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症教案完_第1页
胆石症教案完_第2页
胆石症教案完_第3页
胆石症教案完_第4页
胆石症教案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第1次课授课时间:2020年11月19日课程名称外科学授课专业班级学时2(20分钟)授课题目(章、节)第四十章:胆道疾病第四节:胆石病第五节:胆道感染教学目的及要求1.知识与能力目标:1.1了解胆道的解剖学特点,特别是胆管、肝动脉、门静脉的解剖关系,掌握胆囊的生理功能。1.2掌握胆石症(胆囊内、肝外胆管、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胆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重症胆管炎的抢救和治疗原则。1.3熟悉胆道疾病检查方法(B超、CT、MRI、ERCP、PTC、核素检查、术中和术后胆道镜)。1.4了解胆石症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及术后相关并发症。1.5通过临床病例,使学生对胆石病具有感性及理性认知,培养爱伤意识和人文关怀精神。2.过程与方法目标:2.1通过引入临床相关个案,提出相关问题,使学生能初步了解胆石症的临床表现及体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进一步探讨该案例下一步的治疗方案。2.2插入相关动态解剖图,帮助学生梳理肝内外胆管相关解剖特点,使学生能更加直观的了解胆道系统的相关解剖。2.3运用对比法,引导学生对比思考胆囊、肝内外胆管的功能正常与功能失常的表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2.4通过对临床案例的分析与演练,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即学即用,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2.5通过课后知识拓展,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胆道疾病的检查方法,胆囊结石和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分析: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作为临床医生,应熟练掌握胆石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制定出符合该病例特点的最佳治疗方案。急性梗阻性别化脓性胆管炎是胆系感染的严重阶段,发病急,症状重,死亡率较高,因此必须对该病症有熟练掌握,并能及时制定出抢救方案。应对方法:为突出结石性胆囊炎及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重点,导入两例经典病例,并附加图片及辅助检查结果,让学生对该病症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苦涩的课本,激发学习兴趣。通过重点讲解法、启发式教学、引导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并借助思维导图及多媒体等的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学生参与教学,加深对该病症的理解记忆。结合已学知识,设三问三答,层层递进,通过问答,突出胆石病的重点,加强理解。2.教学难点:胆道的解剖特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分析:胆道系统的解剖错综复杂,特别是学生对Glison系统和肝静脉系统始终无法分清,多门静脉、肝动脉、胆管的解剖位置及毗邻关系,学生难理解,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应对方法:为了突破难点,一借助比喻,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二借助动态思维导图及动态解剖图谱,让学生从临床治法体会理论运用。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理念1.1课程特点本节课主要介绍胆石症,包括胆道的解剖重点、生理功能、结石性胆囊炎、胆管炎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等,课堂容量适中,但因内容抽象难理解,且需要记忆的知识较多,所以对于还未充分接触临床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本节课对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都有较大的挑战。1.2设计理念基于胆道解剖复杂及胆道疾病晦涩难懂等特点,经多次备课预演,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可使同学们更好记忆,学习外科学疾病,需有良好的解剖学基础,而解剖学本身较枯燥抽象,这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知识贮备与授课经验,巧妙运用解剖图谱、引导式、启发式、总结归纳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衔接教学环节,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突出课堂教学的难点,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以后的课程学习中始终保持较高的兴趣。2.教学预测2.1该专业的学生目前尚未完全进入临床学习,对专业,对课程,一方面抱有足够的好奇,另一方面又对临床,特别是外科充满着未知,因此外科学的授课需要在充分教授知识的同时,同时更要注意生动、活泼。充分激发学生的外科学学习热情,为接下来进入临床实习打下基础。2.2培养学生构建外科学思维。4.教学设计思路:4.1以“病例导入理论讲解提问总结”为脉络,设计课堂教学过程。4.2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课堂中贯穿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引导式教学等,注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5.板书设计教学互动设计环节6.1课上互动:上课时以问题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等方法授课,引导学生思考,环环相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加深对胆石症相关知识的学习,实现课上师生互动的有效性。6.2课下互动:课程结束后,布置课后思考题,并建立用于课后交流的QQ群、微信群等,搭建课后交流渠道,做到课下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一、病例引入………………2分钟二、胆囊及胆道系统解剖………2分钟三、胆囊的生理特点…………1分钟四、结石性胆囊炎………5分钟五、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5分钟六、提出问题及总结…………………5分钟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并结合板书,借助图片、借助思维导图等。教学方法:使用讲授法、案例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归纳总结法、互动教学法等。教材及参考资料1、使用教材:《外科学》吴孟超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2、主要参考书:《人体解剖学图谱》王玮主编,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教研室审阅意见:本教案教学设计合理,教学内容科学严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教学方法手段得当,互动设计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基本内容课堂导入:案例一:吴某,男,52岁。既往体健,近半月来,自觉右上腹隐痛不适,伴发热,最高体温38.5℃。检查:腹部平坦,腹肌略紧张,右上腹压痛、Murphy阳性。问:请问,作为一名外科医生,首先应该考虑什么疾病?案例二:陈某,女,23岁。既往体健,“右上腹反复疼痛不适1月”来诊,诊断为结石性胆囊炎,症状反复发作。问:请问,选择治疗方案时,该患者采取哪种手术方式最为适宜?第二节胆道系统解剖及生理概要一、胆道系统包括肝内和肝外胆道两部分。1.肝内胆道解剖:毛细胆管→小叶间胆管→肝段胆管→肝叶胆管→肝内左、右胆管。2.肝外胆道解剖:(1)左、右肝管和肝总管:肝总管由左、右肝管在肝门横沟深处汇合而成。长2—4cm,直径—,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的右前方,其下方与胆囊管汇合而成胆总管。(2)胆囊:呈梨形,为囊性器官,壁薄,位于肝脏面的胆囊窝内,标致着肝正中裂的位置,既左右半肝的分界线。长8—12cm,直径3—5cm,容积40—60ml,分胆囊底,胆囊体和胆囊颈三部分。颈部与胆囊管处呈囊性扩大,称Hartmann袋。此处易结石嵌顿引起梗阻和急性胆囊炎。(3)胆囊管:由胆囊颈部延伸而成,长约2—3cm,直径,粘膜成螺旋状皱襞,称为Heister瓣。胆囊三角(Calot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下缘所构成,内有胆囊动脉、肝右动脉和副右肝管通过,手术易损伤。胆总管:由胆囊管和肝总管汇合而成,长约7——9cm,直径—。分四段:①十二指肠上段②十二指肠后段③胰腺段④十二指肠壁内段二:胆道系统的生理功能1.胆汁的生成、分泌和代谢(1)胆汁的分泌、成分和功能:600-800ml/d;97%为水,有机成分为胆汁酸与胆盐、胆固醇、卵磷脂等;主要生理功能:①中和部分胃酸;②乳化脂肪;③抑制肠内致病菌生长繁殖和内毒素形成;④刺激肠蠕动。(2)胆汁分泌的调节:受神经内分泌调节。(3)胆汁的代谢:主要成分是胆固醇、胆汁酸(盐)、胆色素、磷脂酰胆碱。胆汁的代谢及其含量的变化对胆石的形成有重要意义。胆固醇是溶解在胆汁酸和卵磷脂的微胶粒,用等边三角形来表示三种的最高溶解度,在ABC曲线内为溶解状态,在ABC曲线以外时则呈过饱和状态而析出结晶——致石性胆汁。2.胆管的生理功能3.胆囊的生理功能:(1)浓缩和储备胆汁:将600—800ml浓缩5—10倍。(2)排出胆汁:迷走神经兴奋可引起胆囊平滑肌收缩和Oddi扩约肌松弛,胆汁进入十二指肠。交感神经和体液因素也参与调节。(3)分泌功能:每天分泌20ml黏液物质。附:胆道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一)超声检查B超是一种无创、快速、简便、经济而准确的检查方法,为胆道疾病首选方法。2mm以上胆囊结石诊断准确率达95%以上,肝外胆管结石诊断准确率达80%。对梗阻性黄疸定位和定性准确率在90%以上。(二)放射学检查1.腹部平片:可发现15%阳性胆囊结石。2.口服胆囊造影:可通过观察胆囊浓缩和收缩情况观察胆囊的功能。3.静脉胆道造影:近年被B超、ERCP、MRCP所取代。4.PTC、PTCD:为有创的胆道造影术和兼顾胆道引流的方法。可兼顾检查和治疗。5.MRI:为无创性诊断方法,可对肝、胆、胰等占位病变作出较准确的诊断。可清晰显示胰胆管的形态,准确判断梗阻性黄疸的病变部位和范围,优于PTC、ERCP。6.术中及术后胆道造影(三)核素扫描检查(四)胆道镜检查:1.术中胆道镜检查2.术后胆道镜检查(五)十二指肠引流:镜下观察胆红素钙结晶、胆固醇结晶、虫卵等,现已很少采用。第三节: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一)病因绝大多数由胆囊结石引起。结石胆囊管梗阻胆囊粘膜损害细菌感染。细菌多来自胃肠道,也可来自血运、淋巴道和胆囊周围脏器感染直接蔓延。(二)病理初期粘膜充血、水肿,镜下血管扩张及炎性细胞浸润—急性单纯性胆囊炎。病变发展粘膜充血水肿加重,出现淤斑、脓苔,部分粘膜坏死脱落,镜下广泛中性粒细胞浸润,粘膜上皮脱落—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病变继续胆囊血液循环障碍而呈暗红色或黑色,片状坏死,壁结构疏松、易破溃,镜下粘膜结构消失,肌层结构模糊—坏疽性胆囊炎穿孔弥漫性腹膜炎。(三)临床表现上腹部疼痛:常因油腻食物诱发,位于右上腹或剑突下,持续性疼痛,向右肩部或右肩胛下放射。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体征:右上腹压痛,重者肌紧张、反跳痛,Murphy氏征阳性,可触及肿大胆囊,穿孔时全腹压痛,体温,有时有黄疸。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四)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B超(胆囊肿大、壁厚,结石强回声伴声影)鉴别诊断:(1)高位阑尾炎(2)消化性溃疡穿孔(3)急性胰腺炎(4)肝脓肿(5)右下肺炎(五)治疗1.非手术治疗:适应症:早期症状较轻、无明显发热者。方法:禁食、解痉、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营养支持、抗生素。2.手术治疗:适应症:非手术治疗无效,病情加重者。方法:胆囊切除、LC、胆囊造瘘。胆囊造瘘术适应症:(1)一般情况不佳、心肺功能不全。(2)胆囊周围严重炎症粘连,解剖关系不清。(3)病人情况不佳,伴胆总管结石。(4)黄疸深,肝功明显损害或胆囊穿孔形成脓肿者。三、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死亡率可达10%-20%(一)病因胆道结石(最多见)、胆道狭窄、胆道肿瘤、胰头肿瘤、十二指肠憩室、先天性胆道疾病、胆道蛔虫等胆道梗阻肠道细菌逆行入胆道胆道化脓性感染。常见细菌为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绿农杆菌。(二)病理基本病理变化:胆管梗阻和胆管内化脓性感染。胆管腔内充满脓性胆汁或脓液,粘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管壁各层不同程度中性粒细胞浸润。并发症: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胆管坏死穿孔、细菌性肝脓肿、胆道大出血等。(三)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急性胆管炎。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典型表现为腹痛、寒战高热、黄疸—Charcot三联征(基本表现和早期症状);病情加剧则出现感染性休克、神志改变—Reynolds五联征(AOSC诊断依据)。肝内胆管梗阻并感染:腹痛轻,一般无黄疸,寒战高热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出现感染性休克。肝不对称肿大、肝区压痛和叩痛,胆囊无肿大。肝外胆管梗阻并感染:具有典型的Charcot三联征或Reynolds五联征。右上腹或剑突下压痛、肌紧张,肝对称性肿大、肝区叩痛,可有胆囊肿大。(四)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尿胆红素阳性,血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明显),ALP,肝功异常。2.影像学检查:B超CTMRCPERCP(五)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病史+Charcot三联征/Reynolds五联征+体征+辅助检查鉴别诊断:(1)血源性肝脓肿(2)胆源性重症胰腺炎(3)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4)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六)治疗治疗原则:紧急手术。边抗休克边手术。术前处理:严密监护、禁食水、胃肠减压;抗休克;抗感染;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手术目的:解除梗阻、胆道减压、引流胆道、挽救生命。(七)手术方式:力求简单有效。(1)胆总管切开减压并引流术(基本步骤)(2)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3)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4)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结合生活实例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分钟以病案及生活实例导入生活实例结合引导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分钟结合解剖图片讲解,使知识更清晰、明确。6分钟借助图片,以引导式教学法讲解,引出脾主运化功能。借助别称让学生对脾主运化功能有直观的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分钟重点强调第一肝门含义,该层含义容易被学生忽略。5分钟引导式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