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佛道与浙江寺观_第1页
宋代的佛道与浙江寺观_第2页
宋代的佛道与浙江寺观_第3页
宋代的佛道与浙江寺观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代的佛道与浙江寺观

寺庙的藏书是随着寺庙的建设而形成的。两宋统治者对佛道采取宽容政策,为浙东佛道的兴盛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致使浙东寺观有所发展,由此推动了寺观佛道典籍的收藏。一两宋期间,浙江的寺院、道教宋代浙东的佛教与道教得到发展,其主要原因是统治者推行宽容政策,浙东的天台宗中兴、禅宗的鼎盛及浙江的佛经刻印。两宋期间,尽管有石介、欧阳修等人,继唐代韩愈等后展开抗拒佛老斗争,但统治者认识到佛道对于稳定社会、维护统治的作用,对宗教采取宽容政策,支持佛教发展。宋太宗时就在天台山大建佛寺,增广影响。宋代帝王还对浙东的名僧多次赐谥,如四明智礼于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被赐“法智大师”。宁海的遵式也被先赐紫服,后赐“慈云大师”称号,谥“忏主禅慧法师”。一些寺院还被赐名,明州阿育王寺被赐名“广利”,舍利殿悬宋高宗赵构御书“佛顶光明之塔”匾额,殿前有宋孝宗御书“妙胜之殿”匾额。咸平二年(999年),宋真宗御赐奉化雪窦寺“资圣禅寺”额。台州的国清寺也被宋真宗御赐寺名,景德二年(1005年)复赐黄金万两大修,并诏改“景德国清寺”。南宋初年,国清寺遭兵毁,宋高宗赵构定都临安后,诏令兴佛,重建国清寺及寺前桥、塔。在官府的支持下,浙东新建了许多寺院。明州城区建有寿昌教寺、宝云讲寺,鄞县建月波讲寺、布金讲寺,慈溪建永乐教寺、宝庆讲寺,定海(镇海)建万寿寺,象山建慈禅寺;绍兴府的山阴县建东山寿宁寺、蜀阜寺、融光寺、天章寺,嵊县建下鹿苑寺,余姚县则建积庆寺;台州的临海县建开法院、清修寺、法慧寺、安福寺、显恩寺、法海寺、显孝南山寺、崇梵寺、金仙寺、能仁寺、隆恩寺、白莲寺、保寿寺,黄岩建天皇寺,宁海建法安寺,仙居建灵峰院、慈安院、兴道院、广严寺、普信寺、崇相寺、福廷寺、正觉寺,共计38寺。宋王朝对道教也大力提倡,宋真宗曾下诏:“诸路、州、府、军、监、关、县择官地建道观,并以‘天庆’为额。民有意舍地备材创盖者,亦听。”由于执政者的政策影响,浙东的道教也有很大的发展。道士多立足诸名山洞天福地中修炼,形成了从六朝到宋代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其中不少就建立于浙东。“十大洞天”中的委羽山洞,号“大有空明天”,在台州黄岩;赤城山洞在唐兴(今浙江天台),号“上玉清平山”;括苍山洞,号“成德隐玄天”,在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主峰在临海县境内)。“三十六小洞”,浙江境内有9处。浙东境内有4处,即四明山洞,名“丹山赤水天”,在余姚;会稽山洞,名“极玄大元天”,在山阴;金庭山洞,名“金庭崇妙天”,在嵊县;盖竹山洞,名“长耀宝兴天”,在台州。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两宋期间,浙江特别是位于浙东的寺观有较大的发展。比如,庆元(明州)在宝庆年间(1225-1227年)就有寺院、道观274所,其中有一定规模的大寺院39座。台州在嘉定年间(1208-1224年)寺院、道观有377所。南宋宁宗时,根据卫王史弥远的奏请,由朝廷品定天下禅寺等级,设禅院五山十刹制度。五山主要在今天的杭、甬两地,即余杭的径山兴万寿寺、鄞县的阿育王山鄮峰广利寺、太白山天童景德寺、杭州北山景德灵隐寺、南山净慈报恩光孝寺。十刹浙江有6处,浙东有奉化雪窦山资圣寺和天台山国清寺。五山十刹的住持由官方选派,这些寺院气势宏伟、规模巨大。知名尊者、高僧大德的频繁活动是佛教兴盛、佛道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宋代天台宗的活动主要是在浙江天台、四明、临安,四明知礼、宁海遵式影响非凡。知礼,俗姓金,字约言,明州鄞县人。在延庆寺专事忏讲40余年,从其教化者数以千计,学徒遍于江南。法智知礼、广智尚贤、神智鉴文、明知中立,相继主持延庆寺,为天台宗的中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除了天台宗在宋代中兴外,浙东的禅宗也进入鼎盛期。仅明州就涌现出不少高僧,诸如北宋住持雪窦资圣禅寺的雪窦重显,南宋时的阿育王寺住持宗杲、天童寺(图六、图七、图八)的住持正觉等。这些高僧宣传教义,听众甚多。重显俗姓李,字隐之,号明觉,遂州(今四川遂宁市)人,住持奉化雪窦寺达31年。他整顿禅寺仪规,修建寺院,作《颂古百则》,远近禅僧前来参谒受法者众,致使云门宗风一时大振,被誉“云门中兴祖”,获赐“明觉大师”,宗杲,俗姓奚,字昙晦,号妙喜庵主,宋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县)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宗杲奉诏主持阿育王寺。时阿育王寺内僧众,前来问法者达6000人。“参学之人数常千百,丛林之盛无与为比。”二日本中尊寺藏经寺院道观是佛道的圣地,其传播思想教义的主要载体是佛道典籍,这就需要寺院道观收藏佛道典籍,从而为寺观藏书提供了条件。前文提及,浙东在两宋时期寺院数量众多,相当规模的寺院也不少,诸如阿育王寺(封面图、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五)、延庆寺、雪窦寺(图十五、图十六、图十七)、圆通妙智教院、国清寺(图十一、图十二、图十三、图十四)、净明寺等,都有佛经及其它书籍收藏。可以说,有多少寺院,就有多少藏书之所。位于宁波市的延庆寺,建于五代后周广仁三年(953年),名报恩寺。至道元年(995年)知礼进住四明保恩园,大弘天台宗教义,人称之谓“中兴天台宗”。知礼撰有《金光明经文句记》、《金光明玄义拾遗记》、《观无量寿经疏妙宗钞》等10余宗,宗晓所撰《四明教行录》就收集了知礼的遗文、行业碑文等百余篇。从知礼的讲述、撰写典籍中可以看到延庆寺是藏有许多文化典籍的。知礼去世后,其大弟子广智尚贤继主延庆寺。日本国师曾派遣绍良等僧人,赍捧金字《法华经》作为贽礼,请学于广智门下3年,《法华经》也成为延庆寺的典藏。据顾志兴记载,延庆寺旧藏梵文金边贝叶经294张,疑为宋时藏品,今移七塔寺(图九、图十)。奉化雪窦寺创于唐,盛于宋,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遣使賚赐经籍,始建藏经阁。即使规模较小的寺院,也藏有经书。鄞县的慈福院,旧称盛店保安院,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建,治平元年(1064年)赐慈福院额。院全师者,年60余,日诵《妙法莲花经》,三十余年如一日,世目之为全法华净照禅师。翠岩山宝积院智才师,亦广募檀信,鸠集众工,缮写素安,建为轮藏。吉祥院,位于鄞县东南,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建,六年以释天院为名,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改赐为吉祥院,日本中尊寺至今还藏有该寺宋代的大藏经,开元版《西字函音释》(成实论上贴一十卷)上盖浙江“明州城下吉祥院大藏经”的藏经印章。明州的思溪圆觉寺印有《圆觉藏》,世称《思溪资福藏》,也被吉祥院所收藏。这部经书后来也流传到日本中尊寺。思溪版《法苑珠林》卷八十八,用墨笔记“入吉祥大藏内”,这就表明,日本中尊寺所藏的《大藏经》和《法苑珠林》,来自明州吉祥院的寺藏之书。台州、越州的寺院也藏有经书。修筑于隋代的台州国清寺,在天台县北约10里处。初称天台寺,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敕赐“国清寺”,富有典藏。唐末战乱,国清寺典籍散佚。宋初,由于吴越王钱俶遣使高丽求取天台宗教籍成功,为天台宗的复兴创造了条件,也为国清寺增加了佛经典藏。南宋初年,国清寺又遭兵毁,值得庆幸的是智者所注的《妙法莲华经》、印度传入的《贝多叶经》和旃檀佛像、佛牙等至今犹存。越州(绍兴)寺院的典籍收藏也不少。会稽城南嘉祥寺,藏有不少高僧著《中论疏》、《百论疏》、《十二门论疏》等。新昌大佛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称宝相寺,天圣五年(1027年)董遂良赴京请《大藏经》全藏,后又建转轮经藏并宝殿藏之。绍兴府城东南三里许的圆通妙智教院,宋高宗赵构赐御书《金刚经》板于寺。《嘉泰会稽志》为此记载说:“绍兴初,车驾驻跸,宣赐御书《金刚经》板。”宋代统治者还重视道观藏书,多次搜集、整理道教典籍。大中祥符(1008-1016年)初,宋真宗命戚纶、陈左尧及道士朱益谦、冯道之参与修纂道藏。戚纶(一说王钦若)荐举张君房主其事,遂取秘阁及苏、越、台三州道经籍到杭州,编成《大宋天宫宝藏》4565卷。这说明越州、台州是时存有不少道教典籍。据统计,《大宋天宫宝藏》和有《小道藏》之称的《云笈七签》中,位于台州天台县桐山中的“桐柏崇道观”所藏均占四分之一,也就是说,桐柏崇道观提供了经籍1500余种。其它观藏也不少,有宋太宗、宋真宗御书计53卷,还有宋高宗所赐《史汉事实》、《翰墨志》等书。越州的神霄玉清万寿宫,藏经处名“云章宝室”,庋藏道家经籍。三阿育王山广利寺为防止佛教道应藏其书浙东寺观除了收藏佛道典籍外,还藏有其他类图书,主要是二类,即宋代皇帝的御书御札和儒家经典。宋代皇帝经常把把一些书籍赐予寺观,尤以宋真宗为多。象山的蓬莱山寺圣禅院创于后梁龙德二年(922年),宋太宗“赐之以图书之文,是为太平兴国四年”。淳化四年(993年),宋太宗赐御书两部给奉化雪窦寺。建于西晋的明州阿育王寺,在宋代有进一步发展。大中祥符元年赐名广利,大觉禅师琏公住持,名扬天下。皇祐二年(1050年),仁宗赐御制释典颁藏之。熙宁三年(1070年)建宸奎阁,“奉藏所赐御书”。宝庆《四明志》载,阿育王山广利寺“奉藏所赐御书轴五十有五、扇三”,藏书颇富,宋高宗御书“佛顶光明之塔”匾额。在宋代,由于统治者崇尚佛道,士人多研究佛教、道教,而僧人、道徒为更好宣传教义,也读儒家经典。他们与士大夫一起,谈禅说理,崇老扬道,吸纳儒家思想,揉儒学入佛道之中。因此,一些寺观除收藏佛道典籍外,同时也收藏儒家经典著作。明智法师曾一度住持延庆寺。据晁说之的《宋故明州延庆明智法师碑铭》载,明智法师“出口而讲,雄毅耸听折心;或退接于室中,屈辨申谈,云兴泉涌,不足为喻。”他与儒生论儒道,儒生不能回答,而他却能告之:“此道在孔子如何?此语在诗书如何?”对此晁说之对其学识给予高度评价:“盖师于周、孔、老、庄之书亦无不究观,翰墨诗章皆出人上。其诵《法华经》,平生以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