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辽宁省锦州市第七中学中考押题语文预测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D/38/wKhkGWV931KAVodQAALR0XHeg68178.jpg)
![2024届辽宁省锦州市第七中学中考押题语文预测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D/38/wKhkGWV931KAVodQAALR0XHeg681782.jpg)
![2024届辽宁省锦州市第七中学中考押题语文预测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D/38/wKhkGWV931KAVodQAALR0XHeg681783.jpg)
![2024届辽宁省锦州市第七中学中考押题语文预测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D/38/wKhkGWV931KAVodQAALR0XHeg681784.jpg)
![2024届辽宁省锦州市第七中学中考押题语文预测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D/38/wKhkGWV931KAVodQAALR0XHeg6817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辽宁省锦州市第七中学中考押题语文预测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②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却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③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④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⑤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A.③⑥①⑤④② B.③⑤④②⑥① C.⑥①②③④⑤ D.⑥②①④③⑤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澄澈(chéng)哂笑(shěn)戛然而止(gā)B.诘责(jié)愧作(zuò)龙吟凤哕(huì)C.取缔(dì)气氛(fēn)栩栩如生(xǔ)D.威摄(shè)琐屑(xiè)如坐针毡(zhān)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麾下颦蹙(pín)自出心裁(xīn)屏气凝神B.鹰隼嗔视(chēn)寻幽揽胜(lǎn)如释重负C.嫡传褶皱(zhě)莫名其妙(míng)拈轻怕重D.磕绊葳蕤(ruì)荒谬绝伦(lún)不可思异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乐府诗集》中的诗是配乐的歌词,按照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B.《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人们津津乐道的“背水一战”和“破釜沉舟”的成语典故分别出自《水浒》和《三国演义》。C.句子的语气主要分为陈述、疑问、感叹和祈使四种,在书面上通过不同的标点符号来表示。例如,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催促、劝说等不同的语气,句末一般用感叹号,但是有些祈使句的语气较弱,可以用句号结尾。D.句子按照结构来划分,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一般只有一个主谓结构,复句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谓结构,互相独立,互不包含。例如,“戏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就是一个单句。5.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写在横线处,排列最合适的一项是()了解自然,便是非走路不可。。这又何苦呢?并且只有自己发现出的美景对着我们才会有贴心的亲切感觉,才会感动整个心灵,而这些好景却大抵是得之偶然的,绝不能强求。①并且天下的风光是活的,并不拘泥于一谷一溪,一洞一岩。②旅行的人们也只得依样葫芦一番,做了万古不移的传统的奴隶。③但是,我觉得有意的旅行倒不如通常的走路那样能与自然更见亲密。④旅行的人们所看的却多半是这些名闻四海的死景、人人莫名其妙地照例赞美的胜地。⑤旅行的人们心中只惦着他的目的地,精神是紧张的。实在不宜于裕然地接受自然的美景。A.⑤①④③② B.③①④⑤② C.③⑤①④② D.③④⑤②①6.育才中学在(2)班同学开展“合理饮食与健康体质”的专题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为了给同学们普及正确的健康饮食知识,班委准备邀请营养师王娟女士在6月10日下午3点来班级做讲座,请你代班委写一封邀请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仔细观察下面的统计图和漫画,写出两条探究结论。探究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结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中,张强同学搜集了一段文字,其甲有些问题,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在生活中做到以下两点,就可以控制体重:控制饮食。饮食过量,吃得过饱,是肥胖的主要原因。因米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多食可在人体内转化成脂肪而积聚在皮下。(A)因此每顿饭以吃八九成饱左右为宜。增强运动。(B)每天要延长运动时间,还要增加运动量。因运动初期是消耗体内的糖类,只有较长时间的运动才能消耗贮存的脂肪。①(A)处画线句有语病,请给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联系语境来看,(B)处画线句语序不当,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默写填空。蒹葭萋萋,________(《诗经·蒹葭》)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_________________,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雁门太守行》)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这种思想与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所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诗人笔下,花是有灵性、有品格的,就像诗文中“_____,___”所写的一样。8.名著阅读。阅读陆军医院青年医生尼娜·弗拉基米罗夫娜的日记,完成填空。1920年10月8日今天柯察金第一次独自到花园里去散步。他多次问我,他什么时候可以出院。我告诉他说快了。那两个姑娘一到接见的日子就来看他。他根本不呻吟,现在终于明白他痛时不呻吟的道理了。我问他为什么不呻吟,他回答说“您读读《》就明白了。”在这篇日记中,保尔·柯察金告诉青年医生他不呻吟的原因是一部书给了他强大的力量,那本书的名字叫《______》,而影响保尔并且最终引导他走上革命道路的人则是红军战士______。保尔认为“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是______。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______)(______)A.在《朝花夕拾》里,童年的鲁迅是个性格活泼,身心健康的孩子。他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想得到神奇的《山海经》,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有丰富的想象力;他喜欢小动物,为了隐鼠仇猫,和阿长闹意见,表现得爱憎分明,充满同情心;他在平桥村为了看社戏急得要哭,在私塾里画绣像,都显得天性自由,活泼好动,有点顽皮。B.飞岛国的有钱人家长养着一名“拍手”,因为他们喜欢胡思冥想,以至于神志分散,要靠拍手来提醒。C.《西游记》中唐僧原本是如来佛祖的二徒弟,名唤“金蝉子”,因其轻慢佛法而被佛祖贬去真灵,转生东土,成为凡人,这是八十一难的第一难。D.何涛带领官兵捉拿三阮,反被打败活捉,后何涛被割耳放走。晁盖带领众好汉上梁山,王伦忌惮晁盖的实力,不肯收留,吴用计激林冲火拼王伦。林冲杀死了王伦,晁盖等人获得了梁山的控制权。吴用要林冲坐第一把交椅,林冲推辞不坐让位给了晁盖,自己只得做了第三位。E.在《小王子》第七章里写了小王子很生气,因为文中的“我”正忙着所谓的正经事,小王子说:他认识一位红脸先生,他从未嗅过一朵花、从未观赏过一颗星星、从未爱过一个人,只会做算术中的加法。他整天说自己是正经人,可他不是人,是蘑菇。二、阅读9.古诗词阅读长相思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根据上面两首《长相思》,说说“长相思”词的写作特点。2.两首《长相思》都写到“山”“水”,但蕴含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10.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威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同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廷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二)乃瞻衡宇①,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②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③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做,审④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⑤,门虽设而常关。策⑥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⑦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⑧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⑨?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⑩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消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注)①衡宇,简陋的房子。②三径,院中小路。③眄,斜看。这里是“随便看看”的意思。④审,觉察。容膝,只能容下双膝的小屋,极言其狭小。⑤园日涉以成趣,天天到园里行走,自成一种乐趣。⑥策,拄着。扶老,手杖。憩,休息。⑦景,日光。⑧息交,意思是不再同官场有任何瓜葛。⑨复驾言兮焉求,还能努力探求什么呢?⑩事,这里指农事。畴,田地。巾车,有车帷的小车。善,欢喜,羡慕。行休,行将结東。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得林尽水,便得一山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C.闻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陶后鲜有闻D.间遂与外人间隔又何间焉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述语段(一)所展现的桃花源图景。4.从语段(一)和语段(二)可以看出作者陶渊明所向往的理想生活是怎样的?11.阅读下文,完成下题。那些雪,那些暖丁立梅①南方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雪在南方成灾的时候,她所在的城,也被大雪所困,全城停电停水,一到夜晚,整个城,黑的让人恐慌。②那晚,朋友下班回家,曾经灯光活泼的窗口,变得黑沉沉一片。一个城,寂静如荒岛。朋友家在五楼,黑暗中,楼梯充满恐怖地对着她。她迈着沉重的步子上楼,想着那长长的楼梯,她该如何一步一步走到头,心里顿时凄凉暗生,一漫一大片。③这时,朋友突然听到身后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束手电筒的光照过来,暗黑的楼梯上,霎时跳跃着温暖的光芒。朋友回过头去,灯光处,隐约看见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的身影。孩子举着手电筒,温暖的光芒,一直把她送至五楼。④朋友说,这辈子,她都不会忘记那束灯光,于漆黑寒冷中,把她无助的心,焐得温热潮湿。⑤我的另一个朋友,也给我讲了一个有关雪有关温暖的故事。那是春节返家的途中,她所乘的中巴车,被大雪困在一座桥上。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一车的人,又冷又饥。大家焦虑不已,一边抱怨着,一边诅咒着外面的雪。突然,雪地里,一个农民远远地来了。肩上担着副担子,担子两头,挑着两只铅桶。扁担头上,挂着一些白瓷缸,随着他的走动,白瓷缸叮当作响。车上有人苦笑说,这个农民真聪明,知道趁火打劫呢,准是高价来卖什么吃的了。⑥近了。一张黑脸庞,笑吟吟地贴在车窗外。大雪的天,他的额上,居然沁出细密的汗。司机打开车门跳下车,他跟司机嘀咕了两句,司机一脸是笑,赶紧把他让上车。他歇下担子,揭开挑来的铅桶,里面热腾腾的,竟全是生姜红糖水。他舀满了一瓷缸,端上,憨憨地笑着对车上人说:“冻坏了吧?生姜茶驱寒,你们将就着喝点,暖暖身子吧。”⑦一车人,都喝了他的生姜茶。一车人的心,都被他的生姜茶烫暖了。大家要给他钱,他吓得双手直摇,连说,使不得使不得,一点生姜茶,哪能要钱呢。赶紧挑起他的空担子,走了。一车人目送他走远,眼前困住他们的雪,也变得可爱起来。一瓷缸姜茶的温暖,从此留在他们心上。⑧看报,看到河北唐山市13个农民的事迹。南方雪灾,让他们坐立不安。他们自掏腰包,自发组成一只抗灾抢险队伍,于大年三十这天,千里迢迢奔赴受灾最严重的郴州,冲到抗灾最前线,吃尽辛苦。他们中年龄最大的3岁,年龄最小的,仅19岁。⑨他们的理由,简单而朴素:当年唐山大地震时,全国人民帮了他们的,现在,是他们回报的时候了。⑩这世上,真诚的付出,从来不会落空当你送出了你的温暖,总有一天,它会带着他人的体香,重又回到你身边,慰藉你的寒冷和困厄。1.文章记叙了“有关雪有关温暖”的三个故事,请你概括出来,并归纳这三个故事的作用。2.第②段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试结合第⑥⑦两段内容,具体分析那位送生姜茶农民的性格特征。4.作者在文章结尾说:“这世上,真诚的付出,从来也不会落空。当你送出了你的温暖,总有一天,它会带着他人的体香,重又回到你身边,慰藉你的寒冷和困厄”请结合这一“点睛”语段,联系实际谈谈你读了上文后的感受。(50字左右)12.“秀学习”不等于“装学习”何勇海①生活中,不少人喜欢把自己学习的过程发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5名受访者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79.1%的受访者会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自我学习提升,72.2%的受访者会在社交网站“晒”自己的学习成果,56.0%的受访者认为在社交平台“秀学习”是为了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感悟。②对于在社交平台“秀学习”的做法,有人认为,这样的学习往往浮于表面,忽视应用,很像一种“知识装饰品”,会给人一种“装”的感觉。也有人觉得,不管形式怎样,能够坚持学习就好。我是比较倾向于后一种认识的。不管学习成效如何,“秀学习”者起码能够主动学习,这比起那些不读书、不看报,与知识接触少,与吃喝、游戏等休闲娱乐接触多的人来说,其实是一种进步。如今,社会变化快,知识更新换代异常迅速,我们每个职场人都要有“知识恐慌”的危机感。③如果硬要说“秀学习”者是在“装学习”,那也有些主观臆断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主观臆断者不是“秀学习”者本人,又焉知人家并没有学习进去,并没有学习收获呢?再说,他人在社交平台“秀学习”的动机并不单一,并非都出于虚荣之心,有的人是想向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有的人是想向别人展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人是想在社交平台记录自己的日常动态,有的人则是希望通过“秀学习”督促自己……总之,并不都是想给他人留下“爱学习”的印象。④每一种“秀学习”的行为,也等于将读书活动晒到了公共空间,接受大家的无形监督。晒了,读书活动就不能轻易间断,否则,会受到好友的调侃。无形中,读书的惰性、浮躁化倾向便得以消解,人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将读书活动落到实处,这有助于读书活动走向深入。⑤甚至可以这样说,在社交平台“秀学习”的人多了,有利于推动爱学习成为社会风气。在现代信息社会,科技迅速发展,创新频率加快,信息与知识急剧增长,知识更新周期缩短,这样的社会更应是学习型社会,需要我们终身学习。于此而言,“秀学习”是在为推动全社会爱学习造势。虽不能完全排除“秀学习”者中确有“装学习”者,但更多的应该是真正的学习者。“秀学习”者多了,是会带动更多人投入到学习中去的。“晒学习”总比晒财富、晒宠物、晒吃喝强得多吧?⑥一位网友曾在知乎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在朋友圈晒美食都是赞,晒读书都是回复“装”?另一位网友对该问题的回答也很有意思:因为每个人都可以自称“吃货”,但不是每个人都能静下心来读书。不是每个人都能静下心来读书或学习,这恐怕才是我们最应该反思的地方。常言说,“富而不学,富不久;穷而不学,穷不尽”所以无论富贵还是贫困,都要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有学历的人在这个社会上有可能仍被淘汰,但有学习能力的人是不会被彻底淘汰的。(《中华读书报》2017年12月6日,有改动)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第①段援引调查数据;既指出存在“秀学习”的现象,又支持下文中作者的观点。B.第②段中,有人认为“秀学习”的行为如能促使自己坚持学习,是有积极意义的。C.第③段列举关于“秀学习”的多种动机,指出“秀学习”的人都不是在“装学习”。D.第⑤段有人认为晒读书被认为是“装”的现实原因是一部分人无法静下心来读书。2.什么是“秀学习”?结合全文,你认为“秀学习”有什么积极意义?3.第⑤段画线句“于此而言,秀学习’是在为推动全社会爱学造势”中的“此”指什么?4.以下材料能够支持文中哪个观点?请阐述理由。你还别说,我的孩子很上进,一直是同学中最用功的,也是最优秀的。他常常对我说:“妈都在努力学习,我有什么理由放弃?无论以后我从事什么工作,向妈妈学习,做个爱学习的人。我虽然和你隔着那么远,当我打开您的朋友圈,知道你还在努力中,我就有了学习的动力。”还有那些小朋友,偶尔上次网也不忘给我留个言:“阿姨,你是最棒的!向你学习!”1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花开的声音路的两边是山,山的两边是崖。沿着细长而崎岖的山路,她牵着孩子的小手,向山下走去,步履沉重而缓慢。“妈妈,我听到花开的声音了!”孩子扬起小脸,满脸兴奋地说。她向路旁看去,漫山遍野的花开了,开得正盛,一簇簇、一片片,像一张张盛开的笑脸。一阵微风拂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花香,耳畔响起树叶的“哗哗”声。她蹲了下来,闭上眼睛。“嗡嗡嗡……嗡嗡嗡……”花丛中传来一阵细微的蜜蜂的轻鸣。她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妈妈也听到了花开的声音!”“妈妈,花儿漂亮吗?”孩子眨了眨眼,一双大眼睛像两颗乌黑的玻璃球,暗淡、深沉,像一潭死水,没有一丝涟漪。她拉着孩子胖乎乎的小手,伸到一朵正在盛开的花朵上,孩子的小手贪婪地摩挲着一片片鲜红的、嫩嫩的花瓣,一脸的期盼和向往。“漂亮,花儿就像我们的小欣欣一样漂亮!”说这话时,两行清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从她粗糙的脸庞上滚落。青山无语。绵延起伏的群山,像一块被人抖了一下的绿绸子,掀起一道道沟壑纵横的皱褶。她抬起头,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不远处的山崖。当年,她丈夫与同村的牛二上山采草药,就是在那座崖下,遇到山体垮塌,在一块巨石砸向她男人的那一瞬间,牛二用力将他推了出去,结果,她男人失去了双腿,牛二却抛下孤零零刚满周岁的女儿永远地留在了山崖下。“妈妈,送给你。”她失神地看着山崖发愣时,孩子摸索着,将一束夹杂着一些杂草的鲜花递了过来。她笑着接过鲜花,将孩子放到背上,说:“快走吧,去晚了医生都走了。”乡集上,人来人往,送医下乡医疗队正在忙碌地为村民们免费义诊。医生翻开孩子的眼睑看了看,问:“多长时间了?”她迟疑了一下,答道:“从小就看不见。”医生摇了摇头:“这个没办法治,是眼角膜出了问题。”“那把我的眼睛换给她吧,她还小。”说这话时,她显得很平静。“哪有那么简单,眼角膜移植,要省级的大医院才能做。”医生看了看她那双破了个洞,露出半个大脚趾的解放胶鞋,嗫嚅着,“那得好几万块钱呢!”她不再说话了。几天后,后山的矿上来村里招人,一个月好几千的工资,她报名了。后山的矿洞里昏暗潮湿阴冷,不时有碎石掉落,但她干得很起劲。她掰着粗糙开裂的手指头计算着工钱,一想到不出三四年,孩子就可以看到那些漂亮的花儿了,她全身就充满了力气。可第一个月的工资还未领到,矿洞塌了,一块石头砸中了她。弥留之际,她紧紧抓住医生的胳膊说:“把我的眼睛换给我女儿,现在我有钱了,抚恤费就有好几十万呢!”她的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像一个负债累累的人,终于还清了所有的债。漫山遍野的花儿开了。山坡上,又多了一个小土堆,静静地卧在野花丛中,像一只眼睛,默默地注视着连绵的大山、遍地的野花和山坡上袅袅升起的炊烟。多年以后,一个女孩跪在坟前,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炯炯有神。她点燃纸钱,从贴身的衣兜掏出一张发黄的纸,慢慢展开,扔进燃烧的纸钱里,火苗渐渐吞噬纸条上的一行小字“牛二遗女,当如吾儿”。空气中飘来野花淡淡的清香,辛勤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忙碌,“嗡嗡嗡……嗡嗡嗡……”,女孩清澈的眼眸里流下两行清泪:“妈妈,你听,花开的声音!”(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13作者:万吉星有改动)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2.画线句子的场景描写有何作用?试结合全文分析。3.文中两次描写小欣欣的“大眼睛”,各有什么作用?4.小说以“花开的声音”为题,有何妙处?三、语言表述14.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杨志为了生计,将自己的宝刀拿到闹市来卖,遇到了恶霸牛二,牛二一心想霸占杨志的宝刀,于是百般刁难,杨志无奈之下,只好把宝刀给他。(________)一个脚印的出现打破了鲁滨逊平静的生活,他恐惧不已,日夜难安,为此,他加固堡垒,架上七杆火枪,甚至为山羊们也准备好藏身之所。(_______)“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于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可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这是简•爱说的话。(_______)四、写作15.(2)《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朗读者》第十期的主题词是“味道”。请以“味道”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选择题目(1)的,先将题目填充完整,然后作文。选择题目(2)的另拟题目作文。②内容具体,感情真挚,积极向上。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若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B【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③句产总题句,评价汉字的意义,⑤承前句说明汉字的特点,④承前句用专家学者的观点证明前句中的“思想和文化内涵任何科技无法模拟和取代”,②句在前面议论的基础上转折,指了目前汉字的困境,⑥承前句议论具体说明人们对汉字的疏离,①承前句所说现象强调严重性。故选B。2、C【解题分析】
A项“戛然而止”读作“jiá”;B项“愧作”写作“愧怍”;C项正确;D项“威摄”写作“威慑”。故选C。3、D【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考查字形、字音的识记。D项,葳蕤(ruì)-(ruí)、不可思异-不可思议。据此,答案为D。4、C【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A项《乐府诗集》改为《诗经》;B项两个成语典故都出自《史记》;D项中的例句不是单句。故选C。5、C【解题分析】
考查对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仔细阅读这几个句子,③句“但是”起转折作用,与“旅行倒不如通常的走路那样能与自然更见亲密”衔接,抓住关键词“走路”,所以③句放在开头,排除A项,接下来阐释原因,从旅行的人们的角度来看,是因为“旅行的人们心中只惦着他的目的地”,故⑤紧接③之后,排除BD,接着从自然风光的角度来看,“风光是活的”、接着又一个转折,但“旅行的人们所看的却多半是这些名闻四海的死景……”,最后总结,“旅行的人们……做了万古不移的传统的奴隶”,与后文的“这又何苦呢”衔接,故选C。6、(1)示例:邀请函尊敬的王老师:您好!我班将于6月10日下午3点在九(2)班教室开展“合理饮食与健康体质”专题实践活动,诚挚邀请您参加我们的活动,为我们做正确健康饮食的知识讲座。期待您的光临!九(2)班班委会2019年6月5日(2)育才中学学生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呈低龄化趋势明显;学生体质堪忧。(3)①应删除“左右”;②每天要增加运动量,还要延长运动时间【解题分析】
(1)首先要注意邀请函的格式要求。有适当的称呼(顶格),然后介绍自己、活动的内容及准备情况,陈述你邀请王老师来校做正确健康饮食的知识讲座的缘由。讲清具体的时间(6月10日下午3点)与地点(九·2班教室)。还要注意落款的署名与日期。总之要以请求的口吻,恳切的语气,谦虚的态度,以征得对方心灵的共鸣。(2)左边一幅属于分析统计图表的题目,分析统计表注意统计表的名称,表头列出的项目,表格中的极值和表现出来的趋势等。通过表格中的数字和所给的题干要求得到判断,如此题以“育才中学七八九年级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比例统计”为陈述对象。找到“年级”“百分比”项目进行分析。右边是漫画题,解说注意照顾到漫画中的所有的内容,然后理清各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描述漫画注意抓住题干要求的重心,重点分析漫画中的对象的特征(肥胖学生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再注意漫画上的“老师,我跑不动”文字。通过对左图数字的比较可分析和右图的漫画探究,就可得出育才中学学生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呈低龄化趋势明显,学生体质堪忧的结论。(3)①【A】处成分赘余。改为“因此每顿饭以吃八九成饱为宜”即可。②【B】处语序不当。根据上文提出的“在生活中做到以下两点”的顺序。要把划线句中的“延长运动时间”与“增加运动量”对调位置。7、(1)白露未晞(2)博学而笃志(3)弓如霹雳弦惊(4)何当共剪西窗烛(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6)塞上燕脂凝夜紫(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解题分析】
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在背诵默写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此题中注意“晞、笃、霹雳、燕、厦、俱”的书写。8、(1)牛虻朱赫来为人类的解放事业(2)AD【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的知识积累。(1)选段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讲述保尔•柯察金从一个不懂事的少年到成为一个忠于革命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再到双目失明却坚强不屈创作小说,成为一块坚强钢铁(是指他的精神)的故事。文中给了他强大的力量,那本书是《牛忙》,保尔是在朱赫来的影响和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的,认为“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是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据此理解作答。(2)此题考查的是对名著内容的理解。A:“在平桥村为了看社戏急得要哭”不是出自《朝花夕拾》,而是《呐喊》。E:应该是“他简直不象是个人”,而不是“他不是人”。故选A和E。二、阅读9、1.(1)一首36字(2)上下阙格式相同,一阙4句。(3)一韵到底,有叠韵。(4)取材上多写相思之情。2.(1)白居易《长相思》以流水比人,暗喻少妇的心随着流水追随丈夫远去。“吴山点点愁”用拟人化的手法,婉转地表现少妇思念丈夫的愁苦。整首词表达少妇对丈夫长期不归的思念与怨恨。(2)纳兰《长相思》里提到“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愈是路途遥远、风雪交加,就愈需要亲人关爱之情,这首词表达纳兰“思归”的委婉心境。【解题分析】1.分析词的写作特点,要求学生从字数。上下阕的格式,押韵好和韵脚等方面分析。本题两首“长相思”的字数相同,都是36个字。两首上下阕的格式相同,四句18个字。都押韵。白居易词韵脚是“ou”,表达思念亲人的情感。纳兰性德词韵脚是“ing”,表达思念家乡的情感。2.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白居易《长相思》他以月下脉脉的流水映衬、象征悠悠绵绵的离情别绪,深沉的思念和由此而产生的怨恨情绪;外景中明明的月光,长长的流水,点点的远山,与思妇内心世界中悠悠的思怨,极为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整首词表达少妇对丈夫长期不归的思念与怨恨。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这两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旅的方向。词人在这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使我们想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况。表达了征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意。10、1.C2.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3.桃花源一派幽美宁静的田园风光,那里的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和谐幸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4.(1)没有剥削和战争的和平生活;(2)人人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3)远离官场,亲近自然的田园生活。【解题分析】
1.A看到/得,通“德”,感激。B类/同“嘱”,是“嘱咐、吩咐”。C都是“听说”。D隔开/参与。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率:率领。妻子:指妻子、儿女。(古今异义)。邑人:同乡的人,乡邻。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古今异义)复:再,又。3.本题考查描绘句子画面的能力。描绘句子展示的画面时,理解文段的内容。抓住诗句中的桃源的“环境、生活状态、人物精神面貌”等特点。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即可。4.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甲文,描绘了武陵渔人偶入桃源的见闻,用虚实结合,层层设疑和浪漫主义的笔法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及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是对黑暗现实社会的否定与批判。乙文,描述了作者在回乡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并设想日后的隐居生活,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看出陶渊明所向往的理想生活没有剥削和战争的和平生活;人人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远离官场,亲近自然的田园生活。【题目点拨】甲文,(他找到)林子的尽头,(发现这里)有一座山,就是小河的源头,山脚下有个小洞,隐约好像有点光亮。(渔夫)于是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起初山洞非常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向前走了很多步,(黑暗狭窄的隧道)突然(变得)宽阔敞亮了。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里)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在田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穿的衣服,都和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逍遥快乐。村中人见了渔夫,竟然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夫详细地回答了他们。村中人于是便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其他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和儿女及邻居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夫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朝,晋朝了。渔夫把知道的事情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的人)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和食物来招待他。停留了几天,就告别离开了。桃花源里的人嘱咐他说:“不要对外面的人说(这里的情况)。”乙文,刚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心中欣喜,奔跑过去。孩子们欢快地迎接,孩子们守候在门前或院子里。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树菊花还长在那里;带着孩子们进了屋,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樽。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深知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成为乐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回去吧!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跟亲戚朋友谈心使我愉悦,弹琴读书能使我忘记忧愁;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了我,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条小船,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我)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11、1.①小孩用手电照“我”的朋友上五楼。②一农民免费送生姜茶给大雪中困在桥上中巴车里的乘客喝。③唐山农民自费组队赴郴州抢险救灾。文章通过三个故事告诉我们:身处这个世界上,我们应怀一颗感恩之心生活,学会付出爱。2.运用了环境描写的方法。突出停电后城市和楼梯的恐怖,反衬那束手电光芒带给她的安慰之大,给人带来的别样的光明和温暖。3.示例:“一张黑脸庞,笑吟吟地贴在车窗外。”从这一神态描写中看到了农民的憨厚个性。“他舀满了一瓷缸,端上,憨憨地笑着对车上人说:‘冻坏了吧?生姜茶驱寒,你们将就着喝点,暖暖身子吧’”从神态和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了那位农民的憨厚、淳朴、善良。“大家要给他钱,他吓得双手直摇,连说,使不得使不得,一点生姜茶,哪能要钱呢。赶紧挑起他的空担子,走了。”从这段的描写中看到了那位农民的无私和富有爱心。4.示例:“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身处这个世界上,我们应怀一颗感恩之心生活,学会付出爱。在温暖他人的时候,芬芳自己。【解题分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先要理清三个故事的内容,然后按照:谁+怎么做+结果来概括。本文所告诉的道理需要从文章中最后一段总结出来。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仔细分析这个句子可以发现这是一句环境描写的句子,然后根据环境的特点来分析那对父子的形象即可。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根据文章对“农民”“车上的乘客”的具体描写来分析那位送生姜茶农民的性格特征即可。“笑吟吟”、“憨憨地笑着”,从神态描写中表现出那位农民的憨厚、淳朴;“他的额上,居然沁出细密的汗”、“你们将就着喝点,暖暖身子吧’”从外貌和语言描写中表现出那位农民的热情、善良。“大家要给他钱,他吓得双手直摇,连说,使不得使不得”,从动作和语言描写中表现出那位农民的无私和乐于助人。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4.本题是一道开放题。结合文章的主题“付出总有回报”来谈读了本文的感受,言之有理即可。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12、1.C2.“秀学习”指人们把自己学习的过程发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的行为。积极意义:一是监督自己切实深入读书,二是为推动全社会爱学习造势。3.“此”指“在社交平台‘秀学习’的人多了,有利于推动爱学习成为社会风气4.本则材料指出一位母亲在朋友圈“秀学习”对儿子和其他小孩的激励作用,文中作者的观点:“秀学习”者的行为能带动更多人投入到学习中去。【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分析选项,对照与选项有关的段落,找出不同或相同之处即可。ABD三项正确。C项:第③段列举关于“秀学习”的多种动机,指出“秀学习”的人都不是在“装学习”,与文本中“并不都是想给他人留下‘爱学习’的印象。”不符。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结合第①段的“不少人喜欢把自己学习的过程发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概括即可。积极作用可以结合第④段和第⑤段概括即可。第④段中可以得出,“秀学习”可以监督自己切实深入读书;第⑤段中可以得出,“秀学习”可以推动全社会爱学习。3.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做此类型的此题,需要先找出划线句子所在段落⑤,然后找划线句子前面的内容,摘录相关语句回答即可。如第⑤段第一句话:甚至可以这样说,在社交平台“秀学习”的人多了,有利于推动爱学习成为社会风气。4.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仔细阅读材料,材料中的妈妈“秀学习”对儿子和其他小孩都有激励作用。材料支持了作者的“秀学习”是为推动全社会爱学习造势,能带动更多人投入到学习中去。13、1.小说写了牛二因救“她”男人去世,她抚养牛二双目失明的女儿,为了让她能做上眼角膜手术,她去矿井工作并遇难,临终前让医生将自己的眼角膜移植给女儿,使女儿终于见到光明的故事。2.作者选择一个诗意场景和象征性物象,“花开、微风、花香”,渲染一种美好的氛围,暗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结尾再次照应渲染升华主题,达到“妈妈”和“花”互喻的效果。文字诗意灵动,唤起读者的审美感受,暗示并赞美“妈妈”最善最美的心灵3.第一次把小欣欣的眼睛比作“乌黑的玻璃球”“没有一丝涟漪”,点名她是个盲人,让人心生怜悯。第二次描写她的眼睛“炯炯有神”,“清澈的眼眸里流下两行清泪”,和第一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她已经视力正常,暗写妈妈把眼角膜移植给了她,使她见到了光明,侧面描写母爱的伟大。4.一是这个标题富有诗意,给一个较为深沉的故事赋予美好的场景,让人看到希望。二隐喻性地点出了作品的内在旨意,对美好事物的赞美,是正能量的传播。三是又是全文的线索,从寻找花开的声音开篇,到听到花开的声音收束全文,使文章弥漫着美好的色彩。【解题分析】1.情节概括题。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组织语言时,最好以“她”为陈述的主体。概述出“她”与“牛二”、“牛二”的女儿之间发生的事件。如叙述的是“她”为了让“牛二”的女儿做上眼角膜手术去矿井工作,在不幸遇难前嘱托医生将自己的眼角膜移植给女儿,终使女儿终于见到光明。2.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漫山遍野的花开了,开得正盛,一簇簇、一片片,像一张张盛开的笑脸……”明显使用了景物描写的方法。答作用时首先要答出景物的特点,还要答出景物描写的烘托渲染作用。内容上,“像一张张盛开的笑脸”运用比喻手法营造一种美好的氛围,赞美“妈妈”最善最美的心灵,暗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在结构上,“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花香”等句照应结尾,唤起读者的审美感受。这样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具体考查文中两次描写小欣欣的“大眼睛”的作用。首先要先找到问题在文章中的位置,然后结合上下文的内容解读。“乌黑的玻璃球”“没有一丝涟漪”的比喻点名她是个盲人。而“炯炯有神”“清澈的眼眸”自然和第一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视力恢复正常,重新见到了光明,进而突出了伟大的母爱。一定要答出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对表达主题的意义。4.考查小说以“花开的声音”为题的妙处。答此题首先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这样才能确保答案的准确无误。从内容上说,文章用“花开的声音”这一美好的意象来喻指生活的美好、对生命的渴望,所以写“花开的声音”就是写对生活、对生命的态度,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及感恩的传播。用具体的意象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既避免了空洞说教,又不落俗套,使文章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感染力。从结构上说,“花开的声音”是全文的线索,文章围绕着“花开的声音”组织材料。【题目点拨】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yridyl-disulfide-Dexamethasone-生命科学试剂-MCE-7118
- 2025年度生姜种植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标准与法律依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小微企业贷款服务合同
- 2025年度门头制作施工与绿色建筑认证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幼儿园品牌授权与技术转让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质押式回购证券化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劳动合同终止证明及竞业禁止合同
- 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中对于慢病包括慢肾病的分层次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 中小企业劳动合同标准格式参考
- 2025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医保政策与健康管理培训计划
- 策略与博弈杜塔中文版
- 无人化农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英语试题(原卷版)
- 学生春节安全教育
- GA/T 1280-2024银行自助设备安全性规范
- 2024-2025年校长在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会议上讲话
- 2025届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 高三日语一轮复习助词「で」的用法课件
- 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