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访谈研究的现状与展望_第1页
研究性访谈研究的现状与展望_第2页
研究性访谈研究的现状与展望_第3页
研究性访谈研究的现状与展望_第4页
研究性访谈研究的现状与展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性访谈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1资料收集和研究方法对于性研究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定性研究是一项跨学科的重要研究方法,通常用于人文学科、社会和自然科学的研究。这是一种基于研究对象本人的研究工具,采用各种数据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全球研究,分析数据并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互动,获得学习动机和意义的解释理解。在定性研究中,收集资料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研究性访谈、观察和档案分析或文本分析等,其中访谈法是被人们应用最广同时也是研究得最多的方法之一。然而,目前我国学者关于研究性访谈的研究和论著并不多见,因此本文将通过探讨研究性访谈及其方法论研究,强调定性访谈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并对其未来在我国的应用和研究提出几点建议。2研究与访谈2.1研究对象的选择访谈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交谈来收集有关对方心理特征与行为的数据资料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的目的,可以将访谈分为一般性访谈和研究性访谈。研究性访谈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受访者自身对于日常生活中有关主题的看法,来深入理解这些主题。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研究性访谈区别于日常谈话。从技术上讲,研究性访谈是半结构化的。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通过使用特殊的提问技巧和方法使访谈聚焦于一个特定的主题,受访者所提供的信息大致限定在访谈目的之内,且所有谈话内容通常会被转录成文本,并被分析和解释。研究性访谈是一种言语事件,其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访谈双方的社会角色、交往目的和个人的兴趣都可能影响到受访者的回答,交谈双方实际上是在一起营造访谈的氛围和话语情景。2.2访谈与培训的分类2.2.1假设检验访谈探索性访谈是开放的、无结构的。在访谈过程中,访谈者介绍一个观点或问题,而这个观点或问题背后的原因尚未被人们揭示出来,访谈者试图通过受访者的回答寻找有关主题的新信息和新视角。假设检验访谈更趋于结构化,其目的是为了检验某个假设。访谈者试图通过访谈对不同群体进行比较,因此每个接受访谈的群体都实施完全标准化的程序,在问题的用语上也完全标准化。2.2.2进行访谈和研究是引导受助者的参无结构访谈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进行的一种没有固定访谈问题的访谈。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只起辅助作用,鼓励受访者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研究者可以根据访谈的具体情况对访谈的程序和问题进行灵活的调整;每次对新受访者进行的访谈都建立在先前所做访谈的基础上;该方法常被用于参与性观察的辅助手段。在结构化访谈中,研究者对访谈的走向和步骤起主导作用,选择访谈对象的标准和方法、所提的问题、提问的顺序以及记录方法都已标准化,研究者对所有受访者都按同样的程序问同样的问题。在半结构化访谈中,研究者对访谈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同时也允许受访者积极参与,研究者事先备有访谈提纲,根据自己的研究设计对受访者提出问题。一般来说,定量研究中通常使用结构化访谈,而定性研究多使用半结构化和开放型访谈。2.2.3关键事件的转化所谓情境访谈主要以关键事件法为基础,获取与研究有关的关键事件,并将关键事件转化成访谈问题,要求被访者回答在给定的情境中,表述他将如何行为或他过去是如何行为的。然后,研究者根据事先通过研究分析后所确定的反应类型,进行分析、编码。2.2.4关注研究并讨论研究热点个别访谈通常只有一名受访者。群体访谈一般须有6到10名受访者。在群体访谈中,焦点小组(Focusgroup)访谈近年来倍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一般一个焦点小组由6到10名受访者组成,有一位研究者主持讨论,“聚焦”于一个主题。主持者鼓励受访者讨论有关他们就研究主题的观点、看法和反应等问题。2.2.5多次访谈不断追踪调查一次性访谈主要以收集事实性信息为主;而多次访谈用于追踪调查,或深入探究某些问题,可以有一定的结构设计,逐步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由事实信息到意义解释。2.3研究采访的七个步骤2.3.1进行访谈的必要性研究性访谈需要在访谈开始之前明确调查目的,并描述访谈主题的概念。也就是说在确定研究方法之前,研究者必须首先确定研究什么和为什么研究的问题。进行访谈的必要性是指进行访谈后,可验证某种假设对于解决某个理论问题或实践问题是有益的、必不可少的。确定访谈的可行性,就是确定访谈是否能够按计划实施。其中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第一,访谈对象是否接受访谈。第二,访谈者自己能否进行访谈,是否具备访谈的知识、经验、技巧。2.3.2访谈对象的确定这一步,研究者必须计划研究的设计。在访谈开始之前考虑7个研究步骤的细节问题。根据研究目的确定访谈的项目、所要提出的问题、访谈对象、时间和地点、记录方式等等。通常,访谈者需要事先拟定访谈提纲,以便实施访谈时依照提纲进行有步骤的提问。确定访谈对象,应以有利于获得所需要的真实信息为原则,选择的范围应当与问题的范围一致或相关,在此范围内访谈对象的选择可以是随机的,也可是人为指定的,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前者可以比较客观地了解该群体内的各种不同观点,但在实施的可行性上会遇到一些问题(某些随机选择的访谈对象可能会拒绝接受访谈),后者可以提高实施的可行性,但人为指定有可能有意或无意地排除了某些类别的对象,从而人为地降低了访谈结果的信度和效度。确定访谈的时间包括确定访谈的次数、日期、开始时间、持续时间等,在访谈过程中应保证足够的时间长度并以受访者方便为原则。访谈地点的确定主要应考虑访谈地点以利于受访者畅所欲言为宜和以受访者方便为原则。访谈的记录方式包括手工记录和机器记录(录音和录像机等),最好使用机器记录,以保证记录的完整性,也有利于访谈者对受访者进行观察、集中精力进行提问。此外,由于访谈计划是访谈者对访谈活动的整体安排,是实施访谈的依据。因此还应包括:访谈资料整理、分析和撰写访谈报告的日程安排;访谈所需资金和其他条件(如记录仪器)的说明;访谈中可能存在的信效度问题的说明。2.3.3研究与访谈即按照事先拟定的设计与计划进行访谈,在访谈过程中应力求使受访者充分自由表达,建立良好的访谈气氛。2.3.4声音信号由文字信号顺序加入:按时间顺序可分准备分析访谈资料,并将录音转化为书面文本。对于访谈录音记录整理,应按时间顺序将声音信号变为文字信号进行记录并严格按照访谈时的原话进行。整理访谈录音记录时,对于访谈双方同时出现的语句、受访者的语气变化、动作、表情等,均应以括号或其他形式加以标注。2.3.5研究数据的分析在研究目的和主题的基础上,对记录文本进行分析,确定访谈资料的性质和适合的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类、编码和分析。2.3.6研究采访的结果确定访谈结果的普遍性、可靠性和有效性。2.3.7访谈报告的编制在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之后,就要撰写访谈报告,以便使更多的人了解访谈的结论,并为后续的定量研究提供理论框架。访谈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回顾访谈计划;描述访谈过程;陈述和分析结果。3方法论的研究3.1vism与自然主义在研究性访谈中,有两种流派被广泛接受:新实证主义(Neopositivism)和浪漫主义(Romanticism)。此外还有一种处于边缘位置的流派——地方主义(Localism),它的影响正在不断增加。地方主义者们摈弃传统观念,并对于将访谈作为一种研究工具的观点表示怀疑。3.1.1研究对象的专业人才新实证主义者希望通过某种研究方案,最小化研究者的影响和其他误差,并得到相应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访谈中的谈话只是信息传递的通道”。他们认为社会科学应追随建构自然科学的实验定量方法来收集、分析和编写数据,并以预测和控制行为为目标,强调研究的法则、过程、误差规避、细节编码及大量的实验材料,强调将观察资料与对这些资料的意义的解释严格区分。他们提倡一种客观、中立的研究方法。但在新实证主义哲学指导下的研究性访谈存在一些问题,如被访者回答问题时可能会持谨慎态度,造成答案表面化。很多研究者都已意识到被访者答案的可信性和控制性问题,并开始重视访谈情境中的社会性因素。因此在访谈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如通过进行多次访谈来建立良好的访谈关系;检测跨时间、跨情景的访谈一致性;让研究者或被访者回忆曾经说过的话等等。研究者也曾经提出许多控制访谈情境的方法,包括在不同地点进行访谈、返还个人经历的记录、延长关键受访者的访谈时间等等。3.1.2被访者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个浪漫主义提倡一种更为“真实”的人际互动,强调访谈情境中,访谈双方共同营造的和谐、信任气氛,并认为这是探求人们的内心世界、理解被访者社会经历的先决条件。研究者最基本的目的在于“对我们所感兴趣的访谈者的各种经历进行更深入、更充分的概念化”。浪漫主义者强调与被访者的互动和接近,让被访者感觉自己是一个访谈的参与者,而非研究对象。例如,Fontana和Frey认为研究者应抛弃“避免过多介入访谈或表达个人意见”的旧观念,而参加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访谈,其中既有“获得与给予”也有“相互理解”。有些研究者将“主动地访谈”作为一种理想的访谈模式。这种观点认为研究者的干预作用在于使被访者从“情感、观念的储存器”转变为“情感、观念的发布器”,因为研究者“必须激活、鼓励、培养被访者的信息呈现能力”。访谈的支持者们提倡超浪漫主义(挖掘访谈的深层意义和可靠性,将访谈推向心理、道德上的顶峰)和能动主义(将被访者改造为系统的信息发布器)的高度人性化的方法。但事实上这些人性化的方法,由于使访谈结果过多依赖于访谈情境和研究者个人风格,因而也无法保证始终处在“真实的”情境中以及所得访谈数据的真实性。3.1.3情境数据的收集方法虽然地方主义与以上两种流派相比,不占主流地位,但其影响正在不断壮大。地方主义者打破了前两种流派的假设,强调访谈必须结合人们所处的社会背景。他们认为访谈应作为一种经验情境来研究,是一种与情境相关的过程,而非一种脱离经验情境的数据收集工具。他们对谈话内容的分析都基于一套经验性的、严格的方法论。他们认为,人们并非在访谈中报告内心的事件,而是根据文化背景对问题做出解释。这在很大程度上和新实证主义者的理论相反,也与浪漫主义认为访谈是一种技术的观点不同。地方主义者对访谈基本持一个批评的态度,他们普遍强调“自然发生的交互影响”,同时也承认访谈可以作为一种研究对象。研究者对地方主义的批评集中在其关注点较狭隘,而且它低估了那些知识丰富的被试剖析社会现实的能力。地方主义几乎否认了“当事人的观点”和“社会现实”,但它可以作为经验性访谈研究的理论框架。3.2访谈的可靠性和效率3.2.1信度效度与信效度近年来,研究者热衷于将访谈法运用于组织心理的研究中,同时研究者也意识到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控制访谈的信度和效度。例如Hunter等人通过对11种绩效预测指标的元分析发现访谈法的平均效度只有0.14,认为访谈法在人员选拔中的效果并不理想。然而,后期有关访谈法的元分析则发现,访谈法的平均校正效度系数0.47。3.2.2影响防访谈信度的因素在科学研究中,我们一般先通过定性研究来提供理论框架,再利用定量分析证明这种理论。所以,定性研究是理论研究的第一步,必须控制这一关键环节的信度和效度。通过大量实验,研究者也总结出许多在组织心理研究中影响访谈信效度的因素,然而研究性访谈的信效度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一点往往被我们所忽视。在研究性访谈中,研究者必须保证访谈过程、转录和分析等过程都具有一致性,才能使访谈具有较高的信度。访谈者的一个无准备访谈可能对受访者的回答造成无形的影响,对同一个问题使用不同的表达就可能带来不同的回答。同样当使用多个研究者对访谈录音进行转录、分类、编码和分析时,不同研究者之间的一致性往往也成为访谈信度的重要影响源。因此,就影响研究性访谈信度的因素而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访谈设计、标准化和研究者的培训。访谈设计在访谈研究设计的分析中,人们认为从访谈小组得到的信度比从单个独立的访谈中得到的信度要高,而能提高小组访谈信度的因素必然也能提高单独访谈的信度,所以小组访谈信度的研究对寻找影响变量还是很有用的。标准化访谈的结构化、标准化能够同时提高访谈的信度和效度。所谓标准化包括问题标准化、编码标准化和数据分析汇总标准化。而且还存在两个交互作用:一是问题标准化和研究设计间的交互作用,研究表明在进行单独访谈时,信度系数和问题标准化程度的相关更高。二是编码标准化与数据分析汇总的方法间的交互作用。研究者培训Rowe假设有相同面试经验的研究者对同一被访者评价的一致性更高。Conway等人建议在访谈前对主式进行一定的培训,因为培训使访谈信度更高。在访谈前,研究者可以进行角色扮演,熟悉访谈的过程。就研究性访谈的效度而言,根据以往的研究,我们认为结构因素可能是影响研究性访谈效度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性访谈同一般的谈话不同,它有很强的目的性,并强调访谈过程的控制,良好的访谈结构有利于控制访谈的过程,这主要体现在:(1)问题的标准化;(2)结果编码的标准化,这两个标准化一方面可以保持不同被访者间访谈过程的一致性,将被访者的话题转向研究者感兴趣的方面;另一方面可以统一访谈数据的分析。此外,效度问题亦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中,从概念到问题、从访谈资料到意义解释再到最后的判断、从目的到方法选择等的逻辑性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整个访谈是否真正有效,是否确实研究了想要研究的问题。4评估和期望4.1关于研究的成果访谈法在组织心理学领域中使用广泛,理论的形成、问卷项目的开发可能都有赖于研究性访谈。然而研究性访谈中关键的信度和效度问题却始终是被人们忽视的一点。当然,在这个方面研究者们曾做了一些努力,也得到一些成果,然而我们认为这些成果远远不够充分。一般来说,访谈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我们对待访谈的基本理论态度是什么;(2)我们必须明白人们通过语言反映客观事实的能力有限,所以应避免增加被访者的负担;(3)访谈需要在一个开放和自我批评的环境中进行,并考虑各种可能的解释。此外,由于研究性访谈是一种现场工作,在访谈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有必要进行及时的反馈。所以,我们常常说研究性访谈的重点是过程控制,因为这直接影响到访谈结果的信度与效度,如果没有很好的控制就会为后续的定量研究带来麻烦,造成损失。因此今后,研究性访谈的研究应向其信度和效度控制发展。4.2研究对象的确定目前,哲学和社会学理论的发展鼓励人们在方法论上进行革新,所以人们更关注表象问题、语言属性、中心范式、研究与知识的联系和写作问题等等,但却很少涉及到研究性访谈。除了地方主义者对访谈研究的批评以外,我们所见的访谈论文形式单一,而且都偏向于应用,几乎没有关于理论方面的研究。只有最近,访谈方法论研究中非地方主义阵营的研究者才开始意识到“我们不能单纯地将访谈的结果从访谈的情境中抽离出来”。但这种意识的发展却被访谈情境的复杂性限制住了,对于访谈情境,我们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通过前人的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