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中学生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中外学者大都把良好的自我意识作为衡量健康心理的一个重要标准,心理健康水平与自我意识的优劣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那么什么是自我意识呢?所谓自我意识,是指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形等)、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和气质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自我意识是随着人的生理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包括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的机制。自我意识反映人的个性特征,也是人的心理逐步发展和走向成熟的标志,它对人的学习与工作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人的行为方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并具有控制自己的行为与态度的功能,在学生的整体素质中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可是由于受家庭的,社会的,教育的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在自我意识形成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片面地认识自我;二是消极地评价自我;三是不能很好地管理自我。一些学生由于缺乏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从而产生了情绪上的自卑,行为上的任性和依赖,性格上的偏狭,以至于产生逆反心理。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才能更好地发现自我、设计自我;只有信念坚定而又很好地管理自我,才能积极地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因此解决青少年学生在自我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学家把青春期称为“危险期”、“心理断乳期”或“自我发现期”等等。其原因是这个时期是儿童从童年向成年过渡时期,是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儿童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即生理的成熟和心理的成熟两个方面的发展。青春期生理成熟的标志显而易见,青春期的心理逐渐成熟主要是由于儿童的个性倾向和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使儿童的心理发生了质的变化,产生了与童年期截然不同的心理特点,而其中自我意识的发展应该说是青春期个性发展的核心内容。最近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张卿华、王文英等人的调查表明,目前初中学生自我意识指标的强度是较低的。我们在教学中也发现,不少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某些情绪或行为问题或社会适应不良,有自信心不足、自我贬低或自暴自弃倾向。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在困难面前畏首畏尾,知难而退,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控,等等。这说明我们的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这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因此,自我意识及其培养的研究对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所谓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总的认识与态度,它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实现等形式,体现为自尊、自信、义务感、友谊感、责任感等内容。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处于形成和趋向定型的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经历着人生道路的又一次“断乳期”,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的自我意识呈现出复杂性、多面性的特点,引导不当会形成心理障碍,进而产生各种不良行为,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而正确认识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并加以正确引导,对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学业成就有着重要意义。一是使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能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是自我意识成熟的标志。“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自知,才能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自知,就是既要善于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又要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总结成功的经验,创造成功的记录,但是也要看到“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无论什么样的人,都有缺点和不足,对于自己的不足,要痛下决心去改正,做到扬长避短,充满勇气去把握新的成功。二是使学生积极地评价自我。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动和个性特点、状态的判断和评价。自我评价直接影响个体自尊、自信的确立。库利(1926)指出:“在人们的心理生活中,自尊或自卑的自我评价意识有很大作用。人们经常把自己看作是有价值的、令人喜欢的、优越的、能干的人。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什么都不如别人,处处低人一等,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厌恶自己并否定自己的自卑感,这样的人就会缺乏朝气、缺乏积极性。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比别人好,别人比不上自己,这样就会产生盲目的乐观情绪,自我欣赏、自以为是,因此就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调动主客观双方的积极性,而且还会遇到社会挫折,产生苦闷。”早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思进行了自我评价的研究。他的实验结果表明,被视者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常常将良好品质自我夸大,将不良品质自我忽略。如果个人的自我评价经常发生偏差,与他人的客观评价相差甚远,就会影响其人际关系,进而形成消极的自我意识。三是要使学生学会“管理好自我”。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关键还是要使学生学会“管理好自我”。如果任学生自我意识的野马漫无目的地无轨迹地狂奔,那么,学生就会成为一个丧失理智、胡作妄为的狂人。四是使学生不断提高自我效能。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信念在自我意识中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把它称之为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项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Bandura,1986)。也有人把它界定为,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Schultz,1990)。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环境、个人的认知和其他内部因素、行为三者交互作用所决定的。其中人的思想和信念对行为起关键性的作用。班杜拉还认为,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在组织、执行行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的能力的判断和信念。自我效能是个体自身潜能的最有影响力的主宰,它在人们作出选择决定时,发挥了核心作用:激发个体为达到目标所付出的持久努力,勇于面对各种挑战、不怕困难和失败、力图实现成就目标。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对于激发学生的动机和情感,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促进积极的自我意识发展,是富有启示性的。总之,通过对青少年学生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最终还是要使学生学会通过自我心理行为训练和外界的帮助,做到自信而不狂妄,热情而不轻浮,坚韧而不固执,谦逊而不虚伪,灵活而不油滑,勇敢而不鲁莽,好学勤奋,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成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给孩子一些美的熏陶——浅谈中学生美育之必要关于学校要不要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次的问题讨论已久。即使在国务院发下文件明确指出学校和老师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次之后,依然有学校热衷于排名次、分优劣。也依然有反对和赞成两种声音不时响起。赞成者认为可以因此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反对者认为排名次会伤害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在孰是孰非的讨论中,老师、学生、家长都把眼光投向了考试、分数。考差了的学生则成了众矢之的:老师要批评,家长要责备,同学要嘲笑。一个学生在初中第一次月考成绩公布后的反思中写道“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痛苦”,“我终于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他的痛苦是自己落后的成绩在众人面前的一览无余的痛苦,他所明白的学习重要性是保留自尊的重要性。面对挫败他会自卑吗?面对批评他会怯懦吗?在数以万计的少年里面,有多少不快乐的学生?十几岁的孩子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他们对万事万物都充满了兴趣、充满了爱和同情。可是今天为什么他们只能收回迈向大自然的脚步钻进书堆,收起应该飞翔的心灵,只知道考试、分数和竞争了呢?追根溯源,它是我国传统教育选拔式和淘汰式的做法带来的必然结果。不可否认,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依然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问题出在过分地强调考试的功能以及由此产生的恶性竞争。它使学生听不道“风声、雨声”,只留“读书声”不倦于耳。更惶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了。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游乐的需要。每个人都需要听音乐、欣赏绘画、玩游戏、聊天。这些都没有任何功利性,只是轻松而已。可是现在似乎都变味了。近年来一些有识之士认为素质教育应该淡化分数,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即在考查学生成绩之外,还要对学生的音乐、绘画、体育等能力进行考查。于是乎儿童、少年弹琴、绘画、游泳,忙得不亦乐乎,一切都为了这“综合素质”。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严重阻止了孩子们的心理放松和得到平衡的发展。一个成绩再好的学生如果没有休闲的时间放松自己,不只生活没有意思,更会影响到他的心理,使本来纯洁美好的心变得冷漠、自私、古板,没有同情,缺少泪水。而缓解这种状况更多的要靠美育,需要在学生的心灵深层施加影响,对人的生命本身进行塑造。“美育”一词是德国启蒙时期的剧作家、诗人在《审美书简》中首先明确提出并开始使用的。所谓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通过多种艺术手段或借助现实本身——大自然和人类社会所提供的一切手段来教育学生,激励净化他们的精神境界。美育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可以陶冶情操、塑造心灵。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能磨炼人生。一个人如果从童年时就受到美的教育,特别是读过一些好书,如果他善于感受并高度赞赏一切美好事物,那么,很难设想他会变成一个冷酷无情、卑鄙庸俗、贪淫好色之徒。美,首先是艺术珍品,能培养细致入微的性格。性格越细致,人对世界的认识越敏锐,从而对世界的贡献也越多。”以审美的眼光看世界,世界无限丰富,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变得生动,周围的人们变得亲切可爱。人通过审美体验,受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发,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从而成为具有健全人格、高尚心灵、高雅品位的人。美育的社会作用,虽然不是立竿见影,却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主要使欣赏者得到精神境界的提高。美育发展人的审美能力,开启人的智力。人的智力除了认知和理性判断外,还包括语言能力,音乐感悟力,辨别空间的能力,了解他人内心的能力和逻辑数学的能力等。审美情感的益智功能指审美情感具有一种提高学生感知和理解能力的效能。以艺术的审美为例。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指出“音乐应该学习,并不是为着某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教育、净化和精神享受,也就是紧张劳动后的安静和休息的。”从这种理论来看,美育是必需的,是开发"多元智慧"的途径。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应该寻找些有本领的艺术家,使我们的青年在不知不觉中从小培养起对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的习惯。”高素养的老师是是美育的前提。一个有教养的老师往往衣着得体大方,态度和蔼可亲,语言亲切自然,处世通情达理,工作认真负责,身上处处显示着美感。学生与这样的老师沟通就会是一种享受,学生乐于跟老师交流。教师的一言一行会随时触动他们的心灵。在这些老师的课堂上总会有那么几个人的眼光表现出他们受到特别大的影响。时间一久,教师的好行为和好思想对学生有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人变正直了、文明了。没有冥顽不灵的学生,只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民村出租田地合同范本
- 农村院落租房合同范本
- 个人购买地皮合同范本
- 乡镇门面房购房合同范本
- 公司租地协议合同范本
- 企业招商加盟合同范本
- 出租水泥模具合同范本
- 北京市公寓出租合同范例
- 个人房屋托管合同范本
- 农村农民工劳动合同范本
-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 2025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招聘历年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章节练习
- 2025年春季开学典礼活动方案【哪吒版】少年无畏凌云志扶摇直上入云苍
- 【安排表】2024-2025学年下学期学校升旗仪式安排表 主题班会安排表
- 医药零售行业数字化转型-深度研究
- 2025年度老旧小区改造施工委托合同范本
- 现场施工人员安全责任协议书(2篇)
- 2025年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医院感染与医疗器械消毒
- 第七章 力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