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左手技术与现代古筝音乐的平衡发展
古桥是华夏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它有着数千年的历史。这是中国艺术宝库中光彩如画的瑰宝。它音韵兼备,清丽优美的音色与丰富多彩的音乐表现力,赢得了东方“钢琴”的美誉。在古筝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随着外观构造与演奏技法的改革和创新,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演奏体系。其中,演奏中的左手技法的发展,很值得回顾与研究。在介绍左手技法的变化与创新之前,首先要对古筝传统左手技法作一番回顾。一、古老的左手演奏技术的总结1.左、右的弹弦、左的奏鸣曲式古筝五声音阶弦序的发音,极具华夏韵律。左手丰富多彩的演奏技法,深刻而巧妙地表达人的内心世界。17左手技法经历了起初的“弹、拨、按”到日臻成熟的左手技法,即“按”、“颤”、“揉”、“推”等发展历程。左、右手演奏技法的区别是缘于筝的构造而逐步形成的。原始的古筝演奏技巧比较简单,以琴码为界,筝被分为左、右两个不同的演奏区域,并产生分工明确的两套技法。右手以弹拨为主,可以不依赖左手单独演奏,左手以按弦为主,必须与右手的弹弦配合使用。所谓的左手技法,就是右手弹拨后左手制音的技法。它的方法是借助腕部力量,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指尖按在琴码的左侧按弦处,做音的润饰。传统的左手技法主要分为三种,即“按”、“颤”、“滑”。(1)按音。就是左手按出来的音,而非筝的自然定音。如“3”通过按弦可以变成“4”或“#4”,以及“5”,“6”通过按弦可以变成“7”或“b7”,以及“1”。古筝上只有通过按音才能获得五声音阶及以外的音。(2)颤音。是对传统“揉、吟”技法的总称,在右手弹弦后,左手在同弦上做垂直的起伏按动,使右手弹奏出来的音产生有规律的波动效果。通常有“轻颤”、“重颤”、“小颤”等。颤音通常有美化音色、延长音波的作用,有很强的润饰性,从而大大增加了音乐的表现力。(3)滑音。是将右手弹弦后的余音下压或放松而滑出的音高,使音乐更加柔美,充满韵味。它包括上滑音和下滑音。上滑音的演奏方法是右手弹弦后,左手将弦下压产生上滑效果。下滑音的演奏方法是左手先压高某弦,右手弹奏后左手再将弦放松,产生下滑的效果。还有一类滑音是将上滑音与下滑音结合,如回音,它是先将音上滑到上方弦音高,再使其回到原音。滑音可以体现各地不同风格筝曲的特点,是“以韵补声”的主要手段。回顾古筝演奏技法,可以认识到:传统的左手技法主要以按弦为主,以达到音的润饰为目的,从而进一步地表现音乐内容、深化乐曲。2.左、右技法发展的现状近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古筝音乐走进高等音乐学府,古筝这门古老的音乐艺术终于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台阶。伴随着演奏技法的革新与发展,至20世纪50年代,具有创新意义且符合音乐发展规律的新技法如新荷出水,展现了古筝音乐的一抹新绿。例如,赵玉斋先生创作的筝曲《庆丰年》,此曲大胆采用双手交替演奏的方法,打破了古筝右手取音、左手按弦的传统技法。刘天一创作的《纺织忙》,以及20世纪70年代王昌元创作的《战台风》等,都不失为古筝左手技法发展的代表作。这些作品预示着古筝左手技法发展的巨大潜力。至20世纪80—90年代,左手新技法更是层出不穷。通过近40年的左手技法的发展,可以认为:古筝现代演奏技法最鲜明的特别是左手的解放,左手从原本只有在琴码左侧按弦发展成为可以进入右手的演奏区域,与右手一样有取音的功能。这一突破使左手的取音技术更广泛地运用到了筝曲中,并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35下面就左手的一些创新性的技法做简单的介绍。(1)左手刮奏:是用食指迅速连抹或者大指迅速连托若干条琴弦的奏法,与右手一样分为上行刮奏、下行刮奏。(2)左手琶音:手指同时弹奏出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组成的音,其特点是在瞬间将一大串和弦音奏完,因此连贯性、流动性较强。(3)和弦:与琶音的方法类似,但在实际演奏中分为和弦与分解和弦。左手跨越琴码进入右手的演奏区域后,左手技法出现了双重性质,一方面,左手技法在保持原有技法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套右手的技法,如托、劈、勾、剔、抹、撮等;另一方面是左右手组合型技法,如轮抹、撮抹、轮撮等。古筝演奏技术发展到今天,左手的演奏技法并以此形成的多种新型技法已在实践中站稳了脚跟。从技术层面来讲,左手技法更趋于全面和复杂。所以近年来的许多古筝新作都运用了左手的跨越技术,这项技术是现代筝曲中不可或缺的。由此可见,古筝左手技法的变化、发展与不断涌现,既是古筝艺术日臻成熟的标志,也是与时代前进步伐相协调的表现。61二、左技术为时代化技术的进步提供了“以音表现”的技术空间任何音乐风格的形成都离不开演奏技法的创新。因此,讨论古筝的音乐风格,从演奏者的技术角度出发,始终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左手技法的发展,赋予了古筝音乐的现代含义,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古筝音乐的发展,虽然这种发展的风向标确实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现代筝曲已不同于传统古筝的音乐风格。传统筝曲的音乐风格是“音韵结合”的风格。而今天的许多筝曲是以琴码右侧的演奏技术作为技术指标,可以说,现代筝曲的音乐风格的形成是以取音能力的加强为基本支撑,这是由于左手技法的右手化趋势形成的。这使得古筝的取音技术得到发展,从而适应了筝曲风格的多样化。在左手技术右手化的基础上所产生的音乐风格是传统演奏技术难以获得的。现代筝曲技术的主要特征是:复杂多样的技术和快速多变的取音组合。这样的技术往往能表现现代人的生活、审美、精神等。左手技术的发展使古筝“以音表现”的特点得到加强,但同时也使“以韵表现”的特点减弱了。尽管左手的技法发展带来了新的技术和新的可能性,也给新的音乐风格以技术上的保证,但本质上加强的是右手取音技术。它所带来的另一种结果是:左手润饰技术的失落。因为古筝左手的取音和润饰是相互制约的,当左手参与了取音,就难以兼顾润音,这使左手的润音技术受到一定的限制;留给左手取音技术的空间越大,润饰技术的空间就越小,那么“以韵表现”的可能性就越小。由此看来,今天筝曲的音乐风格本质上是朝着右手的方向强化的,也就是取音技术的强化。28随着古筝演奏专业化的加强和筝曲表现题材的扩展,古筝的音乐风格已经出现了“全能化”趋势。在这种趋势的要求下,对演奏者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现在的古筝演奏员不仅要能演奏传统曲目,还要能演奏现代曲目,既要能表现《蕉窗夜雨》中淅淅沥沥的雨声,也要能表现《幻想曲》中以苗族飞歌为基础音调的西南少数民族的歌舞。不仅要表现中国乐曲,也要能表现西方音乐风格。甚至于不仅要求有驾驭不同地区流派风格的能力,还要有把戏曲(地方戏)、现代流行音乐融会贯通的能力。在此,我们不妨先着眼于赵玉斋老师的《庆丰年》,从中可以领略到简单运用左手弹奏技法的音乐表现———左手技法的点睛妙处;再观《云岭音画》,王中山老师左手强大的操控能力(复杂的琶音、大量的轮指、变幻多姿的摇指等难度较高的技法),从中可以解读为:通过几十年的演绎,古筝左手技法发展之速,似乎已超过了可回溯的两千多年的古筝技法发展历史!我们还可以把耳熟能详的传统筝曲与较具代表意义的现代筝曲作对比,去理解左手技术之于筝乐发展的意义。1.清浊而不规定以《出水莲》为例:《出水莲》是一首客家筝曲。它的音乐曲调古朴、演奏风格淡雅、音乐形象鲜明,它充分表现了文人笔下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境界。该曲演奏,以右手连托花指来进行修饰旋律。左手则用了点音,使音乐的律动起到了与音色的对比,在靠右(岳山)附近处,音色呈现较为明亮。在有效弦中处弹奏时,音色相对柔和优美。在上滑音处理时,滑音可稍靠后处理,使听觉效果更具有韵味,而滑音后使用的重颤音,也让人有清淡之感。可以说,《出水莲》左手点音的特点,是传统客家筝的特点,更是这首传统筝曲的音乐内涵所在。2.文乐中的小动奏曲以《幻想曲》为例:《幻想曲》是作曲家王建民先生专门为古筝创作的。他大胆地打破古筝传统的定弦五声音阶排列法,在原有的基础上降低了Ⅳ级音、上升了Ⅱ级音等排序,使得音乐效果产生了多彩的特点。此曲以云贵地区的民歌为基调,形象地展现了苗族飞歌的音乐语素。引子中,右手弹奏出了骨干音,而左手使用了大量的琶音技巧,在虚无缥缈的音乐中给人呈现出自由遐想的意境,使主题音乐与标题极为相符,也不曾落入俗套。(1)在如歌般的慢板旋律中。右手以大量的摇指来串联主题音乐,而左手则用小琶音过渡至拨弦,进入双声部的卡农演奏,使音乐逐渐丰满。(2)乐曲进行中,在小快板处还巧妙地运用了富有地方特色的节奏型。左手用了和弦音与不同节奏型来完成,层层递进,让人耳目一新。古筝从原有的1=D转入1=F又转入1=bB。其中,左手基本都是以八分音符完成,直至右手急速的大量十六分音符扫摇中,左手用了四分音符的单音和四度小和弦来相辅,使旋律平稳过渡。在演奏中,采用了左、右手同时拍响琴的面板,模仿打击乐的音响。平添了音乐特有的魅力,最后一句则是用了左手掌心来拍低音码外音的技法,充分体现了前呼后应,自由遐想的意境。对比以上的传统与现代筝曲,我们可以认为:左手技术参与取音并逐渐右手化的同时,也改变了古筝演奏的音乐风格。同时,传统与创新,是“根”与“叶”的关系。传统是根,它是植根于历史及人文的紧实基础之上的,我们应该尊重它的本源。如项斯华演奏谱《春江花月夜》(原名《夕阳箫鼓》),就十分注重传统音乐元素的继承:全曲注重诗化意境的移植,技巧为音乐的“柔美”主题服务,几乎完全强调的是右手的表现力,而无任何的左手技巧“创新”;这种“诗乐一体”的旋律表现(演奏)手法47,是继承了传统筝乐的精髓,实不失为现代筝曲改编的一大力作。但是,如果叶不能更好地在新的历史时期成长,那么古筝这棵大树终究会因停止成长而死亡的。也就是说,为使古筝这一古老的民乐重新焕发出生机,必须努力开辟新的道路———研究左手技法是其中一条很重要的途径。三、训练并形成了统一的技法人的双手是从事任何劳动的工具,尽管分工不同,各有独立性,但又密切配合,具有统一性。从古筝演奏上来说,演奏者既要有双手的独立性,也要有双手的统一性。一个初学者,由于没有掌握练习的窍门和方法,只注意左右手各自的独立练习,虽然快速指序练习曲进步很大,但是每当弹到具体的乐曲时,双手弹拨技术的进步并没有根本性地解决手上功夫的不足———无论传统或是高技巧的似乎都达不到曲目本身的演奏要求。这些都会使初学者备感苦恼,不知问题出在哪里。虽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会渐渐明白,那是因为不注重双手统一训练的结果,即左右的相协调性。如习筝者在日常练习中只重视左、右手的单项练习,不注意协调配合训练,那么就不能解决古筝演奏的两大难题:一是演奏高技巧的曲目时双手配合僵硬,在技术上过不了关。另一个是演奏传统曲目左、右手配合不协调,使曲子缺少韵味风格。因此,习筝者从一开始就要重视练习方法:既注重双手独立练习,也注重双手统一练习。随着演奏技巧的进步,在能弹奏《高山流水》、《寒鸦戏水》等系列传统曲目后,就要注重左手的吟、揉手法与右手的配合技巧,以期弹奏出韵味浓厚的古筝曲,也能演绎出现代筝曲的音乐性。例如,在演奏《井冈山上太阳红》、《幻想曲》这些现代曲目时,右手弹奏的音色要求饱满圆润,还要注重左手技巧的干净利落等要求。左右手技术平衡的重要性可以从筝曲《林冲夜奔》中得以一窥。《林冲夜奔》的演奏要求:技巧要求掌握得比较好了,尤其是左手与右手的配合。音乐第一段表现的是:林冲遭受迫害而出奔梁山。在投奔途中,林冲对往事的回忆而引发的百感交集的情绪。右手由弱到强的刮奏起,以及后来的短摇是铺垫;情绪高潮的乐段,左手的按弦要有力,情绪化浓重———昆腔的表现力尤为突出,即左手要在力度上配合右手。第二段是讲述林冲出奔梁山:主人公惶急的心情由右手“短摇”带起,技巧要求干脆、有力,同时左手要短促且有力度地按弦。这段音乐要求左右手技巧能很好表现林冲的英雄本色。接着第三段是暴风雪。右手要掌握很重要的技巧———刮奏加扫弦、摇指,表现强烈的暴风雪。要求右手要有力而果断,左手按音要更加明晰。乐曲的最后一段,右手音符一出来就特别地干脆,音乐表现的是林冲毫不犹豫地去投奔梁山了。演奏中,笔者在左手加上了八度,实际弹奏似乎能更好地表现人物。100老一辈演奏家用毕生心血于古筝演奏事业,他们左手的运用各有千秋,形成各自鲜明独特的风格:有的朴实无华,有的轻巧如蜻蜓点水,有的动静调和,有的超然洒脱、舒展大方,有的坚实有力,有的更是借鉴了戏剧艺术等元素,兼容并蓄作了大量的创新。现代筝乐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是:左、右手技巧相辅相成,以及大量左手技术的创新(见表1)。综上,我们可以认为,古筝的左手技法在音乐表现、升华音乐内涵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发展的趋势是多样性与创新性的不断涌现。尤其是左、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监理工程师职业能力测试卷(备考误区解析篇)
- 餐饮行业财务岗位职责探讨
- 八年级英语口语提升计划
- 产品代销分销渠道合作契约
- 秋葵创意美术课件
- 地铁站突发火灾事故中乘客疏散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 节能环保产品定制开发合同
- 智慧城市建设施工时间保障措施
-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 孤独症儿童家园社协同教育的行动研究
- 《HSK标准教程3》第1课
- 乳腺癌化疗个案护理
- 眼睛的结构和视觉系统
- 医疗试剂服务方案
- 2024年医疗信息安全培训资料
- 《广州市城市树木保护专章编制指引》解读(分享版)
- 医疗设备采购 投标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
- 国开《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形考任务2-配置本地帐户与活动目录域服务实训
- GA/T 2087-2023法庭科学玻璃破碎痕迹检验技术规程
- XX医院高警示药品(高危药品)目录
- 星级酒店MOD值班管理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