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四)《和和叟梅花(陈师道)》详注+译文+鉴赏+试题+答案_第1页
海南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四)《和和叟梅花(陈师道)》详注+译文+鉴赏+试题+答案_第2页
海南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四)《和和叟梅花(陈师道)》详注+译文+鉴赏+试题+答案_第3页
海南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四)《和和叟梅花(陈师道)》详注+译文+鉴赏+试题+答案_第4页
海南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四)《和和叟梅花(陈师道)》详注+译文+鉴赏+试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和和叟梅花陈师道百卉前头第一芳,低临粉水浸寒光。卷帘初认云犹冻,逆鼻浑疑雪亦香。鼎实自应终有待,天真不假更匀妆。江南望断无来使,且伴诗翁入醉乡。​【题解】和:酬和,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和叟:北宋诗人施大任的字。施大任(一○五一~一一二六),字和叟,初名天任,武进(今属江苏)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调越州上虞县主簿。历真州军事推官,越州录事参军,知泰州海陵县,通判淄州、舒州,知南康军。后管勾衢州福唐观、台州崇道观,寻请老归。钦宗靖康元年卒,年七十六。事见葛胜仲《丹阳集》卷一二《朝议大夫施公墓志铭》。​【作者】陈师道:(1053—1101)宋徐州彭城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少学文于曾巩,无意仕进。巩荐其修史,以布衣未用。哲宗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又用梁焘荐,为太学博士。因越境出南京见苏轼,改颍州教授。绍圣初,又因进用不由科第而罢归。元符三年,召为秘书省正字。为人高介有节,安贫乐道。论诗推服黄庭坚,多苦吟之作,为江西诗派有代表性诗人。有《后山集》、《后山谈丛》、《后山诗话》等。【句解】百卉前头第一芳,低临粉水浸寒光。<注>百卉:百草。后亦指百花。前头:前面。芳:香。此处使用借代,指花卉。粉水:诗人自注,汉房陵有粉水。寒光:.给人以寒冷感觉的光。指清冷的月光。<译>梅花是先于百花、第一个开放的花朵,它低低地临照着粉水,它的倩影沉浸在犹如清冷的月光般的澄碧的水流中。<析>此联写梅花独领风骚。上句中,诗人用百卉来衬托梅花,突出了梅花的独占春光与出类拔萃的美。下句中,诗人通过想象,描摹了梅花临照粉水倩影浸水的美好风姿,进一步表现了梅花卓异不凡的美。​卷帘初认云犹冻,逆鼻浑疑雪亦香。<注>卷帘:卷起或掀起帘子。逆:迎,迎着。浑:简直。<译>我卷起帘子,看到梅花的第一眼,竟然把梅花看成了依然冻着的云;当梅花的清香扑鼻而来,简直让人怀疑是白雪也变香了。<析>此联从形色角度描绘梅花之美。诗人通过写初见梅花时,自己视觉、嗅觉上的错觉,用“冻云”描摹梅花的颜色与形态,用“雪亦香”兼写梅花的颜色与馨香,细腻地展现了梅花洁白无瑕香远益清的特点。鼎实自应终有待,天真不假更匀妆。<注>鼎实:鼎中所盛之物。汉·贾谊

《新书·谕诚》:“及智伯分吾以衣服,餡吾以鼎實,舉被而爲禮,夫國士遇我,我固國士爲之報。”有待:有所期待;要等待。天真:《庄子·渔父》:“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於俗。”后因以“天真”指不受礼俗拘束的品性。假:借,借助。更:再,又。匀妆:犹匀面。<译>如此美好的梅花,自然最终会等到成为廊庙上鼎中所盛之物的那一天;如此天然脱俗的梅花,当然不用借助再次匀面。<析>次联写梅花高雅端庄天真清丽。上句写诗人坚信梅花有朝一日一定会盛放在鼎中,一定会成为廊庙之器,表现了梅花庄重高雅的特点,流露出对梅花的高度肯定与赞美。下句写梅花天真自然,根本不需要借助匀面装扮,突出了梅花天生丽质雅逸脱俗的美好。​江南望断无来使,且伴诗翁入醉乡。<注>望断:向远处望直至看不见。来使:来到的使者。且:姑且,暂且。诗翁:指负有诗名而年事较高者。后亦为对诗人的尊称。醉乡:酒醉后精神所进入的昏沉、迷糊境界。<译>我竭尽目力眺望江南,却看不到有来到的使者。梅花啊,您就姑且陪着那位年老的诗人一起步入醉乡之中吧!<析>尾联写诗人对梅花的劝说。诗人使用南北朝·陆凯《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典故,写诗人望断江南却,无法遇到来自驿站的使者,无法像当年的范晔一样,收到友人捎来的代表着春意和真情的梅花,借自己的遗憾,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下句中,诗人写道梅花啊,您姑且陪着那位年老的诗人一起步入醉乡。通过对梅花的劝说,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怜惜、牵挂和深情。​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和和叟梅花陈师道百卉前头第一芳,低临粉水浸寒光。卷帘初认云犹冻,逆鼻浑疑雪亦香。鼎实自应终有待,天真不假更匀妆。江南望断无来使,且伴诗翁入醉乡。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题目来看,这首诗当以描绘梅花为主题,来展示梅花的独特之美。B.首联写梅花低垂在“粉水”中闪烁寒光,展现了梅花清雅高洁的特质。C.诗中通过描绘卷帘初升等早春景象,与写梅花的傲雪、傲寒相呼应。D.尾联中,诗人眺望江南,盼不到来信,在悲伤和无奈中只能伴梅而眠。16.诗歌颈联看似简单,其实别有深意。请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案:15.D16.①颈联表面是写花朵的完美展现需要时间等待,梅花形象是天然的,不需要刻意修饰,赞美了梅花的美丽。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暗喻美好的人生需要等待与坚持,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每点3分)诗歌鉴赏: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梅花的独特之美。梅花在百花之中独树一帜,它不同于其他花朵的艳丽,而是在清寒的环境中散发出别样的光彩。诗人用“低临粉水浸寒光”来形容梅花低垂在水中的样子,展现了梅花清雅、高洁的特质。诗中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卷帘初升,云朵仿佛还冻结着,这一景象与梅花的傲雪、傲寒相呼应。诗人将梅花的香气与飘雪的芬芳相比,巧妙地调动了触觉和嗅觉两种感官,使读者能够在心灵上感受到梅花的美和香。尾联“江南望断无来使,且伴诗翁入醉乡”,表达了诗人对江南远方的思念和寂寞之感。诗人没有选择悲伤消极,而是选择陪伴梅花进入醉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整首诗以梅花为主线,通过细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