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
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四节气令我们惊叹叫绝的,()。这真让我们这些后世的汉语运用者不仅感到骄傲,也感到断惭愧。“惊
蛰”,两个汉字并列一起,即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你可以遐想:在远方那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
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了,它们睁开惺松■的双眼,不约而同,向圣贤一样的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历代诗人也以
天地节气丰富了汉语的表达空间,并以汉语印证了天地节气的真实不虚和不可思议。仿佛为了响应这一富于“革命”
意味,天,豁然晴朗了。整面天空像一个深隐林中的蓝色湖泊。小麦已经返青,望着满眼绒绒的新绿,你会感到,绿
色自身也有生命。在沟堑和道路两旁,青草破土而出,连片的草色十分醒目。柳树伸出了鸟舌状的叶芽,杨树拱出的
花蕾则让你想到幼鹿初萌的角。在田里,我注意到有十几只集群无规则地疾飞鸣叫的小鸟;它们如精灵,敏感、多动,
忽上忽下;它们的羽色近似泥土,落下来便会无影无踪;我曾试图用望远镜搜寻过几次,但始终未能看清它们。可爱
的稚态、新生的活力、知前的欢乐、上升的气息以及地平线的栅栏,此时整个田野一片生机勃勃,洋溢着春的气息。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们体现了汉语的简约性和表意美,还有它的一个个具有田园风味和充满诗歌的韵味的名称,除了与物候、时令
的奇异吻合和准确对应。
B.除了与物候、时令的奇异吻合和准确对应,还有它的一个个具有田园风味和充情诗歌韵味的名称,它们体现了汉
语的简约性和表意美。
C.还有它的一个个具有田园风味和充满诗歌韵味的名称,除了与物候、时令的奇异吻合和准确对应,它们体现了汉
语的简约性和表意美。
D.除了与物候、时令的奇异吻合和准确对应,它们体现了汉语的简约性和表意美,还有它的一个个东方田园风味和
充满诗歌韵味的名称。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天仿佛为了响应这一富于“革命”的意味,豁然晴朗了。
B.仿佛为了响应这一富于“革命”意味,天豁然晴朗了。
C.仿佛为了响应这一富于“革命”意味的节气,天,豁然晴朗了。
D.天仿佛为了响应这一富于“革命”意味的节气的呼应,豁然晴朗了。
3.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你可以遐想:”的冒号,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B.我能感觉到时代的两难困境:野蛮的符咒尚来挣脱,文明的压抑接踵而至。
C.从“火神山”“雷神山”到方舱医院:与病毒赛跑的中国速度。
D.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牛铃叮当
李清明
⑴水乡多水牛。
⑵从我记事开始,一直到成年走出水乡,多以水牛为伴。不但假期要整天放牧水牛,即使上学了每天也带上镰刀
和竹筐,放学的路上割上满满一筐青草,回去喂养水牛。
⑶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们水乡,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牛。洞庭湖多年淤积的湖洲上围垦成水乡一
个个垸落。湖汉内港、沟渠水塘星罗棋布,到处长满茂盛的芦苇、青草和野蒿,这些都是水牛们上好的饲料。水牛生
命力强,容易饲养。
(4)春、夏、秋三季均以自然生长的草蒿为食;到了万物枯萎的冬日,每天也只需一捆干草便能果腹。漫长的农耕
时代,水牛一直被视为农家的命根子。从牛犊学会走路的那天起,它的脖子上便被精心挂上一串铜制的铃铛。农忙季
节,水牛可用于犁田、耕田;农闲时分,水牛能帮助拉磨,碾压菜籽、稻谷,以便得到食油、大米。记得上世纪七十
年代初,村里就购买了东方红牌拖拉机,还配备了犁、耙等成套的耕田机械。没承想几吨重的“铁牛”开进农田却经
常陷进淤泥中,有时淹得只看见顶部的烟囱,最后还得用十头八头水牛合力,才能“拖拉”出来。
⑸水牛天生就能游泳,还是长距离泅渡的高手。水浅处水牛游得很慢,一边游还一边不忘啃食水中的荷叶、蒿草
和野生水稻;一旦游到水深处,它便变得特别快捷,一边用力划动四肢,一边高高抬起头角,“嗯呀一嗯呀"十分
得意地叫唤不停。夏天,水牛成了我和一班好伙伴的“游泳老师”。跟着水牛学游泳,我们先是用柳条鞭子将水牛赶
至河里,双手死死地拽住牛尾巴,待水牛飞速抢渡时,再使劲用双脚拍击水面。不消两日,我们便掌握了“牛刨”"蛙
泳”等全套的游泳本领。
(6)与水牛朝夕相处,我们也摸透了它温和、驯良的习性。只要你往牛头前一站,哪怕它正在吞食草料,也会赶紧
把头一低,让你攀住牛角,爬到它背上。待你坐好,水牛还不忘摆动头角,“嗯呀——嗯呀”撒娇般地叫唤几声,牛
铃也会“叮当——叮当”地响个不停。骑在牛背上的我们,头上扎着柳条帽,腰间别着把弹弓,右手高高扬起柳条鞭
子,活像一个个舞剑骑马、披挂出征的大将军。
⑺别看水牛平日温驯,一旦打起架来却异常勇猛,尤以处于发情期的公牛为甚。当攻击开始时,公牛们双眼通红,
抵足弓背,头缩至前腿中间,亮出尖尖的双角,冲撞挑击。一时间,牛铃骤响,沙飞石跳,响声震天。这时,只有将
干草燃成的火把投掷到牛头角力处,方能将它们分开。
(8)终于,水牛老了。连田也耕不动的水牛,静静蹲在牛栏中,等待自己大限的到来。因为害怕掉膘,乡亲们往往
会提前宰杀水牛。被牛绳绑囚在树下的水牛,看到屠夫磨刀霍霍,都会掉下一颗颗好大好大的眼泪,似有深深的不舍
和无限的悲戚。想起水牛这一辈子所求最少,干的却是最苦最脏最累的活,站在一旁的我们不禁泪眼模糊。
(9)现今的水乡,早已不用水牛精耕细作,而是直接向稻田抛撒谷种,等天收粮,靠天吃饭。放眼望去,湖洲上唯
有水草疯长,久而久之便成了放养水牛的天然牧场。春天里,不再耕田的水牛被赶至牧场,脖子上换上了刻有记号的
新铃铛,直到冬天才各自牵回。一起牵回的还有傍着公牛母牛的新生牛犊。牛犊的认领沿用的是乡里的老规矩:将各
家的大牛小牛赶至一处,看哪头牛犊跟谁家的大牛走,哪头牛犊就是谁家的。
(10)如今,利益的驱动让这样的老规矩开始面临挑战。由牛犊引发的纠纷,每有耳闻。曾有相邻的两家因争六条小
牛而互不相让,直至对簿公堂,一家甚至提出要用船装着大牛小牛去省城做“亲子鉴定”。自然,鉴定最后平息了纠
纷,但花去的鉴定费、差旅费和诉讼费加起来远远超过几头小牛的价值,这一时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黑色幽
默。
(11)打那以后,水乡的水牛们大都由放养改成了圈养。岁月流逝,牧童牛笛仿佛一夜之间成了绝响。没了广阔湖洲
茵茵绿草的映衬,少了晶荡和风的吹拂……牛铃依旧叮当,但总觉得少了往昔的悦耳与悠扬。
1.作者为什么把牛犊引发的纠纷称作“黑色幽默”?
2.赏析第五段中画线句。
3.文中多次写到“牛铃”,有什么艺术效果?
4,简要概括本文主旨,并谈谈你的感悟。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第四段中,“铁牛”“拖拉”加引号的目的除了起到强调作用之外,还将“铁牛”与“水牛”形成对照,突出拖
拉机被“拖拉”的尴尬,有幽默的效果。
B.这篇文章语言平实,富有生活气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水乡生活的情趣,以及孩子们与水牛的深厚情感。
C.这篇文章在讲述各种与“水牛”有关的事情时,特别提到“杀牛”的事情,意在批判人们对水牛的无情伤害,抒
发作者压抑、悲愤的心情。
D.文章虽然叙述的是一件件日常生活的小事,但是不乏哲理意味,能够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以小见大地揭示出深刻
的主题。
E.文章第七段对水牛打架情景的描写,与前文水牛温顺的形象形成对比,意在说明水牛也具有攻击性、危险性,警告
人们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
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诸葛亮死前,嘱咐姜维不要发丧,若司马懿来追,就将载有自己尸身的车子推至军前。司马懿引兵前来,见到端
坐车上的孔明,大惊失色,急令退兵。
B.王利发既有生意人的精明圆滑、劳动者的勤劳本分,同时也有对局势的不满。在报童向他兜售报纸时,他借问报
童“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发泄了这种不满。
c.单四嫂子和九斤老太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作者“哀其不幸”,充满了同情;同时,作者也批判了她们
的“不争”,即缺乏对封建礼教的反抗。
D.冯乐山趁高老太爷生日时向其提亲,将侄孙女许配给觉民。觉民求救于觉新,但觉新劝他听从安排,觉民愤而指
责其为“无抵抗主义”与“作揖主义”。
E.公证人以利害关系劝葛朗台和女儿讲和,因为如果葛朗台的妻子死了,欧也妮可以凭女儿的身份继承母亲遗产。葛
朗台害怕了,这才把女儿放出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的开通旨在支持各地做好“停课不停学”工作,帮助学生居家学习。据介绍,平台首日运
行通畅,点击量达800多万人次。
B.《少年的你》像一根尖锐的针一样,刺向无数人不愿、不忍、不堪面对的窘迫现实,对公共秩序当中令人堪忧、有
违人性的一面进行了冷酷的讽刺。
C.那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这种境界,既使人惊
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来低吟一首小诗。
D.长征五号肩负着开展载人航天空间站建设、月球采样返回、火星探测等多项重大航天工程,是承载中华民族对浩
瀚宇宙向往的“梦想之箭”。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早春对雪奉寄澧州元郎中®
刘禹锡
新赐鱼书②墨未干,贤人暂出远人安。
朝驱旌施行时令,夜见星辰忆旧官。
梅蕊覆阶铃阁③暖,雪峰当户戟枝寒。
宁知楚客思公子,北望长吟遭有兰久
[注]①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刘禹锡因“八司马事件”遭贬,该诗为其在朗州司马任上的酬答之作。②鱼书:古时朝
廷任命州郡长官时所颁的鱼符和敕书。③铃阁:翰林院以及将帅或州郡长官办事的地方。④屈原《九歌•湘夫人》:“沅
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郎中前往澧州就任时,收到的敕书上墨汁还未干透,说明时间紧迫。
B.元郎中被派往远地是暂时的,但远地的百姓却将因此受惠,安居乐业。
C.在刺史新任上兢兢业业的元郎中,夜望星辰时回想起过去的郎官生涯。
D.颈联揭示了元郎中在朝时办公环境十分优越,如今所处环境条件艰苦。
2.《诗镜总论》评价刘禹锡的诗歌有时委婉含蓄,有时朴素自然。你认为这首诗歌体现了以上哪种风格?清结合诗句
简要分析。
6、按要求选择。
(1)学校迎来校庆,为欢迎返校的校友,需张贴标语,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
A.问君何行何当归,苦使妾坐自伤悲。
B.为报罗浮云影道,早随明月引归舟。
C.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D.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2)根据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下列各项中存在逻辑错误且错误类型相同的两项是
A.《风景谈》是茅盾的小说。
B.坐在主席台上的是校长和校领导。
C.东方明珠和南京路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
D.《红烛》这首诗是闻一多诗集《红烛》的序诗。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吉祥如意
郭文斌
五月是被香醒的。娘一把揭过捂在炕角瓦盆上的草锅盖,一股香气就向五月的鼻子里钻去。五月就醒了。五月一
醒,六月也就醒了。五月和六月睁开眼睛,面前是一盆热气腾腾的甜酷子。娘说,看今年这甜酷发的,就像是好日子
一样。五月把舌头伸给娘,说,让我尝一下。娘说,还没供呢,端午吃的东西可是要供的。五月和六月就呼的一下子
从被筒里翻出来。
等他们洗完脸,爹和娘已经在院子里摆好了供桌,甜酷子和花馍馍已经端到桌子上了,在蒙蒙夜色里,有一种神
秘的味道,仿佛真有神仙在等着享用这眼前的美味呢。
爹向天点了一炷香,往地上奠了米酒,无比庄严地说: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吉祥
/那儿吉祥/处处都吉祥……
爹念叨完,带领他们磕头。六月不知道这头是磕给谁的。但他觉得跪在地上磕头的这种感觉特别美好。
供完,娘说先垫点底,赶快上山采艾。说着给他们每人取了一碗底儿。娘说上山采艾时必须吃一点供品,能抵挡
邪门歪道呢。甜酷子是被筱麦酵的,光闻着就能让人醉。花馍馍也让人不忍心一下子咽到肚里去。接着,娘给他们绑
花绳,说这样蛇就绕着他们走了。又给他们的口袋里插了一根柳枝。有点全面武装的味道,让六月心里生出一种使命
感。
五月和六月在端午的雾里走着。六月看着姐姐五月手里的香包,眼里直放光。六月的手就出去了,他把香包举在
鼻子上,狠命地闻。五月看见,香气成群结队地往六月的鼻孔里钻,心疼得要死,伸手要去夺,六月忙把香包送到她
手上。五月盯着六月的鼻孔,看见香气像蜜蜂一样在六月的鼻孔里嗡嗡嗡地飞。五月把香包举在鼻子前面闻,果然不
像刚才那么香了。再看六月,六月的鼻孔一张一张,蜂阵只剩下一个尾巴在外面了。嗨嗨,五月被六月惹笑了。
六月知道,五月今年已经试手做了两个香包了。娘说,早学早惹媒,不学没人来。五月就红着脸打娘。娘说,女
靠一个巧,巧是练出来的。五月就练。一些小花布就在五月的手里东拼拼西凑凑。
但很快六月就忘了这个问题。因为他看见了蛇。五月既迅速又从容地移到六月身边,把六月抱在怀里。六月说,
我们不是绑了花绳儿了吗,不是吃过供过的花馍馍了吗?五月说,娘不是说只要你不伤蛇蛇就不会伤你吗?
六月说,娘不是说真正的蛇只在人的心里吗?这样说着时,那圆开始转了,很慢,又很快。当他们终于断定,它是
越转越远时,五月和六月从对方身上,闻到了一种香味,一种要比香包上的那种香味还要香一百倍的香味。
娘教五月如何用针,如何戴顶针。五月第一次体会到了往布里顶针的快乐,把两片布连成一片的快乐。五月缝时,
六月趴在炕上看。五月的针不防就滑脱,顶到肉里去,血就流出来。五月疼得龊牙咧嘴。再看娘手中的针,怎么就那
么服帖呢?
山顶就要到了,五月和六月从未有过地感觉到“大家”的美好。即使那些平时憎恶的人看上去都是那么可爱。
五月和六月到了山顶。太阳从东山顶探出头来,就像一个香包儿。上山采艾的人们就像听到太阳的号令似的一齐
伏在地上割艾了。五月说,这艾就要趁太阳刚出来的一会儿采,这样采到的丈既有太阳蛋蛋,又有露水蛋蛋。这太阳
蛋蛋是天的儿子,露水蛋蛋是地的女儿,把他们两人占全时,才叫吉祥如意。六月奇怪姐姐怎么把太阳和露水说成蛋
蛋。蛋蛋是娘平时用来叫他们的。六月蹲下来,拿出篮子里的刃子准备采艾。但是六月却下不了手。一颗颗玛瑙一样
的露珠蛋儿被阳光一照,像是一个个太阳患子。六月一下子明白了姐姐为什么要用蛋蛋来称呼太阳和露珠。一刃子下
去,就会有好几个太阳蛋蛋死掉。
六月还是下不了手。姐姐又笑了,说,你觉得它们可怜,可以先把它们摇掉啊,让它们躺到地里慢慢睡去。这一
摇,又把六月的心摇凉了,让六月看见了一个个美的死去原来是这样简单的一件事。他第一次感到了这美的不牢靠。
而让这些美死去的,却是他的一只手。六月第一次对自己开始怀疑起来。六月开始采丈。采着采着,就把露珠儿和手
的问题都忘了。他很快沉浸到另外一种美好中去。那就是采。刃子贴地割过去,丈乖爽地扑倒在他的手里,像是早就
等着他似的。六月想起爹说,采艾就是采吉祥如意,就觉得有无数的吉祥如意扑到他怀里,湖水一样。
一山的人都在采吉祥如意。
多美啊。
现在,六月和五月每人抱着一抱丈,抱着整整一年的吉祥,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在端午里。他们的脚步把我的怀
念踩疼,也把我心中的吉祥如意踩疼。
(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爹向天上香,往地上祭米酒,并且极其庄重地说了祝词,显示了人们对天地及其孕育的万物的虔诚祈颂以及仰慕
和敬畏。
B.发好的甜酪“就像是好日子一样”,花馍馍“不忍心一下子咽到肚里去”,小说对美好生活的着意展示,表现了
人们对其之珍视。
C.小说结尾”也把我心中的吉祥如意踩疼”,“疼”中有对淳朴民俗的眷恋,有对童真心灵的赞美,也隐含着对传
统迷信的反思。
D.文章借“端午节”这面传统节日的镜子,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洞见传统文化内在意蕴的窗子,即“吉祥如意”的美
好祈福和祝愿。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五月是被香醒来的”,用一个"香'’字揭开了端午节民俗风情的喜庆序幕,也奠定了整篇作品诗意的
书写基调。
B.五月六月“抢香包”的情节,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表现了孩子对美好的热爱,也为下文写“缝香包”的情节
做了铺垫。
C.“五月疼得龊牙咧嘴。再看娘手中的针,怎么就那么服帖呢?”同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写出了五月用
针的生涩。
D.本文语言充满生活气息,既符合人物身份,又富有情趣。如“太阳蛋蛋”“露水蛋蛋”虽是口语化的语言,却形
象生动。
3.小说中写五月和六月遇到蛇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小说在叙述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8、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文学社群与文学流派
张涛
在文学流派研究学术史上,文学流派与文学社群是怎样的关系,学术界争议颇大。吴奔星《文学风格流派论》指
出,“文学社群不等于文学流派”,“不能把文学社群和文学流派等同起来”,“文学社群是否为文学流派,必须具
体分析“。当下文学流派研究有必要澄清二者关系,这是研究地域文学流派的先决条件。
“社”原先来自于中国古代先民对土地繁殖生命能力的一种宗教崇拜,后逐渐演变为中国古代民间春秋两季祭祀
“社神”、祈求丰收的风俗习惯。到了明代,人们把具有共同兴趣和信仰的文人士子组织在一起从事一定的有组织有
目的活动的群体组织称为“社”。而文学派别,陈文新教授《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
究导论》认为主要源于先秦之《诗经》与《楚辞》。他以南朝梁钟嫌《诗品》关于建安以降的五言诗“源出于某某”为
依据,把文学流派溯源至先秦《诗经》之《国风》与《小雅》,以及战国之《楚辞》。随着建安以降文学独立地位的凸
显,文学流派才得到充分发展,国风派、小雅派与楚辞派三种文学流派在这一时期首次出现。
文学社群一般具备严格的组织体系,如必须具备大家推举的社长、制定的社约、严格吸收的成员、定期开展的社
群活动,等等。而文学流派则更多表现为一种观念上的文人集合。也就是说,文学流派不必像文学社群那样有严密的
组织实体,只要某一特定文人群体围绕某一文坛领袖形成共同的创作风格,并在文坛产生一定影响力,就往往把这一
文人群体称为某一文学流派,至于是否具备严格的组织体系并不重要。而文学社群则不一定要求社群成员在创作风格
上的一致性,只要志同道合,皆可入社。
文学社群的成员虽然多为文人士子,但这些文人士子所结社群不一定是为文学目的。如明末著名的文学家张岱青
年时期在绍兴曾结丝社弹琴娱乐,明天启二年又与其叔张尔葆于绍兴结斗鸡社取乐,黎遂球诸昆弟在年轻时于番禺结
怒飞社放鸽游戏,明末大儒刘宗周还于崇祯四年在越中结学术性社群证人社,等等。因而,文学社群在范围与性质上
具有多样性,在功能上也表现出较多的文化色彩。而文学流派则纳粹是一种伴随文学独立而在文学史上出现的文学现
象,它是某一文人群体对文学创作规律普遍认同的结果。
当然,一个文学流派的形成可以说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即使在文学社群并不发达的其他历史时期,也可
能出现众多文学流派。但到明末清初,文学社群无处无之,且大多集中在某一地域兴盛,因而,文学流派的形成(特
别是地域性文学流派)就不能不受士人结社的影响,众多文学流派就是在士人结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这是当前文学
流派研究必须要澄清的一个问题,也是当前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亟待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想要研究地域文学流派,首先就必须澄清文学社群和文学流派二者之间的关系。
B.在明代只要将具有共同兴趣和信仰的文人士子组织在一起活动,就能构成社群。
C.文学社群的成员虽多为文人,但他们所从事的活动的范围和性质却呈现多样性。
D.文学流派的形成不仅仅受士人结社的影响,还是其它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流派的充分发展,和建安以来文学独立地位的凸显息息相关。
B.文学社群的成员必须遵守社群制定的社约,定期参加社群的活动。
C.文学流派组织形式松散,没有组织体系,成员创作风格相同即可。
D.在明代文人士子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加入相应的各种社群。
3.文学社群和文学流派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哲学的作用
[美]威尔•杜兰特
哲学使人愉悦,即便是形而上学的幻景也蕊含诱惑,每个学习者都能体会得到,直到粗韧的生存需求将我们从思
想的高峰拽下,抛入生活的撕扯琐碎中。我们大多数人都知晓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黄金年代,那时,哲学确实称得
上柏拉图口中“那珍贵的喜悦”;那时,审慎追寻难于捉摸的真理远比追求肉欲低俗的生活方式荣耀得多。人类社会
早期追求智慧的努力留给后来者某种永不消逝的渴慕。我们想要弄清楚“生命之于我们,意味着不断地将我们自身及
所遭遇的一切转化为光与火”。
我们就像《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米特业,“不求百万财富,只求问题之答案”。我们渴求把握眼前事物的价值
和前景,以免陷入日常生活的旋涡。我们希望了解事情的轻重缓急以避免本末倒置。希望眼中的世界恒定如常,仿佛
照耀在“永恒的光束下”。希望能够笑对不可避免之事,甚至是日益逼近的死亡。希望保持完整,通过分辨和协调欲
望来调整精力分配,因为协调精力是伦理学、政治学,乃至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的基石。梭罗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哲
学家,不仅需要具备缜密的思维或建立某一学派的能力,还要热爱智慧,循其意旨过一种简单、独立、宽容、信任的
生活。”我们愿意相信,若能找到真的智慧,那我们的生命将不再盲目。真理无法帮助我们富有,却能使我们自由。
此时,某些缺乏教养的读者大概会打断我们,指出:哲学如下棋般无用,如愚昧无知般含混晦涩。西塞罗曾经说
过:“没有比哲学家的著述更荒诞无稽的了。”毋庸讳言,一些哲学家具备了所有知识,唯独缺乏基本常识;而许多
哲学论战亦缘起于飘渺虚幻的观点。因此,让我们下定决心,此趟哲学旅途只停靠在光明的码头,避开形而上学的泥
泞溪流,绕过神学争端的汪洋大海。科学似乎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而哲学的领地似乎日益缩减。但这是因为哲学
接手的是一个充满艰难险阻的任务,要处理尚未如科学研究般有章可循的问题。譬如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
等等;一旦某一领域的知识探索得以突破并以公式形式准确表述,该领域即被划入科学的行列。科学始于哲学,止于
艺术,始于猜测和设想,止于完美的成就。哲学是对未知(譬如形而上学)或不尽知(譬如道德论或政治哲学)的臆想式
诠释,站在以围堵策略获取真理的最前沿。科学作为被攻克的领土,后面有稳固的城池,是知识和艺术共建的不甚完
美但精彩非凡的世界。哲学似乎一直造立不动,满脸疑惑;这是因为她将胜利的果实悉数留给了她的女儿们——众科
学。
我们是否应阐述得更专业些?科学是分析式描述,哲学是综合式诠释。科学企图将整体分解为局部,将有机组织
分解为器官,将不可知转化为知识;它不重视事物的价值或者可能的理想形态,也不关注它们的终极目标,能把事物
的现状和作用表达清晰即知足。如同屠格涅夫诗中的“大自然”,科学家公正不偏:一只跳蚤的腿和一位天才在创作
时忍受的煎熬对他们有着同等的研究价值。然而,哲学家不满足于描述事实,他希望得出意义和价值;他通过诠释性
的综合建立事物间的联系,尝试把被科学家们大卸八块的伟大宇宙重新组装起来。科学一面零星地降低着死亡率,一
面又用战争大规模地灭杀我们。只有真正的智慧,才能够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救,什么时候该杀。对过程的观察、对
方法的构建是科学,对目的的批判和协调则是哲学。如今,我们在生存手段和生存工具的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远远超
过我们对自身理想和目标的诠释和综合,我们的生活充斥着嘈杂和躁动,空洞无聊。没有哲学指导的科学和欠缺眼光
及价值的事实无法将我们从大劫难和大绝望中拯救出来。
哲学包含五门学科:逻辑学、美学、伦理学、政治学和形而上学。但如此分法难免使其丧失了原有的美感和趣味。
我们追求的不应是枯燥乏味的抽象和形式,而应以天才人物丰盈的生活为依托;我们不应只研读哲学,而更应研究哲
学家;我们应该接近那些思想的圣人和捍卫者,分享他们智慧的光辉,这样,或许有一天我们也能够或多或少地感受
到达•芬奇所谓的“最崇高的愉悦、理解的喜悦”。
(选自《哲学的故事•导言》,有删节)
1.根据原文,下列关于哲学与科学的区别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哲学常常看起来止步不前,是因为它探索的是未知或不尽知的事物,而科学的迅速发展,往往离不开哲学探索的
成果。
B.哲学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如科学研究般有章可循,某个研究领域一旦产生了可以用精确的公式来表示的知识,它就
进入了科学的行列。
C.哲学是综合解释,它不像科学那样总是分析说明,它并不说明事物的现状和作用,而关注事物的意义和价值,及
它们的终极目标。
D.哲学是对目的进行批判和协调,而科学注重过程观察和方法构建,如果对科学的关注远甚于哲学,我们的生活会
变得喧嚣而无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即点题,引出人类研究哲学的悠久历史,进而指出哲学于人的重要性,然后进一步阐释哲学相对于科学
的价值,最后提出研究哲学的途径。
B.文章多处引用哲学家的观点进行论证,如用梭罗的话说明哲学家的终极目标,用西塞罗的话说明哲学如愚昧无知
般含混晦涩,增强了说服力。
C.本文说理深入浅出,多用形象的比喻和类比,如“下棋”“城池”“大自然”等,显示出作者敏捷的思维和亲切
活泼的文风。
D.本文作为“导言”,提醒我们这本书不会纠缠于形而上学的争论,也不会局限于抽象概念和教条,而是让读者从
哲学家们的生活事迹中领会他们的思想。
3.同桌将参加某大学哲学专业招生面试,想请你就“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这一问题提几点看法以备作答。请结合本
文内容,写出你的看法。
10、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越巫自诡善驱鬼物。人病,立坛场④,呜角振铃②,跳掷叫呼,为胡旋舞禳之久病幸已,馔酒食,持其赞去④;死
则诿以他故,终不自信其术之妄。恒夸人日:“我善治鬼,鬼莫敢我抗。”
恶少年恨其诞,哨其夜归⑤,分五六人栖道旁木上,相去各里所。候巫过,下砂石击之。巫以为真鬼也,即旋而角,
且角且走。心大骇,首岑岑加重⑥,行不知足所在。稍前,骇颇定,木间砂乱下如初,又旋而角,角不能成音,走愈急。
复至前,复如初,手粟气慑,不能角,角坠,振其铃,既而铃坠,唯大叫以行。行闻履声及叶鸣谷响,亦皆以为鬼。
号求救于人,甚哀。
在半抵家,大哭叩门。其妻问故,舌缩不能言,唯指床日:“亟扶我寝!我遇鬼,今死矣!”扶至床,胆裂死,
肤色如蓝。巫至死不知其非鬼。
(选自方孝孺《逊志斋集》卷六《越巫》)
(注)①坛场:这里指越巫做法事的场所。②角、铃:指越巫做法事时使用的号角和铜铃。③胡旋舞:古代西北
民族的舞蹈,这里指越巫做法事时旋转起舞。禳:(向鬼神祈祷)消除灾祸。④黄:同“资”,钱财。⑤蜩:窥探。⑥
岑岑:胀痛貌。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1)病季已,馔酒食,持其费去
(2)恒夸人日
(3)精前,骇颇定
(4)3求救于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死则诿以他故/唯大叫以行
B.为胡旋舞禳之/下砂石击之
C.恶少年愠不诞/年妻问故
D.复至前/复如初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白话文。
(1)我善治鬼,鬼莫敢我抗。
(2)即旋而角,且角且走。
4.第二段写越巫三次遇袭的不同反应,其写作特点是o
5.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寓意。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生孝惠帝、女鲁元太后。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孝惠为
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木于,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
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
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期长乐宫,太子袭号为帝。吕后最怨戚夫
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王来未到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
食太后欲杀之,不得间。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蚤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鸩饮之。孝惠还,
赵王已死。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仓耳,饮瘩药,使居厕中,命日“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
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馀不能起。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故有病也。七年秋,孝惠帝
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倒俵子张辟篷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
乎?”丞相曰:“何解?”辟强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
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如辟强计。太后说,其哭乃哀。吕氏权由此起。
太后称制,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王陵口:“高帝刑白马盟日'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
约也。”太后不说。问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勃等对日:“无所不可。”太后喜,罢朝。十一月,太后欲废王陵,乃
拜为帝木传,夺之相权,乃以陈平为右丞相。
(节选自《史记•吕太后本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来未到/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
B.王来/未到/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
C.王来/未到/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
D.王来未到/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两汉时指皇帝、诸侯王的继承人,诸侯王的继承人后来称“世子”。
B.崩,专指古代皇帝死亡,也叫“驾崩”,取江山少了支柱而会崩塌的意思。
C.留侯,指张良,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
D.太傅,中国古代职官,始于西周,为帝王之师,掌管礼法,位列三公之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后追随高祖,因子后宫显贵。吕后在高祖很年轻的时候就做了他的妃子,后来又生下孝惠帝和鲁元公主,最终
在后宫中贵为皇太后。
B.吕后憎恨戚姬,除掉戚姬母子。因受高祖宠幸,戚姬想要将自己的亲生儿子赵王推为太子,这触犯了吕后的利益,
最终戚姬母子被害。
C.吕后为人狠毒,没有容人之量。吕后费尽心机将戚姬的儿子赵王毒死,又命人将戚姬做成了“人彘”,并且叫儿
子孝惠帝来观看“人彘”。
D.昌后任性擅权,培植外戚集团。面对孝惠帝之死,吕后并没有因丧子而痛彻心廓,反而处心积虑地培植吕氏政权,
最终得以僭越皇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D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
(2)王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
12、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除外。
窗子,是每个房间都会有的一个能让你看到另一番景象的媒介物;一幢没有书的房子,犹如一个没有窗户的房间。
参考答案
1、1.B
2.C
3.C
【解析】
1.本题考查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
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谐的角度选择。
就关联词的使用而言,应为“除了……还有……”,排除AC;“它们体现了汉语的简约性和表意美”是对前文的总
结,应放在最后,排除D。
故选B。
2.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
对照错例,找到错误。
原句成分残缺,“响应”缺少宾语,应在“意味”后加“的节气",排除AB;
D项,“响应”与“呼应”前后重复,排除D。
故选C。
3.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的使用较为复杂,不同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各不相同,需要学生识记
理解句号、逗号、感叹号、引号、破折号、冒号等使用方法。
题干中冒号与ABD项都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由总到分)。
C项,表示后面有要说的话、所想的内容或所作的分析,对上文的总结(由分到总)。
故选C.
【点睛】
常见病句类型及例句
(1)语序不当
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2)搭配不当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3)成分残缺或赘余
关于电视片《北京人在纽约》的评论已很多了。(删掉“关于”,使句子主语出现。)
(4)结构混乱
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前一分句的主语是“话",后一分句的主语是“小邱的
心”,属暗中转换,造成混乱。可改为“……触动了小邱,使他的心久久……)
(5)表意不明
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九月15日前去汇报。(可以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也可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
(6)不合逻辑
他是全部死难者中的幸免的一个。(“死难者”与“幸免”矛盾。)
(7)歧义
宋老大跟齐三久别重逢,谈得投机,他给他点上一支烟……(谁给谁点烟?无法猜出。)
(1)句式杂糅
这办法又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或说“深受群众喜爱”,或说“深为群众所喜爱”。)
2、1.①利益的争夺与得不偿失的结果形成反差,产生讽刺性的喜剧效果。
②追逐利益的现实与古老的乡村传统相冲突,折射出时代变迁带来的无奈。
2.通过动作、神态描写,以及在水浅处与水深处不同游泳姿势的对照描写,形象刻画了水牛善于游泳的习性和生命的
灵性。
3.①呼应题目,点明题旨;②线索,贯穿全文;③渲染背景旋律,增添感染力;④有象征意味,承载了农耕时代的情
感与记忆。
4.表达了对淳朴、诗意的乡村的眷恋,对田园牧歌图景消逝的怅惘。
感悟示例:现实社会缺少一份淳朴、诗意,有太多名利纷争,我们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守住心灵的底线,支撑道德
的大厦。(也可有其他个性化理解)
5.CE
【解析】
1.本题考查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解答该题,首先要将“黑色幽默”放到原文中,根据其所处的语
境考虑。通过回顾原文九、十两段可知,“黑色幽默”是作者在写到“利益的驱动让这样的老规矩开始面临挑战”时
提出的,则应当是表现了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另外还要联系文中“鉴定最后平息了纠纷,但花去的鉴定费、差旅费和
诉讼费加起来远远超过几头小牛的价值”一句,表现的是“利益的争夺与得不偿失的结果形成反差,产生讽刺性的喜
剧效果”。
2.本题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①抓住关键词语理解。②联系上
下文理解句意。③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来理解句子。赏析句子,应该明确句中运用的表
现手法或修辞手法,抓住一些重点词语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划动”“抬起”属于动作描写,“得意地叫唤”属于
神态描写,通过这些直接刻画描写了水牛的形象;“水浅处水牛游得很慢”“一旦游到水深处,它便变得特别快捷”
这属于对比手法的运用,也是为了突出水牛形象的;第二个画线句子也是运用了一连串的动词,如''赶”“拽住”“拍
击”等,这是为了表现“我们”自由嬉戏的天性以及与水牛的亲密关系。答案中分析出这些信息即可。
3.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该题,应该联系文章的标题、主旨考虑,也就是照应
标题“牛铃叮当”,明确文章主旨;“牛铃”出现多次,贯穿全篇,因此可以看为本文的线索;“牛铃”是一种声音,
因此可以从背景旋律角度分析;最后可以结合作者创作文章的意图来谈,“牛铃”象征的是农耕时代,它承载着作者
的情感与记忆。答案可以从这几方面考虑,但具体文字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探究性。解答此类题要熟读文章,把握思路,文章1一一8段,重点写
了水乡农耕时代,水牛的作用和水牛跟“我们”的密切关系。9—11段重点写了现今,“水牛”退出作为重要工具
后的情况,“水牛”跟我们的关系不再那么密切,养“水牛”仅是为了“经济利益”;邻里乡亲的关系也开始利益化,
失去了原有的淳朴。由此可概括出主旨,基本感情是眷恋与惆怅。第二问谈感悟,可以是理解、赞同或者反对,言之
成理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筛选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
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
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本题中,
C项,“意在批判人们对水牛的无情伤害,抒发作者压抑、悲愤的心情”错,根据原文“被牛绳绑囚在树下的水牛,
看到屠夫磨刀霍霍,都会掉下一颗颗好大好大的眼泪,似有深深的不舍和无限的悲戚。想起水牛这一辈子所求最少,
干的却是最苦最脏最累的活,站在一旁的我们不禁泪眼模糊”可知,作者在这里是表达对水牛的不舍与同情,这一辈
子所求最少,干的却是最苦最脏最累的活。
E项,“意在说明水牛也具有攻击性、危险性,警告人们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错,作者在这里写水牛打架,是为了
让水牛的形象更为的丰满,而不是警告人们。
故选CEo
3、AC
【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和积累的综合能力。该题意在指导学生去阅读文学名著。名著阅读需要积累大量
的人物形象,这要靠我们平时的阅读积累。积累的方式主要是摘抄和理解分析。
A项,”就将载有自己尸身的车子推至军前”错。并非“尸身”,而是诸葛亮所雕木像。
C项,“单四嫂子和九斤老太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作者“哀其不幸”,充满了同情;同时,作者也批判了
她们的“不争”,即缺乏对封建礼教的反抗”错误。“单四嫂子”努力生活并抗争过;九斤老太,是老一代保守思想
的代表人物,盲目留恋过去的一切。是令人讨厌的人物,而是要揭示出陈旧腐朽的保守观念以及农民的狭隘性。鲁迅
在九斤老太的身上,体现了对复古家、国粹家的强烈讽刺。
故选AC。
【点睛】
名著阅读积累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从学生备考的实际出发,可以积累以下方面的内容:
1、作家作品常识,包括作家字号、时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朝代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
2、作品的故事梗概,重要章节的主要内容、故事情节等。
3、作品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
4,作品的大致主旨。
4、A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
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
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
B项,重复赘余,“堪”是值得,“堪忧”指值得担忧,意即“令人担忧”,将“堪忧”改为“担忧”o
C项,搭配不当,主语''这种境界”与“既愿久立四望”搭配不合逻辑,在“既愿久立四望”前加上“让人”。
D项,成分残缺,“肩负”后面没有宾语中心语,在“工程”后面加“任务”。
故选A。
5、1.D
2.本诗的语言风格是委婉含蓄的,刘禹锡在这首酬答诗中没有直接夸赞元郎中勤勉,而是通过百姓安乐、政令推行、
环境描摹等内容委婉表达;诗的尾联化用屈原的诗句含蓄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解析】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
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
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
句,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项,“颈联揭示了元郎中在朝时办公环境十分优越,如今所处环境条件艰苦”错误,颈联是诗人想象的元郎中在澧
州所处的环境,而非对过去的追忆。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具体方向,如本题是考查诗歌的语言风格,
且题干中给出两种特点,即“委婉含蓄”“朴素自然”,这就意味着考生可以从这两种里选出一种,然后理解其意思,
再结合诗歌进行判断。所谓“委婉含蓄”是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些;所谓“朴素自然”,质朴,
无文饰。就本诗来看,这是刘禹锡写给元郎中的酬答之作,诗歌首联说元郎中新受鱼书前往澧州,颔联说元郎中“朝
驱旌旅行时令”,可见澧州之人深受其惠而获安,这些内容没有直接点明元郎中的勤勉能干,而是借助百姓安乐间接
体现,可见含蓄委婉;尾联“宁知楚客思公子,北望长吟澧有兰”中化用屈原的诗句,借以表达自己对元郎中的思念
之情,表情达意可谓委婉含蓄,故考生可以从委婉含蓄角度分析本诗的语言风格。
6、(1)B(2)AC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是否得体的能力。需要注意说话的场合,还需要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题干要求选择“不
适合在毕业季作同学临别赠言”的一项,本题中,
A项,“问君何行何当归,苦使妾坐自伤悲”意思是:问你为何远行,又何时归来,我孤坐空房痛苦伤悲。诗句意在
表现夫妻分离的痛苦,不适合”学校校庆,欢迎校友返校”的语境;
B项,“为报罗浮云影道,早随明月引归舟”意思是:让我告诉那罗浮山(在广东南部,即友人所去之地)上的云影吧,
请她捎个信儿,叫您早点儿随着明月,引着归舟,从那天外回来吧!是呼唤友人早日归来,适合“学校校庆,欢迎校
友返校”的语境;
C项,“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意思是:想想人生羁绊、为官蹭蹬,还真不如找只船坐上去吹着笛子,
在那里与白鸥做伴逍遥自在岂不是更好的归宿。诗句抒发诗人仕途蹉呢想要归隐的感情,不适合”学校校庆,欢迎校
友返校”的语境;
D项,“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意思是: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诗句是苏轼悼念亡妻所作,不适合”学校校庆,欢迎校友返校”的语境;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掌握逻辑关系的能力。概念间的关系有以下五种关系:①全同关系。如“教师”与“老师”;②包
含关系。如:“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资金”与“流动资金”;③交叉关系,如“全体党员”和干部;④矛盾
关系。如:“生”和“死”;⑤反对关系。如:“中国人”与“美国人。本题中,
A项,”《风景谈》”是散文,不是小说,不属于全同关系;
B项,“校长”和“校领导”存在包含关系,不能并列;
C项,“东方明珠和南京路”不是建筑,不属于全同关系;
D项,“《红烛》”是“诗”,这首诗是“诗集《红烛》的序诗”。正确。
故选AC。
7、1.C
2.B
3.①掀起了姐弟俩采艾途中的波澜,又呼应了前文吃供品辟邪、戴花绳防蛇的情节。②五月“既迅速又从容地移到六
月身边,把六月抱在怀里”,表现了姐姐对弟弟的爱护。③“只要你不伤蛇蛇就不会伤你"''真正的蛇只在人的心里”,
体现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对纯真、美好人性的坚守。
4.①以儿童视角叙述,写出儿童对于民俗民情的感受和纯真无邪的心理,也很好地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②现实
与回忆穿插的叙述手法。在采艾途中,穿插了六月对姐姐缝香包的回忆,丰富了小说内容,也舒缓了情节节奏。③以
上供、戴香包、绑花绳、采艾等端午民俗活动为叙述内容,极具地域特色。
【解析】
1.此题考查对文章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一般错误的选项的命题都会有明显的漏洞,或文意、或手法。要仔细阅读
文章找到这些问题。
C项,”也隐含着对传统迷信的反思”错误,小说结尾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诗意守护和对人性本真的温情呼唤,并未
表现“对传统迷信的反思”。
故选C。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
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B项,“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错误,无夸张手法。
故选B。
3.本题考查把握小说的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①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首句(段):一般有点明主旨、总领下文的
作用,也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及交代起因或缘由,还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过渡句(段):多出现在文章中间,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若是插叙,行文
起伏跌宕,摇曳生姿。尾句(段):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启发人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②对
刻画人物的作用(包括揭示的人物心理)。③对表现主题的作用。④给读者的感受,即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
用。”但很快六月就忘了这个问题。因为他看见了蛇。五月既迅速又从容地移到六月身边,把六月抱在怀里。六月说,
我们不是绑了花绳儿了吗,不是吃过供过的花馍馍了吗?五月说,娘不是说只要你不伤蛇蛇就不会伤你吗”“供完,
娘说先垫点底,赶快上山采艾。说着给他们每人取了一碗底儿。娘说上山采艾时必须吃一点供品,能抵挡邪门歪道呢。
甜酷子是被筱麦酵的,光闻着就能让人醉。花馍馍也让人不忍心一下子咽到肚里去。接着,娘给他们绑花绳,说这样
蛇就绕着他们走了”,可知从小说结构看,遇蛇这个情节在小说平稳的叙述中陡起波澜,增加了文章的波折,同时从
与上下文情节的关系看,呼应了前文吃供品辟邪、戴花绳防蛇的情节;从人物形象看,五月看到蛇时,“既迅速又从
容地移到六月身边,把六月抱在怀里”,表现了姐姐对弟弟的爱护;“六月说,娘不是说真正的蛇只在人的心里吗?
这样说着时,那圆开始转了,很慢,又很快。当他们终于断定,它是越转越远时,五月和六月从对方身上,闻到了一
种香味,一种要比香包上的那种香味还要香一百倍的香味”从主题看,体现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对纯真、美好
人性的坚守。
4.本题考查对小说叙述特色的掌握能力。小说的叙述特色,一般可从叙述角度、叙述方式、叙述内容等角度分析。小
说的叙述视角有两层含义,一是叙述者的叙述视角,也就是作者的叙述视角;一是人物的叙述视角,即小说中的人物
的叙述视角。前者,主要表现为人称的变化,即第一、二、三人称的叙述视角;后者,就是小说中从某一人物角度看
人看事。小说的叙事视角的选取,同样是为情节、人物、主旨服务,解答时要扣紧这几点;还要注意叙事角度的选取
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接受与联想,更好地调动读者的参与感受。“五月是被香醒的。娘一把揭过捂在炕角瓦盆上的草锅
盖,一股香气就向五月的鼻子里钻去。五月就醒了。五月一醒,六月也就醒了。五月和六月睁开眼睛,面前是一盆热
气腾腾的甜酷子”,可知叙述角度方面,故事以第三人称即儿童视角叙述,写出了儿童对于民俗民情的感受和纯真无
邪的心理,也很好地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娘教五月如何用针,如何戴顶针。五月第一次体会到了往布里顶针
的快乐,把两片布连成一片的快乐。五月缝时,六月趴在炕上看。五月的针不防就滑脱,顶到肉里去,血就流出来。
五月疼得龊牙咧嘴。再看娘手中的针,怎么就那么服帖呢”,可知叙述方式方面,本文采用了顺叙中插叙的方法(现
实与回忆穿插的叙述手法),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使小说的节奏更加舒缓;”等他们洗完脸,爹和娘已经在院子里摆好
了供桌,甜醋子和花馍馍已经端到桌子上了,在蒙蒙夜色里,有一种神秘的味道,仿佛真有神仙在等着享用这眼前的
美味呢。爹向天点了一炷香,往地上奠了米酒,无比庄严地说: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
吉祥/那儿吉祥/处处都吉祥……”,可知叙述内容方面,文章生动地再现了端午的民俗活动,内容极具地域特色。
【点睛】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主题等内容和手法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
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备选选项
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及手法的作用概括不当,其中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
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作用等。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命制往往都是明
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8、1.B
2.C
3.起源方面:文学社群依据兴趣、信仰而确立的群体组织;文学流派根据创作内容、风格而划分。组织形式方面:文
学社群一般具备严格的组织体系,但不要求成员创作风格一致;文学流派组织相对松散,但有着共同创作风格。范围
与性质方面:文学社群具有多样性,在功能上也表现出较多的文化色彩;文学流派是更纯粹的文学现象。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B项,“只
要将具有共同兴趣和信仰的文人士子组织在一起活动,就能构成社群”错误,应为“一定的有组织有目的活动”,见
原文第二段“到了明代,人们把具有共同兴趣和信仰的文人士子组织在一起从事一定的有组织有目的活动的群体组织
称为‘社’"。故选B。
2.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正误。C项,“没有组织体系,
成员创作风格相同即可”错误,“是否具备严格的组织体系并不重要”不代表没有组织体系,见原文第三段“文学社
群一般具备严格的组织体系……至于是否具备严格的组织体系并不重要”。故选C。
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明确题目要求,筛选正确信息。相关信息:第二段:到了明代,
人们把具有共同兴趣和信仰的文人士子组织在一起从事一定的有组织有目的活动的群体组织称为“社”。而文学派别,
陈文新教授《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导论》认为主要源于先秦之《诗经》与《楚辞》。
他以南朝梁钟嵯《诗品》关于建安以降的五言诗”源出于某某”为依据,把文学流派溯源至先秦《诗经》之《国风》
与《小雅》,以及战国之《楚辞》。随着建安以降文学独立地位的凸显,文学流派才得到充分发展,国风派、小雅派与
楚辞派三种文学流派在这一时期首次出现。第三段:文学社群一般具备严格的组织体系,如必须具备大家推举的社长、
制定的社约、严格吸收的成员、定期开展的社群活动,等等。而文学流派则更多表现为一种观念上的文人集合。也就
是说,文学流派不必像文学社群那样有严密的组织实体,只要某一特定文人群体围绕某一文坛领袖形成共同的创作风
格,并在文坛产生一定影响力,就往往把这一文人群体称为某一文学流派,至于是否具备严格的组织体系并不重要。
而文学社群则不一定要求社群成员在创作风格上的一致性,只要志同道合,皆可入社。第四段:文学社群在范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科技学院《平面设计基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我的家乡广西梧州
-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件第4章
- 性传播疾病 课件
- 2024至2030年中国方型镍氢电池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商用除湿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美白保湿乳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箱型干燥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环保型电子节能灯粘合剂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隧道风机消声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水利灌浆工程施工讲义课件PPT93
- 胸廓畸形课件
- 重症医学的科研课件
- 强制医疗精神障碍患者入、出院制度
- 能源数据收集计划表
- 中国的土地退化
- 《机器学习》课程教学大纲
- 2022年重庆市西南医院医护人员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山东大学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06吸光光度法
-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技术课件
- 郭思乐生本教育理念及课堂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