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冲突走向融合合而不同的儒释道
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结构是儒、释、道。三种文化结合在一起。你抓住了我,我抓住了你。道教和佛教在中国治国方面的都有一些重要思想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干。历史上,中国政府的基本制度、政治制度确实都是按照儒家的治国理念构建的。当然,以儒治国并不是说儒家在养生、修养、修身方面就没有作用了——只是相对而言。中国的道比较复杂,既有道家又有道教。道家讲养生的地方相比较多一些,所以,过去把它说成是养生,其实也不完全如此——因为道家里面也有很多治国的理念,甚至于很多治国的战略思想。特别是在中国西汉初年,很长一段时间是以“黄老之学”作为一个治国的根本理念,道家的很多思想一直沿用到现在。同样地,佛教也是如此。我们讲以佛治心,当然并不是说,佛教没有关于治国方面的一些理念,没有修身、养生方面的一些理念。因此,不管是儒家也好,道家也好,佛教也好,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一个不可分的有机组合。从“冲突”走向“融合”中国:比西方、印度多一重,以自己为自己。一个是自己的生命观形式上的磨合:首先,佛教强调出家,出家跟中国传统的文化有很大的不同,从儒家文化的角度,就是父母在不远行,更何况出家。儒家思想就是讲忠孝。出家、不顾家、不顾国、不忠不孝,那怎么行?并且,出家要剃光脑袋,要穿印度的服装,这都不符合中国的礼仪。中国人非常注重身体发肤,身体包括每一根头发,都受之于父母,不能随便毁伤。其实,佛教也不违背忠孝,它不是为了一家、也不是为了一国,而是为了整个天下,要把整个社会都净化了,这是更大的忠、更大的孝。其次,在语言上面与中国文化也有很多的隔阂。印度的语言和文字非常繁琐,而且语法根本不一样,是倒装句。比如,梵文“如是我闻”,这句话按照中国话的习惯就是“我闻如是”。中国人喜欢简约,遇到很繁琐的语言,就会有很多的改变,这样一改变,有的地方可能就确实跟原来不一样了。领会好的,可能将意思把握了;领会不好的,就把它的意思改变了。所以,会有一个很长的磨合过程。因果观的异同:佛教跟中国人传统的因果观念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佛教强调一个人内在的因果,是个体自身的因果。佛讲的是自作自受。既然是自作自受,反过来另外一条,佛教也强调自性自度。靠别人是没有用的,要靠自己去解决,只有自己才能解脱自己,因为那个套儿是自己套上去的。所以,禅宗里边也常常有个故事,即我怎么才能够解脱。禅师就说了,谁捆住你了?意思是谁也没捆住你,是你自己捆住你自己。所以,解这个扣也是要自己解。我们平常说“自寻烦恼”,这都是佛教的话。烦恼是自寻的,不是别人给的。自作自受、自性自度,这种佛教的因果观很重要,这种因果观在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没有的。中国传统思想里是一种子孙相承的因果观念,父母做了好事,父母积了德,子女能够受到果报,这就是《易传》里讲的话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因此,中国人非常强调要积德,积德不光是为了自己,主要是为了子女。所以,中国人才有父债子还的说法。这种说法到印度、西方去说,人家都没法理解。印度人认为,我现在这样是我自己造成的,跟我父亲有什么关系,父亲欠的债是他的事情,父亲的债要我来还,这不能理解。西方人更是这样的。其次,中国人强调对于个体生命有生就有死,自然的死亡是很正常的,并不去斤斤计较于个人的死亡。按照中国传统的观念,中国人并不担忧自己的生命延续,担忧的是没有后代,无后就没有生命延续,一旦有后,生命就继续下去了。所以,中国人才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样一种观点。西方人认为生命都是上帝给的,做坏事死了以后就下地狱,做好事就到上帝身边去,生命就一次,是个人对个人负责,个人对上帝负责。印度人的生命观完全是自己对自己负责、自作自受。中国的观点和西方、印度不一样,磨合起来是不容易的,但是中国人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所以,我想中国人是有两重因果负担的,既要为自己负责,还要为子女负责,比西方人、印度人多一重。这有没有好处?对于现在来说是大有好处的。因为如果完全是个人,不要考虑别人,也不要考虑以后的事情,只要考虑我这一辈子就可以了。但中国人不能这样考虑,我这一辈子还有下一辈子,下一辈子不是自己,是我的子女。所以,中国的这种生命观是一种大的生命观——不能够把东西都用尽了,不能让我子孙吃的也没有、喝的也没有,我得想办法让我的子孙吃得更好,活得更好。这样一个想法对于环境保护、持续发展是有意义的。所以说,中国的这种生命观更具有现代的意义。对“空”认识的升华:一开始的时候,中国人认为佛教是讲虚空的,否定一切的。讲空就是什么都没有,追求的不是现实世界,是另外一个世界。这实际是一个误解。对于佛教真正的“空”的含义开始有所了解,是在东晋以后——“空”并不是否定现象世界。出家也好,讲空也好,恰恰应该是在现实的生活中间、现实的世界中来落实它。这是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才慢慢了解到的。了解以后,才能够把佛教更好地跟中国的文化思想融合起来。这以后,佛教就对中国的整个文化发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我们现在生活、日常用语中间,可以说如果没有佛教,我们很多概念都没有。比如“世界”这个概念,就是从佛教里来的。我们艺术里讲的境界,也是佛教里的。无明、自寻烦恼,甚至于我们常常讲的“不是冤家不聚头”,这些都是佛教里的用语。音韵学也是产生于佛教,离开了佛教就没有我们现在的音韵学。文学方面就更不要说了,我们不仅在大量的文学作品中有佛的题材,我们很多的文学体裁,比如通俗文学也是借鉴于佛教的俗讲的。我们敦煌文书里面有很多佛教的俗讲的东西留存。现在又有很多所谓的语体录、语录,都是从佛教来的。所以,佛教是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间的。至于我们的民俗,那就更多了,比如傣族地区的泼水节,它实际上就是佛教的浴佛节。至于中国的哲学思想,没有佛教的文化影响,绝对不会有宋明理学的出现。形成本土化文化整体上,佛教渗透到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甚至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结构是儒、释、道三家,三种文化结合在一起。这三种文化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里面特别应该讲到的是中国文化一个最大的特点——合而不同。所谓的“合”是指多种文化并存和相互影响,这种并存和相互影响并不是把对方吃掉,或者是把自己完全同化于另外一种文化,儒、释、道三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另外一方面,仍然是你是你、我是我,各自的个性都还是非常明显的,这就是它的生命力。因为中国古代也有诸子百家,但到了汉代诸子百家基本上都融到了儒、道两家里边去了。很多学派都消失了,所谓消失就是它不能够再保持自己完全鲜明的特色,但并不是说这些学派就没有了,其中很多合理的东西或者优秀的东西,被儒、道两家吸收了。比如,我们讲先秦有阴阳家,后来没有了,到哪里去了?阴阳家的思想哪去了?到儒家、道家里面去了。比如,法家,先秦有法家,法家后来没有了,没有单独延续下来,法家很多东西去哪里了?实际上也在儒家、道家里面。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婚内协议书(范本)
- 大学个人学习规划范文
- 过户车辆买卖合同
- 单身职工宿舍租赁合同书
- 大学集资购房建房合同
- 湖北省荆州市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附答案】
-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 湖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2
- 工程项目剩余、废旧物资管理
- 山东省东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
- 一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学生读本)低年级
- 2024-2030年中国乳化剂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4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达标检测卷第三四单元新人教版
- 2024年保安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考点梳理)
- 深圳民政局离婚协议书模板
- 新高考背景下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策略
- 2024-2030年中国玻尿酸行业竞争策略与消费动态分析报告
- YY/T 0924.2-2024关节置换植入器械部分和全膝关节假体部件第2部分:金属、陶瓷及塑料关节面
- 2024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限公司公开招聘若干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2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大学生国防教育学国防知识做爱国青年课件
- 中医人工智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