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偏好分析11000字(论文)】_第1页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偏好分析11000字(论文)】_第2页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偏好分析11000字(论文)】_第3页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偏好分析11000字(论文)】_第4页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偏好分析11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偏好研究目录TOC\o"1-2"\h\u引论 1一、会计政策选择的相关理论基础 1(一)会计政策的含义 1(二)会计政策选择的必要性 2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总体情况 2(一)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选择 3(二)发出存货成本的会计政策选择 3(三)信用减值损失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 4(四)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的会计政策选择 4三、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不当选择的动因分析 5(一)为简化工作流程、减少信息披露而偏向性选择会计政策 5(二)为保持上市公司壳资源,通过选择不当会计政策调节会计利润 5(三)基于管理层业绩压力,而偏向选择能短期获利的会计政策 6(四)企业管理者有时会选择能使个人利益增加的会计政策 6(五)由于会计从业人员能力不足,很难理性选择会计政策 7四、优化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措施 8(一)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力度 8(二)提高会计从业者的专业水平 8(三)监管部门加强对企业的监管 8(四)完善相关制度和奖惩机制 9结语 9参考文献 11引论会计政策是理解企业会计工作流程、财务运行机制和企业管理机制的基础。会计政策选择的差异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信息含量。同时,会计政策的选择与披露的程度和该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信息是否公允可靠及财务信息的相关使用者是否能够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息息相关,进而也将对中国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产生一定影响。为更加深入了解企业进行会计政策的动因及影响发现并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弊端与漏洞,研究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偏好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们国家经济迅猛发展,我国上市公司数量日益增加,如何进行建设和完善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就随之变成了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因此无论国内国外都对企业财务会计政策的选择偏好有着一定的研究。国外对会计政策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1阶段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这个阶段,会计政策研究刚刚兴起,学者们主要钻研的是关于会计政策的标准尺度问题,20世纪60年代之后,瓦茨和齐默尔曼根据社会主义经济学中的契约驱动因素,对于会计政策的契约动机提出了三个假设。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者对于大多都是基于这三种假设对西方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实证调查研究,均得到了验证。但随着西方学者对亚太地区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而国内关于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研究的工作起步较晚,目前对于会计政策及其选择概念的研究中,一般将宏观会计政策划分为宏观会计政策和微观会计政策两个层面,分别是对应政府的会计政策和企业的会计政策,目前随着对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研究逐渐深入,我国对于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研究,正呈现由理论转为实际由概括转为具体的趋势。总体而言,无论国内国外都对会计准则进行研究并将其列为工作重点,目前大多放在对于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动机的研究上。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会计相关政策的选择偏好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析了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可能的不当动因,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一、会计政策选择的相关理论基础(一)会计政策的含义想要深刻地理解这些会计政策的内涵,就必须要对这些会计政策进行一个清晰的界定,政策是指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的政治路线,达成一定的目的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应用到会计领域,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二章第三条之规定,会计政策就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的初始确认、后续计量和期末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及处理办法会计政策的概念已经由国际会计机构做出过界定。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第1号《财务管理报表的列报》中,会计政策被描述为企业在编制和列报其财务报表、基本惯例和做法规则时适用的一项具体原则,在这个定义中,会计发展政策所需要包含的内容通过比较具有广泛,除了传统的会计人员基本理论的假设、会计政策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除了会计基本假设,会计的一般原则和具体原则,会计处理办法外还包含了某些非会计假设。与此同时,各国根据本国市场情况对会计政策做出了大同小异的解读。比如美国和日本关于会计政策的定义更倾向于会计政策的选择应当是能够更加公允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所采用的会计原则、惯例和列报办法,而英国和中国香港对会计政策的定义更倾向于应当选定一贯采用的会计原则、惯例和列报方法,但这同样是以公允的角度出发,因为他们都认为企业的惯性会计政策通常是更加公允的,更适合行业发展现状的。(二)会计政策选择的必要性会计政策选择之所以是中外学者的研究重点,不仅由于会计本身离不开会计政策的选择,而且受市场环境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首先,会计核算工作是建立在会计政策的基础上的。在会计政策中的4个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确认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石,如果没有会计基本假设为会计核算进行时间、空间、经营状态,计量单位的限定,会计的核算根本无从谈起,而没有了会计确认基础对会计核算方法的规则,会计的核算也无法进行。正是因为有了会计政策的规范,会计进行核算后得出的信息才有了意义和价值。其次,会计管理政策是企业在会计准则给出的可选范围内进行的选择,运用会计相关政策进行财务信息处理核算,体现了企业对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的遵守与贯彻,是在我国会计准则的统一规范下,结合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情况、当地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状况对会计法律法规的实际应用。企业通过履行选定的各项会计政策可以有效地规范各个部门的会计行为,约束各个部门具体的会计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各部门在实际会计核算中弄虚作假或主观臆断,对于使用企业会计资料的投资者和债权人,贯彻这些会计政策的目的就是保证使用者对于企业会计资料和财务报表合理有效地运用。会计政策选择能够深切影响企业财务信息质量,会计政策的选取对于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对于会计政策的选取则是提高企业财务信息公信力的有力依据。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总体情况改革开放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态势一片大好,企业会计准则也随之不断完善,目前企业会计政策选择逐渐向着更公允的方向逐步前进,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主要情况偏向简单化,不同行业间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基本相同,同时在对企业年度报告附录,会计政策选择部分的查询中,企业不予披露的内容比比皆是,大部分企业披露内容一致,都为较重要的会计准则要求必须披露的内容,同时这些内容企业往往也披露的较为浅显,很难对企业进行此种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进行分析(一)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选择根据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规定,我国上市公司在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上有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重置成本、公允价值、现值等计量属性。历史成本是公司账簿中记录的目标和有形支出,包括原材料、动机、工资、租金、广告、利息以及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其他费用。经过统计,目前,我国许多上市公司主要根据历史成本来选择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只有少数公司额外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例如,在投资性房地产的准则中,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可以采用历史成本或公允成本进行计量。同时,成使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转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但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能转变为以历史成本计量的模式。在50家随机统计的上市公司中,除去8家没有投资性房地产业务的公司外,都选择了通过成本法进行计量。这不仅是因为转为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较为苛刻,同时依靠公允价值计量在新准则的要求下不进行摊销和折旧,通常会增加房地产企业的利润,进而加重企业的纳税负担,为了减少税负,减少工作量提高准确性,企业通常按照历史成本的模式来进行投资性房地产的售卖或者后续计量比起其他计量属性,历史成本的相关数据可以直接从企业内部获得,企业实际的生产成本更加准确客观。同时波动较小,可以比较稳定的体现相关会计要素的价值。因此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被广泛运用。按照目前经济发展形式,在未来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依旧是我国上市公司在会计要素计量属性方面的会计政策选择的第一选择。(二)发出存货成本的会计政策选择关于生产型企业最为重要的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目前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在存货成本计量的会计政策选择上,会根据企业经营的差异选择不同的估值方法。虽然有少数公司会在月底选择先进先出法或复合定价法,但最常用的方法仍然是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对计算结果得出来商品生产成本分析比较均衡和准确,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能够促使企业管理人员及时地了解到企业的存货结存状态,计算出来的平均单位时间成本及企业在发出和结存的商品生产成本问题都比较客观。虽然工作程序比较繁琐,但在目前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会计工作的情况下,其余工作量较大的缺点已经解决,这使得移动加权平均法更适合企业进行更加公平的统计和反映产品成本。在进行企业发出存货计量的会计政策统计的时候,有部分企业兼营房产及电影电视剧等行业,这时企业往往选用复合计价,将房地产、电影电视剧等存货单独以个别计价法核算,其他库存商品以移动加权平均法核算。这是由于其商品性质决定的,房地产电影,电视剧等不仅有着单个商品,价值较高,往往售卖也是单件出售等特点,同时每件商品的价格各不相同,有时甚至差别很大,因此只能够通过个别计价法进行计量。(三)信用减值损失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在企业的销售活动中,应收款项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他们无法收回或只能部分收回就形成了坏账。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坏账应采用备抵法,而利用备抵法估计坏账损失有三种方法: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个别认定法。其中个别认定法由于上市公司往来客户众多,利用个别认定法核算工作量极大,不适用于企业正常经营生活,因此只将个别认定法作为其他核算方法的补充,单独认定某些企业较重大的经济业务。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政策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账龄分析法占比最大。比起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把发生在同一段时间的应收款项归集起来,以时间为依据分析它们收回的可能性大小,并确定该时期计提坏账的比例。账龄分析法更加符合会计核算谨慎性的原则。因此自2002年至今账龄分析法在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中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着优势地位,仅有很少的几家企业会选择余额百分比法。第二,个别认定法与其他方法相结合。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计提坏账准备的习惯为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和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相结合的坏账集体方法。运用个别认定法可以对重大或大额的应收款项进行区别对待,专门确定坏账计提的比例,可以使企业对这些重大业务的坏账风险有更加精准的确认,将个别认定法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可以扬长避短,显示各自的优点。(四)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的会计政策选择对于工业企业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资产就是其固定资产,目前我国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方法分别有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方法。通过对我国2017~2019年度的50家上市企业进行调查统计后发现不论其经营范围,这些企业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年限平均法这可能是由于工作量法需要每年统计当年工作量,双倍余额递减法需要每年通过当年账面价值进行调整,这些方法比起年限平均法都更加繁琐,费时费力。出于节省人力,简化工作流程等因素企业选择了年限平均法,同时,年限平均法在使用期内每年所分摊的折旧额相同,企业的大部分固定资产通常用于企业库存商品的生产,每年固定资产为企业产生的经济效应没有明显区别,不会因为时间变化而减少或增加,选择年限平均法在体现了固定资产对企业实际的应用价值的同时,也不会由于固定资产获取的年份问题对企业的利润造成影响。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规定:“允许按直线法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扣除。”在实际财务核算中与税法规定一致是为尽量减少差异,加强企业账面价值与应交所得税额的联系。三、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不当选择的动因分析目前我国会计政策选择偏好主要偏向为较为单一和简便的会计政策,对外披露的会计政策也大体相同,一般为国家强制要求企业披露的内容,而对这部分内容企业选择对外披露的也较为简略,能影响企业利润的部分内容没有进行完整披露。这样统一的会计政策选择和隐晦的会计政策披露,并不利于公平准确的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披露企业信息情况以及满足投资者和债务人的决策需要。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在会计政策选择上仍有可以加以改进的部分,造成其选择的不当动机大概有以下五点。(一)为简化工作流程、减少信息披露而偏向性选择会计政策由于我国对会计政策研究起步较晚,市场经济仍在发展中,因此多数管理者对不同会计政策选择可以造成的会计信息影响没有深刻认知,使企业对会计政策选择仅仅是走过场,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为了在会计核算环节降低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会选择较为简单的会计政策模式。比如在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上,一般企业都选用历史成本,因为在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时,企业只需要在初始计量时确定资产或负债价值,并定期对资产进行折旧和摊销,这些会计工作一般可以通过电脑程序自行完成,而不需要像公允价值一样,需要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动情况,因此选用历史成本不仅能够降低人力成本,还能防止错账、漏账,徇私舞弊等现象的出现。而对于会计岗位人员流动性较大的公司,选用较简单的会计政策,还可以防止由于新入职的员工不熟悉本单位的会计核算流程而导致出错。同时信息不对称可以给企业管理者带来更多利润,这导致企业并不倾向于将过多的内部资料向外披露,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虽然要求企业对外财务报表要在附录中披露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和重大的变更说明,但会计准则并没有明确要求披露的程度,只是规定较重大的事项和较重大的会计政策变更要进行披露,因此除却会计准则要求必须披露的相关内容外,企业通常较少甚至不对某些事项的会计政策选择进行披露,而披露的会计政策选择也通常是尽可能简短而隐晦的。(二)为保持上市公司壳资源,通过选择不当会计政策调节会计利润在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后,为了增加融资渠道企业管理者往往会选择在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但我国证券法规定如果想要取得上市资格,必须在三年内经营都保持盈利,很多企业会通过会计政策选择的手段来操控当年利润,比如对于信用状况较差的企业不计提减值准备或计提较少的减值准备,以此增加利润。对于已经上市的公司,股价就是其公司价值的外在体现,如果上市公司经营不善,利润较低或总是亏损,可能会引起投资者抛售股票,使股票价格进一步降低,在减少企业商誉的同时增加后续融资的难度,因此会有部分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来美化财务指标,使得股价上升。同时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我国也对企业上市配股交易和退出市场等经济行为通过一系列会计指标进行了管制。因此也会有部分长期经营不善的公司,为了保留上市这一融资渠道,通过会计政策的变更虚增利润以满足国家对上市公司的有关规定。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发展来说,应纳税额都是作为一项比重很大的支出,而这其中存在很大一部分是企业进行所得税,按照税法的要求,当企业管理实现经济利润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有关政府部门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当企业能够实现的利润越多,企业应交所得税的税额也就越大,企业内流动的现金就会越少,为更好的保证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目标顺利实现,上市公司财务管理者通常具有避税动机,因此他们可能会通过不断调整会计相关政策,减少当年利润进而不交或少交企业所得税,以尽可能的减少企业内部现金流的流出。(三)基于管理层业绩压力,而偏向选择能短期获利的会计政策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大体分为两种,一类企业管理者本身就是企业的所有人,另一类是由企业所有者外聘而来。对于被企业所有者外聘而来的管理者是否留任和获得的薪酬通常是与企业的经济效应相关联的,企业的运营成果一般通过财务数据和会计报表来反映,为了提高薪酬或完成某个特定的利润目标管理者完全有意愿通过变更可以快速获利的会计政策,进而影响财务报表上的数据。同时管理者实际并未拥有企业股份,企业发展与其个人发展关联较低,选择在短期迅速活力的会计政策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企业的效益,通过在管理期间使企业经济效益增加进而加强自身竞争能力。而另一类企业管理者虽然本身是企业的所有者,有着企业所有者选择长期获利的需求和动机,但是对于体量较小,还处在发展阶段的企业来说,一份获利较多,持续经营预计良好的财务报告可以为企业吸引来更多的投资者,进而增加企业资本,使企业发展更加平稳迅速。因此,即使这类企业管理者需要考虑企业未来的长期发展,获得尽可能多的投资,往往也必须选择可以短期快速获利的会计政策以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四)企业管理者有时会选择能使个人利益增加的会计政策对于企业管理层是企业所有者外聘而来的管理者,他们没有与企业发展密切联系的利益关系,只能从经营中获取固定报酬的现状是很不合理的,因此,很多上市公司都开始推行了股权激励计划,即当管理者使利润增长到一定额度后,就分配部分股份作为奖励,但这也引发了新的问题。人都存在利己思想,管理者可以通过变更会计政策的方式,控制每年业务增长速度尽可能多的获得激励性股票。比如有目的的对无形资产研发支出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进行划分,从而操作当年的业绩。对于企业管理层即是企业所有者的管理者们,作为企业的出资人,他们向企业投入资本是为了增加资产的价值,他们本身就是公司经济利益的享有者。因此他们更愿意选择那些能够有利于企业的会计政策,从而实现保护其财产安全的目的,比如股东在获得资本所有权或者产权收购的时候,更习惯于谨慎的会计政策,这是因为他们希望能够降低被收购公司的净资产或权益的价格。同时因为非管理者的小型股东所知信息与管理层并不对称,因此作为管理者的大股东可能会为了自身利益,控制会计政策的选择,以实现一些特殊目的比如侵占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或在股票中交易中获取私利。无论是由代理人经营管理企业,还是由所有者经营管理企业,目前我国的公司管理结构都对管理者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他们有着充分的通过选择或变更会计政策达成自身目的的选择余地。这正是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强所导致的,我国股权结构通常是由国家股或法人股等非流通股份占主导地位,其他股东由于拥有的股份较少,话语权较低,很容易出现一股独大的情况。同时根据我国会计政策规定,为了能够提供有效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会计信息,上市公司可以对同类交易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但是我国的会计准则留给上市公司的选择空间较大,在没有有效监督的情况下,管理者可以通过会计政策的可变更和可调整性,为自己谋取利益。(五)由于会计从业人员能力不足,很难理性选择会计政策对会计政策进行选择时,一部分企业没有真正的理性选择会计政策,不是走个过场,就是选择节省工作量的会计政策。这可能主要是由于对会计政策的选择科学与否,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依赖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性和判断技巧。如何找出最适合企业、最公平的会计政策是需要在会计人员作出专业的建议后,才能以此为参考资料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这就需要会计人员有着较高的综合水平,但目前部分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完全不能支撑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达不到为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要求。我国对于会计从业人员,通常只专注于培养其职业能力,但如果想为企业量身定制一套合适的会计政策,就需要会计从业人员对企业所涉足的行业,企业日常业务等有着一定的了解。同时随着我国会计政策不断发展完善,能力不足的会计从业人员很难迅速掌握新的会计准则,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同时有部分企业会计人员流动性较高,尚未熟悉企业会计工作流程就已经调岗或离职。这样的企业自然而然会选择更加简易,而不是更合适的会计政策。四、优化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措施(一)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力度一个公司的内部架构组织是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所存在的必要环境,也为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监督与制约作用,所以我国的上市公司首先应该优化自己的企业治理结构,为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我国的上市公司应重视内部控制工作制度的健全建设,对管理者的内部控制这更是重中之重,同时应尽量提升董事会,监事会,审计发展委员会等监督部门的权限,尽量防止出现企业大权独揽的现象。对于外部经理人,在强化内部监督治理结构的同时,也要提供更多激励,让这些经理人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比如近年来很多上市公司都实施了股权激励。在将管理者的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联系起来的同时,也要防止管理者依靠权限谋取私人利益,才能使管理者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是家族式的发展经济模式,其管理工作模式往往通过比较落后,为了企业能够对市场的变动做出更快的反应,防止公司内部元老出卖公司集体利益,更应该随着目前我国市场化进程更进一步发展,也改变他们自己的管理模式,防止被社会所淘汰。(二)提高会计从业者的专业水平会计准则随着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和市场变化每年也将不断地更新,每年财政部都会有新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准则解释条款出台,因此,会计人员还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会计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每年定期按照要求参加会计培训和学习,尽可能关注会计行业的最新信息。而且企业也同样应当高度重视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知识和从事会计工作的能力,尤其是一线会计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判断力。同时,企业也应当做到技术道德两把抓,在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其职业道德培训,在要求会计人员技能水平过硬的同时,也应当将其职业道德建设作为非常重要的评估标准,并应当建立与其相关的奖惩措施,鼓励其他企业会计人员必须坚守职业道德,坚持原则,努力地做好其本职工作。21世纪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仅仅局限于出纳记账等传统会计工作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在实际会计工作中会遇到很多跨专业的内容,为提高企业会计岗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准确度,企业应着重培养经济、管理,金融,法律等方面的全面型人才。(三)监管部门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是企业合理运用会计政策选择的外在保障,只有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给予合理保证的企业年度报告才值得会计信息使用者们给予信任,因此对注册会计师的相关监督约束则更应该加强,增加对注册会计师与企业合谋舞弊行为的监管,建立责任追究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同时督促注册会计师行业内部加强诚信,重视职业道德。除去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对会计人员的监管也同样重要。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特质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有比其他职工更高的道德素质。因此,监管部门的内外监督是十分必要的,即使会计从业人员不能坚守职业底线,但只要有良好的监督体系,就可以增加从业人员违法犯罪的难度,降低其违法犯罪的可能性,这也就要求了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监督检查和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四)完善相关制度和奖惩机制由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都是以引用外国企业相关的会计准则为基础进行本土化改造的,但西方的会计准则存在着一定的地区局限性,与我国上市公司实际生产生活仍有一定的出入,尽管已经出台了《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刑法》和《会计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但目前企业仍有漏洞可钻,同时几部法律法规之间互不协调,关于防范舞弊行为的规定也各不相同。因此,我国会计准则应该更加深入的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对会计准则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细化,减少惩罚的滞后性。在加快改进会计规范体系的基础上,也应当对会计政策选择的披露制度加以更明确的规范,增加信息的透明度,提高公平性。在在对上市公司的退市规定上,也应该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和具体情况来建立多指标评价标准,而不是仅凭着净利润和净资产负债率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会计准则应该在尽可能的范围内缩小可供企业管理者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尤其是在收入和成本的确认上,尽可能明确规范计量的原则,寻找行业共通的某些会计政策,增加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在增加企业财务信息的价值的同时也减少企业所有者通过操控会计政策变更粉饰报表的可能性。最后,我国虽然对恶意利用会计政策变更操纵企业会计利润的行为有处罚规定,但这些规定的处罚力度往往较小,甚至远低于企业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可能获得的不法利益,目前上市公司也有着按照所谓“行业潜规则”办事,但实际是在打法律的擦边球的情况,这是由于监控难度等多方面的影响,证监会很难对企业利用会计政策逃税或获得非法收益的行为快速查处,导致企业往往轻视监管部门的相关处罚。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加大执法的力度和广度,并且上级部门也应当对执法过程进行严格监督,杜绝执法不严的现象,提高企业违反相关会计法律法规获利的犯罪成本,从根源上使得企业不敢、不能通过操纵会计政策为自己或企业谋取不当利益。结语本文通过对50家我国上市公司2017至2019的年度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进研究,归纳了我国上市公司近年来的会计政策选择偏好,总结了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5项不当动因,研究了我国会计政策选择现状的问题和对策,得出了以下结论。在论文中归纳的基本上是在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范围内进行的会计政策选择,通过对其企业财务报表披露的会计政策中会计计量属性选择、坏账准备、存货发出计价以及固定资产折旧四个方面进行主要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有:对会计政策选择较为单一,缺乏实用性一味追求简易,对会计政策披露不充分,滥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利润操纵等。从研究结果可以发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偏好需要进一步完善,考虑到各种因素,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解决上述问题。第一,通过优化股权结构,构造独立董事制度,明确监事会职能,建设内部审计委员会制度以保证对管理者的内部控制有效实行。第二,监管部门加强对企业和会计从业人员的监管,并不断完善会计制度,起到社会监督应有的职能。第三,提高会计从业者的专业水平,使他们更加适应较为困难但更为公允的会计政策,加强道德法治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参考文献\o"点击进入知网节"[1]詹艺敏.朱践耳的音乐美学思想探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7.\o"点击进入知网节"[2]车天骏.股权众筹平台中的锚定效应研究[D].东南大学,2017.\o"点击进入知网节"[3]张大卫.河南大学后勤服务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7.\o"点击进入知网节"[4]杨健洲.2013-2015年重庆市体育高考羽毛球专项考生成绩的分析与研究[D].西南大学,2017.\o"点击进入知网节"[5]曹斯文.新时期我国党报的宗教报道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