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佛学与意识哲学的关系
意识是生命的独特功能,也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根本区别。在唯心主义哲学中,意识拥有最重要的地位;在唯物主义哲学中,虽然意识被放在了物质的派生物的位置,但它对于物质的反作用仍然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因此,在几乎所有的涉及到本体论、认识论问题的哲学讨论里,意识都是一个中心的主题。意识是什么(所有的意识哲学)?意识是否可以正确地反映外在世界(唯物主义哲学)?意识如何建构了自身及其对象(唯心主义哲学)?意识的神经生理基础是什么?(认知科学哲学)意识的基本结构是什么(现象学哲学)?一、20古中国的意识哲学思想尽管意识(consciousness)、意识哲学(philosophyofconsciousness)、意识研究(studiesofconsciousness)是自20世纪以来才被频繁使用的词汇,但是意识哲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古印度哲学以及古中国哲学。古希腊哲学最初的重点是自然哲学,即探求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但古希腊人很快就发现,如果没有弄清探求世界本原的出发点,即人本身,那么一切都是空谈。德尔斐的箴言———认识你自己,代表了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向意识哲学的方向转换;哲学的探求,从作为意识对象的世界,转回到意识本身。另外,古希腊人认为:人由肉体与灵魂两部分构成,而灵魂才是人的本质。这种二元论思维方式(自我与世界、自我与他我的分离),对后来的西方意识哲学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后来的中世纪教父哲学家奥古斯丁重复了德尔斐的箴言:“不必外求,请返回你自身,真理寓于人的内心。”这进一步巩固了意识哲学的核心地位。古中国人也发展出了类似于古希腊哲学的二元论意识哲学。《黄帝内经·本神》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之谓之心,心之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之谓之智。”人的物质部分(气、精)来自于大地,精神部分(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来自于上天,而人是二者的结合。在中国哲学史上,物质与精神何者优先、神灭还是不灭的争论,一直都是重要的问题。相比古希腊与中国,古印度的佛教具有最丰富的意识哲学思想,尽管它的主旨不是探求有关意识的问题,而是有关人生解脱、世界真实的问题。实际上,目前所用的“意识”这个词也是来源于佛教。释伽牟尼在《解深密经》中分别解释了心、意、识。“广慧!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亦名为心。何以故?由此识色声香味触等积集滋长故。广慧!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六识身转、谓眼、耳、鼻、舌、身、意识。”“心”就是阿陀那识,也叫阿赖耶识,它的功能是收集并变现识色声香味触法等存在。“意”就是不间断地进行思量。“识”就是对色声香味触法进行具体的分别。可见,“意识”这个词在佛教是分开来使用,意与识是不同的。但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是把意识作为一个词而不是两个词来用。尽管上述三大人类文明使用了不同的术语(灵魂、本神、识)来表达有关意识的思考,但他们确实都有了明确的意识哲学思想。这说明意识哲学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人类在各个时代、地球的各个角度都在思考的问题。古希腊与中国还在相互独立的情况下发展出了具有同型性的理论(即二元论)。在近代西方哲学中,意识哲学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洛克区分了客观的第一性质与主观的第二性质,并认为:第二性质不完全是客观的,它部分地是意识的构建物。“第二就是任何物体中一种特殊的能力,它可以借不可觉察的第一性质,在某种特殊形式下,在我们底感官上生起作用来,并且由此使我们生起不同的各种颜色、声音、气味、滋味等等观念。”休谟质疑意识经验之外的存在,并认为:人永远都无法突破自身经验的范围,因此人所认识到的一切,都是意识的构建物,或者说离开意识的存在是难以想象的。“呈现于心灵前的每样东西只是一个知觉,并且是间断的、依靠于心灵的;至于一般人,却把知觉和对象混淆起来,而赋予他们所感觉和所看见的那些事物以一种独立继续的存在。这种意识是完全不合理的。”笛卡尔继承并强化了古希腊的二元论传统,而指出:物质与心灵是两种独立的存在;物质的特性是广延,而心灵的特性是思考。康德接受了休谟对客观事物的怀疑,但又试图调和唯物与唯心论之间的矛盾,因此他在认识论上主张:意识是客观事物为人所认识的前提;尽管人永远都无法知道离开意识的客观事物是什么样的,但客观事物毕竟是作为“物自体”客观地存在着的。二、行为主义的意识理论在19世纪,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心理学从哲学当中的分离为标志,人们开始怀疑:意识是否是哲学的特权主题。这种怀疑表现为心理学对内省主义(introspectionism)的摒弃。过往的哲学家,通常在想要知道意识究竟是什么时,就从观察、分析自己的意识开始。哲学家们试图用一些基本范畴去标记意识的基本要素、活动、功能等(如:印象、观念、先天综合判断、感性、知性等),寻找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在自然科学看来,这种方法缺乏客观的实证性。因为不同的哲学家,从不同的假设、范畴入手,得出关于意识不同的理论;他们之间的争论,难以找到一个法官来裁决。自然科学宣称,最公正的法官是观察与实验。如果想知道天安门有多高,去量一下就可以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就是基于这种理念产生的。要想探索意识,除了像哲学家那样直接向内观察意识以外,科学的方法就是观察外在的行为。“在行为主义看来,心理学是一门纯粹客观和实证的自然科学的分支。它的理论目标是行为的预期和控制。内省不是它的方法论,且对于解释意识没有任何数据上的价值。”行为主义的核心公式就是刺激-反应。有机体首先是收到人人都可以观察到的刺激,然后刺激被传到难以观察的黑箱(即意识当中),再做出人人都可以观察到的反应。行为主义主张不要去理会意识活动本身,只要注意那些可观察到的行为。因此,行为主义的意识理论,其实就是将意识放到黑箱里,不去研究。这代表了自然科学最初对于意识的态度:即意识是难以研究的。这种做法,招致了哲学家们的强烈不满。在20世纪,现象学继承了传统哲学的意识主题,但又试图突破传统哲学的二元论与内省主义。胡塞尔认为,现象学还原突破了内省主义,因为它是从前反思的我思出发来调研意识的。所谓前反思的我思,要通过现象学还原达到,即摒弃有关意识的自然主义、摒弃一切有关意识的理论与假设。前反思的自我是我们对正在发生的知觉、情感的直接的、非反思的意识。意识不是世界中的客体,而是指向世界的意向主体。通过现象学还原,胡塞尔发现意识的基本特性是超越自身、建构自身及对象,同时他认为要克服传统的二元论难题,就要建立世界的意识构造理论。“因此我们事实经验的关联,即所谓的作为各种可能世界与非世界特例的‘现实世界’,仅仅是具有或多可少有序经验联系的‘经验意识’观念的本质变现的关联。”在现象学之后而出现的认知科学,使意识哲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认知科学家们认为:尽管哲学和心理学提出了关于意识的重要问题,但在找寻答案时都没有取得实质进展;而他们通过运用脑成像技术,尤其是PET(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技术)和fMRI(功能磁共振成像),使意识问题成为了一个可以得到科学检验的经验问题。这些技术能够非常精确地识别伴随着意识活动的大脑新陈代谢和血流的变化,从而这使得意识问题从理论问题转化为了经验问题。这是一种从第三人称视角,即意识的因果机制出发来研究意识的进路。在它看来,哲学的第一人称视角(即从我对意识的有意识经验出发)的重大缺陷是:它不一定准确,并且面临难以用语言表达以及个体差异性的困境。然而,第三人称视角也不是没有问题,如:自然科学式的还原大大简化了研究,但也遗漏了意识的关键要素如主观性、鲜活性;对于第三人称数据的解释,实际上还是要依赖研究者的第一人称视角,尽管他们总是宣称他们是客观的,并且使用了双盲试验、平均技术等。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神经现象学(Neurophenomenology)。这是一种将哲学与认知科学,更具体地说是第一人称视角与第三人称视角相结合的意识哲学。神经现象学的创始人瓦雷拉(FranciscoJ.Varela)力主:运用第一人称的现象学方法,获取原初的第一人称报告(即鲜活的、原初的、第一人称的意识经验);这种报告不但是意识科学的数据来源,也是解释第三人称数据(即伴随意识经验的神经进程数据,如脑电)的启示。神经现象学运用的一个成功案例,就是建立了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的神经模型。胡塞尔指出内时间意识有三重结构:原印象(primalimpressions),即对时间客体的当下阶段的意识;前摄(protentions),即对时间客体未来阶段的意向;滞留(retentions),即对时间客体过去阶段的意向。滞留发生于现在;它们是意识的当前阶段成分,尽管它们指向时间客体的过去阶段。在某种程度上,指向过去阶段的滞留不只是指向时间客体的过去阶段(如音调第一声)。为了融贯地觉知时间客体,过去阶段的过去性必须得到当下化;各阶段的时间关系必须以它们被呈现的方式得到保存。胡塞尔认为,滞留把过去阶段作为具有不同程度的过去,即:当我听到扬基歌的第三个调子时,我对乐曲的觉知包括了对第一和第二音调的滞留,但是对第一音调的滞留比对第二音调的滞留要远。然而,这种意识理论非常神秘。例如,过去的已然逝去,而将来的还未发生,那么滞留和前摄怎么能意指这些不存在的东西?滞留和前摄究竟是什么?胡塞尔本人也非常困惑:“被知觉到的过去,难道不像木铁一样吗?”现象学本身的第一人称方法论难以克服这种神秘性,而内时间意识的神经模型非常有助于祛除笼罩在内时间意识之上的神秘面纱。瓦雷拉等人研究发现,神经系统中的大范围现象受制于神经元细胞的内在特质。首先,神经活动的自组织可追溯到神经元的成分。作为时间性起源的自组织,是非线性振荡的个体或群组,而它们的活动需要10到100毫秒。其次,这些非线性振荡通过相位同步进入同时性状态。再次,在微观层面上的非线性振荡之相位同步,在全局层面呈现为特定认知行为,例如多稳态知觉的涌现。耦合振荡集合获得瞬时同步性所需要的时间,正是现在性或者说对于当下时间意识的根源。“同时性是动态流变的,并且会持续地引发新的集合。我们把这些持续跳跃当作是系统的轨迹。每个涌现在其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下,从先前涌现中分叉出来。因此,每个涌现都仍然当前地存在于其后继者中。”283既然每个涌现都能够存在于后来的涌现中,那么过去就可以存在于当下,而且当下意识对过去的意指不同于记忆。因此,有理由相信这就是对“木铁”(被知觉到的过去)的一种成功的自然解释。另外,尽管前摄与滞留存在着形式上的对称性,但二者在发生机制上是不对称的。前摄对于时间意识的建构,非常接近于情感。在实验中,当呈现给被试的视觉意象突然中断时,被试就会产生情绪倾向,而它会带来知觉的变化。当被试期待看到的情感时,他就会“提供外生的、额外的、会改变相位空间几何的秩序参数。这种动态图景的雕刻本质上根本不同于在其中运行的轨迹,但它们会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301三、意识研究的三种视角第一人称视角与第三人称视角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各自的缺陷,但是,意识哲学的关键难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其中尤其棘手的是超出经验范围的深层意识的存在及运作难题。当代认知科学的一个重要发现就是:意识的97%以上部分是潜意识。现象学之前反思的我思,也只能在揭示较浅层的意识结构。认知科学对于意识之因果机制的揭示,则与意识的核心相去更远。因为意识的核心是非物质的,而认知科学的研究只关注意识的物质层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者们开始寻找意识研究的第三种视角,而且他们最终找到的是同一种。瑞士现象学家耿宁(IsoKern)提出:佛教唯识学有关阿赖耶识的理论,可以有效地补充现象学在深层意识理论方面的不足。瓦雷拉则提出:意识研究需要在现象学与认知科学之外再加上佛学。佛学能够带给意识研究什么呢?从这些年的发展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无我的视角、专注力的训练、理论上的启发。1.从意识哲学到意识经验的学习现象学的第一人称视角其实就是自我的视角。尽管意识总是以自我的视角来呈现,但这种视角的问题是:自我是什么?自我作为实体而存在吗?自我是在意识之外还是在意识之内?自我是意识本身吗?正如新现象学家施密茨所指出的,胡塞尔的纯粹意识沉溺在了内在世界假说中。即使胡塞尔没有走向唯我论,也走向了自我中心主义。他的意识哲学,就是他自己的意识大厦。佛学主张“无我”。自我是缘起的,是由多种因素复合而成的,不能独立存在。无我论有效地清除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世界之间的界限,也划去了困扰胡塞尔现象学的内在世界包围圈。自我视角提供的是我的意识经验;他人视角提供的是他人视角下的意识经验,特指意识经验的神经基础。但是在佛教唯识学看来,“我相”、“人相”(他人)都是没有实体的假象,如果只注意它们,就会忽视它们背后的真实。自我更深层的起源是末那识将阿赖耶识的见分当作是自我,而现象学只涉及到浅层的起源,即第六意识中的自我观念,从而忽视了更深层的意识。意识经验的神经基础属于五法(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中的色法,也源自于阿赖耶识。认知科学主张意识经验是特定神经机制的派生物的主张,在唯识学看来,是一种颠倒的主张。无我的进路,可以将意识研究的推到更深的层次:即末那识与阿赖耶识,以至阿赖耶识灭去之后的真实。2.具有粗有细的意识现象学的方法是洞察日常意识活动本身,即把对象定位于对日常意识的意识。例如,我看到前面有一棵树,但我也能意识到我对这棵树的意识。通常人们关注的是对外物的意识,而现象学探索的不是以外物为对象的意识,而是以意识为对象的意识,即纯粹意识,一切意识活动共有的意识。在现象学这里,看不到多少有关提升纯粹意识觉察力的论述。但在佛学看来,人的意识有粗有细。例如,当一个人处在发怒等强烈的情绪状态中时,他对于自身的意识就比较粗;而当他能够静下心来返观自我时,他就可以就觉察到发怒的情绪是怎么升起来、又是怎么消失、为什么发怒、谁在发怒、向谁发怒等。佛学有关专注力的训练有很多种,如“念住”、“静虑”等等。在意识研究的情境中,这种训练可以有效地提升研究者们对于意识活动的觉察能力。当然,专注力的训练还不足以使人深入到末那识与阿赖耶识的层面。若要通达后者,还要更多的工作要做。这里限于篇幅,不能详述。3.心是存在持续按照唯识学的八识说,“consciousness”(意识)这个词在佛教中有三个词来对应:心、意、识。识即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前五识以物质对象,以五种感官为凭借,相当于哲学中的感性认识;现象学意义上也是通常意识上的意识,即为第六识。它不以物理事物,而以心理或抽象的事物为对象,以大脑为凭借,相当于哲学中的理性认识。第六识具有强大的辨别力,但缺点是没有持续性,而人的存在是持续的。间断的第六识不能匹配于持续的存在。因此,唯识学认为在第六识之外必须有更持续的“识”(Vijnana),即第七识与第八识。第七识“末那识”即为“意”,是一种从不间断的、将第八识当作是自我的识。它是潜意识中的自我意识。第八识“阿赖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中国即插即用读写器模块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纹绣素描眉毛课程设计
- 小学山水鉴赏课程设计
- 2025年度PVC管材绿色生产标准制定与实施合同3篇
- 智能拼搭课程设计
- 2025版包机运输与供应链金融服务合同范本2篇
- 2025版安徽房屋租赁合同租赁保证金退还协议3篇
- 2025至2030年中国超声波手持焊接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版项目投资招商独家代理合同版
- 2025版物流园区入驻运营管理合同3篇
- 2024年度二人合伙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合同3篇
- 《涉江采芙蓉》 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 管道护理小组工作总结
- 幼儿园绘本故事《三只小猪盖房子》教学课件全文
- 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2024-2030年中国室内滑雪场市场需求预测及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 期末综合素养评价一(试题)-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 动车运用所施工组织设计
- 新闻媒体编辑与发布规范流程
- 03S702钢筋混凝土化粪池-标准图集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绪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