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电影的叙事时间
——以中国电影为例
摄影“这种宗教迎合了人类心理的基本要求:与时间抗衡。”
——安德烈·巴赞“电影首先是一门时间的艺术”。
——马赛尔·马尔丹一、时序时序问题主要是研究“在故事中事件接续的时间顺序和这些事件在叙事中排列的伪时间顺序的关系,”
也就是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的对比关系。
叙述者采用这种而非那种时间顺序,不但蕴含着一定的美学观点,而且受叙述者的语境和叙述习惯影响。时序安排同时也就暴露出叙述者背后的企图,时序并非无文化差别的。(一)顺叙顺叙:顺时间叙事。事件在叙事中的前后时间顺序与事件在故事中的顺序相同,是最常见的一种电影叙述方式。
顺叙严格遵循着时间的自然流动,以时间为顺序来串连事件,其特点是:1、事件前后分明,在时间的顺畅流动中把故事呈现于接受者面前。2、叙述事件时,往往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易为接受者接受。分析1《小城之春》
在城头的戏章、周俩人郁郁地诉说着情语愁话,由为戴秀说媒,引发出对一直情牵多绕的十年前尘旧事的感慨。章:“我真后悔,当初为什么不知道找个媒人。”周拉话头怨语曰:“你为什么不……”
章:“可是你母亲不是不答应呵。”周“我母亲她现在已经死了。”章:“可是你现在已经有丈夫。”……
《小城之春》风格化的顺叙,突出了时间的流逝感,对时间自然流程的尊重使接受者慢慢进入人物的内心,同时,故事中淡淡的忧伤与默默的哀愁也在时间的流逝中弥漫接受者的内心,接受者与人物融为一体,接受者的灵魂和人物一样受到无边的撞击。分析2《枯木逢春》
枯木逢春》有两个时间段:解放前和解放后(影片中同样有字幕注明)。解放前的故事不长,大约五分钟,主要叙述苦妹子在解放前与家人失散的前前后后。影片主要故事发生于解放后,描述的是人民群众如何战胜血吸虫病及苦妹子与家人的团聚。
《枯木逢春》的顺叙又有另的目的:
首先,解放前后镜头在影片中形成对照。这种对照又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意味,旨在告诉叙述接受者“解放”的重要性。其次在故事中,解放前苦妹子与家人失散是前因,解放后与家人团聚是后果,先叙述前因再交待后果,是中国人叙述的传统习惯。
分析3《一江春水向东流》
时间所叙之事无时间字幕忠良与素芬的工作,结婚以及生子。七·七卢沟桥抗战爆发战争场面八·一三上海我军继续抗敌战争场面;忠良给儿子取名抗生;忠良与王丽珍一次见面,忠良告别家人。民国二十六年战斗场面;忠良在战场上死里逃生。民国二十七年素芬去乡下;忠民离家;忠良又见王丽珍。民国二十八年忠良在帮助运伤兵;老家张家牛被日本人牵走。民国二十九年老家张家的劳动、生活情况;忠良逃跑;张父被吊死;忠民回家。民国三十年在重庆忠良见王丽珍;忠良在重庆做事;素芬与张母的生活;忠良开始堕落;素芬做保育员工作;忠良与王丽珍勾搭;素芬与张母悲惨的生活。
叙述者企图用编年史的手法来叙述抗战前后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的故事,可以称为“抗战编年史电影”。时间字幕的巧妙运用,使影片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历史风格,时间已不仅仅是串连事件的链条,时间本身成为影片的表现对象。
强化时间表现和时间的顺序性的美学目的:首先,采用这种“以时系事”的编年体叙述手法,能使影片呈现出相当的历史感。
其次,通过对漫长时间跨度的强调,描述了“韧”性十足的人物形象。叙述者刻意强化了时间跨度,八年抗战并非史书所载的那种历史时间,而是通过叙述者对“民国二十六年”、“民国二十七年”、“民国二十八年”等具体表述而呈现出来的带有人物情感的时间。“八年抗战”的时间跨度被有意识的漫长化了,而正是这种漫长的时间更能体现出李素芬的忍辱负重和坚韧不拔。
(二)倒叙1、定义倒叙是指叙述者首先叙述故事的结果或其他关键情节之后,反过来再叙述故事的原因或始末。
2、在电影中,倒叙的作用:1)表现过去的事件或补充介绍故事的背景材料。2)为满足故事中人物的情绪需要,插入过去重要的场景或画面。3)形式上的需要,为打破叙述上的顺叙性,便叙述本身更具突兀感和曲折感。
3、电影中倒叙的特点:1)倒叙主要是用来表现人物的回忆,而且在运用时有意识地进行了暗示。暗示的手法有淡入淡出、画外音等。如:柳堡的故事2)倒叙段落一般完整而且延续时间较长。
4、倒叙的变异——闪回电影中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一种手法。即突然以短暂的画面插入某一场景,用以表现人物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和感情起伏。
闪回做为一种现代电影叙事手法,具有“突兀性”的特点。与一般倒叙不同,闪回不需要中断原来场景中的动作和节奏,只是选择最富于特征、最具有鲜明形象性的动作或细节,用极其简洁明快的手法加以强调和表现,给观众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广岛之恋》电影《小花》中的倒叙
《小花》中时间倒错的次数有二十六次:影片倒叙:两次一是倒叙赵永生过去从家里出逃。二是与连长回忆赵永生在战斗中和敌人跳崖。闪回:其余地方的倒叙都较短,且出现突然,几乎没有什么暗示。如周医生旧地重游时的几次闪回,周医生与赵小花在一起时二次闪回婴儿在母亲怀中的镜头。(三)做为插叙短语的插曲与仪式插叙是指叙述者打断中心事件的时间流程,插入对另一事件或场景的叙述。叙述者运用插叙的目的是介绍另一事件或者是为了渲染某种情感。
倒叙与插叙的区别:在所叙之事与中心事件的关系特别是时间关系上,倒叙涉及了时间倒错,插叙插入的事件或场景和中心事件没有直接的时间和因果关系。1、插曲。插曲的作用:插曲并没有明显的情节推动作用,叙述者安排插曲的目的不是为推进情节,而是渲染情感。在插曲时,由故事的讲述转入情感的渲染,抒情压倒了叙事。分析《小花》《小花》中的一段插曲:何翠姑跪抬担架,画面上主要有何翠姑的脸腿特写;二人抬担架在山路上行走;艰险的山路;何翠姑血滴山路等。而这一段的歌词是:“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滴滴鲜血染红她,啊……,绒花,你的芬芳,满山崖,满山崖。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放光华,花载亲人上高山,顶天立地映彩霞,啊……,绒花,你的芬芳满山崖,满山崖!”
插曲叙事的特征:
1、在情节性的叙述中,把情节停顿下来,横空插入一段抒情的段落。
2、对原本应是情节性的叙述段落进行抒情的叙述。分析《天云山传奇》一段描述罗群与宋薇确定的恋爱关系的戏:画面与台词主要是:罗宋二人在林中走,罗群与宋薇拥抱,之后罗群说:“让我们永远在一起。”宋薇说:“到死。”而插曲贯穿这一段画面(约一分钟长),歌词是:“高高的天云山,迷恋着蓝天,夜空中的群星,为了我们二颗靠的最近的心。”
中国电影这种在叙事中抒情或者叙事与抒情相混杂,有小说与戏曲方面的叙事渊源。
《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食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在对贾宝玉的穿着打扮进行一番描写后,曹雪芹写道:“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这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爱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乘张,那管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纵垮与膏梁,莫郊此儿形状。"
京剧《四郎探母》开场,在杨延辉有一段“白”,介绍自己的姓名和目前处境后,马上是一段“西皮慢板”,唱词是:
杨延辉自思自叹,想起了当年好不惨然。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孤单,我好比南来雁失群飞散,我好比浅水龙困在沙滩。想当年沙滩会一场血战,只杀得血成河尸骨堆山,只杀得杨家将东逃西散,只杀得众儿郎滚下马鞍。我被擒改名姓方脱此难,落番邦招附马背主无颜……
中国电影中的“插曲”和小说中的“有诗为证”引出的诗词、戏曲中的“唱腔”一样,都是在叙事时叙述突然停顿,转入情感抒发;或是以抒情性的手法来进行故事的叙述。2、仪式仪式”在“第五代”电影中随处可见,如《红高粱》中的“颠桥”、“野合”“敬酒神”等。《黄土地》中的“腰鼓”、“求雨”等。
在“仪式插叙”时,情节的进展过程被停滞了,情节叙述被转入有意指性隐喻或象征。“仪式”虽然是附着于事件之上的,但和“插曲”一样是离于情节之外的。
《红高粱》中有七个插叙短语,按时延顺序为:颠轿、蓝夜、野合、圆门洞、剥人皮、敬酒神、黑太阳。
分析《黄土地》腰鼓戏
《黄土地》中的腰鼓戏具体分镜如下:镜1特写正敲打的一对锣镜2中近景擂鼓的汉子镜3全景腰鼓阵,画面打字幕“延安”镜4中近景吹唤呐的汉子镜5中景打腰鼓的汉子们镜6中景跳打腰鼓的汉子们镜7中近景吹喷呐的汉子镜8中景扛着的标语:“送子参军打东洋”镜9近景戴红花骑马的小伙子经过镜10近景另一戴红花骑马的小伙子经过镜11全一中近景顾青入画并看
镜12远景俯拍腰鼓方阵镜13中景俯拍腰鼓方阵镜14中近景汉子们跳打腰鼓镜15中远景俯拍腰鼓方阵镜16中近景汉子们跳打腰鼓镜17中近景汉子们跳打腰鼓镜18中近景汉子们跳打腰鼓镜19近景挂在腰际的腰鼓镜20近景汉子们兴奋的脸镜21移动摄影摄影机穿梭腰鼓方阵之中,各种角度的腰鼓戏镜22远景蓝画面中的白太阳自上往下掉镜23全景-近景地平线上出现腰鼓方阵并逐步靠近镜24近景顾青带有思索的看
从镜12到镜23,是插叙短语,它和《红楼梦》中的“有《西江月》二首为证”及《小花》中的“插曲”一样偏离了中心情节,进行了有情感的意指。狂野腰鼓的意指层面—革命的喜悦抑或民族的生命力。相对于《小花》、《天云山传奇》中“插曲”的抒情性叙事而言,《黄土地》中的“仪式插叙”的情节停顿更明显,内涵层次的更深奥。
在时间处理上,“第五代”电影对传统中国电影的继承远远超过反叛分析《柳堡的故事》与《黄土地》,来对比一下它们在时间处理方面的异同点。片名《柳堡的故事》《黄土地》时序倒叙开头,中间又有倒叙中的倒叙。影片是以倒叙引出的线性顺叙。完全的顺叙插曲五次插曲五次以上插曲仪式性插叙无三次(婚礼、腰鼓、求雨)
相同点:l、两部影片都遵循顺叙为主的叙事策略。《柳堡的故事》安排了二次倒叙,但倒叙的目的是为了顺时性的叙述,倒叙的出现完全是布局上的需要。2、两部影片都毫不犹豫地用抒情来停顿叙述,或对故事进行抒情性的叙述。《黄土地》的抒情味尤其浓重。3、插曲在两部影片中经常充当心理描述的作用。《柳堡的故事》中四次演唱插曲《九九艳阳天》的人物心情不同,歌词也不同。我们发现这些歌词是随着人物在故事中的发展精心安排的。《黄土地》中的几次主要插曲,也是和翠巧的心理状态有关。4、只有《黄土地》中有仪式性插叙。显然《黄土地》中的仪式性插叙的出现和插曲的发展有关。
不同点:《柳堡的故事》无论从故事层面或且从叙事策略而言,仍是传统“影戏说”影响下的传统中国电影,戏剧性被列为电影的第一性,“影”只是表现“戏”的手段而已。而到了《黄土地》,“影”已经上升为第一性的东西,叙述者感兴趣的是千古不变的黄土地与黄河,以及老死于斯的农民。因此叙述者的镜头静静地对准土地、黄河、农民本身,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始末描述相对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以“影”来揭示一种状态。“影”、“戏”关系的改变使《黄土地》抛弃《柳堡的故事》中注重历时性的叙述,转而进入共时性的状态描述。而“仪式性插叙”的出现和它们在叙事上的作用,其实是对传统“插曲插叙”的继承和以展。“仪式性插叙”的叙事时间处理和“插曲”完全一致,不同的是“仪式性插叙”更注重画面的表现力和冲击力,而“插曲”则注重于叙事的抒情性。可以说,这二种插叙都是中国电影叙述者对文学和戏曲上的民族传统的别开生面的发挥。(四)预叙预叙是在事件发生之前便被描述出来的叙述方法。无论是西方或是在中国,在文学或是电影中,它都是相当罕见的一种。
预叙法叙事特征:“某事发生之前”,也就是说,这一件事虽然现在没有发生,但将来肯定要发生的。至于叙述者为什么能知道将来会发生,是由于叙述者的视点是上帝的视点—全知全能。影片《东邪西毒》画外音:“很多年之后,我有了绰号,叫西毒。”二、时距时距是热拉尔·热奈特研究叙事时间所提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探讨的是事件或故事段的可变时距与在叙事中叙述它们的伪时距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事件或故事实际延续的时间和叙述它们的文本的长度之间的关系,即速度关系。”一言以蔽之,便是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的关系问题。
我们在对电影叙事时间的时距进行论述时,从三个角度来考察,用类似热奈特的公式来表达是这样的:时间的膨胀:TR
TH时间的省略:TR<TH时间的复原:TR
TH(TH指故事时间,TR指叙事时间)(一)时间的膨胀时间的膨胀指的是叙事时间大于故事时间的情况。叙述者出于特殊的美学目的,在叙述中故意的延长时间,使叙事时间远远超过故事所需的时间。
在电影中,叙事时间膨胀的表现:1、增加细节2、慢动作。3、通过对一个动作多侧面的重复表现,达致该动作在叙事中的时间的延长。4、变换空间5、加速摄影6、静止的空间影片《喋血双雄》周润发饰演的杀手在射杀汪东源之前有一次“持枪瞄准”动作。
镜1俯拍杀手在画面右下角,双腿夹枪,杀手做一个向上举枪的动作。杀手背对镜头。加速摄影。镜2仰拍杀手在画面左上角,枪已举过肩,随之放平,杀手面对镜头,加速摄影镜3俯拍角度和机位如镜1。杀手把枪拔起,放平,准备瞄准。镜4俯拍角度和机位如镜2。杀手把枪放平瞄准。加速摄影。
把转瞬即逝的动作详细地叙述出来,便于观众对动作进行多侧面的观赏,这是吴宇森动作片的美学。时间膨胀的目的只是加强动作本身的感撼力。影片《一个和八个》
犯人目睹一个村庄被屠杀过的惨状后镜头1、犯人们全景,约15秒。镜头2、一个犯人特写,约12秒。镜头3、一筐窝头特定,约6秒。注:这三个镜头没有任何演员和摄影机的运动,一切都是静止的。
在静止镜头中延续时间是为了接受者能够更好地体验到时间的流逝。时间膨胀的目的是为了时间本身的被感受。侯孝贤《悲情城市》
影片多次出现的门洞镜头,佣人在门洞里拖地板……时间正在静悄悄地流淌着。以静止空间来突出流动时间,形成一种独特的影片风格。
影片《冬冬的假期》
冬冬因游泳被罚跪以后,侯孝贤用三个镜头来表现时间:镜1全景冬冬跪在木地板上。镜头快结速时,挂钟响了。长约8秒。镜2全景挂在墙上的钟。钟响的声音。长约8秒。镜3中景透亮的窗户。长约6秒。
在时间的膨胀式叙述中,不但画面内容成为叙述者的叙述对象,而且画面外之外的叙事时间也成为叙述者的关注点。这种时间膨胀经常引起接受者的思索和灵魂触动。(二)时间的省略
时间的省略指的是叙事时间少于故事时间的情况。由于故事时间的无限可能性,而叙事时间的有限性,叙述者的省略是不可避免的。
电影中叙事时间省略的一般表现:淡出淡入,圈出圈入淡”和“化”划”切”
叙事时间省略的其他表现:
1、通过时间字幕达到省略目的。时间字幕的作用首先是标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向观者提示上下场景中较长的时间过渡,其次也省去上下场景之间的次要事件。影片《活着》
在黑底画面上打上“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字幕
2、通过对事件最具表现力的瞬间进行表现,省略其他较无特征的过程。叙述者利用蒙太奇来压缩时间,用蒙太奇手法把几个画面剪辑在一起,来表现一段较长的时间过程。
候孝贤影片《冬冬的假期》
有一段捕鸟戏:镜1全景田野镜2全景麻雀撞在捕鸟的网上镜3中景麻雀在网上挣扎镜4中景麻雀在网上挣扎镜5全景冬冬及其他孩童在看镜6全景捕鸟人从网上捉鸟镜7近景鸟在鸟笼中挣扎镜8远景捕鸟人挑着鸟笼远去。
通过对时间的省略和对有表现力画面的突出,候孝贤使叙述本身富有美感,达致东方特有的也就是中国诗歌所要求的“意、境、物、我”一致的境界。王维《从军行》从军行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茄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日暮沙漠垂,战声烟尘里。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
3、以景物镜头来表现时间过渡,达到时间省略。在事件与事件、场景与场景之间,叙述者插入一些景物镜头,参与叙事并形成节奏。
黄健中《如意》
影片在表现向“文化大革命”的过渡时,黄健中如此安排镜头:镜1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纺织工业化发展与城市经济融合研究考核试卷
- 育种中细胞壁组成的改良考核试卷
- 智能仪器仪表电路设计考核试卷
- 唐太宗的领导力密码:解析《贞观政要》中的管理智慧
- 2025年教育基金贷款合作合同
- 2025年城市商业地产租赁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瓦工班组劳务分包合同书
- 引资授权居间合同书
- 商铺商铺长期租赁合同书
- 2025年关于完善合同法体系
-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调查技术规范DB41-T 1992-2020
- 大众旅游服务质量控制手册
- GB/T 44421-2024矫形器配置服务规范
- 大型活动策划与管理第八章 大型活动风险管理
- Q∕GDW 12165-2021 高海拔地区运维检修装备配置规范
- JGJ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 妇科医生进修汇报课件
- 动态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总结
- 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
- 从汽车检测看低空飞行器检测发展趋势
- DB32T 4740-2024 耕地和林地损害程度鉴定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