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与社会资本的整合_第1页
非营利组织与社会资本的整合_第2页
非营利组织与社会资本的整合_第3页
非营利组织与社会资本的整合_第4页
非营利组织与社会资本的整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营利组织与社会资本的整合

一社会资本的形成由扩大的社会主体构成在政治经济体制下,党和政府集中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和层次的权利,形成了以“一政两政”、“一政两政”、“政与社会”为基本特征的高度集权的金字塔结构。这一组织体系只提供纵向联系的途径,各个单位按照“条块”的隶属关系,直接对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单位之间的关系由计划加以调节,不存在也无须存在直接的相互之间的联系。在这种传统的组织体制下,国家通过计划控制的手段,通过各种形式的单位来组织和管理全部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使得单位组织职能强化,几乎涉及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从住房到公费医疗,从工资、各种福利待遇到退休养老以及子女的入托、上学、就业等都要依靠单位。个人依附于单位,单位依附于国家,单位成了连接国家与个人的唯一中介,有人称之为“单位所有制”。社会成员价值观念呈现高度一致性,片面强调平均分配、国家利益的至上性、社会成员的服从意识等。国家以单位为中介依靠等级命令、习惯、习俗、道德规范等非正式制度控制个人的行为。这一时期的社会资本具有纵向性、依赖性、同质性、非制度性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放松了对企事业单位的控制,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部分地向社会转移。社会中产生了游离于“单位所有制”之外的新的组织要素,如个体户、私营企业等,同时还出现了独立化和分散化的经济活动主体,如农村中分散的生产经营者。改革引起了利益的分化,产生了多层次的利益和利益主体。单位不再是个人利益的唯一载体,个人的利益需求日益多元化,同时形成了新的利益群体。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促使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尺度、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诸方面的多元化,进而促使了人们多元化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在这种形势下,旧有的以单位为载体的社会资本不断受到侵蚀。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庭和血缘关系,家庭在中国社会资本中处于重要地位,大部分的社会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血缘关系的延伸和扩展。中国社会资本的主要载体是单位、家庭、学校、乡邻等,这些社会组织正是依靠大规模的社会资本以及规范结构来迫使人们履行义务,保证人际间的信任关系,并维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随着家庭功能的削弱,“单位所有制”的解体,户籍制度的开放,人口的频繁流动,人际间的密切交往,社会资本原有的载体受到严重冲击,旧有的社会资本不断受到侵蚀。由于社会资本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充,从而造成了一种真空状态。因此,在现代社会组织中,急需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来培育、整合社会资本,这种新的组织形式在科尔曼看来就是“有意创建的社会组织”,或者称为“法人行动者”。(1)本文拟从组织体系的角度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非营利组织在社会资本形成中的作用及表现。关于社会资本国内外学者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有的从经济学角度,有的从社会学角度,还有的从政治学角度分别作出界定。对社会资本的界定除了由学者们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决定外,还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有直接关系。皮埃尔·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的或者潜在的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有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2)科尔曼从功能的角度定义社会资本,认为社会资本就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源财产。其表现形式为:义务与期望、信息网络、规范与有效惩罚、权威关系等。它的功能主要是保障和社会支持。帕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那些可通过协调行动而提高社会效能的特征,比如信任、规范及网络。(3)亚历山德罗·波茨的观点是:“社会资本指的是,处在网络或更广泛的社会结构中的个人动员稀有资源的能力”。(4)我国学者边燕杰认为,“社会资本是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5)。这种联系分为横向、纵向和社会联系,这些联系都是社会资本。杨雪冬认为,“社会资本是处于一个共同体之内的个人、组织(广义上的)通过与内部、外部对象的长期交往合作互利形成的一系列认同关系,以及在这些关系背后积淀下来的历史传统、价值理念、信仰和行为范式”。(6)从以上关于社会资本的界定中可以判断出,社会资本强调集体行为的重要性,强调畅通的关系网络、自治的契约以及相互间的信任的重要性,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王名教授把非营利组织定义为: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组织。(7)在不同的国家非营利组织又被称为独立部门、志愿组织、第三域等。从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实际状况看,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本质性特征是其半官半民性。从组织理论的角度看,非营利组织具有类聚性、中介性以及网络性。类聚性是指非营利组织是源于成员某一方面社会关系的共同特征,如性别、职业、身份、兴趣等,为成员多元化的社会参与和横向联系提供了一种渠道和途径。中介性是指非营利组织在政府、单位和个人之间以及单位和单位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建立非行政的联结方式和沟通渠道。网络性是指非营利组织在权力和沟通上不存在等级制度,每个作为网络组织成员的单位或个人,都可以作为网络的中心,即以自己为中心去扩展平等的横向间的联系。半官半民性是指非营利组织的成立是为了满足政府和社会的双重需要,利用政府和民间的两种资源,在活动方式上既有自治的一面,又接受政府的管制,是“双轨制”的产物,具有明显的过渡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一场“非营利组织革命”,在我国,非营利组织始终是与“桥梁”、“纽带”、“中介”联系在一起的。对社会资本的研究是建立在对社会网络的研究之上的。社会网络是一个结构性概念,它可以定义为一个由某些个人、组织间的社会关系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而整个社会则是一个由相互交错或平行的网络构成的大系统。(8)而非营利组织从组织的角度看即是一个社会网络。非营利组织是一种反映凝聚情感的机制(9),在这种机制下人们基于信任走到了一起,并进一步加深了这种信任关系。每一个非营利组织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目标而建立的,都形成或制定了成文或不成文的用以引导成员行为的规范。由此可见,非营利组织是凝结社会资本的网络和社会资本发展的表征。二从宏观层面研究社会资本以上从不同角度的社会资本的界定,都有其合理性,但又都有一个共同缺憾,就是他们大多主要从微观的个人层面来界定和研究社会资本,外延窄,很少涉及到组织层面或更宏观的层面。帕特南从宏观的角度研究国家和社会关系的社会资本形态,边燕杰研究了企业的社会资本。托马斯·福特·布朗根据系统主义的观点,把社会资本划分为嵌入自我、结构和嵌入结构三个层次,也即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分析层面(10)。杨雪冬把社会资本分为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本、组织拥有的社会资本以及整个共同体拥有的社会资本,但未加以详细的阐释。所以,在研究组织和更宏观层面的社会资本时出现了理论相对不足的问题。本文根据所有者的不同将社会资本分为个人社会资本、组织社会资本以及共同体社会资本,探讨非营利组织在三个层面社会资本形成中的作用。1、非营利组织为成员提供了更多的社会条件和信息,扩大了社会成员的认知和参与社会个人社会资本是指非营利组织成员个人与他人之间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彼此间的信任以及共同遵守的价值规范等。在传统社会,中国人作为个人所拥有的最主要的社会资本是以家庭为核心的血缘关系、以乡邻为核心的地缘关系以及以单位为核心的业缘关系。这种社会资本具有凝聚力强、整合度高的优点。但这种社会资本也具有排他性,只有靠近家族血缘关系才能被接纳,反之则容易被排斥。基于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社会资本过于封闭,将人们的社会关系网络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在这一范围内人们彼此信任,但这种信任的作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是以亲情为基础的,并以道德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作保证的。正如怀特利所言:“华人社会主要是由关系产生信任,而法制化信任很少”。(11)非营利组织在扩大个人关系网络以及建立基于法制化的信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非营利组织为人们在邻里、学校和工作单位以外提供了新的社会交往途径。有的非营利组织特别是一些联谊性组织,它的宗旨就是增进交往。还有的非营利组织则提供一种组织形式,使以往没有联系的社会成员走到了一起,形成一定的组织联系。这些团体举行的各种活动,也为成员创造出更多的交往机会,从而扩大了成员的社会交往圈。而且,由于非营利组织将一定区域内具有某种特质的主体纳入到一个组织,这就使得不同单位、不同部门、不同社会地位、不同专业水平的人通过非营利组织的联结而走到一起,甚至可以由于非营利组织的联系与外地同仁进行联络。根据马克·格兰诺维特的“弱联系”理论,拥有新信息的机会不是通过自身所在的本地网络,而是通过与本地网络有一定距离的弱联系获得的,其本地网络中的信息是本地普遍共享的,因而在部分地方行为是重复性的,而新信息来自非重复性。(12)与传统的社会资本的载体,如家庭、单位、学校等相比,非营利组织为成员提供的联系可能不是很密切,但却有利于成员获得非重复性的信息,进而扩大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而且,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同时拥有几个不同的非营利组织成员身份,这就使得这部分人拥有更多的非重复性信息。同时,非营利组织形成的关系网络重视人的个性,强调人的特殊性,倡导平等性和契约性,打破了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的限制,简化了人际交往的程序,大跨度地缔结了人际关系。非营利组织为成员个体之间的平行联系架起桥梁,而组织内外平行联系的多次重复则为公民之间从非合作博弈到合作博弈提供了前提,促进了自治性规范的形成。非营利组织是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每个非营利组织都有自己成文的章程或不成文的规定,在章程中都对成员的权利、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规范起源于成员保护自身利益的需求,更能为人们自觉接受。而且,规范是成员在非营利组织机构内平行交流的民主合作的氛围中协商形成的,自我约束力很强。同时,平行联系保障每一个成员的独立的平等的地位,较少产生等级压抑和被剥夺感,参与能够增强规范的科学性,增加规范执行的自觉性。规范的建立和执行,为相互间信任关系的形成奠定了制度基础。非营利组织成员在长期的互动过程中形成了普遍化互惠惯例,即我现在这样对你,希望你或者其他人能够相应地回报我。成员之间的协调和沟通放大了其他人值得信任的信息,为未来的深入协作奠定了基础。非营利组织通过自身的关系网络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扩展,从而引致不同家庭、不同地区乃至不同社会的陌生人之间合作的形成和展开。成员间的信任由于有健全的规范作保证,稳定透明而且可预测。因而其形成成本和监督成本要小得多,为信任提供了客观的保证。需要指出的是,不同个体拥有的社会资本在性质上和数量上都有很大差异,波茨认为这可以用嵌入网络的程度或类型的不同加以解释。林南认为,决定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有下列三个因素:一是个体社会网络的异质性;二是网络成员的社会地位;三是个体与组织成员的关系强度。(13)具体地说就是,社会网络的异质性越强,网络成员的社会地位越高,个人与组织成员的制约依附关系越弱,则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就越丰富。2、组织间的联系组织社会资本主要指非营利组织的关系网络,组织成员对组织的信任、认同等。非营利组织的关系网络主要包括纵向关系网络、横向关系网络以及社会关系网络。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对非营利组织实行登记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负责的体制。所以,其纵向关系网络主要是指与业务主管机关、登记管理机关、当地政府部门以及下属非营利组织的联系。在我国,党政部门掌握着大量的权力和资源,通过这种联系可以获得组织发展所需的各种物资、法律及政策方面的支持,并且可以提升组织的社会影响力。横向关系网络主要是指组织与其它非营利组织之间的横向联系,通过这种联系可以扩充组织的信息来源。横向联系多而广,组织的有效信息就多,可选择性就大。横向联系少而窄,组织就闭塞、机遇就少,只能在有限的空间求生存。社会关系网络主要是指组织领导者的社会关系。陈健民、丘海雄等在对广州市的社团的调查中发现,有半数社团的理事候选人,全部或部分由主管单位提名。不少社团虽有权自由选任领导,却仍邀请官员加入理事会,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官员拥有的权力和资源有利于社团开展工作。(14)非营利组织由于其可以不同程度地满足成员知识、情感、技术服务、互助协作等方面的需求,所以较容易获得成员的信任和认同。一个非营利组织并不能同时满足成员所有的需求,但只要能满足成员一种或一种以上的需求,他们就会对组织产生信任与认同,就会将组织认作自己的组织。当然,如果非营利组织能够满足成员的需求越多,他们对组织的认同感也就越强。有一点应当注意,非营利组织满足成员的需要,一般都是成员在工作单位或依靠个人所无法获得的。同时,成员对非营利组织目标的认同也可以加深其对组织的信任和认同。成员最初加入组织也是基于对组织目标的认同。一些非营利组织,如兴趣爱好协会等把成员当作服务对象,而成员也把非营利组织当作自己的组织,那么两者就会在目标上达成共识。非营利组织的资源动员能力也可以加深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由于其半官半民性,可以调动官方和民间两方面的资源为成员服务,满足成员的需求,进而也就获得了成员对组织的认同。非营利组织作为一个领域并不是分离孤立的领域,而是散布和潜伏于所有的社会行动之中。非营利组织领域通过那些中介机构,使个人得以分享富有意义的社会联合、民族文化的宝藏、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公共福利等。如果说私人领域建立了一个商讨价格的市场,那么非营利组织领域则提供了一个市场来建立社会价值和人际关系。3、非营利组织在组织体系整合中的作用共同体社会资本主要是指国家和社会整合后形成的关系网络、个人或组织对共同体的认同以及在整合过程中形成的规范、价值等。共同体社会资本能够维护共同体的稳定,保持共同体行动的一致性,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非营利组织是组织体系的粘合剂,如本文开篇所述,原有的组织体系是一个重纵轻横的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纵向的沟通通过行政命令加以实现,而横向的沟通则是通过计划手段加以调节,使得整个体系过于僵硬。非营利组织的出现为组织体系的纵向、横向沟通提供了新的渠道。经济体制改革后,企业不再依附于政府,而是以独立的身份出现在组织体系当中,这就需要建立起不同于以往行政方式的新的沟通渠道,而行业协会和企业家组织的出现则提供了沟通政府和企业的新途径。社会结构的分化,产生了新的社会成分和利益群体,它们需要代表其利益的组织出现,政府也需要通过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来实现对这些新要素的间接管理,律师协会、会计师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等身份性非营利组织正是满足上述需要的有效形式。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提供了层级结构所无法提供的横向联系,而横向联系的出现,是组织体系整合的关键要素之一。在原组织体系中,政府部门间分工明确,只呈现上下级之间的纵向连接关系,而不会出现部门间的横向联系。改革以来,出现了许多非常规的、计划外的社会经济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协作。这一矛盾是由非营利组织作为中介体加以解决的。非营利组织虽为群众组织,但由于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半官半民特性,它通过政府部门在非营利组织中的兼职者,可以与各个部门建立非正式的联结关系,实现部门间的横向沟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等经济组织要素间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横向联系,除了以合同、协议等为纽带的正式联合体外,非正式的松散的经济联合、沟通网络也很重要。非营利组织在建立这些非正式的联结关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纵向沟通和横向联系的形成,使非营利组织在组织体系中处于一个接点的位置。通过非营利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单位之间、个人之间、单位和个人之间在自愿、互利、互助的基础上,形成了直接的、多元的横向联系,实现了组织体系的弹性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