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4地表形态及变化课件_第1页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4地表形态及变化课件_第2页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4地表形态及变化课件_第3页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4地表形态及变化课件_第4页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4地表形态及变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专题突破专题四地表形态及变化高考解密知识体系关键能力高考解密考查内容必备知识1.岩石圈物质循环。2.内外力作用形成的主要地貌类型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3.地质剖面图的判读方法关键能力结合图文资料或具体案例,提高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释地理事物能力考查内容学科素养分析不同地貌类型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综合思维能力。结合区域图文材料,描述区域地貌特点,分析其形成过程,提升区域认知核心价值以山河湖海为背景,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考情示例年份考点2021年2022年2023年内力作用与地貌全国甲卷T37山东卷T15浙江卷6月T5~6全国甲卷T7~8、T9全国乙卷T6外力作用与地貌广东卷T15~16湖南卷T15~16山东卷T3~4全国卷T9~11广东卷T3~4海南高考T10~11,新课标卷T7~8浙江1月T3~4,全国甲卷T13全国乙卷T7~8,湖南卷T19(2)地表形态影响山东卷T18湖南卷T6~8全国甲卷T12(1)知识体系关键能力命题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真题再研·明技法

(2022·浙江6月选考)如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1)~(2)题。典例1(1)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图中甲处(

)A.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构造B.受断层影响下陷形成谷地C.因岩浆活动地表出露喷出岩D.因外力作用地下埋藏变质岩【命题解读】本题组以地质构造剖面图为载体,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内外力作用等必备知识,体现了高考考查的基础性和综合性。BA【思维点拨】

核心知识·精归纳1.内力作用主导影响下的地貌分布(1)板块构造运动影响下的宏观地貌的分布①板块张裂处:多形成裂谷(如东非大裂谷)和海洋。②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处:多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③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处:多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2)不同地质构造影响下的微观地貌的分布①褶皱构造中,背斜一般形成山地,向斜一般形成谷地或盆地;在外力长期作用下,地表形态,也会出现倒置现象,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②断层构造中,岩块上升处形成断块山地,岩块下降处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2.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断方法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1)根据箭头指向①岩浆:三进一出。②岩浆岩:一进三出。③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④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生成。⑤由沉积物形成的岩石是沉积岩。(2)判断箭头含义①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②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压实、固结成岩,是外力作用。③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④指向岩浆的箭头——熔融,是内力作用。3.地质剖面图判读的五大技巧(1)建立正常地层的特点模型①岩层平行分布,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说明地壳下沉,没有受到挤压力或拉张力作用。②岩层弯曲,说明岩层受到挤压力作用。③岩层平直但有断层出现,说明受到强大张力作用。(2)判断地质剖面图中的特点①有弯曲→背斜或向斜的地质构造。②有断层线→断层地质构造。③有岩层上下错位→地垒或地堑的地质构造。(3)判断岩层新老关系①正常状态的岩层→下老上新。②背斜→两翼新、中间老;向斜→两翼老、中间新。③侵入岩层的岩体→侵入的岩体要比被侵入的岩层新,形成时间晚。(4)分析岩层缺失原因若某岩层缺失,一种情况是形成该岩层时,地壳上升,没有形成该岩层;另一种情况是该岩层形成后,由于地壳上升,将该岩层全部侵蚀掉。(5)判断构造地貌构造地貌是由于内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如背斜山(谷)、向斜谷(山)、断层谷、断层崖、断块山等。

注意: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该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壳上升;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说明地壳上升后一直遭受外力侵蚀。冲关演练·提技能考向一结合矿区岩石分布图考查岩石的形成及特征(2023·重庆统考模拟)糜棱岩是强烈破碎塑变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往往分布在断裂带两侧,由于压扭应力的作用,岩石发生错动,研磨粉碎,并由于强烈的塑性变形,细小的碎粒处在塑性流变状态下而呈定向排列,糜棱岩的分布往往对金、银矿床的形成有一定指示作用。下图示意我国河北某金矿区岩石分布状况,图中断层1形成时间为太古宙,断层2形成时间为晚三叠世—侏罗纪,研究发现:金矿是断层2断裂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据此完成1~3题。1.糜棱岩可能有的特征是(

)A.颗粒小,有条带状纹理B.质地坚硬,多气孔构造C.具层理构造,含有化石D.质地疏松,透水性较强2.图中断层2形成时(

)A.全球海洋陆地形成

B.联合古陆开始解体C.青藏高原已经隆起

D.阿尔卑斯山脉形成3.图中金矿区金的来源最可能是(

)A.地表沉积物

B.岩石圈C.软流层

D.下地幔ABC【解析】第1题,据材料“糜棱岩是强烈破碎塑变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定:糜棱岩的粒度细小,一般比较均匀,外貌致密、坚硬,常具条带状和纹层状构造。多气孔构造为火山喷出岩的特征,具层理构造、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特征,A正确。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断层2形成时间为晚三叠世—侏罗纪,为中生代,联合古陆开始解体,B正确;新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地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和青藏高原的隆起,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A、C、D错误。第3题,材料中:金矿是断层2断裂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结合材料“糜棱岩是强烈破碎塑变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往往分布在断裂带两侧,由于压扭应力的作用,岩石发生错动,研磨粉碎,并由于强烈的塑性变形,细小的碎粒处在塑性流变状态下而呈定向排列,糜棱岩的分布往往对金、银矿床的形成有一定指示作用”和矿产形成的地质作用规律可知,金银等金属矿多来源于岩浆,一般认为软流层为岩浆的发源地,C正确。考向二以某区域地质构造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地质作用判读(2023·浙江宁波二模)下图是某山区地质构造平面图。完成4~5题。4.图中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地壳下沉—沉积作用—水平挤压—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地壳下沉—沉积作用—水平挤压C.沉积作用—水平挤压—岩浆侵入—地壳下沉D.水平挤压—岩浆侵入—地壳下沉—沉积作用A5.下面四图,符合M→N沿线的地质构造剖面是(

)

AB

CDA【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岩层主要表现为中间老,两边新的结构关系,且两侧分布侵入岩花岗岩,同时中部和两侧之间存在断层,可说明该处首先发生下沉作用,后岩层沉积,受到水平挤压和岩浆侵入活动形成,选A。第5题,根据图例信息可知,从M到断层岩层逐渐变老,应为背斜的一翼,不可能为向斜的槽部,C、D错误;从断层到N,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应为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且较老的岩层埋藏深,较新的岩层埋藏浅,A正确,B错误。命题点二外力作用与地貌真题再研·明技法(2023·全国乙卷)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1)~(3)题。典例2(1)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A.板块挤压

B.火山不断喷发C.板块张裂

D.岩浆持续侵入(2)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

)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AA(3)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

)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命题解读】该题组以新西兰南岛上山脉变化为情景材料,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重点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能力,体现高考考查的基础性、综合性。C【思维点拨】

核心知识·精归纳1.外力作用的区域性分布规律分析流水作用影响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除此以外在河流流经地区、地表缺少植被保护且多暴雨的地区,流水作用也很典型;风力作用影响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旱的内陆地区。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1)大尺度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区域主要外力作用及地貌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中高纬度地区既有古代冰川作用也有现代冰川作用,沿海地区多峡湾,多湖泊、冰碛地貌等区域主要外力作用及地貌高寒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碛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2)小尺度区域地貌形态的外力作用地貌形态外力作用高山上的破碎岩石风化作用山谷中的碎石流水的搬运、沉积作用坡面的沟壑纵横流水的侵蚀作用峰林和溶洞流水的溶蚀作用沙丘风力的搬运、沉积作用海边的嶙峋海岸主要为海浪的侵蚀作用2.常见地貌类型及成因分析(1)侵蚀地貌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流水侵蚀地貌河谷、沟谷、峡谷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对河床及两岸的冲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可溶性石灰岩在流水中含有的CO2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被溶解而形成的地貌

风力侵蚀地貌风挟带的大量沙石对周围岩石的破坏作用形成的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等(2)堆积地貌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流水堆积地貌冲积扇(洪积扇)河流流出山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挟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洪积扇)三角洲河流挟带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势低平,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缓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成三角洲

地貌类型形成原因风力堆积地貌风挟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受到阻挡等作用下,风速降低,大量物质堆积而形成的地貌,如沙丘等冰川堆积地貌冰川挟带的大量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冰川融化,大量物质在原地堆积而形成冰碛地貌,如东欧平原上的冰碛丘陵等3.外力地貌的应用(1)根据沙丘特征判定风向(2)根据不同地貌的颗粒特征判定风向(3)根据河流地貌判断河水流向(4)根据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在河流弯曲处,由于水流的冲刷,凹岸河床较深,而凸岸往往形成河漫滩,即河床较浅;在河流平直处,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右岸河床较深,左岸则较浅,南半球正好相反。4.河流冲淤原理(1)冲淤原理的理解和应用①淤积原理:当上游来沙量大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淤积,河床升高。②冲刷原理:当上游来沙量小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冲刷,河床降低。③交替原理:同一河段,河流的侵蚀和堆积往往“你强我弱”,交替进行。流量大时(汛期),以侵蚀为主;流量小时(枯水期),以堆积为主。④河口区域:河流和潮汐(海浪)共同影响,两者的强弱“此消彼长”。流水沉积+海浪侵蚀,流水侵蚀+海浪堆积,同时会引起海岸线的进退变化。(2)影响冲淤的因素冲关演练·提技能考向一以青藏高原东部某古河道剖面图为情境材料,考查河流地貌形态的形成

(2023·山东临沂模拟)地质工作者在流经青藏高原东部的澜沧江某干流河段附近发现一处古河道(图a),古河道上存在一处堆积物高地,主要由棱角状碎石及砂土构成。为研究古河道的演化过程,工作者在达德沟口附近某处(海拔3244m)开挖人工剖面(图b)。河流中沉积物的粒径大小受水动力制约,水动力减弱沉积物为黏土。据此完成1~3题。1.堆积物高地中的碎石及砂土主要来源于(

)A.古河道

B.澜沧江C.达德沟

D.软流层C2.推断该剖面形成过程中大致经历了(

)A.12次洪水

B.2~3次洪水C.3~4次洪水

D.1~2次干旱3.以下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①河流改道②高地初步形成③弯曲河道形成④河湖相沉积交替出现A.②③④① B.①②④③C.②④①③ D.③②④①BD【解析】第1题,由于古河道上存在一处堆积物高地,主要由棱角状碎石及砂土构成,因此可以判断出堆积物高地中的碎石以及沙土磨圆度相对较差,说明其不是来源于河流,因为河流的沉积物磨圆度很好,A、B错误。软流层为岩浆,软流层不是堆积物高地中的碎石及砂土主要来源,D错误。由于达德沟海拔较高,所以达德沟的固体碎屑物可能会移动到古河道上进行堆积,因此堆积物高地中的碎石及砂土主要来源于达德沟,C正确。第2题,当出现洪水时,水量较大,流速较快,因此洪水会带来大量的砾石,砾石在地层沉积会产生河流相砾石,所以河流相砾石的数目能够代表洪水次数,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该剖面有2~3个河流相砾石层,因此该剖面形成过程中大致经历了2~3次洪水,B正确。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图中古河道为弯曲的,因此可以判断出弯曲河道先形成,弯曲河道形成后导致高地初步的形成,由于高地的初步形成,河湖向沉积交替出现,并且最终河流发生改道,形成现如今的澜沧江干流,所以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③②④①,D正确。考向二结合区域喀斯特地貌景观图考查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2023·全国新课标卷)莲花盆是一种独特的地下喀斯特景观。它是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的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下图)。广西某溶洞数百米长的洞穴中,分布着百余座大小不一的莲花盆,最大的莲花盆直径达9米,据此完成4~5题。4.形成莲花盆需要(

)①水自洞顶不断滴落②水沿洞壁缓慢渗出③不断流动的薄层水④相对静止的薄层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曾经流过该段溶洞的地下河为发育大规模莲花盆群提供的关键条件是(

)A.曲折的河道

B.平坦的河床C.充足的水汽

D.丰富的泥沙AB【解析】

第4题,由材料可知,莲花盆为地下喀斯特景观,所以其主要为沉积地貌,根据其盆状特点,可判断其水自洞顶不断滴落,而非沿洞壁缓慢渗出,①正确,②错误;水自洞顶不断滴落,汇聚在地面低洼处,积满后溢出,相对于静止的薄层水,流动的水会有更多的钙沉积,且“薄层”有利于其与二氧化碳充分接触从而形成沉积,③正确,④错误。①③正确,选A。第5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莲花盆的形成需要有平整的洞底,能形成浅水池,且有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故平坦的河床可以提供大量符合条件的平坦的地形,从而形成薄层水环境,有利于发育大规模莲花盆群,B正确;曲折的河道不能说明流速缓慢,A错误;充足的水汽和丰富的泥沙对形成喀斯特地貌没有什么直接作用,C、D错误。命题点三地形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真题再研·明技法

(2022·湖南地理)某地(图1)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图2),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据此完成(1)~(3)题。典例3(1)该地易发山洪,主要是因为(

)A.水流汇集快

B.年降水量丰富C.河道较弯曲

D.地质条件复杂(2)从防洪和方便取水的角度,推测该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在(

)A.a处

B.b处

C.c处

D.d处AA(3)该地形成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有利于当地(

)①降低暴雨的频率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③抑制土壤盐碱化④减轻山洪带来的危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命题解读】该题组以太行山南段东麓的“山—林—田—村—水”空间布局为探索材料,考查信息获取和解读,调动知识及逻辑推理能力,考查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体现高考考查的应用性和基础性。C【思维点拨】

核心知识·精归纳1.地形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气候气温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②地处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冷空气影响大,气温低;地处冬季风的背风坡:a.受冷空气影响小,气温高;b.冷空气翻越山脉(相对高度大),下沉增温(焚风效应)。③地处盆地、谷地,热量不易散失,气温高气候降水地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明显,降水多其他气候要素①地势高、光照充足,紫外线强。②地势高,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③对风的影响体现在阻挡和增强(狭管效应)河流水文①坡陡,则流速快,水能较丰富,航运价值较低。②坡陡,流速快,侵蚀、搬运能力强,河流的含沙量较大。③下游地形平坦,水流不畅,易诱发洪灾。④地势起伏大,流速快,河流不易结冰河流水系①影响河流流向和流程长短。②影响水系形状:盆地地形多呈向心状、山地高原多呈放射状、陡崖多呈梳子状。③影响河网密度:地形平坦、降水多的地方,一般河网密度大。④影响流域面积大小:地形平坦、河流展宽,流域面积较大。⑤影响河道状况:河流上游多流经山区,流速快,多峡谷(V形谷);下游地势低平,河道展宽,多曲流

土壤山地地形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土层浅薄植被①影响植被类型:阳坡——喜阳植物;阴坡——喜阴植物。②影响植被分布的海拔:同一山体同一垂直带阳坡分布的海拔高于阴坡。③地势起伏大,植被的垂直分异明显自然灾害山区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较多2.地形对人文要素影响(1)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地区聚落分布原因分析聚落形态高原地区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深切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两岸泥沙淤积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呈狭长的条带状山区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并淤积有肥沃土壤,适宜聚落发展明显的条带状,或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地区聚落分布原因分析聚落形态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最密集区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更适宜聚落发展有的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有的沿海发展,形成沿海聚落带(2)地形对交通布局的影响交通建设大多是在陆地表面进行的,在建设中要求体现“成本低、时效高”的原则。因此,建设成本(工程难度、人力、物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交通方式、交通线路的选择以及交通密度的大小。结合地形状况分析评价地形对交通建设的影响:第一步,以型定方式。即根据地形类型确定交通运输方式。平原区各种方式都可选择,限制性小;山区,首选公路,其次是铁路。如果地形内外阻隔无法克服,且面积广大,路途遥远,可以考虑优先发展航空加强对外联系,如青藏高原等。第二步,以资(金)定级量。山区,资金少、技术水平低时,先建设一般性公路或铁路,交通线路短,密度小;资金多、技术水平高时,除建设一般性公路或铁路外,还可根据需要适当建设高等级公路甚至高速公路或高铁,交通线路增长,密度增大。第三步,考虑地质灾害和山洪等对交通设施的制约。(3)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地形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在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平原区适合发展种植业,丘陵、山地因坡度大小和海拔高低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坡度小于25°可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25°发展林业或养殖业。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低一定程度受地形影响。(4)地形对工业生产的影响一般情况:工业生产需要地势平坦的地方,有利于厂房的建设和货物、产品的运输,一般情况下平原地区工业比较密集。特殊情况:对环境或资源要求严格的工业,多建在山坡上、山麓或者山洞里。冲关演练·提技能考向一以区域等高线分布图为切入点,考查地形对降水及交通线路的影响(2023·辽宁沈阳模拟)尤卡坦半岛由出露地表的巨大珊瑚礁石和多孔石灰岩构成。该半岛自然环境差异较大,西北沿岸多荒凉沙地,南部则形成热带雨林。下图为尤卡坦半岛位置和等高线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与南部地区相比,尤卡坦半岛北部降水较少的原因为(

)A.寒流流经,降温减湿B.植被覆盖率低,蒸腾弱C.地势低平,地形雨少D.东北信风控制,水汽少C2.尤卡坦半岛几乎全部由珊瑚层和多孔石灰岩构成,其对半岛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

)A.降水稀少

B.湖泊较少C.土壤肥力高

D.泥石流多发3.尤卡坦半岛铁路运输较少的原因是(

)①公路运输方式较灵活②地质条件复杂,铁路修建困难③公路运输速度更快④经济欠发达,修建铁路资金不足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BC【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尤卡坦半岛大约位于北纬13°到21°之间,受东北信风控制,从图中的海拔高度可以看出,东南部为山地,东北信风从海洋带来水汽,受东南部山地抬升,形成迎风坡地形雨,所以降水丰富;而西北部地势低平,东北信风登陆后,受地形抬升作用弱,降水较少,尤卡坦半岛北部降水较少的原因为地势低平,地形雨少,C正确;尤卡坦半岛北部有墨西哥湾暖流流经,A错误;植被覆盖率低,是由于降水较少引起的,不是导致降水少的原因,B错误;东北信风从海洋带来丰富水汽,D错误。第2题,尤卡坦半岛几乎全部由珊瑚层和多孔石灰岩构成,这类岩石的可溶性强,易受流水溶蚀形成典型的喀斯特等岩溶地貌,导致区域岩溶地貌广布,岩石多孔,下渗明显,导致地下暗河和溶洞发育,地表水缺乏,河湖较少,B正确。第3题,相对于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灵活性强,能够较好的完成运输工作,①正确;尤卡坦半岛几乎全部由珊瑚层和多孔石灰岩构成,地质条件复杂,铁路修建困难,②正确,铁路修建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当地经济欠发达,修建铁路资金不足,④正确;从运输速度看,公路运输速度较铁路运输慢,③错误,①②④正确,选C。考向二结合区域聚落空间演化模式图考查地形对聚落分布及演化的影响(2023·湖北三模)位于江南丘陵地区的赣南,溪水密布,河流纵横。该地区是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客家人占总人口的95%以上。在长期发展中,赣南地区乡村聚落形成了不同的空间演化模式。下图示意赣南地区四种乡村聚落空间演化模式。据此完成4~6题。4.调查发现,赣南地区乡村聚落主要分布在海拔200~600米的地区,主要是因为该区域(

)A.热量充足

B.植被覆盖度好C.对外联系方便

D.耕作便利5.图示四种演化模式中,最易发生在平原地区的是(

)A.a B.bC.c D.d6.形成d演化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

)A.政策

B.地域文化C.经济

D.产业结构DBA【解析】第4题,赣南地处江南丘陵地区,低山丘陵与山间盆地交错分布,因此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或河流阶地)地势平坦、光照充足、靠近水源、耕地分布广泛,便于耕作,发育聚落较多,D正确;低山丘陵海拔高度约为200~600m,热量差异不明显,不是造成聚落分布差异的原因,A错误;海拔200~600米的地区,植被生长较好,覆盖率高,但不是聚落分布的主要原因,B错误;丘陵地区地形起伏,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不便,C错误。第5题,由图可以看出,a过渡式主要发生在山地、丘陵地区,A错误;b聚核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规模较大的乡村聚落发挥中心地作用,使得零散分布型的乡村聚落向近距离的中心乡村聚落迁移,形成聚落簇团,这种演化模式在平原地区最容易发生,B正确;c渗透式是就不同文化特质的乡村聚落而言的,主要与地域文化相关,不一定发生在平原地区,C错误;d飞地式中生态功能区多位于山地,D错误。第6题,受生态退化等自然因素及生态移民等政策因素的影响,生态功能型的乡村聚落迁移在空间上不连续,呈飞地式的迁移特点,A正确;地域文化影响建筑景观,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聚落的规模大小,产业结构影响聚落经济发展,但地域文化、经济、产业结构不会造成聚落在空间上的不连续,B、C、D错误。微专题4河流阶地微点精讲1.河流阶地(1)概念: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经河流下切侵蚀,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注意:由河漫滩向谷坡上方,依次命名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等;海拔越高,年代越老。(2)河流阶地的成因成因形成过程构造运动①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形成开阔平坦的河漫滩。②地壳上升期间,河水下蚀加强,河床加深,平坦的河漫滩成为高出河水的阶地。③地壳运动是间歇性的,地壳每上升一次,就会形成一级阶地;多次地壳抬升就会形成多级阶地(有几级阶地,就至少有几次上升运动)成因形成过程气候变化①气候干冷期间,河流水量减少,流域内植被减少,坡面侵蚀加强,含沙量增加,河床堆积,形成河漫滩。②气候湿热期间,径流量增加,流域内植被茂密,泥沙量减少,导致河床下切侵蚀加强,形成阶地。③长期的气候干湿变化引起河水的堆积与侵蚀交替作用,形成一系列阶地2.分析河流阶地形成的思维过程3.河流阶地的地理意义阶地是农业发展、聚落选址、建筑布局、沉积矿床及研究地质活动等的理想或重要场所。(1)阶地位于河流附近,水源充足,无论生活用水还是生产用水,水量都有保障。(2)阶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发展农业。(3)阶地地势平坦,建筑施工难度低。(4)阶地往往与河流沉积作用有关,河流从上游携带的泥沙,含有多种重金属砂矿,如金、锡在阶地沉积富集形成矿床。微点精练(2023·湖南三模)贵州高原北部发育平缓丘丛和深切峰丛两种喀斯特地貌组合,保存于喀斯特山间盆地的河流阶地对区域地貌演化具有指示意义。下图示意贵州高原旺草盆地阶地剖面和绥阳盆地阶地剖面。据此完成1~3题。1.芙蓉江T1阶地形成时(

)A.地壳下沉幅度较小

B.河流含沙量较大C.河流流量较大

D.河流流速较慢2.与芙蓉江阶地相比,洋川河阶地(

)A.地壳抬升幅度较大

B.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C.地壳抬升幅度较小

D.以河流侵蚀作用为主3.两个盆地边缘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应为(

)①旺草盆地——深切峰丛②绥阳盆地—深切峰丛③旺草盆地—平缓丘丛④绥阳盆地—平缓丘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CB【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壳上升、河流下切才能使原来的河漫滩出露形成河流阶地,A错误;该阶地的沉积层薄,说明河流含沙量较小,B错误;河流流量较大会使河流侵蚀作用增强,河流含沙量大,不符合沉积层薄,C错误;该阶地是唯一没有沉积砾石层的,说明河流流速较慢,沉积物细,D正确。第2题,对比两幅图的海拔和阶地数量,可知与芙蓉江阶地相比,洋川河阶地地壳抬升幅度较小,C正确。第3题,结合第2题,平缓丘丛地势较为平缓,说明抬升幅度较小,应为绥阳盆地,③错误,④正确;深切峰丛地势起伏大,说明抬升幅度较大,应为旺草盆地,①正确,②错误;①④正确,选B。(2023·河北邯郸一模)澜沧江沿线山高谷深,河谷多呈“V”字形,沿江阶地发育较少,但在中游某地却发育了多级河流阶地(如图)。阶地发育在澜沧江右岸,全部为基座阶地(谷地展宽并发生堆积,后期在下切深度超过冲积层而进入基岩的情况下形成)。阶地面上的砾石成分复杂,磨圆度较高。据此完成4~6题。4.该河段左、右两岸阶地数量差异较大,主要是因为(

)①岩层坚硬程度的差异②构造运动的差异③河流凹凸岸的差异④地转偏向力的影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与阶地T6相比,阶地T5形成的年代(

)A.地壳上升速率慢

B.地壳上升速率快C.河流径流量大

D.河流挟带的泥沙多BA6.阶地面上的砾石磨圆度较高,是因为(

)A.距离河流近

B.距离河流远C.搬运距离长

D.搬运距离短【解析】第4题,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受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②正确;河流凹岸遭受侵蚀可能无法形成阶地,已经形成的阶地也可能因遭受侵蚀而消失,③正确。同一河谷两侧的岩层坚硬程度差异应不是很大,①错误。如果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向右岸侵蚀,右岸的沉积物沉积环境差,难以在右岸形成如此多的阶地,④错误。②③正确,选B。C第5题,与阶地T6相比,阶地T5面积较大,且阶地面倾角较小,说明阶地T5形成时期,该地区地壳较稳定,地壳上升速率慢,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A正确。第6题,河流阶地都是在河流沿岸形成的,只是受地壳抬升或河流下切侵蚀等因素的影响,阶地的海拔有所差异,阶地上的砾石磨圆度与距离河流的远近无关,A、B错误;磨圆度是指岩石或矿物颗粒在搬运过程中经冲刷、滚动、撞击后,棱角被磨圆的程度。一般来说,河流搬运砾石的距离越长,或经过反复搬运,阶地面上的砾石磨圆度越高,C正确,D错误。热点聚焦4地质地貌的形成过程热点链接在静态的地质地貌情境下,以大跨度、长时期的地质演化创设情境,考查某一区域地貌的演变过程,成为新高考的一大命题趋势,体现了考题对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的时间和空间规律的统一认知评价,也对考生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出更高要求。1.从地质剖面图推断内力动态过程(1)确定岩层形成的早晚水平岩层→上面的形成晚,下面的形成早;发生断层→岩石形成早于断层的形成;侵入岩体→侵入岩体要比被侵入的岩层新。(2)判断岩层的缺失原因地壳隆起,地势太高,终止了沉积过程(缺少沉积环境);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缺少沉积物);当地壳隆起后,原有沉积物被剥蚀完毕(缺少保存环境)。(3)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①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水平挤压发生弯曲→褶皱。②水平岩层,受张力或挤压力→断裂并发生位移→形成断层→断块山(上升岩块)、谷地或洼地(下沉岩块)。(4)地下溶洞的形成海洋沉积环境→深厚的石灰岩→水的溶蚀作用,形成溶洞→水的淀积作用,形成石笋、石钟乳和石柱等。2.海岸线的变迁与流水作用、海水作用海进海平面上升,海洋面积扩大→海水侵蚀作用(海水顶托作用)强,流水沉积作用弱→海岸线后退,海岸线变短→海岸上有海洋沉积物(贝壳等)海退海平面下降→流水堆积作用强,海水侵蚀作用弱,海底堆积作用强→海岸线长度变长→贝壳堤与海岸线距离扩大3.河流侵蚀地貌及形成过程(1)“V”形谷(峡谷):地壳上升、流水下切侵蚀而成。(2)峡湾:冰川侵蚀形成谷地→气候变暖,冰川消退→海水入侵淹没谷地,形成峡湾。(3)曲流(河曲):一般见于地形平坦的草原地区。形成过程:地势平缓、河床由松散沉积物构成的平原上→河流流速缓慢,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草场茂盛,草根固土作用较强。(4)曲峡:在早期的古平原上,地势平坦,河流流速缓慢,侧蚀作用强,形成曲流→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时保留了原来的曲流形态。4.流水堆积地貌形成过程(1)必要条件①堆积物:风化或流水侵蚀→搬运→堆积物(存在颗粒大小差异)。②流速减缓:地形平缓、河道弯曲、海水/湖水/河水顶托作用→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