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群文联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群文联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群文联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命个体的挣扎与突围——《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群文联读教学设计【素养目标】1.梳理故事情节。2.感受作品中人物的魅力,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根源,认识旧社会封建制度的罪恶本质。3.学会正确认识并对待人生中的逆境。【教学重点】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根源【教学难点】探究作品的深层意蕴【教学方法】1.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任务驱动、教师点拨,师生研讨。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一、导入鲁迅先生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祥林嫂在雪夜的祝福声中悄然凄惨的死去;林冲在风雪夜的山神庙外怒杀仇人,潇洒离去。两个人都隐忍沉默,为什么最后两个人的选择却截然不同呢?这节课让我们走进《祝福》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来看人物命运的挣扎与突围。二、活动构建任务一析情节请以祥林嫂、林冲为中心,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故事情节。补充:《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前情后事前情: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他的上司太尉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高俅及手下陆虞候设下一条毒计,让林冲买了一把宝刀,然后高俅命令林冲带宝刀入府,乘机诬陷林冲阴谋行刺,林冲因此被刺配沧州。押送的公人被陆虞候买通,在去沧州的路上,多次想杀害林冲,幸亏被鲁智深救下,安全到达沧州。后事:林冲逃到柴进家里,柴进又介绍他到梁山,成了农民起义军的一员。祥林嫂:丧夫后逃到鲁镇做工;被婆婆抓回强卖到贺家墺,逼迫祥林嫂与贺老六结婚;后夫病死,儿子被吃,自己被赶出家门;重返鲁镇遭歧视,被看成是“伤风败俗”的女人;捐门槛不被承认,沦为乞丐,凄惨死去。林冲:沧州遇旧、酒店密谋、买刀寻敌、看守草料、夜宿山神、雪夜报仇祥林嫂和林冲的命运是悲惨的。祥林嫂在面对不公的命运时,是否一直逆来顺受呢?林冲在面对奸人一次又一次的逼迫,是如何应对的呢?任务二觅挣扎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环境影响人的成长,但它并不排斥意志的自由表现。”祥林嫂和林冲在不幸的命运中是如何挣扎或抗争的?结果怎样?(小组交流讨论)祥林嫂的第四次反抗:本文运用了倒叙的叙述方法,祥林嫂在临死前碰到了“识字的,又是出门人”的“我”,问“我”灵魂有无的问题。可以看出她在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精神背负重压。祥林嫂面对封建礼教的迫害与摧残,不屈从于悲惨的命运,进行了“逃"“撞”“捐"“问”等抗争。——失败林冲面对奸人一次又一次的逼迫,终于“忍无可忍,无须再忍”,杀死了陆谦等人,上了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成功同样面对不公的命运,为什么一个成功了,一个却失败了呢?任务三挖根源任选两到三个角度评估主人公的生存指数(如生活需求、基本权利、人际关系、目标、价值感、文化制度等),探讨祥林嫂、林冲命运悲剧的原因。1.祥林嫂悲剧的原因学生展示思维导图教师小结: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祥林嫂甘愿受人奴役,她成长的社会环境使得她用封建思想去对抗封建礼教。她的人生理想仅仅是想“做稳奴隶”,但终究不被接纳,最后沦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下场。所以,祥林嫂的命运是一定要走向死亡的,她是非死不可的。生存指数:0齐读尾声的祝福景象,感受悲剧气氛:“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祥林嫂由于“祝福”而心灵崩溃,走上“末路”,她本人也犹如祭品,成为维护封建秩序的天地鬼神“歆享”的牺牲品。林冲悲剧的原因学生展示思维导图同样面对封建社会,为什么林冲没有像祥林嫂一样死去呢?老师补充点拨:林冲与祥林嫂不同,习武的生涯赋予他武人的血勇。北宋未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爆发。黑暗腐败的社会政治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生存指数:五颗星《水浒》中的侠客义士,不是从天而降的,他们原来就是细民,就是芸芸众生,就是被人欺压而无处诉说的苦人。他们在黑暗势力的压迫欺凌下,一忍再忍,一退再退,最后无处可退,无路可走,于是上演绝地反击——“撞破天罗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由任人宰割的细民,变成横行江湖的英雄。他们不但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还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他人的命运,甚至国家的命运。——鲍鹏山《新说〈水浒〉》总结:祥林嫂是对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不完全反抗,林冲是忍辱求安而不得已才奋起的对腐败政治的完全反抗,他完成了生命个体在社会环境重压之下的挣扎与突围。任务四联古今1.每个人在面对困境的时候,采用的突围方式都不一样。那我们延伸开去,想想古往今来,有哪些人选择在困境中挣扎与突围呢?他们成功了吗?“乐天派”——苏轼苏东坡被释放到黄州,过着凄苦而寂寞的生活。他虽然“只能在寂寞中惶恐”,产生“难言的孤独”,但同时困境磨炼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与山水对话,与古人交谈,向文学领域进军,成就了文学史上一代"大文豪"的美名,完成精神上的突围。当代中国保尔——朱彦夫2021年,一部电影《长津湖》把人们带回抗美援朝那段峥嵘岁月。17岁的朱彦夫在那场战役中失去双手双脚左眼,抱着残而不废的决心他回到家乡山东沂源县张家泉村,带领乡亲们一步步过上好日子,63岁时用无手之臂写就33万字自传小说《极限人生》。枪杆子、锄杆子、笔杆子,每一段人生,他都书写得如此精彩。朱彦夫用实际行动一次次地突围,完成了对生命的书写。2.生命总在突围的过程中不断收获,不断成长,不断淬炼,最终成为一柄无坚不摧的宝剑。当面对人生困境时,我们该如何实现人生的突围呢?请以“突围”为话题,举一个或几个事例,写一个200字左右的议论文段。点评:两个主人公,都是在吃人社会的外在环境步步逼来之时,或主动或被动地挣扎或反抗,或被环境消解,或得以实现自我的蜕变,实现人生的突围。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在面对困境时,应以什么为突破口呢?需要胆识、智慧、行动、持之以恒、合作、强身健体,掌握技能本领,开阔眼界,与时俱进等。三、作业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分析《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和《变形记》中格里高尔悲剧命运的原因,想想他们能否实现突围,又该如何实现自身的突围。四、课堂小结“发之以勇,守之以专,达之以强。”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勇做逆境中的突围者!课后反思根据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教学要求,本节课以阅读与写作为主,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回归文本的基础上挖掘文本背后的内容,领会作家对社会现实和人生世相的深刻洞察,拓展视野,体会其对旧世界、丑恶事物的批判意识。鉴赏小说情节,横向比较人物的异同,思考人物命运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体悟人物命运的挣扎与突围,深入挖掘小说主题。本节课采用层进式课堂结构。教学目标明确,思路较为清晰,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展开,问题设置环环相扣,从课内到课外,从古到今,从经验到方法,从作品到人生,引导学生积极应对人生中的逆境,找寻出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思维导图的呈现等方式,深入浅出的探讨祥林嫂和林冲悲剧命运的原因,与文本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对话。在此过程中,我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适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和总结。罗生布拉特曾说:“阅读材料、阅读情境与阅读者的心境呈现某种一致性时,那么阅读的效果就好。”创设阅读与鉴赏情境的最大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通过分析祥林嫂和林冲身上的抗争烙印,我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发掘作品背后对于社会的批判,感受人物命运的挣扎与突围。同时,设置了以“突围”为话题的写作环节,以写促学,在学中有所悟,从而学会观察社会,思考人生,紧跟现实,营造积极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