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第2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人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C.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D.人们利用超声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2.男低音独唱时有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的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3.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公园里,游客听见鸟的鸣叫声,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音乐厅内,观众能够辨别美妙的钢琴声,是依据音调的不同
C.闹市中,人们关紧门窗,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运动场上,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大
4.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
穿城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板;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人需戴耳罩;跳广场舞的大妈要
把音量调小一些,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减小大气污染B.减小水污染C.减小噪声污染D.绿化美化环境
5.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音乐厅内,观众能够辨别美妙的钢琴声,是依据音色的不同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运动场上,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大
6.夏商时期,已有铜制的铃和皮质的鼓。人耳能分辨出铃声和鼓声是根据声音的()
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
7.襄阳泰凯电子有限公司生产“ViKi"智能手机,出口到南美、南亚和非洲市场。调节
手机的音量是改变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频率D.响度
8.如图所示,小明先用小锤分别轻敲和重敲音叉后,再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
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小球弹开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9.我们调节手机的音量按键能改变手机声音的()
A.音色B.响度C.音调D.传播速度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速度都是340米/秒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5小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11.节日期间的烟花、爆竹响声不绝于耳,带来了喜庆同时也颇为扰民,甚至有些爆
竹声会使我们感到“震耳欲聋"。今年春节,焦作政府出台了城镇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爆
竹的决定,让市民过一个安宁祥和的春节。这里的"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很
大;这是采用了方法来减弱噪声的。
12."B超"可以用来检查、治疗人体疾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再举出相应的
一例:-
13.某人的脉搏是每分钟72次,因此频率是,人类(选填"能"或"不
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14.初中阶段的男生都要经过“变声期",此后,男、女同学的声带有了明显的区别,男
生的声带厚而长,女生的声带薄而短,因此男生发声时声带的振动频率比女生低,由
此可认为男生的“变声期"是发生了改变.我们能够根据声音的分辨
试卷第2页,总13页
出每一个学生.
15.小超被广场舞的音乐声吵醒后很不开心,对他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属于
(选填"噪声"或"乐音"),为避免干扰,他戴上了耳罩,这是在减弱
噪声.
三、解答题(本题共计3小题,每题6分,共计18分,)
16.近几年各国空难频发,在飞机失事搜寻的过程中,各国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
(2)若海的深度是750(hn,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n/s,则需要经过多少秒才能
接收到信号?
17.一人在一根较长的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钢管的另一端耳朵贴近管
口会听到两次响声.为什么?
18.中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
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什么?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9.小明利用钢尺探究声音的特性,把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小华
拨动钢尺使它振动.
(1)小明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小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尺,随着钢尺伸出桌
边的长度的增加,.(填写声音的特性变化情况,下同)
(2)小明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小华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随着小华用
力的增大,.
20.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2)此实验说明了.
21.如图,甲是探究声现象常用的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泡沫塑料球被音叉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2)泡沫塑料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3)加大敲音叉的力度,根据发生的现象,你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4)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
象说明.
22.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S①S②图G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它
说明了声音是由产生的.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
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
进方法是:.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
试卷第4页,总13页
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可以传声.在月球上(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塑料球弹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第2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
【答案】
C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
声与信息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声音的产生
【解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但并不是所有的声音人耳都
能听得到,只有响度和频率合适,人耳才可能听得到;
(2)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音调的高低与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
声;
(4)声音的利用有两个:一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二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解答】
解: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人耳听觉有一定的范围,即频率在20,z〜20000Hz之
间,且有一定的响度,所以,只要物体振动,人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故4错误;
B.人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
C.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
D.人们利用超声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2.
【答案】
A
【考点】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
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
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
男低音独唱时,他的音调低,但以他的声音为主,故他的响度大;女高音轻声伴唱,
她的音调高,但是在伴唱,故响度小.
3.
【答案】
A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
试卷第6页,总13页
声速
音色
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不同的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不同,叫做音色;
(3)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可以在入耳处减弱噪声;
(4)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是介质种类和温度。
【解答】
4、公园里,游客听见鸟的鸣叫声,是声音靠空气传播的,故4正确;
8、音乐厅内,观众能够辨别美妙的钢琴声,是依据音色的不同,故B错误;
C、闹市中,人们关紧门窗,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
D、运动场上,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传播的越远,声音传播速度与响度大小无
关,故。错误。
4.
【答案】
C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
减弱噪声噪声污染主要从三种方式上来进行: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
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
【解答】
解: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板能阻断噪声的传播,在高噪
声环境下工人需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小噪音,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是从
声源处减弱噪声,所以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小噪声污染.
故选:C.
5.
【答案】
B
【考点】
声音的综合利用
【解析】
(1)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知道音
色反应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人们能够区别不同的发声体,是根据发声体的音色来区
分的.
(2)我们要听到声音除了发声体的振动外,还要有传声的介质和完好的人耳.
(3)声音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解答】
解:4、"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不是指音调,故4错
误;
B、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因此观
众能够辨别美妙的钢琴声,是依据声色不同,故B正确;
C、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可以发出声音,但我们不一定能够听到声音,故C错误;
。、声音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所以运动场上,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
传播的速度不变,故。错误.
故选B.
6.
【答案】
A
【考点】
音色
【解析】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
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
人能辨别出是铜制的铃和皮质的,是因为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故人
们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来辨别钟声和鼓声。
7.
【答案】
D
【考点】
响度
【解析】
声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通过
音色能分辨物体。
【解答】
使用手机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大小,调节的是声音的响度。
8.
【答案】
B
【考点】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当发声体的振幅越大时,发出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解答】
由题意可知,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这是因为用力不同时,
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因此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响度和
振幅的关系。
9.
【答案】
B
【考点】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
【解答】
解:调节手机音量按键时时,手机喇叭的振幅发生改变,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发生改
变.
故选B.
10.
试卷第8页,总13页
【答案】
C
【考点】
声速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
传播速度是340米/秒,但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解答】
解:4、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比空气中快,故4
错误.
B、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B错误;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所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故C正确.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5小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11.
【答案】
响度,禁止声音产生
【考点】
响度
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减弱噪声可以从从三个方面来入手:在
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
“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大;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禁止声音的产生,属于在声源处
减弱噪声。
12.
【答案】
信息
,广播收听新闻
【考点】
声与信息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B超可以用来检查人体疾病,确定人体内不便直接看到的内部器官的病变情况,得
到病变的信息,所以做B超诊断病情,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能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的例子还有:广播收听新闻、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两
个人对面说话等.
13.
【答案】
1.2Hz,不能
【考点】
人耳的构成及听到声音的条件
【解析】
频率是物体1s振动的次数,根据时间和振动的次数可以求出频率;人类能听到的频率
范围是20Hz〜20000Hz;发声体每秒振动次数越多,则频率越高。
【解答】
72
某人的脉搏是每分钟振动72次,f=60;
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20000Hz之间;1.2Hz低于20Hz,所以人耳听不到。
14.
【答案】
音调,音色
【考点】
音色
音调
【解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解答】
解:在变声期,男生的声带厚而长,女生的声带薄而短,因此男生发声时声带的振动
频率比女生低,所以男生的“变声期"是音调发生了改变.我们是根据音色来分辨出每
一个学生.
故本题的答案为:音调,音色.
15.
【答案】
噪声,人耳处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
噪声及来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小超被广场舞的音乐声吵醒后很不开心,对他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影响了他的
休息,故属于噪声;
为避免干扰,他戴上了耳罩,这是利用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属于隔声减弱噪声的干
扰.
三、解答题(本题共计3小题,每题6分,共计18分)
16.
【答案】
频率高和穿透力强
(2)需要经过10s才能接收到信号.
【考点】
回声及其应用
【解析】
(1)超声波具有频率高、穿透力强的特点;
试卷第10页,总13页
(2)已知海的深度,可求得超声波传播的距离,然后利用速度公式变形可求得测位仪
从海面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声信号需要的时间.
【解答】
解:(1)超声波测位仪是利用超声波频率高和穿透力强的性质来工作的.
(2)超声波传播的距离s=2x750(hn=1.5x1047n,
由〃可得,测位仪从海面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声信号所用时间:
S1.5x1047n
t=一=--------=10s.
v1500m/s
17.
【答案】
详细见解答.
【考点】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温度的关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固体传声速度大于气体传声速度,所以先听到空心钢管传过来的响声,后听到空
气传过来的响声.
18.
【答案】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气体中的速度.所
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的听到从大地中传播过来的马蹄声.
【考点】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温度的关系
【解析】
声速的规律是: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声速最大,液体中其次,气体中声速最小;同
种介质中,声速和介质温度有关.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9.
【答案】
(1)钢尺振动频率减慢,音调变低
(2)钢尺振动幅度变大,响度变大
【考点】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解析】
(1)物体的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会不同;
(2)根据声音的响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手车买卖合同简版
- 专业美容院员工聘用合同模板
- 个体户采购合同模板大全
- 个人车位出租合同模板修订版
- 亲子户外游玩安全协议合同
- 个人租赁机械服务合同
- 产品代理销售合同模板及转让协议范本
- 2025年9月下旬商品交易合同细则
- 个人与单位借款合同模板
- 个人经营性流动资金担保借款合同
- 宝典三猿金钱录
- 个人房屋买卖购房合同
- 聚合物粘弹性
-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解读
- 养老护理员培训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
- 各种抽油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幻灯片
- 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主题班会PPT雷锋精神我传承争当时代好少年PPT课件(带内容)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护理查房
- 体育赛事策划与管理第八章体育赛事的利益相关者管理课件
- 专题7阅读理解之文化艺术类-备战205高考英语6年真题分项版精解精析原卷
- 《生物资源评估》剩余产量模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