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课件_第1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课件_第2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课件_第3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课件_第4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界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这首诗以精练之笔高度地概括了红军夺关杀敌的战斗历程和战胜的种种艰难险阻,赞美了红军战士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五岭”就是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越城岭的土名就叫“老山界”,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叙“老山界”之事

老山界为五岭之越城岭山脉的中段分支,在广西北部,南北坡长21公里,东西宽约6公里,山地面积达126平方公里,其主峰是猫儿山,海拔2141米,是五岭第一高峰。这里山势连绵,峰峦重叠,悬崖峭壁高耸入云,触目惊心。遍山林深叶茂,河谷幽深,人迹罕至。只有悬崖绝壁间的羊肠小径可走。小径如同一条细长的带子,忽而伸向山顶,忽而坠入峡谷。“瞬间有四季,几步不同天”,是人们对老山界的形象描述。这座山:

高大峻峭崎岖险峻气候恶劣人迹罕至绘红军翻山图以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为线索。赞“老山界”之人“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难,红军战士

。行路要翻越老山界,山高路险,特别是雷公岩,几乎是九十度垂直的石梯,路只有一尺多宽。行动难。

红军战士不是轻装行军,而是有伤员、病员以及马匹等随行辎重。生活难。

红军战士缺乏粮食,吃不饱饭,而且只能在山路上睡觉,晚上寒气逼人,却只有一条毯子可以避寒。处境难。

红军战士翻越老山界时的境况危急;地上有敌人的追兵,天上有敌人的飞机,他们需要一边阻击敌人,一边急行军。“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儿,再向前进。”

“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的雷公岩,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悲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

“部队今天非夜里行军不可,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一二三四(1)有着必胜的信念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神;(2)有着坚强的革命意志和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3)有着高度的纪律性、自觉性和团结互助精神;(4)努力争取民众支持,依靠人民群众战胜困难。品“老山界”之文从准确的用词中体会情感1.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2.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抢”在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思并不是说去别人的饭。因为当时军情紧急,时间仓促,为了抓紧时间登山,顾不得别的了。“抢”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情和作者当时的心情。

“笨重”一词,表明翻越老山界的红军部队不是轻装行军,队伍里有伤员、病员以及马匹、装备等,行动比较困难,由此才更能突出红军的坚强意志和英勇精神。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她的房子和爸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这两段从不同的视角描写了老山界。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写出了山路的曲折。“从山脚向上望”,火把“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种以仰视的视角所进行的描写突出了山的险峻。“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这种以俯视的视角所进行的描写再现了山的陡峭。这些描写以山的险峻烘托出红军英勇豪迈的英雄气魄,表现了红军在艰难征程中的昂扬斗志。一是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鸣咽,像波涛在澎湃”,运用了连续比喻和排比,把各种不可捉摸、难以言状的声响写得活灵活现,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声音的变化。句子短小而整齐,形象丰富而生动,表现了红军战士坚强的意志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二是调动了多种感官进行描写。这一自然段先写的是视觉感受,后写的是听觉感受写视觉感受时,是按照“看”的自然顺序来写的,即先写醒来时首先看到的星空,再写四周的山峰,最后写山路上的火,由此自然过渡到听觉。三是多角度运用对比手法。有寂静与声响的对比,远与近的对比,还有大与小的对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对比,突出了山的寂静。颂“老山界”之精神从十六字令三首

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其一】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其二】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