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文言语句断句_第1页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语句断句_第2页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语句断句_第3页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语句断句_第4页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语句断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有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句读:语意完足的称为「句」,语意未完而可稍停顿的称为「读」。断句故事解读:凡事没弄清原委,没有理解,就会笑话百出。文言文断句考情分析年份卷别2016~2022年所有全国卷及2020~2022年新高考Ⅰ、Ⅱ卷题干表述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命题特点①所选句子多为叙述性句子,展示传主生平和命运转折的重要时刻;50字左右。②设6~8处停顿,有两处难度大的不同。③侧重语法停顿而非语音停顿,一般不考具体的标点,只要求用斜线断开。考情分析年份卷别2004~2022年浙江卷题干表述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命题特点①一般设6处停顿,偶尔也有5~7处。②断对两处得一分,多断、漏段、错断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题型示例10.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题干表述四套试卷题干表述一致四套试卷指的是: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全国甲卷,全国乙卷2023年高考全国四套卷,均将断句题由单选题改为了多选题。看似难度加大了,实则难度变小,因为断句只有三处,句子相对较短,字数在30字左右,需要断句位置用字母标识,考生只需在相应字母处涂黑;而以前的单选题是7处以上的停顿,浙江卷的主观题也要断6处左右。句子很长,而且变化也复杂,现在变成多选题,三处停顿,实际上降低了难度。解读题型变化新高考Ⅰ卷韩非书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新高考Ⅱ卷夫为人A所B陷而欲胜D敌E不亦难乎F臣故曰无术焉G苻坚之类H是也。全国甲卷母异A之B谓C族人曰D是儿E爱我F如此G多H知孝养我矣全国乙卷君遇之A无礼B彼若有时C反D国E而起兵F即恐为曹伤G君H不如杀之。新高考Ⅰ卷韩非书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解析】解答此题,可结合语意和固定结构进行断句。从语意上看,“韩非书云”的意思是韩非的书里记载说,其后应跟说的内容,结合材料一《韩非子·难一》中的“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可知,“夫子善之”是韩非书里记载的内容,应作“云”的宾语,“韩非书云夫子善之”语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材料一中韩非先引用孔子的观点,然后加以批驳,这就是“引以张本”,“然后难之”,故“引以张本”后应断开。从固定结构上看,“岂⋯⋯哉”为反问句式,其前应断开。新高考Ⅱ卷夫为人A所B陷而欲胜D敌E不亦难乎F臣故曰无术焉G苻坚之类H是也。【解析】句意:被人困住而想要战胜敌人,难道不是很困难的吗?所以我说他没有智谋,苻坚这种人就是这样的。“欲”的宾语是“胜敌”,且“不亦……乎”是固定句式,常用于委婉地提出问题,表示对对方的看法或态度不太肯定,故此应独立成句。所以“胜敌”后应断开,“乎”后应断开;“焉”用在句末,此处表陈述语气,因此“焉”后应断开。全国甲卷母异A之B谓C族人曰D是儿E爱我F如此G多H知孝养我矣【解析】句意:母亲对此感到诧异,对亲戚说:“我的儿子这样的关怀我,非常懂得孝顺赡养我。”“之”是代词,指代前文“忧戚如成人,见母氏则抑情忍哀,不欲伤其意”的内容,“母异之”主谓宾齐全,B后应断开;“曰”是“说”的意思,习惯上“曰”后即D处断开;“多”是“很、非常”的意思,修饰的是“知孝养”,“如此”是“这样”的意思,从语意上看,这是周母感慨儿子对自己的关心程度竟然到了这样的程度,因此“如此”后即G处应断开。全国乙卷君遇之A无礼B彼若有时C反D国E而起兵F即恐为曹伤G君H不如杀之。【解析】句意:您对待他没有礼貌,他如有机会回国成为君主而发兵,那就怕会成为曹国的祸害。您不如杀了他。“遇之无礼”的主语是“君”,“礼”是“无”的宾语,宾语后断开,且“彼”代指“晋公子重耳”,是下一句的主语,“彼”前断开,所以B处断;“彼”是主语,“有时”是状语,修饰谓语“反国而起兵”,这中间不可断开,且“若”和下一句“即”构成“如果……就会……”的假设句,“即”前断开,所以F处断;“伤”是名词,意为“祸害”,做“为”的宾语,后面断开,且“君”是下一句的主语,所以G处断。技法归纳只需三处,我们可以运用由大到小倒推法。先确定“大”的范围,再来找其他两处。答题3分,每涂对一处给1分。记住,只涂三处,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不能乱涂。技法归纳文言断句原则方法字句必须能讲通内容必须与整体语境相符兼顾古汉语词汇、语法、音韵、修辞以及古代文化常识名代断句虚词断句句式断句排偶断句对话断句规律运用名词、代词常作主语、宾语等,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代词及其他名称词,区分主语宾语,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1.找名代/辨主宾/定断句断句时,应注意以下三类代词:①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②第二人称代词:尔、汝、女、若、乃、子、君、公、阁下、足下等,代受话人。人称代词③第三人称代词: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疑问代词“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指示代词注意: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规律运用承担一个句子谓语成分的是动词、形容词,或是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断句时,可以先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一般来讲,找到谓语就找到了一独立的小句子,是为“一谓一句”断句法。2.找动词/形容词3.找对话(引文)定断句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云”等,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注意:转述别人话语有时不断开。如:韩非书云夫子善之

4.找虚词,看句首或句末定断句句首虚词,其前一般断开夫、盖、至若、若夫、唯、斯、且、窃、请时间词,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句末语气词,其后一般断开也、矣、焉、耳、乎复句关联词语,其前一般断开虽、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或、况、且、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4.找虚词,看句首或句末定断句注意:“也”可能作为句中语气词,不能当作句末语气词来断。如:“乎”可能作为介词,相当于“于”,不能当作句末语气词来断。如:“夫”可能作为指示代词,不能当作句首发语词来断。如:

5.看句式定断句句式例子判断句式反问句式被动句式固定句式“……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以及文言文中常常出现的总分、分总形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6.找对称结构、修辞定断句古人写文章讲究句子的整齐对称,或者两句之间讲究意思的正反对比,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断句。另外文言文中经常运用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在运用过程中各有其特点。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断句。两字相同前尾后头句式相同中间必断实战演练尔现读《离娄》,即如《离娄》首章“上无道揆,下无法守”,吾往年读之,亦无甚警惕;近岁在外办事,乃知上之人必揆诸道,下之人必守乎法。若人人以道揆自许,从心而不从法,则下凌上矣。“爱人不亲”章,往年读之,不甚亲切;近岁阅历日久乃知治人不治者智不足也此切己体察之一端也。1.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近A岁B阅C历D日E久F乃G知H治I人J不K治L者M智N不O足P也Q此R切S己T体U察V之W一X端Y也。FMQ【解析】句意:近些年来阅历渐渐深了,才明白治人者不能治人,是因为智力不够的原因,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日久”补充“阅历”的时间,后面断开;“乃”是连词,一般用在句首,其前断开;“者……也”表判断,应在“者”“也”后面断句。吴王寿梦有四子,长曰谒;次曰余祭;次曰爽昧;次曰季札,号曰延陵季子,最贤,三兄皆知之。于是王寿梦薨,谒以位让季子,季子终不肯当。谒乃为约曰:“季子贤使国及季子则吴可以兴及兄弟相继。”饮食必祝曰:“使吾早死,令国及季子。”2.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季A子B贤C使D国E及F季G子H则I吴J可K以L兴M及N兄O弟P相Q继季A子B贤C使D国E及F季G子H则I吴J可K以L兴M及N兄O弟P相Q继CHM【解析】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叫谒;次子叫余祭;三子叫夷昧;少子叫季札,被称为延陵季子,在兄弟中数他最贤能,三个兄长都知道这一点。于是吴王寿梦死后,长子谒要将王位让给季子,季子始终不肯接受。谒便作誓约说:“季子贤能,如果君位传给季子,那么吴国就能兴盛。我们就按照兄弟次序继承王位。”(他)每当吃饭时便祈祷说:“但愿我能早死,把君位传给季子。”错例辨析1、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2、乐天每做一诗/令一老妪听之/问曰/解否/曰/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