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江西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和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21年是某一文化遗址发现并命名一百周年,也是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作为新石器文化遗存的代表,该文化遗址地处黄河流域,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这一文化遗址位于(
)A.长江流域 B.东北地区西南部 C.黄河中游地区 D.黄河下游地区2.西周时期,出现了纷繁复杂的祭祖礼仪。祭祀时,大宗的嫡长子主祭,遵守前庙后寝、左昭右穆等一系列严格的祭祖礼仪,内容涉及君臣、父子、性别、言行举止等各方面。周代完善祭祖礼仪意在(
)A.维护政治伦理秩序 B.追念祖先功绩C.明确贵族等级秩序 D.缓和阶级矛盾3.位于今宁夏南部的固原,主要为山地和半干旱草原,在此地春秋战国时代的墓葬中,出土了许多殉牲骨骼和刀、斧、锛、凿、鹤嘴斧、锥等几类小巧便于携带的青铜生产生活工具。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固原地区游牧特色鲜明 B.统一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C.传统华夷界限渐趋模糊 D.小农生产方式扩展至边疆4.战国时诸国的变法使基于血缘关系的贵族世袭制逐渐被基于君主意志的军功官僚制替代,权力的天平偏向了君主一方。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礼乐秩序逐渐崩溃B.士族阶层迅速崛起C.官僚政治最终确立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5.全球首家孔子学院于2004年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此后数量逐年增长。孔子学院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了正规权威的汉语教学渠道,学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办学模式,成为各国学习汉语言文化和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场所。这表明(
)A.世界各国的文化最终会走向一致 B.儒家文化具有可推广的现代意义C.优秀的民族文化成果具有世界性 D.中国积极地向世界输出传统文化6.中国古代某一学派认为周文王因施行仁义而王天下,数百年后的徐偃王奉行仁义却丧其国,并提出了“时移而法不移者乱”的观点。下列符合该学派思想主张的是(
)A.克己复礼 B.君主集权 C.兼爱非攻 D.隆礼重法7.如表是隋唐时期成丁、入老年龄变化统计表。如表反映出当时(
)时间成丁年龄入老年龄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1860大业元年(公元604年)2260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2160神龙元年(公元705年)2258天宝三年(公元744年)2360广德元年(公元763年)2555A.赋税的征收标准由人丁转向财产 B.国家对地方户籍管理高度重视C.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 D.基层行政组织已无法有效运转8.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一组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A.加强文化控制B.加强经济管理C.加速国家统一进程D.巩固国家统一9.某学者认为,西汉建立之初,为吸取秦亡的教训,刘邦虽然也曾下令各郡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但现有官员仍然无法满足中央集权统治的需求,因而他不得不以刘氏宗族代为统治各地。这可以用来解释汉初实行(
)A.休养生息政策 B.察举制选人才 C.郡国并行制度 D.盐铁官营制度10.《中国史纲》:以前郡国每年对皇帝各要贡献若干土产。这些贡品有的因为道路遇远,还不够抵偿运费,有的半途坏损了。有人给武帝出了一条妙计:其一是让这些贡品不要直运京师,就拿来做货本,设官经理,运去行市最高的地方卖了,得钱归公。其二是行于京师的。武帝在长安设了一所可以叫作“国立贸易局”。网罗天下货物,“贱则买,贵则卖”。上述做法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经济举措(
)A.改革币制 B.盐铁官营 C.抑制工商 D.均输平准11.悬泉置是两汉时期敦煌郡下辖的一处邮驿机构。经考古发掘,悬泉置遗址共出土文物7万多件,其中汉简3.5万枚,内容涉及诏书律令、使节往来、与西域各国关系、工作档案等。悬泉置遗址作为重要的考古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A.敦煌郡的行政机构设置 B.汉朝对边疆地区的经营C.交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D.汉朝与西域的经贸往来12.如图反映了东汉后期的某一历史现象,该现象直接导致当时(
)A.地方势力膨胀 B.朋党之争严重 C.政治腐朽黑暗 D.农民起义频发13.两汉时期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涉及的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等范畴,都与当时生产生活实际直接相关。魏晋时期的《九章算术注》不但推证了原书各面积、体积公式的正确性,还在推证过程中提出了“以盈补虚”与“出入相补”原理来贯通各公式的关联。明朝的《几何原本》最大的优点在于运用了具有确定性的演绎推理的方法和严密的逻辑结构。据此可知我国古代数学(
)A.具有浓厚的实用性特征B.注重理论的探讨和概括C.冲击了儒家的传统规范D.由传统到具有近代色彩14.史载,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在位时,均进行过大规模的灭佛行动。这从侧面反映出北朝时期(
)A.统治者提倡“三教并行” B.主流思想更迭较为频繁C.佛教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 D.佛教的发展彻底受到遏制15.以下是关于汉至唐江南经济的史料记载。按其描述状况出现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积聚而多贫。”②“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③“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16.下图所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盛行于(
)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17.《资治通鉴》记载:“帝以诸蕃酋长毕集洛阳……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终月而罢,所费巨万。”这一记载表明(
)A.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隋炀帝夸耀国家富强C.隋朝社会经济发展空前繁荣 D.戏曲深受各酋长喜爱18.“唐太宗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武则天指出,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唐玄宗前期,整顿吏治,精选地方官员。”以上材料共同说明唐朝(
)A.兴盛的原因 B.割据的结果 C.衰落的过程 D.农业的发展19.唐朝国力强盛,疆域拓展,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往活跃。历史学家向达在《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中写道唐都长安的胡化盛极一时。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唐朝政府设立安西都护府 B.唐代长安已被少数民族攻占C.唐朝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 D.统治者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20.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宋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安者。其中“不能自安”和“大不可安者”指(
)A.藩镇割据和边防危机 B.宦官专权和积贫积弱C.外戚专权和军备废弛 D.农民起义和财政危机21.唐朝实行的“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的赋税制度是(
)A.租调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 D.摊丁入亩22.甘肃敦煌出土的《父母恩重经》是由唐代中国本土僧人编写的佛经,该经借佛陀之口,讲述人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恩惠,倡导子女感恩、孝顺父母。这表明当时(
)A.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B.中外交流的频繁C.三教合一局面形成 D.佛教本土化倾向23.如表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部分科技著述及其内容。据此可知当时(
)著述内容《孙子算经》以问题集成的方式列举基本概念、定理和生活运用实例《九章算术注》用不同方法证明《九章算术》中常用的定理和公式《齐民要术》收录农牧业生产、食品加工贮藏、野生植物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A.科学技术体系臻于完善 B.科技的理论价值受到重视C.科技研究重经验轻原理 D.文化多元推动了科技创新24.有学者认为,从秦汉开始,国都一带就集中了大量的官吏和军队,需要从全国调运大量物资供其消费,在各地区间缺乏天然密切的经济联系和交通比较落后的条件下,这种出于财政需要的人为大调运就是一个极大的浪费。据此可以说明(
)A.武帝划分州部的合理性 B.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背景C.元代行省制度的合理性 D.宋代财政制度的弊端25.宋太宗时期,有宰相九人,但在实际政治运作过程中,有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等五十多人参与这个宰相群体。该举措(
)A.导致政权动荡局面 B.提高了行政效率C.意在强化专制集权 D.形成了三权分立二、材料分析题26.准确认识、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关系以及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关键所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政府才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材料二
宋王朝建国的特殊性,使宋太祖为了避免五代以来的教训进行了比较大的官制改革,尤其是制约机制的设计相当完备。设官分职,达到了使职官间相互维系、相互牵制的功能,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了中央集权。——摘编自王志立《北宋官僚制约机制产生的背景》材料三
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摘编自《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材料四
“……先窃蒙圣上赐金册、金印,尊贵之封号之鸿恩,实不胜欢忭。”——《五世达赖喇嘛奏谢顺治皇帝颁赐金册、金印、封号的表文》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协调地方与中央关系”采取的政治方面的措施。(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太祖时期地方“制约机制”的主要表现。(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元朝行省的特点。综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你认为应当如何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汉时期的长久统一为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秦、汉政府鼓励农民垦荒,调动了农民开发土地的积极性,而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也使更大面积的土地开发成为可能。土壤耕作技术、水利灌溉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蚕桑培育技术都比前代有了明显的提高。此外,黄河流域出现了水稻的种植,麦、菽也在南方有了一定推广,单位粮食生产量较先秦时期也提高了3倍左右。黄河套区、河湟谷地、河西走廊、天山南部以及长江中下游等地区逐渐成为新的粮食产区。——摘编自王双怀《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材料二
西晋末年,北方陷入了少数民族割据混战的局面,中原地区人民被迫四处流迁。而东晋的建立,为南迁百姓提供了一个庇护所。在南迁人民的影响下,南方农业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使得南方自然条件的优越性得以体现。此外,麦、菽等北方农作物在南方大量种植,使江南地区由水稻一收转向稻麦双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长江流域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也日益提高。——摘编自刘璐《试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农业快速发展的具体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粮食产区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认识28.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交往交融,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周王朝和从属于周的中原诸侯国逐渐自称为“诸夏”,并把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的部落当作野蛮人而和诸夏对立以来。……在大国争霸的同时,晋、齐、秦等国都把邻近的夷狄纳入本国版图,加速了夷夏的融合进程;楚则一面兼并附近诸小国和蛮夷,一面迅速地华夏化。到春秋晚期,吴、越先后起来争霸时,他们自身也迅速由蛮夷转变为华夏。到战国时期,各大国内部都不再有夷夏的问题,所谓夷狄主要已指北方塞外的胡(即匈奴)和华南地区的越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人口众多的华夏族,也就是以后汉族的前身。——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材料二
北魏孝文味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网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历警机,概括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结合学知识,说明北魏文帝改革对中华民发展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蕃会盟碑的历史价值。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材料“文化遗址地处黄河流域,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其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C项正确;长江流域的农作物为水稻,排除A项;东北地区西南部的红山文化出土的是玉器,且不在黄河流域,排除B项;黄河下游地区的是龙山文化,其代表器物为黑陶,排除D项。故选C项。2.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祭祀时,大宗的嫡长子主祭,遵守前庙后寝、左昭右穆等一系列严格的祭祖礼仪,内容涉及君臣、父子、性别、言行举止等各方面”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出现了复杂的祭祖礼仪,有利于稳固国家统治,维持社会稳定,起到了维护政治伦理秩序的作用,A项正确;B项不是礼仪制度出现的目的,排除B项;祭祖礼仪通过国家礼制严格彰显了社会等级差异,单着并不是祭祖礼仪完善的目的,排除C项;礼仪制度适用于统治阶级,不存在阶级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3.A【详解】固原地区的墓葬出土文物有大量的殉牲骨骼和刀、斧、锛、凿、鹤嘴斧、锥等几类小巧便于携带的青铜生产生活工具,这些工具中农具较少,便于携带,这说明当时的固原地区依然是以游牧为主,A项正确;秦朝形成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排除B项;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出土文物中农具较少,说明当时依然是以游牧为主,排除D项。故选A项。4.D【详解】题干时间定位为战国时期,其主旨为此时权力天平向君主一方倾斜,贵族血缘政治逐渐被替代,这体现了地方分权体制逐渐向中央集权体制过渡,故D符合题意;A项礼乐秩序与材料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士阶层崛起的确是战国时期存在的现象,但是材料侧重的并非士阶层,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最终确立”,C不符合题意。5.C【详解】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后,数量逐年增长。这说明中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性的特点,C项正确;世界各国文化具有民族性,不会完全走向一致,排除A项;孔子学院虽冠以“孔子”之名,但不能等同于教学的内容就是儒家文化,材料中涉及“汉语教学”“文化活动”“了解当代中国”等内容,可见教学内容并不局限于儒家文化,排除B项;由“了解当代中国”可知学院输出的并不局限于传统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6.B【详解】材料中学派是法家,B项正确;A、D是儒家,排除;C是墨家主张,排除C项。故选B项。7.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隋唐时期,成丁年龄逐渐放宽,入老年龄也逐渐放宽,说明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赋税征收标准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国家对地方户籍管理高度重视,排除B项;“基层行政组织已无法有效运转”的说法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8.D【详解】材料图示现实的是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即统一文字和货币,故D正确;AB分别反映了题意的一个方面,没有全面涵盖题意,排除AB;秦朝统一全国以后,统一文字和货币,C错误。9.C【详解】从材料及所学可知,西汉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加之治国人才的缺失,所以选择分封同姓王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实行的是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的制度,C项正确;休养生息与“以刘氏宗族代为统治各地”无关,排除A项;B、D项是汉武帝的举措,排除。故选C项。10.D【详解】根据“其一是让这些贡品不要直运京师,就拿来做货本,设官经理,运去行市最高的地方卖了,得钱归公。其二是行于京师的。”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上述做法体现了汉武帝的均输平准经济政策,D项正确;“改革币制”“盐铁官营”不是材料中反映的政策,排除AB项;“抑制工商”是该政策的特点,不是措施本身,排除C项。故选D项。11.B【详解】敦煌是汉朝经营西域的基地,悬泉置遗址出土史料涉及与西域各国关系,可以用于研究汉朝对边疆地区的经营,B项正确;悬泉置是两汉时期敦煌郡下辖的一处邮驿机构,出图史料中没有太多涉及敦煌郡行政机构设置的内容,排除A项;悬泉置是汉朝政府设置的,反映政府的边疆治理,与民众的社会生活关系不大,排除C项;悬泉置是邮驿机构,而非贸易站点,排除D项。故选B项。12.C【详解】依据题干结合图示可知东汉后期出现了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现象,直接导致了当时政治腐朽黑暗,C项正确;图示不能得出地方权力状况,排除A项;朋党之争是唐朝末年,牛党和李党之间的斗争,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对政治的影响,而农民起义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排除D项。故选C项。13.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九章算术》的内容与农耕经济密切相关,并没有上升到理论研究层面;而魏晋时期的《九章算术注》、明朝的《几何原本》等注重了科技的演绎推理和逻辑结构;故我国古代数学科技的发展体现了由传统到具有近代色彩的特点,D项正确。A项对材料解读片面,其内容与《九章算术注》《几何原本》等注重了科技的演绎推理和逻辑结构的信息不符,排除。B项对材料解读片面,其内容与《九章算术》注重与农耕经济密切联系的信息不符,排除。材料强调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变化,而不是古代数学冲击了儒家的传统规范,排除C。14.C【详解】根据材料“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在位时,均进行过大规模的灭佛行动”及所学知识可得,这从侧面反映出北朝时期佛教在社会上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导致统治者进行大规模的灭佛行动,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灭佛,而不是佛道儒三教并行,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主流传统思想是儒家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彻底”说法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15.A【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①表明江南地区还未开发,②表明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社会经济发展。③表明江南地区逐渐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正确排序是①②③。A项正确;BCD项排序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16.B【详解】据所学可知,此图显示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的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九品,指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中正,是品评官,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由世家大族担任,B正确;秦朝的选官制度是军功爵制,汉代实行察举制,故A错误;唐宋明清实行的是科举制,按考试成绩选拔官员,C、D排除。17.B【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终月而罢,所费巨万”可知,材料描述了隋炀帝穷奢极欲,以此向诸蕃酋长夸耀国家富强,B项正确;“诸蕃酋长”反映的是隋朝的对外关系而非民族关系,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隋炀帝穷奢极欲,隋朝社会经济发展空前繁荣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戏曲深受各酋长喜爱题干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18.A【详解】唐太宗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虚心纳谏、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和唐玄宗前期整顿吏治等,反映了唐朝前期的统治者励精图治,说明了唐朝兴盛的原因,A项正确;唐朝前期国家统一稳定,并未形成割据局面,排除B项;唐朝开始衰落是在安史之乱后,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唐朝农业有所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19.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因此出现了“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往活跃”的情况,D项正确;安西都护府是管理西域的机构,不是出现题干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唐代长安没有被少数民族攻占,排除B项;科举制是选官制度,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20.A【详解】根据材料“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宋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安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化内地为藩镇”指的是藩镇割据,其导致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而宋朝采取相反的措施,收部将兵权,导致边防危机,而使“大不可安”,A项正确;宦官专权和积贫积弱,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外戚专权和军备废弛,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农民起义和财政危机,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1.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中期实行的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因此C项正确;租调制和租庸调制均与材料无关,排除AB项;D项是在清朝时期推行的,排除。故选C项。22.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甘肃出土的佛经,借佛陀之口宣传感恩父母、孝顺父母等儒家思想和理念,表明佛教思想吸收了儒家思想,出现本土化趋势,D项正确;材料所述现象体现了佛教吸收了儒家思想,没有动摇儒学地位,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中外文化存在交流,但没有体现“频繁”,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佛教和儒学的融合,没有涉及到道教,无法体现三教合一,排除C项。故选D项。23.B【详解】据材料“以问题集成的方式列举……运用实例”、“收录农牧业生产、食品加工贮藏、野生植物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可知古代科技注重理论的现实意义,B项正确;“体系臻于完善”有夸大之嫌,排除A项;据材料“列举基本概念”、“《九章算术》中常用的定理”可知并未轻视原理,排除C项;材料侧重科技的特点及其价值,并非科技创新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24.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古代经济联系不足和交通条件落后,人为调运财政物资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可以用来说明宋代转运使将地方大部分税收运往中央的财政制度存在弊端,D项正确;武帝划分州部,实行刺史制度,并非出于财政需要,排除A项;唐代藩镇割据的出现不是因为各地区间缺乏天然密切的经济联系和交通比较落后,排除B项;元代行省制度的合理性与“财政需要的人为大调运就是一个极大的浪费”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25.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代宰相群体的数量较大,这有助于分散相权,强化君权,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宰相人数增多有利于防范宰相专权,稳固统治,不会导致政权动荡局面,排除A项;宰相人数多容易导致推诿怠政,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B项;宰相数量多,有利于君主专权,不会形成三权分立,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26.(1)政治措施: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设立刺史制度,巡视监察辖区内的官员及子弟;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打击豪强势力。(2)表现:中央派文官到地方做知州;设立包括转运司在内的“四监司”对各州进行监控;将地方的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并定期轮换;各州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3)特点: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聚集境内财富。认识:既要加强中央权力,也要让地方有一定的自主权。(4)顺治皇帝正式册封西藏佛教首领“达赖喇嘛”封号,康熙皇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管理西藏。【详解】(1)政治措施: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设立刺史制度,巡视监察辖区内的官员及子弟;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打击豪强势力。(2)表现:根据所学可知,北宋时期,为了削弱地方权力,采取的措施有:中央派文官到地方做知州;设立包括转运司在内的“四监司”对各州进行监控;将地方的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并定期轮换;各州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等。(3)特点:根据“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得出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根据“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概括得出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根据“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得出聚集境内财富。认识:综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可从既要加强中央权力,也要让地方有一定的自主权等进行总结。(4)根据“赐金册、金印,尊贵之封号之鸿恩”,结合所学可知,顺治皇帝正式册封西藏佛教首领“达赖喇嘛”封号,康熙皇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根据所学可知,清朝还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管理西藏。27.(1)具体表现:土地大面积开发;农耕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农作物有了一定推广;粮食产量迅速提高;粮食产区扩大。(2)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增加了南方劳动力;南迁人口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稻麦双收使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南方统治者的重视。(3)认识:和平稳定的政治局面是农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农业科技的进步是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详解】(1)具体表现:根据材料一“秦、汉政府鼓励农民垦荒,调动了农民开发土地的积极性,而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也使更大面积的土地开发成为可能……”,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土地大面积开发;根据材料一“……土壤耕作技术、水利灌溉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蚕桑培育技术都比前代有了明显的提高……”,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农耕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根据材料一“……此外,黄河流域出现了水稻的种植,麦、菽也在南方有了一定推广……”,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农作物有了一定推广;根据材料一“……单位粮食生产量较先秦时期也提高了3倍左右……”,并结合所学可得出,粮食产量迅速提高;根据材料一“……黄河套区、河湟谷地、河西走廊、天山南部以及长江中下游等地区逐渐成为新的粮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交通大学《木版画实践教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前沿》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中国水暖产品配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服装效果图设计实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技术试题库与答案
- 校园反恐安全教育
- 2024年秋季小学数学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北京版)-总复习:图形与几何-3学习任务单
- 创伤急救课程设计
- 文明旅游课程设计
- 招投标课程设计参考依据
- 制冷设备拆除方案
- 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五章 电功和电热 二 电功率教案 (新版)苏科版
- 10以内连加减口算练习题完整版274
- 小学体育教案《50米快速跑(途中跑)》
- 第六单元测试卷(单元卷)-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统编版语文
- 公路工程设计规范
- 2024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 第9课《创新增才干》第2框《积极投身创新实践》【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食品经营安全管理制度目录
- DB4406-T 23-2023 地理标志产品 伦教糕
- 2024-2030年中国工业远程终端装置(RTU)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