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化常识:古代地理中国文化常识:古代地理【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司马光《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毛泽东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辛弃疾词《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指整个黄河流域。【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四海】参见海内条。指天下、全国。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赤壁之战》:遂破荆州,威震四海。《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五人墓碑记》: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如《过秦论旷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为家,骰函为宫。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过秦论》: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殽之战》: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再如《祭妹文》先茔在杭,江广河深,此处江即指长江,河则指运河。【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干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江表】长江以南地区。《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淮左】淮水东面。《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如《汉书》曾提到山东出相,山西出将。《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凶。指潼关以东地区。【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雁荡山》: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雕。(这里特指两广一带)。【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采草药》:朔漠则桃李夏荣。《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朔气指北方的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仍旧迎着朔风回来,指北风。【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隋唐以后简称辅。【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过秦论》北收要害之郡,《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赤壁之战》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州】参见郡条。《隆中对》: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赤壁之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谭嗣同》旋升宁夏道,这里的道,指道的长官。【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古称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柳敬亭传》:尝奉命至金陵。《病梅馆记》:江宁之龙蟠……皆产梅。《梅花岭记》: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又如扬州称广陵、维扬,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再如杭州称临安、武林,苏州称姑苏,福州称三山,成都称锦官城。《柳敬亭传》: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指南录后序》: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中国古代地理常识【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司马光《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毛泽东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辛弃疾词《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指整个黄河流域。【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四海】参见海内条。指天下、全国。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赤壁之战》:遂破荆州,威震四海。《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五人墓碑记》: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如《过秦论》旷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为家,骰函为宫。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过秦论》:然后此处江即指长江,河则指运河。【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干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江表】长江以南地区。《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淮左】淮水东面。《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如《汉书》曾提到山东出相,山西出将。《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凶。指潼关以东地区。【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雁荡山》: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里特指两广一带)。【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采草药》:朔漠则桃李夏荣。《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朔气指北方的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仍旧迎着朔风回来,指北风。【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隋唐以后简称辅。【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过秦论》北收要害之郡,《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赤壁之战》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州】参见郡条。《隆中对》: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赤壁之战》:荆【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谭嗣同》旋升宁夏道,这里的道,指道的长官。【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古城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柳敬亭传》:尝奉命至金陵。《病梅馆记》:江宁之龙蟠6767皆产梅。《梅花岭记》: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又如扬州称广陵、维扬,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再如杭州称临安、武林,苏州称姑苏,福州称三山,成都称锦官城。《柳敬亭传》: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指南录后序》: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一)地区名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例如: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2.江东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例如:亮兄瑾也,避乱江东。(《赤壁之战》)3.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例如: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4.山东指崤(xio)山以东的地区。例如: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鸿门宴》)5.河北河南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例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6.中国指中原地区。例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二)政区名1.九州: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雍州分出梁州。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已亥杂诗》)2.八州、八荒:泛指中国。例如: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3.郡:行政区域。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例如: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4.国: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国连称。例如: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张衡传》)5.道: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唐代先分天下为十道,后又分为十五道。陈明选下骑搏战,至兵备道前被杀。(《阎典史传》)6.路:宋代的路最初是征收赋税运漕粮的,后来带有行政区和军区的性质。例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省:本是官署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名称,简称省。8.县:地方基层行政区域。例如: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士。(《海瑞传》)(三)山川关隘名1.江:指长江。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2.河:指黄河。例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4.函:指函谷关。例如: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5.岱:指泰山。例如: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望岳》)6.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8.四渎: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9.大泽:指云梦(在今湖北省长江南北,本为两泽,江北为云,江南为泽。后来淤为陆地,今洪湖等是其遗迹)、洞庭、彭蠡(今鄱阳湖)、具区(又名震泽,今太湖)。10.五湖:一般指具区、洮滆(即太湖附近的洮湖和滆湖)、澎蠡、青草(在洞庭湖东南)、洞庭湖。11.有古称、别称的地名(1)南京:又称建康、建业、金陵、江宁、白下、石头城等。例如:金陵降,君臣出走。(《阎典史传》)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梅花岭记》)(2)杭州:又称临安、钱塘、武林等,例如: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柳敬亭传》)(3)福州:又称三山。例如: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指南录(4)镇江:又称京口。例如: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指南录后序》)(5)开封:又称东京。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柳敬亭传》)12.三都、两都、三辅:(1)三都: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部晋阳和京都长安。(2)两都: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3)三辅: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Pngy)和左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区,因为是管辖京都及其附近地区,故合称三辅。13.畿:古代王都所在处的千里地面。后多指京城管辖的地区。例如: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左忠毅公逸事》)爱在厦门2010-2-2211:13:25古代地理--我国古代地理概念(一)【中国】在古文献中它是一个发展性的地理概念。上古时期,华夏民族聚居在中原地区,因此,春秋时期的中国只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后逐步扩大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以及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范围。比如,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在后来的唐朝人眼里,已经是中国的一部分。宋、辽、金三个政权,在后来的元朝人眼里,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中莅中国而抚四夷,司马光《赤壁之战》中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等,指的是中原地区。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成为特指我国的名词。此外,中国还有过许多别的称谓,如赤县、神州、中华、华夏、九州等,大量出现在充满爱国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九州】先秦地理学家理想的地理区划。传说尧时大禹治水,划分天下为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名历代有所不同,但都泛指中国。陆游《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诗中的九州同指的是国家统一。【天下】古人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因此,天下的概念十分宽泛。在古文献中,天下的称谓有: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国境内称为海内。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从海内演化而来。《赤壁之战》:遂破荆州,威震四海。六合。上、下、东、南、西、北六个方向,代表国土。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八荒。八方直至遥远荒凉的地方,代指天下。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少数民族】汉族在历史上融合了大量的少数民族,如戎、狄、匈奴、鲜卑、羌、越、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比如东北地区的契丹、女真和满族,青藏地区的吐蕃,新疆地区的维吾尔、契丹、蒙古族,北部地区的匈奴、鲜卑、蒙古族和台湾的高山族。同样,在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中,一部分汉人也融入了少数民族中。【河】古文献中特指黄河。如《史记鸿门宴》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贾谊《过秦论》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黄河以西的地区称西河,如《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江】古文献中特指长江。长江在安徽境内自西南方向向东北方向斜流,古人便以这一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如江东,《史记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又江东地区自古出才子,人称江东才子。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东又称江左。此外,长江以南地区称江南、江表,等等。【五岳】我国五大名山,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祭五岳是古代帝王祭祀皇地袛神的重要内容之一。故嗲帝王认为,五月为神所居,唐宋时的皇帝封五岳为帝,明太祖封五岳为祖。历代帝王多对五岳予以封禅。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四渎】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四大入海名河。祭四渎是古代帝王祭祀皇地袛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四渎在天空中有相应的星星。渎,古语为独流入海,绵绵不绝。其中济水最为独特,它发源于王屋山,横贯黄河而不浊,清流入海,因此被古代文人作为修身立业的精神楷模。【京畿】国都所在地及其行政官署所管辖的地区,是国土最重要的部分,称京畿重地。京畿又称京辅、京兆。京畿拱卫国都,国都又称京师、京城、京都等。《三【山东】山的概念是多义的。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在文学作品中,山东多指崤山之东。如《汉书》中的山东出相,山西出将,《鸿门宴》中的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过秦论》中的山东豪俊【山水阴阳】古代地理概念上的阴阳有特指。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指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去;其北面,济水向东流去。【五岭】古代地理中五岭的指称不一。今人多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座山。宋周去非《岭南外答》指通往岭南两广地区的五条道路。【西域】汉代以后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小范围的指葱岭以东地区,大范围的指经过葱岭所能到达的广大地区。西汉其设西域都护。在亚、欧海运畅通以前,。横贯西域的丝绸之路一直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朔漠】指北方的沙漠地带,与朔、朔土泛指北方。北风吹来的风称朔风、朔吹,北方的乐器羌笛称朔管,北方的豪士称朔客,等等。【百越】又称百粤、越。秦汉前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的部族众多,故通称为百越。百越族善冶炼,习水性,有断发文身的习俗。古文献百越地泛指南方地区。今天的壮族、黎族、傣族与百越有渊源关系。【九疑山】又名九嶷、苍梧山。位于湖南宁远县南30公里处。因九座山峰峰相似,行者如入迷魂阵中,故名九嶷。虞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九疑。娥皇女英二妃得千行眼泪化为斑竹,漫山遍野。王安石《题燕侍郎山水图》:住时濯足潇湘浦,独上九疑寻二女。【运河】公元6世纪,隋炀帝开凿了从洛阳到涿郡,从洛阳到余杭两条运河。1293年,元朝完成了从北京到杭州的京杭大运河的贯通。【长城】始建于2500年前的战国时期。是中原地区为抵御外族入侵而建造的防御性工程,总长约14000华里,所以称万里长城。现在我们看到的多是明代长城。长城关隘最东端是山海关,最西端是嘉峪关。【函谷关】在冷兵器时代,据险设关是防守的主要途径。我国历史上的名关很多,函谷关是其中之一,《史记》中多次提及此关。位于河南灵宝东北,后迁至新安县。函谷关关隘险峻。战国时,楚、赵、魏、韩、卫五国合纵围秦,在此关大败而归。公元前207年,刘邦西入咸阳,派兵把守函谷关以拒诸侯。关塞绵延伸展,从南山,横跨洛水,北抵黄河。函谷关以西地区古人习惯上称为关中。贾谊《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国……【潼关】位于陕西东部,南依秦岭,北靠黄河。东汉置。潼关地势险要,扼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凶。这里的关东,指潼关以东。此外,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古称三秦。因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的三位降将,故得名。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玉门关】故址在今敦煌西北,玉门关之南。汉置。后关址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因西域从此处输入玉石得名。玉门关是古丝绸之路并经的关隘。丝绸之路有南北两道,出玉门关的为北道。宋代以后,海路兴起,陆路衰落,玉门关逐渐湮于沙海之中。玉门关是唐代西北地区的重要关防,边塞诗多有描述。如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阳关】故址在今敦煌西南骨董滩上。汉置。出阳关为丝绸之路的南路。与玉门关同为中外东西交通咽喉。宋代以后废弃。在古人眼里,西出阳关险恶重重。北周庾信《重别周尚书》: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回。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虎牢关】又名成皋关、汜水关。故址在今河南南阳汜水镇西。相传此地曾经为周穆王圈养老虎得名。虎牢关扼守东西咽喉,南连嵩山,北据广武山至黄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地势十分险要。历史上刘邦、项羽以及李世民都在这里进行过殊死决战。宋王安石《汜水寄和甫》:虎牢关下水逶迤,描绘了此关的险峻。【剑门关】故址在今四川剑阁北,唐置。剑门关扼古蜀国与中原的交通要冲,为蜀道要隘。自古为守备要地,三国时诸葛亮置,在关的峰巅至今留有姜维城遗址。姜维是蜀国大将。杜甫称剑门天下壮,陆游称剑门天设险,北方控函秦,都形容了此关的险要。【雁门关】故址在山西雁门山巅,与宁武关、偏关合称山西三关。关隘为重峦叠嶂所包围,中有一道,形如门,只有飞雁才能自由出入其间,因此得名。对其险峻,人称三观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蜀栈】古栈道名。又名石牛道、剑阁道、南栈等。是古代中原地区通往汉中和入蜀的惟一通道。古蜀道从今陕西勉县向西南行,越过七盘山进入四川,再经过朝天驿到达剑门关。李白曾形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即与古蜀道有关。【地名别称】古代文人喜欢附庸风雅,对地名多用古称、别名。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如《柳敬亭传》尝奉命至金陵,《梅花岭记》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扬州称广陵、维扬。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杭州称临安、武林。如《柳敬亭传》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苏州称姑苏。如《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福州称三山。如《〈指南录〉后序》自海道至永嘉来【秦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分全境为36郡。到了秦末,郡增加到40多个。这些郡管1000个县。《过秦论》中北收要害之郡,《赤壁之战》中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反映了郡的变迁。【汉刺史部】汉代把郡分封给诸侯,称为王国。汉武帝扩大了版图,西汉末,郡、国增加到103个。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把这些郡、国分为13个刺史部。首都附近的7个郡,称为司隶校尉部。但这种划分只是监察区域,刺史只管纠察地方官。人们后来习惯上称部为州。《隆中对》: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郡州称谓并存,政区仍是郡县制。郡太守直接对中央负责。到东汉时,全国有1800多个县。安史之乱后,掌兵权的节度使成为地方行政长官,形成了道—州—县三级行政制。【唐道】唐太宗把全国分为关内、河南、河北10个道,唐玄宗增加到15每道置采访处置使,也是监察官员。清代在省内设道,《谭嗣同》中旋升宁夏道,这里的道即指道的长官。【宋路】宋代在州上设路,全国分为十八路。一个路是由几个机构长官负责。运使掌管财赋,提点刑狱掌管司法,安抚使掌管兵权等。路的性质介于行政区和监察区之间。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元十一行中书省】元代置十一行中书省。如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简称河南行省,再简称河南省。省开始只是中央派遣在外的临时机构,后成为地方政府的称呼。省的官员有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等。后改置十三布政使司。【明十三承宣布政使司】明代全国分为两直隶、十三承宣布政使司,但是民间还是习惯把直隶和布政使司称为省。全国的州、府、县分统于两京直隶和十三布政【清省】清代,全国置18省,是以汉族为主的省。边疆地区有奉天、吉林、黑龙江3个将军辖区,新疆设伊犁将军,内、外蒙也有相应的机构,西藏、青海设办事大臣。1884年,新疆建省;1885年,原属福建的台湾建省;1907将军辖区设省。清末,全国有22个省,以及内、外蒙、西藏、青海等行政区。【少数民族政权】历史上,不仅有汉族建立的政权,还有由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主要是契丹人建立的辽朝,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女真人建立的金朝,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满族人建立的清朝,等等。古代地理--春秋时十二诸侯国都城鲁——曲阜,今山东曲阜齐——薄姑,今山东博兴东北;后迁临淄,今山东临淄北晋——唐,今山西临汾西;后都绛,今山西翼城东南;晋景公迁至新田,今山西曲沃西南秦——原居雍,今陕西凤翔;献公迁至栎阳,今陕西高陵东北;孝公迁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楚——丹阳,今湖北秭归宋——商丘,今湖南商丘县卫——朝歌,今河南朝歌;后迁楚丘,今河南滑县东;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陈——宛丘,今河南淮阳蔡——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后迁州来,今安徽寿县北,以州来为上蔡,汝南为曹——曹,今山东定陶郑——新郑,今河南新郑燕——蓟,今北京市此外吴越也是春秋后期的强国。吴国都吴,今江苏苏州市;越国都会稽,今浙江绍兴市。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北京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宫。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6—1420),已有560余年的历史。故宫占地72公顷,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60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共有殿宇9999.5间,四周环以10米多高的城墙,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这座紫禁城四方均有高大的城门。故宫城的四角各有一座角楼,风格独特,称为九梁十八柱。城中的大小宫殿70余座,按前朝后寝的布局,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以文华殿、武英殿为东、西两翼,称为前朝,即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盛大典礼的主要场所。后廷在前朝之后,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帝与后妃们居住及处理日常事物的地方。整个布局,沿着一条南北中轴线贯穿整个京城,南至永定门,北达钟鼓楼,全长约8公里。象征皇权的宝座就设在这条中轴线的中心点。宫殿房屋多为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庄严雄伟,金碧辉煌,凝聚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与技术的最高成就和独特风格。明、清时宫中曾发生火灾,几经修建,现存建筑多为清代前期重建,而大体上保持了明代初期的布局。其房屋间数,始终未达万间之整数。据说,作为天子的皇帝,绝不可与天上的玉皇大帝并驾齐驱,因而只得建成9999.5间,传为故宫建筑之奇闻。故宫建筑之奇,还有4排实心房,外观为房屋,而内部全为石墩,这是建筑师精心设计的防火墙;还有一奇,是钦安殿前的石刻。御花园内钦安殿前的颊杆石上,满雕水怪海妖、虾蟹鱼鳖等。传说此殿曾有一位真武大帝居住,明代嘉靖年间殿内失火,幸亏真武大帝率领鱼工蛇匠前来扑灭,故有此石刻。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东西宽500余米,南北长800余米,总面积44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集会,是世界最大的广场。广场北面正中的天安门城楼,原名承天门,建于明代永乐十五年(1417),已有570余年历史。清代重修后改今名。城楼高37.3米,再有5个拱门的城墙上筑有9开间的重檐歇山顶楼屋。这座庄严雄伟、金碧辉煌的城楼,原是明、清代皇城的正门,是中国古代最壮丽的城楼。新中国建立后,成为国家重大庆典以及国家领导人进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成了新中国的标志和各族人民团结的象征。其崇高的政治地位和高超的建筑艺术均为中外人士所瞩目。城楼两侧,原是封建皇朝按左祖右社的传统建立的太庙和社稷坛(古代的所谓宗庙社稷,是祖先宗法、国家政权的象征)。左侧的太庙是明、清帝王祭祖的宗庙,现为劳动人民文化宫,内有图书馆、展览室、学习班以及剧场、影院、球场等设施。右侧的社稷坛,是皇帝每年祭祀土谷神的地方,现为中山公园,内有兰亭、碑亭、唐花坞、保卫和平坊、长春园、桃园、愉园等名胜及音乐堂和儿童游乐场等娱乐设施。广场两侧分别为我国最大的会堂人民大会堂(西侧),以及我国最大的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东侧)。南面是我国最雄伟的人们英雄纪念碑。碑身通高37.94米,占地3000余平方米。整座纪念碑用1万块话花岗岩石和汉白玉砌筑。它座南朝北,正面是毛主席的亲笔题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是毛主席撰词、周恩来总理书写的碑文,碑座4面,镶嵌着10块大浮雕:《金田起义》、《焚烧鸦片》、《武昌起义》、《五卅运动》、《八一南昌起义》、《抗日敌后游击战》、《胜利渡江,解放全中国》、《支援前线》和《欢庆胜利》。这些两米高的浮雕,总长40.68米,工雕塑了191个人物,展示了近100余年我国人民革命斗争的重大史迹,是我国现代雕塑艺术的珍品。广场中心是我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1949年10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墙上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现存中国革命博物馆)。天安门城楼已从1988年元旦起,对中外游人开放参观。--京杭大运河地理知识我国古代工程伟大、历史悠久的南北大运河,与万里长城齐名,居于世界著名古运河之首。古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公元前485年,吴国开凿邗沟,长150余公里,为沟通长江与淮河之间的河道。隋炀帝于大业元年至六年(605—610),征调民工200余万,扩展为南北大运河,全长2700余公里,水面宽30—70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元代又将弓形运河改为南北直行,形成现在1794公里航程的运河路线,称为京杭大运大运河一般分为7段:1.通惠河(北京至通县);2.北运河(通县至天津);3.南运河(天津南至山东临清);4.鲁运河(临清至台儿庄);5.中运河(台儿庄至江苏淮阴);6.里运河(淮阴至扬州);7.江南运河(镇江至浙江杭州)。流经江苏省的古运河,长达690余公里,现已开辟扬州至苏州一段古运河线路,游程220公里,历时7日左右,可游全程,由南京乘车至扬州,然后乘舟游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也可选其中一段(如苏州至无锡,或扬州至镇江);或游南京市内一段(约一小时)。位于扬州市西郊的瘦西湖,是扬州蜀冈山水流入京杭大运河的自然河道,湖面瘦长,是一处风光秀丽、建筑精美的古典园林,游览面积32.4公顷,水面游程4.3公里。清代乾隆二十二年(1757),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诗会虹桥修禊曾在此举行,唱和诗者达7000余人,作诗数万首,合编成集达300三国州郡地理位置七星关: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传诸葛亮祭旗处。九江郡:治寿春。辖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地区,魏改淮南郡。下邳:国名(国与郡级别性质一样,国的行政首脑称相)治所在今江苏睢宁西北,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上郡:治所在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上党郡:治所在壶关,辖晋东南。上庸郡:汉末始置,治所在上庸,在今湖北竹山西南。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东,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即此地。山阳郡:山东金乡西北。广陵郡:治所在今扬州西北,当时属于徐州管辖。小沛:即沛县的别称。义阳郡:湖北枣阳东南。子午道:从长安东南的杜陵穿秦岭到汉中的通道,南口在今安康。天水郡:治所在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东汉时曾叫汉阳郡,魏又改为天水。五原郡:治所为九原,在今内蒙包头西北,吕布为五原人。五丈原:在今陕西歧山南,斜谷口西。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即今太原市西南。中山:汉时郡、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长坂:在今湖北当阳东北。长沙郡:当时治所在临湘,即今湖南临湘。乌林:孙刘破曹处,今湖北洪湖县东南,长江北岸的乌林矶。巴东郡:汉末刘璋设,治鱼复,即今四川奉节东。巴郡:原来的巴郡在刘璋时被一分为三,分巴东、巴西和巴郡,巴西治阆中(今阆中),巴郡治江州(今重庆)左冯翊:汉时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三辅,即把京师附近地区归三个地方官分别管理。左冯翊、右扶风既是官名,也是行政区名。魏改冯翊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右扶风:见上条。魏改扶风郡,治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右北平:治平刚,在今辽宁凌源西南。公孙瓒曾领此郡。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为交州和交址郡治所。平原:有时称郡有时改国,治所均在今平原县西南。东平国:治无盐,即今山东东平。东郡:辖鲁西和豫东北,治濮阳(今河南濮阳西)。东莞郡:汉末设,治所在今山东沂水东北。东海郡:治郯(今山东郯城北),陶谦时为徐州治所在郯,后迁到彭城。北地郡: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北海郡:有时称国,治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卢龙塞:即今河北喜峰口。代郡:治代县,今河北蔚县西南。白马:在今河北滑县,当时在黄河南岸,与北岸黎阳津相对。白帝城:在四川奉节白帝山上,是东汉处公孙述建,他自以为是白帝,故命名。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东)。永昌郡:辖今云南大理及哀牢山以西,治不韦,即今云南保山东北。弘农郡:治弘农县,即旧函谷关地,在今河南灵宝北。辖黄河以南,宜阳以西。辽东郡:治襄平,即今辽阳。辽西郡:治阳乐,即今辽宁义县西。西县: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屯兵处,在今甘肃天水西南。西河郡:汉时西河郡辖今内蒙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地区。治兹氏,即今汾阳。扬州:汉扬州包括江苏的江南、安徽的淮河以南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三国时魏、吴各有扬州,吴扬州治建业,魏扬州治寿春。夷陵:在今湖北宜昌东南。吴后改西陵,晋又改夷陵。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延津:今河南延津,当时在黄河以南。从延津东北至滑县的渡口,也统称延津。合浦郡:治合浦,在今广西合浦东北。会稽郡:治三阴,即今绍兴,辖浙江的钱塘江以南和福建。后吴又增设临海、建安等郡,辖地缩小。交州:东汉交州治番禺,即今广州,辖今两广及越南北部。吴分交州为交州和广州,广州治番禺,交州治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交州辖今越南北部和两广的雷州半岛和钦州地区。三国时代的地理位置东汉末年荆州分为七郡:南郡,南阳,江夏,武陵,零陵,桂阳,长沙。到了三国时期,为魏吴两家瓜分,魏占据南阳,南郡北部,其余为吴国领土。江夏在江陵的右上方,江夏并不是一座城。荆州指的上述的七郡,是一个整体,黑色的代表州治(相当于现在的省会),魏国的代表宛县(今河南南阳),是三国时魏国荆州的州治所在,吴国的代表江陵(今湖北江陵),是吴国荆州的州治所在。魏蜀吴三国势力范围:在乱世枭雄曹操的雄才大略和统率之下,势力最为雄厚,主要势力范围在长江以北地区。为三国之中最为辽阔的军阀势力。曹操发迹于许昌,后挟天子令诸侯,灭袁绍,夺徐州,诛吕布,败刘备,直逼江南。所经之所纷纷降之。阵营领袖:曹操势力范围:长江以北大器晚成的刘备刘皇叔在乱世之中戎马半生,经历了无数的失败和挫折。后皇叔三请卧龙于草庐之中,与其商谈天下之势,定天下三分有其一。卧龙初出茅庐便火烧博望坡,大败夏侯,后攻占荆州为根据地向西蜀地区扩展。阵营之中大都为万人敌的武将。例如过五关斩六将的美髯公,喝断当阳桥的燕人张翼德,长坂坡七进七出的常山赵子龙。再加上计谋百出的诸葛孔明,西蜀成为了一股独特的力量对抗着曹操的进攻。阵营领袖:刘备势力范围:成都地区自孙坚以后,孙家三代经营江南地区。拥有称霸天下的雄心和才能的孙策遭到谋杀之后,其弟孙权代位。依孙策遗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偏安于江南,远离中原战火。为躲避战乱的北方人民纷纷涌入江南,为其带来了丰富的技术和劳动力。虽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众筹合作分红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冷链物流与生鲜超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录音室装修发包合同
- 农贸市场改造项目申请报告
- 2025年度原创动画版权转让及衍生品开发协议
- 中国医用X射线管市场竞争策略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农村唱大戏合同范本
- 开瓶器项目立项审批报告
- 个人房屋销售合同范本
- 中国塑料钮扣市场竞争策略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越野车改装方案
- 修辞手法在计算机语言学中的应用
- 装修施工规定(十四篇)
- 消防工程维保方案三篇
- 高考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教案
- 空间向量求线面角
- 阅读与思考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课件
- 试产到量产项目转移清单
-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理 01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理概述-2
- 2023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含答案版
- 葛传椝向学习英语者讲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