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教案_第1页
中国古代史教案_第2页
中国古代史教案_第3页
中国古代史教案_第4页
中国古代史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远古居民;河姆渡文化与半坡文化;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二、思想教育目标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文明的地区之一,中国远古文明对人类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2.原始农业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是人类以后发展的基石。在农业文明的发展史中,我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3.人们在与大自然的交流、斗争中逐渐成长;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组织也不断进步。三、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课内外有关远古社会的知识,了解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培养阅读教材的能力。2.通过半坡文化与河姆渡文化的对比讲解,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方法与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北京人、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的分析和理解。难点: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教学方法采用归纳、比较的情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通过对教学核心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正确归纳、总结历史知识与历史规律;在对比与分析的基础上理解教材知识,掌握教材体系,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学思路1.本节内容是学生进人高三年级的第一课,具有起始课的性质。虽然这是一节不列入考试范围的阅读课,但因为它与学生对高三学习的方法与能力的认识密切相关,所以这既是一节高密度的高三知识学习课,又是一节踏踏实实的学习方法指导课。首先要教会学生分析教材结构,理清教材思路。再次要深入理解教材上的结论,做到史论结合。最后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历史发展的动力和历史发展的规律。2在教材知识的处理上,要深入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思路,力争淡化历史的学科体系,不要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突出重点、难点的教学,力争使教学思路明确,结构完整,利于学生领会。在教学中讲清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突出北京人、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等重要知识点即可。3.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习惯。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得出结论。对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与北京人,可以通过对比让学生悟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结论。4.在教学过程中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使同学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得到智慧的启迪和美的享受。如山顶洞人有了装饰品,可以启发学生山顶洞人有了美的观念;也可以启发学生山顶洞人有了原始宗教的观念等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进入紧张的高三学习生活,它与以前的学习有哪些不同呢?我们今天通过学习,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今天我们学习我们伟大祖国古代的历史,我们从什么时候学起呢?当然,从最古的时候学起。那么,哪位同学能准确地告诉我们我国的历史是从何时开始的呢?(学生回答元谋人或者距今约170万年前)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从我国的大地上最早有了远古的人类,就有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板书本章标题: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节的内容。(板书本节标题: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讲授新课】教师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找出教材讲授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结构。学生浏览教材,归纳出教材讲授的子目和主要内容。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指出:(归纳图解)本节我们主要学习我国原始社会的历史。在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的水平极为低下,人们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得以生存。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们的生活极为艰难。人们通过集体的力量,不断地进步,懂得了用火,学会了制造陶器,发展了原始的农业、畜牧业,发展了原始的手工业。最终因为生产力的进步,原始社会解体,阶级社会来临。我们把漫长的原始社会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阶段。元谋人、北京人是原始人群的代表。从山顶洞人开始,人类社会进入氏族公社阶段。氏族公社又可以分为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山顶洞人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早期,河姆渡、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则是父系氏族公社的代表。父系氏族公社出现后,生产力迅速发展,阶级社会来临了。我国传说的炎帝、黄帝和尧、舜、禹时期相当于父系氏族社会的晚期,我国出现了阶级社会文明的曙光。下面我们学习原始人群时期的情况。(板书:一、我国的远古居民)设问:1.为什么说我国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遗址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引导学生读图《我国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2.我国早期人类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为什么说元谋人已经是人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什么?4.恩格斯讲过人类用火的意义比发明蒸汽机还要大。你能结合北京人的用火谈谈自己的看法吗?5.什么是旧石器时代?什么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旧石器时代的文化有什么特点?(教师最好用投影或幻灯的形式把设问依次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思考讨论得出自己的结论)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归纳:1我国早期人类遗址的分布地域极为广泛,从东北的辽河流域到广东珠江流域,从西藏到台湾都有我国先民的遗迹。这些遗迹从空间上看分布区域广,从时间上看时间跨度大,说明从一开始中华文化就有多元发展的趋势,奠定了中华文明宏伟博大的基础。2.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元谋人已经会制造石器工具了。3.火的使用是人类第一次掌握了一种自然力,从而促进了人的进化与进步。远古人类利用火照明取暖、防御野兽、烧烤食物,维系着种族的繁衍。特别是有了火,人类可以吃到熟食,极大地推动了人自身体质的发展,有利于人类的进化。远古人类最早使用天然火,如北京人遗址中有厚厚的灰烬层。山顶洞人已懂得使用人工取火。4.打制的石器被称为旧石器,主要使用旧石器的时代被称为旧石器时代,这一时期人类的遗迹被称为旧石器时代文化。那时人类过着最初的原始群居生活,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经出现了氏族公社的生活方式了。设问:1.什么是氏族公社?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2.山顶洞人有了骨针,有了装饰品,这些说明了什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山顶洞人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时期。山顶洞人会在小件器物上磨光钻孔,使用人工火,过着氏族公社新的方式的生活。人们从观念上出现了人类组织、人类社会的认同,出现了人自身意识的觉醒,有了美的观念。(板书:二、河姆渡文化与半坡文化)设问:1.什么是母系氏族公社?2.原始农业是怎样出现的?它的出现有什么意义?3.出示图片:半坡人与河姆渡人不同形式的房屋。请同学分析形成这种不同的原因。4.列表比较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在同学读书、思考、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1母系氏族公社是人类社会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原始农业、原始手工业都出现在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生产力低下,社会生产的主要形式是渔猎和采集,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2.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并且进行了人工的培育,最终出现了原始的农业。3.通过图片可以看出半坡人的房屋是半地穴式,而河姆渡人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人们必须适应当时、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环境条件。半坡人的居住环境有直立性很强的黄土,用半地穴式的结构可以节约原料,可以使房屋在冬季有比较好的保温效果,而夏季比较凉爽。而河姆渡人居住的地方潮湿、多雨,干栏式的建筑可以使人居住于比较干燥的地方。人类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使自己的文化不断发展。引导学生列表比较。比较项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距今约18000年距今约7000~

6000年距今约6000~

5000年运用的主要工具打制石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磨制石器主要的生产生活

技术使用天然火人工取火

磨制和钻孔技术培育了水稻培育了粟和蔬菜、麻居住的情况原始群居母系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繁

荣时期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社会观念的变化有了美的观念彩陶文化有了彩陶文化,会织麻布陶器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第一次创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东西,它的出现有利于人们存储粮食和水,是人类能够定居的前提与基础。随着生产的进步,人类社会逐渐过渡到父系氏族公社,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就是父系氏族的代表。这时人类已经步入阶级社会的门槛了。(板书:三、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设问:1.什么是父系氏族?为什么人类会进入父系氏族?2.大汶口文化在社会经济方面有哪些进步?3.你是如何认识中国古代的玉器文化的?4.丝织品的出现有什么意义?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农业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生产部门,男子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社会逐渐过渡到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当时生产工具品种增多,技术更加进步。玉器文化的出现意味着磨制技术、采矿技术、人的审美意识的巨大进步。而丝织品的出现,对当时出现的贫富分化起到了推进作用。在古人的传说中,已经有了父系氏族公社,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的内容。(板书:四、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历史上的传说往往是古人的追忆,有一定的真实性。考古学资料越来越多地印证了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是历史的一定再现,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中华文明史的开端。随着考古学的进一步发展,也许我们就不再用传说一词了。炎帝、黄帝是中国的人文始祖,他们的后裔形成了华夏族的主尧、舜、禹的“禅让”,是原始部落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夏、商、西周建立和灭亡的基本情况;三个暴君及他们的暴行;世袭制;盘庚迁殷;国人暴动;井田制和分封制。二、思想教育目标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上重要的文明古国。2.通过介绍夏商奴隶的生活,让学生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和奴隶制的残酷。三、能力目标1.通过介绍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让学生增长具体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明白历史发展中的兴衰之道。2.通过介绍武王伐纣,让学生增长综合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王朝更替和分封制。难点:国家概念的讲解。教学方法始终以问题的解决贯穿课堂之中,不断引导学生去思考,逐渐让学生通过事物的表面去揭示历史的本质和规律。教学思路1.本节内容以简单的语言描述了夏、商、西周的更替及其制度,知识点多,学生学起来有困难。王朝更替的原因,学生可能不易得出。所以,本节课应引导学生多加分析,准确理解,获得对历史本质的一点认识。2.本节课的教学,拟采取多设置问题的方式,不断引发学生作深层次思考,同时用问题形式把全节课内容串起来。3.在落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力争处理好大字内容、小字内容的关系,给学生一个充实的、有趣的历史全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以后,人类开始向阶级社会迈进。到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今天,我们分别向大家介绍奴隶制确立、发展和繁荣时期的夏、商、西周。(板书: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讲授新课】大禹治水时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深得各部落的拥护,他以“禅让制”的形式接替舜,成了部落的首领。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发展,特别是战争的频繁,禹的权力越来越大,以致发展成个人专断。据说有一次禹召集各部落首领开会,一个首领因迟到而被禹杀了。可见,禹似乎已不是群众的首领,而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了。约公元前2070年,禹正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板书:一、夏朝的建立)设问:此时的夏朝是一个部落还是一个国家呢?为什么?(指导学生看书回答)教师归纳总结:夏朝是一个国家。原因:1.氏族按血缘结合在一起,国家按地区来管理,禹治水成功后,就把天下分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这表明夏已具有国家的职能,而不是靠氏族的血缘关系来维系,这是国家和部落的根本区别。2.1958年河南二里头出土了宫殿建筑群,达一万平方米,并有一支军队,还有监狱文物,这些证明夏的国家机构已初具规模,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而这些恰恰是原始社会所不具备的。设问:还有一点值得大家注意,就是禹死之后,由他的儿子启以世袭制而不是“禅让制”的形式继承了王位。这是禹太自私了呢,还是社会的进步?原因何在?(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世袭制是私有制和阶级对立发展的产物,而不是个人自私与否的问题。(教师简单介绍世袭制)相传夏朝建都阳城,今天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是它的活动中心。夏朝历经十三代、十六个王,历经四百余年的历史,它的最后一个王桀实行暴政,导致了夏朝的灭亡。(板书)(指导学生看书,教师对文中的古文试作翻译)到约公元前1600年,夏终于被黄河下游的商部落所灭。(板书:二、商朝的兴衰)商也是一个古老的部落,曾辅助禹治水,在夏朝强盛时,商是夏的属国。在夏桀统治时期,商的部落首领汤积极从事灭夏的活动,他先后灭掉了夏的一些属国,最后在公元前1600年,发兵讨桀,桀大败,夏朝灭亡。汤消灭夏以后,以毫为都城,建立了商朝。(板书)在商朝前期,曾屡次迁都,政局不稳。到了商朝中期,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政局才稳定下来。因而人们又把商朝称为“殷朝”。(板书)设问:殷指的是今天的哪里?为什么称之为殷墟?它的主要出土文物是什么?教师归纳:殷指今天的河南安阳西北,殷墟有殷都废墟之意,它的主要出土文物是“甲骨文”。(指导学生试着写一写甲骨文“臣”字。也可以教师试着写几个甲骨文字,让学生判断是什么字)设问:请学生看《商朝统治区域及周围属国图》,试着说说商朝疆域的四至。教师总结:东到大海,西至陕西西部,南到长江,北至辽东,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商朝从汤开始,历经十七代,三十多个王,历时六百多年,他的最后一个王纣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板书)设问:商纣有哪些暴行?(指导学生看书,概括回答)教师归纳:奢侈腐化,以酷刑来残害人民。(简单介绍炮烙之刑)商统治者制定了各种酷刑,有割鼻、断足、砍头、活埋、剖腹等等。商朝人非常迷信,他们认为人死后的境界与生前一样,所以奴隶主贵族死后,还要用大批奴隶殉葬或祭祀,这就是教科书上介绍的“人祭”和“人殉”。(指导学生看教科书上的小字内容)1950年发掘的武官村大墓殉葬者有79人;1976年发掘的一个祭祀坑中,就清理出被害奴隶尸骨1200多具。设问:根据这些具体的事例,你能想象商代奴隶们的生活状况吗?(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奴隶是商朝经济发展的基础,但在奴隶主的眼中,他们如同牛羊。正如列宁所说:“奴隶没有任何的权力,始终是被压迫阶级,不算是人。”设问:商代奴隶主阶级实行暴政的结果是什么?(回答略。教师板书:三、武王伐纣和周朝的强盛)周也是一个古老的部落,主要活动地区在今陕西、甘肃一带。到了文王时,逐渐强大起来。设问:周文王时,周国强大的原因是什么?在学生看书的基础上,归纳为:任用贤才,致力改革。到了武王时期,周已经取得了在军事上对商的优势,灭商的条件已经成熟。公元前1046年,武王发动了灭商的总攻击。(板书)周军没遇到什么抵抗就打到了商朝郊外的牧野,结果两军阵前,纣王临时拼凑的军队倒戈,纣王逃回王宫,自焚而亡,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王朝,定都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板书)周武王灭商以后,迫于商的残余势力还很强大,实行了笼络分化的政策。但武王死后,这些残余势力起兵反周,历经三年艰苦战斗,周才取得完全胜利。为了巩固这一胜利,加强对东方的统治,周王实行分封制度,扩大了疆域。据考古发现,今天的黑龙江、松花江流域、江苏一带的居民,都受周文化的深刻影响。到了周成王时期,周朝的疆域已超过商朝,成为一个规模空前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9世纪,由于周厉王的残暴统治,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总爆发,周王朝开始衰落。(板书: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周厉王是一个暴虐的君主。他霸占山林川泽,禁止开垦私田,遭到百姓反对,人们议论纷纷。周厉王是怎么对待百姓的?(指导学生看书)正是由于周厉王的残暴统治,到公元前841年,爆发了“国人暴动”。(板书)国,就是城郭,“国人”就是指居住在城郭以内的人。面对周厉王的残暴统治,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人,也惊呼当时的形势像沸水锅一样,动荡不安。但周厉王仍不悔改,“国人”忍无可忍,冲进王宫把他赶跑了,周厉王最后死在了他乡。设问:“国人暴动”的后果是什么?教师归纳:1.周厉王被赶跑,开始了“共和行政”。2.王室衰微,从此以后诸侯兴师不再请命于天子。西周王权衰落,诸侯霸权开始抬头。学生思考:刚才我们还在讲西周是一个规模空前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为什么这么快就衰落下去了?教师归纳:西周前期的繁荣并不能消除奴隶社会的基本矛盾──奴隶阶级同奴隶主阶级的矛盾,更何况这其中还交织着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另外还有与其他民族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激化,动摇了奴隶制的基础,也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可以说,西周后期的“国人暴动”是这一危机的总爆发。西周末年,对外战争连年不断,虽也取得了胜利,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速了王室衰微。到周幽王时,由于他的昏庸残暴,终于导致了西周的灭亡。(指导学生看书)公元前771年,申后的父亲申侯勾结犬戎,进攻西周,幽王兵败,被杀。西周灭亡。(板书)申侯拥立太子宜臼为天子,称平王,但这时镐京已被犬戎摧毁,平王在周地区已无立足之地,于是平王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史称东周。(板书)设问:我们看夏、商、西周的灭亡,是否可以认识到王朝更替的根本原因?(引导学生从主、客观两方面去分析)在西周统治时期,为巩固政权,他们在经济上实行井田制,政治上实行分封制。(板书:五、井田制和分封制)井田制是周代农业经济的主要形式,土地属奴隶制国家所有,一切土地在名义上都属于周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和臣下,让他们世代享用,但不得买卖和转让,还要向周王交纳一定的赋税。因为田与田之间有完整的灌溉系统和道路系统,如同井字,故称“井田”。设问:综上所述,井田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井田制的瓦解会带来什么?教师归纳:基本原则:土地归奴隶制国家所有,不准私人转让或交换。井田制的瓦解将会对奴隶制度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早在西周初年,为了加强统治,他们在政治上实行了分封制,先后分封了齐、鲁、燕、卫、晋、宋等诸侯国,周王授予诸侯、王公贵族以土地和人民,但要求诸侯服从命令。设问:分封制实行初期,客观上巩固了周朝的统治,扩大了疆域。但生产的发展,诸侯实力的增强,将会对周朝的统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教师归纳:带来的影响是:王室衰微,诸侯分立,周王朝的统治面临危机。【本课小结】夏、商、西周分别是奴隶制社会的确立、发展和成熟的时期。夏作为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国家机构初具规模;商王朝处在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疆域广大,经济发展,是当时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国家;西周处在奴隶制由盛转衰的时期,制度上更加完善,井田制和分封制就是重要的代表。这三个王朝中都有暴君,他们是奴隶主阶级的代表,他们逆历史潮流的暴政是导致各自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第三节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夏、商、西周农业、畜牧业发展的表现及其原因;夏、商、西周三代以青铜铸造为代表,以玉器加工、纺织、陶瓷、漆器制作使用为重要表现的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概况,了解手工业全面发展的原因及重要影响;夏、商、西周商业、交通和城市发展情况及相互关系。二、思想教育目标1.农业是夏、商、西周三代的主要经济部分,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高度发达,带动了商业、交通、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创造了中华文明历史上第一个经济、文化高峰。2.夏、商、西周三代奴隶制经济繁荣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奴隶的辛勤耕耘劳作是最重要的原因,人民才是历史真正的创造者。三、能力目标1.通过对夏、商、西周三代各个经济部分发展情况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并简明扼要地归纳、概括、梳理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特点及作用,从而强化培养自学能力。2.通过夏、商、西周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引发的各种变化,渗透政治课中有关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有关原理,通过三代农业发展的特点,渗透有关地理知识,加强跨学科综合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夏、商、西周的农业;2.商、周的青铜铸造业。难点:对农业、手工业、商业、社会生活相互关系的理解。教学方法初步尝试采用构建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通过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协作会话,调动教师、学生、教材、多媒体四大要素,力争使学生能主动完成对知识意义的构建。教学思路1.构建主义教学思想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地吸收,而是靠主动地探求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而获得的,知识获得的多少与知识构建的能力成正比。基于以上认识,本教案试图通过向学生提供对知识理解的一种概念框架(脚手架),把复杂的重复性的事物分解、抽象出共性的东西,以便于学习者去同化和顺应新的知识。2.为适应研究性学习和3+X考试的需要,本节课的讲述试图通过政治、历史、地理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并适当介绍研究性学习中的一些简单的科研方法,使学生能把微观知识与宏观知识结合起来,居一隅而知苍穹,体现基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3.通过本节课对若干经济问题的剖析,反思夏、商、西周三代发展经济中的一些问题,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某种借鉴的东西,学史明智,鉴古而知今,从而使历史学习更接近学生认知的“最邻近区域”。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数千年文明的发韧和源头。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力的发展,至三代引发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一系列变化。请同学们思考:三代各自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夏是奴隶社会的开端,商是奴隶社会的发展,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高峰,在这之后的春秋则是奴隶社会的最终瓦解。三代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较之原始社会是一个极大的进步,故而全面推动了三代经济的发展。下面我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夏、商、西周社会经济的发展。【讲授新课】首先,我们来探讨夏、商、西周的农业和畜牧业问题,请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归纳一下农牧业发展的主要表现。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如下:①作物品种繁多,后世的主要作物这时大都有了,“五谷”最具代表性;②农作物品种、耕作技术和农田水利,都有较大发展;③耕作方式,采用奴隶和农民大规模的集体耕作;④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青铜农具极少;⑤饲养家畜很多,殷墟中出土不少牛、羊、马、豕遗骸,甚至还有大象;⑥农作物产量增加,有比较多的剩余,酿酒业发达。以上我们探讨了三代农业的表现,也就是着重解决了历史学习中“是什么”的问题,下面我们就要深入一步探讨三代农业发展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的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夏、商、西周三代的农、牧业为什么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①农业是政治统治的基础,是君王恣意淫乐的物质保障,因此,三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农业。殷墟甲骨文中有关问询农业生产的卜辞达千条以上。观黍、祈年、求雨等农事活动,商王必亲自举行大典。相传西周的始祖弃就是一位农业高手,先后被尧和舜封赏,号曰后稷,被后人奉为谷神。稷俗称小米,古喻为百谷之王,因此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称,历代帝王在皇宫南门都要设左庙右社两个祭祀场所,每年都要举行谒拜祖先和谷神的大典。②奴隶制生产方式的确立是促进三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虽然奴隶制极其野蛮,但是透过现象,应看到其对生产力促进的本质,由此也可告诉我们判断一个制度的好与坏最重要的标准为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③三代奴隶的辛勤耕作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证明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夏、商、周三代畜牧业的发展也是有其特定原因的:A.由狩猎发展而来的畜牧业成了肉食品的主要来源,得到统治者的提倡。B.战争、运输需要大批牲畜出力。C.名目繁多的各种祭祀,每每要杀几十、上百甚至成千的牲畜作为牺牲,需求很大。“牺牲”这个词当时指祭祀用的牲畜,今天引申为为了某种事业而献身的意思,安阳武官村大墓就最直观地体现了奴隶主的残暴和奢靡。D.田猎工具改进,能捕获象、虎等大兽饲养。商代的田猎集休闲娱乐、训练军队和经济型豢养动物于一体,格外受到重视。其次,我们再来探究三代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情况。为什么称夏、商、西周三代为青铜时代?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夏代青铜铸造已具有一定水平,传说夏铸九鼎,后来鼎成为国家的象征。商、西周是青铜制造的繁盛时代,青铜铸造成了当时最主要的手工业部门,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因此三代称青铜时代。三代为什么大量生产青铜器?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左传》讲,当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和战争是商周社会最重要的两件大事,青铜铸造主要为此服务,因此,三代的青铜器大多是礼器和兵器。三代青铜器生产的主要情况和特点是什么?通过播放录像“三代的青铜文明”,师生共同归纳:①生产规模大,组织为“作坊”,集中在王都,由官府垄断。安阳小屯殷墟作坊遗址面积达1万平方米,陶范三四千块。②技术精湛,铸造要经过开采、熔炼、搭配三种金属比例、制范、浇铸、修整等多道工序,环环相扣,反映出当时出色的分工组织和冶炼技术,奠定了我国在世界冶金史上的崇高地位。③品种多,数量大,按用途可分为礼器、兵器、食器、酒器、水器、工具、乐器、车马器等,商王妃妇好的大墓,出土了四百多件精美的青铜器。④产品质量高,迄今发现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青铜作品,一是司母戊鼎,为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重八百三十多公斤,另一是四羊方尊,造型奇美,是价值连城的珍宝。⑤商周青铜器上还铸有文字,如“毛公鼎”上有字四百九十七个,被称为“金文”,比甲骨文更先进,同甲骨文一样,是研究商周文明的重要依据;青铜器上精美的花纹也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除了青铜铸造以外,商周的手工业发展还有哪些表现?学生作答后,教师归纳:①玉器加工,雕刻精美,数量多,安阳妇好墓出土七百多件,造型之华美,令人叹为观止。②纺织品很丰富,西周出现了平纹、斜纹提花织物,还出现了刺绣。③陶瓷业的发展,商周遗址发现原始瓷器,是我国陶瓷业的一次飞跃。④制漆达到较高水平,商的漆器出现浮雕式花纹,并镶有绿松石和钻花金箔。周朝漆工艺大量用于车的制造,装饰性、防护性很强。以上反映出商、西周手工业全貌,产业多、分工细、产品精是商周手工业的特点。最后,我们再来探究一下三代的商业、交通和城市。先请同学们读书,回答三代商业、交通和城市发展概况。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①交通,有一定规模,交通工具种类多,道路发达,出现了邮驿制度。②商业,商朝人善搞流通,因此后世将此道人称为“商人”,当时出现了以贝为材料的货币,以朋为单位,10个贝串起来为一朋。商都有专门经商的场所称“九市”。三代都城都是全国经济、政治、文化、交通中心,面积大,人口多,有较完备的市政设施。再请同学们思考: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和城市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根据学生回答归纳:这五个方面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农业是基础,为手工业提供原材料,手工业的发展又为商业繁荣提供了更多产品,交通则进一步促进商业繁荣,城市则是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发达、繁荣的最集中、最真实的写照。同学们在学习中不应孤立地去看,而应联系起来诠释。【本课小结】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夏、商、西周三代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些知识构建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体会和运用,以使自己能真正完成从被动吸收到主动探究角色的转变,为将来的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我们把有关经济的知识进行一下梳理,便于同学们顺应同化新的知识。第四节夏、商、西周的文化教学目标1.获得知识甲骨文和金文;夏商历法成就,夏商天文记录;商周医药学、生物学与地理学;《尚书》、《周易》;商周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2.发展能力(1)利用因特网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处理相关信息,并制作成演示文稿。(发展信息处理、表达能力)(2)建立夏、商、西周三代文化成就知识结构。(发展综合归纳概括能力)(3)依据相关资料,运用有关原理对夏、商、西周三代文化成就进行评价。(发展评价问题能力)(4)分析夏、商,西周三代文化勃兴的原因及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的相互关系。(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3.过程和方法(1)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获取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2)运用列表法归纳概括文化成就。(3)运用文献或考古资料认识三代文化。4.陶冶品德(1)通过了解夏、商、西周三代历史文化内容,以及古代中国人对世界历史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激发学生对祖先智慧和劳动的崇高敬意,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增进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从而逐渐形成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2)夏、商、西周青铜时代文化成就,为铁器时代社会的进步创造了条件,为后世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奠定了基础。树立历史继承发展的观点和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之一的观点。(3)通过了解《周易》的哲学思想,纠正它是纯粹卜筮之书的认识,使学生形成辩证对待古代文化典籍的态度。(4)开展研究性学习,形成互助、合作学习态度。形成科学精神(探索、怀疑、实证、理性)和人文精神(理解、沟通、关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甲骨文与甲骨文的史料价值、商周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的发展。难点:夏、商、西周三代文明繁荣的原因、《周易》的哲学思想与评价。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夏、商、西周的文化》网页供课堂教学用;搜集相关网站网址供学生参考;按目(如甲骨文和金文)划分研究课题,确定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并向学生提出研究内容或角度建议;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及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2.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按专题分小组上网搜集资料,撰写专题研究报告,并运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演示文稿要求:一、内容既能比较全面说明本专题问题,又要简明扼要,可以包括基本知识、知识拓展、认识和体会三部分;二、图文并茂,充分运用文献资料及考古发掘材料说明问题。)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一组夏、商、西周时期的典型青铜器。★教师:夏、商、西周三代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化”,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些精美的青铜器其实已不仅仅是一件件器物,它们反映了当时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的发达,也代表了我们祖先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和艺术水平,是夏、商、西周三代文化的记录和浓缩。课前同学们已对夏、商、西周文化进行了专题研究,下面请各课题组推荐代表上台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新课教学】一、甲骨文和金文1.先由本专题课题组推荐代表上台汇报研究成果。建议:(本建议宜在课前准备时提出)(1)甲骨文主要从甲骨文的发现(发掘规模)、卜辞内容、构字规律与史料价值等几个方面予以介绍。(2)金文主要从含义和史料价值方面予以介绍。2.组织学生质疑,课题组答疑。3.教师点拨。(1)基本知识部分,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确定教学内容:①如学生的介绍比较全面,教师只需作一小结后即可转入下一专题教学;②如学生的介绍不全面或不确切,教师点击教学网页相关问题予以补充、明确。(2)教学拓展,视具体情况(如学生基础、教学时间等)可安排以下内容:①甲骨文是占卜的产物,商王为什么几乎每事必卜?★这跟当时人们的思想认识有关系。商代奴隶主贵族统治思想的核心是政权神授的观念,即天命观,为了表示信从上天的意志,占卜成为表达天命的方式。殷墟甲骨文有“天邑商”的字样,奴隶主贵族形成了既代表“天”,又代表祖先的“上天”的观念,王族的祖先和上天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祭祀上天和祖先,就是商王和贵族的头等大事。统治者是在利用上帝和祖先崇拜维护政权,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②甲骨文与金文的差别。★甲骨文与金文的差别在于:①笔划粗细不同。前者细瘦,后者粗壮丰实。②字形及排列不同。前者字形大小参差不齐,后者方正匀称,排列整齐。③主要构字方法有异。前者象形特征突出,后者有大量的形声宇,从此形声字在汉字中占优势地位。★介绍完甲骨文和金文,教师可做小结:正是由于文字的产生,历代的文明才能通过文字载体世代流传。中国的历史从未中断过,悠久文明连绵不断,都和文字有着密切联系。文字对推动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具有重要的贡献。★过渡:在介绍甲骨文和金文时,我们了解到甲骨文和金文中有关商代科技文化方面的内容亦很丰富。下面我们一起来考察一下夏、商、西周的科学与技术成就。二、科学与技术1.先由本专题课题组推荐代表上台汇报研究成果。建议:(本建议宜在课前准备时提出)(1)本专题主要从夏商的历法成就、夏商的天文记录、商周医药学、商周生物学与地理学成果四个方面进行介绍。(2)抓住典型科技成就分类列表予以小结。2.组织学生质疑,课题组答疑。3.教师点拨。(1)基本知识部分,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确定教学内容。(同上)(2)教学拓展,视具体情况可安排以下内容:①教师利用多媒体网页,从农学、生物学、医药学、天文学、气象学、地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化工、冶金、水利、建筑工程等领域带领学生对夏、商、西周的科学与技术成就作一次全方位的考察和了解。②在介绍完夏、商、西周时期天文和历法方面的成就后。教师还要指明:三代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是青铜业的发展。★教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司母戊鼎或四羊方尊,使学生对商代青铜制造业的高超工艺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教师归纳指出:制造青铜器要解决矿石开采、熔炼铜料、铜锡铅合金比例、熔炉、坩锅等一系列技术问题,要经过制模、翻范、浇铸、修整等复杂工序,商代的青铜制造业在这些方面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司母戊鼎的铸造便是明证。★教师小结:青铜制造业是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三代青铜业的发展,无论是对三代社会的发展,还是对三代科技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过渡: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这一时期史学和哲学的发展。三、《尚书》和《周易》1.先由本专题课题组推荐代表上台汇报研究成果。建议:(本建议宜在课前准备时提出)(1)《尚书》主要从基本内容和史学地位两个方面进行介绍。(2)《周易》主要从哲学观念、道德价值和迷信思想三个方面予以介绍和评价。2.组织学生质疑,课题组答疑。3.教师点拨。(1)基本知识部分,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确定教学内容。(同上)(2)教学拓展,视具体情况可安排以下内容:★《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高校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归为三点:①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②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③厚德载物与中庸尚和。而这些基本精神在《周易》中都有反映。因此,可以认为《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周易》思想中的一些积极因素对两三千年后的人们仍有很大的启迪作用。★过渡: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灿烂辉煌,在夏、商、西周时代不仅仅反映在文字、科技、史学、哲学思想上,也反映在精美绝伦的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方面。四、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1.先由本专题课题组推荐代表上台汇报研究成果。建议:(本建议宜在课前准备时提出)。(1)青铜铸造艺术主要从平雕、浮雕、造型、文饰四个方面进行鉴赏评析。(2)玉雕主要从造型和文饰两个方面进行鉴赏评析。2.组织学生质疑,课题组答疑。3.教师点拨。(1)基本知识部分,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确定教学内容。(同上)(2)教学拓展,视具体情况可安排以下内容:①三代青铜器体现了怎样的主题思想?★教师指出:商周中国青铜文化作为一种造型艺术,是当时人们思想观念的艺术再现,其主题主要是表达商周时期人们对天上神祗和祖先的信仰、期待与寄托,充满神秘和威严。这也是商周时期人们天命观念在青铜器物上的反映。②商以前和商周时代的雕塑品的差异及原因。★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对比展示两组商以前和商周时代的雕塑品图片,分析指出:商周时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实与青铜铸造业的发达有关。冶铸青铜,为雕刻提供了锐利的青铜工具;铸造铜器必先造范,有利于造型艺术的发展;做器物模型,须先雕刻,从而为雕刻艺术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殷代青铜冶铸业的发达推动了雕刻艺术的发展。【新课拓展】一、夏、商、西周三代文明的特点。1.组织学生讨论。2.教师归纳:①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为中国文化奠定了基础;②三代文化在当时世界上处于先进水平,在古代世界有特殊的地位;③三代文化在思想观念上体现天命观,敬天礼神和对祖先的崇拜,充满迷信色彩;④青铜文明是三代文明的象征。⑤三代文明绵延不绝,影响深远,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⑥在天命鬼神迷信思想笼罩下,出现了某些唯物主义因素和朴素辩证法思想观念。二、夏、商、西周三代文明辉煌灿烂的原因。1.组织学生讨论。2.教师归纳指出:奴隶制经济发展使劳动有了进一步分工是奴隶社会文化发达的原因,具体表现为:①农业进步,以青铜制造业为代表的手工业高度发达,重视交通和城市的建设,使夏、商、周成为古代世界上经济繁荣的奴隶制大国。②奴隶制固然非常残酷,但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就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进行简单协作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奴隶社会内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过程,推动生产力发展;由于大批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提供大量剩余产品,使另一部分人可以摆脱体力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本课小结】夏、商、西周的文明,较全面地体现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在诸多方面的进步,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举世无双的文明成就,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明,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贡献。【布置作业】(略)第五节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春秋”“战国”;管仲改革,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吴越争霸;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战国七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二、思想教育目标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的时期。封建制取代奴隶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封建社会的国家。2.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但客观上削弱了奴隶主贵族的实力,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发展。3.一些大诸侯国之所以能够称霸,是因为实行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改革。4.战争是民族融合的途径之一,春秋战国的一系列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统一的步伐。三、能力目标1.理解掌握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局面的基本特点和发展线索。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评价、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一系列战争的性质、特点、影响、作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春秋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难点:春秋战国战争频繁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战争也是民族融合的途径之一。教学方法采用问题解决与谈话方式,教师通过设计思考题,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理解历史概念,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采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教学思路本节教材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政治局面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这一时期奴隶制瓦解,封建制逐步形成。诸侯争霸战争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活动的主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认识这一时期的历史现象:①齐国管仲改革与齐国经济发展、齐桓公霸业首成的关系,强化经济决定政治和重要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作用的认识;②正确认识春秋战国战争频繁与社会进步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是社会不同阶级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为了某种经济和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领导的武装斗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有进步与反动,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这一时期的战争。教学过程师: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可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①东周分为哪两个时期?②春秋战国的起止年代?③“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④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略)(板书一)师:春秋时期,奴隶制走向瓦解,一种旧制度的瓦解孕育着一种新制度(封建制)的诞生。请同学联系前面所学知识归纳小结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我国奴隶制形成于夏,发展于商,强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春秋是我国奴隶制的瓦解时期,这一特点表现在政治上就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板书二)投影春秋列国形势图,结合图和教材内容,让学生思考回答;①分析诸侯争霸的背景;②归纳诸侯争霸的基本史实;③管仲改革与齐桓公霸业首成的关系;④楚王问鼎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⑤春秋争霸战争反映在政治领域中的实质问题是什么?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第一,王室衰微,周天子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由过去“礼乐征伐由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天子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这是争霸产生的前提。第二,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大国争霸产生的直接原因。第三,狄人南下,楚人北来,与中原诸侯国发生冲突,为大国争霸提供了空隙之机,大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发动战争。学生简述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吴越争霸的情况。并回答③④⑤问。在此基础上,投影材料题,引导学生对春秋时期的战争做出正确评价。在评价春秋争霸战争时,有人说:“春秋无义战”。有的人引用列宁的一段话作评:“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破坏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联系春秋争霸史实,评述以上观点。(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①春秋争霸战争是为了掠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扩张和掠夺的私欲,因此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痛苦,因此“春秋无义战”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它却忽视了争霸战争的客观作用。②列宁的话适合于对春秋争霸战争的评价。争霸战争虽有破坏性,但它客观上促进了社会进步。第一,春秋争霸战争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要争霸,就要富国强兵。因此,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等进行改革,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同时削弱了旧奴隶主贵族的势力,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争霸过程中大国吞并小国,实现了地区性局部统一,为后来的秦统一提供了前提。第三,争霸战争中,华夏族建立的国家同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交战,使得华夏族与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板书:三、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师:经过春秋时期的战争,到战国开始时,诸侯国因为数不多,在历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是齐、楚、燕、晋、秦几个大国。经过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局面。(教师可演示三家分晋图,指导学生读图,了解七雄是从春秋列国演变而来的,并掌握七国的地理位置和国都。)战国时期兼并战争其政治格局的变化经历了五个阶段:魏国强大独霸中原时期、魏齐争霸时期、秦齐互帝时期、齐赵削弱时期、秦国向东方大发展时期(或秦国独霸时期)。(让学生简要了解战国兼并战争这段历史脉络。)(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可设问: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是怎么回事?其结果如何?你了解“将相和”的故事吗?说说“纸上谈兵”的典故。让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小结: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从本质上看是新兴地主阶级上台后为了扩大地盘、掠夺人口和社会财富进行的战争,但战争不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用武力实现统一是这一时期历史的必然。从这个意义上讲,战国时代的兼并战争,也是实现封建国家统一的战争。(板书:四、春秋战国的民族融合)师:春秋战国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时期,同时也是民族融合的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除了中原的华夏族外,四周还生活着其他民族。在北方、东北方有肃慎、东胡、匈奴等草原游牧民族,在西部地区有乌孙、义渠、羌等民族,在西南地区有巴、蜀、夜郎等民族,在广大的南方生活着越族。这一时期,民族矛盾时而激化,长时间的接触和斗争,使矛盾化解,走向融合,形成了以东方的齐国、南方的楚国、北方的燕国、西方的秦国为主的民族融合中心,在这一过程中民族之间互相往来,互相渗透,互相吸收,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这一融合兼并过程,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本课小结】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大动荡大分化时期,也是民族变动、发展、融合的时期。在民族融合的熔炉中,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统一的大业,将非秦莫属。第六节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A)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铁制农具的使用;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由公田到私田的变化;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的改革,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商鞅变法的措施、结果和影响。2.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的规律和历史结论(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开端时期,是社会转型的历史大变革时期。社会转型的本质是所有制的变革,而决定这一变革的,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是生产工具改进。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实质是用国家赋税制度和法律条文,将封建土地所有制法定下来。通过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逐步确立起来。(4)商鞅变法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法家思想在秦国占统治地位;但其实行的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秦朝产生了消极影响。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1)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之间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观察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商鞅变法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辩证分析、比较能力。(3)知识结构教学,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普遍,商鞅变法。重点分析封建土地所有制瓦解的原因、后果。难点:由公田到私田的实质,商鞅变法。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第1课时:教师:春秋战国时期生产、生活工具图(可以用幻灯、演示文稿等形式展示)。学生:收集原始社会到春秋以前生产、生活工具的相关资料,看看它们的发展进程。第2课时:教师: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改革和变法图(可以用幻灯、演示文稿等形式展示)。学生:收集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改革和变法的领袖人物的事迹。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1.铁农具的使用──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状况。请思考农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归纳:农业发展的原因包括农业工具的改进、水利技术的发展、政治局面、国家政策推动等。根本原因是农业工具、技术的改进和提高。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铁农具使用的历史:西周晚期:铁器开始使用;春秋时候,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请学生对照第15页插图思考,铁器比以前的工具有什么优点?铁器的使用,又说明什么问题?教师归纳:铁器坚硬、锋利,胜过木石和青铜工具。铁器的使用,说明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提高,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2.牛耕的普遍──农用动力的革命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第15页图,并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历史文物,了解历史文物所反映的当时的社会状况(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生产力水平提高在农业生产中的又一表现是牛耕的普遍。春秋战国时期,牛用于犁耕逐渐推广。耕犁的出现,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3.水利灌溉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提高,主要表现在水利技术的提高上。(1)灌溉技术:中原地区已普遍用桔槔来灌溉农田。(2)池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地图。淮河流域著名的芍肢灌溉工程(今安丰塘),是周定王十年至十六年(前598~前591)楚令尹孙叔敖兴建的,位于安徽省寿县南,可以灌溉一万多顷。迄今两千五百多年一直发挥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3)成都平原的都江堰。引导学生看地图。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兴建,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境内,是岷江上的大型引水枢纽工程,也是现有世界上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4)古代关中地区的大型引泾灌区──郑国渠。这些工程大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二、手工业的发展请学生思考:经济发展中农业和手工业的关系。教师引导:农业、手工业的发展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农业发展和手工业发展又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农业的发展,使手工业发展有了原料(如纺织业、酿酒业)和需求(如工具);手工业发展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如农业工具的改进)。下面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手工业发展状况(板书:二、手工业的发展)。学生自学《手工业发展》,教师指导学生制表如下: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发展情况表部门冶铸业漆工艺纺织业煮盐业酿酒业冶铁业青铜铸造业技术

进步铸铁柔化处理技

术。金银铸新技术

和雕铸艺术发

展(莲鹤方

壶)。采用夹纻

技术。战国以麻布为

原料,纤维相

当细密。山西的池盐、

山东的海盐和

四川的井盐都

已开发。用曲造酒。意义世界冶铁史上的一

大成就。这项发明

比欧洲早两千年以

上。使青铜器皿更

为精致美观。我国古代酿造技术的重要发明。由于手工业技术的发展,战国时期出现了有关手工业工艺的专著《考工记》。这部著作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不但在我国工程技术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以下问题:(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铁的国家。冶铁术的改进,关系到生产工具的改进及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冶铁业成为手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冶铁技术的改进可参考教材第15页注释①。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是生产工具改进。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2)青铜铸造业、纺织业、煮盐、酿酒涉及社会生活。(3)纺织业、酿酒业的发展,与农业生产发展相关。学生思考:农业、手工业发展与商业发展的关系。教师引导:商业发展的原因是农业手工业发展;商业发展的表现包括商品流通、市场、城市、港口、货币等;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业发展是自然经济的辅助形式。三、商业和城市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表现为:(1)各地土特产品互相交流;(2)市场,形成中原市场,可以买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东方的鱼、盐和西方的皮革;(3)城市(商业中心),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等;(4)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人口增长。四、由公田到私田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农业是社会经济的核心部门。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带动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进步,体现了本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构成及关系。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大发展,导致生产关系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注意:(1)公田转化为私田的原因:①根源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表现为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②私田的大量出现(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出现许多井田制公田以外的私田,生产工具的进步导致私田的增加)。(2)对比井田制的概念看公田转化为私田的实质。井田制(公田)春秋战国私田大量出现分配方式奴隶集体劳动,产品完全归奴隶主所有。诸侯向国王交纳一定贡赋。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缴纳给国君。剥削方式私田主人改变了对耕田者的剥削方式,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作为地租,保留一部分产品。阶级关系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耕种的人转变为封建农民,私田主人成为封建地主,农民向地主缴纳地租。土地所有制土地国有(公田):周王把土地分封给臣下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买卖。一些贵族把公田转化为私田。教师引导学生注意:①公田转化为私田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变化,其核心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由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开始变化为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②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井田制的瓦解,说明奴隶社会开始解体。③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公田转化为私田,说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剥削关系开始形成。这就为封建制度的确立准备了条件。第二课时五、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从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方面的进步入手,设想这些进步会引起政治领域哪些变化。导入新课。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制表如下: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改革和变法表时期国别领袖主要内容重要意义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逐步承认土地私有。鲁国初税亩。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发展农业生产,加强地主阶级专政。新的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确立。楚国吴起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整顿吏治。秦国商鞅“令民为什伍”,重农抑商,奖励军功,焚诗

书,明法令;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

废除井田制。1.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的改革。教师适当补充管仲改革的相关材料,以齐国为例分析春秋时期改革运动的实质。鲁国“初税亩”的法令其实质、后果与齐管仲“相地而衰征”没有什么区别。2.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教师简单介绍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更加壮大的现实和他们与原来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掌握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的背景。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的过程和意义。由魏国发端,楚国承上启下,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的变法运动,尽管它们的目的、规模、结果和影响不尽一致,但汇成了一股时代潮流,形成了一场历时一百多年的运动。这场运动是在春秋后期地主阶级取得夺权斗争胜利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各国的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旧的奴隶主贵族,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各国在变法中都对旧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进行了改造,使封建制度在各国得以最终确立。因此,战国初年的变法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从奴隶制进入封建制是历史发展中的一大进步。各国在变法过程中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农民比起奴隶来,人身束缚相对减轻,这对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是有促进作用的。所以在各国变法后,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个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蓬勃向上时期。3.商鞅变法与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异同点比较。相同点:①背景相同:都是在春秋后期地主阶级取得夺权斗争胜利的基础上进行的。到了战国时期,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促使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和经济势力更加壮大,与原来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的矛盾越来越深。②目的相同: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③措施类似:都是以法律形式废除了奴隶主贵族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并且提出了发展封建经济、提高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地主阶级统治的措施。④性质相同:都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⑤结果和影响类似:各国的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旧的奴隶主贵族,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各国在变法中都对旧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进行了改造,使封建制度在各国得以最终确立。同时各国在变法过程中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各国变法后,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个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蓬勃向上时期。不同点:①内容的深度不同:商鞅变法是在更加深刻地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提高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因此提出了诸如“什伍连坐”“重农抑商”“燔诗书而明法令”“统一度量衡制”“废分封,行县制”“开阡陌封疆”等更加明确、更加深刻、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②影响的深远程度不同:商鞅变法中的“重农抑商”“燔诗书而明法令”“统一度量衡制”“废分封,行县制”“什伍连坐”等制度不但对整个战国秦汉时期,而且对整个中国历史都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4.商鞅变法与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异同点比较;由学生参照“商鞅变法与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异同点比较”自行处理。【课堂练习】1.《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B.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

C.国君承认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D.封建生产关系比井田制进步答案:(D)2.《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允许工商者人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回答案:(D)3.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

B.封建经济发展迅速

C.统一是历史发展的需要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答案:(A)【本节小结】本节贯穿一个主题: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开端时期。1.经济基础的变化(1)奴隶制经济制度的瓦解实际是奴隶制的土地所有制(井田制)的瓦解。生产力的发展是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2)奴隶制土地所有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表现为公田转化为私田、出现新的剥削方式和阶级关系。这一变革过程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变革。2.上层建筑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变革(各国变法)。各国的变法实质上是把经济变革的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标志着封建社会的建立。始于春秋后期的各国的改革和变法运动,最终在各个诸侯国确立了新的封建制度;秦国的商鞅变法也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的确立,按因果关系排列是: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生产关系变化(公田转化为私田)──政治制度变化(变法)。第六节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B)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水利工程和提水工具,冶铸业和其他手工业部门的发展;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私田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商鞅变法。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这一时期商业繁荣的原因,引导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对土地关系演变原因的分析,让学生明白社会经济的发展乃是生产关系演变的原动力;通过对各国改革的分析,使学生懂得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道理。3.情感目标通过对这一时期我国领先于世界的主要成就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对各国变法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改革和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手工业发展情况;商业繁荣及其原因;土地关系变化;各国改革情况。难点: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关系演变及其深刻根源。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前准备老师:收集有关图片资料如都江堰、桔槔、铁农具、青铜器、战国牛尊、春秋战国主要城市示意图等;准备有关文字资料(体现在学案中);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阅读学案和课文;复习夏、商、西周时期经济领域重大成就及土地制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春秋战国的社会经济【导入新课】师生共同探讨都江堰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修建都江堰的必要性和应具备的条件,使学生认识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手工业状况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商业可能都是比较繁荣的,到底繁荣到何种程度?由此导入新课。【课堂导学】师生通过对课文和历史文献资料的共同探讨,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繁荣的情况,并理解其原因和相互关系。教师从手工业领域着手,设计如下一组问题: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有冶铸业、漆器制造业、纺织业、煮盐业、酿酒业等主要手工业部门。和西周时期相比,这一时期在手工业技术领域有哪些重大成就?2.你觉得春秋战国手工业的诸多成就中,对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最深远影响的是什么?并陈述理由。(建议学生结合材料一分析)正因为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领域出现了如此重大的突破,尤其是铁制工具的开发利用,推动了农业生产向前发展。关于春秋战国的农业,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是我国的“农业革命”时期。你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建议学生结合材料二、三、四分析)在农业和手工业繁荣的基础上,商业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这一部分内容可以设计如下一组问题: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的发展具有怎样的特点?(建议学生从市场、城市、商人和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等四个角度加以认识)2.人们对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的原因有很多看法。你认为这一时期商业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建议学生结合材料五、六、七分析)【总结提高】指导学生绘制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农业和商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第二课时: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井田制的基本情况。通过对井田制的回顾,加深学生对井田制这一概念的理解。首先,井田制是一种耕作制度:井田制下的土地被划分为井字形状,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奴隶们在土地上集体耕作;其次,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名义上国家的一切土地都属于周天子所有,周天子将土地分赐与诸侯臣下,后者可世代享用但不可转让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其三,井田制是一种奴隶制的剥削关系。井田制是和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突破性发展,比如铁制工具代替木石工具,牛耕代替耦耕,井田沟洫制度为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所取代,建立在“耦耕共耘”基础上的井田制也必将走向瓦解。那么,井田制究竟是怎样瓦解的呢?谁是促成井田制瓦解的主导力量呢?【课堂导学】师生共同探讨春秋战国土地制度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教师可以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制度着手,让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绘制出关于“京畿”、诸侯国、“采”“野”“公田”“私田”相互关系的简单示意图,并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其他同学可以对之修改或补充。之后,教师可以提出如下两个问题:1.谁把“野”开垦为私田?谁有能力并吞公田变为私田?2.私田的主人们是如何经营他们的土地的?(建议学生将私田主人分成两类来分析)通过这一阶段的分析,学生明确了奴隶制时代的商人、贵族奴隶主、平民和逃亡奴隶变成了大土地所有者(地主)和小土地所有者(自耕农);前者采用租佃的方式经营其土地,使奴隶制下的奴隶转变成封建佃农。与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同步,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使封建土地私有制合法化。这一部分,教师可以从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和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着手,设计如下一组问题:1.为什么说“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实质上都是逐步承认土地私有?2.该如何评价商鞅变法?【总结提高】指导学生绘制整节内容的知识结构示意图。【教学设计说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展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就目前情况而言,坚持中庸的立场是比较合理的和现实的。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在“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高考这一选拔人才的基本形式之间找到一种合理的切合点;并且这种切合必须是符合历史学科的内在特点和要求的。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我们已经建立了一种比较成熟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历史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相应的图片、影像、文本等信息创设一种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情境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合理选择一定的历史材料──文字的或是其他形式的──解决问题。但是,一节课解决许多问题是不可能和不必要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进行一堂课的教学设计的时候往往设计一个大问题,然后围绕这一问题的可能的解决过程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我们通过问题的提出、材料的收集,最终让学生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完成对一个历史问题的论证,从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一般认为,推动了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因素乃是社会生产力的突破性发展。这一时期,农业技术的进步使摆脱奴隶制时代的群体劳动成为可能;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冶金技术的发展给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工具;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和作为商业中心的城市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全面进步推动了社会转型,这种转型首先自发地在土地关系的变化中体现出来。有实力的贵族奴隶主、富裕的商人(工商奴隶主)、平民乃至逃亡的奴隶通过大面积垦荒或并吞公田,最终使私田面积在整个已垦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到战国晚期,公田绝大部分不复存在。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封建地主、封建佃农和封建自耕农。从春秋末期开始直至战国,各诸侯国统治者都先后进行了社会改革,最终在上层建筑层面完成了社会的转型。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到,这节内容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可以围绕一个问题展开: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能实现从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到封建土地个人私有制的转变?这一问题是本节内容的核心和难点。一般认为,推动重大社会变革──比如土地制度转变的根本因素是社会经济的重大进步。因此,第二个问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如何?我们可以从手工业、农业和商业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问题在于,我们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中的哪一部门作为重点,毫无疑问,三者都是重要的,但就课堂教学设计而言,我们不能不有所侧重。毋庸讳言,标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当时的生产工具水平,而制造生产工具的部门又是手工业部门,因此,我们将手工业作为重点。更何况,中国的铁器制造业本身遵循着手工业发展的内在逻辑,正是因为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青铜冶炼传统,为铸铁乃至可锻铸铁的产生奠定了诸如选矿、筑炉、范铸、鼓风、炉温等技术基础,这就是我国比西方早约两千多年出现铸铁柔化技术这一重大技术突破的主要原因。可以想见,后者的出现大大加速了铁制工具应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进程,从而推动春秋战国社会经济全面进步。在突出了手工业领域尤其是铁器制造业的重大发展之后,农业领域的重大变革──亦或称之为革命的结论也就脱颖而出了。所谓革命,就结果而言乃是某种事物的质变。作为农业生产的三个重要内容:铁农具代替了木石青铜工具,牛耕代替了耦耕,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替代了井田制下的沟洫制度等,充分说明了农业生产的巨大发展。从市场、城市、商人和货币四个方面看,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是非常繁荣的。其原因是什么?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分析材料得出相应的结论。该如何准确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的变化呢?学生通过阅读材料,绘制出关于“京畿”、诸侯国、“采”“野”“公田”“私田”相互关系的简单示意图,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和动手,建立对有关概念相互间的关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土地制度变化过程的分析,让学生领会奴隶制度下的贵族奴隶主、商人(工商奴隶主)、平民和逃亡的奴隶一方面将“野”垦为私田;另一方面,贵族奴隶主和商人又逐步并吞公田成为私田。这一方面造成了土地制度的转变──从公田到私田;另一方面,也就产生了封建社会的两大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而后者分为佃农阶级和自耕农阶级,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转变。与此同时,从春秋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