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怀宁)_第1页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怀宁)_第2页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怀宁)_第3页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怀宁)_第4页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怀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探究思考1:

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些什么?那些现象属于文化传播?人和人之间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探究思考2:

文化传播有那些方式?丝绸之路示意图丝绸之路,成为后代印度、希腊、波斯和中国四大文化汇合交融的枢纽四大发明丝绸养蚕丝织技术茶叶瓷器骏马葡萄佛教医药西乐数学制糖技术天文学金银器制作技术茶马古道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是否依然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想一想一个国家的对外文化贸易,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还具有外交、外宣价值,传播了本国家、本民族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美国)政府要大力推动美国电影走向世界,因为好莱坞的电影走到哪里,就把美国的价值观念和商业利益带到哪里。美国前总统里根东南亚接受了印度婆罗门教和小乘佛教等宗教。通过移民、航海商人、僧侣传播等。探究与共享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请你根据所学过的历史知识,指出它们对文化变迁产生的影响。1.永嘉之乱后……2.安史之乱后……3.靖康之乱后……第一次: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北方士族大量南迁,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文化第一次移向长江流域,改变了以前重北轻南的文化格局;第二次:安史之乱,文化中心开始南移,黄河流域九年战争,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加速南移;第三次:北宋末年,靖康之难,中原人民南迁,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最终完成了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南移;中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大迁徙

如今落户全球的“孔子学院”已达400多所。全球掀起了汉语热、中国文化热。“孔子学院”就像”歌德学院“”塞万提斯学院“一样,成为中国语言文化走向世界的载体。在东南亚,举办过多次的经典诵读,大人和孩子们着汉服,说汉语,背诵中国的千年的经典。孔子文化有助于全世界人们了解中国人的“仁义”。

说明教育是一种传播儒家文化的重要方式。探究思考3:

新的传媒出现了,旧的传媒是否就没有用了呢?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过这样一句话:北京要想变成纽约,只要100年,而纽约变成北京1000年也不行。

这段话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我希望各地的文化之风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

——甘地玄奘西游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张骞通西域班超遣使通大秦(古罗马)马可波罗撰写《东方见闻录》利玛窦献《坤舆万国全图》比一比:举出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了解了有关西域地区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风俗等情况,促进了汉夷之间的第一次文化交融。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蚕豆苜蓿等逐渐在中原栽培。胡琴等乐器,丰富了汉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汉军屯田时的“坎儿井”在当地逐渐推广。大宛的汗血马传入中原,汉的使臣和散兵把制丝和铸铁这些技术传了过去。中国蚕丝和冶铁术的西进,对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甚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鉴真东渡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佛教更为广泛的传播到东亚地区,弘扬华夏文化艺术对日本的宗教和文化事业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戒律制度、医药、工艺技术等。直到14世纪,日本依然将鉴真奉为医药始祖。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

利玛窦带着传布福音的使命,远涉重洋来到中国,但他在华的最大成功却不在基督的事业,而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他有着具体内容和较系统体系的西学,为中国知识分子打开了见识近代科学的门户。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作《坤舆万国全图》、出版《四书》的拉丁文译本,将孔子思想传入意大利。2、大众传媒及作用文化传播1、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作用)1、传媒及其发展2、做传播中外文化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