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半岛北枳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发掘简报_第1页
胶东半岛北枳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发掘简报_第2页
胶东半岛北枳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发掘简报_第3页
胶东半岛北枳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发掘简报_第4页
胶东半岛北枳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发掘简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胶东半岛北枳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发掘简报

一、地表形态及地面形制北地遗址位于胶东半岛南岸西部,位于山东省即墨市金口市北地村以北50米处的平台上。遗址北靠玉皇山,远处与莱阳毗邻,南依凤凰山,东距现海岸线约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20°44′9″,北纬36°36′8″,台地最高海拔高度约为9.9米。遗址南北最长处约270、东西宽约200米,面积5万余平方米。地表形态北高南低、中部高四周低,形成一个平缓的土丘状隆起(图一)。现地表散布大量的陶片、红烧土块及牡蛎壳屑等。该遗址于1980年文物普查时发现,2007年3~7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和即墨市博物馆合作对遗址进行第一次发掘。在遗址中间高地以及南面斜坡上布5米×5米探方14个,实际揭露面积300平方米。发现围沟、房址、墓葬、灰坑等遗迹,出土大量石器、陶器、骨器以及少量铜器、蚌器等。此外,还对各地层和遗迹单位进行筛土,全部采集各类动物骨骼,并对植物遗存进行系统采样。二、格局内各层表的遗迹根据地表采集的遗物初步判断,该遗址主要经历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和周代两个时期,并包含有丰富的贝壳遗存,发掘结果基本印证了这些判断。本次发掘的地层堆积共分8层,其中第2~4层主要见于发掘区南部,第5~8层主要分布于发掘区北部。现以T1611西壁和T1516北壁剖面为例对遗址的地层堆积情况加以介绍(图二;图三)。第1层:耕土层。浅灰褐色,结构疏松。厚15~30厘米。耕土层下,发掘区南部为周代地层,发掘区北部主要为大汶口文化地层。第2层:可细分为两小层。第2a层:灰褐色,质地较为松软,出土遗物有陶片、贝壳和动物骨骼等。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多饰有绳纹。贝壳以牡蛎壳为主,还见脉红螺和细带螺等。距地表深10~30、厚3~18厘米。此层被开口于耕土层下的H22、H39和G2等打破,叠压H84、H103、H105和H152等。第2b层:此层分布范围很小,仅位于T1511西北部和T1512西南部。浅灰褐色沙土,结构疏松,包含陶片和贝壳等遗物。距地表深20~29、厚15厘米。此层被H84、H103和G2打破。第3层:可以分为三个小层。第3a层:黄褐色,结构紧密,夹杂较多红烧土颗粒和碎炭屑。距地表深20~35、厚20~38厘米。H35、H59和H105等遗迹开口于第2a层下并打破第3a层。第3b层:黄褐色土,土质较硬,夹有均匀分布的红烧土颗粒及细小炭屑,局部还有不规则的细带状黄沙。距地表深50~60、厚15~35厘米。此层被H100、H120和G4等打破。第3c层:深黄褐色土,质地较软,包含物较少。距地表深80~85、厚13~35厘米。H129等打破该地层。这三个小层的出土遗物主要有陶片、残石器、贝壳和动物骨骼等。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多见绳纹,器形有罐、豆等。贝壳以牡蛎为主,有的个体较大,也见脉红螺、文蛤、墨鱼等。第4层:可以分为五个小层。第4a层:浅黄褐色淤土,夹杂有黄沙,包含物不多。距地表深90~115、厚5~27厘米。H142等打破该地层。第4b层:深黄褐色土,土质较软,结构疏松,包含有红烧土颗粒、炭屑和碎蚌壳等。距地表深110~120、厚5~18厘米。第4c层:黄褐色土,土质较硬,结构致密,夹杂有大量红烧土颗粒和木炭屑,出土遗物较多。距地表深115~120、厚8~20厘米。第4d层:深灰褐色,土质较硬,某些区域呈可剥离状,包含物少。距地表深约120、厚3~8厘米。第4e层:浅黄褐色,夹有大颗粒黄沙,包含物不多。距地表深130~140、厚5~13厘米。5个小层出土遗物有陶片、贝壳、石器和动物骨骼等,开口于后4个小层的遗迹单位很少。第5层可以细分为两小层。第5a层:灰褐色,结构紧密,出土陶片、贝壳等。距地表深15~25、厚30厘米。此层被开口于耕土层下的周代遗迹H6、M1等打破,还有F3、M36、H151等遗迹开口于此层下。第5b层:红褐色,夹杂大量块状红烧土,有一部分柱坑在此层开口。距地表深16~50、厚10厘米。第6层:可以细分为四小层。第6a层:灰褐色粘土,结构紧密。距地表深34~52、厚13厘米。此层有F6、M4、M13等遗迹开口。第6b层:浅灰褐色沙土,颗粒较大,出土红褐色陶片、贝壳和动物骨骼等。距地表深5~54、厚6~22厘米。H156以及柱坑、柱洞开口于这一层。第6c层:黄褐色沙土,含有大量红烧土块。距地表深20~70、厚16厘米。此层表见H114和一些柱洞等遗迹。第6d层:灰褐色粘土,出土物数量较少,层表开口遗迹也较少。距地表深32~55、厚40厘米。第6层出土遗物有陶片、贝壳和动物骨骼等,陶器有鼎、杯等,石器多见磨石。第7层:可以细分为三个小层。第7a层:灰褐色,结构紧密,M41、G5以及一些柱坑等开口于此层。距地表深56~85、厚30厘米。第7b层:浅灰褐色粘土,此层见柱坑和柱洞。距地表深65~100、厚14~39厘米。第7c层:只分布于发掘区中部,灰褐色粘土,含有红烧土颗粒,出土陶片和石器等。距地表深90~130、厚5~35厘米。第8层:浅黄褐色粘土,质地紧密,包含物较少,见少量陶片,器形难辨。距地表深80~120、厚10~32厘米。F14、20、M28、M32、H144等遗迹打破该层。第8层以下为生土。根据地层堆积情况以及遗迹间的叠压打破关系,并结合出土遗物情况,我们认为该遗址主要经历了新石器和周代两大阶段,其中第2~4层为周代地层,第5~7层属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第8层的时代为北辛文化晚期。三、瓷器、深入地层北辛文化遗存发现的不是很多,遗迹仅见灰坑、柱坑以及柱洞等,遗物多为陶片和石器残块,可复原器物较少。陶片有夹砂、夹云母和泥质陶,陶色以红褐为主,器表以素面为多,纹饰有附加堆和乳丁纹等,器形有鼎、钵、罐等。主要依据陶片特征,判断时代属北辛文化晚期。四、大胜口文化遗址该遗址发现大汶口文化遗迹非常丰富,有房址、墓葬、灰坑、柱坑和柱洞、沟等。(一)地面式建筑f6大汶口文化的房址编号21座,但大都保存较差。从发现大量柱坑、柱洞的情况来看,当时存在的房址数量应不少,但是这些柱洞打破关系复杂,平面分布缺少规律,这就给准确确定房址的数量带来很大难度,这种情况在胶东地区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多见。根据柱洞特征,我们大致把这些房址划分为三个类型。一是只残余柱洞,如F6、F21。二是在大而深的柱坑内栽柱,如F10。三是在类似基槽的设施内栽柱,其又可以划分为两小类:或是在基槽类的设施中直接立柱填土,如F14;或是先挖较浅的长条形“基槽”,再在其中挖柱坑栽柱,有时一个坑内栽若干个柱子,如F15。但有基槽的房址被破坏较为严重,只存局部,对其结构情况还不是很清楚。F6主要位于T1515内,开口于第5a层下,被H58、H101等多个遗迹打破。房址北半部已基本不存,南部尚存室内活动面、垫土、灶和柱洞等。从残余迹象判断该房址为地面式建筑,近方形,东西长约3.8、南北残宽1.5~3.8米(图四)。房址中部偏东南有一灶址,呈椭圆形,斜壁,坡状圜底,西浅东深。长0.5、宽0.24、深0.02~0.14米。灶内含有大量红烧土块,坚硬致密。在灶周围有6块石块和红烧土块围成的圈,可作支座用。灶底部西侧有一大石块,可能是封挡灶塘用的灶石(图五)。灶周围较大范围内发现一保存较好的活动面,相当平整,表面呈现灰白色,局部可见剥离状薄层,应是踩踏而致。活动面之下即为三层房屋垫土。第1层,分布范围较小,仅存在于房屋东南角,灰白色,土质细腻,结构致密,厚约0.06米,推测应为房屋使用过程中形成。第2层,灰褐色,表面较硬,土层内夹有红烧土块和炭屑等,厚约0.14米,层表有人们活动的迹象。第3层,仅存于房屋东北角,红褐色,含大量红烧土块,质地坚硬,厚约0.04~0.12米,应是房屋建造过程中铺垫而成的。房址发现8个柱洞,直径都约20、深多为64~84厘米,内填灰褐色土,包含有红烧土粒等。因为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房址的门向、门道、墙体以及其他结构情况已经不清楚。(二)牙、骨常用木马病克氏原螯虾墓图2本次发掘共发现50座大汶口文化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主要分为二次葬、迁出葬和火烧葬(2座)三种类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未经迁出的一次葬。以下就二次葬和迁出葬典型墓例加以介绍。1.二次葬以二次多人合葬为主,共发现18座,每座埋葬个体在2~20多人不等。另外只有1座单人二次葬。在发现人骨较多的二次合葬墓中,只有极少数墓葬的人骨排列有规律(图版壹,1),而其他大多数墓葬的人骨放置较乱,众多人骨叠放在墓坑中(图版贰,1;图版叁,2)。从整体看,不少墓葬有头骨摆在墓葬底部、肢骨等其他骨骼较杂乱地置于其上的现象。这种缺少规律性的人骨放置方式,给在发掘过程中确定墓主个体数量、考察墓葬形成过程等带来一些困难。M7位于T1614北部,延伸至北隔梁内,开口于第5b层下,被H54、H55、F7和几个柱洞打破。墓向15度。平面形状近长方形。长约2.03、宽约1.05、墓深0.28~0.48米(图六;图版壹,2)。该墓人骨保存较好,共发现2个个体,骨骼大体按照个体成堆放置,但没有明确界限。1号个体位于墓葬南部,头骨保存较好,面部朝下。归属于该个体的其他骨骼大体分布于头骨附近,包括肱骨、尺骨、桡骨、盆骨、股骨、胫骨、腓骨等。牙齿保存较好,有拔牙现象,拔除左、右上侧门齿,其左上第三臼齿未萌出,右侧第三臼齿缺失,齿槽闭锁。该个体还存在头骨枕部变形。根据牙齿和髋骨情况判断该墓主为成年男性。2号个体位于墓葬中北部,面部朝下,一肱骨置于头骨上,周围骨骼不是很密集,骨骼放置缺少规律。牙齿保存状况一般,只存右上门齿、犬齿,左下第二前臼齿,拔牙情况不明。依据髋骨和牙齿情况判断为熟年女性。该墓共发现5件随葬品,包括牙镞、骨匕、残石器和牡蛎壳。牙镞1件(M7∶1)。位于墓葬南侧1号个体附近。用猪的犬齿切割、磨制而成。正面为猪牙自然面,背面有加工痕迹,平面呈三角形,断面呈扁梯形。残长2.3、宽1.8、厚0.1~0.28厘米(图七,1)。石环1件(M7∶2)。位于2号个体偏东位置。磨制。只残存局部,断面为圆角四边形。残长4、厚1.1厘米(图七,3)。骨匕1件(M7∶3)。位于2号个体的肩胛骨下,牛肋骨磨制而成。头端磨成尖舌状,上下两侧经磨制,尾端有把手,近把手下端有两个圆形钻孔。长11.8、宽2、厚0.1~0.3、穿孔直径0.35厘米(图七,2)磨石1件(M7∶4)。较为残碎,位于2号个体东侧。牡蛎壳1件(M7∶5)。位于2号个体的西侧边缘位置,已残碎,为牡蛎左侧。另外,在填土中还发现陶器残片等,多为鼎口沿。夹砂褐陶。圆唇,侈口。口径17.6、残高2.6厘米(图七,5)。口径8.7、残高4.8厘米(图七,6)。口径22.7、残高2.4厘米(图七,4)。M22位于东南,开口于G1下,南侧被一灰坑打破,该墓打破M24和生土。墓向24度。平面形状近长方形。长约0.98~1.2、宽约0.9~1、墓深0.13~0.24米(图八;图版叁,1)。该墓共发现4个个体,除4号人骨散布外,其余三个个体大致按区域放置,但不同个体之间的界限不明。骨骼多残断,保存状况较好。1号个体位于墓葬南部。头骨被四肢骨等盖于其下,四肢骨成片散布,放置无规律。头骨保存大部,枕部变形,面部缺失较多,两顶骨结合部矢状缝处缺失较多,下颌骨仅存右侧一半。牙齿存右上前臼齿和第一、第二臼齿,右下犬齿仅存齿根。股骨、胫骨虽然残断,但保存尚好,左侧桡骨只存部分,右侧耻骨残存。根据四肢骨粗壮等情况判断为熟年男性。2号个体位于1和3号个体中间,骨骼分布相对集中。面骨缺失,牙齿存有右上第三臼齿,左上臼齿、第二前臼齿,左下犬齿、第二前臼齿、第二、三臼齿等。肢骨存有右侧尺骨、胫骨近端,以及左侧肱骨,大部分股骨和胫骨等。该个体拔除右上第二门齿。根据骨骼情况判断为熟年女性。3号个体位于墓葬北部,骨骼多残断,放置较为分散凌乱。颅骨仅存额骨、部分枕骨及乳突部分。肢骨有右侧桡骨、胫骨远端,以及左侧肱骨近端、桡骨近端,胫骨远端等。根据骨骼情况判断为成年女性。4号个体只发现一部分左侧股骨,位于1号个体骨骼的中间位置,残长28.5厘米。根据该骨骼推测其年龄在10~11岁,性别不明。墓葬南部被其他遗迹破坏。在该墓东北部发现2件随葬品,均为残石器。磨棒1件(M22∶1)。已残,位于3号个体的东北角。仅余磨盘一端,器表可见琢制痕迹。残长7.5、宽6.2、厚2.3~3.5厘米(图九,1)。磨盘1件(M22∶2)。已残,位于M22∶1磨棒的南部。呈平板状,上下两面平滑,有明显的琢制和使用痕迹。残长8.1、残宽8.2、厚0.6~1.8厘米(图九,2)。2.迁出葬是指为了对死者进行二次埋葬,开墓取走头骨、四肢骨等后遗留的墓葬。本年度发掘共发现29座迁出葬墓,因为多数墓葬遗留骨骼极少,所以葬式都已不清楚。其中多数墓为单人葬,少数墓葬属于在原来多人二次合葬墓的基础上再次迁出,遗留残碎骨骼较多。M28位于T1516中部偏东北,开口于第7b层下,被M48、M43打破。墓向93度。平面呈圆角长方形,墓口长2.05、宽1.35米,墓底长2、宽1.29米,墓深0.2~0.28米(图一★)。该墓人骨保存状况一般,大部分个体的骨骼按区域堆放,少数个体的骨骼数量较少且散布在墓中。整体来看肢骨、指骨、肋骨较多而头骨残缺,经鉴定大约有7个个体。1号个体位于墓葬西南角,人骨堆放较为集中。下颌骨较为完整,肢骨大致呈东西向摆放,跟骨等放置相对整齐。依据大坐骨切痕判断该个体为男性,依据牙齿咬耗情况推测为壮年(成年),无拔牙现象。在该个体的中间发现一小石球。2号个体位于墓葬中南部,紧邻1号个体的东侧,头部仅存下颌骨和部分牙齿,除此之外发现肱骨、尺骨、桡骨、盆骨、股骨以及跟骨等。依据坐骨和牙齿情况判断为壮年(成年)男性。3号个体主要位于墓葬东南角,在2号个体的东部人骨较多,包括较完整的下颌骨。因为盆骨等关键部位缺失,所以性别不明,根据牙齿磨痕推断为壮年(成年)。4号个体主要位于墓葬东北角,头骨中只有下颌骨完整,右侧骨骼保存较多,左侧仅存部分桡骨、髋骨和胫骨等。根据大坐骨切迹以及其他骨骼情况判断该个体为壮年(成年)男性。5号个体骨骼存留极少,主要位于墓葬西北部和中北部,与6号、7号个体混在一起,该个体只见部分锁骨、桡骨、腓骨等,分布较乱,性别、年龄不明。6号个体主要位于墓葬中北部,于4号个体的西部,因为与5号、7号个体混于一处,所以仅分辨出少量右侧锁骨中段、两股骨头、两胫骨远端。性别不明,从股骨情况判断为壮年。7号个体散布在墓葬中北部,与5号、6号个体混在一起,仅见左侧下颌骨、左下第一、第二乳臼齿,另见少量股骨和腓骨。从牙齿萌出状况推测为未成年人。从人骨情况来看,该墓大多数个体的人骨都不全,完整骨骼占比例较小。这个墓葬的类型就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只捡取了这些死者的部分骨骼进行二次合葬;另有一种可能是二次合葬后又再次迁出,致使所留骨骼较为零乱。该墓共发现8件随葬品,其中3件石器、3件陶器、2件牡蛎壳。石锛1件(M28∶1)。保存较好,位于墓葬西北部。器体较小,长梯形,刃部较锋利。加工粗糙,有使用痕迹。长4.9、宽1.2~2.6、厚1~2厘米(图一一,3)。石锤1件(M28∶5)。器体圆滑,利用一天然卵石加工而成,周边有少量琢制痕迹,刃部有使用痕迹。长8.75、宽5.6厘米(图一一,1)。石球1件(M28∶8)。从器形看,应该是墓主口中所含的小石球,可能是在二次埋葬过程中从墓主口中掉落而埋入墓中的。直径1.2~1.4厘米(图一一,4)。陶纺轮1件(M28∶2)。保存较好,位于墓葬西北角。夹砂红褐陶。直径5.~5.5、厚1.4厘米(图一一,6)。陶器1件(M28∶3)。保存极较差,位于墓葬西北角。夹细砂浅黄褐陶,胎质疏松。手制。器形不明,用途不明。高3.2厘米(图一一,5)。圆陶片1件(M28∶4)。保存较好,位于墓葬北端中部。夹砂、夹蚌红褐陶。周边有打制和磨损痕迹。直径6.8~7.1、厚0.5~0.7厘米(图一一,2)。牡蛎壳2件。M28∶7,牡蛎左侧,器表发黑,或为火烧痕迹,或是埋藏所致。M28∶6,牡蛎右侧,器表发黑。M50位于T1616中部偏南,开口于第7层下,打破第8层和生土,被M42、柱坑10打破。方向349度。土坑竖穴墓,平面近圆角长方形。墓口长1.1~1.3、宽0.6~0.7米,墓底长1.22、宽0.64米(图一二)。该墓仅存少量人骨,且多残碎,墓主性别、年龄等难以辨认。在墓葬的西南角集中发现3件牙饰,另外在墓葬中南部还有陶钵残片。牙饰3件。基本完好,均由猪獠牙劈成薄片稍加磨制而成。弯月形,一端较宽,另一端为尖圆形。其中2件有1个或2个圆形钻孔,单面钻。该类器形又有“束发器”之说。M50∶1,完好,两端有两钻孔。长14.2、宽0.1~2.1、厚0.7厘米(图一三,1;图版肆,6)。M50∶2,两端稍残,推测应有钻孔。残长12.8、宽0.1~2.1、厚0.53厘米(图一三,2)。M50∶3,完好,有一钻孔。长14.3、宽0.1~2.2、厚0.5厘米(图一三,3)。五、墓葬形制及随葬品本次发掘周代遗存非常丰富。遗迹以灰坑和沟为主,还发现1座墓葬。出土遗物以陶片和贝壳为主。M1位于T1617东北部,向东延伸出发掘区约1.1米。开口于耕土层下,打破生土,被H5打破,又打破H50。方向100度。土坑竖穴墓,平面呈圆角长方形,墓口长3.9~4.1、宽2.4~2.5米,墓底长3.6~3.8、宽2.1~2.2、墓深约2.5米。四壁斜直内收,东壁距墓口0.7~1.3米处有一壁龛,宽约1.45、进深约0.4米。距墓口1.3米处椁室周围为熟土二层台,有逐层夯打痕迹。墓穴底部中央有一腰坑,长1.02、宽0.49、深0.25厘米,腰坑内埋有一只狗和少量陶片,狗骨保存较好(图一四;图版贰,2)。该墓棺椁保存极差,局部隐约残余灰痕,推测为一棺一椁。椁室平面呈长方形,长约2.6、最宽约1.6米。椁板的东西两端板保存较好,残余灰痕最宽处约5~6厘米,四面出角长8~13厘米。另外西侧端板还能隐约看出是由7块木板垒砌而成,从现存灰痕判断椁室高度约1.2米。棺室位于椁室中偏西,西端棺板和椁板紧贴在一起,平面呈长方形,长约2.1、宽约0.95米。棺板因挤压和腐朽,保存极差,棺板朽痕只在局部可见,宽约5厘米。墓内填土为黄褐色花土,土质粘硬,结构紧密,内含大量黄色和褐色土块。椁室和棺室内填土为红褐色和黄褐色土交替叠压而成,结构紧密,共分8层。墓底加工平整,抹有一层浅黄色细腻土。腰坑内填土为黄褐色,较为松软。此墓为单人葬,仰身直肢,头向东。骨骼除四肢骨保存尚好外,头骨和盆骨已经腐朽。根据盆骨和股骨等判断墓主为成年男性,身高大约1.7米。该墓共有随葬品18件,可分为铜器、陶容器和贝类装饰品等。其中容器绝大多数集中放置于墓葬东侧的棺椁之间,还有1件陶器碎片散布在腰坑中,贝饰品佩戴于墓主头部和腰部。铜鼎1件(M1∶1)。保存较差,锈蚀严重,挤压变形,内装有牛骨。尖圆唇,侈口,小平沿,斜弧腹,圜底,两竖耳,三蹄形足。陶簋4件。圆唇,敞口,弧形盘,腹较深,高圈足。M1∶2,保存较差,内盛有乳猪及牛骨。泥质黑皮褐胎。口沿外壁饰有斜向中绳纹,盘外壁饰有斜“十”字形凹刻划纹和两道阶状突起,圈足上饰有七道凹槽。口径24.4、圈足径17、高18.8厘米(图一五,1)。M1∶3,保存较好,内盛有乳猪及成年猪骨骼。泥质黑皮灰胎。盘外壁饰有“十”字形凹刻划纹,以及两组共五道凹槽,圈足上饰有三道凹槽。口径23、圈足径14.8、高19.5厘米(图一五,2)。M1∶5,保存完好,内盛有羊骨骼。泥质灰陶。盘外壁饰有三个“十”字形凹刻划纹,以及两组共四道凹槽,圈足上饰有五道凹槽。口径23.4、足径15.4、高21.2厘米(图一五,3;图版肆,3)。M1∶4,略有残破,内盛有猪、牛、羊骨骼。泥质黑皮灰胎。口沿外壁饰有斜向中绳纹,盘外壁饰四道凹槽,圈足饰有两道凹槽。口径24.6、圈足径17.6、高21.6厘米(图一五,4)。陶鬲2件。M1∶6,保存较好,内盛有牛骨。夹砂深红褐陶,夹云母。方唇,折沿,上腹外鼓,下腹斜内收,底部明显可见三个短柱状足,近足尖部位略显锥形。该器物裆线近平,接近陶鼎。素面。口径17、高16.8厘米(图一五,6;图版肆,5)。M1∶7,保存不好。夹砂灰陶。方唇,短折沿,弧鼓腹,有很浅的三个袋足,圆锥状实足尖。器表饰浅斜直绳纹。口径15、高20厘米(图一五,5;图版肆,4)。陶豆完整器4件、残件1件。夹砂灰陶。方唇,敞口,弧腹,短柄,喇叭形圈足。M1∶10,保存较好。素面。口径14、圈足径10、高10.8厘米(图一五,9)。M1∶11,保存完好,内盛有鱼骨。素面。口径14.4、圈足径10、高10.1厘米(图一五,10)。M1∶12,略残。口下有两道较宽的凹弦纹。口径14.8,圈足径9.8、高10.5厘米(图一五,11;图版肆,2)。M1∶13,略残。方唇,小平沿,弧腹。豆柄中部有一道较深的凹弦纹,圈足底部有一道较浅的凹槽。口径14.6、圈足径11.8、高10.8厘米(图一五,12)。M1∶17,泥质灰陶。只余细小碎片,不能复原,散布在腰坑内,应是有意放入其中。陶罐4件。均残。折沿,圜底。M1∶8,在器底发现牛骨。泥质灰陶。圆唇,圆腹。肩部饰有两组共四个泥饼,腹部及器底饰满竖向中绳纹。口径12.4、高18厘米(图一五,7)。M1∶9,在近旁发现牛骨。方圆唇,窄折沿,小口,鼓腹近球形,底部有很矮的圈足。肩部饰有两组共四个泥饼,还有一对对称的泥条状竖耳,腹部至器底饰满竖向中绳纹。口径14.4、圈足径12.6、高24.3厘米(图一五,14)。M1∶14,出土时内盛有牛骨。泥质灰陶。圆唇,圆腹。肩部饰有两组共四个泥饼,腹部到器底饰满竖向中绳纹。口径15.6、高19.9厘米(图一五,13;图版肆,1)。M1∶18,夹砂红褐陶,陶质疏松,器形不规整。方唇,折沿较宽,最大腹径靠上,下腹内收,圜底带很矮的圈足。上腹部饰有两组共四个泥饼,泥饼均不甚对称。口径14.6、圈足径11、高14.4厘米(图一五,8)。贝饰2套7件。M1∶15,共3件。置于墓主头部,保存较好。M1∶16,共4件。置于墓主腰部,保存较好。均为文蛤壳,壳顶磨孔。贝身长1、孔径0.1厘米。M1面积较大,有一棺一椁,从铜鼎、陶簋、陶鬲、陶豆的器物组合来看,该墓随葬品种类齐全,数量较多,可见墓主人应该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结合随葬品等情况,我们推断该墓葬的时代约在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六、发掘区和模式从本年度的发掘资料来看,该遗址具有丰富的大汶口文化和周代文化遗存。大汶口文化时期,居民选择在台地较高位置构建房屋。有些区域的柱坑、柱洞分布极为密集、打破关系复杂,可见人们是持续在某些区域建房居住。有些柱坑和柱洞挖得很深,深度在1米左右,结合其他遗址的情况考虑,这应该是当时胶东半岛地区较为流行的建筑方式。在大汶口文化地层和其他遗迹中,还发现数量较多的红烧土块,内夹杂植物秸秆、壳叶等,它们有的一面抹平,有的中间还留有木柱腐朽后形成的空洞,应是建筑残件。在居住区的东部和北部,有密集的墓葬分布。因发掘面积较小,目前还不清楚聚落的功能分区情况,但是根据目前的材料,我们推测在不同时期,应都存在生活区和埋葬区的划分,两者空间距离很近。大汶口文化合葬墓、迁出葬的发现是本次发掘的主要收获。这种极具时代特色的特殊埋葬方式集中出现,在胶东半岛地区还属首次,这不仅对研究合葬墓的分布、流传等有所帮助,也为研究这一地区当时的聚落结构、人群组合方式、社会发展阶段以及社会性质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大汶口文化的陶片出土数量虽然不少,但是陶片磨损程度高,复原器物较少。另外,陶片中常见夹云母、夹蚌壳、夹滑石者。石器数量很多,磨石占大宗,且多为碎块。另外,磨盘、磨棒也有一定数量的发现,磨制精细的加工工具占的比例不高。遗址虽然距离海岸线较近,但是贝壳发现的并不多,我们推测原因有二:一是发掘区面积不大,且多见墓葬和柱洞,灰坑发现少,显然不是垃圾放置地;二是当时聚落规模小,人口较少,食用废弃的贝壳量自然不会太大。周代的文化堆积主要分布于发掘区的南部,目前在这一区域已经发现4条具有打破关系的沟,有的沟既深且宽,经过初步钻探,它们向东、西都延伸至发掘区域以外,分布范围广,可能是当时聚落的围沟。另外,还发现数量较多、形状规则的灰坑、窖穴等。沟和灰坑内除了出土大量的陶器、骨器、石器等外,还发现大量食用废弃的贝壳遗存。可以看出,发掘区南部是周代聚落的边缘地带,围沟和灰坑可以放垃圾,人们的居住区应该在其北部地势稍高处,与大汶口文化聚落的位置重合度极高,只是周代聚落遭到后世的破坏,原始活动地层已经不存。在发掘区东北部发现的M1,从墓葬规模和随葬品看,墓主当为贵族身份。就随葬品风格而言,虽然一些器物仍保留有典型的地域土著特色,但是从棺椁形制、铜鼎、陶簋等器物的使用情况来看,已经表现出浓厚的中原周文化特征。这些周代遗存的发现,对研究当时此地的社会经济状况、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土著文化的变迁等诸多课题都具有重要意义。(一)试剂与动物共277777件,其中软体动物267190件、节肢动物162件、脊椎动物10425件,分属于大汶口和周代两个时期。1.大汶口时期共6505件,种类包括:牡蛎、缢蛏、文蛤、青蛤、蚬、毛蚶、圆顶珠蚌、红螺、乌贼、鱼、鸟、斑鹿、獐、猪、狗和兔子等。(1)软体动物门Mollusca1.1瓣鳃纲Lamellibranchia1.1.1.1牡蛎科Ostreidae,3527件。1.1.2.1.1缢蛏属Sinonovacula1.1.2.1.1.1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77件。1.1.2.2帘蛤科Veneridae1.1.2.2.1文蛤属Meretrix1.1.2.2.1.1文蛤未定种MeretrixSp.,4件。1.1.2.2.2青蛤属Cyclina1.1.2.2.2.1青蛤Cyclinasinensis,5件。1.1.2.3蚬科Corbiculidae,2件。1.1.3.1.1毛蚶属Scapharca1.1.3.1.1.1毛蚶未定种ScapharcaSp.,2件。1.1.4古异齿目Palaeoheterodonta1.1.4.1.1.1圆顶珠蚌Uniodouglasiae,25件。1.2腹足纲Gastropoda1.2.1新腹足目Neogastropoda1.2.1.1.1.1红螺Rapanathomasiana,146件。1.2.2原始腹足目Archaeogastropoda1.3.1.1乌贼科Seiidae,45件。2.1甲壳纲Crustacea2.1.1十足目Decapoda,5件。3.1鱼纲Pisces65件,全部为破碎的头骨、鳃盖骨、脊椎骨和鳍骨等。3.2两栖动物纲Amphibian散落的骨架,代表了1个小型个体27件,包括尺骨、跗跖骨、肱骨、股骨、喙骨、胫骨和腕掌骨等,代表5个个体。3.4哺乳动物纲Mammalia共2569件,其中可鉴定标本707件,代表了至少71个个体。3.4.1偶蹄目Artiodactyla3.4.1.1.1.1斑鹿Cervusnippon30件,包括肱骨、股骨、肩胛骨、趾骨、胫骨、距骨、桡骨、腕骨、掌骨、角和下颌骨等,代表2个个体。3.4.1.1.2獐属Hydropotes41件,包括跟骨、肱骨、股骨、肩胛骨、趾骨、距骨、桡骨、腕骨、掌/跖骨、犬齿、下颌骨等,代表5个个体。3.4.1.2猪科Suidae3.4.1.2.1.1家猪Susscrofadomesticus617件,包括尺骨、腓骨、跟骨、肱骨、股骨、寰椎、肩胛骨、趾骨、胫骨、游离牙齿、距骨、髋骨、桡骨、上下颌骨、头骨和掌/跖骨等,代表57个个体。3.4.2食肉目Carnivora3.4.2.1犬科Canidae3.4.2.1.1犬属Canis3.4.2.1.1.1家犬Canisfamiliaris10件,包括肱骨、犬齿、上下颌骨、掌骨和趾骨等,代表2个个体。3.4.2.1.2小型犬科3件,为下颌骨和犬齿,代表1个个体。3.4.3啮齿目Rodentia5件,为股骨和髋骨,代表3个个体3.4.4兔形目Lagomorpha只发现1件肱骨,代表1个个体2.周代共271272件,种类包括:牡蛎、缢蛏、文蛤、青蛤、蚬、毛蚶、泥蚶、扇贝、圆顶珠蚌、蓝蛤、红螺、疣荔枝螺、乌贼、鱼、龟、鳖、鸟、牛、羊、斑鹿、獐、猪、狗、猫、兔和马等。(1)软体动物门Mollusca1.1瓣鳃纲Lamellibranchia1.1.1.1牡蛎科Ostreidae,224936件。1.1.2帘蛤目Veneroida1.1.2.1.1缢蛏属Sinonovacula1.1.2.1.1.1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17888件。1.1.2.2帘蛤科Veneridae1.1.2.2.1.1文蛤未定种MeretrixSp.,171件。1.1.2.2.2青蛤属Cyclina1.1.2.2.2.1青蛤Cyclinasinensis,93件。1.1.2.3蚬科Corbiculidae,119件。1.1.3.1.1毛蚶属Scapharca1.1.3.1.1.1毛蚶未定种ScapharcaSp.,27件。1.1.3.1.2泥蚶属Tegillarca1.1.3.1.2.1泥蚶未定种TegillarcaSp.,7件。1.1.4珍珠目Pterioida1.1.4.1扇贝科Pectinidae,3件。1.1.5.1.1.1圆顶珠蚌Uniodouglasiae,382件。1.1.6海螂目Myoida1.1.6.1篮蛤科Corbulidae,2件。1.2.1新腹足目Neogastropoda1.2.1.1.1.1红螺Rapanathomasiana,1151件。1.2.1.1.2荔枝螺属Thais1.2.1.1.2.1疣荔枝螺ThaisClavigera,1884件。1.2.1.2笔螺科Mitridae,3件。1.2.1.3织纹螺科Nassariidae,6件。1.2.2.2Craeidae,2。1.2.2.3.1蟹守螺属Cerithidea1.2.2.3.1.1尖锥蟹守螺Cerithidealargillierti,16件。1.2.2.3.1.2拟蟹守螺未定种CerithideaSp.,13件。1.2.3原始腹足目Archaeogastropoda1.3头足纲Cephalopoda1.3.1.1乌贼科Sepiidae,16616件。2.1甲壳纲Crustacea2.1.1十足目Decapoda,157件。3.1鱼纲Pisces473件,为残破的头骨、鳃盖骨、脊椎、鳍骨等,种属不明确。3.2两栖动物纲Amphibian133件,全部为残破的四肢骨,为小型两栖动物。3.3爬行动物纲Reptilia3.3.1龟鳖目Testudoformes3.3.1.2鳖科Trionychidae51件,为残破的背甲、腹甲和四肢骨等。3.4鸟纲Aves95件,包括尺骨、跗跖骨、肱骨、股骨、喙骨、胫骨、桡骨、锁骨、腕掌骨和肢骨残块等,代表9个个体。3.5哺乳动物纲Mammalia共7003件,其中可鉴定标本1591件,至少代表了133个个体。3.5.1偶蹄目Artiodactyla3.5.1.1.1.1黄牛Bosdomestica77件,包括尺骨、腕骨、跟骨、肱骨、股骨、趾骨、胫骨、距骨、髋骨、胸椎、肋骨、游离牙齿、桡骨、头骨、上下颌骨、掌/跖骨和角等,代表6个个体。3.5.1.1.2绵羊属Ovis3.5.1.1.2.1绵羊未定种OvisSp.41件,包括跟骨、肱骨、股骨、肩胛骨、胫骨、距骨、臼齿、掌/跖骨、上下颌骨和角等,代表6个个体。3.5.1.2鹿科Cervidae3.5.1.2.1鹿属Cervus3.5.1.2.1.1斑鹿Cervusnippon133件,包括尺骨、跟骨、肱骨、股骨、肩胛骨、角、趾骨、胫骨、距骨、髋骨、桡骨、掌/跖骨、上下颌骨和角等,代表8个个体。3.5.1.2.2獐属Hydropotes3.5.1.3猪科Suidae3.5.1.3.1猪属Sus3.5.1.3.1.1家猪Susscrofadomesticus共887件,包括尺骨、腓骨、跗骨、跟骨、肱骨、股骨、寰椎、胸椎、肩胛骨、趾骨、胫骨、距骨、髋骨、游离牙齿、桡骨、头骨、上下颌骨、掌/跖骨和跗骨等,代表73个个体。3.5.2食肉目Carnivora3.5.2.1犬科Canidae127件,其中明确为狗的有116件。3.5.2.1.1犬属Canis3.5.2.1.1.1家犬Canisfamiliaris116件,包括尺骨、腓骨、跟骨、肱骨、股骨、脊椎、肩胛骨、胫骨、游离牙齿、距骨、胁骨、髋骨、桡骨、上下颌骨、头骨、掌/跖骨和趾骨等,代表8个个体。3.5.2.2猫科Felidae4件,均为下颌残块,代表3个个体。另有残破的肢骨63件,可以区分为中型和小型食肉动物。3.5.3啮齿目Rodentia120件,多为残破的四肢骨和上下颌骨、牙齿等,未作进一步的种属鉴定。包括尺骨、肱骨、股骨、胫骨、髋骨、门齿、上下颌骨和头骨等,代表19个个体。3.5.4兔形目Lagomorpha39件,包括尺骨、腓骨、跟骨、肱骨、股骨、肩胛骨、胫骨、髋骨、桡骨、下颌骨、掌/跖骨和趾骨等,代表3个个体。3.5.5奇蹄目Perissodactyla3.5.5.1马科Equoidae17件,包括掌骨、趾骨、胫骨和游离牙齿等,代表1个个体。(二)大所有权地面质量的存(1)家养动物分析猪的数量最多,有617件,代表了57个个体,其中大于2岁的有30个,1.5~2岁的有9个,1~1.5岁的有12个,0.5~1岁的有6个。从猪的死亡年龄构成我们可以看出:大于1岁的个体占了绝大多数(89%),尤其是大于2岁的占了一半以上(52%)。当时的猪已经是家养的了,而且饲养的量比较大,大部分猪都能够留待成年以后进行宰杀。(2)环境分析斑鹿的存在表明当时遗址附近有着一定面积的森林(树林)。文蛤、青蛤、毛蚶、缢蛏、牡蛎、脉红螺、蚬和圆顶珠蚌等咸淡水软体动物的存在说明遗址当时距海较近,附近同时也存在着一定面积的淡水水域。综合来看,大汶口时期,北阡遗址离海较近,周围还存在着一定面积的树林和淡水水域,野生动物资源比较丰富。(3)动物构成分析从全部动物的可鉴定标本数来看,软体动物比例最高(60%),其次是哺乳动物(39%),其他动物都很少。这种比例构成可能与遗址近海相关。哺乳动物的构成,从可鉴定标本数来看,家猪占83%;从最小个体数来看,家猪占81%;从肉食量来看,家猪占97%。综合来说,这一时期北阡先民主要通过饲养家猪来获取肉食,这与同时期的兖州六里井、兖州王因、枣庄建新和泰安大汶口等遗址发现的情况是基本一致的。2.每周周1环境分析(2)从食量量来看,以家猪为主,野生动物及肉食量为辅哺乳动物的构成,从可鉴定标本数来看,以家猪为主,占58%,野生动物(鹿类)占25%;从最小个体数来看,也是以家猪为主,占54%,野生动物(鹿类)占29%;从肉食量来看(参考标准见上文),仍是以家猪为主,占77%,野生动物(鹿类)仅占5%。综合来看,周代先民们主要还是依靠饲养家畜,尤其是通过家猪来获取肉食,同时也很好地利用了周围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作为肉食的补充。(3)长清仙人掌台、阿小国和新泰周家庄等地铁树地区的发现情况上述动物种属及其随葬形式与滕州前掌大、长清仙人台、东江小邾国和新泰周家庄等墓地发现的情况基本一致。同时,墓内还随葬有宝贝制成的装饰品,显示出一定的地方特色。(4)北氯公司库尔地区调查研究附记:本研究得到山东大学交叉学科培育项目“北阡遗址多学科综合研究(2009JC24)”和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IFW10039)共同资助。软体动物遗存的鉴定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袁靖研究员的帮助,在此表示诚挚谢意。附录2:北阡遗址2007年出土炭化植物遗存分析北阡遗址在发掘过程中,不仅采集了肉眼可见的植物遗存,而且比较系统地采集了浮选土样。2007年采集浮选土样187个(大汶口文化早期86个,周代101个)。这些土样在即墨市博物馆采用水波浮选仪进行了浮选,获得的重浮和轻浮标本在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植物考古实验室进行了挑选、鉴定和统计。(一)北浚遗址大t-格局86个土样中有63个土样浮选到炭屑和植物种子(果实),其余的23个土样中没有发现种子遗存,占全部土样的26.7%。在287粒植物种子中,有110粒因特征不明显或炭化严重导致破裂,无法鉴定种属,占子总数的38.3%;可鉴定的种子177粒,占总数的61.7%。这些可鉴定的种子分为农作物和非农作物(图一),非农作物包括草本植物种子和一些果实。平均种子密度为8.02粒/克。农作物有粟和黍两种,共计84粒,占可鉴定种子总数的47.5%。杂草包括黍亚科、豆科、禾本科、早熟禾亚科、唇形科、大戟科、藜科、茄科、莎草科、葫芦科、菊科、蓼科等,共计92粒,占可鉴定种子总数的52%。果实类只有1粒葡萄属。农作物中,黍比较多,共计48粒,占可鉴定种子总数的27.1%,占出土农作物种子总数的57.1%,出土概率为39.7%。这些黍粒形状近圆球形,黍子的胚区占种子长度的三分之一,凹口呈三角状。对大汶口时期完整的黍粒进行测量,其平均长1.71、宽1.59毫米,粒长的波动范围为1.5~1.9毫米,粒宽的波动范围为1.5~1.7毫米。粟相对较少,共计36粒,占可鉴定种子总数的20.3%,占出土农作物种子总数的42.9%,出土概率为23.8%。这些粟粒大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胚区占种子长度的五分之四,呈U形。非农作物遗存的种类和数量均不多,共计92粒,占出土种子总数的52.6%。出土数量最多的是黍亚科,共计56粒,占可鉴定种子总数的31.6%,出土概率为23%。其次是豆科,共计10粒,占可鉴定种子总数的5.6%,出土概率为15.9%。其他杂草出土数量较少,共计27粒,有唇形科6粒、禾本科5粒、大戟科4粒、早熟禾亚科、藜科、蓼科和莎草科各出土2粒、葫芦科、菊科和茄科各出土1粒。果实类只出土了1粒葡萄属。总之,北阡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农作物出土较为单一,仅有粟和黍两种,无论是出土数量还是出土概率,黍子都比粟占优势(图二);非农作物中的草本植物以黍亚科和豆科为主。(二)农作物种子类型101个土样中100个土样中浮选到植物种子10991粒,其中3415粒因特征不明显或炭化严重导致破裂无法鉴定种属,占种子总数的31.1%;可鉴定种子计7576粒,占总数的68.9%。平均种子密度为40.3粒/克。农作物种子3769粒,非农作物种子3807粒(图三)。农作物包括粟、小麦、黍、大豆、大麦和水稻,共计3769粒,占可鉴定种子总数的49.7%。非农作物包括草本植物种子和少量果实,草本植物有黍亚科、豆科、野大豆、豇豆属、禾本科、早熟禾亚科、唇形科、大戟科、藜科、茄科、莎草科、葫芦科、菊科、锦葵科、蓼科、苋科和石竹科17种,共计3704粒,占可鉴定种子总数的48.9%。果实类可鉴定的有葡萄属和酸枣,还有一些果壳、果肉,共计17粒,占可鉴定种子总数的0.2%。还有86粒炭化种子因特征不明显或较小(大多小于1毫米)而归为未知,占可鉴定种子总数的1.1%。农作物种子以粟和小麦为主,其次是黍,大豆、大麦和水稻的数量比较少(图四)。粟计2043粒,占可鉴定种子总数的27%,占出土农作物种子总数的54.2%,出土概率为86%。这些炭化粟粒的形状呈圆形或卵圆形,胚区占种子长度的五分之四,呈U形。随机抽取100粒的粟进行测量,其平均长为1.21、宽1.18毫米,明显大于大汶口时期的粟。小麦计1398粒,占可鉴定种子总数的18.5%,占出土农作物种子总数的37.1%,出土概率为83%。小麦一般呈椭圆柱形(有的呈卵形),背部隆起,腹部微鼓,且具有深沟。对其中400粒完整的进行测量,平均长3.33、宽2.32、厚2.06毫米。大多数长度2.7~3.99毫米。黍计229粒,占可鉴定种子总数的3%,占农作物种子总数的6.1%,出土概率为40%。这些黍粒形状明显比粟大,圆球形,胚区占种子长度的三分之一,凹口呈三角状。随机抽取了100粒测量,其平均长和宽为分别为1.7、1.6毫米,粒长波动范围1.42~2.14、粒宽1.38~1.89毫米。大豆计69粒,占可鉴定种子总数的0.9%,占农作物种子总数的1.8%,出土概率为17%。这些大豆大多炭化过度,保存完整的较少,种脐大多脱落。形态为长椭圆形,两侧微鼓,背弧形,腹部略平直。对其中11粒完整者进行测量,平均长、宽、厚分别为5.61、3.67、2.49毫米。一粒种脐保存完整位于腹上部,测量种脐的长、宽分为1.76、0.89毫米,豆粒的长、宽分别为5.37、3.76毫米,豆脐约占整个豆粒长度的1/3。大麦计19粒,占可鉴定种子总数的0.25%,占出土农作物种子总数的0.5%,出土概率为10%。这些大麦呈梭形,背腹两面均圆凸,两头尖,中部最宽、最厚。取其完整的7粒进行测量,平均长为4.68、宽为2.86、厚为.33毫米。水稻计11粒,占可鉴定种子总数的0.15%,占出土农作物种子总数的0.29%,出土概率为5%。呈椭圆形,表面有两条纵棱。这11粒水稻大多残,仅有2粒可供测量,其平均长、宽、厚分别为4.12、2.08、1.64毫米。非农作物中的草本植物以黍亚科占绝对优势,其次是其他禾本科植物,豆科、藜科的种子也比较多。(三)农业非人体食物资源植物考古分析结果显示,北阡遗址新石器时代和周代地层或者各类遗迹中都保存有炭化植物遗存,通过种属鉴定和统计分析,不仅积累了山东地区植物考古资料,而且我们可以对北阡聚落大汶口文化早期和周代的生业经济提出初步认识。1.大汶口文化早期生业经济北阡聚落已经发展了农业经济,但农业在生业经济中可能居于次要地位,狩猎采集可能是主要的生计手段。炭化植物遗存结果显示,农作物占可鉴定种子数量的47.5%,表明已经有了以粟和黍为作物的农业。遗址分布密集、打破关系复杂的柱坑、柱洞等房屋遗迹,反映了持续居住的事实,而定居可能是农业得以发展的前提。不过,这个时期农业可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为出土的炭化植物遗存比较少,86个土样中23个土样中没有出土炭化种子,种子密度是每克土样中8粒;在可鉴定的177粒种子中,农作物只有84粒,野生植物占多数,可能采集野生植物也是植物性食物的一个补充。在农业欠发展的聚落中,维持稳定的定居生活,除了植物性食物资源外,动物性食物资源可能占更大比例,狩猎采集可能是主要的生活来源。考古发掘证实,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北阡聚落有比较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山东其他大致同时代的遗址中的生物遗存,也反映出北辛文化晚期到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农业在生业经济中还处于次要地位,狩猎采集和捕捞可能是主要的食物来源。与北阡同属于胶东半岛地区的烟台一些北辛文化晚期到大汶口文化早期的遗址,大多位于海边或在距海很近的河口岸边,文化堆积大部分由人们采食以后扔弃的贝壳构成贝丘遗址,体现了海洋捕捞在生业经济中的重要性。位于鲁南地区的滕县北辛遗址,出土的粮食作物遗存少,这可能与当时的采样方法有关,但遗址中出土大量的打制石器和动物骨骼(有家猪,但以野生动物骨骼为主)可能表明狩猎采集经济的重要性;兖州王因和汶上东贾柏遗址中也出土了大量的动物骨骼。2.周代旱作农业经济有所发展以小麦和粟为主、兼种黍、大豆和稻的农业,可能成为与狩猎采集捕捞并重的生业经济手段。周代各类遗迹中保存下来的农作物种子数量明显增多,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大汶口文化时期种子密度是为8.02粒/克,而周代则上升到40.3粒/克,表明人类消费的植物性食物增多。在所有的种子中,农作物的种子占近50%,非农作物种子中以农田杂草为主,此外,还有一些可能栽培的葫芦科、豆科等植物,这些都反映了农业的发展。由于粟和小麦遗存的数量和出土概率都明显高于其他作物,我们推测北阡聚落周代的农作物以粟和小麦为主,黍的重要性显著低于粟,以后依次是大豆、大麦和稻,形成了小麦和粟组合的典型的旱作农业经济。在我国北方先秦时期的旱作农业体系中,粟和黍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小麦被认为是战国秦汉以后才得到广泛种植的。而北阡遗址的发现则表明,最迟在春秋时期,小麦已经和传统的粟一起成为北阡聚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