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电力局110kV笕桥Ⅱ期配套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杭州市电力局110kV笕桥Ⅱ期配套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杭州市电力局110kV笕桥Ⅱ期配套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杭州市电力局110kV笕桥Ⅱ期配套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杭州市电力局110kV笕桥Ⅱ期配套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110kV笕桥Ⅱ期配套线路等2个输电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简本)(本简本仅供参考查阅,如有不符以正式报告书为准)建设单位:杭州电力局环评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2009年6月1项目概况1.1项目由来依据《关于下达浙江省2008年第二批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计划的通知》(浙发改能源[2008]253号)精神,为满足杭州地区近期电力负荷发展的需要,解决电网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根据杭州电网发展规划,迫切需要在杭州地区建设110kV笕桥Ⅱ期配套线路工程、110kV永久Ⅱ期配套线路工程。迫切需要建设110kV庆春第3台主变扩建工程。该2个输电线路工程建设地点分别位于杭州市江干区、滨江区。根据国家及浙江省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规定,上述工程的建设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建设单位杭州市电力局特委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单位接受任务后,收集了有关工程情况、可行性研究和现状资料,对变电所所址及送电线路进行了现场踏勘;按照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的要求,编制了杭州地区110kV笕桥Ⅱ期配套线路等2个输电线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1.2工程内容及规模本次评价对象包括杭州地区110kV笕桥Ⅱ期配套线路工程、110kV永久Ⅱ期配套线路工程等2个输电线路工程,各工程的建设规模详见表1-1。各工程Ⅰ期建设规模详见表1-2。表1-1各工程的建设规模表工程项目建设规模评价规模110kV笕桥Ⅱ期配套线路工程110kV进线电缆1回1×5.2km预留管沟德胜路(九环路-同协路段)预留2回2×3.7km同协路段预留1回1×0.8km110kV永久Ⅱ期配套线路工程110kV进线电缆1回1×1.1km预留管沟已在一期工程中按3回路建成2×1.1km表1-2各项目Ⅰ期工程的建设规模表*项目Ⅰ期终期已评价规模环评批文编号110kV笕桥Ⅰ期输变电工程变电所(户内)主变150MVA350MVA350MVA浙环辐[2007]19号110kV配电装置:GIS设备,户内布置110kV线路1回3回1回110kV永久Ⅰ期输变电工程变电所(户内)主变150MVA350MVA350MVA浙环辐(杭)[2008]016号110kV配电装置:GIS设备,户内布置110kV线路1回3回1回1.3地理位置110kV笕桥Ⅱ期配套线路工程、110kV永久Ⅱ期配套线路工程分别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滨江区境内,具体位置见表1-3和图1-1。表1-3各工程地理位置表工程项目地理位置110kV笕桥Ⅱ期配套线路工程位于杭州市江干区九环路、德胜东路附近。本期新建110kV进线一回,来自220kV杨家变,全电缆敷设,路径长度约5.2km。110kV永久Ⅱ期配套线路工程杭州市滨江区南环路、支一路附近本期新建110kV进线一回,T接自110kV彩虹-兴南线,全电缆敷设,路径长度约1.1km。1.4输电线路概况110kV笕桥Ⅱ期配套线路工程、110kV永久Ⅱ期配套线路工程路径走向方案见表1-4。表1-4各工程路径方案表项目工程建设规模路径走向方案110kV笕桥Ⅱ期配套线路工程本期进线一回,采用电缆敷设。路径长度约5.2km,新建路径4.5km,其中德胜路(九环路-同协路段)3.7km预留管沟2回,同协路0.8km预留管沟1回。110kV电缆由220kV杨家变出线后,横穿九环路至九环路东侧,然后右转沿九环路东侧人行道向南,一直穿过德胜路至南侧人行道处,电缆右转,沿德胜路南侧人行道(部分路段为慢车道)向西直至同协路西口处,电缆右转穿过德胜路,沿同协路西侧人行道向北至笕桥变附近,电缆右转穿过同协路进入110kV笕桥变。110kV永久Ⅱ期配套线路工程本期进线一回,采用电缆敷设。路径长度约1.1km。由于电缆管沟在一期工程中已按3回路一次建成,本期只需新放电缆即可,剩余1回电缆管沟预留给永久第三电源。110kV电缆自110kV永久变出线后,右转沿永久变东侧20m宽的支一路一直向南至南环路,在南环路上将110kV兴南-彩虹T接永久德线路改为开口,形成彩虹至永久、兴南至永久2回110kV电缆线路。2污染因素分析2.1施工期预埋电缆沟在道路施工时已一并完成,输电线路仅需要进行电缆敷设,主要施工设备为自卸卡车、电锯等,主要影响为施工噪声。新建电缆沟工程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施工时需使用较多的高噪声机械设备,施工设备的使用将产生施工噪声,施工机械噪声源强见表5-1;施工期的废水主要来自施工机械的冲洗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运输和堆放将产生施工扬尘;施工期土石方的开挖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为施工期主要的固废,施工开挖亦将破坏施工区域的原有植被。2.2运行期工程建成投入运行以后,在电能输送或电压转换过程中,高压线、主变压器和高压配电设备与周围环境存在电位差,形成工频(50Hz)电场;高压输电线路导线内通过强电流,在其附近形成工频磁场。工频电场、磁场可能会影响周围环境。高压线及其配件表面处对周围空气中的电晕放电,形成脉冲电流注入导线,并沿导线由注入点向两边流动;绝缘子污秽或损坏导致电花放电;绝缘子、金具触点松动或接触不良产生的火花放电,该类影响为无线电干扰。它可能会影响其周围环境中的无线通信、信息技术及医疗仪器等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高压输电线及其有关配件构成电磁场源,其评价因子为工频电场、磁场和无线电干扰。本项目110kV笕桥Ⅱ期配套线路等2个输电线路工程拟建线路均为电缆敷设,运行期不产生噪声、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3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各输电线路工程的无线电干扰评价范围内无导航台、卫星地面站、广播电视发射台或雷达站等无线电敏感设施;工频电磁场及噪声评价范围内的主要环境保护敏感点主要为工程周围村庄等,工程所涉及的环境保护敏感点见表1-5。 表1-5环境保护目标 项目名称环境保护目标备注110kV笕桥Ⅱ期配套线路工程无全电缆,沿道路及道路绿化带敷设110kV永久Ⅱ期配套线路工程无全电缆,沿道路及道路绿化带敷设4主要环境影响分析结论1.电磁环境预测评价结论本项目2个输电线路工程的线路均为电缆敷设,且线路长度均较短,经类比监测分析,可以预测各工程输电线路沿线的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亦将分别低于本工程对居民区的评价标准值,符合电磁场环境保护要求。对于杭州市规划局高新分局针对项目提出的要求,建设部门在设计中已充分落实,因此也能满足规划要求。2.生态影响(1)生态环境功能规划相符性110kV笕桥Ⅱ期配套线路工程该工程位于杭州市江干区,根据杭州市生态功能区划图(图6-1),本工程位于优化准入区内。本工程输电线路采用地下电缆敷设,不会对所在生态功能区产生影响,符合生态功能区划。110kV永久Ⅱ期配套线路工程该工程位于杭州市滨江区,根据杭州市生态功能区划图,本工程位于重点准入区内。本工程输电线路采用地下电缆敷设,不会对所在生态功能区产生影响,符合生态功能区划。(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10kV笕桥Ⅱ期配套线路工程该工程110kV线路为电缆进线,线路路径总长约5.2km,电缆沟的开挖将破坏一定的植被,但由于线路长度较短,且线路施工结束后,电缆沟将进行场地复原,因此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110kV永久Ⅱ期配套线路工程该工程110kV线路为电缆进线,线路路径总长约1.1km,由于电缆沟在一期工程中已按3回路一次建成,本期只需新放电缆即可,基本不会影响其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3.其他110输电线路(电缆),运行期无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不会改变输电线路周围的声环境质量现状。5主要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污染防治措施见表1-5。表1-5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类型内容类型内容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新建电缆沟施工扬尘增湿作业施工管理每日增湿作业5次以上,减少70%施工扬尘水污染物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化粪池处理用作所区绿化用水,多余的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固体废物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定期委托当地环卫清洁单位清运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理噪声防治措施本项目2个输电线路工程拟建的110kV输电线均为电缆敷设,施工期分时段,分不同施工设备进行合理施工,禁止夜间进行施工活动,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使施工期的声环境影响尽量减少。运行期不会改变输电线路周围的声环境质量现状。其他电缆沟施工挖掘后弃土可统一运送至所址作为填方用。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1.施工结束后,应采取必要措施,对电缆沟施工基面遗留的废弃碎石等进行清理。对硬化地面进行翻松,以便原有植被以及原种植经济作物的恢复。6污染防治措施110kV进线采用电缆敷设,且合理选择路径,减少对路径周围的电磁场影响。7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公众参与可以广泛地让公众预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情况,了解公众对项目建设环境影响的反应和意见。本项目公众参与采取媒体公示的方式进行。本项目110kV笕桥Ⅱ期配套线路等2个输电线路工程的环境影响公示已于2008年8月20日在杭州日报公示内容主要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