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新精神分析_第1页
第三章新精神分析_第2页
第三章新精神分析_第3页
第三章新精神分析_第4页
第三章新精神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新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

是从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的基础上演化出来的一个新的理论流派。重视自我在人格结构中的作用,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发展的作用,因此,这个学派有时又被成为自我心理学或社会文化学派。本章将着重介绍这个学派中的代表人物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哈特曼、艾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以及霍妮和弗罗姆等人社会文化论。第一节、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个体心理学是由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阿尔弗莱德.阿德勒(AlfredAdler,1870-1937)创立的。阿德勒是弗洛依德早期的追随者,但他与弗洛依德存在很大的理论分析,于1911年脱离了弗洛依德,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即“个体心理学”,成为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依德的人.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强调个体应在正确理解生活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心理补偿,学会合作之道,培养健康的社会兴趣,从而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身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阿德勒所指的个体首先是人类的一分子,是团体的一员,他不是孤立于群体之外的。换言之,只有当个体的社会兴趣与追求目标指向人类时,他的存在才有意义。其次,个体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个体,并非被动地被经验和环境所决定。阿德勒认为,“经验并不是成功或失败之因”,“我们被我们赋予经验的意义决定自己“;”意义并不是被环境所决定的,我们以赋予环境的意义决定我们自己。“显然,面对同样的经验和环境,不同的人完全可以赋予不同的意义从而决定自己的生活。阿德勒晚年提出的“创造性自我”的概念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所谓“创造性自我“是一种塑造人格的有意识的主动力量,使个体按照自己选定的方式构建自己独特的生活风格。

阿德勒认为,个人对自己生活道路和发展方向的选择是建立在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之上。“生活的意义”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生活意义是--“对同伴发生兴趣,作为团队的一分子,并对人类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它使个体从狭隘的自我圈子里解脱出来,用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人生和社会,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互助以及对社会和人类的发展贡献力量来追求成功、实现人生的价值。反之,如果个体的兴趣只停留在自己的身上,那么他的追求的目标只能是一种虚假的个人优越感,他的成功只有对他自己才有意义。事实上,属于私人的意义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意义只有和他人交往时,才有存在的可能。显然,这种建立在自私自利基础上的生活意义是错误的。

一、阿德勒的生平

阿德勒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近郊一个犹太谷商家庭。他从小体弱多病,身患佝偻病而身材矮小,5岁得了肺炎几乎丧命,在街上玩时还两次被车撞。儿时的创伤经历,死亡的恐惧仍然促使阿德勒早年立志要成为一名医生。阿德勒在家里六个孩子中排行老二,从小羡慕其兄长英俊的相貌。后来的回忆中,他曾说自己的生活目标就是要克服儿童时期对死亡的恐惧。进学校读书以后,开始他的成绩很差,以至老师觉得他明显不具备从事其他工作的能力,因而向他的父母建议及早训练他做个鞋匠才是明智之举。

188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维也纳医学院1895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99年他在维也纳开设了他自己的诊所。1902年他拜读了弗洛依德《梦的解析》一书后,撰文为弗洛依德的观点辩护。为此,弗洛依德邀请他和另外三人一起协商开创“周三精神分析协会”(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的前身)1910年阿德勒成为该协会的第一任主席和协会杂志《精神分析杂志》的主编。但阿德勒不赞同弗洛依德的性本能理论,他发表一系列文章公开轻视性因素而强调社会因素,这使弗洛依德大为不满,终于导致1911年与弗洛依德分道扬镳。此后,阿德勒和他的追随者成立了一个“自由精神分析研究协会”,1912年他把其理论体系称为“个体心理学”,并逐渐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精神分析学派。1926年他访问美国,受到教育界人士的热烈欢迎,1927年他受聘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32年任长岛医学院教授,1934年定居美国。1937年在欧洲讲学途中因劳累过度导致心脏病发而病逝于苏格兰,终年67岁。

他和来自俄国的留学生罗莎结婚。罗莎出生于莫斯科一个拥有特权的家庭,是个能说会道、擅长交际、也很能干的女人。但她突出的个性和热烈的有点社会主义意味的激情与阿德勒矜持而保守的贵族气质不太一致,以至他们的婚姻最初常有摩擦。阿德勒在回忆录中说,男女平等这件事,说比做容易得多。但后来两人还是恩爱非常,白头偕老。这大概与医学博士特有的耐心、细腻的引导有关吧!他们生有四个孩子,三女一男,其中老二亚历山德拉和老三库尔特后来成为阿德勒学派的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主要著作主要著作有:《精神症的性格》(1912)《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1917)《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1919)、《生活的科学》(1927)《理解人的本性》(1929)《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1932)《儿童教育》(1938)等。阿德勒理论的应用

阿德勒的咨询模式乃属短期咨询,是成长模式而非医疗模式,故可应用于不同层次的人、不同型态的咨询情境。许多咨询模式及治疗,如:儿童辅导、亲子咨询、家族治疗、婚姻治疗、团体咨询、儿童青少年个别咨询、文化冲突、矫正与康复咨询、药物滥用防范计划及社会问题等,举凡教育、亲子关系、婚姻及社会问题都有阿德勒的影子。二、器官缺陷、自卑感、追求优越与社会兴趣阿德勒反对弗洛依德把性本能视为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相反,他的理论是以社会文化为取向的。他把社会的价值观念、人的社会性视为行为的动力,并用“器官缺陷与补偿”、“克服自卑感与追求优越”、“侵犯驱力和男性反抗”、“社会兴趣”等概念来表述人类行为的动力特征。(一)器官缺陷与补偿

1907年阿德勒发表《器官的自卑感及其生理补偿》一文。在文章中,阿德勒认为个体生来弱小,容易受到各种疾病伤害,从而留下生理上的缺陷。几乎所有人在生理上或多或少有缺陷,包括感觉器官、消化器官、呼吸器官、生殖器官、心血管系统与神经系统等等的缺陷。由于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其某一器官受损害时,会采取某种手段或方式来加以弥补,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1.个体补偿的基本途径个体补偿的基本途径有两条:第一、集中力量发展功能不足的器官,如体弱者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第二、发展其他的机能来弥补有缺陷的机能,如一个盲人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听觉、嗅觉和触摸觉等功能来补偿其视觉的缺陷。

2.器官缺陷两方面的作用由此可见,器官缺陷具有两方面的作用:(1)一方面为个体的生存发展带来不便,(2)另一方面有可能成为推动个体发展的动力。在某些情况下,有器官缺陷的人不仅可以通过补偿机制克服自身的缺陷,而且还可能通过过度补偿,成为一个特别优秀的人。(二)自卑感

在1910年,阿德勒开始从强调身体器官的生理缺陷转向重视精神上的自卑感,把补偿的机制运用于人精神的主观领域,从而使其理论摆脱生理学的色彩,而成为真正的心理学的理论。

1.自卑感具有普遍性没有明显器官缺陷的人,其人格的动力何在?阿德勒找到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心理因素,这就是自卑感。和成人相比,儿童感到自己的孱弱,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弱小的儿童的身上,即使是成人,也会通过社会比较产生自卑感。因此,自卑感具有普遍性力。2.自卑感的双重作用(1)当一个感到强烈的自卑感时,他往往会力图发展自己,做成某些事情,以自身的发展和成功来克服自卑感。这时,自卑感就成为推动人积极向上的动力。(2)当然,自卑感有时也会产生很大的消极作用,强大的自卑感有时会把一个人压倒,此时,他就自暴自弃,不去努力追求成功。这种无法克服和摆脱的自卑感发展为严重的自卑情结,此人的神经症就产生了。如此说来,自卑感人人都有,它可以导致神经症,也可以产生成就的动力。3.侵犯驱力和男性反抗阿德勒认为,为了克服自卑感,儿童用先天的“侵犯驱力”来寻求补偿,使自己的人格在文化与顺应中得到发展。后来阿德勒将“侵犯驱力”改为“男性反抗”。他认为如果儿童顺应或很少反抗,这种自卑感就使人变得女子气,成为生活的弱者。反之,儿童若奋起反抗,这种自卑感便促使人男性化。阿德勒指出,一切人在开始生活时候,都具有自卑感,因为儿童的生存都要完全依赖成年人。儿童与那些所依赖的强壮的成年人相比感到极其无能。这种虚弱、无能、自卑的情感激起儿童追求力量的强烈愿望,从而克服自卑感。在阿德勒理论发展的时期,他强调攻击和力量是克服自卑感的手段。不幸的是,或者可能主要由于阿德勒创立理论时的文化条件背景,他把权力和力量与男性等同,把虚弱和自卑与女性等同起来。任何不受禁令约束的攻击、敏捷、能力、权力的形式,和任何勇敢、自由、侵犯、残暴的特质都可以看作是男性所具有的品质。而一切束缚、缺陷、懦弱、屈从、穷困和那些相类似的特质都可以看作女性品质。(阿德勒1910/1956,第47页)在阿德勒理论发展时期,在他看来,变成更有力量就意指为具有更多的男性品质,因此更少地带有女性品质。他把这种追求更多的男性品质称为男性反抗。既然男性和女性都为了克服自卑感而追求是自身变得更有力量,所以他们都企图实现男性特征的文化思想。换句话说,男性和女性都致力于男性反抗(三)追求优越

1.阿德勒受叔本华唯意志论哲学的影响很深,他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受追求优越的向上意志所支配,人行为的根本动力就是力求优越2.这种追求优越的根源是什么?阿德勒认为追求优越是先天的,所有人生下来就具有的东西。3.追求优越的两重性追求优越如同自卑感一样,具有两重性。(1)一方面它可以激励人去追求更大的成就,使人的心理得到积极的成长。(2)另一方面有的人会因为追求自己个人的优越而忽视社会与他人的需要,从而产生“优越情结”。一个具有优越情结的人狂妄自大、自负自夸、轻视别人、支配别人。这样的人难以与他人相处,最终因缺乏社会支持而导致失败。(四)社会兴趣

有人批评阿德勒的早期理论,认为它把人基本上看成是自私自利的,只顾追求个人优越的个体。为了应付这种批评,阿德勒提出了社会兴趣的概念。

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是所有人具有的一种先天需要,一种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建设美好社会的需要。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在其生命过程中必须完成职业、结婚、养育子女等社会任务。要完成这些任务,人们之间必须分工合作,相互协作。所以,人生下来就必然具有一种先天的社会兴趣。「社会兴趣」(Socialinterest)可能是阿德勒最重要与最独特的观念,指个体知觉到自己是人类社会中的一份子,以及个体在处理社会事务时的态度,包括:为人类追求更美好的未来。社会化过程始於儿童期,使个体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并获得一种隶属感与贡献感。阿德勒视社会兴趣等同於认同感与同理心:「以别人的眼去看,以别人的耳去听,以别人的心去感觉」能够跟别人分享及关怀别人的福祉,是心理健康的一项指标(sheman&Dinkmeyer,1987)。阿德勒认为,随着社会兴趣的培养,自卑与疏离感会渐渐消失。社会兴趣可经由教导与学习而获得。人们由共同叁与活动与互相尊重而表达出社会兴趣,此时他们是往生命的光明面发展,而未具社会兴趣的人会变得沮丧,生活笼罩在黑暗面。

阿德勒十分强调培养人的合作精神。他认为,"人类比我们在世界上所能发现的任何其他动物需要更多及更深刻的合作",这是因为"在某些方面,人类确实是所有动物中最弱小的","人类的婴孩是非常软弱的,他们需要许多年的照顾和保护"。同时,他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有三条重要的联系,个体所面临的问题都是这些联系造成的。这些联系是:①、我们居住于地球这个贫瘠星球的表面上,而无处可逃。②、我们并不是人类种族的惟一成员,我们四周还有其他人,我们活着,必然要和他们发生联系。个人的脆弱性与种种限制,使得他无法单独地达到自己的目标。③、人类有两种性别,个人和团体共同生命的保存都必须顾及这个事实。这三种联系构成了三个问题:职业活动、社会任务和爱情婚姻。个体要完美地解决这三个问题,必须学会合作。阿德勒同时指出,"所有失败者--精神病患者、罪犯、酗酒者、问题少年、自杀者、堕落者、娼妓--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他们在处理职业、友谊和性等问题时,都不相信这些问题可以用合作的方法来加以解决。"由此可以看出,能否以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有赖于个体能否发展起良好的"社会兴趣"--一种与他人和谐相处、建立美好社会的先天需要。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先天需要,但只有加以意识并通过后天的训练才能发展起来。阿德勒认为,有无社会兴趣是衡量个体心理是否健康的主要标准,社会兴趣的大小决定个体生活意义的大小和社会贡献的程度。

意义

社会兴趣概念的提出,是阿德勒对其人格动力理论的一个重要补充。一个人在克服自卑感和追求优越的同时,又被社会兴趣所驱动,两种动力交织在一起,驱使人们实现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共同幸福。三、生活风格与创造性自我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其心理是否健康,集中体现在他的生活风格上,而生活风格的形成与其早期的社会环境影响和个人经验密切联系。人格的发展不仅与个体自身的先天遗传因素有关,与个体后天环境教育有关,而且与个人创造性自我的作用有关。(一)生活风格及其类型

1.

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Lifestyle)。这是一种标识个体存在的独特方式,是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自我在社会生活中寻求表现的独特方式。2.类型:人们的生活风格各式各样,但根据社会兴趣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正确的和健康的生活风格,一种是错误的和病态的生活风格。具有社会兴趣的人的生活风格是正确的和健康的,而缺乏社会兴趣的人的生活风格是错误的和病态的。3.四种类型的人

后来阿德勒根据人们所具有的社会兴趣的程度,划分出四种类型的人:①统治—支配型:这种人喜欢支配和统治别人;这一类型的人倾向于支配和统治别人,缺乏社会意识,很少顾及别人的利益,他们追求优越的倾向特别强烈,不惜利用或伤害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需要控制别人从而感到自己的强大和有意义。在儿童期,他们在地板上打滚、哭闹,希望父母向他屈从。如作为父母,他们又要求孩子服从,说:“因为我说了要这样”。作为教师,他们威胁学生,说:“如果你不这样做,那你就去校长办公室”。这样的人容易发展成虐待者、违法者和药物滥用等。②索取—依赖型:这种人喜欢依赖别人的劳动,向别人索取自己所需要的一切;这种类型的人相对被动,很少努力去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依赖别人照顾他们。许多富裕或有钱的父母对他们的孩子采取纵容的态度,尽量满足孩子们的一切要求,以使他们免受“挫折”。在这样的环境下的孩子,很少需要为自己努力做事,也很少意识到他们自己有多大的能力。他们对自己缺乏信心,而希望周围的人能满足他们的要求。③回避型:这种人总是回避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企图以碌碌无为而避免失败;这样的人缺乏必要的信心解决问题或危机,不想面对生活中的问题,试图通过回避困难从而避免任何可能的失败。他们常常是自我关注的、幻想的,他们在自我幻想的世界里感受到优越。④社会利益型:这种人能正视问题,试图以某种有益于社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的人能面对生活,与别人合作,为人和社会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常常生长于良好家庭,家庭成员相互帮助、支持,人与人之间彼此理解和尊重。阿德勒认为,前三种类型都是错误的生活风格,只有第四种人才具有正确的社会兴趣,有希望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没有两个人有完全相同的生活方式。为追求优越,有人在才智上发挥,有人在艺术或体育方面发挥。这些生活方式包括:人们对自己、对世界、对自己独特的行为与习惯之看法。我们所做的每件事均受到自己独特生活方式的影响,而生活方式在理论上是假设受到六岁前经验的影响(Sher-man&Dinkmeyer,1987)。但是,幼年的经验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对那些事件的理解与解释。人的任务第一项任务是职业任务,由诸如职业选择、职业准备、职业满足、业余时间的利用和养老等亚任务组成。通过建设性劳动,个体促进了社会发展。第二项任务是社会任务,包括两项亚任务,即隶属和合作。尤其是后者。“正是因为人类学会了合作才有劳动分工这一伟大发现。这是一种对人类福利的根本保证的发现。”第三项任务是爱情和婚姻任务,它与社会延续具有直接的关系。“个体接触异性和能扮演性角色取决于他或她在人类延续中所起的作用”。阿德勒还提出过两项补充任务:自我和精神。在自我任务方面,个体应该确定自己,承认自己,并采取对待自己的姿态。主观上,他们也处于“对手”关系之中,如有意识与无意识、思维能力与本能反应,“良我”与“劣我”等等,从而导致内心冲突。在精神任务方面,个体需要解决宗教、哲学、存在主义等方面的问题。(二)生活风格的形成

1.错误的生活风格形成原因:阿德勒认为是由童年期的三种状态引起的:①器官缺陷。它会引起儿童的生理自卑,有可能导致不健康的自卑情结;大多数器官或内分泌腺有缺陷的儿童,常因为别人无法了解他们的困难,使他们变得只对自己有兴趣,而成为失败者.②溺爱或娇纵。他们多会期待别人把他的愿望当法律,他不必努力就会成为天之骄子,所以当他进入一个众人不是以他为中心的情境,且别人也不是以体贴他的感觉为目的时,他就会觉得世界亏待了他;当他们长大后,如果别人不再对他们谄媚或顺服,他们往往觉得社会对他们充满敌意,而想要施与报复,此时如果施与处罚,只会更加强他们“别人都反对我”的信念。

③受忽视或遗弃。这种儿童感到自己毫无价值,变得对社会和他人极端冷漠、仇视,对所有的人都不相信。他们从不知爱与信任感为何物,只因社会曾对他冷漠,他就误以为它永远是冷漠的,所以他不但怀疑别人,也不能信任自己。当他面临生活问题时,他总会高估其中的困难,而低估自己应付困难的能力及旁人的善意与帮助,他们多数会成为失败者,其中大多数出身为孤儿或私生子。

2.儿童生活风格的形成

阿德勒认为,儿童在四五岁时就已形成了他的生活风格。它是以“原型”的方式无意识地表现出来的,儿童自己是意识不到的。原型的内容包括人生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策略等。至于儿童形成的是什么样的生活风格,则要取决于他的生活条件和家庭及社会环境。

儿童往往把自己所处环境中最强有力、有影响和感染力的人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如父母、老师和好友等。生活风格的发展还主要取决于儿童与社会的交互作用。根据阿德勒的观点,儿童碰到的最初的社会环境是家庭,在家庭中与母亲的接触和母子关系的发展形成了将来与他人关系发展的基础,如果母亲采取一种积极、合作的态度,儿童就倾向于形成社会兴趣。然而,如果母亲把孩子紧紧束缚在自己身边,那孩子就容易将他人排斥在自己生活之外,形成较低的社会兴趣。正是母子早期交互作用的性质,影响甚至决定儿童将来能否以健康坦诚的态度对待他人。(三)理解生活风格的途径

1.出生顺序2.早期记忆3.潜意识梦境的分析

出生顺序1、优势的长子(女):每个长子都曾经历一段独生子唯我独尊的时光,通常会受到大量的关怀与宠爱,直到第二个孩子出生。他们通常喜欢搬弄权势,并过分夸张规则和纪律的重要性,但也可能发展出喜欢帮助人、保护人的性格,或具有善于组织的才能。

2、压力下的次子(女)或中间排行:因为他一出生便必须与另一个孩子分享父母的关怀,所以他比长子易于与人合作。次子总是不甘屈居人后,他努力奋斗想超越别人,好像时时刻刻在参加比赛,他通常都比长子有才能,且更成功。

3、极力超越的么儿(女):父母对么儿总是特别细心对待,因为他们既年幼又弱小,需要别人的帮助,但他们并不喜欢当最小的孩子,因为最小的孩子不值得信赖,没有信心,所以他想证明他样样都能做,因此他特别重视权力的追求,他往往会成为家中最能干的人。但是有些么儿被塑造成最年幼的超速者,一直想打败所有的人,所以他要在具有竞争的环境中才得愉快,他只有牺牲别人才能维持精神上的平衡;另一种么儿就像碰到障碍的马拉松选手,当他碰到困难时,他会从旁绕过,当他们丧失勇气后变成彻底的懦夫,所以他们常处在自卑的压迫中,为终生难与生命妥协而苦。

4、备受保护的独子(女):由于父母将希望全摆在唯一的孩子身上,所以有时他会变得依赖,由于他常是众人注目的焦点,所以他很容易觉得自己真的大有价值,当他不再成为众人注意的焦点时,他的人生态度便很容易发生错误。独子的父母通常会特别谨慎,对孩子不免表现出过度的担心,使孩子容易把世界想成充满敌意的地方,所以他对每一项需要独立自主的工作都感到困难。另外,女孩间长大的男孩也很值得探讨:如果他是长子,会有被女性对手紧跟不放的感觉;如果他是么儿,很可能会成为玩物;如果他正好排行中间,他会腹背受敌,一般来说,他们都不太讨人喜欢,但他也可能强烈反抗这种气氛,时时防卫自己,免得受女性的驾驭,他觉得他必须显现自己的不凡与优越,所以他常显得紧张,他会往极端方向发展,不是非常强壮就是非常软弱。同样的,在男孩间长大的女孩也是一样,不是非常男性化就是非常女性化,她会常觉得无安全感与孤立无助。

早期记忆第一件记忆能表现出个人的基本人生观;他的态度的雏型。它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一见之下,便能看出:他是以什么东西作为其发展的起始点。

在人的所有心灵现象中,最能显示着其中秘密的是个人的记忆。记忆决不会出自偶然。个人从他无数的印象中选出来的记忆,是那些他觉得对他的处境中有重要性之物。因此,人的记忆反映了他的“生活故事”。阿德勒特别强调了记忆对了解个体的重要性。“在所有心灵现象中,最能显露其中秘密的,是个人的记忆。他的记忆是他随身携带、而能使他想起自己本身的各种限度和环境的意义之物。记忆绝不会出自偶然:个个人他接受到的,多得无可计数的印象中,选出来记忆的,只有那些他觉得对他的处境有重要性之物。他的记忆代表了他的“生活故事”;他反复地用这个故事来警告自己或安慰自己,使自己集中心力于自己的目标,并按照过去的经验,准备用已经试验过的行为样式来应付未来。”(《自卑与超越》第四章)要了解个人赋予自己和生活的意义,最大的帮助是来自其记忆。每种记忆都代表了某些值得他们回忆之事,不管他能想起的,是多么少的一点点。当他作回忆时,它之能够被想起,即是因为它在他生活中所占的份量:它告诉他:“这是你应该期待之物”或“这是你应该躲避之物”,或“这就是生活!”我们必须再强调,经验本身并不如留于记忆中而被凝结成生活意义的经验来得重要。,人的记忆带有主观性、创造性和想象的成分,通过了解个人的记忆,便可发现个体所感兴趣的东西,“使我们找到通往其个性的一条线索”。这其中童年(尤其是四、五岁时)的记忆是最为重要的,因为这些早期的记忆“显示出生活样式的根源,及其最简单的表现方式……此外,我们在其中还能看出儿童和父母以及家庭其他成员的关系。”

阿德勒的早期记忆“我记得走往学校的小路上要经过一座公墓。每次走过公墓我都很惊恐,每走一步都觉得心惊胆颤,然而看到别的孩子走过公墓却毫不在意,自己感到十分困惑不解。我常因自己比别人胆小而苦恼。一天,我决心要克服这种怕死的恐惧,采用了一种使自己坚强起来的办法。我在放学时故意落在别的同学后面而间隔了一段距离,把书包放在公墓墙壁附近的草地上,然后多次地来回穿过公墓,直到我感到克服了恐惧为止。”阿德勒认为,这个最初记忆似乎表明他个人人格的某些东西。他从很小时起,就努力克服自卑感和恐惧感,以勇敢的行为进行补偿,使自己变得坚强而不是低人一等。在这些繁琐的生活故事中,他会反复从其中寻求温暖和慰籍,以这个故事来使自己全神贯注于自己的目标。以过去的经历和检验过的方法准备应付将来。在日常行为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记忆被用于稳定人的情绪。如果一个人遇到挫折、感到沮丧,他会回想起以前的挫折经历。但当一个人兴高采烈、充满勇气时,他便会选择完全不同的记忆。他回想的事都令人愉快,使他更为乐观。同样,如果一个人遇到困难,他便会唤起所有能有助于形成其处理态度的记忆。梦的分析阿德勒认为,做梦是个体整个精神活动的一部分,是日间的感受和思维的延续进入到夜间的梦中,梦境中的生活风格与日间的生活风格应该说是基本一致的。例如,一个生活风格是自我中心,只要“获得”,不愿“付出”的人,做了一个梦,梦境的表现是:我独自—个人站在某剧场的舞台中央,许多灯光集中地照耀在我的身上……我仿佛在进行某种表演,似乎又像是在发表演说,台下的观众不断地发出热烈的鼓掌声……忽然又变化为另外一个场景,许多人围绕着我其中—位绅士还给我披上漂亮的罩袍,许多人给我送来各种精美的礼物。开始时我感到心里发虚,有点惶恐和不安,后来就感到非常的自然和自在,觉得我就是个伟大的人物。通过分析发现,他在日常牛活中,就是一个希望得到别人注意的人,从小就受到父母亲及周围亲友的过度呵护,好表现自己,自己似乎就是个站立在社会牛活舞台中心的人物,这个梦所表现的就是这个人的生活风格。

“我坐在轿车的后座上,驾驶员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轿车开得很稳,我与驾驶员愉快的交谈着,感到非常的舒坦。”这个梦显示出梦者是个讲究舒适、安逸的人,为人态度和蔼,梦里所反映的正是他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风格。

“在梦中,我驾驶着汽车,在旁边坐着我的上司,他不停地指点我该往哪里开,对他的唠叨我心里非常的不舒服,但是我又没有办法,—边开车一边听着他那些没完没了的唠叨,我把汽车开得非常快,他还在唠叨,烦死了,我加大汽车的油门,并且往一面结实的水泥墙撞去,

‘让你的唠叨见鬼去吧!’汽车发生爆炸,而此时,我却安然无恙地站立在马路上。”该梦境的象征意义是反映出梦者具有自我主张,他极不愿意别人来干扰自己的工作和决断,在潜意识中具有明确的抗上心理和攻击倾向。这充分反映出梦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风格。

我感到自己在一辆没有人驾驶的汽车里,汽车在黑暗中间碰撞、颠簸着飞驰,非常的恐怖,我只能缩在汽车的某个角落,不知道该怎么办,心脏在剧烈地跳动……突然惊醒过来,发现自己浑身大汗。”该梦境揭示的是生活太可怕了,梦者感到自己的孤立无援,一切都失去了控制,成为某种不可知力量的牺牲品,这梦境代表着梦者的思想,也反映出他的生活风格。

为什么梦要用象征来表达,阿德勒认为,因为象征能够突破正常的逻辑思维租常识的局限性,能够随意地表现出梦者个人的意念。每个人都可以依据自己的经历和生活风格来运用象征厂所以在分析梦境的过程中,要充分地认识和理解梦中的象征,必须结合做梦者的经历和生活风格,当然也要熟悉他所处于的社会文化背景。

(四)创造性自我与活动程度

阿德勒认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社会,但这种社会性又带有一定的先天潜意识因素。因此,阿德勒的心理发展理论是一种意识与潜意识的相互作用理论。阿德勒的创造性自我称为是他“作为人格理论家所取得的最辉煌的成就”创造性自我是一种个人主观体系,它解释个人的种种经验使之有意义。它追求经验,甚至创造经验以帮助个人完成他独特的生活作风。创造性自我使人格有一贯性、稳定性和个性。它是人类生活中活的因素。认为它是人格中的自由成分,它使个体能在可供选择的生活格调和追求目标之间进行选择。它是活动的唯一动机,它调动个体的全部力量去追求优越。人不仅是遗传和环境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由地作用于这些影响。阿德勒反对弗氏把人看作完全由生物和环境影响决定的,而主张人能够自由决定其生活风格,主动把遗传和环境的影响结合进来变成自己人格的一部分

活动程度

阿德勒指出,“活动程度”影响着个体心理发展的形式和水平。1.所谓活动程度,是指每个人活动的范围和形式。在个体的奋斗过程中都包含着各种不同水平的活动,个体正是以其活动的过程来回答他所遇到的问题。2.阿德勒认为,个体的活动程度是儿童在生活早期经过任意创造而形成的,它一旦形成又会影响个体一生的发展。四.个体心理学简评

(一)贡献1.阿德勒创立的个体心理学已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理论学派,后来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新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以及自我心理学派等都直接受到阿德勒思想的启发与影响2.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和心理治疗家的拥护,还因为个体心理学确立了心理学的社会科学方向。3.作为弗洛依德理论的对立面,阿德勒的理论具有进步和积极的意义。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把人从古典精神分析独断的泛性论中解放出来,不仅强调了遗传和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双重作用,而且重视意识自我的作用。(二)局限性阿德勒虽然有别于弗洛依德的本能论,但并没有超出多少。1.阿德勒把追求优越的向上意志当作人行为的根本动力,这使他的理论涂上了主观唯心主义色彩。2.阿德勒虽然重视人格的统一整体性,但他忽视了人格结构及其内在矛盾的分析,把人简单地看成是由追求优越的单一动机驱使的个体。3.阿德勒提出社会兴趣的概念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他把它看作是人的一种先天的合群利他的趋向,而不是当作人类生产劳动、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必然结果,这是一个非历史唯物主义观点。4.阿德勒虽然重视社会环境对人格的影响,但他所说的社会环境主要指家庭环境,根本没有触及社会的本质,因而未能完全说明心理疾病的社会根源。

第二节自我心理学

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亦称精神分析的发展心理学。它是S.弗洛依德后期理论奠定的基础,以及在他之后由安娜.弗洛依德、哈特曼、艾里克森等人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格心理学理论体系,并代表着精神分析发展的方向。一.从本我心理学转向自我心理学

自我心理学发源于弗洛依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在其理论的发展的初期,弗洛依德发现,如果病人把内心的“创伤经验”倾吐出来,病症就会消失。这就是所谓创伤范式理论。在后期,弗洛依德的理论从内驱力范式转向自我范式,也标志着自我心理学的思想初具轮廓。安娜.弗洛伊德的观点安娜.弗洛依德是弗洛依德最小的女儿,她继承和发展了弗洛依德后期的自我心理学思想,为自我心理学的形成作了极大的贡献。安娜·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贡献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尝试了精神分析对儿童的治疗并提出了有关儿童自我发展的诸多理论,为自我心理学(包括客体关系学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集中论述了防御机制的理论;三是编纂了24卷的弗洛伊德全集英文标准版。安娜.弗洛伊德的生平安娜·弗洛伊德于1895年12月3日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她是弗洛伊德六个子女中年龄最小的,据说也是他最宠爱的。这种宠爱体现在:1安娜是唯一继承了父业的女儿;2弗洛伊德为安娜做了精神分析,突破了他的治疗设置,替女儿做分析,怎么保证中立、被动、匿名呢?1912年安娜在维也纳的考泰季中学毕业,此后她没有上过大学。中学毕业后,她曾担任过小学教师。从1918年开始,她开始参加父亲的精神分析工作,还被允许参加著名的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的星期三研讨会,并在弗洛伊德的朋友魏格纳·乔莱格教授的维也纳精神病教学医院里参加古典精神分析的学习。1923年开始做精神分析的临床实践。1925—1928年曾担任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主席,并担任维也纳精神分析教育学院院长,她还积极参加了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活动,并担任过该会的名誉主席1928年她发表了《儿童分析技术导论》,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她的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开创了儿童精神分析的治疗法。1936年她发表了著名的《自我与防御机制》。1938年,由于纳粹德国入侵奥地利,安娜陪同父亲逃离维也纳,流亡到英国伦敦定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在伦敦的汉普斯特德战时保育院工作,一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在此期间她和一位同事,美国人多萝西·伯林海姆合著了三本书,《战时的幼儿》(1942)、《无家可归的婴儿》(1943)、《战争与儿童》(1943)。战争期间她创办和领导了汉普斯特德·韦尔保育室,战后她又创办了汉普斯特德儿童诊护所,在那里她开设了儿童心理治疗课程,并对精神紊乱的儿童和成人进行临床诊断和分析治疗。此外她还开办了一个健康儿童科,一个因社会案件而设的幼儿班和一个专收盲童的幼儿班。1952年起她担任这个诊疗所的所长直到1982年逝世。由于安娜·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特别是儿童分析的卓越贡献,许多大学授予她名誉博士学位,其中有美国的克拉克大学(1950年),杰佛森医学院(1964年),芝加哥大学(1966年),耶鲁大学(1968年),她父亲的母校、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197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78年),英国剑桥大学(1980年)。此外美国政府还曾授予她“麦迪逊奖”,英国政府也曾授予她大英帝国骑士爵位。1982年10月9日,安娜·弗洛伊德逝世于英国伦敦,享年87岁。Anna一生未嫁,她一直陪伴她的父亲度过他的余生,作为一个同伴、打字员、合作者、保姆。尽管她未受过大学教育,但作为一名精神分析师,她还是得到认可,而且非同一般。到底是怎样的不平常呢?那就是她的分析非常实在。安娜.弗洛伊德提出的15种防御机制⑴压抑作用(Repression)⑵否定作用(Denial)⑶禁欲作用(Asceticism)⑷投射作用(Projection)⑸利他主义(Altruism)⑹移置作用(Displacement)⑺自我约束作用(Turning-against-self)⑻反向作用(Reaction-formation)⑼反转(Reversal)⑽升华作用(Sublimation)⑾心力内投(Introjection)⑿对攻击者的认同(Identification-with-theaggressor)⒀隔离作用(Isolation)⒁抵消作用(Undoing)⒂退行作用(Regression)(1)压抑作用(repression):是指把那些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冲动、观念或回忆、情感等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这是最古老的和最危险的防御机制之一,也是使用其它防御措施的先决条件。安娜认为:“从功效观来看,和其它方法相比,压抑作用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在数量上它比其它方法完成得更多。就是说,它能够控制强有力的本能冲动……但是压抑不仅是最有效的机制,也是最危险的机制。意识从全部本能生活和感情生活中退去造成的自我分裂会永久地毁坏人格的完整。因此压抑便成为折衷作用和神经症的基础。”首先,安娜认为压抑是种有目的的遗忘,而这种目的和动机又是在潜意识作用下,不知不觉地把某些令人不愉快的情形“忘”得一干二净。安娜曾诊过这样一位病人:她是个刚刚步人青春期的少女,时常对自己的性冲动感到有一种罪疚感,每当地把自己的一些男朋友介绍给家人或其他朋友们时,却总是“忘记”男友的名字。在安娜看来,这就是压抑作用的结果其次,这些被压抑的念头、感情或冲动,虽然我们的意识并不知道,却可能不知不觉地影响我们的日常行为,使我们做出许多莫名其妙的事情来,由此可以推测,它们并没有消失,而是暂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了。第三,存在着两种压抑:一种是我们前面说的被驱赶到潜意识中的压抑;另一种是指有意识地抑制自己认为不该有的冲动与欲望,即所谓“压制(suppression),它们被压抑在前意识中。在正常情况下,这种压抑作用能使我们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让正常人自觉地约束和管制自己的行为;而在神经症患者中,这种防御机制却常常被不适当地用来压抑那些本来很正常而且应该有的欲望或本能冲动,造成了病态心理。可以说,压抑作用是神经症患者经常使用的一种防御机制,如癔症病人的记忆丧失可能是因为病人内心无法接受的那些冲动和欲望受到压抑所致(2)否认作用(denial)是指“当对外部事件的知觉象征性地与有威胁的冲动相联系时,人们会潜意识地阻止外部事件进入意识”。否认就是通过拒斥而把危险排除在外。例如,人们会把现实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通过言语和活动而加以否认,仿佛事情没有发生似的,以此来减轻心理上的压力。一位失去了丈夫的寡妇在吃饭时总是结丈夫摆上一个座位和—双碗筷。她还经常幻想自己正在和丈夫谈话等等。安娜认为她实际上是在心理上否认她的丈夫已经去世。(3)禁欲作用(asceticism)是指青春期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特点。在安娜看来,青春初期的青少年常常对出现的性冲动感到不安,为了使自己不致于因此而做出越轨行为,他们便通过放弃一切欲望和快乐来保护自己。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他们可能会通过限制睡眠和食物摄入,以及尽可能保留大小便来“克制”自己,达到禁欲的目的。这种防御机制主要是青少年,特别是神经症患者控制自己冲动的一种手段。(4)投射作用(projection)是指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和思想转移到别人或其它对象身上。使这些冲动脱离自我,好象它们不是自我的一部分。人们经常用这种方法来避免意识到那些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感情或想法。例如,一位由于抵制不住诱惑而对妻子不忠的丈夫反而开始怀疑妻子对他不忠。这种投射作用经常发生在有妄想疾的病人身上,是一种精神病性的自我防御机制。(5)利他主义(altruism),在安娜看来,利他主义也是一种投射作用。她认为,人们通过采取某种行动,—方面满足了自己的需要,一方面又帮助了别人;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人们可能会不惜放弃自己的需要来满足别人的愿望。例如,一位过于胆怯因而不敢请求为自己晋级的雇员拼命地为另一位工人的权力呐喊,表现出极端的利他行为。安娜指出,这种正常的、不太明显的投射形式可以描述为旨在满足别人而对我们自己本能冲动的一种利他主义的降服。(6)转移作用(displacement)是指对某一对象的情感由于含有危险(或其它原因)而无法直接向该对象表达时,人们有时会把这种情感或冲动转移到其它对象身上,使自己的情感得到渲泄,心理得到平衡。病人与分析者之间的“移情关系”即属于转移作用的一种。(7)自我约束(turning—against—self)是把冲动向内转向自我,而不是向外转向某一对象。这种自我约束的结果通常会导致心理不适、罪疚感、抑郁以及受虐癖的情感。例如,一位年轻妇女由于在童年时代十分妒嫉她弟弟和母亲的亲密关系。她在长大成人之后,把这种情感转向了自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自责、消极和自卑的情感.安娜认为这种“产生于将本能向自身转变的真正受虐癖现象”,通过对自身的情感或肉体折磨来保护自我,达到心理平衡。(8)反向作用(reaction—formation)是指把别人或社会所不能接受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它们的反面,使之成为可接受的。“它是自我作为抵御本我的一种永久保护作用而采纳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冲动和欲望虽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了,但它们并没有消失,总想在适当的时机表现出来。有时人们为了防止这些冲动的爆发,便采取了向相反方向表现的方法。例如,一个曾经对妈妈采取攻击行为的孩子,反而关心起妈妈的安全,唯恐有人对她妈妈造成伤害。又如,当继母的唯恐打骂孩子会引起别人非议,因此即使孩子犯了错误确实需要管教时,也不敢管教,反而过分溺爱放纵其目的是“保护自我以防被压抑的冲动从内部复出(9)反转(reversal)是一种类似于反向作用的防御机制,它可以把冲动从积极主动的方式变成消极被动的方式。这是因为原来采纳的行为方式是社会所不容许的,为了求得心理的平衡,人们便采取了这样一种反向作用的防御手段。例如,将施虐的冲动转变为受虐冲动,即把自己作为攻击的对象和性冲动的消极对象。(10)升华作用(sublimation)是把某些冲动和欲望通过某种高尚的行为转变为社会所接受的东西,这是一种“本能目的替换作用”。通过这种行为方式,可以使人的自我获得变相的、象征性的满足。这种防御机制是比较积极的,它可以把人的本能欲望变为崇高的社会活动,这在文艺创作中表现得最为突出。(11)心力内投(Introjection)是把外部对象或自己所赏识的某些人物的特点结合到自己的行为和信仰中去的一种防御机制。它和投射作用相反,它是把外界的东西吸收到自己的人格中去,这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经常见到的。例如,孩子会模仿别人或父母的言行举止及思维方式,学生会采纳自己所喜欢的教师的人格特质、行为习惯,夫妻之间久而久之也会产生心理同化。在神经症患者中,模仿自己心目中的他人以保护自己是一种司空见惯的防御方式。安娜认为这种心力内投作用是婴儿早期心理活动的特点,是超我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因此也是心理和人格尚不成熟的表现。(12)对攻击者的认同(identificationwiththeaggressor)安娜把它也视为一种心力内投的防御机制。它是对自己所恐惧的人或对象的行为进行模仿和学习,使人在心理上感到自己就是那个令人恐惧的人或对象,以此来消除自己的恐惧心理。而且这种认同作用的内投是和投射作用同时起作用的。(13)隔离作用(isolation)是强迫性神经症的一个典型特征。指人们把社会所无法接受的冲动或欲望在意识中保留下来,但与此同时却剥夺了其中的情欲和意义,以此来达到一种理智型情绪隔离,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正如安娜所说,“在症状形成中强迫性神经症的自我所采用的防御方式是一种隔离的方式,它会使本能冲动完全脱离其前后关系,同时又使它们保留在本能冲动中,因而这种病人的阻抗往往采取一种不同的形式。他常常把其联想之间的联系切断,并使观念脱离感情,这样他的联想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是无意义的,就好象他的强迫性症状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义的一样。”14)抵消作用(undoing)是指一旦发生了一些令人无法接受的事情,人们常常以某种魔幻般的姿态或仪式来抵消由此而造成的心理不安。它具有强迫性人格的特点,人们使用这种防御机制是为了用象征性的活动来弥补已经发生的令人不快的事件,或者抵消自己内心的罪疚感。例如,一个经常手淫的17岁青年,每当他心里有一种性欲念时,便强迫自己倒背字母表;而每当他遇到一位他所认识的同样手淫的男孩子时,他便转过身去吐唾沫。(15)退行作用(regression)是指人们在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状态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行为方式,以满足自己的某些欲望。这实际上是一种行为的原始化。如有人一遇到挫折和焦虑就会发生头痛、肚子痛、手脚麻木、抽风等现象,就是通过这种退行来保护自己免受进一步的侵害。贡献安娜对自我心理学的另一贡献是提出了自我的发展路线(Developmentalline)的思想。安娜的自我发展路线对其后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不仅强调了自我适应生活需要的能力,还注重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而且注意了人际关系之间的要求和个人的要求对自我发展的影响。与古典精神分析理论相比,这种思想无疑更接近人的现实生活,在精神分析理论从本我心理学向自我心理学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自我发展路线通过对儿童自我生活的分析和观察,她为本我——自我的相互作用阶段提出了一个新的术语,她称之为“发展路线”。在这个相互作用阶段,儿童逐渐摆脱了对外界控制力的依赖,并逐渐获得了对内外现实的自我控制。安娜所谓的发展路线,是指儿童在成熟过程中从完全依赖他人到获得相对的完全独立,从完全没有理性到几乎非常有理性,从对现实只有完全被动的联系到进行自觉主动的联系等。这些发同路线表明自我企图在没有痛苦的回避和不过度地使用各种防御机制的情况下,成功地面对各种复杂的生活情境。例如,和母亲分别、弟弟妹妹的降生、发生疾病、入学、与同伴交往、游戏、青春期性兴趣的出现和爱情生活等情况下能顺利地度过(1)从依赖他人到情绪上的自力更生;(2)从哺乳到合理的饮食;(3)从大小便失控到能进行适当控制;(4)从对身体的管理不闻不问到负起责任;(5)从关注自己的身体到关注玩具,从喜爱游戏到参加工作;(6)从以自我为中心到建立友谊关系。二、哈特曼与自我心理学的建立真正创建自我心理学的是海因兹.哈特曼(Hartman.H,1894-1970)。哈特曼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负盛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他一生发表了多部有关自我心理学的论文和著作,致力于创立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1939年他发表了著名的《自我心理学和适应问题》一书,标志自我心理学正式成立。生平简介海因兹·哈特曼(1894一1970)生于德国,早年学医获博士学位,后在维也纳随安娜学习精神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移居美国,主办《儿童精神分析研究》杂志,致力于创立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曾任纽约精神分析学会会长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哈特曼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精神分析方面最著名的理论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自我心理学的论文。他根据自己在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上所作的演讲概括而成的《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1939)一书,可与弗谘伊德的《自我与伊底》(1923)相提并论,是自我心理学发展的第二座里程碑。后来他又出版有《自我心理学文集》(1964)。哈特曼的主要贡献在于,一方面澄清了弗洛伊德体系中关于自我心理学一些模糊认识;另一方面他把精神分析中的一些命题的表述恰当地纳入普通心理学范畴(如知觉、记忆思维、创造力等),试图建立精神分析与学院心理学之间的联系。

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TheConflict-FreeSphere)无论是弗洛伊德还是安娜都从心理动力学出发,强调自我与伊底的冲突和防御,他们的自我概念仍没有自己的独特领域。安娜似乎比其父亲前进了一步,把自我当作“观察的适当领域”,但她对自我的观察仍是为了说明自我与伊底和超我之间的动力关系,照样陷入潜意识冲突领域。因此,创立自我心理学的首要任务就是为自我划定一个独特的研究范围。这一范围应当与本能的研究有所不同,应体现自我的特殊的心理规律及其主动性的特点。这一范围就是哈特曼所称的“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他认为,古典精神分析的最大毛病就是忽视了没有冲突的心理学领域,把冲突作为自己唯一的研究任务,而“下一步扩大精神分析范围的任务应该是揭示自我的各种没有冲突的活动”。在哈特曼看来,自我并不一定要在伊底和超我的冲突中成长,就个体而言,能够在经验上存在于心理冲突之外的过程。诸如知觉、思维、记忆、语言、创造力的发展乃至各动作的成熟和学习等自我的适应机能,并不是自我与伊底内驱力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们是在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里发展着

所谓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并非指空间的“领域”,而是指“一套心理机能,这些机能是在既定的时间内在心理冲突的范围之外发挥作用”。哈特曼的整个自我心理学体系都是围绕着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展开的,包括自我的起源、自我的自主性发展、能量的中性化和自我的适应过程等。

哈特曼提出了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标志着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的真正建立,所以他被誉为自我心理学之父。他明确将这一概念纳入精神分析,扩大了精神分析的范围,引起了精神分析的实质性变化。自我的起源及其初级自主性因素哈特曼认为,自我本我都是从同一种先天的生物学的禀赋——“未分化的基质”中分化出来的。在这种未分化的基质中,一部分“未分化的基质”演化为伊底的本能内驱力,另一部分生物学禀赋则演化为先天的自我的自主性装备(theapparatusesofegoautonomy)。他在自我起源问题上的这一修正标志着自我心理学的最重要的进展,显然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哈特曼认为,自我在发展上也独立于伊底的本能发展,他称之为自我的自主性发展。在他看来,自我的自主性发展有两种:一是初级自主性(primaryautonomy),一是次级自主性(secondautonomy)。所谓初级的自主性是指那些先天的独立于伊底的没有冲突的自我机能。这种自我机能一旦从未分化的基质中分化出来,就对环境起着适应的作用。它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主要表现为一种自我机能的成熟过程。,从半岁到1岁起,自我的初级自主性就开始成熟起来,婴儿开始发展知觉、运动、记忆、学习和抑制等机能,这些变化帮助它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部分地掌握生活空间中的非生命客体,并形成一定的预测能力。显然,哈特曼提出的自我的初级自主性机能和一般的心理过程是相互联系的,从而使精神分析可以从病理学的范畴转向正常的心理范畴。所谓次级自主性是指从伊底的冲突中发展起来,并可以作为健康地适应生活的工具的那些自我机能。也就是说,它们最初是服务于伊底的防御机制,但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立的结构,摆脱了冲突的领域。他认为,防御最先存在于本能中,它们后来可以演化为自我应付伊底的手段。他用理智化作用(intellectualization)为例来加以说明。理智化作用作为防御机制是指人们为了防御潜意识动机而故意用某种智力活动来压抑它。譬如,小孩借助看小人书来压抑恋母情结。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理智化作用发生在本能的水平上,可以帮助解决伊底与现实以及与自我的冲突,另一方面,理智化作用在自我结构的组织和利用下也可以演化为一种高级的智力成就。哈特曼的次级自主性的概念对于人们理解防御、适应和自我的作用是很有意义的,但也表明他在坚持自我的自主性发展上是不彻底的,因为归根结底,次级自主性仍然起源于伊底。能量的中性化哈特曼认为,要想使自我彻底离开伊底,实现自我自主性,就必须修正和扩展弗洛伊德的心理能量的概念。为此,他提出能量的中性化(neutralization),意思是指一种把本能能量改造成非本能模式的过程。他论述说,能量的中性化始于自我从伊底中解脱而为自己服务之时。例如,三个月的婴儿就已经具有使能量中性化的能力。当他饥饿时,能把饥饿感觉和过去得到满足的记忆痕迹联系起来,用哭声来呼唤母亲。从而,在饥饿内驱力和呼唤母亲的联系中就存在着能量的中性化。哈特曼的能量中性化概念是对弗洛伊德思想的进一步修正和扩展。弗洛伊德也具有能量中性化的思想。他认为,在升华作用中,自我能够直接使里比多的能量实现非性欲化。哈特曼的能量中性化思想在两个方面区别于弗洛伊德。一是弗洛伊德的中性化概念仅涉及性本能的非性欲化,而哈特曼强调指出中性化涉及两种本能的改造,即性本能的非性欲化和攻击本能的非攻击化。二是弗洛伊德的中性化是一个暂时的过程,例如升华作用是暂时把本能目的转变为社会可接受的目的,而哈特曼主张中性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自我借助这一持续的中性化过程,可以贮存中性化的能量,以备自我随时随地地使用。因此,哈特曼的中性化能量只在名义上根源于伊底,而实质上已经是自我的能量,不再具有本能的形态。在他的自我心理学中,中性化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为自我的次级自主性提供了能量来源,促使自我适应环境。自我的适应过程哈特曼认为,自我的适应过程就是能量的中性化过程。适应在实质上是自我的初级自主性和次级自主性作用的结果,是自我装备与环境取得平衡。对自我的适应过程的研究是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的必然要求。他借助弗洛伊德的自体形成(autoplasty)和异体形成(alloplasty)概念来说明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自体形成是指个体通过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异体形成是指个体通过改变环境从而使之更适合自己的适应。哈特曼认为,这两种形式的适应都是很有用的,而采取哪种适应形式更适当则属于自我的高级机能。人类的适应活动总的来说是先使环境适应人的机能,然后人又适应自己创造的环境。另外,哈特曼主张人还具有第三种适应形式,即个体能够对有利于生存的新环境做出选择。哈特曼还进一步研究了人类适应的操作手段与适应过程的关系,区分了两种适应形式:进步的适应(progressiveadaptation)和倒退的适应(regressiveadaptation)。前者指与心理发展方向相一致的适应,后者指为了将来或整体上对环境的适应而暂时表现出来的倒退或适应不良,也就是迂回前进。他认为,有机体要达到完善是高度复杂的,为此,不能仅考虑个别的心理组织过程的适应,而首先应考虑有机体的整体适应(fittingtogether)的重要作用。有时为了保证整体适应,个别的心理组织必须暂时表现出不适应。整体适应实际上是自我的整合机能(syntheticfunction),意思是:它并非自我的一个独立机能,而是各种自我机能的统合。他认为,整合机能是人类特有的,它使自我能够衡量各种利弊,比较长远和短期利益,进行正确的选择。人类自我的整合机能说明了人类的适应活动并非是被动的,而是一种克服困难、改造环境的能动的活动。哈特曼还探讨了外部环境对适应的影响。他提出“正常期待的环境”(averageexpectableenvironment)的概念,意思是指人的正常适应和正常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是正常人可以期待和想象的环境。正常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处在这种正常期待的环境中,因此他的个人适应和发展的要求与环境的要求相吻合。正常期待的环境是从与儿童发生作用的母亲和其他家庭成员开始,以后则扩展到整个的社会关系。哈特曼认为,婴儿的自我在正常期待的环境中借助他的自我调节机能,影响着环境,而环境又反过来影响着婴儿的自我。婴儿的自我正是在与正常期待的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螺旋式地发展的。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强调自我和环境的调节作用,从而使精神分析从强调伊底转变为强调正常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哈特曼自我心理学的评价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对弗洛伊德和安娜的模糊的自我心理学思想进行了必要的澄清。他进行了新的理论的建构,探讨了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的心理学规律。通过把自我起源和伊底起源并列起来,把自我的能量中性化,并探讨自我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适应过程,他使弗洛伊德和安娜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在两个根本方面得以修正:一是他改变了自我在实质上隶属于伊底的看法;二是他改变了自我的机能主要是对伊底的防御功能的看法。这种根本的改变的一个显著的重要意义是扩大了精神分析的目的和范围,使古典精神分析从研究本能冲突的病态心理学向研究自我适应的正常心理学转变,从而在古典精神分析与普通心理学之间的鸿沟上架起了一座沟通之桥。精神分析的内容能够被纳入到普通心理学中来有利于精神分析的发展不脱离整个心理学的进程。同时,哈特曼侧重研究自我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开辟了精神分析的发展心理学。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体系存在不可克服的矛盾。为了强调自我及其自主性,他将自我和伊底绝对地分割开来,把对环境的正常的适应归属于自我的机能、病态的本能冲突归属于伊底。因此,他未能将包括自我和伊底在内的整个的人格结构与社会环境具体地统一起来,只是在自我水平上,人与环境是统一的、相互影响的;在伊底水平上,环境的影响则是外在的、抽象的另外,在哈特曼的理论体系中,对弗洛伊德的伊底的决定作用的观点又是妥协的,这体现在他用能量中性化的概念来说明自我的次级自主的过程中,他认为自我的次级过程的发展所需要的能量仍然不能摆脱伊底的束缚,从而没有给自我以真正独立的能量。哈特曼在继承弗洛伊德和安娜的自我心理学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自我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他的思想又影响了后来大批的自我心理学家,如斯皮茨、雅可布森、玛勒和艾里克森等。可见,他是在弗洛伊德身后引领正统的精神分析沿着自我心理学的方向发展的引路人三.艾里克森与自我心理学的发展艾里克森(Erikson,E.H,1902-1994)对自我心理学的主要贡献是进一步发展了哈特曼所重视的社会环境对自我适应作用的思想,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三方面考察自我的发展,提出了以自我为核心的人格发展的心理社会渐成说(psychosocialtheory)。

埃里克洪伯格尔埃里克森e.erikhomburgererikson(1902~1979)生于德国梅茵河畔的法兰克福,父亲为丹麦籍。生后不久父母离异,母亲改嫁给一位犹太儿童医生。从此小埃里克森由继父抚养,改姓洪伯格尔。埃里克森长得看起来像一个丹麦人,他的小学同学视他为犹太人,不愿和他玩,犹太人又因他长相的不同而疏远他。

继子身份在埃里克森早年曾经深深地困扰着他。由于他小时侯父母一直对他保守秘密,他常常为这样两件事困扰,一是他母亲和继父都是犹太人,但他却长得金发碧眼,身材高大,是典型的北欧人形象,他自认为是德国人,但是他的同学却管他叫犹太人,而在继父的家族中,却又叫他异教徒;二是他一直无法知道自己的生父是谁。人们常常推测:这些关乎出生、种族、宗教文化问题上的困扰或许正是艾里克森日后会格外关注“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往何处去”这类同一性问题的原因所在。埃里克森从的德国文科高校毕业后,违背继父要他成为一名医生的愿望,去了艺术学校。他在校时不是一位杰出的学生,但却有艺术天赋。埃里克森学习拉丁语、希腊语、德国古典文献及古代历史,后来周游整个欧洲大陆“寻找自我”,。1927年是埃里克森一生的重要转折点。那年,他受一位名叫彼德•波罗斯的老同学的邀请到维也纳一所小型私立学校教美术、历史和地理,该校生源都是弗洛伊德的病人和朋友的子女。开始他是以艺术家身份受聘的,后来担任了指导教师;最后,安娜•弗洛伊德征求他是否愿意接受培训当儿童精神分析者。埃里克森接受了安娜的提议,以每月支付七美元培训费的条件接受安娜的精神分析训练。

安娜•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她父亲的理论不同,在许多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创建,这对埃里克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埃里克森曾对自己作为艺术家是否能成为一个精神分析师而感到困惑,但安娜鼓励他精神分析是帮助别人认识和洞察自己,埃里克森因此深受启发。1929年,埃里克森与同校任教的加拿大籍教师琼•谢尔逊结婚。1930年,埃里克森发表第一篇论文。多年来他一直沿用继父的姓,在第一次写论文时还仍然使用埃里克•洪伯格的名字。1933年,埃里克森加入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同年,为了对付纳粹日益加剧的威胁,埃里克森全家迁居丹麦,后又移居美国麻省的波士顿并加入美国籍,改姓埃里克森。1938年他前往南达科他州松岭保留地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观察苏语印第安人抚育子女的实况,他在苏语印第安儿童中首次进行了文化对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1939年埃里克森迁居加利福尼亚,在那里他担任了加利福尼亚研究所的研究助理。1939—1944年,他参加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儿童福利研究所的纵向“儿童指导研究。。1942年任加州大学心理系教授。他的人格发展阶段论观点于此时逐渐形成。1950年,他的重要著作《童年与社会》一书问世,并于1963年再版。1951年后,埃里克森居住于马萨诸塞州的斯多克桥,他在奥斯丁—里格斯失调青年治疗中心担任高级会诊医生,并任匹茨堡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教授。1969年,埃里克森回到哈佛医学院,在那里担任精神分析与人类发展学教授,并讲授“人类生命周期”。埃里克森的著作:《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

《童年与社会》

《少年路德:一个精神分析和历史的研究》

《人生周期的完成》

《领悟与责任》

《甘地的真理:论好战的非暴力根源》

《新的同一性维度》

《杰斐逊演讲集》

《同一性与生命周期》(一)自我及其同一性艾里克森认为自我是一个独立的力量,不在是本我和超我压迫的产物。他把自我看作一种心理过程,它包含着人的意识活动,是可以加以控制的。艾里克森还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的概念,这是指人对自我一致性或连续性的感知,常常出现在青年的后期。艾里克森把获得自我同一性的另一个极端称为“同一性混乱”。(二)人格的终身发展艾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应包括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每一过程必须以其他两个过程为前提,在不断交互作用中向前发展.他根据这三个过程的演化,把人格分为八个阶段,表明一个完整的人生周期。但是在这三个过程中,他认为中心过程乃是自我过程

埃里克森认为生命是由出生到死亡八个阶段所组成的。

前面五个阶段与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假定发生的时间几乎完全相同。至于这些阶段中要发生什么事情,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却持不同看法。后面三个阶段是埃里克森自己提出来的,它体现了他对心理学重大贡献的一个方面。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来决定的,因而是不可变更的。这种由遗传决定的发展顺序被认为是遵循渐成原理的,这是埃里克森从生物学中借用来的术语。他对这一原理描述如下:

无论何时我们要试图了解生长的含义,最好记住有机体的生长从子宫内就获得了的渐成原理。笼统说来,这个原理说明任何生物都有一个大体的生长方案。由于有了这个方案,机体的各部分才得到生长,每一部分都具有它特殊的优势,只有各个部分都能获得生长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危机是划分每个发展的特征。埃里克森使用危机一词就象医生使用它一样,也就是说,是为了表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而,作为每个发展阶段特征的危机就同时兼有一个积极的解决办法和消极的解决办法。积极的解决办法有助于自我的加强,因而有助于形成较好的顺应能力。消极的解决办法削弱了自我,阻碍了顺应能力的形成。

更进一步说,在某个阶段中积极的危机解决办法增加了使作为下个阶段特征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的可能性。而在某个阶段中消极的危机解决办法降低了使作为下一阶段特征的危机得到有效解决的可能性

虽然生物基础决定了这些阶段产生的时间,因为成熟过程决定了可能获得各种经验的时间,但正是社会环境决定了与任何特定阶段相联系的危机能否得到积极的解决。由于这一原因,埃里克森提议把八个阶段称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来同弗洛伊德心理性欲阶段相区别。

艾里克森划分的人格发展八个阶段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3.主动对内疚(3-6岁)4.勤奋对自卑(6-12岁)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6.亲密对孤独(20-25岁)7.繁殖对停滞(25-65岁)8.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至死亡)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

这个阶段的儿童最为孤弱,因而对成人依赖性最大,如果护理人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足儿童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如果他们的母亲拒绝他们需要或以非惯常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儿童就会形成不信任感。

如果护理是充满爱和惯常的,那么儿童就懂得他们可以不必为失去一位慈爱和信赖的母亲担心,所以,当母亲不在身边时,他们也不会有明显的烦燥不安。

当儿童形成的信任感超过不信任感时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的危机方才得到解决。应当牢记,重要的是两种解决办法所占的比率。对任何人和任何东西都信任的儿童必然会陷入困境。某种程度的不信任是积极的和有助于生存的。但是,信任感占优势的儿童具有敢于冒险的勇气,不会被绝望和挫折所压垮。

埃里克森说,一旦某一阶段的特征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那这个人的人格中就形成一种美德。美德是某些能够为一个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东西。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具有的基本信任超过基本不信任,就形成希望的美德。埃里克森把希望解释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我们可以说,得到信任的儿童敢于希望,这是一个注重未来的过程,而缺乏足够信任的儿童不可能怀有希望,因为他们必须为需要是否能得到满足而担忧。所以他们被目前所束缚。有一些婴儿从没有得到他们所需要的关爱和照顾。这使他们产生了一种基本的不信任感。这些儿童在一生中对他人都会是疏远的和退缩的,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别人。自主性对羞怯和疑虑

在这个阶段中,儿童迅速形成许许多多的技能。他们学会了走,爬,推,拉和交谈。更通俗地说,他们学会了如何抓握和放开。他们不仅把这些能力应用于物体,而且还应用于控制和排泄大小便。换句话说,儿童现在能“随心所欲”地决定做还是不做某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