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问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F/2E/wKhkGWWBjteAaG3_AAOKWDQenR8046.jpg)
![哲学的基本问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F/2E/wKhkGWWBjteAaG3_AAOKWDQenR80462.jpg)
![哲学的基本问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F/2E/wKhkGWWBjteAaG3_AAOKWDQenR80463.jpg)
![哲学的基本问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F/2E/wKhkGWWBjteAaG3_AAOKWDQenR80464.jpg)
![哲学的基本问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F/2E/wKhkGWWBjteAaG3_AAOKWDQenR804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应该研究哪些问题?(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含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物质:p29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P35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比如,思想,理念,经验,观念,感觉,计划,目标等意识形态。理解:②思维(意识—主观):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比如:思想、理念、经验、观念、感觉、设想、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目标等。①存在(物质—客观):客观存在的事物。
当我们有一段时间没有吃东西的时候,我们肚子空空的,这个时候我会就会有饿的感觉。请问:是我们的肚子先空空的,才有饿的感觉;还是先有饿的感觉,肚子才空空的?再问:等我们用食物把肚子塞满了,我们还有饿的感觉吗?存在思维存在先有存在才有思维,存在决定思维。思维C、在实践生活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注意: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方面的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1)第一方面:(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谁决定谁的问题。A、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B、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C、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理解:“谁先谁后”、“谁决定谁”、“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
“何者为本原”: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哲学的两大阵营(最基本派别)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决定物质注意:“谁先谁后”、“谁决定谁”、“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
“何者为本原”: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哲学的两大阵营(最基本派别)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脑子里有猪的形象谁是本原?存在物质思维意识然后存在决定思维然后思维决定存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小故事,悟大道理唯心主义
唐朝时佛教盛行,有一次,广州法性寺方丈讲授佛教经学,和尚们都在寺中端坐,聚精会神听讲。忽然,一阵风把佛前的幡吹得左右摇晃。两个和尚就小声议论起来,一个和尚说:“那幡在动呢!”
另一个却说:“不对,那不是幡动,而是风在动啊!旁边一名叫慧能的和尚闭目平心静气插嘴道:“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分明是你们的心在动呀!”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共同点:存在决定思维,唯物主义。1、“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2、“存在即被感知”、3、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4、“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5、“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6、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走进哲学问辩人生辨一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②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理解:理解:③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庄子梦蝶庄子有一次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醒来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究竟是刚才庄子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呢,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子?”在梦中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的东西,证明我们的感觉是很不可靠的.那么在醒时所感觉到的我们及周围世界也很可能是个错觉,一种像梦一样的假象.事物是不可认识的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方面的内容(2)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同一性”内涵:互相统一、符合、一致。注意: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可知论)(不可知论)②“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不是哲学的基本派别。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凡以知,物之理也,可以知,人之性也。荀子托马斯·亨利·赫胥黎认为人类不能把握到感觉以外的东西否认世界的可知性,或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知论休谟康德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18世纪英国)休谟的不可知论:对感觉之外的任何存在持怀疑态度不可知论(德国)康德的不可知论康德一方面承认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是独立存在的,即所谓“自在之物”,并认为自在之物是一切感觉的源泉,这是典型的唯物主义态度。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是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感觉或现象,但这个感觉和现象却不是自在之物的真实反映。庄子与惠施的对话:
《庄子·秋水篇》中说了这样一段话,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就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相约庄子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我们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就没有可以认识的东西了这是“可知论”还是“不可知论”?1.我们永不能由知觉的存在或其任何性质,形成关于对象的存在的任何结论。4.世界上只有没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
不可知论不可知论可知论2.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也不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包括上帝)的存在。
3.市场经济变化莫测,要想把握市场变化的徒劳的不可知论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承认能正确反映存在否认能正确反映存在可知论不可知论(谁为第一性)(有无同一性)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不是哲学基本问题而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B、并非一切唯心主义哲学家都是不可知论者,相反,绝大多数唯心主义哲学家都认为世界是可知的;C、彻底的唯物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不过,D、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对人的认识的本质、来源和发展规律的观点是截然对立的。特别提醒: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承认能正确反映存在否认能正确反映存在可知论不可知论(谁为第一性)(有无同一性)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存在的问题:学生:教师:学校:农民:工人:医生:处方与病情的关系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学校治学模式与学生的实际之间的关系耕作收获的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做工的方法、步骤与做工的实际的关系以上人类的活动中,涉及的共同哲学问题是什么?处理好以上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重要吗?
漫画说明了什么问题?请领导指示一律抓紧抗旱!根据天地苗等学习实际经营什么生意制定学习计划医生什么处方农民施什么肥决定病人的病情根据资金、周围环境、市场需求等
决定生活与实践思维存在(主观)(客观)以上人类的活动中,涉及的共同哲学问题是什么?处理好以上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重要吗?决定决定(二)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要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从生活实践看:首先遇到且无法回避。(二)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要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首先要
回答和无法回避的问题。(2)从哲学研究看:首先遇到且必须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且必须回答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史上的一个古老问题。远古时代人们形成了灵魂不死的观念。到了奴隶社会,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家探讨的基本问题。中世纪欧洲经院哲学内部的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斗争是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思考的一种表现形式。15世纪下半叶,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同一性问题被提到了重要位置,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提出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二)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
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要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首先要
回答和无法回避的问题。(3)从哲学发展看:贯彻哲学发展的始终。(二)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3)从哲学发展看,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
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1)从生活实践看,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
首先要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从哲学研究看,是一切哲学首先要回答
和无法回避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课堂小结: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原因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从生活实践看:首先遇到且无法回避。从哲学研究看:首先遇到且必须回答。从哲学发展看:贯彻哲学发展的始终。练习巩固:某地发生一起杀人焚尸案,警方抓捕到一名嫌犯,嫌犯也招认了。问:警方能否根据嫌犯的招认就定他的罪?李四丢失了一把斧头,怀疑是张三偷的,看张三的言语就象偷斧头的人,再看看张三的动作就象偷斧头的人。于是,李四就断定斧头是张三偷的。李四的思维方式属于什么哲学流派?为什么?某地发生一起无头疑案,警方用了三十年时间都没有破案。于是有人认为这案子是不可能破了。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观点?为什么?判断与分析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2.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沙场练兵AB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
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C.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4.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是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存在即被感知BC44◆牛刀小试◆1.下列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生活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④处理好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哲学基本问题与我们生活关系的理解。④说法过于绝对,应舍弃。③没有涉及哲学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不符合题意,也应舍弃。①②在所学知识中都能找到答案。故选A。45◆牛刀小试◆2、【2014·济南模拟】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如果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这种观点属于(
)A.不可知论 B.形而上学 C.唯心主义 D.唯物主义【解析】选A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如果认为有同一性则属可知论,反之则属不可知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与划分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不同的,不可混淆。答案为A项。463、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哲学角度分析,这是在处理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④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A.①③④B.②③C.①②④D.③④【解析】选A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这体现了存在决定思维,①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排除②。全会准确判断当前的新形势,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科学规划,说明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③应选。④是对①和③的总结,应选。47◆牛刀小试◆4、【2014·浙江五校联考】“二月春分八月秋分昼夜不长不短;三年一闰五年再闰阴阳无差无错。”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认识与自然的吻合具有必然性③认识以实证和猜测为基础④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C认识与自然的吻合不具有必然性,②说法错误。认识以实践为基础,不是以实证和猜测为基础,故③说法错误。①④符合题意,答案选C。48◆牛刀小试◆5、【2014·天津重点中学联考】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动的一种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观的提出过程告诉我们(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始终③真理超出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会变为谬误④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故②说法错误。题干不涉及真理转化为谬误的条件性,故排除③。①④切题,答案选B。
5.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金属切削加工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电机出厂检测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无水氨噻肟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带底座荷叶盘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木制棒球棒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强力丽新布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可调间隙离合制动组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净水器安装合作协议
- 刑事委托协议 风险
- 石料购销合同
-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课件)
- GB/T 19675.2-2005管法兰用金属冲齿板柔性石墨复合垫片技术条件
-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上(初级)课件
- 《数据结构》课件(完整版)
- 2023年春节后建筑施工复工复产专项方案
- 污水处理厂化验管理手册
- 出纳收入支出记账表Excel模板
- 叉车操作规程
- 2021年春新青岛版(五四制)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 土建工程技术标范本(DOC167页)
- 恶性肿瘤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病人的护理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