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一着惊海天》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4课《一着惊海天》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4课《一着惊海天》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4课《一着惊海天》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课《一着惊海天》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1.了解“通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写法特点2.了解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与重要意义,理解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情感3.对比阅读,比较消息、新闻特写、通讯之间的区别晓常识蔡年迟,湖北浠水人,海军大校,某报主任编辑,硕士研究生。先后随同我国舰艇编队出访18个国家,发表新闻、文学、摄影作品2千余篇(幅),28篇在全国获奖,6次荣获中国新闻奖,1次荣立二等功,13次荣立三等功。蒲海洋是《人民海军报》记者。辽宁号航空母舰,简称“辽宁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80年代中后期,瓦良格号于乌克兰建造时遭逢苏联解体,建造工程中断,完成度68%。辽宁舰简介1999年,中国购买了瓦良格号,于2002年3月4日抵达大连港。2005年4月26日,开始由中国海军继续建造改进。解放军的目标是对此艘未完成建造的航空母舰进行更改制造,及将其用于科研、实验及训练用途。2012年9月25日,正式更名辽宁号,交赋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2013年11月,辽宁舰从青岛赴中国南海展开为期47天的海上综合演练,期间中国海军以辽宁号航空母舰为主编组了大型远洋航空母舰战斗群,战斗群编列近20艘各类舰艇。这是自冷战结束以来除美国海军外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单国海上兵力集结演练,亦标志着辽宁号航空母舰开始具备海上编队战斗群能力。航母的成功服役,让我国跻身世界航母俱乐部,从无到有完成了质的飞跃,进一步显示了中国海军有能力走向深蓝更深处。知背景本文选自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获悉我国将首次组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起飞的消息后,本文记者多方协调,随直升机飞降正在海上训练的辽宁舰。在现场,记者获取了独家进入最佳采访部位——辽宁舰岛塔台采访的机会,充分利用这个最佳视角,全过程见证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起飞。综合现场所见所闻所感,记者聚焦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个历史时刻,独家完成了现场特写,并第一时间发回报社,报社第一时间安排上版,在一版以文配图的形式,进行了突出处理。掌握下列字音字形着陆()桅杆()咆哮()娴熟()默契()镌刻()凛冽()无怨无悔()舰wěi()zhàn蓝()浩hàn()一丝不gŏu()dān精竭虑()zhuówéixiàoxiánqìjuān艉湛瀚lĭnlièhuĭ苟殚夯基础任务一:了解通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写法特点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通讯的特点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新闻消息而言)描写的形象性议论色彩较浓任务二:了解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与重要意义,感受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情感1.通读全文,概括一下这篇通讯记录了什么事件?从这篇通讯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这篇通讯用写生的笔法详尽而又具体的勾勒出了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成功着陆歼-15舰载机的全过程。辽宁舰的航行位置歼-15舰载机着舰训练的时间舰载机着舰的难度和意义歼-15成功着舰的过程歼-15成功着舰后工作人员的欢呼和庆祝2.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初步感知通讯语言的准确、简洁。部分段落内容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1—45—2020—25交代着舰的环境及着舰前的准备情况,叙述此次着舰的意义和困难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描写了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激动、幸福的场景3.找出文中的比喻修辞,仔细品味。(1)“刀尖上的舞蹈”(2)“凌波海燕”(3)“疾如闪电”生动形象地写出着舰的危险性。生动形象地写出下降的歼-15轻巧的飞行姿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舰载机飞行的速度之快。1.比较阅读毛泽东同志的《消息二则》与《一着惊海天》,说说看,这两篇课文有什么不同。可以小声朗读。《消息二则》《一着惊海天》简洁、概括、时效性强、篇幅短、多使用第三人称……具体、详细、形象、生动、时效性较弱、篇幅长、叙述角度多样,较浓的议论色彩……任务三:对比阅读,比较消息、新闻特写、通讯之间的区别报道新闻事件描绘新闻瞬间讲述新闻故事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时效性报道对象篇幅表达方式强新闻事件整体比较短以记叙、说明为主一般新闻事件的某一场景比较灵活以记叙、描写为主较弱新闻事件整体及细节较长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学习目标回顾:1.了解“通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写法特点2.了解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与重要意义,理解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情感3.对比阅读,比较消息、新闻特写、通讯之间的区别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这则通讯被评为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深受广大读者和评论家的喜爱,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收获吗?参考答案:无数的科学家、军事家、文学家毫不保留地献出自己的智慧、才华,艰辛地劳动是为了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