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外国语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10/21/wKhkGWV7hSyAICUXAAIF2Z_Tz5Y250.jpg)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外国语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10/21/wKhkGWV7hSyAICUXAAIF2Z_Tz5Y2502.jpg)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外国语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10/21/wKhkGWV7hSyAICUXAAIF2Z_Tz5Y2503.jpg)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外国语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10/21/wKhkGWV7hSyAICUXAAIF2Z_Tz5Y2504.jpg)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外国语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10/21/wKhkGWV7hSyAICUXAAIF2Z_Tz5Y25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外国语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7B.9C.10D.192.酚酞是常用的化学试剂,其化学式为C20H14O4,下列关于酚酞的说法正确的是()A.酚酞中含有38个原子 B.酚酞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酚酞遇到氨水会变红 D.酚酞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7︰23.对空气成分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 B.拉瓦锡 C.达尔文 D.牛顿4.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食盐⑤生石灰A.①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③④5.“化学为生命密码解锁”,DNA承载着生命遗传密码。胞嘧啶(C4H5ON3)是DNA水解物之一。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C4H5ON3是由三个元素组成B.C4H5ON3属于氧化物C.C4H5ON3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D.C4H5ON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116.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t1℃时,甲与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t1℃D.t2℃时,若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要蒸发掉较多水的是乙物质饱和溶液7.高铁酸钾(KFeO4)是一种新型的净水剂,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3 C.+6 D.+78.下列关于实验操作和目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小刀切割蜡烛,以研究石蜡的硬度B.将石蜡放入水中,研究石蜡的密度,以及能否溶于水C.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以研究白烟能否燃烧D.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如下图所示)约1秒后取出,以研究火柴梗能否燃烧9.以下物理量的单位为摩尔的是A.质量 B.摩尔质量 C.物质的量 D.式量10.许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关于溶液理解正确的是()A.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提高75%酒精的浓度B.将1gCaO投入到99g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1%C.常温下KNO3、Ca(OH)2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仍是饱和溶液D.将NaCl、蔗糖溶于水后,溶质均以分子形式存在11.泉城济南,山清水秀,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B.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C.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D.欢度春节时大量燃放烟花爆竹1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氧化铝AlOB.碳酸钙CaCO3C.氢氧化钙Ca(OH)2D.氯化镁MgCl213.某化学反应微观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该反应过程属于分解反应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定是分子1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15.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B.过氧化氢制氧气C.加热碳酸氢铵 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1)实验1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_____。(2)实验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维生素D2(C28H44O)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填最简整数比)。(2)维生素D2(C28H44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3)维生素D2(C28H44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保留一位小数)。(4)500g维生素D2(C28H44O)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克?(写出计算过程)18.(8分)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症状。如图为某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酸锌由______种元素组成。(2)葡萄糖酸锌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3)要满足儿童身体正常的需要,在某一时间段需要适量补锌。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________支?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仪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KMnO4粉末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此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发生装置中符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止KMnO4粉末_____.(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若需收集一瓶氧气用于铁丝燃烧的实验,应选择的发生与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填字母),收集完毕,用玻璃片的_____(填"光滑面“或"磨砂面")盖住集气瓶口。(3)用A装置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以下.目的是_____.(4)某同学用B装置制备氧气,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已破裂请你帮他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写一点原因即可)。(5)某兴趣小组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加热时间/min0t1t2t3固体质量/g26.023.416.416.4请计算:①共制得氧气_____g②计算反应前加入的二氧化锰的质量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故选B。2、C【解析】
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详解】A、酚酞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A不正确;B、酚酞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B不正确;C、氨水显碱性,酚酞遇到氨水会变红,故C正确;D、酚酞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故D不正确。故选C。【点睛】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3、B【解析】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结论。4、C【解析】
①浓盐酸有挥发性,质量变小;②浓硫酸有吸水性,质量增大,但是不会变质;③烧碱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会吸水潮解而且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质量变大且变质;④食盐可能会吸水潮解,质量增大,但不会变质;⑤生石灰是氧化钙,氧化钙和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甚至进一步会变成碳酸钙,质量变大且变质。故选C。【点睛】变质就是发生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5、D【解析】
根据元素、氧化物的概念,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详解】A、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C4H5ON3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故A错误;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4H5ON3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C、C4H5ON3是由分子构成的,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C错误;D、胞嘧啶(C4H5ON3)的相对分子质量=12×4+1×5+16+14×3=111,故D正确。故选D。6、B【解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详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所以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B、t1℃时,甲与乙两种物质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故B不正确;C、t1℃时,乙物质的质量分数为20%,乙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t1℃,故C正确;D、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乙物质的质量分数变化较小,所以t2℃时,若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要蒸发掉较多水的是乙物质饱和溶液,故D正确。故选B。【点睛】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用降温结晶法,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用蒸发结晶法。7、D【解析】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可得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1)+x+(-2)×4=0,解答x=+7;故选D.8、D【解析】
A、小刀很容易切下了蜡烛,说明蜡烛的硬度小,正确;B、石蜡放在水中,漂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密度比水小,且难溶于水,正确;C、能够点燃,说明能够燃烧,不能点燃则不能燃烧,正确;D、该步骤是为了探究火焰的内焰、外焰、焰心的温度高低,错误。故选D。9、C【解析】物质的量是表示微观粒子集体一个的物理量,它的单位是摩尔,物质的量符号为n,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故选:C。10、B【解析】
A.加热蒸发时酒精易挥发,不能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提高75%酒精的浓度,此选项错误;B.将1gCaO投入到99g水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质是氢氧化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氢氧化钙的质量大于1g,故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1%,此选项正确;C.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常温下Ca(OH)2的饱和溶液降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此选项错误;D.将NaCl、蔗糖溶于水后,NaCl以离子形成存在,蔗糖以分子形式存在,此选项错误。故选B。11、D【解析】
A、对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再排放,可防止赤潮的发生和水体的污染,故选项错误;B、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以及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既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它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故选项错误;D、燃放鞭炮会生成空气污染物,不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正确。故选D。12、A【解析】
A.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不是AlO,选项错误;B.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3,选项正确;C.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H)2,选项正确;D.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2,选项正确,故选A。【点睛】氧化铝的全称是三氧化二铝,全称中元素名称前面的数字就是化学式中元素原子的数目。13、A【解析】
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所以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由图可知该反应方程式为:。【详解】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错,符合题意;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对,不符合题意;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的反应,符合“一对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C对,不符合题意;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定是分子,比如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保持氧气助燃性的最小微粒是氧气分子,而不是氧原子,D对,不符合题意;故选A。14、C【解析】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的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睛】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5、A【解析】试题分析: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物有两种,产生的物质只有一种,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物中有氧气参与,又属于氧化反应。故选A.考点:反应的类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不易溶于水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碳+氧气二氧化碳【解析】
(1)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时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木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点睛】根据气体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大小及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11:43964.0%20.2(过程见解析)【解析】
(1)维生素D2(C28H44O)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维生素D2(C28H44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维生素D2(C28H44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500g维生素D2(C28H44O)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答:500g维生素D2(C28H44O)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20.2克。18、四72∶111【解析】(1)葡萄糖酸锌是由碳、氢、氧、锌四种元素组成的;(2)葡萄糖酸锌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1×22)=72:11;(3)由标签可知,儿童1千克体重每日需要0.5毫克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1支含锌5.0mg体重为20千克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的数量为20kg×0.5mg/kg×12÷5mg/支=1支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艺术启蒙教育在学前儿童早期发展中的重要性
- 教育机构中的客户体验优化实践
- 校园文化活动在学生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 智能电教设备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案例分享
- 2025年江苏货运从业资格考试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科技助力现代小学语文听说训练新方法
-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家庭时间管理解决方案
- 科技引领的商业空间改造案例分析
- 2025年度离婚协议书附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费支付监管合同
- 2025年度教育行业劳动合同特征与教师待遇保障
- 2025年度厨师职业培训学院合作办学合同4篇
- 《组织行为学》第1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 市场营销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 护理指南手术器械台摆放
- 肿瘤患者管理
-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国航空部附件维修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行业政策及需求规模预测报告
- 《应收培训》课件
-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 2024年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