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交往===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_第1页
师生交往===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_第2页
师生交往===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_第3页
师生交往===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_第4页
师生交往===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6.2师生交往1.道德修养

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能积极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形成尊重、理解、平等待人的道德修养;培养尊敬老师的道德品质。2.健全人格能够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情感;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重点】理解教学相长。【教学难点】积极与老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掌握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核心素养自主预习:1.如何理解“教学相长”(含义)?2.怎样构建“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3.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4.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什么?5.为什么要尊重老师?6.如何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7.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教学相长01王老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师生关系?班主任王老师建立了班级QQ群和微信群,经常和学生在网上进行适时地交流探讨,同学们从王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解决学习问题和心理困惑的方法,王老师也通过同学们的信息反馈改进了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教学相长教学相长?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与老师交流互动,促进老师更好的“教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1)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2)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学生角度)(3)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老师角度)(P66第一段)1.怎样理解教学相长?(P66第一段)《师生交往》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数学课上,李明发现,老师对一道数学题的解题方法比较繁琐,可能存在一些不妥之处,而自己的解法更简单。他想:到底要不要跟老师说呢?怎么说呢?终于等到下课铃响后李明走向老师,他真诚地和老师交流了自己对那道数学题的见解后,并分享了自己的解法。老师表扬了李明并完善了那道题的解法。大家都赞扬李明的表现。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李明是怎么做的?笔记区(1)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2)要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观点和见解,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3)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

,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2、新型的师生关系对我们的要求我们要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不骄傲自满,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解,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如果被误解时,要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学会宽容、体谅老师,在合适的场所和时间,用适当的方式向老师解释。)2.怎样做到教学相长?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如何认识墨子训徒

墨子对弟子要求非常严格,尤其对耕柱子。耕柱子犯了些许错误,墨子就会狠狠地批评他。耕柱子觉得自己非常委屈,很没面子,心里过不去。

耕柱子说:“论才智和学习精神,我不必别人差,为何老师对我这么严格,经常批评我呢?”墨子听后,拍拍他的肩膀说:“(假如)你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好马和一头黄牛来驾车,你是要鞭策马还是要鞭策牛呢?”耕柱子说:“我当然将鞭策好马了。”墨子说:“为什么要鞭策好马而不鞭策牛呢?”耕柱子说:“好马才值得鞭策。”

墨子说:“我也认为你值得鞭策,所以才对(你)严格要求。”耕柱子醒悟了。你如何看待老师的批评?(1)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要主动参与、勤学好问。

①要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观点和见解。

②要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2)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①对待老师的表扬。我们不骄傲自满,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②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2.怎样做到教学相长?

小结①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②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③把注意力放在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3.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小结视频反映了师生之间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1、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厦门大学原校长王亚南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他十分珍惜难得的求学机会,尊重老师,虚心求教。上大学时,有一位老师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很多同学对他十分挑剔,不够尊敬。而王亚南却认为人人皆有所长,仍然十分尊敬这位老师,认真地听课,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知识和道理,两人经常探讨学术上的问题,成为了朋友。一次,那位老师看见一些同学只顾埋头读书而忽视了体育锻炼,就建议同学们每天至少走十里路,一些同学不以为然,王亚南却觉得很有道理,一直坚持锻炼,再忙也不停歇。

王亚南后来一直和那位老师保持联系,时常关心老师。他常说:“听老师一句话,学生受用一辈子。”探究与分享P68:王亚南与老师的交往经历对你的启发。我们要学会尊重老师。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2.怎样和老师建立良好(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呢?1937年1月,老师徐特立60岁生日时,毛泽东写信祝贺,心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2014年9月9日,习近平说:“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交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相关链接P69:两位主席的话对你有何启示?(是什么)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成果等。(为什么)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怎么做)尊重老师不仅体现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①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笔记落实

2016年9月9日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来到母校北京八一学校看望师生。78岁的田潞英满头银发、精神矍铄,她曾担任习近平小学四年级时的班主任。她对当年这位学生的印象是:“特别厚道、老实”“善良”“尊敬老师”几位名人的故事对你有何启发?②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电影《老师你好》片段中,学生因无视课堂要求,恶意破坏老师的自行车。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你与老师发生过矛盾吗?发生矛盾后你是如何处理的?a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b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c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d求同存异,主动关心方法与技能:P69③学会正确处理与老师发生的矛盾①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②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精神成长的引路人。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③学会正确处理与老师发生的矛盾。2.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亦师亦友”的)关系?笔记落实①②③P69课堂小结师生交往教学相长亦师亦友含义: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怎样做到①主动参与、勤学好问。②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③分享学习感受、学习成果促进师生共同进步。④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含义: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怎样建立⑤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⑥平等相待、相互促进,和老师成为朋友、

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⑦学会正确处理与老师发生的矛盾。学习生活1.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以下做法错误的是()A.言听计从,因为老师是我们的指导者和引路人B.主动参与、勤学好问C.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观点和见解D.与老师分享学习感受、学习成果2.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下列选项符合这一状态的是()A.甲同学敬畏老师,路上遇到老师故意绕道走B.乙同学性格开朗,经常与老师开玩笑、取绰号C.丙同学在课余时间与老师共同探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D.丁同学向班主任提出了班级管理的不同意见,班主任很生气AC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尊敬老师,对老师有礼貌,和老师交朋友。下列不属于尊敬老师、礼貌待师的行为是()A.见到老师主动问好B.课堂上发现有错,马上站起来纠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