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亲情散文 阅读专项七年级新课标拓展现代文阅读考点演练(学生+解析)_第1页
02 亲情散文 阅读专项七年级新课标拓展现代文阅读考点演练(学生+解析)_第2页
02 亲情散文 阅读专项七年级新课标拓展现代文阅读考点演练(学生+解析)_第3页
02 亲情散文 阅读专项七年级新课标拓展现代文阅读考点演练(学生+解析)_第4页
02 亲情散文 阅读专项七年级新课标拓展现代文阅读考点演练(学生+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02亲情散文阅读专项七年级新课标拓展现代文阅读考点演练(学生+解析)亲情散文

01把握好朗读的重音与停连

文章的标题通常被称作文章的“题眼”。既然是“眼睛”,就一定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对文章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其中,散文作品自然也不例外,甚至因为篇幅短小、内容精炼、语言典雅、韵味无穷,其标题内涵一般比较丰富,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理解文章的标题,有助于我们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倾向。

常见题型:

1.说说文章标题的作用。

2.文章以“×××”为标题有什么妙处?

3.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

4.文章的题目能否改成“×××”?为什么?

理解文章标题的作用,首先要在读通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标题的含义,理解标题字面的含义、文中具体含义,理解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也就是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标题交代了哪些内容。主要指写作对象,以及事件发生的环境、背景等。

2.标题是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内容上可划分为四种: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凡是题目中有人、事、景、物四者之一,标题就具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作用。

3.题目是否点明或暗示了文章的主题。文章的主题主要有四类:一情——为了表述某种情感;二理——为了揭示某个道理;三义——为了褒贬人物的思想品质;四趣——为了表述人物的情趣、爱好、追求。标题中只要有表示情感、哲理、人品、情趣四者之一,这个标题便具备了点明文章主题的作用。

4.标题是否奠定了文章的基调。所谓文章的基调,就是读完文章以后,读到的内容能够给你带来情绪、情感、心理方面某种鲜明、突出的感受,这种突出的感受就是文章的基调。

5.标题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及其带来的艺术效果。比喻、拟人、夸张、反问、反语、双关是标题中经常使用的修辞手法。

6.标题是否运用了某种写作方法及其作用。文章标题常用的写作方法主要有设置悬念、对比、象征、渲染气氛、借景抒情、以小见大等。

7.标题是否点明了文章的写作线索。文章的写作线索大致可分为六大类:人、事、物、时、空、情。和题目相关的主要有两类:物、情。这两类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需要注意的是,在涉及标题作用的时候,并不一定这七个方面都会考到,一般会考到三至四点,但是需要同学们围绕这几个方面全面考虑,再判断应该写哪几点。

回答这类题型,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述:

这个标题交代了写作对象;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描写了…;点明(暗示)主旨,表述了…;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写法),形式新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

你学会了吗?我们来挑战一下下面的试题吧!

(一)柿树,故乡的一颗美人痣

刘福田

①秋阳,拂去蒙在尘封往事上的灰土,一树挂满红灯笼的柿子,让些许已经逝去的记忆,清晰而敏感起来……

②老家的秋,灿烂如火,在地头田畔三三两两生长的柿子树,欲黄还绿的叶子摇曳飞舞,枝叶间若隐若现,挂起一盏盏橘红色的灯笼,调皮地烘托着温暖与丰收。光影流动间,那一颗颗红红的柿子,挑开了记忆中的层层帷幕,满脑子里闪现的全是老家后院那棵大柿子树……

③据父亲讲,那棵柿子树至少已60岁高龄了。它高大的树干就有8米多高,巨大的墨绿色树冠,覆盖着方圆将近10平方米的空间,棕褐色的树皮已经斑斑驳驳,树心部分已空了。攀在地面的庞大树根像神话中龙的利爪,扎根在我家后院。

④每年春天,柿子树抽梢了,长出茂密的嫩叶,叶间枝头缀出点点乳白色花蕊。春风徐徐吹来,一阵阵浓烈的馨香沁人心脾,细小的花蕊招蜂引蝶,勤劳的蜂蝶呼朋结伴而来,为柿子树做媒传粉。

⑤入夏,雨后初霁,几声蝉鸣,那泛着浓绿光亮的树枝叶间,已点缀着时隐时现的小柿子,青青的小果粒像挂在碧空中的绿珍珠,让我们围着老柿子树屏息心醉。

⑥秋天,踏着细雨和凉风而来,那挂满枝头的柿子日渐成熟,棕褐色的小果皮已发出诱人的光泽,站在树底下,仰望着枝头沉甸甸的柿子,总禁不住口馋的诱惑。放学时,围着柿子树,捡着砖头块猛砸树干,有时也扛根竹竿敲打,偶尔掉下来个柿子,伙伴们就遍地寻找争抢,只要柿子一到手,也不用水洗便咬上几口,涩涩的苦味顿时溢满口腔,数不清吐了多少次,但还手握着,那种苦涩,填充了我童年的好多时光。

⑦直到爷爷把柿子打下来,奶奶用温水把它洗净,储藏在保持温水的大锅里,两三天后,爷爷就让奶奶拿出来给我和弟弟还有我的小伙伴们吃。显然,我们的亲朋邻居也都随着奶奶的方巾尝到了甘甜爽口的柿子。

⑧爷爷常说,人这一辈子,有时候就像这柿子,本身就是苦涩的,要经历些风吹雨打,日月磨难,才能先涩再甜。现在想来,爷爷的心也像这棵柿树一般,慈祥而深沉。

⑨柿树和老屋一样,是故土的象征。而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颗美人痣,长在思乡人的心上,永远不能剔除。

(选文有删改)

1.文中为什么要讲述有关大柿子树的动人故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述效果。(4分)

偶尔掉下来个柿子,伙伴们就遍地寻找争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欲黄还绿的叶子摇曳飞舞,枝叶间若隐若现,挂起一盏盏橘红色的灯笼,调皮地烘托着温暖与丰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标题有哪些好处?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外公,您看那梨花似雪

潘玉毅

①“梨花风起正清明”,又是一年清明到,风一起,梨花便纷纷从枝头落下,簌簌有声。顷刻间就白了地面,白了人间。

②外公过世已经十余年了,至今我仍会经常想起他。

③小时候,我是一个十足的“跟屁虫”,成天不是粘着外婆,就是跟着外公。偶尔我也会随着他们一起插秧,但总是插得横七竖八,能不能成活都充满了悬念。但外公从来不说什么,任由我随意发挥。即使有路过的乡亲提醒说:“这样插秧怎么可以,影响收成啊!”外公也权当没听见。

④外公是个退伍军人,平日里话很少,有时他一天下来所说的话,扳扳手指都能数得过来。他就像一头老黄牛,吃得了苦,受得了累,整天在地里忙活。那时我们吃的花生、毛豆、蚕豆、苋菜……但凡餐桌上能见到的蔬菜,基本上都是外公自家种的。小时候,我最爱跟着外公去田间地头。在那里,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在那片天然的乐园里,连泥土的气息都是那么清新芬芳。

⑤除了种地,外公还特别喜欢看戏。只要不是农忙时节,但凡本村或邻村来了戏班子唱戏,他都会欣然前去,一次不落。外公看戏,有时也会带上我。那时候我并不明白戏台上“咿咿呀呀”唱的都是些什么,并不了解其中的趣味所在。而外公每次都津津有味地看到散场才离开,当我问他戏曲的内容时,他才会简单地解释两句。那时一台戏结束时,很多观众都会往台边预置的篮子里投钱。我问外公,为什么散戏时,大家要往台上撒钱呢?外公说,那些演员出来讨生活不容易,挣些钱全凭乡亲们捧场。与很多观众不同,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掷。

⑥后来,彩色电视在乡村普及起来,戏班子进村的次数就少了。外公感慨地说:“电视的画面精致是精致,可是没有现场看戏的气氛和感觉。”每当这时,他便会讲传统戏文给我听,像锡剧《珍珠塔》“方卿见姑娘”选段便是我从外公那里听来的。很多年以后,当我跟外婆说起这些往事时,她都不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外公从不曾同她分享过,她自然想象不到一个不苟言笑、沉默寡语的老头子是如何酣畅快意地对孙辈讲戏的。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人,看似少言寡语、不喜言谈,但爱和喜好在他们的心中滋养了一大片美丽的花园,如果时机得当,多姿的花朵还会出人意料地开出园外。

⑦在漫长的一生里,我们每个人都会走过无数条路,但总有一条路是我们记忆和情感的归宿。从外婆家去公交车站的那条路,我已记不清走过多少次了。每次我离开外婆家时,外公都坚持要送我。短短的一段路,外公静静地推着自行车,与我同行。一路无言,但我的心里却是温暖且湿润的。后来,外公的身体越来越差,但他仍执意送我。明明推车的动作越来越迟钝,他却还是慢慢地随我走完去往车站的那条路。

⑧外公过世时,我尚在外地读大学。外婆怕影响我学习,便叮嘱家里人说:“阿毅离得那么远,就不要告诉他了。”所以我连外公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当我放假回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眼前像20年积攒的梨花同时飘落般,一片雪白。那一刻,我多么希望时光可以倒流,让我再看外公最后一眼。可是人生的路,并没有返程票。

⑨窗外,繁茂雪白的梨花不断地撕扯着我的记忆。我发现自己还有好多话想说,却不知该如何继续。这一刻,我已被回忆吞没。

⑩外公,您看那人间四月正梨花似雪……

1.选文中哪几件事体现了外公对“我”的爱?用简要的语言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具体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列词句。(6分)

(1)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掷。(品析加点词的表述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那里,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下面句子的含义。(3分)

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人,看似少言寡语、不喜言谈,但爱和喜好在他们的心中滋养了一大片美丽的花园,如果时机得当,多姿的花朵还会出人意料地开出园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段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中的外公是个怎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文章内容,理解标题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父亲的车后座

张风芹

①父亲节那天晚上,妹妹发过来一张图片,一个小女孩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妹妹说:“曾经,我们也这么小,父亲也这么年轻。”

②凝视那张图片,往日的时光如潮水一样涌过来,漫过心海。

③从有记忆开始,父亲就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那时候父亲在县城做木材生意。县城十天两个集,每逢集日,天还不明,父亲就蹬上那辆破自行车,颠簸在蜿蜒的乡间小路上,一去就是一整天,将近半夜才能回家,一年四季,风雨无阻。那时候我们都太小,根本不懂得父亲的艰辛,我们期盼的是父亲自行车后座上带回来的东西。最喜欢夏天,父亲会给我们带回来各种水果,桃、李、杏、枣、香瓜……年幼的我们只懂得填满我们贪吃的嘴,哪里知道那是父亲用省下的午饭钱给我们买的。那些水果是商贩散集后处理的,成堆廉价卖。就为能买到这些别人看不上的瓜果,父亲要在集市上忍饥挨饿一整天。

④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不只承载着他的劳苦,更承载着我们的快乐与幸福。

⑤上小学的时候,我每个学期都会参加一次乡联校举办的抽考比赛,每次都是父亲用自行车带上我去测试。那一天的父亲显得特别精神,平日里下巴上密密麻麻的胡茬跑得无影无踪,干裂、粗糙得像松树皮的双手洗得发白,他换上雪白的衬衫,蹬上一双崭新的千层底布鞋。父亲载着我一路颠簸,那条长长的土路,颠簸出我心里的感动,好几回我都忍不住靠着父亲的后背,父亲的后背真硬啊!那时,父亲正年轻。

⑥等到我去镇上读了中学,开始住校,父亲的破自行车也换成了崭新的大金鹿,那亮晃晃的自行车让我骄傲了好久。父亲去镇上的时候就会顺路绕到学校门口等我放学,崭新的自行车后座上带着给我的衣服被褥,或者草席蚊帐。等我放学后飞快地跑到父亲面前,父亲就会变戏法般从衣兜里掏出来一个大纸包,大纸包里常常是两个香喷喷的羊肉大包,或者两个撒满芝麻的吊炉烧饼。虽然我不忘把包子烧饼举给父亲一个,可是父亲却从来都不舍得咬上一口。

⑦结婚后,我们住在县城的出租屋里,冷暖温饱依然让父亲牵肠挂肚。每年,麦子收了,父亲送来麦仁和白面,说是新麦子格外好吃;玉米长成了,送来成袋的嫩玉米,说孩子们都爱吃这口;树上新打下来的红枣,地里刚摘的毛豆,母亲腌的咸鸭蛋,刚开封的西瓜酱。近四十里的土路,父亲蹬着那辆由新变旧的自行车,一样一样都给我们送到了跟前。我常常心疼不再年轻的父亲,忍不住埋怨他:“蹬车这么远,路又不好走,何必非要送来呢,等我们回去再吃也不迟啊!”父亲不生气,一边逗弄着孩子一边说:“我想来看看孩子了,这一点儿路算个啥!”我忍不住鼻子酸酸的,两眼含泪,坐在父亲车后座上的一幕幕情景又浮现在眼前。我真想再回到小时候,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和父亲一起回家。

⑧父亲老了,蹬自行车费力了,就换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这次后座特别宽敞,可以带上母亲一起来城里看孩子。父亲高兴地对我们说:“你们放假的时候,我来接你们回家吧!这车后座像沙发一样舒服呢!”

⑨可是,我们还没来得及坐上那像沙发一样舒服的车后座,父亲就和我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悄悄地离去了,留下那辆新崭崭的三轮车和那辆破自行车默默地停放在老院里。

⑩父亲,今夜有月,月明风清,梦里,驾上您的三轮车再来看看吧,我想您的车后座了。

(选自《特别文摘》2020.05,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④段是过渡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B.第⑤段中画线句是对父亲的外貌描写,从中可以看出父亲对“我”参加抽考比赛的重视,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

C.第⑦段中,父亲面对“我”的埋怨之所以并不生气,是因为父亲脾气好,不和“我”计较。

D.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以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与父亲的车后座有关的几件事,流露出浓浓的父爱,表述了对父亲的感激、怀念之情,具有拨动心弦的力量。

2.文章以“父亲的车后座”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我”的父亲一路颠簸为“我”送吃的,让“我”“两眼含泪”。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的泪水中包含着怎样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还没来得及坐上那像沙发一样舒服的车后座,父亲就悄悄离去了。”文中父亲的悄悄离去给留下了无尽的思念。读完本文后,相信你一定有许多感触,请你把它写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2把握好朗读的重音与停连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文章离不开抒情,抒情是一种重要的表述方式,是文章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重要手段。抒情的方式一般分为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不借助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它的特点是既不凭借任何外物,也不讲究含蓄委婉,而是直截了当地宣泄,毫不遮掩地袒露。这种抒情方式显豁直白,往往以坦率和真挚打动人心。

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相反,不直接宣泄或倾吐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而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渗透,把感情融于形象之中,借助具体的人、事、物、景,使抽象的主观感情客观化、形象化。其特点是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间接抒情的具体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寓情于事。就是把抽象的感情寓含在具体的叙述、描写中,让感情通过事实的描述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②寓情于景。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助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③寓情于物。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看似只描写物象,但所要表述的思想感情其实已经寄寓在对物象的具体描绘中了。④寓情于理。借助富有哲理性的议论文字来抒情,强化的情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让读者从中得到某些启示。

常见题型:

1.本文或某段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作用?

2.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3.文中的哪些细节令你感动?为什么?

4.比较两段文字抒情方式的异同。

抒情是表述方式的一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属于表现手法,大多数时候会和其他考点结合起来考查。一般情况下,首先要区分并判断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然后结合文本内容体会其作用,往往与主题的表述密切相关。

如果句段中有直接对有关人物或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词语,比如“喜欢”“热爱”“痛恨”等,我们由此可以判断是直接抒情。例如:

1.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这句话属于直接抒情。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啊”“爱恋”等词语直接抒发了对雨的喜爱之情。

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这句话属于直接抒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比作“荷花”,把“母亲”比作“荷叶”,抒发了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无私以及那份淡淡的温暖,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如果句段中有平实的叙事、景物描写、议论语句,往往属于间接抒情,结合具体内容,体会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例如: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本句为间接抒情中的寓情于理。“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一句富含哲理,揭示了文章主旨,暗示了中年人承受的扶老携幼的责任,对家庭的一种使命感,表现了人到中年的心情:亲人的平安、健康、快乐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回答这类题型,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述:

这个句子(这段话)运用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方式,抒发了…的思想感情。

你学会了吗?我们来挑战一下下面的试题吧!

(一)桐花声里燕子飞

郑小琼

①院子里有数棵梧桐树、榆树、槐树,以及几株苦楝树,春天来了一段时间了,那些榆、槐、楝早已舒展开已绷了一个冬天的愁容,只有临近水井的那几株梧桐树还没有一点儿绿意。春风又吹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牙瓣儿的楝花已撒满了整个院子,淡嫩淡嫩地铺着,你拿起扫帚开始清扫它们,等你清扫干净的时候,在不经意的抬头间,你发现井台边那几株桐树已露出了花骨朵儿了。又下了一场春雨,几个暖暖的春风天,那些桐花便一簇簇一束束地开了。

②村子里人忙着到庄稼地里去了,给隔冬的小麦锄草,或是准备牵牛耕田,浸种下泥,没有一个人有空闲去注意井边那几株桐树开花了。它们站在井台边,默不作声,寂寞地开着,老去,落下。幸好去年相识的几只燕子飞回了,它们落在那桐树上喃喃地说个不停。出了一趟远门,见了一些世面,燕子们有很多路上有趣的事儿同这位老友说。

③六岁那年,一个不小心,我的腿让开水烫伤,疼痛难忍,惊动了正在梧桐树下洗衣的母亲。她飞快地跑了过来,顺手从树枝上捋了一把桐花,放在手中揉搓,从那嫩嫩的花瓣儿中搓出一些汁来。母亲把它敷在我的伤口上,那尖酸的疼痛渐渐淡了下去。如今隔母亲在千里之外,离屋后梧桐也有千里之遥,再深的疼痛也没有母亲与梧桐了,只能自己贴上那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创可贴了。

④在故乡,无论谁家,只要生了个女儿,便总会在屋前屋后栽种数棵梧桐,以求女儿成凤凰时,将有梧桐栖,或者女儿们长大以后,用梧桐木做嫁妆。母亲说,我家井边的那几棵便是生我之时种的。它们在家里院落里开开落落有二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引来凤凰栖,却引来数只燕子在上面筑巢安家。母亲一直说,燕子是奔波命,年来年去,南来北往地奔波着。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但是人在异乡,也没有梧桐可栖。前些时候收到母亲的来信,说我的年龄不小了,家里的那几株梧桐树也有那么大了,是不是该砍了做嫁妆了。我没有回答母亲,只是在电话中问她梧桐树上的燕子们可好。

⑤昨夜又是一场春雨,想来在昨夜风雨中,故乡井边那几棵梧桐树又有多少桐花让风雨捋落下来,它们该顺着那涓涓细雨汇成的流水,入河,入江,入海,消融在世界的尽头。那在风雨中的燕子是否安好?

1.在“我”的故乡,为什么有些人家会在房前屋后栽种一些梧桐树?(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全文,说说为何说“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修辞手法角度分析下面语句的妙处。(4分)

春风又吹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①段中的画线句写出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表述了怎样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段文字是如何抒发感情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的爸爸会魔法

我爸爸是一名兽医,小时候,我最幸福的时光莫过于陪爸爸一起出诊,他会给我买一袋薯条和一瓶要用开瓶器才能打开的冰可乐。

那是我记忆里的夏天。爸爸的车在乡间公路上蜿蜒而行,我们几个孩子坐在车里。夏天的风混合着一股泥土和动物粪便的味道。时至今日,我还会把爸爸和这种味道联系起来,我知道常人难以理解。多年后,每每与之相遇,我都会暗自深吸一口气,让这种奇异的气息带我穿越到那年夏天,有爸爸相伴的那个欢乐的童年。

爸爸在安大略省西南部埃尔迈拉小镇当了40年的兽医。每天,他都会在不同的农场之间来来往往,他广交好友,喜欢和他遇见的每个人分享人生故事。

夏天真好。我不用上学,可以尽情享受一望无际的乡野。汽车在碎石车道上前行,我们坐在车里,学别人将胳膊伸到窗外。

车上,我们无话不谈。爸爸似乎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他喜欢听我们说话。天南地北地聊累了,我们就安静下来,看着汽车蜿蜒行驶一英里又一英里的路程。

我们的车开了多少英里呢?爸爸会魔法,居然能说出确切的数字。当时的我并未发现,其实他会看车里的里程表。

那么,爸爸是怎样在人烟稀少的乡间公路边为我变出小卖部的呢?他只是对这一带的环境了如指掌,所以每当前方有商店时,他会提前问我想不想吃零食。那时的我天真地以为小卖部是在爸爸的魔法下从天而降,落在街角的。如今,我长大了,却在几年前才揭穿爸爸当年的魔法,因为我内心有一种力量,想永远相信爸爸神奇的魔法。

爸爸的魔法总能创造奇迹。

大概在我6岁那年,一天,爸爸去接生小牛,带着我一起上路了。那是一个雪夜。爸爸把车停在路边,却找不到牛圈的下落。我默默地站在路边,我知道爸爸在身边,我什么都不用怕。

⑩黑暗中,有什么东西叮当作响,声音越发响亮,仿佛从四面八方传来。我当时不谙世事,以为那是圣诞老人乘着驯鹿雪橇来了,毕竟圣诞节快到了。我满怀期待地等待着。一道光在我眼前来回摇晃,我张大嘴巴,看见一匹马正拉着雪橇在我和爸爸身边驻足。

爸爸告诉我:“我们的车在雪地里开不动,他们派雪橇来接我们!”其实,那天夜里,那匹马拉着雪橇在黑暗中流浪,它在冰天雪地里冻成一团,爸爸发现了它,给了它一条以前给马盖过的毛毯。它钻了进去,依偎着爸爸的胳膊。那晚,我依稀只记得爸爸在雪夜里救了一匹马,这件事我毕生难忘。

爸爸的魔法传染了我。

爸爸给动物看病或是和农民朋友交谈时,同意我自由出入圈养动物的地方。有一次,我走进了猫圈,到处追赶着猫,想捉一只猫给自己当宠物。得手后,我抱着战利品自豪地回到爸爸身边。突然,农场主瞟了我一眼,愣了一会儿,说:“这猫还没驯化好。我第一次看见它这么听话地让人抱呢!”我眉开眼笑,把猫抱得更紧了。

多年后,爸爸的魔法依然还在。我结婚后,爸爸帮我买下了第一幢房子。他让我的儿子也感受了一回我的童年,当然,也有魔法。在夏天夹着泥土气息的风里,爸爸带我的儿子登门拜访了很多亲朋好友。

现在,爸爸不在了。我多么希望,在他有生之年好好报答他。因为他是我的父亲,给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因为他会魔法。

(选自《知识窗》,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通过哪几件事来展现爸爸的“魔法”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用词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那时的我天真地以为小卖部是在爸爸的魔法下从天而降,落在街角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爸爸发现了它,给了它一条以前给马盖过的毛毯。它钻了进去,依偎着爸爸的胳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两个片段,从抒情角度比较异同。(4分)

现在,爸爸不在了。我多么希望,在他有生之年好好报答他。因为他是我的父亲,给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因为他会魔法。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的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施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东西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和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粘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不觉得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1.简要说说文中母亲的优秀品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的白发“让我们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做简要赏析。(6分)

(1)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从修辞手法角度)(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从抒情方式角度)(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①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

B.第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C.第④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

D.第1段中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5.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情散文

01把握好朗读的重音与停连

文章的标题通常被称作文章的“题眼”。既然是“眼睛”,就一定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对文章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其中,散文作品自然也不例外,甚至因为篇幅短小、内容精炼、语言典雅、韵味无穷,其标题内涵一般比较丰富,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理解文章的标题,有助于我们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倾向。

常见题型:

1.说说文章标题的作用。

2.文章以“×××”为标题有什么妙处?

3.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

4.文章的题目能否改成“×××”?为什么?

理解文章标题的作用,首先要在读通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标题的含义,理解标题字面的含义、文中具体含义,理解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也就是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标题交代了哪些内容。主要指写作对象,以及事件发生的环境、背景等。

2.标题是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内容上可划分为四种: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凡是题目中有人、事、景、物四者之一,标题就具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作用。

3.题目是否点明或暗示了文章的主题。文章的主题主要有四类:一情——为了表述某种情感;二理——为了揭示某个道理;三义——为了褒贬人物的思想品质;四趣——为了表述人物的情趣、爱好、追求。标题中只要有表示情感、哲理、人品、情趣四者之一,这个标题便具备了点明文章主题的作用。

4.标题是否奠定了文章的基调。所谓文章的基调,就是读完文章以后,读到的内容能够给你带来情绪、情感、心理方面某种鲜明、突出的感受,这种突出的感受就是文章的基调。

5.标题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及其带来的艺术效果。比喻、拟人、夸张、反问、反语、双关是标题中经常使用的修辞手法。

6.标题是否运用了某种写作方法及其作用。文章标题常用的写作方法主要有设置悬念、对比、象征、渲染气氛、借景抒情、以小见大等。

7.标题是否点明了文章的写作线索。文章的写作线索大致可分为六大类:人、事、物、时、空、情。和题目相关的主要有两类:物、情。这两类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需要注意的是,在涉及标题作用的时候,并不一定这七个方面都会考到,一般会考到三至四点,但是需要同学们围绕这几个方面全面考虑,再判断应该写哪几点。

回答这类题型,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述:

这个标题交代了写作对象;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描写了…;点明(暗示)主旨,表述了…;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写法),形式新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

你学会了吗?我们来挑战一下下面的试题吧!

(一)柿树,故乡的一颗美人痣

刘福田

①秋阳,拂去蒙在尘封往事上的灰土,一树挂满红灯笼的柿子,让些许已经逝去的记忆,清晰而敏感起来……

②老家的秋,灿烂如火,在地头田畔三三两两生长的柿子树,欲黄还绿的叶子摇曳飞舞,枝叶间若隐若现,挂起一盏盏橘红色的灯笼,调皮地烘托着温暖与丰收。光影流动间,那一颗颗红红的柿子,挑开了记忆中的层层帷幕,满脑子里闪现的全是老家后院那棵大柿子树……

③据父亲讲,那棵柿子树至少已60岁高龄了。它高大的树干就有8米多高,巨大的墨绿色树冠,覆盖着方圆将近10平方米的空间,棕褐色的树皮已经斑斑驳驳,树心部分已空了。攀在地面的庞大树根像神话中龙的利爪,扎根在我家后院。

④每年春天,柿子树抽梢了,长出茂密的嫩叶,叶间枝头缀出点点乳白色花蕊。春风徐徐吹来,一阵阵浓烈的馨香沁人心脾,细小的花蕊招蜂引蝶,勤劳的蜂蝶呼朋结伴而来,为柿子树做媒传粉。

⑤入夏,雨后初霁,几声蝉鸣,那泛着浓绿光亮的树枝叶间,已点缀着时隐时现的小柿子,青青的小果粒像挂在碧空中的绿珍珠,让我们围着老柿子树屏息心醉。

⑥秋天,踏着细雨和凉风而来,那挂满枝头的柿子日渐成熟,棕褐色的小果皮已发出诱人的光泽,站在树底下,仰望着枝头沉甸甸的柿子,总禁不住口馋的诱惑。放学时,围着柿子树,捡着砖头块猛砸树干,有时也扛根竹竿敲打,偶尔掉下来个柿子,伙伴们就遍地寻找争抢,只要柿子一到手,也不用水洗便咬上几口,涩涩的苦味顿时溢满口腔,数不清吐了多少次,但还手握着,那种苦涩,填充了我童年的好多时光。

⑦直到爷爷把柿子打下来,奶奶用温水把它洗净,储藏在保持温水的大锅里,两三天后,爷爷就让奶奶拿出来给我和弟弟还有我的小伙伴们吃。显然,我们的亲朋邻居也都随着奶奶的方巾尝到了甘甜爽口的柿子。

⑧爷爷常说,人这一辈子,有时候就像这柿子,本身就是苦涩的,要经历些风吹雨打,日月磨难,才能先涩再甜。现在想来,爷爷的心也像这棵柿树一般,慈祥而深沉。

⑨柿树和老屋一样,是故土的象征。而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颗美人痣,长在思乡人的心上,永远不能剔除。

(选文有删改)

1.文中为什么要讲述有关大柿子树的动人故事?(4分)

答:文中讲述大柿子树的动人故事,交代了大柿子树的来历,后文由树及人,自然地引出爷爷耐人寻味的话语,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乡之情。

2.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述效果。(4分)

偶尔掉下来个柿子,伙伴们就遍地寻找争抢。

答:“偶尔”写敲打下一颗柿子的不易,“遍地”写伙伴们寻找的细心、争抢的激烈。两相映照,突出了柿子的诱惑力之大、伙伴们对柿子的喜爱之切,表述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

3.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欲黄还绿的叶子摇曳飞舞,枝叶间若隐若现,挂起一盏盏橘红色的灯笼,调皮地烘托着温暖与丰收。

答:这句话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一个个柿子比作一盏盏橘红色的灯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柿子的形象美;“调皮”一词赋予柿子人的情感,突出了故乡柿树丰收的场景,表述了对故乡柿子、柿树及故乡的热爱之情。

4.文章标题有哪些好处?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①文章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柿树比作美人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点明文章的描写对象;③以“柿树”为线索,贯穿全文;④把柿树与故乡联结在一起,点明主旨,抒发了对故乡的热爱与怀念之情。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标题作用的几个方面来考虑,可以看出本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通篇围绕“柿树”来写;同时,“故乡”二字也揭示了主题。根据这几个方面把解析进行整合即可。

(二)外公,您看那梨花似雪

潘玉毅

①“梨花风起正清明”,又是一年清明到,风一起,梨花便纷纷从枝头落下,簌簌有声。顷刻间就白了地面,白了人间。

②外公过世已经十余年了,至今我仍会经常想起他。

③小时候,我是一个十足的“跟屁虫”,成天不是粘着外婆,就是跟着外公。偶尔我也会随着他们一起插秧,但总是插得横七竖八,能不能成活都充满了悬念。但外公从来不说什么,任由我随意发挥。即使有路过的乡亲提醒说:“这样插秧怎么可以,影响收成啊!”外公也权当没听见。

④外公是个退伍军人,平日里话很少,有时他一天下来所说的话,扳扳手指都能数得过来。他就像一头老黄牛,吃得了苦,受得了累,整天在地里忙活。那时我们吃的花生、毛豆、蚕豆、苋菜……但凡餐桌上能见到的蔬菜,基本上都是外公自家种的。小时候,我最爱跟着外公去田间地头。在那里,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在那片天然的乐园里,连泥土的气息都是那么清新芬芳。

⑤除了种地,外公还特别喜欢看戏。只要不是农忙时节,但凡本村或邻村来了戏班子唱戏,他都会欣然前去,一次不落。外公看戏,有时也会带上我。那时候我并不明白戏台上“咿咿呀呀”唱的都是些什么,并不了解其中的趣味所在。而外公每次都津津有味地看到散场才离开,当我问他戏曲的内容时,他才会简单地解释两句。那时一台戏结束时,很多观众都会往台边预置的篮子里投钱。我问外公,为什么散戏时,大家要往台上撒钱呢?外公说,那些演员出来讨生活不容易,挣些钱全凭乡亲们捧场。与很多观众不同,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掷。

⑥后来,彩色电视在乡村普及起来,戏班子进村的次数就少了。外公感慨地说:“电视的画面精致是精致,可是没有现场看戏的气氛和感觉。”每当这时,他便会讲传统戏文给我听,像锡剧《珍珠塔》“方卿见姑娘”选段便是我从外公那里听来的。很多年以后,当我跟外婆说起这些往事时,她都不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外公从不曾同她分享过,她自然想象不到一个不苟言笑、沉默寡语的老头子是如何酣畅快意地对孙辈讲戏的。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人,看似少言寡语、不喜言谈,但爱和喜好在他们的心中滋养了一大片美丽的花园,如果时机得当,多姿的花朵还会出人意料地开出园外。

⑦在漫长的一生里,我们每个人都会走过无数条路,但总有一条路是我们记忆和情感的归宿。从外婆家去公交车站的那条路,我已记不清走过多少次了。每次我离开外婆家时,外公都坚持要送我。短短的一段路,外公静静地推着自行车,与我同行。一路无言,但我的心里却是温暖且湿润的。后来,外公的身体越来越差,但他仍执意送我。明明推车的动作越来越迟钝,他却还是慢慢地随我走完去往车站的那条路。

⑧外公过世时,我尚在外地读大学。外婆怕影响我学习,便叮嘱家里人说:“阿毅离得那么远,就不要告诉他了。”所以我连外公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当我放假回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眼前像20年积攒的梨花同时飘落般,一片雪白。那一刻,我多么希望时光可以倒流,让我再看外公最后一眼。可是人生的路,并没有返程票。

⑨窗外,繁茂雪白的梨花不断地撕扯着我的记忆。我发现自己还有好多话想说,却不知该如何继续。这一刻,我已被回忆吞没。

⑩外公,您看那人间四月正梨花似雪……

1.选文中哪几件事体现了外公对“我”的爱?用简要的语言概括。(3分)

答:①任由“我”将秧苗插乱,从不说“我”;②带“我”看戏,给“我”讲戏;③每次离开他家,他都坚持送“我”到车站。

2.结合具体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列词句。(6分)

(1)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掷。(品析加点词的表述效果)(3分)

答:“轻轻地”修饰“放”,写出外公放钱时动作之轻,表现了外公态度的庄重,突出了他对演员的理解和尊重。

本题考查对词语表述效果的理解。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加点词“轻轻地”写出了外公往篮子里放钱时动作之轻,表现了外公态度的庄重。结合“外公说,那些演员出来讨生活不容易,挣些钱全凭乡亲们捧场”可知,戏班子挣钱不容易,突出了外公对演员的理解和尊重。

(2)在那里,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3分)

答:运用排比手法,描绘了“我”跟随外公在田间地头玩耍时,欣赏到了大自然的有趣、美好,突出了“我”童年的快乐。

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记叙文语句的赏析可以从修辞手法、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写作手法等入手。解析一般包括:赏析角度十写出了什么内容十表现了什么特点(情感)。这句话运用了排比手法,“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都是“我”跟随外公在田间地头玩耍时欣赏体会到的,写出了大自然的有趣、美好,突出了“我”童年的快乐。

3.分析下面句子的含义。(3分)

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人,看似少言寡语、不喜言谈,但爱和喜好在他们的心中滋养了一大片美丽的花园,如果时机得当,多姿的花朵还会出人意料地开出园外。

答:生活中,有一类人不善言辞,却不乏对亲人的爱,也有自己的爱好专长,这使得他们的内心丰盈美好,而且在恰当的时机,这种丰盈美好就会显现出来。

4.结尾段有什么作用?(3分)

答:①照应文题和开头,结构严谨;②用第二人称直抒胸臆,表述了对外公的深切思念;③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5.选文中的外公是个怎样的人?(3分)

答:沉默寡言,吃苦耐劳,尊重他人,疼爱晚辈,有自己的爱和喜好。

6.联系文章内容,理解标题的作用。(4分)

答:①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将“我”对外公的怀念之情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梨花,使标题与主题、形式与内容相呼应;②“梨花似雪”,洁白而悲伤,赋予文章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三)父亲的车后座

张风芹

①父亲节那天晚上,妹妹发过来一张图片,一个小女孩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妹妹说:“曾经,我们也这么小,父亲也这么年轻。”

②凝视那张图片,往日的时光如潮水一样涌过来,漫过心海。

③从有记忆开始,父亲就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那时候父亲在县城做木材生意。县城十天两个集,每逢集日,天还不明,父亲就蹬上那辆破自行车,颠簸在蜿蜒的乡间小路上,一去就是一整天,将近半夜才能回家,一年四季,风雨无阻。那时候我们都太小,根本不懂得父亲的艰辛,我们期盼的是父亲自行车后座上带回来的东西。最喜欢夏天,父亲会给我们带回来各种水果,桃、李、杏、枣、香瓜……年幼的我们只懂得填满我们贪吃的嘴,哪里知道那是父亲用省下的午饭钱给我们买的。那些水果是商贩散集后处理的,成堆廉价卖。就为能买到这些别人看不上的瓜果,父亲要在集市上忍饥挨饿一整天。

④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不只承载着他的劳苦,更承载着我们的快乐与幸福。

⑤上小学的时候,我每个学期都会参加一次乡联校举办的抽考比赛,每次都是父亲用自行车带上我去测试。那一天的父亲显得特别精神,平日里下巴上密密麻麻的胡茬跑得无影无踪,干裂、粗糙得像松树皮的双手洗得发白,他换上雪白的衬衫,蹬上一双崭新的千层底布鞋。父亲载着我一路颠簸,那条长长的土路,颠簸出我心里的感动,好几回我都忍不住靠着父亲的后背,父亲的后背真硬啊!那时,父亲正年轻。

⑥等到我去镇上读了中学,开始住校,父亲的破自行车也换成了崭新的大金鹿,那亮晃晃的自行车让我骄傲了好久。父亲去镇上的时候就会顺路绕到学校门口等我放学,崭新的自行车后座上带着给我的衣服被褥,或者草席蚊帐。等我放学后飞快地跑到父亲面前,父亲就会变戏法般从衣兜里掏出来一个大纸包,大纸包里常常是两个香喷喷的羊肉大包,或者两个撒满芝麻的吊炉烧饼。虽然我不忘把包子烧饼举给父亲一个,可是父亲却从来都不舍得咬上一口。

⑦结婚后,我们住在县城的出租屋里,冷暖温饱依然让父亲牵肠挂肚。每年,麦子收了,父亲送来麦仁和白面,说是新麦子格外好吃;玉米长成了,送来成袋的嫩玉米,说孩子们都爱吃这口;树上新打下来的红枣,地里刚摘的毛豆,母亲腌的咸鸭蛋,刚开封的西瓜酱。近四十里的土路,父亲蹬着那辆由新变旧的自行车,一样一样都给我们送到了跟前。我常常心疼不再年轻的父亲,忍不住埋怨他:“蹬车这么远,路又不好走,何必非要送来呢,等我们回去再吃也不迟啊!”父亲不生气,一边逗弄着孩子一边说:“我想来看看孩子了,这一点儿路算个啥!”我忍不住鼻子酸酸的,两眼含泪,坐在父亲车后座上的一幕幕情景又浮现在眼前。我真想再回到小时候,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和父亲一起回家。

⑧父亲老了,蹬自行车费力了,就换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这次后座特别宽敞,可以带上母亲一起来城里看孩子。父亲高兴地对我们说:“你们放假的时候,我来接你们回家吧!这车后座像沙发一样舒服呢!”

⑨可是,我们还没来得及坐上那像沙发一样舒服的车后座,父亲就和我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悄悄地离去了,留下那辆新崭崭的三轮车和那辆破自行车默默地停放在老院里。

⑩父亲,今夜有月,月明风清,梦里,驾上您的三轮车再来看看吧,我想您的车后座了。

(选自《特别文摘》2020.05,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第④段是过渡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B.第⑤段中画线句是对父亲的外貌描写,从中可以看出父亲对“我”参加抽考比赛的重视,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

C.第⑦段中,父亲面对“我”的埋怨之所以并不生气,是因为父亲脾气好,不和“我”计较。

D.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以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与父亲的车后座有关的几件事,流露出浓浓的父爱,表述了对父亲的感激、怀念之情,具有拨动心弦的力量。

2.文章以“父亲的车后座”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

答:父亲的车后座”既是行文的线索,又是父爱的象征。以“父亲的车后座”为题,为抒写父爱找到一个巧妙的切入点,以便更好地表现文章主题。(4分)

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作用。文章围绕“父亲的车后座”回忆了儿时父亲做木材生意的艰辛;上小学、中学时,父亲对“我”的关爱;结婚后,父亲用车子给“我们”送东西。“父亲的车后座”是将这些材料串联在一起的线索。“父亲的车后座”上承载了太多关于父爱的回忆,以此为题,表现了“父爱”这一主题。以此为题,切入点巧妙,小中见大,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文中“我”的父亲一路颠簸为“我”送吃的,让“我”“两眼含泪”。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的泪水中包含着怎样的情感。(4分)

答:文中的“我”感受到父亲的无私付出是出于对孩子真挚的爱,内心既感激又心疼,泪水中饱含着感动和对父亲深深的爱。(4分)

4.“我们还没来得及坐上那像沙发一样舒服的车后座,父亲就悄悄离去了。”文中父亲的悄悄离去给留下了无尽的思念。读完本文后,相信你一定有许多感触,请你把它写出来。(3分)

示例:生命易逝,珍惜当下,多与父亲沟通交流,让父亲也能感受到我们的爱。正值青春期的我们要抓住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学有所成,好好回报父亲,孝顺父亲。

02把握好朗读的重音与停连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文章离不开抒情,抒情是一种重要的表述方式,是文章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重要手段。抒情的方式一般分为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不借助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它的特点是既不凭借任何外物,也不讲究含蓄委婉,而是直截了当地宣泄,毫不遮掩地袒露。这种抒情方式显豁直白,往往以坦率和真挚打动人心。

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相反,不直接宣泄或倾吐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而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渗透,把感情融于形象之中,借助具体的人、事、物、景,使抽象的主观感情客观化、形象化。其特点是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间接抒情的具体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寓情于事。就是把抽象的感情寓含在具体的叙述、描写中,让感情通过事实的描述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②寓情于景。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助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③寓情于物。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看似只描写物象,但所要表述的思想感情其实已经寄寓在对物象的具体描绘中了。④寓情于理。借助富有哲理性的议论文字来抒情,强化的情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让读者从中得到某些启示。

常见题型:

1.本文或某段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作用?

2.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3.文中的哪些细节令你感动?为什么?

4.比较两段文字抒情方式的异同。

抒情是表述方式的一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属于表现手法,大多数时候会和其他考点结合起来考查。一般情况下,首先要区分并判断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然后结合文本内容体会其作用,往往与主题的表述密切相关。

如果句段中有直接对有关人物或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词语,比如“喜欢”“热爱”“痛恨”等,我们由此可以判断是直接抒情。例如:

1.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这句话属于直接抒情。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啊”“爱恋”等词语直接抒发了对雨的喜爱之情。

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这句话属于直接抒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比作“荷花”,把“母亲”比作“荷叶”,抒发了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无私以及那份淡淡的温暖,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如果句段中有平实的叙事、景物描写、议论语句,往往属于间接抒情,结合具体内容,体会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例如: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本句为间接抒情中的寓情于理。“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一句富含哲理,揭示了文章主旨,暗示了中年人承受的扶老携幼的责任,对家庭的一种使命感,表现了人到中年的心情:亲人的平安、健康、快乐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回答这类题型,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述:

这个句子(这段话)运用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方式,抒发了…的思想感情。

你学会了吗?我们来挑战一下下面的试题吧!

(一)桐花声里燕子飞

郑小琼

①院子里有数棵梧桐树、榆树、槐树,以及几株苦楝树,春天来了一段时间了,那些榆、槐、楝早已舒展开已绷了一个冬天的愁容,只有临近水井的那几株梧桐树还没有一点儿绿意。春风又吹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牙瓣儿的楝花已撒满了整个院子,淡嫩淡嫩地铺着,你拿起扫帚开始清扫它们,等你清扫干净的时候,在不经意的抬头间,你发现井台边那几株桐树已露出了花骨朵儿了。又下了一场春雨,几个暖暖的春风天,那些桐花便一簇簇一束束地开了。

②村子里人忙着到庄稼地里去了,给隔冬的小麦锄草,或是准备牵牛耕田,浸种下泥,没有一个人有空闲去注意井边那几株桐树开花了。它们站在井台边,默不作声,寂寞地开着,老去,落下。幸好去年相识的几只燕子飞回了,它们落在那桐树上喃喃地说个不停。出了一趟远门,见了一些世面,燕子们有很多路上有趣的事儿同这位老友说。

③六岁那年,一个不小心,我的腿让开水烫伤,疼痛难忍,惊动了正在梧桐树下洗衣的母亲。她飞快地跑了过来,顺手从树枝上捋了一把桐花,放在手中揉搓,从那嫩嫩的花瓣儿中搓出一些汁来。母亲把它敷在我的伤口上,那尖酸的疼痛渐渐淡了下去。如今隔母亲在千里之外,离屋后梧桐也有千里之遥,再深的疼痛也没有母亲与梧桐了,只能自己贴上那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创可贴了。

④在故乡,无论谁家,只要生了个女儿,便总会在屋前屋后栽种数棵梧桐,以求女儿成凤凰时,将有梧桐栖,或者女儿们长大以后,用梧桐木做嫁妆。母亲说,我家井边的那几棵便是生我之时种的。它们在家里院落里开开落落有二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引来凤凰栖,却引来数只燕子在上面筑巢安家。母亲一直说,燕子是奔波命,年来年去,南来北往地奔波着。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但是人在异乡,也没有梧桐可栖。前些时候收到母亲的来信,说我的年龄不小了,家里的那几株梧桐树也有那么大了,是不是该砍了做嫁妆了。我没有回答母亲,只是在电话中问她梧桐树上的燕子们可好。

⑤昨夜又是一场春雨,想来在昨夜风雨中,故乡井边那几棵梧桐树又有多少桐花让风雨捋落下来,它们该顺着那涓涓细雨汇成的流水,入河,入江,入海,消融在世界的尽头。那在风雨中的燕子是否安好?

1.在“我”的故乡,为什么有些人家会在房前屋后栽种一些梧桐树?(2分)

答:①以求女儿成凤凰时,将有梧桐栖;②女儿们长大以后,用梧桐木做嫁妆。(2分,每点1分)

2.细读全文,说说为何说“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4分)

答:燕子每年都要迁徙一次,“我”家的梧桐树成了它们归来的家;“我”长年奔波在外,故乡的家是“我”能够停歇的地方。(4分,每点2分)

3.请从修辞手法角度分析下面语句的妙处。(4分)

春风又吹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

答:运用比喻、对比、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梧桐树花期之迟,令人难以察觉,表述了对梧桐花的期待之情。(4分,修辞2分,分析作用2分)

4.第①段中的画线句写出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表述了怎样的情感?(4分)

答:写出了燕子迁徙归来后在梧桐树上兴奋和鸣的情景,表述了对这些活泼的燕子的喜爱之情。(4分,情景2分,情感2分)

5.最后一段文字是如何抒发感情的?(4分)

答:借助想象之景,想象了风雨后的桐花汇入流水,消融在世界尽头的情景,发出直接深情的询问,借景抒情加上直接抒情,表述了对燕子的关切,同时含蓄地表述了对故乡的思念,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4分,抒情方式2分,情感2分)

这道题目考查抒情方式、方法。细读这句话:“想来在昨夜风雨中,故乡井边那几棵梧桐树又有多少桐花让风雨捋落下来,它们该顺着那涓涓细雨汇成的流水,入河,入江,入海,消融在世界的尽头。”这是的想象之景,借风雨后的桐花表述深情;“那在风雨中的燕子是否安好?”通过直接询问,抒发了对燕子的关切之情。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再联系文本体会感情即可。

(二)我的爸爸会魔法

我爸爸是一名兽医,小时候,我最幸福的时光莫过于陪爸爸一起出诊,他会给我买一袋薯条和一瓶要用开瓶器才能打开的冰可乐。

那是我记忆里的夏天。爸爸的车在乡间公路上蜿蜒而行,我们几个孩子坐在车里。夏天的风混合着一股泥土和动物粪便的味道。时至今日,我还会把爸爸和这种味道联系起来,我知道常人难以理解。多年后,每每与之相遇,我都会暗自深吸一口气,让这种奇异的气息带我穿越到那年夏天,有爸爸相伴的那个欢乐的童年。

爸爸在安大略省西南部埃尔迈拉小镇当了40年的兽医。每天,他都会在不同的农场之间来来往往,他广交好友,喜欢和他遇见的每个人分享人生故事。

夏天真好。我不用上学,可以尽情享受一望无际的乡野。汽车在碎石车道上前行,我们坐在车里,学别人将胳膊伸到窗外。

车上,我们无话不谈。爸爸似乎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他喜欢听我们说话。天南地北地聊累了,我们就安静下来,看着汽车蜿蜒行驶一英里又一英里的路程。

我们的车开了多少英里呢?爸爸会魔法,居然能说出确切的数字。当时的我并未发现,其实他会看车里的里程表。

那么,爸爸是怎样在人烟稀少的乡间公路边为我变出小卖部的呢?他只是对这一带的环境了如指掌,所以每当前方有商店时,他会提前问我想不想吃零食。那时的我天真地以为小卖部是在爸爸的魔法下从天而降,落在街角的。如今,我长大了,却在几年前才揭穿爸爸当年的魔法,因为我内心有一种力量,想永远相信爸爸神奇的魔法。

爸爸的魔法总能创造奇迹。

大概在我6岁那年,一天,爸爸去接生小牛,带着我一起上路了。那是一个雪夜。爸爸把车停在路边,却找不到牛圈的下落。我默默地站在路边,我知道爸爸在身边,我什么都不用怕。

⑩黑暗中,有什么东西叮当作响,声音越发响亮,仿佛从四面八方传来。我当时不谙世事,以为那是圣诞老人乘着驯鹿雪橇来了,毕竟圣诞节快到了。我满怀期待地等待着。一道光在我眼前来回摇晃,我张大嘴巴,看见一匹马正拉着雪橇在我和爸爸身边驻足。

爸爸告诉我:“我们的车在雪地里开不动,他们派雪橇来接我们!”其实,那天夜里,那匹马拉着雪橇在黑暗中流浪,它在冰天雪地里冻成一团,爸爸发现了它,给了它一条以前给马盖过的毛毯。它钻了进去,依偎着爸爸的胳膊。那晚,我依稀只记得爸爸在雪夜里救了一匹马,这件事我毕生难忘。

爸爸的魔法传染了我。

爸爸给动物看病或是和农民朋友交谈时,同意我自由出入圈养动物的地方。有一次,我走进了猫圈,到处追赶着猫,想捉一只猫给自己当宠物。得手后,我抱着战利品自豪地回到爸爸身边。突然,农场主瞟了我一眼,愣了一会儿,说:“这猫还没驯化好。我第一次看见它这么听话地让人抱呢!”我眉开眼笑,把猫抱得更紧了。

多年后,爸爸的魔法依然还在。我结婚后,爸爸帮我买下了第一幢房子。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