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测量电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4/12/wKhkGWV5q1uAA1oiAACXfCy5lSM071.jpg)
![第五节测量电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4/12/wKhkGWV5q1uAA1oiAACXfCy5lSM0712.jpg)
![第五节测量电压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4/12/wKhkGWV5q1uAA1oiAACXfCy5lSM0713.jpg)
![第五节测量电压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4/12/wKhkGWV5q1uAA1oiAACXfCy5lSM0714.jpg)
![第五节测量电压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34/12/wKhkGWV5q1uAA1oiAACXfCy5lSM07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了解电路第五节测量电压我们先用水流作比喻比较水流和电流的相似处。类比:
小灯泡小涡轮水路阀门抽水机开关电路电源小涡轮抽水机阀门电源开关小灯泡水压是产生水流的原因;抽水机是提供水压的装置。一、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二、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结论1、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一、电压一、电压1.电压用字母____表示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2.国际单位:__________________U伏特,简称伏(V)千伏(kV)毫伏(mV)它们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kV=1000V1V=1000mV2、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发电机干电池纽扣电池蓄电池一节干电池的电压: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
我国家庭生活用电的电压:1.5V不超过
36V220V你知道了吗?动力(工业)电压:380V这些可都要记住哦!二、怎样使用电压表1、测量电压的仪表,叫电压表。它在电路中的符号是V1.作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的仪表。3.量程和分度值量程分度值(0~3)V(0~15)V0.1V0.5V电压表——测量电压的仪器2.电路图符号:认清量程和分度值,练习读数
如果用“-”和“15”两接线柱,每大格表示
v,每小格表示
v。
如接“-”和“3”两接线柱,则电压表使用的量程是
v,每大格表示
v,每小格表示
v.0~310.150.52、电压表的读数0.9伏4.5伏11.5伏2.3伏电压表的使用方法1.正确选择量程——用“大量程”试触2.电压表必须与待测电路并联3.电压表接进电路时应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4.电压表可以直接与电源两极连接,此时测量的电压是电源电压。1、电压表要与被测电路并联,要测哪部分电路的电压,电压表就和哪部分电路并联;2.电压表接进电路时,要使电流从其“+”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3.注意观察电压表的量程,要使被测电压不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先选用较大量程,用导线试触)?4.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在电池的两极上,这时它测的是电池的电压。
想一想:电压表、电流表在使用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电流表电压表符号所测物理量
连接方式
接线柱的连接
量程
能否直接接在电源两极VA电压并联在电路中可以电流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与电流表作比较)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进“-”出选择合适的量程不能练习:1、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所测的各是哪只灯泡的电压?电压表测的是L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1.电源在工作中不断地使正极聚积___电荷,负极聚积____电荷,保持电路两端有一定的______,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2.电压使电路中形成______,而_____是提供电压的装置.正负电压电流电源3.关于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B.电路中无电流,电路两端就一定无电压C.电路两端必须有电压,才可能有电流D.电路中有电流,电路两端就一定有电压CDV2L2L12、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测量的是哪个灯泡两端的电压,并在电压表两端标出它的“+”、“-”符号。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VL1L23、将下图中的元件连接起来(用铅笔画线表示导线),其中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V1测L1两端的电压,V2测L1与L2串联后的总电压,并画出电路图。V1V2L1L2V1V2L1L2干电池一节两节串联三节串联电压U(V)记录数据表格结论:串联电池组的总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电压之和。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5、收集实验数据6、分析与论证7、评估与交流
提出问题在下图中,两个灯泡是串联接入电路的。那么在电路中的L1两端电压UAB、L2两端的电压UCD与L1、L2两端的总电压UAD可能有什么样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ABDL1L2C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别把电压表接入图中L1两端、L2两端测出电压,然后测出L1、L2两端的总电压,看看测得的电压之间有什么关系?ABDLIL2CABDLIL2CVVABDL1L2VC
进行实验L1L2ABCD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2、选择电压表合适的量程3、电压表要与所测用电器并联4、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不要接反了温馨提示实验注意事项:
收集实验数据
测量对象
UAB/V
UCD/V
UAD/V电压(V)
分析与论证由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UAD=UAB+UCD交流与评估
1、假设与探究结果是否有差异?2、实验设计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3、操作中有没有失误?4、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了实验结果?三、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5、收集实验数据6、分析与论证7、评估与交流
提出问题在下图中,两个灯泡是并联接入电路的。那么在电路中的L1两端与L2两端的电压有什么样的关系?L1L2
猜想与假设ABDC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别用电压表测出A、B之间,C、D之间,A、D之间以及B、C之间的电压,看看测得的电压值之间有什么关系?L1L2VCDL1L2VDAVL1L2BCL2L1VAB
进行实验L1L2ABCD
测量对象
UAB/V
UCD/VUAD/V
UBC/V电压(U)收集实验数据
分析与论证由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交流与评估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UAB=UCD=UAD=UBC交流与评估
1、假设与探究结果是否有差异?2、实验设计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3、操作中有没有失误?4、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了实验结果?课后练习1、
实验中,发现电压表出现以下几种情况,试分析其原因。(1)
指针左偏:(2)指针偏转角度太小:
(3)
指针很快打到刻度盘的最右边:
L1L2V1V2V
2、下面电路中,如果电压表V的示数是14V,电压表V1的示数是8V,那么电压表V2的示数应该是多少?例题:解:U=14V,U1=8V
U2=U-U1=14V-8V=6V答:电压表V2的示数是6V。六.未知电表“○”的确定(1)把电流表看成________________。
在电路中,凡是有电流表的地方都可以看成一根导线来分析;当把“○”看成电流表时,可以改成一根导线,看对其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大型企业运营总监职位聘用合同书
- 2025年度旅游项目开发贷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体育产业运动员雇佣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养猪场附属设施建筑承包服务协议
- 2025高考作文预测:“让”与“不让”
- 秋季学习资源整合计划
- 生物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计划
- 制定餐饮行业安保措施计划
- 幼儿园创新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计划
- 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时的关键环节分析
- 善读无字之书(2023年广东中考语文试卷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 2024中智集团招聘重要岗位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八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文明之光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课获奖课件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可打印【7】
- 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数学试题 (原卷版)
- 2024全国能源行业火力发电集控值班员理论知识技能竞赛题库(多选题)
- 2024年山东新华书店集团限公司临沂市县分公司招聘录取人员(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公司员工外派协议书范文
- 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物理试卷真题(含官方答案)
- 信息科技重大版 七年级上册 互联网应用与创新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互联网原理
- 2024年学位法学习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