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诗歌专题训练题壁诗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次青县题壁(清)吴雯去年九月长安来,鲤鱼风起船旗开。本年三月旧山去,马上绿杨掠飞絮。旧山风景复何如?昨日家人有报书。当门万里昆仑水,千点桃花尺半鱼。【注】①诗人终身未仕。此诗是他游京聿将返故乡、途经河北青县时题写在旅邸壁上。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上”仍有“绿杨掠飞絮”,一个“掠”字,表现诗人内心渴求功名的上进心。B.这首诗写天涯倦旅后对家乡的向往情怀,骨子里却含有求仕不遇、惆怅西还的情绪。C.一三句用叙述性的常语,二四句出以形象鲜明的隽句,一平常一隽永,平奇间出。D.后四句写诗人对“旧山”的向往,“旧山”二句较平,言家人来信报告家乡的情景。2.清代文学家王士祯多次赞叹尾联,称可与李白诗作媲美,请加以赏析。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虎丘①题壁陈恭尹②虎迹苍茫霸业沉,古时山色尚阴阴。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涯一夜砧。南国干戈征士泪,西风刀剪美人心。市中亦有吹篪客③,乞食吴门秋又深。【注】①虎丘,苏州名胜,相传内有春秋时吴王阖闾墓。②陈恭尹,清代诗人。其父陈邦彦为明末岭南抗清主力,后兵败殉国,陈恭尹只身逃脱。③吹篪(chí)客,指伍子胥。春秋时,伍子胥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他逃往吴国,吹篪乞食。篪,古代一种用竹子制成的乐器。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题壁诗是诗人在墙壁上题写的诗歌,苏轼《题西林壁》、谭嗣同《狱中题壁》都是题壁诗。B.起句写吴王霸业成空的史实,“古时山色”四字暗含着江山未改、人事已非的深沉感慨。C.颔联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像苏州城这样的繁华之地,已是月楼笛声的声色之境,怎不叫人感慨。D.颔联拓展空间,由虎丘而至整个江南,千家笛声与万里砧声相合,虚实相生,意境阔大。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杜甫诗《蜀相》的尾联,请和《虎丘题壁》的尾联进行比较,说说这两首诗的尾联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及表现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至端州驿见杜五审言沈三佺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宋之问逐臣北地承严谴,谓到南中每相见。岂意南中岐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云摇雨散各翻飞,海阔天长音信稀。处处山川同瘴疠,自怜能得几人归。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的“逐臣”不仅指诗人自己,还包括端州驿题诗的杜审言、沈佺期等四位友人。B.“南中”点明贬谪之地,其面积之辽阔、道路之阻隔让诗人和友人常相见的愿望成空。C.“云摇雨散”“海阔天长”借景抒情,描写南中气候特点、地理状况,渲染悲凉气氛。D.诗歌平易晓畅,但展现了诗人被贬途中的情感变化过程,写得波澜起伏、跌宕生姿。6.这首诗题目中“慨然”二字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山丹①题壁【明】杨一清②关山逼仄人踪少,风雨苍茫野色昏。万里一身方独往,百年多事共谁论。东风四月初生草,落日孤城蚤闭门。记取汉兵追寇地,沙场尤有未招魂。【注】①山丹:即今甘肃山丹县,明代设山丹卫,地处河西走廊蜂腰部,自古为东西交通要道;汉时霍去病曾率兵在此与匈奴作战。②杨一清:明朝人,官至内阁首辅,以壮年到老年的全部精力,三次出镇西北。明朝在西北边防原则是“守备为本,固守封疆”。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首联作为“起”句,通过“关山逼仄”,“风雨苍茫”边塞整体景色的描绘,又含蓄地提示了诗人的复杂心境,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的基调。B.颔联中“万里”、“百年”的句式有着唐代杜甫《登高》的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痕迹,都以无限时空反衬个人的孤独感和沧桑感。C.颈联中“落日”呼应首联的“野色昏”,“孤城”则正是诗人所在的山丹城,“蚤”通“早”,是说明朝边疆军事战略黄昏就早早关闭城门,属于景象实写。D.诗人来到人烟稀少、山路狭窄的边塞,看着眼前景,想着史前事,诗人内心也是凄风苦雨,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8.诗歌表达的情感往往具有模糊性、多义性。请结合本诗尾联简要分析这个特征。阅读下面的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清平乐·弹琴峡①题壁纳兰性德泠泠②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极天关塞云中,人随落雁西风。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注:①康熙十五年,词人途经弹琴峡,题本词于壁上。“弹琴峡,在昌平州西北居庸关内,水流石罅,声若弹琴。”(《大清一统志·顺天府》)②泠泠:形容水流声清脆。9.下列对本词的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词开篇以冷冷水声起兴,联想到泠泠琴声,自然地发出“谁是知音者”的疑问。B.“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承接前面词句,仍从听觉落笔,写琴声勾起了种种的愁情悲感。C.过片“极天关塞云中,人随落雁西风”用语夸张,写出了边塞之地的辽远险要。D.结尾两句典出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人借此展现胸臆宽宏、积极向上的心境。10.简要概括本词抒发了哪些思想情感?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重游晋祠①题壁[清]朱彝尊②十里浮岚山近远,小雨初收,最喜春沙软。又是天涯芳草遍,年年汾水看归雁。系马青松犹在眼,胜地重来,暗记韶华变。依旧纷纷凉月满,照人独上溪桥畔。【注】①晋祠:位于今山西太原。②朱彝尊:浙江秀水(今嘉兴)人。11.全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12.诗中画线的句子是如何运用衬托手法的?请简要说明。1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北固题壁【清】郭麟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断头。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么!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中“住”字的含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各小题。重游开元寺戏题壁(明)王守仁中丞不解①了公事,到处看山复寻寺。尚为妻奴守俸钱,至今未得休官去。三月开元两度来,寺僧倦客门未开。山灵似嫌俗士驾,溪风拦路吹人回。君不见富贵中人如中酒,折腰解酲②须五斗。未妨适意山水间,浮名于我亦何有。注:王阳明,即王守仁(1472-1529),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书法家和军事家,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历史上王阳明的政绩不少,哲学成就也颇高,但是因为他在仕途上的受挫,所以相比于政治家,作为思想家的王阳明成城更高。而他“言行一体”几近圣人,所以所史评价极高。①解:通“懈”。②酲:chéng,喝醉了神意不清。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诗艺术上不为世风所染,推陈出新。在明代诗歌创作以复古为习尚的大环境下,开明申期之后,秀逸俊爽的一代诗风。B.诗人在三四句阐述了自己做官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养家小获取俸禄,所以更今不能辞官归隐。C.诗人说自己已经是三月第二次来开元寺了,寺庙僧人都已经对他厌倦,所以没有开门。山中的精灵嫌弃他是一个俗人前来,溪面吹起的风也仿佛是拦着路让他回去。D.诗人认为富贵对于人来说,如同酒至半酣要以酒解酒,越富裕要求就会更多。读书之人清醒地面对现实后,还是得为五斗米折腰,所以读书人不要去追求富贵,不要做官。E.诗中充满入世与归隐的矛盾心态,寻求精神自由心路轨迹。15.这言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书端州郡斋壁①包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注】①这首诗是写在广东端州的墙壁之上。包拯时任端州知州(即太守),端州因出产“端砚”而闻名天下。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直抒胸臆,揭示了全篇要旨,语气坚决严正,言简意赅,为全诗定下基调。B.颔联作者以“秀干”“精钢”自比,既是自勉自励,也是自信的表现,很有力度。C.颈联运用比喻的手法,“鼠雀”“兔狐”代表社会上贤恶两类人群,对比很鲜明。D.尾联写接受史书留下的教训,不给后人以耻笑的把柄。质朴无华,持重刚健。17.这首题壁诗,可以认为是包拯自励清操的座右铭,你认为写出了作者哪些为官之道?答案1.A2.①意象上,此联所选的“昆仑水”壮美,“千点桃花”雄肆,与李白善于选用阔大雄奇意象相似。②情感上,此联体现诗人胸襟广阔、气度恢宏、豁达洒脱,与李白豪放不羁相近。③手法上,此联“万里”“千点”等运用夸张手法,描绘出水势万里奔腾的气概,桃花漫山遍野的繁盛,与李白善用夸张相仿。④语言上,此联和李白风格一样清新飘逸,自然浑成。【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表现诗人内心渴求功名的上进心”错误。“本年三月旧山去,马上绿杨掠飞絮”意思是及至今日应征落选,重返旧山,当初“风起船旗开”的飞扬意气,已化作“绿杨掠飞絮”的暮春景色。此时百花凋尽,芳菲已歇,自然界只剩下“唯解漫天作雪飞”的柳絮飘扬了。这种景象的变化,分明是诗人惆怅、失意心情的折射,没有体现渴求功名的上进心。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从意象选取上看,“当门万里昆仑水,千点桃花尺半鱼”既切地望时令,又意象高远,涵蕴丰腴。吴雯住在黄河岸边,古人以为黄河之水来自万里昆仑,所以说“当门万里”切于地望。三月间回旧山去,正值晋地桃花盛开,因此说“千点桃花”切合时令。所选的“昆仑水”壮美,“千点桃花”雄肆,与李白善于选用阔大雄奇意象相似。从表达情感角度分析,“万里昆仑水”,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万里奔腾,不舍昼夜的气概,象征诗人胸襟气局依然恢闳。“桃花尺半鱼”,化用张志和“桃花流水鳜鱼肥”句意,暗示诗人有高隐渔樵,啸傲山水的襟怀。此联体现诗人胸襟广阔、气度恢宏、豁达洒脱,与李白豪放不羁相近。从艺术手法上分析,“万里”写出昆仑水势之大,“千点”写出桃花漫山遍野的繁盛,运用夸张手法,描绘出水势万里奔腾的气概,桃花漫山遍野的繁盛,与李白善用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相仿。从语言风格角度分析,这两句“昆仑水”“桃花”组成的景象,前者壮美,后者优美;一见雄肆,一见娟秀;那气韵也是兼具抗坠抑扬之美的。这两句诗气象之高华,蕴涵之丰腴,你细细咀嚼,层见迭出不尽。此联和李白风格一样清新飘逸,自然浑成。3.C4.①陈诗以伍子胥自比,采用用典的表现手法,侧重写自己身负国难家仇,含蓄表达反清复明的大志。杜诗则更多对诸葛亮的敬仰,及对事业未竞的痛惜,和包括自己在内无数志士的爱国深情。②陈诗“秋又深”以景结情,使人想见瑟瑟秋风、森森寒气,诗人于时局艰难之时,又觉前途迷茫。③杜诗“泪满襟”直抒胸臆,表达了古今英雄包括诗人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慨。【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颔联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析有误,本诗颔联“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涯一夜砧”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及思想感情的能力。陈诗“市中亦有吹篪客,乞食吴门秋又深”写的是伍子胥逃往吴国,吹篪乞食的故事,所以表现手法是用典。诗人在这里以伍子胥自比,伍子胥身负的是家仇,而由注释中“其父陈邦彦为明末岭南抗清主力,后兵败殉国,陈恭尹只身逃脱”可知诗人是国恨,表现的是自己国恨家仇,从侧面表现出自己反清复明,收复河山的壮志。杜诗的尾联,“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英雄”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泪满襟”,诗人泪沾衣襟,直抒胸臆,抒发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之情以及包括自己在内无数志士的爱国深情。陈诗的结尾是“秋又深”,属于以景结情,“秋又深”三字,使人想见瑟瑟秋风、森森寒气,借景抒情,风起云雾其实暗指前路漫漫,诗人于时局艰难之时,看不清前景,抒发对前途的迷茫之情。渲染一种伤感的氛围,抒发时局艰难之痛。而杜甫“长使英雄泪满襟”是直抒胸臆,表现的是古往今来的英雄都为诸葛亮未竞匡扶汉室之大业的悲慨与同情,同时也是表现自己壮志未酬的伤感。5.C6.①被贬岭南的惶恐感伤。②对友人的思念以及不能与友人相见的孤独寂寞、凄苦愁虑。③对朋友的担忧和对未来的迷惘忧惧。【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云摇雨散’……描写南中气候特点”错。“云摇雨散”并非写景,而是比喻分离;此外这里的“云摇”有暗指皇威或政治势力之意,后者使他们像雨点般散落四方,“翻飞”也含有命运不测之意。故选C。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被贬岭南的惶恐感伤。“逐臣北地承严谴”,“逐臣”点明了身份;“承严谴”意思是受到了严厉的处罚。我们这些有罪的臣子,受到了严厉的处罚,从北方流放到南荒这,写出了被贬岭南的惶恐与感伤。对友人的思念以及不能与友人相见的孤独寂寞、凄苦愁虑。“谓到南中每相见”,诗人以为在南荒大家还能够经常见面。想想远离家乡能有朋友作伴,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岂料南中歧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意思是说:谁料到南中会有这么多岔道,千山万水使各个乡县重重相隔,哪里还能见到朋友们的面呢?这实际上是借景抒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他深沉的懊丧和哀愁。“云摇雨散各翻飞,海阔天长音信稀”,是写对朋友们的思念的。这里的“云摇”有暗指皇威或政治势力之意,后者使他们像雨点般散落四方。“翻飞”也含有命运不测之意。“海阔天长”说明朋友之间相距遥远。古代交通不便,因此诗接着说“音信稀”。彼此之间难以来往和互通消息。“音信稀”又和“每相见”遥相照应,更增强了悲凉的情味。对朋友的担忧和对未来的迷惘忧惧。“处处山川同瘴疠,自怜能得几人归”,诗人在驿前孤寂地思念着同样遭遇的朋友,为朋友和自己的未来担心、忧虑。上句是写虽然各人所去的地方不同,但都同样充满瘴疠,山川满目凄情。下句以深沉的长叹收结了全篇。中原人大多不适应南方偏僻地区炎热的气候,视岭南为蛮荒之地,被贬谪的人初到岭南都有九死一生的恐惧感。7.A8.理解一:通过追慕汉家将士保家卫国、开疆拓土的功绩,表现了诗人因追怀前人而产生的昂扬奋发的激情和在边塞建功立业的渴望。理解二:通过写古代将土战死沙场无人招魂,表现了诗人对战场死难者的同情怜悯之情及对造成灾难的战争的厌倦之情。理解三:通过“未招魂”的汉家将士,深入西北腹地向西域匈奴主动出击时牺牲的,死得轰轰烈烈,隐约流露出对明王朝西北边防实行闭关坚守策略的不满。【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哀婉凄凉的基调”错,首联写狭窄险峻的关山、苍凉扩大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沉郁顿挫、雄浑恢宏的基调。故选A。8.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理解诗歌表达情感的模糊性、多义性,需要结合全诗内容、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主题等,从不同角度作出阐释。诗歌尾联“记取汉兵追寇地,沙场尤有未招魂”既可以理解为诗人登临之处,正是古战场所在,他联想到这“汉兵追寇”的史事,忆及昔年霍去病的赫赫战功,诗人心里百感交集,很自然生出一种昂扬奋发的精神,他也渴望能像汉家将士那样保家卫国,开疆拓土,取得功绩的渴望。“记取汉兵追寇地,沙场尤有未招魂”也可以这样理解,这些“未招魂”的汉家将士,是在汉王朝军队深入西北腹地向西域匈奴主动出击时牺牲的,也就是说,他们是死在主攻冲锋的路上,无人招魂,流露出对明王朝西北边防实行闭关坚守策略的不满,也表现诗人对战死沙场战士的怜悯,同时也是UI造成他们这种境遇的战争表示厌恶之情。9.D10.抒发了关塞行役的艰辛、背井离乡的无奈、知音难觅的苦闷、英雄失路的落寞、朝代兴衰的慨叹。【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D.“词人借此展现胸臆宽宏、积极向上的心境”错。“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意思是:只好唤来歌女消愁,不要让英雄热泪轻易落下。表达了难以名状的孤独寂寞的情怀,深切感人。故选D。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此篇为行役塞上之作。词中抒发了关塞行役中的“边愁”及词人的兴亡之感。词作由冷冷水声起兴。用“冷冷”形容流水的清脆悠扬,人正是由潺潺的流水声联想到泠泠的琴声,从而发出“谁是知音者”的疑问。“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鸣琴一样的水声勾起的不仅仅是知音难觅的慨叹,还有前朝如梦、边愁难写的无端意绪、种种悲感。“极天关塞云中,纳兰只能与大雁”,“极天”言关塞之远,“云中”谓关塞之险,皆出之于夸张之辞。这样险要的边关之地,自然是极其寥廓辽远的。“唤取红襟翠袖,莫教泪洒英雄”,结尾二句,由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词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化出,自然浑成,表达了难以名状的孤独寂寞、英雄失路的情怀,深切感人。11.重游晋祠欣赏春天美景的喜悦之情,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之情,思念家乡的孤独之情。12.以月之“凉”衬托人的感伤,以月之“满”反衬人的孤独。【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从题干来看,题干问的是“全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这是针对全篇设题,考生要结合词中的景、事以及直接流露情感的词语来分析情感。从词题可知,这是一次重游晋祠所写的词;从上片所写的景物来看,“十里浮岚山近远,小雨初收,最喜春沙软。又是天涯芳草遍,年年汾水看归雁”,这是描写渐近晋祠时所见的景象,境界阔大,字里行间流露出旧地重游、美景如初的弥情,词从远望悬瓮山起笔,描绘山间雾气弥漫,飘浮十里,看来很近,其实还远的画面,这里面既有“十里浮岚”云烟氤氲的实景写照,又有“山近远”这种看在眼前、走却很远的具体感受,接以“小雨初收,最喜春沙软”,进而层抒写雨后踏沙而行的惬意心境,上句补明“十里浮岚”的原因,又为下句铺垫,渲染出雨后乍睛、轻柔温暖的气氛;下句直道踏沙而行无比松软的愉快感觉,“春”字正面点明季节,“最喜”则强调喜悦情绪;从下片来看,“系马青松犹在眼,胜地重来,暗记韶华变”,“系马青松犹在眼”,是刚到晋祠的特写,“犹在眼”,突出描写词人看到“系马青松”的情景,其中“犹”字着重刻画了词人看到青松如见故人的心态,但是在惊喜青松如旧的同时,却又不禁撩起时光流逝的感慨,“胜地重来,暗记韶华变”,就是这一瞬间心理活动的写照,抒发出风景不殊、年华流逝的清愁;最后两句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1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诗中画线的句子是如何运用衬托手法的?请简要说明”,然后理解画线句子的意思,分析该句写了什么内容,谁是谁的衬托,衬托突出了什么。“依旧纷纷凉月满,照人独上溪桥畔”意思是“清凉的月光依然和去年一样遍洒在地上,照着孤独的离人在溪桥上徘徊”,词人以初游时所见的凉月满照晋祠之景作陪衬,突出描绘他踏着月色独上溪桥的画面,使得幽人独有怀抱的寓意尽在不言中。“凉月”之“照人独上”,不仅表明由白昼而至黄昏的时间变化,而且渲染出凄清孤寂的淡淡哀愁,“凉月”是“满”,而“人”是“独”,这是以“月之满”来反衬人的孤独。13.“住”字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而产生的错觉,也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之状。【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虽然题干只要求对“住”字的含义进行赏析,但在解答此题时,考生必须在读懂全首词的基础上才能准确把握“住”的含义。“住”的对象是江水,诗人说江水“住”,即“停住”,江水好像停住不流了,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之状,也写出了因看不见流动而产生的错觉。【点睛】诗歌炼字题的方法:第一步,指出该字,或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简要分析。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感情。炼字(用词巧妙),风格特色,意境。“炼字”多炼动词和形容词,可以炼数词,也可以炼副词,还可以活用词语。比如本题“住”都是动词,体现了事物怎样的特点以及事物给诗人的感觉。14.BD15.此诗表达了王守仁深陷宦海的无奈,盼望纵情山水与天地自然亲近的愿望。诗中第五到八句说道仿佛不仅寺院的僧人,连山中精灵,溪水,微风都不欢迎粗鄙或不够富贵之人。实际上呢,都是自己内心的反映。最后两句诗歌说,如若能看淡功名利禄,自然能在山水间惬意,自然有闲适的心境。【解析】14.试题分析:B项,“诗人在三四句阐述了自己做官的主要原因”不当。诗人只是戏言自己是为了养家小获取俸禄才没有辞官,并非是自己做官的主要原因。D项,“读书人不要去追求富贵,不要做官”不当。“君不见富贵中人如中酒,折腰解酲须五斗”,你难道不知道,富贵对于人来说,如同酒至半酣要以酒解酒,越富裕越求更多。读书之人清醒的面对现实后,还是得为五斗米折腰。诗人用以酒解酒比喻非常荒谬,但是没有说读书人不要富贵,不要做官。15.试题分析:“中丞不解了公事,到处看山复寻寺”,努力不懈的办完了公事,前去游山时又去寻找开元寺,表达出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尚为妻奴守俸钱,至今未得休官去”,还要为了养家小获取俸禄,所以至今不能辞官归隐,表达出诗人不能归隐的无奈。“三月开元两度来,寺僧倦客门未开”,已经是三月第二次来开元寺了,寺庙的僧人都已经对我厌倦了没有开门;“山灵似嫌俗士驾,溪风拦路吹人回”,山中的精灵定然是嫌弃我这一俗人前来,溪面吹起的风也仿佛是拦着路让我回去,似乎佳境僧和山中景物都不欢迎诗人来到。“未妨适意山水间,浮名于我亦何有”,不如闲适惬意的游历于山水之间,名利对于我来说有何用,表达出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之情和渴望归隐的思想。点睛: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和议论性的句子;②分析景语。应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沉痛、惜别、依恋、赞美、仰慕、豪迈、迷恋、忧愁、惆怅、烦闷、恬淡、闲适、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16.C17.①为官要清廉无私,奉行直道,操守正直;②为人处世以刚直不阿为准则,宁折不弯,绝不被外力折服;③要除暴安良,铲除这些贪官污吏赖以生存和为非作歹的条件,使其无法逞凶。【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整首诗词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银行春招考试的分析与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上学期第9周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队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
- 2024年银行春招练习题集试题及答案
- 固废处理项目发展前景分析
- 服务贸易行业发展趋势与未来市场展望分析
- 低空经济时代空域管理政策的创新与优化
- 业主车位租赁合同标准文本
- 13种辣椒(教学设计)-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 19 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会展推广合同标准文本
- 护理感动案例
- 美国租房合同中文
- 2024版《安全生产法》考试题库附答案(共90题)
- 企业天然气转让协议书范文范本
-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的设计
- 玩具照相机细分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 人工智能算法与实践-第16章 LSTM神经网络
- 中考监考和考务人员培训手册
- 数学史简介课件可编辑全文
- 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课件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 浙江省A9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英语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