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测量学》:第4章距离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_第1页
《普通测量学》:第4章距离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_第2页
《普通测量学》:第4章距离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_第3页
《普通测量学》:第4章距离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_第4页
《普通测量学》:第4章距离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十二月20231§4-3视距测量

视距测量基本原理平、斜视距的计算公式*视距常数C的测定视距测量的误差来源与精度18十二月20232视距测量的基本原理

视距测量是一种间接测距的方法,它是利用望远镜内十字丝平面上的视距丝(上、下丝)及水准尺,根据几何光学原理用简便的方法快速测出两点间的距离。18十二月20233一、视距计算公式

由于望远镜视准轴有水平和倾斜两种状态,获得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也不同。

1、视准轴水平

水平距离D=C(a–b)=100(a–b)

两点高差:h=i-l

2、视准轴倾斜

水平距离D=100(a–b)

两点高差:h=Dtanα+i-l18十二月202342、视准轴倾斜时的视距公式18十二月20235二、视距测量的观测和计算

观测步骤:1、在控制点上安置仪器,作为测站点,量取仪器高i(至厘米数),并记录控制点的高程2、立标尺于待定点,尺子竖直,尺面对准仪器。3、用经纬仪盘左位置进行观测,瞄准标尺后,消除视差,读取上下丝读数a、b,计算视距间隔n。4、以上完成一个点的观测,重复步骤2、3,测定另外一个点。 用经纬仪进行视距测量的记录和计算如下表:18十二月20236照准点号下丝读数上丝读数视距间隔中丝读数l竖盘读数L垂直角α水平距离D高差h高程H11.7681.3592°45′+2°45′83.21+4.0725.470.9340.83422.1821.4295°27′+5°27′150.83+14.3935.790.6601.52232.4402.1588°25′-1°35′57.76-2.3319.071.8620.578测站:A测站高程:21.40m仪器高:1.42m18十二月20237视距测量的误差来源和精度普通视距测量中的误差来源主要有下述几种:用视距丝读取视距间隔n的误差视距尺分划的误差竖角观测的误差视距尺竖立不直的误差外界条件的影响18十二月20238§4-4电磁波测距EDM:分类微波测距仪红外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工作原理:利用光速,测定在两点间的传播时间t,以计算距离。

S=ct/2了解光电测距的成果整理光电测距18十二月20239§4-5三角高程测量一、三角高程测量的计算公式原理仪器高i目标高l竖角a水平距D18十二月202310计算公式1、若测得水平距离D,则两点间高差计算公式为:2、若测得的距离是斜距S,则两点间高差计算公式为:

18十二月202311顾及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1、地球曲率对高差的影响(球差改正f1)2、大气垂直折光(气差改正f2)

球差改正和气差改正合在一起,称为两差改正(f)

18十二月202312顾及两差改正时的高差计算公式:

对要求较高的三角测量,应进行对向观测18十二月202313二、三角高程测量的观测与计算(一)观测 量取仪器高i,目标高l。读至毫米 用经纬仪读取垂直角α。 测出水平距离D或倾斜距离S。(二)计算 见表4-7注意:

1、高差闭合差允许值的计算。

往返测路线:

闭合或附合路线:2、平均高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