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化学走进化学世界树礼教育0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①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实验①:实验装置:实验步骤:①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②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或盛有冷水的小烧杯)移近试管口变化前的物质:液态的水变化时发生的现象:液态水沸腾,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遇冷的玻璃片(或盛有冷水的小烧杯的外壁)又凝结成液态的水变化后的物质:液态的水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无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实验②: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取少量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或蓝矾)放在研钵内,用研杆把胆矾研碎变化时发生的现象:蓝色块状固体被研碎为蓝色粉末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无新物质生成变化前的物质:块状的胆矾变化后的物质:粉末状的胆矾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实验③:实验装置:实验步骤:①在2支试管中分别放人少量研碎前、后的胆矾,并加人少量水,振荡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②向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变化时发生的现象:生成蓝色沉淀,溶液颜色变浅,最后变为无色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变化前的物质: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等变化后的物质: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实验④:实验装置:实验步骤:①在盛有少量石灰石(或大理石)的试管里加人适量稀盐酸;②用配有玻璃弯管的橡胶塞塞住试管口,使弯管的另一端伸人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变化时发生的现象:石灰石(或大理石)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石灰石(或大理石)逐渐变小,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变化前的物质: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等变化后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等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如水的沸腾、块状的胆矾被研磨成粉末状等均属于物理变化。(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如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的反应等均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理解(1)化学变化常伴随着发光、放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等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例如灯泡通电或电热丝工作时的发光(有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放热是由于发生了物理变化,而蜡烛燃烧时的发光、放热是由于发生了化学变化,判断的根本依据还是有无其他物质生成。(2)爆炸不—定都是化学变化,如自行车轮胎爆炸、蒸汽锅炉爆炸等属于物理变化,火药爆炸、天然气爆炸等属于化学变化,判断的关键是看爆炸前后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对比记忆:类型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伴随的现象吸热、放热、发光、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物质的状态、形状、位置等发生改变实例蜡烛燃烧、火药爆炸、食物腐败、钢铁生锈等灯泡发光、水结冰、矿石粉碎等联系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不会发生化学变化【重点】化学变化之韵语记忆∶物理变化不难辨,化学变化则不然;
两种变化有区别,有无新物作判断;
两种变化有关联,化变中间有物变。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2)描述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常用到的关键词:物质的变化变化类型关键词物理变化形状变化破碎、弯曲、榨成汁、切成段、压成片等状态变化融化、熔化、蒸发、升华、液化、凝华、挥发、铸造等其他变化灯泡通电发光、衣服拧干等化学变化燃烧变化纸张燃烧、火药爆炸等(伴随发光、放热)变质变化发酵、酿酒、发霉、腐烂等(伴随放热)锈蚀变化铁生锈、铜生锈等(伴随颜色改变)其他变化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应用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例1-1:【2020黑龙江哈尔滨南岗区月考】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不断变化的世界里,下列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铁生锈A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应用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例1—2:【2019四川内江中考】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B.电灯发光C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应用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例1—3:【2019湖南邵阳大祥区模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是(
)B0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②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碳通过燃烧表现出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2)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沸点等都属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分类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性质确定方法通过化学变化得知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性质内容可燃性、助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活泼性、毒性、酸性、碱性、腐蚀性等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热性、导电性、吸附性和吸水性等根本区别(判断依据)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蓝色(物理性质)的五水合硫酸铜固体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也会随着变化,因此,描述物质性质时往往要注明条件。例如,当温度升高时,固态的冰会变成液态的水;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沸腾。(2)实验证明,液体的沸点会随着大气压强的变化而改变,例如,随着大气压强变大,水的沸点会升高,我们生活中的高压锅即利用了此原理。(3)由于大气压强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把101kPa规定为标准大气压强。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闻气体时不能凑到试剂瓶口去闻,应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如图。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应用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例2:【2019广东广州番禺区模拟】下列事实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金刚石硬度大B0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③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例如,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其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可用来灭火;
乙醇(俗称酒精)、天然气都具有可燃性,因此都可作燃料等。物质的用途又体现(或反映)物质的性质,例如,氮气作保护气,说明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重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的比较物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氧气O2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支持燃烧二氧化碳CO2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①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人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的是氧气,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②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氧气。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应用3: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例3—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金刚石用于制作钻石B.天然气用作燃料C.用石墨制成的铅笔写生B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易错点:误认为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例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汽化B.升华C.爆炸D.燃烧D0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④要点分析要点分析要点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物质的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而物质的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描述物质的性质时,常用到"能""可以""会""易""具有"等关键词;叙述物质的变化时,常用到"生成了""变成了"等词语,我们可以据此区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例如,酒精能燃烧、易燃烧、可以燃烧表述了酒精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而酒精燃烧则表述了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燃烧。要点分析要点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和联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着变化,而变化又表现出物质的性质。如石蜡能燃烧是指石蜡的化学性质,该性质决定了石蜡可以发生燃烧这个化学变化;石蜡燃烧是一个化学变化,是石蜡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变化过程,该过程可以表现出石蜡的可燃性。要点分析例1:阅读下列短文,用"物理变化""物理性质"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填空。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属于
);铜绿(如图)是一种绿色粉末(属于
)。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属于
);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变成了固体--"干冰"(属于
)。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要点分析要点2古诗词、成语、谚语中涉及的物质变化(1)形状变化类∶
木已成舟、凿壁偷光、刻舟求剑、量体裁衣、积土成山、破釜沉舟、聚沙成塔、披荆斩棘;宝剑锋从磨砺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白玉为堂金作马;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北风卷地白草折。(2)状态变化类∶
滴水成冰;兼葭苍苍,白露为霜;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日照香炉生紫烟。(3)位置变化类∶
海市蜃楼、悬梁刺股、花香四溢、杯弓蛇影、水中捞月、扬汤止沸、大浪淘沙;千锤万凿出深山;吹尽狂沙始到金;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要点分析要点2古诗词、成语、谚语中涉及的物质变化(1)燃烧类∶
火烧赤壁、钻木取火、火上浇油、死灰复燃、刀耕火种、釜底抽薪、抱薪救火、星火燎原、玉石俱焚;烈火焚烧若等闲;野火烧不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爆竹声中一岁除。(2)颜色变化类∶
百炼成钢;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要点分析例2:【2019山东潍坊中考】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B要点分析重难点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例1:【2019湖北孝感中考】2019年4月16日.法国巴黎圣母院突遭大火,在火灾现场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质屋顶燃烧B.消防用水汽化C.电线拉断
A要点分析针对训练:1-1【2019广西南宁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1-2【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要点分析重难点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例2:【2019山东滨州中考】"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理。下列诗词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B要点分析针对训练:2-1成语、俗语、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词句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C.百炼成钢D.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点分析重难点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例3: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D要点分析针对训练:3-1下列描述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氢气难溶于水B.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3-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酒精作燃料
B.铁锅作炊具要点分析重难点3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判断例4【2020广东高州月考】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①化学变化②物理变化③化学性质④物理性质(1)潮湿的衣服经晾晒变干了∶
。(2)冰受热易融化∶
。(3)馒头发生霉变∶
。(4)煤能燃烧∶
。②④①③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对一种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过的现象的描述,而性质是描述物质具有的能力,状态等。要点分析针对训练:4-1【2020吉林长春月考】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1)0℃时水结成冰∶
。(2)汽油可以燃烧∶
。
(3)块状胆矾变成粉末状胆矾∶
。
(4)酒精易挥发∶
。
(5)煤气燃烧∶
。
(6)鸡蛋腐烂∶
。
0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⑤巩固练习巩固练习1.(知识点1)【2020安徽合肥期末】在探究物质变化的活动中,可作为发生化学变化最有力的证据的是(
)A.有气体产生
B.有沉淀生成C巩固练习2.(知识点1)【2020天津月考】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的本质不同的是(
)B巩固练习3.(知识点2)【2020安徽蚌埠月考】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酒精易挥发
B.甲烷密度小于空气D巩固练习4.(知识点3)【2019江苏苏州期中】下列用途中,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铜作导线B.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竹炭除冰箱中的异味(通过吸附)B巩固练习5.(考点3)【2019四川巴中中考】下列叙述前者是物理性质,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氧气具有氧化性氧气液化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燃烧C.铁具有导电性铁生锈D.食盐具有咸味食盐在水中溶解C巩固练习6.【2019山西中考】绚烂多姿的"冰晕"装点着美丽的天空,它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反射或折射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冰晶"是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的固体小颗粒。"冰晕"和"冰晶"的形成过程发生的变化(
)C.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D.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A巩固练习7.【2019辽宁本溪中考】下列变化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成酒
B.水果榨成汁C.铁水铸成锅D.蔗糖溶于水A巩固练习8.【2019四川凉山州中考改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B.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C0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①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的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新的化学知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古代炼丹,炼金对化学实验的贡献(1)发明了许多实验器具。(2)找到了一些分离物质的方法,如过滤、蒸馏等。(3)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观察和描述实验的方法过程操作内容变化前记录物质的名称,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外观等变化中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外观、能量变化及其他现象等变化后记录生成物的名称,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外观等注意区分化学实验的现象与结论,实验现象是直接观察到的,而实验结论是由实验现象经过分析、推理得到的。例如,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为实验现象,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为实验结论。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用实验结论代替实验现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理解化学变化中的现象,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1)物质的形态,一般包括物质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等。(2)物质的外观,一般包括物质的颜色、烟(固体小颗粒)、雾(小液滴)、浑浊、气泡等。(3)能量变化,一般包括物质变化过程中发生的光、电、热、声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应用1:区分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例1-1:如图为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对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石灰石逐渐变小B.石灰石表面出现气泡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0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②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与解释点燃前
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颜色、状态、形状、硬度,闻一闻气味等烛芯为棉线,外部为石蜡;白色固体;圆柱等形状,有轻微气味蜡烛由石蜡和棉线制成,一般为白色(或其他颜色)固体,圆柱等形状,有轻微气味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很容易切开,石蜡浮在水面上,在水中不溶解石蜡质软,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与解释点燃蜡烛
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燃着的蜡烛发出黄光,放热,石蜡熔化成液态又凝固,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内层最暗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拿住一根火柴梗的一端,将其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外层最先炭化(变黑),内层炭化很轻(甚至不炭化)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的温度最低将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后取下烧杯;另取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与解释熄灭蜡烛
将蜡烛熄灭有白烟蜡烛燃烧时,石蜡先由固态转变为液态,再汽化,而后燃烧;蜡烛熄灭时,石蜡蒸气遇冷转变为石蜡固体小颗粒,形成白烟用火柴迅速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白烟为石蜡的固体小颗粒,具有可燃性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理解(1)蜡烛的火焰一般分为三层,由内往外依次为焰心、内焰和外焰(如图),其中焰心温度最低,外焰温度最高。外焰温度最高是因为石蜡蒸气与氧气接触最充分,会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最多。(2)蜡烛不充分燃烧时产生的"黑烟"为炭黑,而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气遇冷形成的固体小颗粒,具有可燃性,能够被点燃。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以及物质能否燃烧等化学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物质受热时是否熔化等物理变化;物质燃烧时是否发光、放热、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化学变化。(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系统地、细致地观察和描述,并经过比较和分析等思考过程,得出可靠的结论。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应用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例2-1:【2019重庆江津区月考】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为三层B.石蜡熔化产生"烛泪"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一层水雾D0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③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1)适用气体:不与水反应且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2)使用仪器:水槽、集气瓶、玻璃片、导气管。②将导气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通入气体,当集气瓶内充满气体时,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③取出集气瓶放在实验桌上,备用。若收集的气体(如呼出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集气瓶应正放;若收集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集气瓶应倒放,防止气体逸散。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4)注意事项①向集气瓶中加水时一定要排尽集气瓶中所有气体,否则收集的气体不纯净。②当收集到一部分气体时,要用手压住集气瓶,防止因水的浮力导致集气瓶上浮而漏气。③当观察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表明集气瓶内气体已经集满。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查阅资料】(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液,在下述实验中,白色浑浊物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越多。(2)氧气可以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充足。(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4)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组成的,还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猜想与假设】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不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及图示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气体的样品;取两个空集气瓶,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即收集好两瓶空气样品两种气体均没有颜色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空气均为无色气体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①盛有空气样品的集气瓶中燃着的小木条无明显变化;②盛有呼出气体样品的集气瓶中燃着的小木条很快熄灭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及图示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①盛有空气样品的集气瓶中无明显变化;②盛有呼出气体样品的集气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①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变化;②被哈气的玻璃片上有水雾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高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理解燃着的小木条熄灭是因为氧气含量低,因此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两个集气瓶中能证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而不能证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因为空气中的氮气等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可知,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比较,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都较多,氧气的含量较少。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应用3:排水集气法例3-1:如图,按照下列步骤练习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并回答有关问题。(1)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要使集气瓶中充满水而不留气泡,应
。(2)将集气瓶连同玻璃片倒立在水槽内,如图②。(3)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内并向其中吹气,直至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此时判断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的方法是
。(4)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的瓶口,取出集气瓶,正放在实验台上。当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表明集气瓶内充满了呼出的气体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应用3:排水集气法例3-2: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比吸入的空气中多的证据∶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判断呼出的气体中含氮气的依据∶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被人体吸收C.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水蒸气比吸入的空气中多的证据∶呼出的气体在干燥的玻璃片上结下水雾D.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氧气的证据∶呼出的气体能使燃着的小木条燃烧更旺D0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④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指从科学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或确定要研究的问题,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作出与问题有关的假设和猜想,查阅资料,制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案,进行化学实验,收集证据,通过分析、归纳、推理和论证,证实、修正或否定自己的假设和猜想,得出合理的结论和所研究问题的答案的过程。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科学探究理解(1)科学探究一般由以上几个步骤组成,但并不是所有科学探究都按以上步骤一步步进行,也不是一定全都涉及,可以根据实际研究内容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步骤。(2)一般来说,在以上各步骤中,进行实验是中心环节。猜想与假设需要用实验去证实,结论来自实验事实。通过实验才能启迪思维,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所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科学探究应用4:科学探究例4:【2020湖南长沙师大附中月考】实验桌上有银白色金属,小红同学提出可以用磁铁来吸一下,判断其是否为铁,该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C科学探究易错分析: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不准确例1:下面不是蜡烛燃烧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受空气流动的影响,火焰会跳动,有滴油现象B.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C.燃烧时产生光、放出热D科学研究重难点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例1:【2019广东廉江期末节选】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①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②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③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查阅资料】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①【实验探究】(1)熄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
(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2)熄灭蜡烛,立即将一块干燥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可排除猜想
(填序号)。(3)熄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燃烧,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验证猜想
(填序号)提供了证据。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会干扰对白烟的检验水蒸气②③科学探究针对训练:蜡烛火焰中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熄灭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水蒸气上升至漏斗颈口处,二者均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焰心处汽化的石蜡蒸气导出后可被点燃科学研究重难点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例2:图甲为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对比图。二氧化碳(CO2)含量变化真有这么大?(1)利用图乙所示的
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标上A;取一个同样的装有空气的集气瓶,标上B;将两根同样的小木条点燃后同时伸入A瓶和B瓶,A瓶中的小木条先熄灭。这个实验现象
(填"能"或"不能")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升高了。(2)用大针筒将100mL呼出的气体压入盛有20mL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中(如图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同样的方法将100mL空气压入另一瓶盛有20mL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中,请说出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并解释原因∶
。排水集气不能科学探究针对训练:2-1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排出CO2等气体,但人呼出的气体中的CO2究竟只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也含有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某同学采用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是人吸气时,弹簧夹A打开,弹簧夹B关闭;人呼气时,弹簧夹A关闭,弹簧夹B打开。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请回答问题。提示∶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1)甲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丙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2)一段时间后,乙瓶中的现象是
,原因是
。(3)一段时间后,丙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原因是
。(4)由以上实验可证明∶
。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验证呼出的气体中是否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无明显变化甲瓶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已将通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除去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只来自空气,也含有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科学研究重难点3:科学实验探究例3:小李同学和王老师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空气成分的差异,进行的实验如下∶小李同学用玻璃管向盛满水的集气瓶中吹气,用排水法收集到一瓶呼出的气体,另一个集气瓶充满新鲜的空气,将两根燃着的小木条分别移到两个集气瓶口处,移开玻璃片,慢慢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王老师将塑料袋内的空气排尽,然后向袋内吹气,收集一定体积呼出的气体,利用仪器测定气体成分(见表格)。室内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部分气体的含量(体积分数):(1)小李同学用排水法收集的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2)小李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伸入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先熄灭,其原因是
。(3)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室内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相比较,
的含量变化较大且变化值基本相同。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反应)成分室内空气呼出的气体变化值氧气20.77%17.17%3.60%二氧化碳0.056%3.67%3.614%水蒸气1.98%2.50%0.52%由于人体新陈代谢消耗了吸入的空气中的一部分氧气,导致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降低氧气和二氧化碳科学探究3-1【2019江苏苏州吴中区月考】在点燃蜡烛时,小红发现有一支烛芯沾有食盐的蜡烛比普通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一些,请你与小红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提出问题】食盐是否能延长蜡烛燃烧的时间?【猜想】一定质量的食盐可延长蜡烛燃烧的时间。【实验探究】探究不同质量的食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实验方案】取6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5支的烛芯周围分别放入不同质量的食盐,另1支作对照实验,分别测出它们的燃烧时间。【实验结果】【实验结论】从实验结果可初步分析出两点结论∶(1)
;(2)
。【实验反思】(1)此实验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如
(至少写一点)(2)你认为此实验结果的实际应用价值是
。食盐能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食盐质量/g00.10.50.70.91.0燃烧时间/min101518232527燃烧稳定性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易灭极易灭所加食盐的质量并非越多越好,从实验结果来看,加入0.7g食盐时效果最好观察或测定加入食盐对蜡烛火焰光亮度的影响建议制造蜡烛时,在烛芯周围加入适量的食盐,以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节约资源0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⑤巩固练习巩固练习1.(知识点1、3)【2020云南昆明官渡区月考】某同学在对"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得到的现象描述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呼出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向干燥的集气瓶里哈气,内壁上会有水雾A巩固练习2.(知识点2)【2020河北黄骅月考】大家都曾经观察过蜡烛的燃烧,你认为此变化过程中(
)A.只发生化学变化B.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C.只发生物理变化B巩固练习3.(知识点2)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到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分析观察到的现象,猜测反应后可能的生成物是
,你猜测的依据是
;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干而冷的小瓷盘,观察到的现象是
,用手摸一摸小瓷盘底部,你感觉到
。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小瓷盘底部有黑色物质出现有滑腻感巩固练习4.(知识点4)【2020山东菏泽月考】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C.查找蜡烛成分的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B巩固练习5.(知识点4)【2020湖南邵阳双清区月考】某同学想要证明桌上集气瓶中装的是氧气,准备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看是否复燃,这属于实验探究环节中的(
)A.猜想与假设
B.设计实验方案B巩固练习6.(考点1)【2019福建漳州月考】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了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据此实验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C.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C巩固练习7.【2019四川攀枝花中考】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
)A.稀有气体B.氧气B巩固练习8.【2019山东聊城中考】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获得结论D.进行实验B03走进化学实验室①实验室常用仪器实验室常用仪器仪器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
①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用于少量物质的溶解或收集少量气体或作简易气体发生装置①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可直接加热;②加热前应擦干试管外壁,先预热后加热;③加热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应与水平桌面成45°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④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①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不可直接加热,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②加热时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烧杯容积的2/3,不少于1/3实验室常用仪器仪器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用作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不可直接加热,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
用于少量溶液的蒸发、浓缩和结晶①可直接加热;②蒸发溶液时,蒸发皿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③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热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①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②用作有关气体反应的容器不能加热,要与毛玻璃片配套使用,使用时应将玻璃片的毛面向下盖在集气瓶上,保证密封良好实验室常用仪器仪器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用于向小口径容器中加液体,或在装上滤纸后用作过滤器,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不能加热,用作过滤器时要置于漏斗架或铁架台的铁圈上
用于注入液体用于制气装置时,漏斗的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目的是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管口逸出,达到液封的目的实验室常用仪器仪器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用于注入液体与长颈漏斗的区别是分液漏斗可控制加入药品的量和加入药品的速率,而长颈漏斗不能
量取液体①不能加热;②不能用于配制溶液或稀释试剂;③不能作反应容器;④根据量取液体体积选择合适的量筒;⑤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实验室常用仪器仪器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①使用胶头滴管时不要将液体吸入胶帽内,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置;②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于容器口的正上方,切记不可接触容器壁;③胶头滴管用过后立即用清水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④滴瓶上的滴管与滴瓶配套使用,该滴管用完不要用水冲洗
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夹持玻璃仪器时不宜太紧,以防破裂实验室常用仪器仪器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用于夹持试管①从试管底部套上或取下,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②防止烧损和腐蚀;③使用时,手握试管夹长柄,拇指不能按在短柄上
用于过滤、搅拌或转移液体,也可用于蘸取溶液①搅拌时不能用力过猛,不能触碰容器壁或底部;②使用前后应注意洗涤和擦拭
用于加热详见下文3.加热仪器——酒精灯"实验室常用仪器直接加热垫石棉网间接加热
【理解】※燃烧匙可用作少量固体燃烧的反应容器;坩埚可用于加热灼烧固体,耐高温。※烧杯、锥形瓶、圆底烧瓶等易受热不均匀,故需垫石棉网后再加热。※坩埚和蒸发皿可以用坩埚钳(如图)夹持。实验室常用仪器--酒精灯(1)探究使用酒精灯加热时,应用哪一层火焰加热实验内容点燃酒精灯,仔细观察火焰的分层情况。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2s后取出,熄灭酒精灯实验现象酒精灯火焰分为三层,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位最先炭化实验结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使用酒精灯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实验室常用仪器--酒精灯(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使用前①检查灯芯是否烧焦;②保证酒精量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不少于;③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时要用漏斗使用时①用燃着的火柴或细木条点燃酒精灯,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②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③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外焰温度最高(燃烧最充分),因此应用外焰加热;④事故处理∶若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使用后①绝对禁止用嘴去吹灭酒精灯火焰,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②酒精灯不用时应盖好灯帽,防止酒精挥发实验室常用仪器--酒精灯【理解】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是为了防止侧倾的酒精灯中酒精流出,引起大面积着火。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因为此时火焰的周围存在着酒精和酒精蒸气,容易引起火灾。熄灭酒精灯时禁止用嘴吹是因为酒精灯的火焰不易吹灭,且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起着火或爆炸。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的目的是使酒精灯内外压强平衡,下次使用时容易打开灯帽。实验室常用仪器(1)量筒①量筒的刻度:量筒没有零刻度,其刻度值由下而上依次增大。②量筒的选择∶在一次量完的前提下,选用量程小的量筒。如量取9mL的水,选用10mL的量筒,而不选用50mL的量筒。③使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先将量筒倾斜,倒入液体至接近刻度线,再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液体至刻度线。④量筒的读数: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或俯视读数都会造成误差,如图所示:【划重点】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或俯视读数均会造成误差;仰视读数偏小,实际体积已超出;俯视读数偏大。实际量不足。实验室常用仪器(2)托盘天平①托盘天平的最小刻度为0.1g。②使用方法a.平∶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b.调∶将游码移回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间位置;c.测∶称量时把待测物质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砝码用镊子夹取,最后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间位置;d.读∶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左侧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等于左盘中被测物质的质量,即m物=m码+m游;e.收:称量完毕后,应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实验室常用仪器(2)托盘天平③注意事项a.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片,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易潮解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b.称量未知质量的物质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调节游码,直至天平重新平衡为止;称量一定质量的某物质时,先将砝码、游码按要求调整好,再在左盘增减药品的量使天平重新平衡;c.用天平称量的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天平所能称取的最大质量);d.向天平的托盘中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拿砝码,并且要轻拿轻放;天平和砝码要存放在干燥、清洁的地方,不能把砝码弄脏、弄湿;e.如果物质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此时物质的实际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实验室常用仪器【划重点】托盘天平的使用口诀:固体称量用天平,平放然后再调零,用纸先将盘底垫,易潮易腐放烧杯,左物右码不要乱,右加游码等于左,取码用镊不用手,先大后小游码添,完毕砝码归盒中,游码回到零刻度。实验室常用仪器常用仪器反应容器能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能间接加热:烧杯、锥形瓶、圆底烧瓶取用仪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药匙块状或较大颗粒状固体:镊子少量液体:胶头滴管一定量液体:量筒存放容器固体:广口瓶液体:细口瓶、滴瓶气体:集气瓶计量仪器:托盘天平、量筒添加液体的仪器:普通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固定或夹持仪器:铁架台、试管夹、坩埚钳加热仪器:酒精灯、酒精喷灯实验室常用仪器应用1:常见化学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例1-1:【2019广西桂林二模】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D实验室常用仪器应用1:常见化学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例1-2:【2019北京西城区期中】如图,往酒精灯里添加酒精和存放酒精灯的方法都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D实验室常用仪器应用1:常见化学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例1-3:【2020江苏准安月考】量取47.5mL水最合适的量筒的规格是(
)A.10mLB.48mLC.50mLD.100mLC实验室常用仪器应用1:常见化学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例1-4:【2020山东威海文登区期中】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前移动游码调节天平平衡D.称取2.5g某固体药品发现指针向右偏转时,应减少砝码C实验室常用仪器应用1:常见化学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例1-5: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该同学称取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A.27.2gB.27.4gC.32.8gB实验室常用仪器应用1:常见化学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例1-6:【2019湖南株洲中考】取用粉末状固体化学药品时,应使用的仪器是(
)C03走进化学实验室②化学药品的取用化学药品的取用标志
举例氢气、一氧化碳等镁粉等白磷等硝酸铵等水银等浓硫酸、氢氧化钠等化学药品的取用(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节约原则":注意节约药品。应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1~2mL)取用液体,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3)"处理原则":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化学药品的取用注意事项: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万一眼睛里溅进了药液(尤其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建议在化学实验中戴防护眼镜。化学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镊子。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2)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①块状固体:一横、二放、三慢竖。②粉末状固体:一斜、二送、三直立。化学药品的取用(1)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里。见光易分解或不稳定的试剂用棕色试剂瓶盛放。(2)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①倾倒法(取用较多量液体药品)要领:一倒、二向、三紧挨(如图)。瓶塞倒放在桌面上,试剂瓶贴标签的一面朝向手心,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倒完液体后,立即盖紧瓶塞,并将试剂瓶放回原处。注意事项∶a.要缓慢倾倒液体,同时观察试管内液体的量,以防倾倒过多;b.倾倒完毕后,要把试剂瓶口在试管口上轻刮一下。化学药品的取用理解(1)瓶塞倒放在桌面上,防止瓶塞被污染后再污染瓶内药品,同时防止瓶塞上的药品腐蚀桌面。(2)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缓慢倾倒液体,防止液体流到试管外。(3)标签朝向手心,防止流出的液体药品腐蚀标签。(4)倒完液体后,立即盖紧瓶塞是为了防止某些药品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或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反应或挥发到空气中,而且同时打开多个试剂瓶后还容易盖错瓶塞。把试剂瓶放回原处是为了下次使用时便于查找。化学药品的取用②滴管滴加法(取用少量液体药品)要领∶一捏、二吸、三悬滴(如图)。胶头滴管使用四不要:a.不要伸入仪器内或接触仪器内壁。b.吸液后不要平放或倒置,保持橡胶胶帽在上,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c.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上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d.不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但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化学药品的取用应用2:化学药品的取用例2-1: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节约药品,把实验后的剩余药品放回原瓶B化学药品的取用应用2:化学药品的取用例2-2:【2019辽宁沈阳沈河区二模】下列取用试剂的操作错误的是(
)A03走进化学实验室③物质的加热物质的加热1.试管中液体的加热(方法及注意事项如图)物质的加热2.固体的加热(方法及注意事项如图)物质的加热划重点(1)加热时,可盛放固体药品的仪器有试管、坩埚、燃烧匙等;可盛放液体药品的仪器有试管、烧杯、锥形瓶、圆底烧瓶等。(2)加热玻璃仪器时的注意事项(以试管为例)①试管外壁应该干燥。②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再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防止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炸裂。③加热时,不要使试管底部与酒精灯的灯芯接触,以免试管底部受热不均而引起试管炸裂。④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防止试管炸裂。⑤热的试管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物质的加热应用3物质的加热及注意事项例3-1:【2020广东广州一模】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会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A.用外焰加热B.加热前试管内壁没有擦干C.加热固体前用酒精灯外焰给试管预热D.试管口略向上倾斜D03走进化学实验室④仪器的连接及洗涤仪器的连接及洗涤1.仪器的连接(1)连接玻璃管和橡胶塞(图甲)、胶皮管(图乙)∶左手拿橡胶塞或胶皮管,右手拿玻璃管,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橡胶塞或胶皮管。注意不要使玻璃管折断,以免刺伤手掌。(2)在容器口塞橡胶塞: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胶塞(如图丙),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仪器的连接及洗涤理解连接仪器时将玻璃管口润湿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同时可使连接处密封性更好。仪器的连接及洗涤仪器的连接及洗涤理解仪器的连接及洗涤(2)洗净的标准∶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3)注意事项:若仪器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可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1)洗涤方法(以试管为例)仪器的连接及洗涤应用4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例4-1:【2019湖南长沙中考】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C仪器的连接及洗涤应用4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例4-2:【2020四川成都武侯区一模】判断玻璃仪器已经洗涤干净的标准是(
)A.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B.仪器内壁上的水可聚成水滴C.仪器内壁上的水可成股流下A仪器的连接及洗涤易错分析:几种常见仪器的名称书写错误例1:【2018四川自贡中考】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A仪器的连接及洗涤要点常见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通过装置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产生气泡、形成水柱、液面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一些初中化学常见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如下表。仪器的连接及洗涤要点常见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装置
检查方法手捂法∶连接好仪器,将导管的一端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形成一小段水柱,且长时间不回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注水法∶先向长颈漏斗内注入水,使锥形瓶内的水没过长颈漏斗下端管口,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继续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一段时间内长颈漏斗中液面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或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手紧握锥形瓶外壁,观察到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开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推拉注射器法∶连接好仪器,当缓慢拉注射器活塞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处有气泡冒出,当缓慢推注射器活塞时,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仪器的连接及洗涤应用4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例1:【2019广东中山模拟】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是(
)C仪器的连接及洗涤重难点1常用仪器的识别及使用例1: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请按要求填空。(1)仪器A的名称是
。(2)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用仪器
(填序号),仪器H读数时,应先放平,视线与
保持水平。(3)可作为热源,给物质加热的实验仪器是
(填序号)。(4)可用于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
(填名称)。(5)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项目绿化施工合同
- 新兴汽车故障解决方案试题及答案
- 证券投资学教案
- 浙江省效实中学2024-2025学年高考语文试题3年高考模拟题透析2年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网络技术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数值计算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广西桂平市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一模)历史试题含解析
- 邯郸学院《舞蹈艺术概论专业理论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品牌形象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数学四下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5-2030羊毛制品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房建资料员知识培训课件
- 新零售背景下的电子商务尝试试题及答案
- 《商务沟通与谈判》课件 第二章 商务沟通原理
- 2024年四川内江中考满分作文《我也有自己的光芒》8
- 深信服aES产品技术白皮书-V1.5
- (高清版)DB11∕T2316-2024重大活动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 小学生航天科技教育课件
- 人工智能机器人研发合同
- 放射防护知识培训
- 《社区智慧养老模式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42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