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届邯郸市魏县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段文字常被学者看作是孟子对性善的证明,此乃大误。人性善是对人
性的全称判断,是说人性的全部内容及表现都是善的,这显然是不能靠有限的举例来证明的。若要举人
性可以为善之例来证明性善,同样也可举人性可以为不善之例来证明性恶。你若举雷锋助人为乐证明人
性为善,别人也可举盗贼偷人财物证明人性为恶;你若举梁山伯与祝英台对爱情忠贞不渝,别人也可举
潘金莲与西门庆勾搭成奸、毒害亲夫证明人性为恶。这样的举例可以是无限的,对于证明性善实际没有
任何意义。其实,孟子只是要证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就是人皆有善性,而这与人性是善虽有联系,
但所指显然不同。人皆有善性是说人性中皆有善的品质和禀赋,皆有为善的能力,但不排除人性中还有
其他内容,所以即使为不善,也不能否认善性的存在。人皆有善性当然也不可通过有限的举例来证明,
但由于它近乎一种事实,实际上是任何人都难以否认的,孟子只需举出“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这一特
殊事例,就可说明人确有本心或善性的存在。
(摘编自梁涛《如何理解孟子的性善论》)
材料二:
真正从“趋向之性”出发,认真解释孟子性善论的是傅佩荣、信广来和张祥龙等人。傅佩荣在一系列论著
中表示,孟子不可能幼稚地认为人性因为有善端就是善的,所以孟子事实上从未主张过“性本善孟子
的真正意思是,人心有向善的动力或萌芽,只要顺着这一动力或萌芽的要求去做自然会实现善。傅佩荣
说:“心就是‘不断发出要求的动力状态',也就是显示为人性向善的‘向'字。依此了解的本性是什么呢?
是向善。如果追问这种向善的本性之根源,则答案是‘天换言之,是天给了人向善之本性。’'这种"人
性向善论”,注意到了孟子所说的善性主要是指善端,而善端有一个成长、发展的过程,故认为孟子不是
主张“性本善”,而是“性向善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异议,如果说“性向善”,那就等于承认“善”不在性
之中,而在性之外了,这实际是孟子所批判的“义外”说,与孟子自己主张的“义内”说正好相反。于是有
人认为,与其说孟子主张“性向善”,不如说主张“性善向”,即性中有善,善规定了性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方朝晖《从生长特性看孟子性善论》)
材料三:
孟子将爵位分为“人爵”和“天爵”,前者指权势和地位,后者指内在的善性。每个人都想变得尊贵,却往
往忽略了自己本来就具有的比生命还尊责的善性。在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中,人爵服从天爵,只要人
们尊崇仁义,培养善性,便会获得相应的地位,赢得他人尊重。可见,在孟子那里,性善不仅是人生信
念,还是实现社会公正的价值基础。现实中人与人是不平等的,但人们一直没放弃过对平等的追求。在
儒家内部,首先对平等问题作思考的是孟子,而孟子肯定人格平等,又是建立在性善论的信仰上的。孟
子将善性看作人的价值所在,而善性又是上天平等地赋予每个人的,只要培养善性,“人皆可以为尧舜”,
这样便从根本上保障了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可能。不仅如此,性善论还使人们获得了人生之乐。人们都有
这样的经验,积极行善时,总能感到一种“乐”,当很多人有这种“乐”的时候,社会就和谐了。这说明善
才是人真正的性,虽然成为君子、善人还需经过后天努力,但成为君子、善人是符合人本性的,是人扩
充、实现善性的结果。
(摘编自关全《浅议孟子性善论及其价值》)
1.下列对材料中孟子“性善论”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性善论是孟子对人性的一个重要判断,所谓“性善”即孟子所说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就是说人性
的底色原本就是善的。
B.性善论可以从“人皆有善性”的角度来理解,即人性中都有善的品质和禀赋,也有为善的能力,当然
也可能存在着不善的元素。
C.性善论可以从“人性向善”的角度来理解,即人心有向善的动力或萌芽,人们顺此行动,自然会实现
善,从而反证出人性中有善。
D.性善论可以从“人性善向”的角度来理解,即人性中有善,善充满了人性的全部,规定了人性发展方
向,这与“义内”说吻合。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性是善这个全称判断,无法用举例来证明,你举一个人性可以为善的例子,跟举十个人性可以为
善的例子一样,都不能证明人性善。
B.傅佩荣等人注意到孟子所说的善性主要指善端,于是从“趋向之性”出发,解释孟子的性善论,形成
了有一定见地的“人性向善论
C.“性向善”论优于“性善向”论之处在于,前者承认“善”在性之中,后者则将“善”置于性之外,一定程度
上逾越了性本善的边界。
D.孟子将内在的善性视作“天爵”,并赋予其高于人爵的地位,实际上是在引导人们去尊崇仁义,培养
善性,从而营建合理的社会秩序。
3.根据材料三,概括“性善论”的另外两个社会价值。(6分)
二、现代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悲咒
丛桦
十年前,我去采访石马街一位老太太。
那年她77岁,1947年的秋天,23岁的她与21岁的表弟结婚。他们的婚事是双方父母多年前的约定。结
婚18天后新郎去邻县办事,后来便随大哥二哥去了台湾,从此不得再见.此后的六十多年中,她做梦都
想见到丈夫,直把一头青丝熬成银发。
“我一定要去台湾找他。''采访中,她不停地重复这句话,以至我马上想起"死不瞑目''这个词,以至我采
访结束后多年都被这句话揪着。
这不是小说。这是一种古典主义的现实。
她丈夫的确在台湾,也曾在去台湾后给她写过一封信,在信中,丈夫告诉她“回来遥遥无期,不要等我,
你另寻幸福”。但她认为分别是暂时的,是战争造成的,丈夫一定会回来。她说,他走那天早上,还笑着
对她说,你在家,要好好照顾老人,我办完事就回来。
上个世纪80年代,她丈夫与石马街的亲戚屡通音讯,却没有给她任何消息。他对她这种铁铸般的死默,
更坚定了她的信念。她要去台湾,要找到他,要问着他。
“这无法实现。“我想。
老太太满脸网纹,但面目可亲,没有丝毫我想象的怨妇神情。她始终微笑着向我回忆,即使说到断肠处
也不落泪,真是坚贞。她家摆设简陋,连电视也没有,卧室的墙上挂着几个木制相框,每个相框里面都
是丈夫的照片,都是同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丈夫寄给石马街的亲戚的,她要了来翻拍放大的。照片里
2
的人五十多岁的样子,五官端正,戴着黑框眼镜,微胖的,没有笑意。
建国后,大嫂二嫂相继改嫁,公婆爹妈也都劝过她。她本可以生儿育女,过上热气腾腾的红火日子,儿
孙绕膝,颐养天年。但她不,只是等。
石马街是这县城中一条古老的街,凡住在这条街上的人,多数是县城的原住民。石马街没有马,有一排
国槐树,开淡绿色的小花,一边开,一边落,使八月的石马街仿佛总是下着零星小雪。有一个终年咳嗽
的老汉,永远穿着黑色的衣服,永远一个人,永远咳嗽着向南一趟,向北一趟,西天的太阳被他的咳嗽
一声一声震下去。
除此之外,石马街有一户人家,常播放大悲咒,那招魂似的声音使这里成为一个形散神不散的大千世界。
那纶音佛语一响起,我便叹想,人生于世,为什么这样的缥缈。那老汉,那放大悲咒的人,那老太太都
还在吗?石马街是一条带发修行的街吗?
四月的一天,一位朋友突然向我爆料:“老太太去台湾回来了!”
我登时热泪盈眶,同时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百年不遇的重大社会新闻!这将是我采访史上空前绝后的
事件!这真是一个让人飙泪的喜剧!
我的脑中立刻出现无穷的问号•:
她还活着?
她丈夫也活着?她丈夫成家了没有?为什么不与她通音讯?
于是十年后,我再次来到她家。门开了,一张慈悲的脸马上与十年前我的记忆重合,只是她的笑容深了。
她己经不记得我,但听说我的来意后,马上扯着我的手,叫我“丛姑娘"。一刹那我觉得仿佛穿上古装,
进入了“三言二拍
说起台湾之行,她幸福、喜悦,说自己“终于从地狱里走出来了”。
四
年过八旬之后,她感到去日无多,更因病痛缠身,生活不能自理而开始绝望,常对照顾她的邻居说:“死
了吧!死了吧!死了吧!“谁知绝处逢生,今年春天,一位陌生的好心女士帮她圆了梦,资助并陪同她飞
往台北。
她找到他了。出人意料的是,自21岁来到台湾,他竟也从未再娶,一直单身,在台北市北投区他的家中,
她看着他,轻声叫着他的名字说:“我来看你了。"她叫得那么自然亲密,一如六十多年前。
他愕然。
她笑着,说:“我想见到你,我想你呀!”
她坐向沙发,就像那是她家的沙发。
他拍拍她的胳膊说:“没事你走吧,我要吃饭了。”
她依旧笑意盈盈地看着他说:“我和你一起吃。”
她选择性地告诉我他们见面的情形,隐去了他的绝情话。包括他说:“我不认识你,''包括谈起父母和家
乡时,他说:“我没有父母,没有家。”
这些,她没有说,她只是认真地用她自己的左手和右手,不止一次地向我还原那个他轻轻拍她胳膊的动
作。
3
我问:“你哭了吗?”
她说:“没哭,我笑着。”
“他那个家脏的,乱的,比我这个家还脏还乱,一看就是一个人……”向我说起他的困顿孤苦时,她终于
下泪。
采访结束时,老太太问我:“你说怪不怪,怎么他也是一个人呢?”
我想了想,说:“他心里有你,记着你。”
她含笑点头,竟有些羞意。
一个没有再娶,一个没有再嫁,这使她百感交集,觉得脸上有光,同时又给她带来希望。她一直活在自
己一厢情愿的幻象之中•她不愿意接受,他们的悲剧,不是战争的悲剧,是爱与不爱的悲剧。她不能理
解,同是形影相吊,他的痛苦其实比她更为深重,天涯沦落,家业荒芜,无力衣锦还乡,他早已万念俱
灰。于是60年前,她自喜郎君如意,他无奈奉命成婚;60年中,她心心念念,他无影无踪;60年后,
她跋山涉水,他拒之千里。
从台湾回来后,邻居都以为她了却心愿,身体和精神会垮了,商量把她送敬老院,但她仿佛活回来了,
一扫沉沉暮气,变得神采飞扬,说:“我不去敬老院,我要在家等他回来。”
(选自《视野》,有删减)
【注】大悲咒:《大悲咒》是佛教经文,佛教徒认为虔心持诵可以消障除难、得善遂愿。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她丈夫与石马街的亲戚屡通音讯,却没有给她任何消息”,这一举动暗示了老太太已经被丈夫抛弃,
这不是战争的原因,而是下文说的“万念俱灰’’的原因。
B.落花的国槐树、终年咳嗽的老汉、经常播放的大悲咒,使文中的石马街成为了一个仿佛静止的,循
环往复的世界,为老太太悲剧的一生渲染了氛围,引发了“我”对人生的思考。
C.“我”初听台湾重逢时认为这是个“令人飙泪的喜剧”,为老太太欢喜,当再次采访时,敏锐地发现她有
选择性地隐藏了台湾之行的痛苦,确认这是一个无奈的爱情悲剧。
D.了却心愿的老太太“一扫沉沉暮气,变得神采飞扬“,她又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等她的丈夫回来。
她最终消除了人世间的一切变故,继续等待。
5.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用“我”的视角叙述老太太的故事,"我'’的情绪随着情节的推进而波动,增加了小
说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B.一连串关于老太太“台湾行”的问句,且独立成段,突出了“我”对老人台湾之行的惊奇和喜悦,也引发
了读者的好奇。
C.小说现实与回忆不断交织,使读者更加全面认识老太太的一生,也使故事更加完整,情节波澜起伏。
D.题目“大悲咒”不仅使故事充斥着浓浓的佛教悲悯的氛围,也引导读者思考“如何放下”的人生哲学。
6.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是一种古典主义的现实”这句话的内涵。(5分)
7.你怎么看待老太太对爱情的坚贞,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4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张仪己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己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日:“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
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日:“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日:“视吾
舌尚在不?”其妻笑日:“舌在也。”仪日:"足矣。’‘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
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日:“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己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
愿?”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
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日:“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
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日:”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
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
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
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日:“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日:“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
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
归报。”张仪日:“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
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日:“始吾从若饮,我不盗
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史记・张仪列传》节选)
(-)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囊,形容枯
槁,面目薰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红,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
《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流血至足,日:“安有说人主不能
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乃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
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
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
土,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日式于政,不
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苏)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靖煌于道路,山
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日:“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日:”以季子
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日:"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选自《战国策・秦策一》)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门下意张仪意:料想,猜测
B.乃使人微感张仪日微:稍微
C.因而数让之日让:责备
D.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倨:傲慢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惠王以为客卿木欣欣以向荣
B.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不知东方之既白
5
1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A.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似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B.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
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C.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
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D.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
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11.下列六句分编四组,都能够表现张仪或苏秦为了自己的“术”所做的努力和坚持的一组是()(3
分)
①张仪已学,游说诸侯。②其妻笑日:“舌在也。”仪日:“足矣。”
③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④(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
⑤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⑥黄金万镒为用
A.①③⑥B.②⑤⑥C.②③④D.①④⑤
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楚相怀疑张仪并拷打他,张仪怀恨在心,做了秦的相国之后,发布文告告诉楚的相国说进攻他的国
家。
B.苏秦和张仪是老同学,对于苏秦帮助自己求得秦国的职位,张仪表示理解,并且表示自己在位的时
候不取赵。
C.苏秦说秦王不行的狼狈之状与发迹后荣归故里的踌躇满志形成鲜明对比,是当时策士行迹的生动写
照。
D.第二则文字中人物言行的个性化特点很突出,比如苏秦落魄而归后的刺股和喟叹,荣归故里时的感
慨,及其家人前倨后恭的言行等。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君已用,请归报。
(2)引锥自刺其股,流血至足,日:“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1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苏秦先召辱张仪后“暗中”相助的原因是什么?(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崂。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6
15.出版社编辑了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书是()(3分)
A.《乐府诗选》B.《古诗菁华》C.《诗余选集》D.《律诗集萃》
16.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过程中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17.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8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通过动作描写展现曹操能文能武、气概豪迈的两句诗是,o
(2)杜甫《春望》中“,”两句营造了荒凉凄惨的氛围,表现了深沉的黍离之悲。
(3)李商隐的《锦瑟》中化典入诗,借南海鲸人的故事形容自己流泪的情态,再借“蓝田玉烟”描绘对往
日生活的追忆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雨燕塔”,是根据生态需求,专为雨燕栖息而建的。早年,因为城市建设等各种
原因,北京标志性鸟类——北京雨燕可筑巢安家的空间被压缩,其数量急剧下降,令人担忧。2008年北
京奥运会前夕,北京奥森公园专门建起雨燕塔,塔身不大,却为雨燕设置了多达2240个人工巢箱,看起
来一①—的。公园管理方希望通过人工招引的方式为北京雨燕提供新的安乐窝,希望雨燕成群地生活在
这里,而雨燕也真的②,让这里成了其聚集地,出现了众鸟翩飞的壮观景象,实在是一桩美事。鸟类
对于城市有啄食害虫、维持生态平衡的生态意义及作为人类生存伙伴被赋予的文化意义。比如喜鹊象征
着吉祥,承载着鹊桥相会的爱情传说;大雁象征③的爱情……
不论发端自政府部门、志愿组织还是普通个体,每一份小小善心,都会化作理想的风帆;每一滴暖暖爱
意,都将汇成文明的江河,展现着城市的文明美好,折射着人的素养提升。只要大家做好生态保护,所
有生物的生存环境都会得到改善和提升,百鸟翩翩、逐日纷飞的美好景象会不断出现,古往今来那许多
美好的传说和诗意也会不断再现。
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连环画从它萌芽的时候起,①,明清时期的许多文学书籍都有绘成线描插图,有的书一回故事就有一幅
插图,即“回回图”。这种“回回图”既增加了书籍视觉美,②。当20世纪20年
代连环画正式诞生的时候,人民大众已经熟悉了这种绘画形式并自然而然地接受它。可以说,连环画是
插着文学的翅膀飞向人民大众的,是人民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形式之一。
③,所以它很快普及开来,并逐步走向成熟。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
7
23.请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四、写作(60分)
24.作文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末集•这也是生活》中写道:“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当世界
变得越来越小,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的时候,无论看远方,还是看身边,鲁迅的这句话都
会让我们想到很多……
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
参考答案
1.B2.C3.(1)性善论是实现社会公正的价值基础。(2)性善论能使人们获得人生之乐,
从而使社会和谐。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所谓,性善,即孟子所说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说法错误,原文为“孟子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段
文字常被学者看作是孟子对性善的证明,此乃大误
C.”从而反证出人性中有善”说法不当,原文“孟子的真正意思是,人心有向善的动力或萌芽,只要顺着这
一动力或萌芽的要求去做自然会实现善“,并不是反证。
D.”这与,义内,说吻合”说法错误,原文为“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异议,如果说,性向善,,那就等于承认,善,
不在性之中,而在性之外了,这实际是孟子所批判的‘义外’说,与孟子自己主张的‘义内'说正好相反。”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性向善,论优于,性善向,论”说法不当,原文并没有这样的论断,只是列举了不同的看法。“前者承认,善,
在性之中,后者则将,善,置于性之外,一定程度上逾越了性本善的边界”也说颠倒了。文中说“但也有学
者对此提出异议,如果说‘性向善”,那就等于承认“善”不在性之中,而在性之外了,这实际是孟子所批
判的‘义外’说,与孟子自己主张的‘义内’说正好相反。”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由“可见,在孟子那里,性善不仅是人生信念,还是实现社会公正的价值基础”可知性善论是实现社会公
正的价值基础。
由“不仅如此,性善论还使人们获得了人生之乐。人们都有这样的经验,积极行善时,总能感到一种‘乐
当很多人有这种‘乐’的时候,社会就和谐了“可知性善论能使人们获得人生之乐,从而使社会和谐。
4.A5.D6.老太太对传统价值观和爱情理想的坚守,这种坚守造成的人生悲剧,是一种现实,
不是虚构。7.观点一:老太太对爱情的执著和坚守,是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虽是悲剧,但有一种
古典主义的美,内心的坚定能让她最终消除人世间的一切变故,得善遂愿,得到护佑。
观点二:这是一个无奈的爱情悲剧,丈夫的无爱和绝情让老太太对爱情的坚守和等待变得毫无意义。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A."是下文说的,万念俱灰,的原因”错误,原文“她不愿意接受,他们的悲剧,不是战争的悲剧,是爱与不
爱的悲剧”,作者认为,他们的悲剧,是爱与不爱的悲剧,丈夫不爱妻子。
8
故选A。
5.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D.“引导读者思考,如何放下,的人生哲学”理解错误,大悲咒代表作者对其近乎倔强的坚守的悲悯,不是引
导读者思考“如何放下”的。
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文中提到老太太的故事“不是小说。这是一种古典主义的现实”,结合老太太的故事来看,她一生守护着
自己的婚姻和爱情,坚守的爱情最后是一种悲剧结局,这也是一种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不是小
说”“是……现实”意味着这种人生悲剧是一种现实,它不是虚构的;“古典主义''指的是老太太对传统价值
观和爱情理想的坚守。
7.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观点一:结合“此后的六十多年中,她做梦都想见到丈夫,直把一头青丝熬成银发”“我一定要去台湾找
他”“他对她这种铁铸般的死默,更坚定了她的信念。她要去台湾,要找到他,要问着他”“但她不,只是
等,,可知,石马街一位老太太与丈夫分离六十多年,却依然执着地等待,梦想着见到丈夫,去台湾找他,
这是一个女人对对爱情的执著和坚守,是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这是一种古典主义的现实”“一位陌生的
好心女士帮她圆了梦,资助并陪同她飞往台北”“一个没有再娶,一个没有再嫁,这使她百感交集,觉得
脸上有光,同时又给她带来希望”“她仿佛活回来了,一扫沉沉暮气,变得神采飞扬,说:‘我不去敬老院,
我要在家等他回来。’”她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丈夫,尽管这是一个爱情的悲剧,他们之间已经没有了
爱情,但老太太又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等她的丈夫回来,她最终消除了人世间的一切变故,继续等待,
从这个意义上说,她是坚定的,也是幸福的,最终得善遂愿,得到护佑。
观点二:结合“她不愿意接受,他们的悲剧,不是战争的悲剧,是爱与不爱的悲剧”“60年前,她自喜郎
君如意,他无奈奉命成婚;60年中,她心心念念,他无影无踪;60年后,她跋山涉水,他拒之千里”可
知,丈夫与她之间没有爱情,这是现实,也是她悲剧的根源,所以她的等待和坚守也只是她的一厢情愿,
没有任何意义。
8.B9.C10.A11.D12.B13.(1)现在您已经被重用,请允许我回去回复。
(2)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上,他说:“哪里有游说君主却不能让他赏赐金玉锦绣、
封个卿相之类高官的人呢?”14.苏秦担心秦国攻打赵国导致合纵失败,深知只有张仪能得“秦柄”,
而自己才能不及张仪,先召辱激怒张仪,坚定其入秦的决心;又深知张仪家贫不能如愿,暗中资助使他
得偿所愿。张仪因感恩苏秦而不攻打赵国。
【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微”,秘密,偷偷。句意:于是派人悄悄知会张仪说。
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介词,把。句意:惠王把他任命为客卿。
连词,表修饰。句意:草木繁荣茂盛.
B.连词,表修饰。句意:亲密交谈。
连词,表递进。句意: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
C.均为副词,竟然,去葭第一句句意:凭借您的才能,竟然让自己困窘羞辱到这样地步。
第二句句意: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竟然不如他们。
9
D.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句意:这时候,那么广大的天下,那么众多的人民。
助词,主谓之间,取独。句意:不知道东方的天空已经泛白。
故选C。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赵王非常高兴,封他为武安君,并授给相印,随后赏赐他兵车百辆,锦绣千匹,白璧百双,金币
万两。缔结合纵,离散连横,来抑制强大的秦国,所以苏秦在赵国为相,函谷关封闭(秦国不敢出兵函谷
关)。
“武安君”为名词,封号名,不可断开,排除BD;
“相印”为“受”的宾语,应在其后断开,排除C。
故选A。
1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②为张仪和妻子关于舌头的对话,③为张仪问苏秦的舍人离去的原因,⑥为苏秦身在高位时的待遇,均
与题干无关。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自己在位的时候不取赵”错误,原文是“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应是苏秦在世的时候不取赵。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今君已用“,被动句;“请”,请允许我;“报”,回复。
(2)“引”,拿;“股”,大腿;“安”,哪里;“出”使动用法,使……拿出。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
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
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
张仪是魏国人。起初曾经和苏秦一起侍奉鬼谷先生,学习谋略,苏秦自己认为比不上张仪。
张仪学习完了之后,在诸侯间进行游说。曾经跟随楚国的相国赴宴,后来楚国的相国丢失玉璧,门下的
人猜疑是张仪,说:“张仪贫穷没有德行,一定是这人偷盗相公的玉璧。”一起抓住张仪,打了几百下,
张仪不承认,放了他。他的妻子说:“唉!你要是不读书游说,怎么受这样的侮辱呢?’‘张仪对他的妻子
说:“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的妻子笑说:"舌头在。''张仪说:“够了•”
苏秦劝说赵王之后而得到相互约定结成合从的盟约,然而担心秦攻打诸侯,破坏了盟约之后失败,想想
没有可以让秦重用的人了,于是派人悄悄知会张仪说:“您当初和苏秦交好,现在苏秦已经当权,您为什
么不前往拜访,来谋求达到您的愿望呢?“张仪因此到赵国去,向上要求拜见苏秦。苏秦于是告诫门下人
不为他通报,又使他不能离开,这样过了好几天。后来接见他,让他坐在堂下,赐给仆人婢妾的食物。
趁机几次责备他说:“凭借您的才能,竟然让自己困窘羞辱到这样地步。我实在不能说话而使你得到富贵,
10
您不值得接纳。“拒绝他并离开了。张仪来,自己认为是苏秦的老朋友,求他提拔栽培,反而被他羞辱,
很生气,想到诸侯没有可以侍奉的,惟独秦能使赵为难,于是就到秦国去了。
苏秦后来告诉他的舍人说:“张仪是天下贤士,我大概不如他。现在我幸而先被重用,但能掌握秦国权柄,
只有张仪可以。然而贫穷,没有机会进入。我担心他喜欢小利而不成功,所以召见他羞辱他,来激发他
的意志。您替我暗地里提供金钱给他。”于是对赵王说,拿出金钱车马,派人悄悄跟随张仪,和他同住一
起,渐渐接近他,给他车马金钱,他想要用的就给他,而不告诉他。张仪于是能够拜见秦惠王。惠王任
命他为客卿,和他商量讨伐诸侯。
苏秦的舍人于是告辞离开。张仪说:“依靠您才能够显达,刚要报答您的恩德,为什么要离开呢?“舍人
说:“我不是了解您,了解您的是苏先生。苏先生担心秦攻打赵破坏从约,认为除了您没有人能够掌握秦
的权柄,所以触怒您,派我暗地里提供给您金钱,都是苏先生的计谋。现在您已经被重用,请允许我回
去回复。''张仪说:“哎呀,这些计谋本来都是我研习过的而我却没有察觉到,我比不上苏先生英明啊!
我又刚刚被重用,怎么可能图谋赵国呢?替我向苏先生致意,苏先生在的时候,张仪怎么敢说话。况且
苏先生在,张仪怎么敢奢谈攻赵呢?”张仪做了秦的相国之后,发布文告告诉楚的相国说:“当初我跟从
你赴宴,我没有偷盗你的玉璧,你打我。你好好守着你的国家,我就要偷走你的城!”
(二)
(苏秦)十次上书游说秦王都不成功。现在他黑貂皮衣破了,百两黄金也用光了。资用匮乏,不得已离开
秦国回家。(他)缠着绑腿布,穿着草鞋,挑着书橐,体态憔悴,面容黑黄,带有惭愧的样子。回到家里,
妻子不从织机上下来迎接,嫂子不给他做饭,父母不跟他说话。于是他就在夜间打开书籍(攻读),摆开
了几十本书籍找到姜太公的兵书《阴符》来,伏案诵读,选择其中重要的加以熟读,探求它的真谛。读
书困倦想睡,就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上,他说:“哪里有游说君主却不能让他赏赐金
玉锦绣、封个卿相之类高官的人呢?“一年的工夫,钻研成功。于是苏秦在华丽的殿堂中游说赵王。亲密
交谈,赵王非常高兴,封他为武安君,并授给相印,随后赏赐他兵车百辆锦绣千匹,白璧百双,金币万
两。缔结合纵,离散连横,来抑制强大的秦国,所以苏秦在赵国为相,函谷关封闭(秦国不敢出兵函谷关)。
这时候,那么广大的天下,那么众多的人民,那么威严的王候,那么有权势的谋臣,都要取决于苏秦的
策略。没有耗费一斗粮食,没有烦劳一兵一卒上阵打仗,没有扯断一根弓弦,没有弄折一支羽箭,诸侯
之间和睦相处,甚至比亲兄弟还要亲近。贤能的人得到任用天下人服从,一个人被重用天下人跟随。所
以说,(有效的谋略)用在政治上,不用在勇武上,用在朝廷之内,不用在边境之外。当苏秦身在高位的
时候,金币万两随他使用,车轮飞转,马队相连,在道路上光彩夺目,靖山以东的六国诸侯,闻风服从,
使赵国的地位十分显要。(苏秦)将要去游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听到消息,收拾房屋清扫道路,安排乐
队设置酒宴,到城郊三十里之外迎接;妻子不敢正眼看他,侧着耳朵听他说话;嫂子匍匐在地像蛇那样
爬行,行四拜大礼跪地谢罪。苏秦说:“嫂子,为什么先前那样傲慢。如今又这样的卑贱下作呢?”他嫂
子说:“因为现在你地位尊显、钱财富裕的缘故。“苏秦长叹一声说道:“唉!一个人如果穷困落魄,连父
母都不把他当儿子,然而一旦富贵显赫之后,亲戚朋友都感到畏惧。由此可见,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权
势和富贵怎么能忽视不顾呢!”
15.B16.D17.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
积蓄气势的作用;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
心满意足、踌躇满志,这里的“酒”作者又似乎把它当作庆功酒来看待。前后两个“酒”,想象奇特,构思
巧妙,表现诗人为国作战的愿望不能实现,只能通过书法艺术的形式抒怀解忧的失意。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本诗颈联“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不对仗,所以是古体诗。
故选B。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D.“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错误,“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以
书中疾笔喻战中拼杀,展现了勇士挥刀杀敌,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的情景,不是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II
故选D。
1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能力。
“酒”代表着一种文化的厚重感,这首诗中出现的“酒''代表着诗人的思想情怀。第一个“酒”出现在"酒为旗
鼓笔刀槊”,这是写的诗人作书前的具体状态,展现出诗人把酒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把书当作战场,寄
托出内心的感慨,自己无法真正上战场,只有在这书卷笔墨之中展现自己的内心感受,这样的表达,酝
酿了诗歌的情绪,为下面的具体抒怀蓄势;
第二个“酒,,出现在“须臾收卷复把酒,,之中,是诗人完成作品后的一种自然状态,以书后的喜悦喻战后的
欢快,展现了凯旋归来,设宴庆功的场面。须臾收卷之神速,举酒复饮之惬意,瞬间胜利之迅疾,狼烟
尽扫之自豪。勇士横扫千军,敌人不堪一击,如鸟兽溃散的情景在这里重现了。展现出内心的无限满足,
突出自己的壮志豪情。
诗中借醉中作草书的情况,表达了诗人为国立功的思想感情。诗中表明作者为国征战的愿望无法实现,
便把豪情寄托于饮酒和写字当中。
18.酿酒临江横槊赋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
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词:“酹”“槊”“赋”“沧
19.①密密麻麻②不负众望③忠贞不渝20.示例:对于城市来说,鸟类有啄食害虫、维持生态
平衡的生态意义;而作为人类生存的伙伴,鸟类又被赋予了文化意义。21.①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
法。把“善心”比作“风帆”,把“爱意”比作“江河”,生动形象地点出了人类的每个善意、行动对于社会的
重要意义。②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句式整齐,琅琅上口,富有音
乐美感,同样表达了对人类善意的赞美。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由语境说的“塔身不大,却为雨燕设置了多达2240个人工巢箱”可知,此处是说人工巢箱多而密,
故选用“密密麻麻”。密密麻麻:表示非常的密集,形容又多又密。
第二空,由语境说的“公园管理方希望通过人工招引的方式为北京雨燕提供新的安乐窝,希望雨燕成群地
生活在这里”“雨燕也真的”“让这里成了其聚集地,出现了众鸟翩飞的壮观景象“可知,雨燕没有辜负人们
的愿望,选择在雨燕塔安家,故选用“不负众望不负众望:指为人所信服,很争气,不辜负大家的期
望。
第三空,由语境说的“鸟类……被赋予的文化意义。比如喜鹊象征着吉祥,承载着鹊桥相会的爱情传说”
可知,此处是说大雁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忠诚坚定的爱情,故选用“忠贞不渝''。忠贞不渝:忠诚坚定,
永不改变。
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根据句中的“及''可知该句说了鸟类两个层次的作用,一是其生态意义,二是其文化意义。由此可把“鸟类
对于城市有啄食害虫、维持生态平衡的生态意义''改为断句,将“鸟类对于城市''改为"对于城市来说,鸟
类……”,整个句子改为:鸟类对于城市来说,有啄食害虫、维持生态平衡的生态意义;
依照这种结构,把“鸟类……作为人类生存伙伴被赋予的文化意义”改为:作为人类生存的伙伴,鸟类又
被赋予了文化意义。
最后加上"而''字,连接以上改好的两个句子:对于城市来说,鸟类有啄食害虫、维持生态平衡的生态意
义;而作为人类生存的伙伴,鸟类又被赋予了文化意义。
2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12
(1)“每一份小小善心,都会化作理想的风帆”,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善心’'是本体,“风帆”是喻体,
把“善心”比作“风帆”;“每一滴暖暖爱意,都将汇成文明的江河“,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爱意”是本体,
“江河”是喻体,把“爱意”比作“江河”。“化作理想的风帆”“汇成文明的江河”生动形象地点出了人类的每个
善意、行动对于社会的重要意义。
(2)“每一份小小善心,都会化作理想的风帆”和“每一滴暖暧爱意,都将汇成文明的江河”,使用对偶的
修辞手法,字数相等,每句都是十六字:结构相同,都是主谓短语;意义对称,都是说善意和行动对社
会的重要意义;句式整齐,采用“每一+量词+偏正短语(其中修饰成分是叠词),都+副词+动宾短语(两
字动词+五字的偏正短语)”的句式,读来琅琅上口,富有音乐美感,同样表达了对人类善意的赞美。
22.①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②又使线描插图为人民大众所熟悉③由于连环画受到人民大众的欢
迎(意思对即可)23.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连环画比作展翅飞翔的鸟)生动形象地写出连环
画传播速度之快,深受大众喜爱的特点。
【分析】2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前面讲“连环画”,后面讲“明清时期的许多文学书籍都有绘成线描插图”,也就是说连环画与文
学作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处可以填与“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相关的语句即可。
第二处,根据关联词“既”分析,后面需要关联词“又“;前面讲“回回图”视觉上的作用,后面也需要讲“回
回图”的其他方面的作用,就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现这种“回回图”,可以让百姓熟悉线描插图。
第三处,根据后面“所以它很快普及开来,并逐步走向成熟”分析,此为结果。那么,前面需要分析原因。
前面说“是人民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形式之一”,原因应该为“连环画受到人民大众的欢迎”或“连环
画为人们所喜欢
23.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连环画是插着文学的翅膀飞“,此处根据“翅膀”分析,把连环画比作展翅飞翔的鸟,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用“飞”形象生动写出连环画传播速度之快。
“是人民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形式之一”,用“最喜闻乐见”来修饰,突显出连环画深受广大人民群
众的喜爱欢迎等。
24.例文:
与我相关
不知何时,这样一句话时常被人们挂在嘴边——“与我无关”。于是,光天化日之下,有人抢劫行凶,肇
事逃逸,你低头匆匆而过,“与我无关”,明哲保身为好:于是,雪灾、地震的捐款中一毛不拔,助学救
贫的基金你一分不捐,与我无关嘛!然而,真的如此吗?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先生的警戒之言回响耳畔,“与我无关”?不,你并非生
活于真空的瓶子之中,世态冷暖、国家兴衰与你息息相关。“与我无关''不过是懦夫自保的借口,不过是
麻木者自我安慰的理由;在道义与责任的拷问下,这些搪塞之辞就如阳光下的积雪,转瞬即逝,根本立
不住脚。
社会就像一个日夜不息、运转不停的机器,每个人都是其上一颗不可或缺的螺丝钉,如果社会的发展、
国家的兴衰果真与你无关,那么,你的作用又在哪里?你人生的价值又如何体现?顾炎武曾说:“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拥有国家责任感,才有了屈原的《离骚》,才有了文天祥的《正气歌》,才有了梅兰芳
的蓄胡罢演,才有了刘和珍的为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重庆考客运资格证
- 2024成品采购合同范文
- 2024技术开发合同模板
- 2024物业保洁员工用工合同
- 2024工程装饰合同范文
- 垃圾分类培训会议记录三篇
- 2024标准产品买卖合同书
- 2024建行外汇借款合同范本
- 深圳大学《油料与谷物科学原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艾草委托代工合同范本(2篇)
- 泰国投资指导手册
- 2024年新华社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全国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一等奖《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课件
- (高清版)DZT 0265-2014 遥感影像地图制作规范(1:50000、1:250000)
- 汽车直播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 2024中考复习必背初中英语单词词汇表(苏教译林版)
- 锁骨下动脉 (1)讲解
- 退役军人就业培训课件
- TCLPA 002.1-2023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评估规范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框架及编写规则
- 20世纪时尚流行文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第四章-国防动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