见图6。10.5.5数据处理记录试验电压、试验时间及试验现象。10.5.6合格判据在耐受规定的试验电压及试验时间内,未发生闪络或击穿现象为合格,否则为不10.6段间工频耐压试验10.6.1试验目的检验电流互感器的段间绝缘在10.6.2下能否符合7.3.4的要求。10.6.2试验条件试验条件见10.1.2的规定。10.6.3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包括:二次耐压仪或类似试验设备。试验电源装置应满足GB/T16927.1相关规定,测量系统应满足GB/T16927.2相10.6.4试验方法试验电压应施加在一次绕组段间,试验电压3kV,持续时间60s。座架、箱壳(如果有)、铁心(如需接地)和所有其他端子皆应连在一起接地。试验线路见图7。图7段间工频耐压试验10.6.5数据处理记录试验电压、试验时间及试验现象。10.6.6合格判据在耐受规定的试验电压及试验时间内,未发生闪络或击穿现象为合格,否则为不10.7匝间过电压试验检验电流互感器的匝间绝缘在10.7.2下能否符合7.3.5的要求。试验条件见10.1.2的规定。试验设备符合10.1.1的规定。匝间过电压试验应在满匝二次绕组上进行,试验线路见图8,二次绕组开路(或连接读取峰值电压的高阻抗装置),对一次绕组施加工频电流,其方均根值等于额定一次电流(或额定扩大一次电流,如果有),持续60s。如果在达到额定一次电流(或额定扩大一次电流)之前,已经达到4.5kV(峰值)如果在最大一次电流下未到达4.5kV(峰值)试验电压,则所达到的电压应认定图8匝间过电压试验P1、P2—一次绕组出线端子;1S1、1S2、2S1、2检验电流互感器的介质损耗因数在10.8.2下能否符合7.3.6的要求。试验条件见10.1.2的规定。试验设备包括:试验变压器及其电压测量系统(或串联谐振试验装置及其测量系试验电源装置应满足GB/T16927.1相关规定,测量系统应满足GB/T16927.2相电容量和介质损耗因数应在额定频率和10kV电压下测量。属箱壳均接入测量电桥。试验线路见图9。图9非电容型电流互感器介质损耗因数测量二次绕组端子和绝缘的金属箱壳均应接地,一次绕组电容屏的地屏(末屏)接入电桥,试验线路见图11。试验。整体电容量和介质损耗因数测量时,试验电压应施加在试验线路见图10。部分电容量和介质损耗因数测量时,试验电压应施加在短接的一次图10电容型电流互感器整体电容量和介质损耗因数测量图11电容型电流互感器部分电容量和介质损耗因数测量(末屏)上,短接的一次绕组端子不得与地连接,短接的二次绕组端子及金属箱壳接入图12电容型电流互感器的地屏(末屏)介质损耗因数测量介质损耗因数符合7.3.6的要求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检验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在10.9.2下能否符合6.4的要求。除10.1.2的规定外增加以下条件:环境电磁场干扰引起标准器的误差变化不应大于被检电流互感器基本误差限值的1/20。检定接线引起被检电流互感器误差的变化不应大于被检电流互感器基本误差的1/10。试验接线的布置应尽量避免对误差测量结果的影响。10.9.3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包括:升流器、标准电流互感器、互感器校验仪压表、电流表或类似试验设备。试验设备要求满足10.1.1规定。10.9.4试验方法10.9.4.1测量用电流互感器的比值差和相位差对于0.1级、0.2级、0.5级和1.0级测量用电流互感器,准确度试验应在电流为额定电流的5%、20%、100%、120%和额定频率下进行,其输出应为额定负荷的100%、25%(或规定下限负荷)。对于0.2S级和0.5S级特殊用途的测量用电流互感器,准确度试验应在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5%、20%、100%、120%和额定频率下进行,其输出应为额定负荷的100%、25%(或规定下限负荷)。对所有的准确度级别,负荷的功率因数均应为0.8(滞后),当负荷小于5VA时,应采用功率因数为1.0,且最低值为1VA。准确度试验线路见图13。图13准确度试验(比较法)记录比值差、相位差、试验负荷、额定电流百分比等试验数差按表13进行修约。修约间隔准确度级别1.0级比值差/%相位差/()12510.9.6合格判据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测量结果符合6.4的要求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10.10绝缘油性能试验JJF1701.4—20192510.10.1试验目的检验电流互感器的绝缘油在10.10.2下能否符合7.3.7的要求。应对电流互感器用绝缘油进行击穿电压和介质损耗因数测量,对Um≥72.5kV的电流互感器,还应对其所用的绝缘油进行含水量和色谱分析等性能试验。10.10.2试验条件试验条件见10.1.2的规定。10.10.3试验设备10.10.3.1绝缘油击穿电压测定设备a)电器设备:由调压器、步进变压器、切换系统、限能仪等部分组成,以上两个或多个设备可在系统中以集成方式使用。b)测量仪器:为峰值电压表或其他类型的电压表与测试变压器的输入端或输出端相连,或者与上述提供的专用线圈相连来测量。c)试验组件:包括试样杯、电极、搅拌器(可选)。试样杯体积在350mL~600mL之间,试样杯由绝缘材料制成,应透明,且对绝缘油及所用清洗剂具有化学惰性,试样杯应带盖子,且容易取出电极。电极由磨光的铜、黄铜或不锈钢材料制成,形状为球形(直径为12.5mm~13.0mm)或球盖形。电极轴心应水平,电极浸入试样的深度应至少40mm。电极任一部分离杯壁或搅拌器不小于12mm,电极间距为2.5mm±0.05mm。10.10.3.2绝缘油介质损耗因数测量设备试验设备包括试验池、试验箱、玻璃器皿、介质损耗因数的测量仪器。试验箱应能保持其温度不超过规定值的±1℃,并有连接试验池的屏蔽线,试验池应完全与试验箱接地外壳绝缘。只要其测量精度和分辨率适合于被试样品,可采用任何交流电容和介质损耗因数测量仪器。10.10.3.3绝缘油水分含量测定设备(库仑法)a)微库仑分析仪;b)玻璃器皿:包括注射器、分液漏斗、抽滤瓶、洗气瓶、保温瓶化学试剂。10.10.3.4绝缘油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设备a)气相色谱仪:两个检测器、热导检测器(TCD)(测定氢气)和氢焰检测器(FID)(测定烃类、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一个甲烷转化装置(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色谱柱对所检测组分的分离度应能满足定量分析要求,检测灵敏度应满足油中溶解气体最小检测浓度要求(20℃下的浓度:氢气:≤2μL/L;一氧化碳:≤5μL/L;二氧化碳:≤10μL/L;烃类:≤0.1μL/L;空气:≤50μL/L)。b)脱气装置:根据脱气原理不同分为多种类型,常用的有基于溶解平衡法—机械振荡法的恒温定时震荡器。c)混合标准气:由国家计量部门授权的单位配制,具有组分浓度含量、检验合格证及有效期。d)氩气:纯度为99.999%。e)高纯氢发生器:氢气纯度为99.999%。JJF1701.4—201926f)低噪音空气泵:空气纯净、无油。g)玻璃注射器:气密性良好,芯塞灵活无卡涩。h)其他:注射器用橡胶封帽、双头针头、真空硅脂、蒸馏水。10.10.4试验方法10.10.4.1绝缘油击穿电压的测定新油或者用过的绝缘油应依照GB/T4756的要求取样,用专用采样器采样,以防止试样的污染。样品体积约为试样杯容积的3倍。样品容器最好使用棕色玻璃瓶。若用透明玻璃瓶应在试验前避光储藏,也可用不与绝缘油作用的塑料容器,但不能重复使用。为了密封,应使用带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材质垫片的螺纹塞。样品容器在使用前应清洗干净,并用热空气吹干。进行试验时,除非另有规定,试样一般不进行干燥或排气。整个试验过程中,试样温度和环境温度之差不应大于5℃。试样在倒入试样杯前,轻轻摇动翻转盛有试样的容器数次,以使试样中的杂质尽可能分布均匀而又不形成气泡,避免试样与空气不必要的接触。试验前应倒掉试样杯中原来的绝缘油,立即用待测试样清洗杯壁、电极及其他各部分,再缓慢倒入试样,并避免生成气泡。将试样杯放入测试仪上,如使用搅拌,应打开搅拌器。测量并记录试样温度。第一次加压是在装好试样,并检查完电极间无可见气泡5min之后进行的,在电极间按2.0kV/s±0.2kV/s的速率缓慢加压至试样被击穿,击穿电压为电路自动断开(产生恒定电弧)或手动断开(可闻或可见放电)时的最大电压值。记录击穿电压值。达到击穿电压至少暂停2min后,再进行加压,重复6次。注意电极间不要有气泡,若使用搅拌,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一直保持。计算6次击穿电压的平均值。10.10.4.2绝缘油介质损耗因数测量试验应在90℃下进行,测量温度的仪表的分辨力应在0.25℃以内。通常采用频率为40Hz~62Hz的正弦电压。施加交流电压的大小视被试液体而定,推荐电场强度为0.03kV/mm~1kV/mm。试验池非自动加热,当其温度达到所要求试验温度的±1℃时,应于10min内开始测量介质损耗因数。在测量时施加电压,完成测量后,倒出试验液体。10.10.4.3绝缘油水分含量测定(库仑法)将电极引线连接到库仑分析仪指定位置。开动电磁搅拌器,开始电解所存在的残余水分。若电解液过碘,注入适量含水甲醇或纯水,此时电解液颜色逐渐变浅,最后呈黄色进行电解。当电解液达到终点,选择合适的延迟时间,按下启动钮,用0.5μL注射器取0.1μL蒸馏水或除盐水,通过电解池上部的进样口注入电解池,进行校正。仪器显示电量(以mC为单位)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不应超过±5%,超过此范围,应调整电流补偿器。当连续三次注入的0.1μL蒸馏水或除盐水均达到要求值,才能认为仪器调整完毕。仪器调整平衡后,用注射器取试油,再排掉,冲洗三次后准确量取1mL试油。JJF1701.4—201927按仪器启动钮,试油通过电解池上部的进样口注入电解池。此时,自动电解至终点,记下显示数字。油中水分按式(3)计算:X(3)式中:X—水分,10-6;Q—试油消耗的电量,mC;D—试油的视密度,g/mL;V—试油的体积,mL;10722—换算常数,mC/g。10.10.4.4绝缘油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采集油样后,脱出油样中溶解的气体,最后用气相色谱仪分离、检测各气体组分,得出样品图谱和各组分浓度值。10.10.5数据处理记录绝缘油的各项指标实测数据。10.10.6合格判据绝缘油各项指标符合7.3.7的要求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10.11气体露点测量10.11.1试验目的检验气体绝缘电流互感器的最大允许含水量在10.11.2下能否符合7.3.8的要求。10.11.2试验条件试验条件见10.1.2的规定。10.11.3试验设备常用的气体露点测量方法有露点法和电解法,其设备分别对应为气体露点仪和电解式微量水分仪(电解湿度计)。10.11.3.1气体露点仪的仪器要求a)能够把流经测定室的气体以及镜面冷却到所需温度,降温速率和样气流速可以控制;b)能够测定露(霜或冰)的形成并能测定镜面温度;c)测定室内的气压不能超过仪器允许的最大压力。10.11.3.2电解式微量水分仪的仪器要求a)有调节测试流量、旁通气流量的装置;b)仪器气路系统应无死体积或应尽量减小死体积;c)仪器气路系统应进行严格试漏,以确保气路系统的气密性;d)在通常情况下,仪器的检测限应比样气湿度低一个数量级,当样气湿度的体积分数小于5×10-6时,仪器的检测限应至少小于样气湿度的50%;e)仪器时间常数:不大于5min;JJF1701.4—201928f)全程式电解池的吸收效率应大于98%。10.11.4试验方法气体露点应在充气24h后测定。首先对测量仪器的测试管道气路系统进行干燥,然后用尽可能短的采样管将样气直接通入到测量仪器,设定适当的样气流速,当整个气路系统充分置换后就开始测量。10.11.5数据处理记录环境温度下测量仪器的读数、依据DL/506的规定折算至20℃的露点值。10.11.6合格判据折算至20℃的露点值符合7.3.8的要求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10.12温升试验10.12.1试验目的检验电流互感器的零件和部件的温升在10.12.2下能否符合7.3.9的要求。10.12.2试验条件除10.1.2的规定外增加以下条件:—试验场所周围不应有任何影响环境温度的因素,例如辐射、热源、气流等。—环境温度测量应采用2~3个温度计,其测温端应浸于容积不小于1000mL装满油的杯中。放置于试品周围1m~2m处,高度约为试品高度的中间部位。环境温度以几个温度计的平均值为准。10.12.3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包括:升流装置、温度计、热电偶、试验负荷和直流电阻测量装置或类似试验设备。试验电源装置应满足GB/T16927.1相关规定,测量系统应满足GB/T16927.2相关要求。10.12.4试验方法绕组的温升应采用电阻法测量,但对电阻值很小的绕组可采用热电偶测量。绕组以外部位的温升可用温度计或热电偶测量。电流互感器的安装状态应代表其运行安装情况,且二次绕组应连接规定的负荷。对于装在三相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组合开关设备上的电流互感器,所有三相应同时进行试验。与电流互感器一次端子连接的导线,对一次端子的温升会有影响,试验时应选取合适的导线长度和截面,并与一次端子有良好的接触。当电流互感器承载的一次电流为额定连续热电流,应带有对应于额定输出且功率因数为1的负荷。当下列两种条件皆满足时可以终止试验:a)试验持续时间至少等于电流互感器热时间常数的3倍;b)绕组和油浸式电流互感器油顶层的温升变化连续3次不超过每小时1K。10.12.4.1Um<550kV电流互感器试验应对一次绕组施加额定连续热电流。a)额定连续热电流施加到一次绕组。施加试验电流也可通过对一个或多个二次绕组励磁来获得,但所励磁铁心的二次绕组端电压至少要高达它接额定负荷时的数值,同时一次绕组短路及非供电二次绕组接额定负荷。b)Um/√3的电压施加在一次绕组与地之间,各二次绕组的一个端子接地。度时,以适当数量的热电偶分别置于被测绕组的不同部位,最后对于铁心外露的电流互感器应测量铁心表面温度,可采用酒场影响的温度计(如热电偶或电阻式温度计),测温端应与被测点紧密接触。测量顶层油温度时,温度计的测温端应浸于油面下50mm~100mm(如有温度计在温升试验结束,切断电源之后,立即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应在停电后1min~2min内测出第一个读数,然后在8min~10min内每隔相等的时间△t(30s~60s)若以切断电源瞬间为t₀=0,在坐标纸上将相应各点绘出,用一曲线连接,按图14绕组平均温升△0按式(4)计算:R₀——断电瞬间绕组热态电阻值,Ω;R₉₁——温度为θ₁时冷态电阻值,Ω;t——导体温度系数的倒数,铜为235,铝为225;θ₁——绕组冷态温度(冷态时环境温度),℃;θ。温升试验后期确定温升的环境温度,℃。10.12.6合格判据各零部件、材料和介质的实际温升值不高于表9及经海拔修正后的温升限值,则认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10.13一次端冲击耐压试验10.13.1试验目的检验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端冲击耐压在10.13.2下能否符合7.3.10的要求。10.13.2试验条件试验条件见10.1.2的规定。10.13.3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包括:冲击电压发生装置及其测量系统、截波装置或类似试验设备。试验电源装置应满足GB/T16927.1相关规定,测量系统应满足GB/T16927.2相关要求。10.13.4试验方法GB/T16927.2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线路见图15。一次端额定雷电冲击耐压试验、操作冲击耐压、截断雷电冲击耐压试验的试验电压的选取均应以表5所列的设备最高电压为依据。10.13.4.1一次端额定雷电冲击耐压试验a)Um<300kV的电流互感器试验应在正、负两种极性下进行。每一极性应施加连续冲击15次,不作大气条件校正。JJF1701.4—201931b)Um≥300kV的电流互感器试验应在正、负两种极性下进行。每一极性应施加连续冲击3次,不作大气条件校正。10.13.4.2操作冲击耐压试验试验应在正极性下进行,应施加连续冲击15次,须作大气条件校正。对户外型电流互感器,试验应在湿状态下进行。淋雨程序应按照GB/T16927.1的规定执行。10.13.4.3一次端截断雷电冲击耐压试验本试验应仅以负极性进行,并按下述方式与负极性额定雷电冲击试验结合进行。电压应是GB/T16927.1规定的标准雷电冲击波在2μs~5μs处截断。截断冲击电路的布置应使所记录冲击波的反冲值限制约为峰值的30%。a)Um<300kV的电流互感器,施加冲击的顺序如下:—1次额定雷电冲击;—2次截断雷电冲击;—14次额定雷电冲击。b)Um≥300kV的电流互感器,施加冲击的顺序如下:—1次额定雷电冲击;—2次截断雷电冲击;—2次额定雷电冲击。10.13.5数据处理记录试验数据、试验波形、试验现象。10.13.6合格判据10.13.6.1一次端额定雷电冲击耐压试验(Um<300kV的电流互感器)如果满足下列条件,则认为电流互感器通过各极性冲击试验:a)每一组试验(正极性和负极性)至少冲击15次。b)非自恢复绝缘不发生破坏性放电。对此确认的条件是跟随一次破坏性放电后能耐受连续冲击5次。c)每一组试验的自恢复绝缘破坏性放电次数不超过2次。d)此程序使每一组试验最多可能冲击25次。e)未发现绝缘损坏的证据(例如:波形的变异)。10.13.6.2一次端额定雷电冲击耐压试验(Um≥300kV的电流互感器)如果满足下列条件,则认为电流互感器通过本试验:a)不发生破坏性放电。b)未发现绝缘损伤的证据(例如:波形的变异)。10.13.6.3操作冲击耐压试验如果满足下列条件,则认为电流互感器通过冲击试验:a)试验至少冲击15次。b)非自恢复绝缘不发生破坏性放电;对此确认的条件是跟随一次破坏性放电后能耐受连续冲击5次。JJF1701.4—201932c)每一组试验的破坏性放电次数不应超过2次。d)此程序时每一组试验最多可能冲击25次。e)未发现绝缘损坏的证据(例如:波形的变异)。10.13.6.4一次端截断雷电冲击耐压试验截断雷电冲击前后所施加额定雷电冲击波形无明显变异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截断雷电冲击沿自恢复外绝缘上的闪络,应不纳入对绝缘性能的评价之中。10.14户外型互感器的湿试验10.14.1试验目的检验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端耐压在10.14.2下能否符合7.3.11的要求。10.14.2试验条件除10.1.2的规定外增加以下条件:用满足规定电阻率和温度的水(见表14)喷射试品。落在试品上(避免雾状),并控制喷射角度,以使其按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分布量大致相等。用量雨器测量水量,量雨器应具有两个隔开的开口均为100cm2~750cm2的容器;一个开口测水平分布量,一个开口测垂直分布量,垂直的开口面对淋雨方向。应在所收集的即将喷到试品的水样品中测量其温度和电导率。10.14.3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包括:工频试验变压器及其电压测量系统(或冲击电压发生装置及其测量系统)、淋雨装置和电导率仪。试验电源装置应满足GB/T16927.1相关规定,测量系统应满足GB/T16927.2相关要求。淋雨装置应能调整,以便在试品上产生表14中规定的在允许容差内的淋雨条件。只要满足表14中规定的淋雨条件,任何形式的喷嘴均可采用。表14标准湿试验的淋雨条件所有测量点的平均淋雨率每次测量的每个分布量的极限值平均值mm/min雨水温度周围环境温度℃雨水电导率μS/cm水平分布量mm/min垂直分布量mm/min1.0~2.01.0~2.0±0.5±15100±1510.14.4试验方法在淋雨条件下对试品进行工频耐压试验或操作冲击耐压试验。对于Um<300kV的电流互感器,依据设备最高电压取表5的相应电压值以工频电压进行试验,持续时间60s。对于Um≥300kV的电流互感器,依据设备最高电压和规定的绝缘水平取表5的相应电压值以正极性操作冲击电压进行试验,试验次数15次。通常情况下,湿试验结果与其他高压放电或耐受试验相比,其重复性差。为减少分散性,应采用下述方法:a)对于高度小于1m的试品,量雨器要位于靠近试品的地方,但要避免试品上溅出的雨滴。测量时,应缓慢地在足够大的区域移动并求其雨量的平均值。为避免个别喷JJF1701.4—201933嘴喷射不均匀的影响,测量的宽度应等于试品宽度,最大宽度为1m。b)对于高度在1m~3m之间的试品。应在试品顶部、中部和底部分别进行测量,每一测量区域仅涵盖试品高度的三分之一。c)对于高度超过3m的试品,测量段的数目应增加至覆盖试品的整个高度,但不应重叠。d)对于高度超过8m的试品,测量段数不应少于5段。e)对于水平尺寸大的试品采用类似方法。f)试品表面用活性洗涤剂洗净会减少试验的分散性。洗涤剂在开始淋雨之前应擦净。g)试验的结果可能受局部反常(偏大或偏小)淋雨量的影响。如果需要的话,宜采用局部测量进行检验,以改进喷射的均匀性。试品应按表14规定条件下至少不间断预淋15min,预淋时间不包括调整喷水所需的时间。开始时也可以用自来水预淋15min,接着在试验开始前需用规定的水连续预淋至少2min。雨水条件应在试验开始前进行测量。10.14.5数据处理记录环境条件、淋雨条件、试验电压、持续时间或次数。10.14.6合格判据对于Um<300kV的电流互感器,在进行试验时,允许闪络一次,但在重复试验时不再发生闪络,则试验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对于Um≥300kV的电流互感器,合格判据同10.13.6.3。10.15无线电干扰电压(RIV)试验10.15.1试验目的检验电流互感器的无线电干扰电压水平在10.15.2下能否符合7.3.12的要求。10.15.2试验条件包括附件在内的装配完整的电流互感器应干燥和清洁,其温度接近于试验时的试验室室温。试验应在下列大气条件下进行:a)温度:5℃~40℃;b)气压:87kPa~107kPa;c)相对湿度:45%~75%。试验连接线及其端头不应成为无线电干扰电压源。模拟运行条件的一次端子屏蔽件应用以防止虚假放电,推荐采用球形端头的分段管件。无线电干扰背景水平(由外界电磁场和高压变压器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应低于规定的无线电干扰水平至少6dB(最好10dB)。10.15.3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包括:电磁干扰测接收机、试验变压器及其电压测量系统(或串联谐振试验装置及其测量系统)。试验电源装置应满足GB/T16927.1相关规定,测量系统应满足GB/T16927.2相试验电压应施加在试品短接的一次绕组与地之间。座架、箱壳(如果有)和铁心(如需接地)及短接的二次绕组皆应接地。应施加预加电压1.5Um/√3并保持30s,然后用约10s时间将电压降低至1.1Um/√3,保持此电压30s后,测量无线电干扰电压。试验线路见图16。试验应符合GB/T11604的规定。测量仪器和试验线路的校正方法见GB/T11604。最好将试验线路调谐到频率为0.5MHz~2MHz范围内,并记录测量频率。测量结果应以微伏(μV)表示。图16无线电干扰电压试验线路记录测量电路调谐频率、测量仪器读数Bm、回路衰减系数Be、电阻网络衰减系通过式(5)、式(6)计算出试品无线电干扰水平。当R₁+(R₂//R₀)=300Ω,R₂=R₀=50Ω无线电干扰水平不超过2500μV,则认为本试验结果为合格。10.16外壳防护等级的检验10.16.1试验目的检验电流互感器的外壳防护等级在10.16.2下能否符合7.3.13的要求。试验条件见10.1.2的规定。JJF1701.4—20193510.16.3试验设备10.16.3.1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的检验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的检验的试验设备和试具应符合GB/T4208的规定。10.16.3.2外壳防护等级(IK代码)的检验外壳防护等级(IK代码)的检验可用下列三种试验装置进行试验:a)摆锤;b)弹簧锤(推荐使用);c)垂直落锤。10.16.4试验方法IP、IK代码的检验可在试品上直接进行试验,也可在制造厂提供的代表性部件上(如:同型式二次端子盒)或同结构等比例缩小试品上进行试验。10.16.4.1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的检验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的检验的试验方法应符合GB/T4208的规定。10.16.4.2外壳防护等级(IK代码)的检验应对被试外壳施加击打,以检验其对机械碰撞的防护。不能承受冲击的部件(如瓷绝缘子、浇注式环氧树脂外壳及伞裙、外壳上的接插件、显示器等)可以不要求该试验。试验时,被试外壳安装在一刚性支撑座上。当对支撑座直接施加一能量相当于被试外壳防护等级的碰撞力时,如发生的位移小于或等于0.1mm,则认为该支撑座具有足够的刚性。每一暴露面应承受5次碰撞。碰撞的部位应均匀地分布于被试外壳的测试面上。在外壳上同一部位附近所施加的碰撞应不超过3次。10.16.5数据处理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的检验:记录试验负荷、试验试具、水量、试验压力、试验时间及试验现象。外壳防护等级(IK代码)的检验:记录试验试具、试验动能、试验次数及试验现象。10.16.6合格判据10.16.6.1IP代码的第一位特征数字所代表的对接近危险部件防护的试验如果试具与危险部件之间有足够的间隙,则防护合格,否则为不合格。第一位特征数字为1的试验,直径为50mm的试具不得完全进入开口。第一位特征数字为2的试验,铰接试指可进入80mm长,但挡盘不得进入开口。从直线位置开始,试指的两个接点应绕相邻面的轴线在90°范围内自由弯曲。应使试指在每一个可能的位置上活动。接受条件中“足够的间隙”对于低压设备来说,指的是试具不能触及危险带电部件,如果足够的间隙是通过试具与危险部件间的指示灯电路来检验,则试验时指示灯应不亮。JJF1701.4—201936接受条件中“足够的间隙”对于高压设备,指的是当试具放在最不利的位置时,设备应能承受相关标准规定的适用于该设备的耐电压试验,还可通过观察规定的空气中的间隙尺寸来确定,这个间隙应能保证在最不利的电场分布下通过耐电压试验,如果外壳包括有不同等级的几个部分,则应对每一部分确定足够间隙的适当验收条件。10.16.6.2IP代码的第一位特征数字所代表的防止固体异物进入的试验第一位特征数字为1、2、3、4的接受条件:如果试具的直径不能通过任何开口,则试验合格,否则为不合格。第一位特征数字为5的防尘试验接受条件:试验后,观察滑石粉沉积量及沉积地点,如果同其他灰尘一样,不足以影响设备的正常操作或安全,而且在可有沿爬电距离导致漏电起痕处不允许有灰尘沉积,则认为试验合格,否则为不合格。第一位特征数字为6的防尘试验接受条件:试验后,如果壳内无明显的灰尘沉积,则认为试验合格,否则为不合格。10.16.6.3IP代码的第二位特征数字所代表的防水进入试验试验后应检查外壳进水情况,一般来说,如果进水,则应不足以影响设备的正常操作或破坏安全性。水不积聚在可能导致沿爬电距离引起漏电起痕的绝缘部件上;水不进入带电部件,或进入不允许在潮湿状态下运行的绕组;水不积聚在电缆头附近或进入电缆。如外壳有泄水孔,应通过观察证明进水不会积聚,且能排出而不损害设备。满足以上条件则认为试验合格,否则为不合格。10.16.6.4外壳防护等级(IK代码)的检验试验后,外壳不应出现破裂,外壳的变形应不影响电流互感器的正常性能,且不降低规定的防护等级。表面的损伤,例如漆膜脱落、散热翅或类似件的破损或少量凹痕可以忽略。满足以上条件则认为试验合格,否则为不合格。10.17环境温度下密封性能试验10.17.1试验目的检验电流互感器密封性能在10.17.2下能否符合7.3.14的要求。10.17.2试验条件本试验应在完整的电流互感器上和环境温度为20℃±10℃下进行。气体绝缘电流互感器应充以运行时所用的同一种混合气体,达到环境温度为20℃时的额定充气压强。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应按使用条件装有其全部附件及其规定的液体,安装应尽可能接近运行状态。密封性能试验应在清洁的试品上进行,试验场地应无明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架空绝缘线能带负荷查询表
- 键式逐稿器课程设计
- 2024年咨询服务类简单合同
- 个人劳动合同范本
- 2024版建筑挂靠管理协议样本
- 房屋租赁合同解除协议书
- 图书出版赞助商协议
- 2024年全新冷却塔合同
- 分家析产协议书写作技巧
- 房地产合作开发合同书编写范例
- 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2023年-2024年《高等教育管理学》考试题库(含答案)
-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提示
- 事业单位竞争上岗实施方案
- 生涯发展报告
- 工具快换装置配置介绍
- 202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ZZ059安全保卫赛项规程+赛题
-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练习题(含答案)
- 宿舍消防安全知识课件
- VR游戏设计与制作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化疗药物使用及护理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