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辽宁省锦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辽宁省锦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辽宁省锦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辽宁省锦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辽宁省锦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0分)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探测器大约需要经过7个月的飞行抵达火星,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天问一号”探测器一旦进入火星轨道,便脱离了()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2.推测火星大气层比地球稀薄的原因是() A.昼夜更替周期长 B.距离太阳近 C.质量与体积小 D.有四季更替3.火星上曾经可能有生命存在的依据是() A.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更远 B.火星上有甲烷气体 C.火星自转轴倾角与地球相差不大 D.火星上有液态水【答案】1.A2.C3.D【解析】【1题详解】材料中“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大约需要经过7个月的飞行抵达火星”,说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一旦进入火星轨道,便脱离地月系,A正确;但它会围绕火星运动,成为火星的卫星,仍在太阳系和总星系,BD错误;一开始就不属于河外星系,一直在银河系中,所以C错误。故选A。【2题详解】由材料比较,火星的质量、体积比地球小很多。质量、体积较小的天体,没有足够的引力,大气容易溢出,因此火星大气层比地球稀薄,C正确;昼夜更替周期、与太阳的距离、四季更替都对大气密度影响较小,ABD错误。故选C。【3题详解】根据已学知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适宜的温度,液态的水,稳定的太阳光照是生命物质存在的必要条件,D正确;火星距离太阳较地球远﹐表面温度低,不适宜生命存在,A错误;生命必要的组成物质是能合成有机物的碳、氢、氧、氮等元素,甲烷气体意义不大,B错误;自转轴倾角对温度﹑大气等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D。2019年以来,太阳活动日益频繁,到2025年更将迎来活动最高峰,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可能会频繁发生。4.推测到2025年,地球上可能会出现()①全球降水均减少,旱灾发生频率增加②赤道附近出现“极光”的范围将扩大③野外考察的人发现罗盘无法正确指示方向④电视信号极不稳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5.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很多能量,下列能量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A.火山喷发 B.冬季我国盛行西北风 C.草原上的小草蓬勃生长 D.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答案】4.D5.A【解析】【4题详解】到2025年将迎来太阳活动最高峰,全球降水可能频次增加,①错误;极光主要出现在高纬度地区,②错误;地球磁场受到太阳活动的干扰增多,磁暴现象增多,所以发现罗盘无法正确指示方向,③正确;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讯的影响变大,因此造成电视信号极不稳定,④正确。故③④正确,选择D选项。【5题详解】火山喷发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能,A符合题意;我国冬季西北风的形成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而海陆气温的变化能量来自太阳辐射,B不符合题意;植物的生长需要太阳辐射,C不符合题意;煤炭资源、石油资源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辐射能,D不符合题意。故选A。巴西考古学家在2020年7月10日发布了他们最新的考古发现。在巴西东北部发现了新品种恐龙化石(下图),考古学家为其取名为“阿拉塔龙”。据介绍这是一种食肉类恐龙,大约生活在1亿1500万至1亿1100万年前的白垩纪,与我国2001年在新疆五彩湾发现的侏罗纪早期的左龙有亲缘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6.“阿拉塔龙”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A.太古代末期 B.古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 D.新生代早期7.该地质时期() A.形成大量铁矿 B.蕨类植物开始出现 C.喜马拉雅山脉形成 D.小型哺乳动物出现【答案】6.C7.D【解析】【6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阿拉塔龙”生活在1亿1500万至1亿1100万年前的白垩纪,属于中生代末期,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7题详解】前寒武纪是重要的成矿时期,大量铁、金、镍、铬等矿产在这一时期形成;古生代时期蕨类植物开始出现;新生代时期,地壳运动剧烈,地球上一些高大山脉在这时期形成;中生代时期,小型哺乳动物出现,排除ABC,D符合题意。故选D。2022年9月20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研究人员在云南澄江动物群化石中发现动物新种化石,取名为帽天山开拓虾化石。奇虾类的身体造型怪异,其流线型躯干上长有一系列成对的桨状叶和鳃片,分别用于游泳和呼吸;尾部具有一至三对桨状叶组成的尾扇,部分物种还具有细长分的尾叉,在运动中可起到转向和平衡的作用。最早发现于云南澄江帽天山的寒武纪早期澄江动物群,是独一无二的化石宝库和世界自然遗产。澄江动物群不仅具有奇虾类确切的最早化石记录,也是迄今保存奇虾类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化石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帽天山开拓虾化石已成为了澄江动物群的标志性符号之一,据此推测其生活环境() A.寒冷的冰原 B.茂密的丛林 C.浩瀚的海洋 D.干旱的沙漠9.澄江动物群不仅具有奇虾类确切的最早化石记录,也是迄今保存奇虾类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化石群。地层和化石是纪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含化石的地层一定是最新的 B.地层一定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 C.根据地层可以确定地层的形成时间,但是不能确定当时的地理环境 D.根据化石可以确定地层的顺序和地质年代,是因为生物进化有阶段性和不可逆性【答案】8.C9.D【解析】【8题详解】结合材料分析,虾属于海洋生物,在海洋中广泛存在,由此可以推测当时其生活环境为浩瀚的海洋。故选C。【9题详解】不是所有的地层中都会形成化石,不含化石的地层不一定是最新的,A错误;地层一般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但受地壳运动影响也可能产生反转,B错误;根据地层可以确定地层的形成时间,也可以确定当时的地理环境,C错误;因为生物进化有阶段性和不可逆行,因此根据化石可以确定地层的顺序和地质年代,D正确。故选D。读某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最可能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 A.干燥,冷热多变 B.全球气候分异明显 C.湿润,森林茂密 D.寒冷,冰雪广布【答案】10.D11.C【解析】【10题详解】恐龙是繁盛于中生代的爬行动物,因此含恐龙化石的①地层为中生代地层,裸子植物出现在古生代末期,繁盛于中生代,因此含裸子植物化石的②地层最为可能为中生代地层,原始鱼类出现在古生代中期,因此含鱼类化石的③地层为古生代中期地层,三叶虫是古生代早期出现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因此图中含三叶虫化石的④地层为古生代早期地层。由此判断,图中最可能形成于古生代的地层是③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11题详解】煤炭是地质历史上的森林埋藏到地下,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而形成的,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应该是适合森林生长、森林茂密的湿润环境,C符合题意,排除AD;全球气候分异明显,不能表明当时具有大量森林、适合煤炭形成,排除B。故选C。北京时间2021年10月2日6时48分,四川乐山市犍为县(29.25°N,103.96°E)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岩石圈是指()①包含地壳及上地幔②位于软流层以上③由坚硬的岩石组成④包括水圈的全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3.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游轮上的游客只感受到左右摇晃 B.此次乐山地震发生后,横波先到达成都 C.纵波能够通过固态、液态、气态物质,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14.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15.在教室里当地震发生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听说地震,夺路逃命 B.遵守纪律,坚持上课 C.下楼不及,纵身跳楼 D.双手抱头,有序撤离【答案】12.C13.C14.A15.D【解析】【12题详解】岩石圈包含地壳及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不包括水圈,②③正确,①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13题详解】横波不能在水中传播,游轮上的游客只感受到纵波带来的上下颠簸,A错误;纵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成都,B错误;纵波能够通过固态、液态、气态物质,传播速度比横波快,C正确;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能产生海啸等次生灾害,会对人类产生危害,D错误。故选C。【14题详解】纵波使物体上下颠簸,横波使物体左右摇晃,横波是建筑物倒塌的主要能量,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是因为横波传播速度慢于纵波,A正确;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建筑物的抗震系数都不是“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BC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在教室里当地震发生时,夺路逃命容易引发踩踏,也不是正确避险方法,A错误;地震时保护生命安全最重要,不应坚持上课,B错误;纵身跳楼容易伤害身体,C错误;地震时,双手抱头,或用书、书包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下或墙角,稳定后有序撤离,D正确。故选D。2023年5月4日,位于北美洲南部,海拔3763米的富埃戈火山再次喷发,火山口喷发出大量火山灰和气体,喷射高度超过2300米。完成下面小题。16.随大量火山灰喷出的气体主要来自() A.地壳 B.地核 C.地幔 D.岩石圈17.此次火山灰柱最高位置位于地球大气的()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臭氧层【答案】16.C17.A【解析】【16题详解】火山气体是指高温高压下地球内部岩石熔融而形成的岩浆中的挥发性成分,因此,它主要来自于岩浆所在的软流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软流层位于上地幔,C正确,ABD错误;故选C。【17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本次火山灰柱喷射高度超过2300米,加上富埃戈火山的海拔3763米,火山灰柱的最高位置为6063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球对流层的平均厚度约为12千米,而在低纬地区厚度可达17至18千米,而高纬地区仅有8至9千米,中纬度地区厚度约为12至13千米,6063米位于对流层以内,A正确;平流层是位于对流层以上,范围大概为从对流层顶部到50至55千米高度,B错误;平流层以上的大气部分称为高层大气,其高度可从平流层顶部,大约从50至55千米的高度开始,直到地球大气层上界,约2000至3000千米的高度,C错误;臭氧主要分布在大气平流层内,特别是在距地表20~30千米处最为集中,D错误;故选A。25万美元一张票!想去太空遨游吗?2018年12月13日英国“维珍银河飞船”飞到了“太空边界”,最终达到海拔82.7千米的高度。随后下降,几分钟后落回地面。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及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8.飞船下降过程中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A.递减→递增→递减 B.递增→递减→递增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19.飞船探测到水汽集中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20.大气中含量虽很少,但却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物质是() A.二氧化碳和臭氧 B.氩和氖 C.水汽和尘埃 D.氮和氧21.对图中①、②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层随纬度增加而增厚 B.①、②层划分的依据是气压的变化 C.①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D.②层复杂的天气不利于飞机飞行【答案】18.B19.A20.C21.C【解析】【18题详解】英国“维珍银河飞船”飞到了“太空边界”,最终达到海拔82.7千米的高度。随后下降。结合图示气温曲线,飞船下降过程中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递增→递减→递增,B对。A、C、D错。【19题详解】飞船探测到水汽集中在对流层,约90﹪以上,A对。平流层、高层大气、电离层水汽含量很少,B、C、D错。【20题详解】大气中含量虽很少,但却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物质是水汽和尘埃,C对。二氧化碳和臭氧、氩和氖、氮和氧是大气组成成分,不是天气变化的原因,A、B、D错。【21题详解】图中①层是对流层,随纬度增加而变薄,A错。①、②层划分的依据是气流运动方向的变化,B错。①层大气位于大气圈底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C对。②层是平流层,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利于飞机飞行,D错。川航3U8633:“我现在有点故障,我申请下高度,我要返航,我现在风挡裂了…”。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2.驾驶舱风挡裂的瞬间,乘客面临的问题有()①低压②超重③低温④低噪音⑤缺氧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23.紧急下降返航途中,遇到风雨天气的原因是该层大气() A.上热下冷 B.上冷下热 C.水汽与固体杂质少 D.平流运动为主【答案】22.C23.B【解析】【22题详解】飞机飞行时高度较高,高处大气稀薄,氧气不足,气压较低,气温较低,故①③⑤正确。在高处不会超重,驾驶舱风挡裂,会产生大量噪音。故选C。【23题详解】遇到风雨天气应是位于对流层,该层热量主要来自地面,故大气上冷下热,以对流运动为主,AD错误,B正确。集中了大部分的水汽与固体杂质,C错误。故选B。下图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4.地震波W1能通过的地球圈层有() A.地壳与地幔 B.地幔与地核 C.地壳与地核 D.所有内部圈层25.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向下传播,W1与W2通过时,速度都明显增加的不连续界面是() A.岩石圈与软流层的分界面 B.地球内、外部圈层的分界面 C.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 D.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答案】24.A25.C【解析】【24题详解】图中显示,地震波W1、W2相比,W1的传播时间耗费较多,应为速度较慢的横波,横波不能穿过液态物质,但可以在固态中传播。地球的内部圈层包含地壳、地幔、地核。地核的外核物质推测为液态,故横波不能穿过,因此地震波W1能通过的地球圈层有地壳与地幔,据此分析选A。【25题详解】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向下传播,W1与W2通过时,速度都明显增加的不连续界面是莫霍面,该不连续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0分)2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执行飞行任务的3位航天员有陈东、刘洋、蔡旭哲。在10月12日下午,中国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第三课授课,这也是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首次太空开课。为了解神秘的宇宙环境,第四高级中学的同学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活动,网络上搜集资料,回答了下列问题,相互帮助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过程中,同学A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这样描述的: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发光的天体。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照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可观测宇宙、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和其他行星在同一条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公转方向不同。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排在第三位,地球内侧相邻的是金星,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小行星带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千米。(1)请你挑出该同学描述中的3处错误并改正。①____,②____,③____(2)神州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到预定位置后,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系统是____;从地球发射进入预定轨道后经过____级天体系统。 A.1 B.2 C.3 D.4(3)进入预定轨道运行的神州十四号载人飞船属于() A.自然天体 B.流星体 C.人造天体 D.月球卫星(4)空间站的条件越来越好了,因为我们有自己的“太空供电公司”。其实神舟十四号的耗电量其实并不大,它将____转化为电能供飞船使用。(5)当神舟十四号飞船在太空运行时,对它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发射场的天气状况 C.太阳活动 D.地球自转速度(6)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于生命存在的宇宙环境是____。【答案】(1)错误:地球是发光的。正确:地球自身不发光的天体或行星错误:同一条椭圆轨道上。正确:各自的椭圆轨道上错误:小行星带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正确: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2)地月系A(3)C(4)太阳能(5)C(6)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解析】本题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为背景材料,涉及到天体、天体系统、生命存在的条件、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解】地球自身不发光,所以该同学描述的“地球是发光的”错误;地球属于银河系,不属于河外星系,所以该同学描述的“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照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可观测宇宙、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错误;地球和其他行星在各自的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所以该同学描述的“它和其他行星在同一条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错误;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所以该同学描述的“小行星带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错误。【小问2详解】神州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到预定位置后,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神州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到预定位置后,没有脱离地月系,因此从地球发射进入预定轨道后经过一级天体系统。【小问3详解】进入预定轨道运行的神州十四号载人飞船属于人造天体,不属于自然天体、流星体,C正确AB错误;预定轨道运行的神州十四号载人飞船属于地球的卫星,D错误。故选C。【小问4详解】神舟十四号的耗电量其实并不大,它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飞船使用。【小问5详解】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中断,影响神舟十四号飞船在太空运行时,C正确;太空中的太阳能稳定,不是影响神舟十四号飞船在太空运行的主要因素,A错误;发射场的天气状况影响神舟十四号飞船的发射,对其运行影响较小,B错误;地球自转速度对其运行无影响,D错误。故选C。【小问6详解】此图所反映的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为地球生命存在提供了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如太阳能路灯。低碳经济悄然融入百姓生活。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1)根据材料二,描述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总体特征。(2)纬度相近的重庆、拉萨两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有什么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3)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太阳能路灯之外,还有哪些?(举3个例子)【答案】(1)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总体上分布不均;大体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大。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2)拉萨年太阳总辐射量大于重庆。海拔因素、天气状况。(3)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子显示屏、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灶等。【解析】本题以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到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特征、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