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2.通过了解两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西汉衰亡的原因。 时空定位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3页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2.“文景之治”(1)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2)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3.汉初制度(1)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代,史称“汉承秦制”。(2)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3)“惩亡秦孤立之败”,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汉景帝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7国叛乱。二、西汉的强盛1.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1)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2)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3)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4)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进行巡视监察。(5)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镇压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2.经济上(1)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2)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3)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4)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3.思想上(1)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2)设五经博士,儒学独尊地位确立,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4.稳固边疆、开拓疆域(1)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北击匈奴,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立四郡。(2)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3)西汉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更加有效。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三、东汉的兴衰1.西汉灭亡: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新,西汉灭亡。2.王莽政权(1)王莽试图挽救社会危机的改革不切实际,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2)王莽统治末年,出现严重的旱灾和蝗灾,绿林、赤眉等农民大起义爆发。(3)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政权被推翻。3.东汉建立: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实现了全国统一。4.“光武中兴”(1)政治上: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2)经济上: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3)思想上:重视儒学。社会经济在稳定的政局下重新发展起来,史称“光武中兴”。5.东汉的衰亡(1)东汉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政治腐朽黑暗。(2)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的“清议”活动触犯了宦官利益,遭到严厉镇压,史称“党锢之祸”。(3)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4)184年,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发动黄巾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5)地方长官拥兵自重,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四、两汉的文化1.史学:代表性成就是《史记》与《汉书》。(1)《史记》:西汉中期司马迁撰写,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形式,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3000年的历史,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2)《汉书》:东汉中期班固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2.文学:成就集中体现在汉赋、乐府诗上。(1)汉赋: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特点是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2)乐府诗: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3)五言诗:东汉民间流行五言诗,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泛。3.医学和科技(1)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间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2)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3)《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4)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识]西汉吸取秦亡的教训►[补]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释]黄老之术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派别。以道家为主,又兼采儒、法。道生法,守道就是尊法,礼法并用,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释]治世“盛世”生产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丰衣足食。►[史]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景帝之子,公元前140年即位,在位54年。文治武功,雄才大略。►[释]中朝与外朝►[史]罢黜百家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从矣。——《汉书·董仲舒传》►[识]尊崇儒术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识]汉武帝时代政治上:是一个从“无为”到“有为”的时代思想文化上:是一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经济上:是一个农业生产发达的时代民族关系上:是一个各民族紧密联系的时代国际影响上:是一个汉文化影响远播的时代►[注]牛耕牛耕的出现是我国农业动力的一次革命,畜力代替了人力。►[史]“柔道”治理天下(建武十七年)幸章陵……时宗室诸母因酣悦,相与语曰:“文叔少时谨信,与人不款曲,唯直柔耳。今乃能如是!”帝闻之,大笑曰:“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后汉书·光武帝纪》►[识]柔道治理天下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5页探究主题一两汉时期的政治史料一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探究点一:史料中“斑马式”省级组织指什么?试评价其历史作用。提示:指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度。作用:①郡县制的实行巩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②封国制在西汉建立之初有利于中央对全国的控制,后来却很快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严重影响了中央集权。史料二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迫切、快的意思),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晁错《削藩策》探究点二:史料揭示了怎样的历史现象?汉武帝解决此现象采取了哪些措施?提示:现象: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中央“削藩”尝试,引发亡国叛乱。措施:平叛并取消王国部分特权;颁布“推恩令”,分解削弱诸侯势力;创立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监察,宣扬儒学思想以维护大一统局面等。史料三据《四民月令》记载:每年春耕前后,庄园主就“赈赡穷乏,务施九族,自亲者始”。秋收前后,又“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对同宗贫困而死者,则纠合宗人,合族收葬。冬月腊日,还要“请召宗族、婚姻、宾旅、讲好和礼”,“休农息役”。探究点三:史料现象的影响是什么?提示:有利于和谐乡里;缓和社会矛盾;提高了豪强地主势力与威望,加重了土地兼并,不利于中央集权。1.汉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承秦制,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权力很大。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埋下了王国叛乱隐患。2.汉武帝——削弱相权,控制地方,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设中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用品级较低的官员参议军国大事,建立中朝决策机构。(2)察举和征辟:选拔人才,起用布衣为相,以便于控制。察举制的标准:德才。察举制的方式:考察选举、考核或考试;征召、辟召。(3)实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中央集权。(4)建立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高官的监察。刺史代表中央巡察地方,监察诸侯王和郡国高官,在地方无治所。3.东汉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东汉初年,内朝改为尚书台,形成权力中枢;外朝官三公的权力被进一步削弱。东汉中期,内朝官制导致外戚与宦官专政的局面,出现外戚和宦官交替控制中央政权的局面。东汉末年,地方州郡势力坐大,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并导致地方割据。同时,甚至出现过地方州郡直接夺取中央政权,充任宰相,控制皇帝。探究主题二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政策史料一汉初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田租、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还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探究点一:史料体现了汉初怎样的经济政策?试分析其实施社会背景与意义。提示:政策:休养生息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背景:汉初面临严重政治、经济困窘局面;吸取秦朝暴政而亡教训。意义:增加了农业劳动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缓和了社会矛盾,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料二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控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史料三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探究点二:说一说自己从以上史料中了解到的汉代历史信息。提示:史料二展示了汉初休养生息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存在粮价过低伤农现象;存在实物税、货币税并行现象;富商盘剥造成土地兼并严重,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史料三则反映了庄园经济盛行,大地主田庄经济的生产情形。1.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特征(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2)组织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3)经营方法:精耕细作。(4)主要内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5)经济类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盐铁官营(1)目的:汉武帝时期,为了解决国家财政困难。(2)内容:将盐、铁之事收归政府管理,所得收入用以补充国家赋税;官府招募盐户,提供煮盐的器具和一定的生活费用;严禁私自铸铁煮盐等。(3)作用:把盐铁经营纳入国家工商管理体制;解决了国家财政问题,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探究主题三汉代治国思想的创新史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汉书·董仲舒传》史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春秋繁露》史料三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祐,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汉书·董仲舒传》探究点一:从史料一可知当时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其观点提出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提示: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目的: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探究点二:董仲舒提出史料二中观点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思想?提示:目的:加强君权。评价:有利于加强君权,“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带有神秘主义色彩,属唯心主义,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探究点三:史料三中董仲舒的观点有什么影响?提示:有利于社会道德建设和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但其宣扬的纲常伦理带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汉武帝初期改变治国思想的时代背景与影响(1)时代背景①经济上:“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使西汉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到汉武帝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黄老之学已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②政治上:汉武帝需要进一步削弱王国割据势力,解决匈奴对其政权的威胁,发展大一统事业。③思想上:汉初“无为而治”,各种思想混杂,需要用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2)影响①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②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③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④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7页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体现了思想多元化局面;秦代的“定法家于一尊”和西汉时期的“罢黜百家”,体现了思想界逐渐形成的“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出()A.中国社会的大变革B.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C.文化专制统治日益加强D.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秦汉时期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出现“大一统”的时期,故A项错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的“罢黜百家”,反映出思想领域从多元走向单一,也反映出了政治领域的相应变化,即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故B项正确;“罢黜百家”推崇儒学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没有禁绝其他思想学派,不能说明文化专制统治加强,故C项错误;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说明秦朝推崇法家思想,当时儒家思想受到打压,故D项错误。答案:B1.汉初政治新气象[史]西汉初年的将相及其出身—览表姓名官职出身萧何相国县吏曹参相国县吏陈平丞相游士周勃太尉吹鼓手樊哙左丞相狗屠灌婴太尉布贩[拓]布衣将相之局形成西周:世卿世禄制战国:军功爵制和由国君任免秦末:王侯将相不必贵胄观念深入人心汉初:布衣将相之局形成,标志着世袭贵族主宰政治的时代基本结束。2.汉代外戚与宦官干政[史]皇帝即位年卒年外戚执政情况推翻外戚的宦官冲帝2岁3岁顺帝皇后梁氏临朝,梁冀执政单超、唐衡等五人灵帝12岁34岁桓帝皇后窦氏临朝,窦武执政曹节、王甫[识](1)外戚与宦官势大,操纵皇帝的废立,政治黑暗。(2)君主专制制度是造成此制度的根源。3.“推恩令”的历史作用自汉武帝元朔二年到征合二年(公元前91年),20个诸侯王国中,除6国没有分封外,其余14个王国中,王子封侯者达165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释]中央对地方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划趋向增多,对地方诸侯后代分封的数量增多,揭示的实质问题是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4.让民众更接近政府的汉代选官制[史]西汉孝廉之中家世可考知者的分类统计图[释]察举制官员源自各阶层、选官途径明显多元化,民众与政府逐步接近。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7页[随堂训练]题组1两汉政治1.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相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有关,这场战争发生于()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C.公元前3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解析:公元前与公元后的纪年差异,公元前206年是公元前3世纪末。答案:D2.汉武帝即位初期,内有王国问题的困扰,外有匈奴的不断侵袭,汉武帝决定招贤纳士,加强皇权。那么,持以下哪种观点最容易得到汉武帝的赏识()A.“天子受命于天,代天以御万民”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D.“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解析:汉武帝时期,为了实现大一统,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了王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政权;思想文化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房屋买卖协议样本
- 公司采购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2篇)
- 2024年建筑施工班组承包合同范本
- 2024年技术交流活动契约
- 年度教务工作计划5篇
- 2024年抛光材料供应合同
- 2024年文化艺术项目合作合同
- 浙江省2023年中考科学试题模拟训练22压强
- DB4101T 72-2023 刺槐萌生林培育技术规程
- 第15讲气象灾害-2023年新高一地理暑假课原卷版
- 2016年软考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下午《应用技术》真题及答案
- 重症病人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课件
- 2023年山西王家大院导游词讲解(5篇)
- 建设单位安全管理体系
- 2023年早期教育专业技能大赛选拔赛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电火花试验报告
- 儿童文学教程第2版(学前教育专业)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最全给排水基础知识与识图
- 学做小小理财师
- 《民航危险品运输》教学课件 第一章 民航危险品运输概述
- 宝宝白细胞高怎么回事:新生儿含有白细胞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